第一篇:讲话稿(高度综合性)
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兼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XXX老师致辞
尊敬的各企业领导、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此次大赛的主办方对各企业领导的到来及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此次大学生就业模拟招聘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和高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加强困难群体帮扶,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多年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配套政策措施,从鼓励创业、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和就业见习等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我校长期以来也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一把手工程”举全校之力、多渠道促进就业,通过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持项目及其他社会公益慈善力量重点帮扶贫困毕业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扎实推进,形成了完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从2005年起,校学生工作部(处)和校团委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共同主办大学生就业模拟招聘大赛,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素养,提高竞争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
在此,我想向决赛选手及在场的同学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大赛,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增强个人就业意识和竞争力;
第二,希望大家珍惜学校为大家提供的这次与用人单位、企业领导交流的平台,增强自身就业技能;
第三,希望大家通过比赛,找出自身弱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为青年。最后,祝各位选手发挥出色,祝此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企业领导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
第二篇: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范文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作文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在作文计划的指导下,我们写作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如此,我们备课组同仁群策群力,搞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开始往往会出现如下状况:一是无话可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是因小学阶段怕学语文,当读的课文不读,当背的美文不背,当记忆的词语又不能掌握,平时更是少看课外书籍,对周围的生活又不留心,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或者说还未曾入门等因素造成的。二是抄“作文选”。
基于这些首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引读美文,引读名篇名著。这样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和人性的美。除了必读语文课本,目前发行的《美文》也选读、精读。一来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笔、圈点、摘录,扫除部分生字,积累优美词语,摘抄重要句、段,发抒个人评论。这样一步步训导,慢慢就能丰富学生语汇,静化学生思维,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文中来。对于阅读兴趣上来了的学生、有阅读潜力可挖的、学习精力有余的、再引导读读古代“四大名著”及多部名家经典作品,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效果更好。
再者,在教学中开展“说话”活动,常举行故事会、演讲会、谈话交心会,引导学生常说话、多说话。说故事,说有趣味的事,说自己的事,说家中的事,说周围的生活故事。对说的时间长的,说的流畅的,说的有重点有趣味的,说的生动形象的,给予表扬;对胆小怕羞的,说的结巴的,说的浅显短小的,则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演说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演说中能够表现出饱满的热情、执着的神情,同时,还让演说学生感受到积极情感的体验,如趣味感、兴奋感、轻松感、自豪感。慢慢地,口头演说的习惯表达转到笔下的回味记叙,写作材料就会多起来,写作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关于“说话”,一般地说,不少初一学生的信口表达能力或对话、强辩能力都是不差的,所差的是围绕中心说清楚一件事或重点说明白一件事的能力。在这过程中老师给予了适当地引导,然后赋于作文中就不难了。
第三,引导学生坚持写随笔体笔记。引导初一学生坚持写随笔体笔记是逐步养成天天写日记或周周写周记的习惯,写清楚一段话,写明白一件事,是作文引导中由口头“说话”向笔体记录的转化过程,对逐步提高作文能力大有益处。一开始我们引导他们随笔写,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听说什么写什么,心里想到什么,笔下写什么,有感即可以抒发,话多写长些,话少写短些。写成了习惯,写到了一定的火候,再引导学生增长篇幅,提高质量。这样,一天天一两段地积累下来,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些章段就可以拿出来用,慢慢地,作文资料就多起来,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得多。学生读进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丰富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口述讲演能力,养成了随笔体写作的习惯,在作文指导时,再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当堂作文就一笔呵成了。
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思路解析——一个写人的文题,不是写别人,而是写自己,所以就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如何表现自我?是写我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都是可入选的素材。写作前对自己要进行一番剖析和反思,注意把握自己的个性,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因为是写人的作文,还要注意运用典型、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可泛泛而谈,流于空洞。
