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五篇范文]

时间:2020-11-20 16: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

第一篇: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

浦东开发开放 0 30 周年演讲稿 精选 1 1

—— 从筚路蓝缕到世界标杆

2020 年 4 月,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迎来 30 周年辉煌里程碑。1990 年 4 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此后,浦东开发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制定出台,浦东迎来大好机遇,至今已走过辉煌壮丽的 30 年伟大历程。

今天走在上海外滩,眺望黄浦江对岸的浦东地平线,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成就跃入眼前,30 年前的江畔稻田和寻常巷陌已蜕变为高度现代化的世界城市标杆,中国乃至世界金融、科技、经贸的脉搏汇聚在此形成交响。

浦东开发开放 30 年,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的改革之路。30 年来,浦东敢为人先,坚持首创,始终站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特别是几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浦东坚持探索,率先制定并实施负

面清单、单一窗口、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治理举措。这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使得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带路人,并不断影响和带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 30 年,走得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奋斗历程。浦东大道 141 号一个不起眼的小院落里坐落着今天的浦东开发陈列馆,从 1990 年代初至 2000 年的近10 年间,这里则一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的工作地点。141 号与“一是一”谐音,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作风;简朴的设施陈列,反映出改革开放大潮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守。

浦东开发开放 30 年,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的开放之路。30 年前,浦东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扩大开放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天,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已有基础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启动,浦东和上海不断引领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并在对外经贸交往合作中发挥功能高地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走过而立之年,从筚路蓝缕到世界标杆,成就值得骄傲,未来更加可期。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不忘初心,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全面扩大开放,浦东扬帆再起航,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打造新的标杆。

第二篇:参观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展览有感

参观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展览有感

今天,下午我们广场公司党支部组织来到了位于浦东合欢路上的上海浦东展览馆,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为标题的浦东开发开放大型主题展。本次展览主题围绕着“使命、改革、规划、创新、产业、开放、家园、自贸区”八大浦东特质进行。

一进展厅,一幅硕大的上海地图树立在正中央,注解上写着:“坚持浦东建造,直到建成为止!”———邓小平。巨大的电子屏上一遍又一遍的演变着浦东的形成。由小到大,由青涩到成熟,由开发到飞速发展。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开发办公室在浦东大道141号一幢改造过的两层旧式楼房挂牌,在今后的日子里,这里成为了浦东快速发展的“心脏”。93年1月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迁入浦东,成为浦东建设要素市场体系的风向标,拉开了浦东金融改革的序幕。如今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高楼林立。

浦东开发开放已有25个年头了。25年,是一个人从婴儿慢慢长大成人,而对于浦东来说:25岁的浦东正值青春年少。

25年来,浦东一直以自主改革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对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明确交办的具体改革事项和战略项目,浦东不折不扣地推进;对于已经确定了重点领域,但是没有明确路径的改革,浦东找准改革的突破口,设定改革的路径,形成改革的路线图;对于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还需要细化研究的,浦东从问题导向出发,提出改革项目和建设性的方案,争取先行先试。这是因为,浦东因改革而生、应改革而兴,浦东过去的发展靠改革,今后的发展还靠改革,并且是原始创新的改革。

25年浦东开发的理念被提炼出来:国家战略使命,解释浦东因何而生;改革是浦东的基因,是浦东之本;规划布局,成就浦东的今天;开放是浦东的特质;产业是浦东的骨骼;创新是浦东的灵魂;自贸区是浦东二次创业的最大机遇。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浦东人,我为浦东骄傲,我为浦东自豪!

第三篇:迎接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开放格局下的自主创新

迎接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2010年4月14日)

陆家嘴,拥抱奔腾向前的黄浦江;南汇嘴,面对波澜壮阔的太平洋。从1990年开发开放伊始,浦东这片土地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胸襟,张开双臂,海纳百川。

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发展历程中,深埋在浦东这片热土的创新的种子迫不及待地破土萌芽,努力地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如今,从金桥到外高桥,从张江到洋山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潮流奔涌不息,推动着浦东走向下一个20年的新征程。

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浦东时明确指出:“要继续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努力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浦东开发开放的每一位参与者和见证者都深有体会,博大开放的胸怀与自主创新的推动,正是浦东腾飞的两翼。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依然是。

开放中起飞:站在地球仪旁思考

一位浦东的“老开发”经常说,“要站在地球仪旁来思考浦东的开发”。浦东的目标是建成能够与世界经济对话的国际化中心 1 城区,从一片阡陌纵横的经济处女地起步,如果没有开放的视野,不汲取世界范围内的经验、知识和资金,如何站上国际经济大舞台?

