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讲堂演讲稿650
道德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时无刻不再陪伴着我们。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起来看看道德讲堂演讲稿范文650,欢迎查阅!
道德讲堂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__班的___,今天我在这里演讲的题目是《道德,世界因你而美丽》。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几个道德的广告。有一个广告上说:“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还有一个广告上也说:“公德比赛,今天起正式开赛!”公德,就是一种道德,那我们就可以做一个道德比赛。有人可能不会重视道德,那我就要和那些人说,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可见知识和道德哪个更为重要了。
我们中国,也有许多讲道德的人,比如孔子:有一天,有个7岁的燕国少年,名叫项橐,他特地来拜孔子为师,拱手问孔子:“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笑着说“你问的问题真是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是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叫树,没有枝,也不能开花啊!”。项橐听了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感叹道:“我真是笨啊,我愿拜你为师!”孔子这种做法,也许会感到奇怪,他为什么会拜7岁小孩为师?其实并不用奇怪,他连对7岁小孩都如此讲道德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大家应该已经明白道德的重要性了,那么现在就应该去实践他。
比如:校园里,我弯腰拾起一团废纸;在公交车上,给爷爷奶奶或者孕妇阿姨们让坐;在家里,我为年迈的奶奶打上一盆洗脚水;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
我们必须先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等,都是最基本的,从这些最基本的地方做起。
道德讲堂演讲稿2
大家好: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矗他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道德讲堂演讲稿3
同学们,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无生命可言。道德其实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近得触手可得!道德是最美丽的花朵,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在家里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有道德的表现,因为这是一片孝心;帮助同学理解一道题目是有道德的表现,因为那是一份真诚的友谊;捡起地上的一张纸是有道德的表现,因为那是一颗环保之心;为四川地震灾区贡献一份力量是有道德的表现,因为那是一片爱心;在公交车上为年迈的老人让座是有道德的表现,因为那是一份敬老之心;劝阻同学不要欺负别人是有道德的表现,因为那是一份仁义之心……
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射了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才能有正确的道德选择与正确的道德行为,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是最美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道德是一种爱心,当别人在需要帮助时,给予最真诚的帮助!道德有时是渺小的,多做一个动作,多说一句话,你就已经获得了道德。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会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会收获一个品格。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传递着丰富的道德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举手投足的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这样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一次次地得到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湖。
同学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向着人生的前方大步流星!
道德讲堂演讲稿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道德,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去遵守。所以,我就讲一下关于道德的问题,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示,并能从自身做起。
我最近在城市里看到了许多不遵守道德的现象,很多人乱扔垃圾,而且最为严重的是,每个人几乎都随手乱扔垃圾,可以想象,每个人平均每天都扔一片废纸,那么所产生的污染将不可估计。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都要遵守道德,保护环境。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如果一个人吐了一口痰,那么这口痰所产生的细菌如果被一个人吸进去,这个人得肺结核的概率将是65%。少吐一口痰、少扔一点垃圾也是遵守道德的表现。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更应该遵守道德。在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不应该不理不睬,而是应该积极地去帮助他,这也是一种道德。
在学校里,积极帮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改掉缺点,扬长避短,成为一个好学生,而且我们不要互相攀比自己的家庭怎样、父母怎样,而是要比学习,在学习上突飞猛进。还要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不乱花钱,不乱吃零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好学生。
在家里我们要尊敬老人,听父母的话,不惹他们生气,不和家人胡搅蛮缠。相信大人的话一定是对的,他们是为我们好,不可能伤害我们。而且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们劳动了一天非常累。给父母倒杯茶、捶捶背都会让父母很开心。
如果人人遵守道德,保护环境,爱护他人,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最最美好的世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我们也会感到很幸福、温馨和快乐!
道德讲堂演讲稿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节假日间,我与表弟一家相约去北欧风情小镇游玩,到那时,月亮早已悄然明于夜空,十月的风微凉,吹得人心间舒畅。“姐,我们找小黄车骑车去吧”“好啊”我想都没想便应了下来。得此良辰美景,骑车夜游,岂不美哉?小弟循着那石子路寻“小黄车”的踪影“啊,找到了!你快来扫!”我循声而去,却见他哭丧着脸。一看二维码,被人家挂花了。干这事的人不少,也不觉诧异。“没事,车多着呢。”我安慰性的语言重新将表弟的热情点燃。可真正有趣的事情来了,此后好不容易又找到三辆车,你猜怎么着?两辆车的二维码都被划花了。还有一辆竟上了私锁,我们俩夜游的兴致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共享,共享,到最后都变成了私享!”表弟年纪虽小,但当他说出这话时,我也不由得深思了。我们口中常挂的道德之美,去哪了?