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思路解析——语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字、词、句等;课下参加各种语文活动:书法、办黑板报等;其次要注意的是: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也许从课本上永远学不到。可以写自己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收获。
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思路解析——这个话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写作时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意象,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你最能感悟到人生哲理的来写。例如:花开花落,感悟到勃勃生机,感悟到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又如:同样是“雨”,小雨使你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大雨使你感受到人生路上有困境,从而鼓足勇气和信心。
第四单元:《生活需要—》这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求同学们填全,其次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来说明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在选择的事例时也要考虑时代性和社会性。
第五单元:《我爱我家》思路解析——家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享受亲人的关爱,享受家庭的温馨。写作这个话题,目的是让大家回味家庭生活的一幕又一幕。从选材的角度看可以谈谈自己的家庭,还可以抓住某一个家庭成员来写。从立意的角度看,既可以从正面的角度拉赞美家庭的幸福和愉悦,也可以从反面来写自己家庭生活中遭遇的痛苦和烦恼。写作的形式也可以用日记、书信的形式,比较新颖,不拘一格。
第六单元:《梦想》思路解析——话题的选材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小而言之,可以写一个人的理想,这个理想可以是已经实现了的,也可以是正在为之奋斗的,还可以是尚存在“梦”中的想法或愿望;大而言之,可以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理想,甚至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对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做一个美好的设想。总之,这个学期同学们和老师们收获颇多。不仅在学生大量的优秀作文的出现上,而且在指导过程中同学们对写作中的一些技巧也能灵活运用和独特感受。
第三篇:何为领导讲话稿“高度”?
何为领导讲话稿“高度”?
闪客:高度问题一直是秘书们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何为高度,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就是哲学的问题、政策的问题、大局的问题,当然,以下这篇文章总结的更全面。
何为领导讲话稿“高度”?
讲话稿的“高度”反映出讲话者和写作者的水平。领导讲话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讲话十分强调“高度”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对讲话稿起草工作是否满意,首先看它是否有高度。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是指站得高、看得远,善于从全局上思考和观察问题,从本质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就事论理,对工作实践问题作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从中把握工作规律,提出科学对策措施,指导工作实践。
“有高度”主要是指:
思想上的高度——看问题比较全面,分析问题比较透彻,考虑问题着眼长远,避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理论上的高度——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工作进行高度的概括与抽象、浓缩与提炼、归纳与总结,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讲话既有前瞻性、指导性,又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内容上的高度——能涉及全局工作,体现全局的面貌,推动全局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位臵上的高度——放眼全局、着眼大局,符合领导讲话的身份,在贴近和符合领导特征方面超出一般水平,反映领导机关的立场和观点,体现领导机关的水平;
政策上的高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的精神,在思想上或步调上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反映群众根本利益,对宏观起指导作用;
写作上的高度——立意高,层次高,写作技法达到精美程度,通过材料选取、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带来审美情趣超出一般水平;
因此,无论是主讲人,还是撰写者,都必须十分重视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高度”,不断提高讲话稿写作水平,把领导讲话稿写得更好,写得更有高度和深度。
“高度”需体现较强理论色彩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指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阐述所进行的工作的意义,分析和说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加以阐述;或是寓理论分析于实际叙述中,使人听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是领导讲话稿有高度的具体表现。领导讲话是否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如果光把某种现象摆出来,简单地议论一通,就事论事,不善于从理论高度剖析问题,没有理论深度,就没有逻辑的力量,就达不到说服人、感染人的效果。
因此,领导讲话除了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领导讲话有一定高度和一定的理论色彩,这就要求站在比较高的角度上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但落在文字上则要求做到通俗易懂,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多用群众身边生动的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深入浅出,简洁明快,寓理于情,让事实说话,以真理服人,使人感到亲切,易于被人接受,也就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这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首要问题。