开放,促成了一连串的“全国第一”落子浦东。每一个“第一”的背后,都是开放推动下的对原有机制、政策、规定的突破和创新。先行先试,将开发刚起步的浦东迅速推向了潮头浪尖,带动整个上海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卫”跃身为“前锋”。

1992年7月26日,全国第一家在中国境内保税区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外国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经国家批准注册外高桥保税区。

1992年9月25日,全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上海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浦东注册开业,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上海打开了大门。

还是1992年,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上海外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诞生。

……

如今回头来看,这些还只是序曲。中央赋予了浦东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功能性政策,零售、外贸、保险等服务业领域的率先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法人化试点,口岸、外汇、科技等重要领域创新试点的不断推出,都为浦东的产业升级、功能拓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年来,浦东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约1.7万个,合同利用外资约5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60多家在浦东投资了800多个项目。浦东,已成为全中国对外资“吸附力”最强的城区之一。2009年,浦东的外资企业创造了4000亿元工业产值,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56.8%。

开放中成长:追赶世界科技的脚步

如果说张开臂膀迎进来是开放的第一步,让外来的“客人”扎下根来,与本土共生共荣,实现双赢,才能实现开放中的成长。

坐拥实力雄厚的长三角经济腹地,面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潮流,浦东成为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黄金枢纽。开放,促成了浦东机制和模式的“刷新”,更掀起了浦东技术创新的大潮。

进入开发开放的第2个10年,踏准经济发展的节拍,依托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浦东开始引导和协助诸多跨国公司把在浦东的布局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制造,向两端——研发和营销拓展。

通用电气、德尔福、柯达、杜邦、霍尼韦尔……在浦东设立研发中心的知名跨国公司不断增加。落子浦东的这些研发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已拥有数千中高端研发人员,地位不断提升——从中国研发中心到亚洲研发中心再到全球研发中心,辐射不断增强——从最初引进外籍专家指导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 3 发,到中外专家携手将智慧结晶输往全球市场。

通用电气无疑是个典型的例子。它的CEO杰夫·伊梅尔特提出了“反向创新”的概念:原先许多新产品都是在美国创新研发并首先发布,然后进行改动调整,进入中国市场;而今后的趋势是产品在中国创新研发首先发布,然后输出到其他国家,在他眼里,中国将是通用电气未来的创新基地。事实上,2003年落户浦东的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已经推出一批“反向创新”的成果,在中国研发的最新B超设备等已成功推向日本和美国市场。

在研发中心蓬勃生长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带来了大批海外高端人才,也培养了大批本土的科研人才;在中外头脑的脑力激荡中,产生了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也提升了浦东各产业的整体研发水平。

创新促转型:用头脑拓展新的上升空间

如果只有开放只有跟随而没有自主创新,浦东不可能实现从世界经济的追随者到平等对话者的转变。对这一点,浦东一直有清醒的认识,自主创新一直在使劲。浦东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集聚和配置技术、资本、智力等各类资源,探索走出一条开放条件下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的路子。“聚焦张江”是浦东自主创新的一面大旗,在大力引进中科院等科研“国家队”的同时,张江注重引进集聚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机构以及各类留学生创新企业,努力在机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上下功夫,注重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和 4 留学生企业“研发全球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的溢出效应,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若干领域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产业垄断。

留美博士常兆华1998年带着科研成果和种子基金来到张江创办了微创医疗,如今已在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材产品开发与生产方面硕果累累,火鸟冠脉支架等创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每两分钟左右,就有一个微创产品在全球的某一个地方用于救治患者的生命或改善其生活品质。在创新“海归队”中,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曾在硅谷奋斗多年的钱学煜博士去年8月在张江成立了理想能源设备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用于制作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两种关键设备,其中之一下月就可交付客户,另一种10月也将交付。与国际巨头的产品质量相当,价格却不到一半,理想能源的产品前景未可限量。

