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5篇可选)

时间:2020-01-25 08: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第一篇: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本文结构鲜明,“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顺序一目了然。然而对于演讲稿,学生是陌生的,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礼仪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第二课时,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但是对于文章中的几个句子的理解似乎有难度,如“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等,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广泛的。

本文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文中的“四问”结构相同,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除了陶校长的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一问自己什么?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尝试续写一段,你打算问自己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谈到了很多:运动、自信、作业、宽容等,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辜负陶校长的殷切希望,让演讲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呢?我要求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从今天开始,就这样多问问自己,要实事求是,说真话。总之,要努力像陶校长所说的,学做“真人”。

第二篇: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的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首先,我让学生读题质疑,学生问“陶校长是谁?”“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接着,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接着,我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资料,了解了陶行知校长对同学的关爱以及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本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我觉得不宜打乱原有顺序进行教学。文章第二、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的结构很相似,都是按照“问的是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的顺序安排材料的。我主要是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第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以学生自主读悟、相互交流为主。在理解“四问”中的“怎么办”时,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因此我主要用一些鲜活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说明的道理,效果较好。比如在引导理解“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怎样是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谈得很多,也很好。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比如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此外,还有我的教态不够亲切,使用的语言不恰当,不符合儿童的语言要求。

陈裕勉

2012.9

第三篇:《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盛春利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充分研究课后习题。仅仅问了陶校长谈了哪四个问题,而没有问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把握。找出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四个问题时,我又让同学们比较哪个问题最重要,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有些不妥。因为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没有可比性。

这篇演讲稿在结构上是明显的总——分——总,在教学中间部分时,我重点讲读“第一问”,对于“第二问”,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第三问”和“第四问”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比如,对于“公德”、“私德”、“真人”这三个词语的理解。

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说陶行知为什么要做这篇演讲,随机简介陶行知。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第四篇:《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800字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走进教室,我问学生:“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学生们立刻回答道:“想!”我当即让学生们讨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呢?”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说:“要认真刻苦。”有的说:“不懂的地方要问。”还有的说:“要好好学习各门课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我请学生阅读《陶校长的演讲》,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陶校长为什么要问这“四问”?怎样才能在这四个方面取得进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前准备和经验不足,我将“四问”这一整块拆零为一个个单一的问题去讲,使整个整体感知部分显得零乱,没有条理,自然也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随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两个环节里,我分别提出了“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呢?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你哪一问作的比较好?”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每天四问”的理解。起来回答的学生都答的很不错,但由于我没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使得教学气氛并不活跃。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还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此外,还有我的教态不够亲切,使用的语言不恰当,不符合儿童的语言要求,并且语调过于平缓,讲课的激情不足。

以上就是我对《陶教授的演讲》这一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努力学习,改正不足,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象陶校长说的那样,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五篇:《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和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2、陶校长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

1.逐段朗读。

2.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归纳全文大意。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4.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

二、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三、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四、迁移练笔:

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

五、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

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道德==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

教学后记:

本文语言朴实,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因而理解上不存在难度。但是,由于受教学参考书束缚,我没有大胆放开让学生自学感悟。要想进一步改革,在思想上必须放开,大胆创新,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参,应突破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对陶校长演讲的几块内容,我设想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来讨论交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讲的并不多,多数还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设想通过积极引导,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次营中心小学

白牡丹

《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 体 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助字典、辞典理解诗句的意思.3 能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培养读背古诗的兴 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新课

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

板书: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

二 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 1 齐读诗句 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

分组表演,教师巡视.(1)指名表演

(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三 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只:只是 深:深度,指云雾很多 “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

我寻访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

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体会感情: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视频展示台)

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四 齐读古诗,练习背诵

五看图,根据自己的理解编一个故事。六 作业 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填空(练习册3)七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希望 云深不知处。失望

《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借助字典、辞典理解诗句的意思.3 能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培养读背古诗的兴 趣。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1、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⑴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①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②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⑵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⑶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①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

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②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③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⑴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⑵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教学后记:

本首诗的读音浅显易懂,又有插图作辅助,因此,理解诗意并不成太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处说话练习,如:看了书上的插图,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图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另外,根据诗意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利用文中提供的答句来探究问句。最后,还想引导学生将诗的内容用小故事的形式娓娓动听地讲给同学听。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表达并不尽如人意,缺乏一定的想象。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

次营中心小学

白牡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5.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解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2.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2)自学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1)齐读。(2)讨论: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段课文,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

(2)出示句子: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说说“盛开的鲜花”是怎样的?(盛开的鲜花色彩艳丽,姿态各异、种类繁多、充满生机)谁能用“……像……”的句式说说敦煌莫高窟的艳丽多姿。

(3)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第2句就壁画的内容的丰富来具体说明第1句所说的“艳丽多姿”。)(4)让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并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句话。7.自由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讨论:这三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8.作业:课后作业本第5题,(作业本)第1题。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用“不仅……还……”造句。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能按照课文内容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3.加深对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理解,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二)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说说这三段的主要意思。

2.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①这一段课文写了什么?②划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轻提、舒展、高高地举到、拨动)。

(2)指导学生说说这段课文4句话的意思。(前一句描述这幅巨大壁画的背景:清清的池水,池水中朵朵鲜花,被池水环绕的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渲染了环境的“艳丽多姿”。后3句是壁画的主体,着重勾画了画中人物的“艳丽多姿”,即:第2句,完整地介绍了在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演奏的乐师和起舞的少女;第3句,概括地描写了起舞的少女;第4句,具体细腻地描述了“其中一个梳着发髻的女子”的“动人舞姿”。)(3)理解“艳丽多姿”“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翩翩起舞”“优雅”“华丽”“端庄”“舒展”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边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观察第2幅图。①注意抓观察点的转移——由四周的自然景观,到中央的亭台楼阁;由中央的亭台楼阁到在亭台楼阁表演的全场人物;由演出的全场人物到翩翩起舞的少女;由翩翩起舞的少

女群体,最后集中在“其中一个”。使学生知道作者是由四周到中央,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有条不紊地把这幅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②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不但要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要注意这些动作词语的排列次序是不能更动的。3.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1)指名朗读。

(2)说说这一段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写作者站在这幅壁画前的内心感受)。

(3)作者的感受是分几步来表达的?(先总说“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再用“不仅……还……”把对壁画栩栩如生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4)指导用“不仅……还……”造句。4.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1)齐读。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找出重点词语,试着背诵:巨大的壁画池水鲜花亭台楼阁乐队少女翩翩起舞优雅端庄女子轻提舒展举到拨动好像都是活的不仅……还……(4)指名背诵。5.作业:《作业本》第2、3、5、6、7、8题。:

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教学设计、重难点、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

《敦煌莫高窟》这篇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塑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赞美了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由于这篇课文对壁画所作的描绘都是比较优美的。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欣赏为主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由欣赏这美丽的壁画时所产生的感叹升华到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在本堂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这篇课文的中的第二自然段中,对于塑像的介绍是:“最大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手掌大。”对于后者,学生的理解还比较容易,因为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掌想像到佛像小到底是小到什么程度。但是对于“九层楼那么高”这个概念要学生一下子去想像就比较困难了,所

以我就用三层楼高的教学楼作例子,“同学们,如果我们的教学楼是一尊佛像,你站在它的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很快反应说“很高”、“很大”、“雄伟”于是我又引导说:“我们的教学楼只有三层楼,那么请你想像一下,站在一尊比我们教学楼再高二倍的佛像面前,那时的感受又会如何呢?”接下来,我自己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当同学睁开双眼时,我又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的想像力让我佩服,有同学说:“我刚才爬上了塑像,站在了佛像的顶上,向下眺望,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十分渺小。“”嗯,那种心境一定比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远眺更开阔吧!“”我站在那个佛脚下,很努力地向上看,却好像都看不到佛顶!“”哦?是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感觉佛像十分雄伟,而且我在想,古代人是怎么把这尊佛像造出来的?”“嗯!是啊,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如此的伟大和充满智慧!那就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这次的朗读由于学生的感情得到的激发,所以在朗读时也加入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更为丰富。虽然这一段并非本文的重点段落,但是我认为如果在此时能够事先激发学生的感情,为后文做好铺垫,对于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如何减少语文作业中常见错别字(课题小结)