首先,从其政治性、思想性来说,“高度”是一篇讲话稿的核心价值所在,没有高度的讲话稿可能“一文不值”。因为讲话稿终究是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工作的。如果讲话稿的高度不够——与上级步调不一,思想不够深刻,观点不够正确,就不可能给人以有益启迪和正确指导,甚至误事、误人,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和个人前途。
其次,从写作艺术性来讲,“高度”既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领导机关人员能力素质的直接体现,没有高度、质量不高的讲话稿有损于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人员的公众形象。假如一篇讲稿,观点和内容都正确,但在材料结构安排上出现重复、颠倒或层次不清等现象,必然会给听众留下啰嗦和条理不清的印象,既有损讲话稿的严肃性,也会让人怀疑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人员的个人能力素质。
第三,从讲话稿代拟性来说,“高度”是拟草讲话稿获得合格验收的重要前提,没有高度的讲稿一般不能通过审查。因为讲话稿是替领导机关说话,必须量身定制,具有高度的合身性和合身的高度。如果所拟讲话稿达不到一定高度,说出的话不是领导机关该说或想说的,自然不能满足主讲者的要求。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这是实现领导讲话目的的根本保证。领导讲话的目的是阐释科学理论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推动工作开展。一篇有高度的讲话稿应该发挥释疑解惑、拓宽视野、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等作用,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要追求的目的,有利于推进工作开展,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
它通过高的站立点,站在现实与历史的制高点上,从纵向和横向交叉的坐标来分析和揭示问题或现象的本质,从工作的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阐述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加深听众对做好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它通过理性思维,从理论的高度对工作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深刻反映和体现科学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上级决策指示等在本地贯彻落实的情况,揭示工作规律,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从而加深对科学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上级决策指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引发对如何做好工作的思考,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避免出现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高度”需处理好务虚与务实、高度与深度的关系
确保领导讲话稿写作有高度,必须正确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使讲话稿既有高度,又能吸引人。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的。讲话稿要有高度和深度,就不能写得太实,就事论事;要能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就不能写得太虚,空洞无物。
党委领导讲话,特别是一把手讲话稿写作,一般来说,虚是主导面,是第一位的。因为宏观性、全局性是党委主要领导履行工作职能的特性,出主意、做决策是党委主要领导履行工作职能的方法,这无疑是务虚的工作。它相对于实而言,显然是主导方面,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为党委主要领导写讲话稿时就要着力围绕理论高度做文章、下功夫,使讲话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作为党委主要领导,如果讲话中不作理论指导,只作具体工作安排,重“实”轻“虚”,就会造成工作安排过细,党委职责未尽,讲话内容和政府分管领导及部门领导重复。而如果讲话中没有实际的东西,光谈理论指导,重“虚”轻“实”,就会造成讲话不切实际、空洞无物,工作安排不明确,致使工作推进困难。
确保领导讲话稿写作有高度,还要正确处理高度与深度的关系。领导讲话稿的高度与深度是统一的。所谓高,主要在于稿子的立意和着眼度;所谓深,主要在于对稿子题材思想深度的挖掘。高度就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理性深入思考,从理论的角度诠释事物的发展变化;深度就是从一个个具体发生的鲜活的事例来证实理性的思考。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讲道理,摆事实。但是,道理是辩证的大道理,事实也是鲜活生动的事例。领导讲话必须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没有高度的讲稿就没有指导性,但是高度需要深度的思考,需要对某个问题做出系统思考,思考方式需要提升到事物内在本质。没有文字深度,内容高度也就不可能真正产生。若是只有高度没有深度的话,高度就会蜕变成空洞的口号,空洞无物,让人生厌。因此,高度和深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映衬的。当然,领导讲话稿不是理论文章,也不是学术论文,其追求写作有高度或有深度,但并不是越高或越深越好,切忌任意拔高、随意地上纲上线,或者不断深
入挖掘,从道理到道理,全篇都是道理。
领导讲话稿“高度”如何获取
领导讲话稿的“高度”具体可从理论高度、思想高度、领导高度、艺术高度等方面获取。
第一,要具有理论思维,向理论要高度。领导讲稿是领导干部用于阐发党和国家理论主张及路线、方针、政策,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等的一种综合性文体,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讲话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更强,对写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要求很高。理论能够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就能够从具体烦琐的事物当中跳出来,然后再去俯瞰,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否则,就只能是就事论事,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写出来的讲话稿既没有高度,也没有深度,理论性、思想性和政策性自然就不会强。要培养理论思维能力,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要努力学习,不断“充电”。