在“国家队”和“海归队”发展风生水起的同时,创新“本土队”也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张江拥有一大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是软件、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三大产业板块的绝对主力,正是这些“蚂蚁雄兵”支撑着张江在金融危机中“逆风飞扬”。自主创新的三支队伍不断壮大,推动着浦东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率先启动了“转方式、调结构”,步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浦东画出了一条漂亮的上扬弧线。

创新的互动:共同绘就浦东的未来

综合配套改革,自2005年6月21日在浦东率先试点后,已化为生动实践,并逐渐向全国各地推广。“内源式”的综合配套改革,意味着对自身制度的主动调整。在综改的框架下,浦东坚持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努力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积极构建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

扎根浦东的科技创新企业,无不强烈感受到这里机制的灵活务实和服务的创新。鹏昆科技在即将陷入贷款逾期窘境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张江企业易贷通”伸出了援手。辉源生物科技公司等三家企业成为浦东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便捷通关新模式的首批受益者。

浦东灵活务实的机制是技术创新的土壤,技术创新又进一步激发了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动力。2009年,张江集团与园区内最成功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公司——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政府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VC)+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IPC)+专业研发外包公司(CRO)”的VIC模式破茧而出。在这个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属创新之举的VIC模式“哺育”下,中小企业成为下一个“辉瑞”和“诺华”的梦想有了现实支撑。

回顾浦东的20年发展历程,浦东始终坚持的是高效务实的 6 “问题导向”——在开放中发现旧有机制和技术基础的问题,然后通过学习、借鉴、突破来寻求解决之道。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层层递进,推动了浦东的改革与创新。

20年的成功实践证明,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促使浦东加快形成创新驱动为主的内生增长模式,与高层次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将共同绘就浦东的美好未来。

第四篇: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二次创业期

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激活企业释放活力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二次创业期

(2012年5月14日)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2周年,去年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新名片。作为核心园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也迈入了第20个年头。

2011年2月,丁磊正式从上海通用“掌门人”出任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江集团总经理,变身为张江集团“总园林师”。说起丁磊的“张江一年”,他感触良多。无论是推进“张江创新十条”、推出“张江聚才计划”,还是创新科技金融产品等,都是张江在先试先行道路上开展的创新和突破。张江的创新变革也正是浦东乃至上海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缩影,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创新除了要先试先行,还需要打造好整个系统工程、重点突破,才能让创新活力彻底释放出来,成功扬帆过海”。学硅谷:还达不到神似

在张东路张江集团公司办公地,市十次党代会代表丁磊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接受了记者专访,随身不忘带上他常用的马克杯。

记者注意到,马克杯上印的是“革命圣地:延安”图案和文字。从马克杯开始,丁磊打开了话匣子,“我希望张江也像当年的延安一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真正做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把张江建设成为人才发展的高地、创新创业的乐园。”

丁磊,是个凡事喜欢提早做足“功课”的人。就像当年结束高考第二天,他就拿出书本开始为大学生涯作准备一样,去张江集团上任前,他再次来到美国硅谷,先做实地调研。经过一番“零距离”比较思考,对有“东方硅谷”之称的张江,丁磊也得出了客观评价:“如今的张江已经拥有一流的研发力量,高科技产业水平和硅谷接近。但在硅谷,则早就形成教育、研发、风险投资、市场拉动等一套汇聚创新要素的成熟机制。特别是拥有鼓励原创的商业模式,源源不断地催生了包括苹果、思科、Facebook等一批世界顶级的创新型企业。因此,张江和硅谷目前只能说是形似,还达不到神似,除了进一步引进世界最前沿的最创新的研发力量和产业之外,更要汇聚最强劲的资本和交易力量,形成内生的鼓励创新的土壤。”