时代在飞速地改变,“共享”的理念自提出就站在了话题的浪尖上。随处可见的是共享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上班族需要它;学生需要它;每个人都享受着“共享理念”带来的便捷。可是,就有这样一些人,一边享受着便利,一边想着占为己有,甚至取消他人使用它的权利。我看到过有人将共享单车停放在自家的单元楼下;我也看到过有人在共享图书上乱涂乱画……但是,更多的人是选择守护它,爱惜它!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总能在我们小区门口看见一些用完共享单车的人,将停放散乱的车一辆辆排好,这时,我才看到所谓的道德之美。我也看到,共享图书中有人用可爱的贴纸将书边乱涂的内容贴掉,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多,共享理念才能继续发展。
海明威曾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只有当自己成为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时,它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如果那些将车划花的,上私锁的,亦或是在书上乱涂乱画的人,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共享时代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到来。永远不要盼求别人为自己改变什么,而是自己能改变什么。当共享即爱护的思想在每个人的脑中生根发芽时,那,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共享时代。而这一切的基础,只不过在于“守好自己的道德。”
道德讲堂演讲稿范文650
第二篇:《道德讲堂》演讲稿
爱是师德的灵魂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是师德的灵魂。
前不久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道德讲堂”后,我感觉对自己的帮助很大,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有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前提是具备师德,而师德之本就是爱心。无爱则无教育,爱可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爱可以开掘孩子的智慧,爱可以开掘孩子的胸怀,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胸怀,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想起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从事幼教工作至今,在聆听了“师德讲堂”后我更加信服梁启超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我想,这句话用在我们幼儿教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要担负起这个责任,不能没有爱。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师爱作为连接教师和孩子们心灵的纽带,它不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幼儿年龄小,智力还未开发,就像是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幼儿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
“做有爱心的教师”!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我都要在心里提醒自己!
爱心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全部的力量,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献给孩子。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之爱,那么老师对学生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爱的教育的理解还要更加深入。
对学生之爱应该体现在了解幼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幼儿的思想、兴趣、特长、性格等,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合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挖掘他们的潜能,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学生之爱还要体现在公平对待,这点非常重要,对待幼儿必须是非分明,办事公正,实事求是,绝不可感情用事。关注每一个幼儿,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严谨态度对待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
对学生之爱还体现在和幼儿的接触过程中,表情要充满慈爱和热情,以温和的微笑、慈爱的目光,打动幼儿的心灵。
此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以身作则十分重要,这也体现了师德。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楷模,不仅应做到内在美,还要做到形象美。比如说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衣着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特征,都是教师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它直接对教育工作和幼儿的心灵产生影响。教师也应注意语言文明、声调适度,切忌粗鲁要亲切自然、和颜悦色、语音准确,使幼儿听起来兴趣盎然,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的穿戴打扮应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做到整洁、素雅、美观大方,既不过分陈旧,也不能过分追求新奇艳丽。这样既有益于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又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还直接影响幼儿的仪表审美观点。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最真诚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才能使自己成为具有师德的合格的教师。以上就是我参加“师德讲堂”的体会,谢谢大家!