第二,要具有深刻认识,向思想要高度。思想高度就是讲话稿主题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来自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对事物观察得精细,思考得深入,搞清楚事物本质及各种关系,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形成过人或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讲话稿主题深刻而正确。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较高的认识水平,需要掌握锐利的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
第三,具有全局眼光,向领导角度要高度。党政领导是把握全局的,特别是党委领导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各级领导机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源之所在,也是思想高度的渊源所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掌握其基本原理,就能不断增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而提高对讲稿思想高度的把握能力。发表意见、提出要求,一般是着眼于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进行。
写作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把眼光放到全局上观察。要从全局上审视、从整体上观察和分析问题;不仅要想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还要想到上级指示精神,把自己的想法放到讲话者领导机关和讲话者所处位臵去定位。二是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写作者要换位思考、越位思考,抬高起点看问题,站在相应层次领导的角度来考虑和透视问题,提出目标要求。三是把握领导意图和工作大局。党政各项工作部署往往处在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之中,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个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才能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站到领导高度,有效把握和正确处理这些局部和具体的问题,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言领导之所言,达到领导高度。
第四,具有分析能力,向写作要高度。要提高讲稿写作的高度,在理论的阐述和表达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切合实际,深入浅出。也就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听者听起来既像讲理论、讲道理,又像在谈工作,两者没有明显分界线,听者听后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二是归纳分析,就事说理。提高讲话稿的理论性,就要从理论角度着眼,从叙事入手,做到“文从事起,理随事走,事到理到,事理相印”,把理论的阐述和表达融化在对具体事实的分析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理论上的启示,使讲话稿具有理论色彩。三是富有新意,用自己的语言。在阐述理论问题、表达理论观点时最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讲清楚讲明白。四是结构合理,表达准确。要实现讲话稿有高度,除了在思想上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外,关键是要熟练运用讲话稿写作的基本技法,做到在主旨确立、谋篇布局、形式表达和语言运用上得心应手,兼顾协调,老练畅达,富有美感。
第四篇:写好领导讲话稿4—提升高度[范文]
怎样提高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质量
领导讲话,特别是比较重要的领导讲话,在完成熟悉上情、搜集材料、认真构思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进入起草阶段了。起草,也叫打草稿或写初稿。它是构思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修改加工的起步和前奏,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那么,怎样提高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质量呢?笔者以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快速拉出第一稿
第一稿是文章的雏形,其作用在于贯通思路,检验认识,集拢观点和材料,将无形的腹稿变为有形的草图,为进一步加工奠定基础。有第一稿在手,作者就可以从容自如地仔细斟酌,往精细里进行磨制了。即使推倒重来,也算有了一块“垫脚石”。所以,应该在接受任务后集中精力,一气呵成,而不应缩手缩脚、拖拖拉拉,更不应心不在焉、写写停停,以确保整篇讲话脉络贯通、气势流畅。初稿文字粗糙一点不要紧,可以修改和加工,但如果把气势丢掉就很难追寻了。因此,快速拉出第一稿很重要。对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曾经阐述道:“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在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否则,能够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2页)。鲁迅这话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之谈,虽是说的翻译,但对于起草领导讲话稿同样适用。
当然,快速拉出第一稿,并不是马马虎虎、潦草从事,而是要认真写好每一层、每一段。只有把每一层、每一段都写扎实,整个讲话的成功才有坚实的基础。认真写好每一层、每一段,并不是“分而治之”,而是要着眼全局。在整个起草过程中,要时刻想着讲话的整体意图,想着通篇的结构安排,以此来约束每一层、每一段的写作,使之既有自己的完整意思,又不脱离全篇的中心,既有自己的独立性,又是讲话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纲与目配套、经与纬相通、前与后相联、整体与局部协调。
在起草过程中,也有中途写不下去的时候。这时,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情况有四种:一是作者的思路有了新的开拓,发现自己在拟定提纲时考虑得不全面、不周密,需要改变或完善,这就不要怕费时间、费力气,甚至有时可以干脆推倒重来;二是对所写的事物考虑得不细致,分析得不深入,认识得不清楚,这就要对所写对象进行认真思索,加深认识和理解,做到烂熟于心;三是掌握材料不充分,使问题的表达无法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这就要再去搜集材料,充实头脑;四是缺乏有关的专业知识,说不出内行的话,这就要请教别人,武装自己。总之,要找准写不下去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然后重新动笔,一挥而就。
二、要写出鼓动性
鼓动性是实现领导讲话目的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强大的鼓动性,才能激发人们的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满怀信心地贯彻落实。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鼓动性也是讲话的生命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鼓动性呢?