也正是为了扶助创新,“张江小贷”在行内被称为“有钱不赚”。盛美半导体设备公司资金链一度异常紧张,在向其他银行贷款失败后,将目光投向了张江小贷。小贷公司业务员经过充分调查,仅仅一周时间,就为盛美提供了50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中小企业在张江“找钱”,“金融超市”品种十分丰富。张江与工行、交行等机构联合推出的“未来星”“启明星”“科灵通”“科技支行”“投贷宝”等多个科技金融新产品可供选择,初步形成了涵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产品,可为企业早期、成长期、上市提供全流程投融资。过寒冬:交转型成绩单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转型,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在人们印象中,过去的张江是大半个“房地产公司”,丁磊表示,作为园区管理者和服务者,张江集团希望的“华丽转身”,是力争用3到5年时间转型成为国际一流创新科技园区的开发、服务、管理的承担者,科技创新、产业投资的引领者。

创建示范区一年来,张江核心园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2011年,园区营业收入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21%;税收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代表转型方向的第三产业占比由2010年的56%提升到2011年的62%。

一年来,张江引进了勃林格殷格翰、道康宁、富美实、惠生等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全市增量的14.6%;还引进了HTC手机、现代重工等高端研发资源,以及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神华煤制油研发项目等央企和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浦东东方有线、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应用实验室等龙头企业。勇创新:让市场选人才

作为国际人才试验区,上海在汇聚八方人才、形成人才高地上持之以恒。但每月动辄数千的房租、越攀越高的生活成本,让不少想来闯荡的年轻人感慨,“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甚至黯然远离。

“70后”女孩王世颖却选择了“张江居”。1年多前,王世颖从北京“漂”到上海,成立一家网络公司。女孩有个不小的“野心”——开发出走红中国甚至世界的网络游戏产品!没有雄厚的资本,只有20多号员工,却照样在“张江人才”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文化创意组”中唯一入选者。因为,“张江人才”评选过程不需要提供厚重的论文和高含金量的学历证明,只要你亮出岗位贡献和创新成果就行。

“人才不能只有一种评价机制,在张江,领军人物固然是人才,但研发、营销人员也可能是金子。因此,我们尝试用市场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这也是对传统评价的一种有益补充。张江的用才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让每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发展空间。”丁磊表示。首次张江人才评选以市场化角度、企业家的眼光,来评价和赏识人才,最终评选出的20名“张江人才”,都是经过市场评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干人才。

更贴心的是,获选人才还能获得综合配套完善的“大礼包”,享受园区提供的包括住房、人才引进、户籍、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集成服务。

丁磊表示,客观的评价人才是汇聚人才的基础,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软环境是广纳贤才,让创新火花持续迸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之一。下一步将引进市场化机制助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除了先行先试,还需要依靠系统突破、制度变革来催生更深层次的创新,希望张江的实践,为国家创新力提升提供有益的经验。”丁磊坦言。

第五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转载日期:2012-7-17 23:16:00 来源:求是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全局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短短18年间,上海浦东已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立足国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浦东新区由上海市原三区二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组成,面积570平方公里,包括6个功能区域、23个街道、镇,常住人口305万。浦东开发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先后经历了形态开发(1990—1995年)、功能提升(1996—2005年)、综改推进(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实现超常规增长。浦东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750亿元,年均增长18.2%,财政总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77倍。经济总量占上海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1/12上升到2007年的近1/4。浦东以上海1/6的人口、1/1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4的GDP和工业总产值、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1/3的外资引进总额,中资银行存贷款总额约占全市的1/3。

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开发开放之初上海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成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3.7∶76.2∶20.1调整为0.2∶47.5∶52.3。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体。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投入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新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绿化面积24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

开发能量得到深层次体现。通过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实现了由工业基地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型,正向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通过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发展,形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浦东的“窗口”、“舞台”角色越来越明显,“示范”、“带动”功能日益增强。

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对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目标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浦东开发晚了,是件坏事,但也是件好事。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江泽民同志强调:“浦东开发开放是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提出来的,一定要集中力量把浦东开发这件大事办好,不断使浦东开发开放工作跃上新高度。”胡锦涛同志要求:“继续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体制创新,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可以说,“高起点”既是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浦东开发开放确立的发展思路。