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作业中常见错别字研究

一、我们的工作方法:

1、设计、发放调查表,根据需要求对我校504、505两个班级71人进行调查。

2、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努力发现规律和问题,择要点进行梳理。

3、撰写调查报告。

二、我们的工作内容:

1、列出常见错别字若干个。

2、调查错别字给同学们带来的烦恼。

3、研究少写错别字的好办法。

三、我们的发现: 发现

(一):

在我们所调查的71名同学的周记、课堂作业本在(9月5日——10月9日的作业)中共错字270个,人均出现错别字3.5个。

为了使同学们对错别字的情况有更具体的了解,我们特意还摘录了两套作业中大家出现的每个错别字,发现 “的、地、得”这三个字错误率是最高的,它们的正确使用确实该引起我们广大老师和同学的重视。

发现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写错别字给同学们带来的烦恼和影响,我们又进一步作了调查。我们设计了调查表,调查了504、505两个班级,共发出85份调查表,实际收回83份。整理情况如下:

发现错别字已经成了我们语文学习的一大烦恼,也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成绩造成了许多不便和不良影响。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因写错别字常被父母批评;因写错别字常被被老师批评;因写错别字严重影响考试成绩;因写错别字闹出笑话;因写错别字导致作业成绩不理想;因写错别字被罚作文重写。

四、我们的分析:

1.我们五年级同学错字情况总体良好,但两套本子都没有错别字的同学仍然很少,特别是音近字和形近字之间最容易相互搞错。

2.同学们对不写错别字的重视度还需要提高,不写错别字的习惯还是有待培养。

3、同学们其实都希望自己能少写或不写错别字。

五、我们提出的策略

为了帮助大家做到少写或不写错别字,我们又在505和504两个班发出了

85份征询表,向同学们征集少写或不写错别字的好办法。整理出了多数同学认为有效的9条策略:

1、学习新课文时,要认真识字。

2、第一次抄写生字时,特别要看仔细,小心别写错。

3、做作业时要仔细做,会写的字千万别因为粗心而写错。

4、作业做好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

5、碰到要运用的字写不出时一定要查字典,彻底弄明白;身边没字典时一定要请教父母或老师,不能蒙混过去。

6、平时多看课外书。

7、平时在课外要自觉养成识字的习惯,争取多识字。

8、希望学校开展相关的趣味活动。班里也可以利用班队课等开展相关的趣味活动。提高同学们对不写错别字的重视程度和的兴趣。

六、我们的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中,我们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也都有一些思考和感受: 有很多同学很少写错别字,字也写得很漂亮,我有了榜样——吴修远 错别字确实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烦恼,我以后要努力少写错别字——寿燕青

我为我们课题组出了一些力,感觉自己也很有用,觉得很光荣——喻晓强

原来写几个错别字,我觉得好像没什么,很正常啊!可这今天的调查,我越来越认识到错别字带来的麻烦实在大,我第一次真的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俞晓青

我知道错别字对生活和学习有很多影响——周晨晖

在这次活动中,我明白了做一件事只要用心就会有成绩——袁韩伟

下载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三、通过探究......

    《陶校长的演讲》

    《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

    陶校长的演讲

    2、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 《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

    陶校长的演讲

    2陶校长的演讲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人有两个宝》)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小儿歌吗?读一读。还记得这首儿歌是谁 写的吗? 2对于陶行知先生我们并不陌生,三年级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叫《放......

    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

    陶校长的演讲

    2、陶校长的演讲 一、填字 Lian 锻(炼)、精(练、(连)接、简(练)、(炼)钢 Ji 立(即)、(即)使 、(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Li (历)史 、日(历)、鼓(励)、(厉)害 、激(励)、再接再(厉)二、根据课文内......

    《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

    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 各位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