(一)要实事求是。分析形势要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讲成绩要丁是丁、卯是卯、不夸大、不吹嘘,讲缺点要一是一、二是
二、不隐瞒、不忌讳;讲经验要恰如其分,不要随意拔高,讲问题要一针见血,不要浮皮潦草;讲优势和劣势要实在可信,不要虚无缥缈;表扬先进和批评落后要把握分寸,不要夸大和缩小。
(二)要切实可行。一是工作任务要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执行和检查。二是指标要求要积极稳妥。积极,就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倘若轻而易举,便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稳妥,就是不能图形式、赶浪头,一味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倘若毫无完成的可能性,也同样只能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三是工作措施要符合实际,充分地考虑到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因素,切实适应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要有的放矢。领导讲话的目的有赖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其最终还必须落在解决问题上。只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讲话,才具有较强的鼓动性和实际的指导意义。为此,领导讲话
必须切中要害,有的放矢。其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必须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必须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而不是起草者主观臆造的幻象。同时,要注意研究新形势,提出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如果总是陈词滥调,重复别人的老话题,而没有自己的新东西,使听众似曾相识,那也不会受人欢迎,引人注意,自然也就起不到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群众的作用。
(四)要以理服人。追求领导讲话的鼓动性,必须坚持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势压人。实践证明,靠高嗓门唬人,靠大帽子压人,靠盛气凌人,最终都无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只能引起人们的反感。只有用心把道理讲实、讲清、讲深、讲透,才能使听众心服口服,发生共鸣,产生贯彻落实的热情和渴望,并进而把领导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动。所以,起草领导讲话,必须把劲用在说理上,而不能用在“嗓门”上。
(五)要以情动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以情动人是增强讲话鼓动性的有效方法。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都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增强了讲话的鼓动性,其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六)要语言生动。语言生动也是增强领导讲话鼓动性的重要因素。具体说来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务语体与政论语体的结合、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上口与顺耳的结合;还要符合六个要求,即准确、通畅、直白、精短、变化、音美。
三、要写出特点
起草领导讲话,不能简单地照抄上级领导的讲话、文件或报刊上的文章,而应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写出本单位、本部门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本单位、本部门的特点呢?这里的关键在于认识这一特点。只有认识了特点,才能把握特点,进而写出特点。而全面深刻地认识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必须研究自己的过去与现实。研究过去,就是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作为将来的借鉴而少走弯路;研究现实,就是分
析眼下的客观实际,包括工作中有哪些成绩,哪些不足,哪些需要积极推进,哪些需要适当控制等等,做到胸中有数。只有仔细、认真、全面、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过去与现实,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与基础,提出科学的意见,写出自己的特色。二是从自己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以便在安排工作时扬长避短,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克服和弥补自身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特点。三是从相关因素的研究中认识自己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所谓相关因素,指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外部因素,认清哪些是对“我”有利的,哪些是对“我”不利的,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果只注意研究自己,不注意研究别人,只注意研究内部因素,不注意研究外部因素,那也就不可能真正发现自己的特点、利用自己的特点,起草领导讲话也就不可能写出自己的特点。