第三篇:道德讲堂演讲稿
“道德讲堂”第五讲主题词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欢迎大家来到道德讲堂。我是本期道德讲堂的主持人***。
如果你是个盲人,在漆黑的夜里行走,你会为别人打上一盏灯笼吗?也许你会不屑:盲人何须灯笼!可是你想过没有,正是这漆黑夜中的灯笼,使别人看清了路,看到了你,避免相撞。盲人的举手之劳,在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避开了自己的不幸。没有当初那无心的插柳,哪来现在的绿树成阴?关爱别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关爱了自己。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关爱是什么?是体贴,是电脑桌边一杯浓浓的咖啡;是同情,是乞丐碗中的一枚枚铮亮的硬币;是关心,是病人床头一束幽香的百合;是尊敬,是对长辈们一声亲切的问候。关爱处处洋溢,关爱就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关爱。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大讲堂里,一起聆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让我们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一起构建“德润运管,善行百岛”的浓厚道德氛围。本期的道德讲堂有八个环节,做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鞠躬礼、做善事、送吉祥。
首先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做反省。《论语》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自我反省,自我改正,是我们不断进步前行的动力。
请大家闭上双眼,用一分钟静静的反思。好的,一分钟的反省结束。
接下来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唱歌曲。用歌声传播道德,让文明永驻心间。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伴奏声中,一起唱响这首《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起立,请放音乐。
(„„)好,谢谢大家,请坐。
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学模范。请看隐姓埋名无私奉献27年的江阴“炎黄”:张纪清。(看影片)
张纪清,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他化名为“炎黄’,正如他所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应该传承炎黄子孙的精神。炎黄说,做好人,做好事,这都是最简单的事,难的是他把这份简单坚持了二十余载。母亲教导他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正是他的这份单纯与坚持在江阴形成一股能量源,将这份大爱辐射到每个角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叫炎黄!这位不愿接受采访的老人说: “报恩不是崇高的事业,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济贫扶困,不是炎黄子孙的优秀品质吗?”多么质朴的回答,多么真实,多么可爱!颁奖词这样写道: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向涓滴见沧海的张纪清老人致敬!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四个环节:诵经典 我们诵读圣贤经典,聆听先哲教诲.请看大屏幕,我先为大家读一遍: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2014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斐济的《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题为《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的署名文章。文章便引用了上文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下面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不积聚不积藏,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反而更觉充实,尽己所有给予别人,反而更加富足。这便是老子朴实无华的辩证法,也是贯穿《道德经》全篇之中上善之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助人者,人恒助之”,奉献不求回报,施舍不求感戴。遵循“得利”而“不害”,“不争”而“得利”的天道和人道,才是高明的境界。现在很多人创业,创过业的人都知道,最关键的不是商业模式或战略,而是团队。有了好的团队,再烂的商业模式,都会被摸索出一条可行的路。但好的团队如何建立起来?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就像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自己只留有8%的股份,其他的股份全部分出去了。到了现在,虽然只有8%,但马云已经成为了中国首富。这不正是既以与人己愈多么?
通过刚才的解释,我想大家也对这段话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把这段话诵读一遍。大家来,预备齐!
好,谢谢大家
唱了一首歌,听了一个故事,诵读了一段道德经典,相信朋友们一定有许多感触,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环节——发善心。听听大家此时内心的感悟,有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内心的想法,请举手示意。
观众1 好,下面还有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 观众2
谢谢,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分享,同样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诗人艾青说过:“在寒冷中最先死去的不是没有衣服的人,而是自私的人;只有相互拥抱才能带来温暖。”是的,关爱是何等重要,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桥梁。关爱他人并不一定要牺牲自己,小小的关爱也是最大的善行。让我们用美丽的心灵,传递人间的真情,把关爱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关爱放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成为我们思想道德中的一部分,关爱他人吧。
下面进行第六个环节:鞠躬礼。
立人先立德,有德才有为,“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敬畏道德,崇尚道德,追求道德。下面请全体起立,向前方这个“德”字行鞠躬礼。开始敬礼。
礼毕,请座,谢谢!
下面进行第七个环节:做善事。
道德重在传承,更重在实践。学道德模范,做道德之人,行道德之事。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用实际行动走近道德的有效途径。
今年我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投身公益组织项目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了慰问驻岛部队官兵、慰问老党员老职工、帮扶结对、敬老院慰问、夏日送清凉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
关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关爱是一艘小船,把人们带到爱的彼岸;关爱是一把火,温暖了人们的心。正如歌中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丽的人间!”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尽心尽力的去奉献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人,传递真情!最后,我们一起进入本次道德讲堂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道德讲堂衷心的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再次祝愿大家吉祥如意,谢谢!
第四篇:道德讲堂演讲稿
道德讲堂活动演讲稿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臵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矗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马衙中心小学:包志强
2012年3月21日
第五篇:道德讲堂演讲稿
道德讲堂演讲稿
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老师,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我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 1 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联合小学
贾美芳 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