坚持规划先行,初步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高标准、系统化的规划原则,指导高起点的浦东开发。浦东的城市规划布局,跳出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功能分区、多心组团”的规划理念,按照功能定位进行城市形态和产业规划。围绕发展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功能,最早规划建立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开发区;其后规划建设了浦东国际机场,成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三林地区规划布局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场馆,成为浦东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按照这一总体规划,浦东已基本形成了“一轴(从上海虹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城市发展轴)、三带(沿黄浦江发展带、中部发展带、滨江临海发展带)、六区(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三林世博和川沙(机场)六个功能区域)”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围绕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浦东开发开放中集聚世界经济的精华,推行金融贸易先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产业发展方针,精心挑选外资项目,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大企业。浦东引进的1万多家外资企业中,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5家在浦东投资了404个项目,使浦东越过“三来一补”的初级加工阶段,直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形成要素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浦东开发中坚持以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成立了开发公司,政府通过“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方式把土地注入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则利用土地资本筹集资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区的形态和功能建设,由此开创了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浦东开发建设的全新模式。率先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了500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成立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国有资产有序流动、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外资和跨国并购进入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浦东开发之前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基础比较薄弱。面对开发开放以后城市化加快推进、人口大量导入的情况,市委、市政府在积极推动浦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支持浦东社会事业和文化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并轨,推进社会事业管办分离;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步行15分钟文化圈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平均每天有社区(小区)广场文化演出,每月有近百场不同层次的群众性文艺展演;大力进行环境治理,绿地总量是开发之初的25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开发之初的45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等称号。

坚持体制创新不停步,初步形成新型管理体制。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新区、新事、新办法,积极鼓励浦东进行体制创新,支持浦东“东事东办”、“特事特办”,为浦东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保障。浦东开发之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浦东进行了体制探索,按照“党政合署、政企分离、强化综合部门、实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设置政府机构,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1/3,把传统体制下4—5个部门的职能综合到一个部门,变原来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为部门内部的工作关系,提高了管理运作效率。

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重要标志,是我国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成功推进开发开放的生动典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我们诸多思考与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开发开放的一大法宝。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解放思想的生动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内政治**和国际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面前,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进而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布局,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化为创造性实践,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浦东开发开放,努力做到起点更高、后来居上。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新跨越。

启示之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开发开放的根本指针。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定位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体现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社会和谐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示之三:共建共享是推进开发开放的动力源泉。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开发开放的成功既得益于广纳贤才、群策群力,让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开发建设,又体现在人民群众共享开发建设成果,正是这种共建共享机制,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18年来,浦东共培养、引进各类人才46万多人,年均增长17.7%,形成了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用人机制,营造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选择浦东、选择成功”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浦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07年浦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73元和12246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4.9倍和8.2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近1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已成为历史。

启示之四:一流党建是带动一流开发的根本保证。1993年上海浦东新区党工委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凝聚”、“三服务”、“三覆盖”的党建工作创新思路: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目标,以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为载体,以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为保障,做到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在党建中,浦东把廉政制度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廉政也是投资环境”,设置了三条“高压线”(不准擅自向有关部门开口子、写条子、打招呼;不准利用职权为亲属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在工程发包中利用职权捞取好处)、两道“防火墙”(任何开发公司负责人不准擅自决定公司的资金拆借,不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做资金担保),加强干部作风养成教育,从而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 联合调研组 执笔:陈高宏 刘世军 李幼林 周溯源 李文阁 闫玉清)

下载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在这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六月,我们共同迎来了xx集团三十周岁的生日。三十年,一万多个日夜,我们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了。历......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世纪风云,世纪人物,滚滚长江,悠悠岁月,有一个名字是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的,这就是邓小平。山城重庆必然记得那个自广安走来的14岁的年轻人,如何以他的智慧把本来就缀满故事的家......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伟大蓝图,铸就未来——记改革开放30年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古老的中国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到20......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亲爱的**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 30年前的今天,我们结束了四人帮**,挣脱了阶级斗争为纲思维,却仍然迷茫于“两个凡是”的阴......

    改革开放 30周年 演讲稿

    改革开放,我们的收获与责任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首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国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校庆30周年演讲稿

    校庆30周年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 在这百花盛开的时节我校迎来了建校三十周年校庆,值此辉煌庄严之际,我们用无比火热的激情迎接这欢庆的日子,请允许我向我们学......

    校庆30周年演讲稿

    校庆30周年演讲稿 校庆30周年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在这金秋送爽的时节,在又一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繁花似锦的校园里,隆重集合,共同庆祝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