四、要写出性格
所谓写出性格,就是写出讲话人的个性,无论是内容、思路,还是结构、语言,都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做到因人而异,文如其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合讲话人的口味,才能通得过、用得上。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性格、适应讲话人的口味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摆正位臵,二是研究领导。
(一)摆正位臵。起草领导讲话和写作一般文章不同。写作一般文章是立自己之言,起草领导讲话是代领导拟言,这个位臵一定要摆正。在具体起草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既然是代领导拟言,那么,在起草文稿的过程中,作者就要大胆地进入角色,敢于以“领导”自居,这样才可能写出领导的性格。其二,既然是代领导拟言,那么,就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阐述问题,避免讲什么就只想什么、讲什么就只顾什么、讲什么就说什么的毛病。其三,既然是代领导拟言,就要反映领导的思想和意图,不能随心所欲、自作主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能颠倒位臵,以“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领导。当自己的观点和领导的意图发生分歧时,应当先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供领导参考,最后按领导定夺的意见办。
(二)研究领导。要写出领导性格,就必须熟悉领导。要熟悉领导,就必须研究领导。其一,要研究领导的思维。代谁起草讲话稿,就要注意研究谁的思维,熟悉谁的思维,以便于在运用材料、分析和说明问题时与之相适应。其二,要研究领导的思想。领导的思想观点和工作主张,是起草讲话稿的重要依据,要注意研究和积累。途径有三:一是在日常交往和会议发言中,要注意积累和思考领导的口头语言,从中了解领导的思想和主张,并逐步掌握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二是要注意研究领导的讲话及其起草或修改的其他文稿,从中体会领导的思路和观点;三是要注意研究领导在文件上的批语,因为它常常简明扼要地直接反映出领导对某些问题的意见和主张,对我们研究领导的思想大有裨益。其三,要研究领导的意图。一般来说,讲话稿起草之前,有关领导总要做些必要的交代,提一些意见和要求,只是有的具体一些,有的原则一些。但不管怎样,对领导同志的授意要仔细琢磨,认真领会,力求吃透,从中弄清领导的意图,弄清领导对文稿的具体要求和讲话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这是搞好讲稿起草工作的重要前提。其四,要研究领导的语言。用讲话人的语言表达讲话人的意图,是写作领导讲话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不然,讲话人就会感到文稿上写的不是自己的话。所以,代领导起草讲话稿,必须注意研究讲话人的语言特点,以便投其所好地运用他自己的话来写,甚至就连他的惯用语和点睛之语,也要尽量通过加工润色而用到文稿中去。这样既有利于体现领导的意图,又能较好地体现领导的个人风格。
另外,起草领导讲话稿还要注意“四个突出”,即突出重点部分,突出主要基调,突出中心工作,突出主要矛盾。只有各个方面都注意到了,才能写出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
第五篇:怎样提升领导讲话稿的高度
领导讲话是履行领导职能、实施领导活动的主要途径,尤为强调讲话的高度。不少文字工作者有过这样的经历,领导对讲稿做出肯定之后,又叮嘱说:“再拔拔高儿。”意思是要提升讲稿的高度,使之站得高、看得远,善于从大局和全局上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把握本质、探索规律、提出对策,为工作实践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怎样有效提升讲话稿的高度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工作和学习中认识到,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有助于提升讲话稿的高度。
一、三尺青锋怀天下——立足大局提升高度
大局就是全局、大势。它带有根本性,代表着发展的趋势,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往往表现为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任务或重大事件。大局还带有层次性,国家有国家的大局,地区有地区的大局,部门有部门的大局。领导干部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领导者惟有从大局的高度来审视工作,才能找准历史方位,认清形势发展,明确努力方向,抓住工作要害。惟有从大局的高度推动工作,才能彰显工作价值,激发群众热情,赢得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因此,一篇讲话稿有没有高度,也要看是否是立足于大局。
立足大局起草讲话稿,首先要增强大局意识。要正确认识领导干部在促进大局、保障大局中担负的职责使命,正确认识领导讲话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的目的意义。起草讲稿时,心里装着大局,脑里想着大局,养成自觉从大局的高度立意、着墨起草讲话稿的习惯。其次,要深入了解大局。状元实业家张謇说:“办一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的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这句话对于起草讲话稿有着启示意义。讲稿起草者应是了解大局的“有心人”,做足、做好了解大局这门“功课”。在读报、上网、看电视、与群众交流等日常生活中,注重了解当前党和国家、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留心时局发展,了解社情民意。要认真研读上级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稿,对上级精神、尤其是最新精神了然于胸。第三,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本单位或本领域工作与工作大局之间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是听众所关注、所期待的内容,也是立足大局起草讲话稿的关键所在。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往往与上级的最新指示精神密切相关,与本单位或本领域的中心工作密切相关,与本单位或本领域工作薄弱环节相关,需要下功夫研究,努力找准确、说充分、讲到位。
二、不在其位谋其政——角色模拟提升高度
“角色模拟”,就是在起草讲话稿时模拟领导的角色,“关起门来当领导”。领导讲话稿,是用于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释疑解惑、提高认识、推进工作,实现领导者工作目标的一种特殊公文。领导者总是站得高、看得远、超前思考。讲稿起草者一定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自觉提高位势,融入“领导”角色,遵循领导职责,不在其位谋好其政,“当”好优秀的领导。
一是要提出目标。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职责是明确本单位或本领域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起草讲话稿时,应从大处着眼,就全局工作或某项重点工作提出目标,为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指明努力的方向。二是要提出问题(任务)。提出问题,明确任务,是领导者确保工作朝着既定方向前进的主要手段之一。毛泽东同志认为,领导者要“见事早”,预见形势发展,掌握工作主动权。他讲话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几乎全部是各种问题。比如,上世纪40年代初,他敏锐地察觉到党内在学风、党风、文风上存在问题,于是发表《整顿党的作风》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等三个项任务,使作风问题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得到明显改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领导讲话必须带有鲜明的针对性,起草讲话稿,应着眼于实现工作目标,提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任务),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三是要给出对策。“出主意”是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责任。起草讲话稿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途径和方法。四是要鼓足干劲。解决工
作问题,实现工作目标,就要走群众路线,要有效激发基层和干部群众的战斗力。领导讲话稿要有鼓动性,有号召力和感召力,把听众“轰”起来,使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想马上投入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决不能把讲稿写成了起草者阐明自己见解与主张的文章,讲稿中提出目标、问题、对策,也都不能是“拍拍脑袋”就提出的。讲稿起草者必须准确把握领导讲话的重点和意图,深入了解领导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注意捕捉领导日常谈话中“一闪念”的思想火花,完善并发展领导的工作思路;需要吃透上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需要了解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需要对本单位、本领域工作全局有着深刻的把握,占有充分的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起草讲稿之前,很有必要就讲话内容与领导进行沟通,聆听领导教诲,努力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言领导之欲言。
三、天光云影共徘徊——运用理论提升高度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理论素养”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可见,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是领导者增强工作自觉性、履行职责任务、探索工作规律的必然要求。
毋庸置疑,起草有高度的讲话稿,需要恰当地运用理论。所谓“恰当”,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适度运用理论。领导讲话,若是通篇谈论具体业务工作,等于就事论事,难免陷入“事务主义”,没有高度可言,听众会认为讲话层次与领导身份不相称,领导的职责没有尽到位。反之,领导讲话谈理论谈得过多呢,就会显得有些空洞,干部群众评价说:“这个领导讲话有点儿虚。”一般来讲,级别较高领导的讲话要比级别较低领导的讲话理论色彩强,党委领导的讲话要比行政领导的讲话理论色彩要强。二是联系实际。理论是武器,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理论的目的不在于“装点门面”,全在于运用。毛泽东同志讲:“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因此在起草讲话稿时,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认识、阐述和指导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讲话稿应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努力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之既像讲理论又像讲实践,既像讲实践又像讲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虚”与“实”有机结合,讲话稿的高度将油然而生。
四、铜炉华烛烛生辉——增强思想性提升高度
思想性是领导讲话高度的重要体现。思想性强的讲话稿,显得深刻、厚重,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让人玩味不已。这样的讲话必然影响大、传播广、生命力久。讲话稿的思想性首先体现在对事物的独到认识上。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朝兴衰的原因,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出发,得出了“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观点,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在符合上级精神的前提下,讲话稿应避免“人云亦云”、“千孔一面”,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讲出对事物的新认识、新理解,使老生常谈的问题富有新意,让老藤结出新果,给人以深刻启示。其次,讲话稿的思想性体现在对问题的透彻分析上。抓住广大干部群众欲言未言、欲言难言的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分析说理,道出“人人心中所有”而“个个笔下所无”见解,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在解惑释疑之中,引起大家的共鸣。第三,讲话稿的思想性体现在对问题的精准概括上。要说到“点子”上,三言两语就挠到“痒处”,把问题的现象和实质概括得准确到位,力透纸背,足以“止痒”。比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这样概括:“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概括得何等准确、何等深刻、何等有力!
增强讲稿的思想性,需要学哲学、用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掌握了一般规律,有助于认识特殊规律。通过学哲学用哲学,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起草讲稿时,更好地运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撰写出富有思想性的讲话稿。
五、捡尽寒枝不肯栖——锤炼语言提升高度
文以载道,讲话稿的语言同样是为讲话主题思想服务的。与下发文件不同,领导讲话直接面向听众,讲话有没有高度,讲得透不透彻,能不能让听众听明白?语言运用得怎么样,是一个关键。起草讲话稿,不得不高度重视对语言的锤炼。一般来说,讲话稿的语言具有准确、通俗、鲜明、生动等特点。
准确,是讲话语言最起码的要求。要概念明确,判断恰当,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同时,注意对语言反复推敲,力求最准确地刻画事物。古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吟精神,值得学习。通俗,就是要通俗易懂。对于一篇文章,语言可以朦胧一点儿、晦涩一点儿,以供读者反复琢磨体会。而讲话的声音却是转瞬即逝,听众来不及去琢磨每一句话的含义。因此,讲话稿的语言,提倡“大众化”、反对“小众化”,要直白、简洁、易懂、易记,少用书面语言,多用口头语言,少用长句子,多用短句子。鲜明,就是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模棱两可的语言,让人揣摩不透,甚至会引起歧义,听众一脸茫然,无所适从。讲话的语言只有非常鲜明,听众才能准确领会讲话实质,坚定贯彻执行的决心,进而使讲话精神真正落实到位。生动,就是要能感染人。听到生动的讲话,是一种享受,听众都精神抖擞、瞪大双眼、兴致勃勃,希望领导多讲一会儿。听到枯燥的讲话,是一种“灾难”,听众恹恹欲睡,哈欠不断,盼望早点结束,讲话的高度肯定“高”不起来。毛泽东同志把“乏味”的语言比喻成“瘪三”,列为党八股的“罪状”加以“讨伐”。使语言生动起来,就要向人民群众的语言、外国的语言、古人的语言以及网络的语言学习,学习其中丰富的、新鲜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东西,就要“陈言务去”,讲新话、求新意。此外,为增强讲话稿的感染力和气势,还应注重对比喻、对偶、排笔等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使语言更加适合领导者本人的讲话风格,便于领导者充分展示自己的讲话艺术。
总之,撰写有高度的讲话稿,并非易事,也非遥不可及。韩愈曰:“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发愤乎文章。”文稿工作是一件亦苦亦乐、很有意义的工作,只要有志于这项工作,树立精品意识,耐得住寂寞,不断加强学习实践,相信一定能达到自己理想的水平。
保持风格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