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答辩演讲稿
论文答辩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英语172班的学生孙润泽。我的论文题目是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研究殖民主义是因为对资本主义感兴趣,主要表现在:西方殖民化。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殖民主义这个命题,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对殖民主义的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在王璐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21年5月22日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作者及小说简介。
第二部分,是在对殖民主义进行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运用列举法对殖民主义思想的深入挖掘。
第三部分,运用列举法对小说中的殖民主义的深入挖掘。
第四部分,对论文有个总体的概述,加入自己观点。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第二篇:论文答辩演讲稿
引言
羧酸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配位结构类型而且羧酸桥联多核配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金属蛋白和金属酶的活性部位,在磁学、光学、催化、生物等诸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其在配位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芳香羧酸具有好的结构刚性和热稳定性,且其羧基配位形式丰富,如单齿配位、螯合配位和桥联配位等。
本课题选用4-氧乙酸基苯乙酸为配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通过调节pH来调控羧酸的去质子化程度,使得羧基的配位模式多样化,易形成结构新颖,性质多样化的金属配合。
可以使配合物分子间形成π-π堆积作用,有助于稳定复杂骨架结构。存在给电子基团–OH,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化合物的荧光。
存在氧乙酸基和丙酸基长链结构,可塑性强,易形成多重穿插网络。
实验部分
对氧乙酸苯丙酸(H2L)的合成将对羟基苯丙酸、氯乙酸、氢氧化钠按摩尔比为 1:2:2 溶于30 mL水溶液中,控制 pH 值在11左右加热搅拌回流至 pH 不再下降,继续反应4小时。然后待冷却后用浓盐酸调节反应液呈酸性,冷却得白色沉淀,抽滤。用水溶液洗涤,干燥,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对氧乙酸苯丙酸(H2L),产率87%。元素分析测定配合物组成为C11H12O5
nH2O(1)的晶体合成[ZnL(bpp)]n ·
将反应物Zn(CH3COO)2·2H2O(0.1048g, 0.5mmol), H2L(0.1115g, 0.5mmol), bbp(0.0793g, 0.4 mmol)混合在17mL蒸馏水中,并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8,然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25 mL)密封,在160oC下晶化72 h,经过三天时间缓慢冷却到室温,对釜内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空气干燥,得到适合X-射线衍射的粉红色块状晶体,产率77%(基于H2L配体)。化学式为C24H32N2O8Zn。
[ZnL(4,4'-bipy)]n(2)的晶体合成将反应物Zn(CH3COO)2·2H2O(0.1048g, 0.5mmol), H2L(0.1115g, 0.5mmol), 4,4'-bipy(0.0426 g,0.3 mmol)混合在17mL蒸馏水中,并用2mol/L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8,然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25 mL)密封,在160oC下晶化72 h,经过三天时间缓慢冷却到室温,对釜内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空气干燥,得到适合X-射线衍射的粉红色块状晶体,产率21%(基于H2L配体)。化学式为C21H19N2O5Zn。
结果分析
配合物1是一个二维三层结构,最小不对称单元是由一个Zn(II)原子,一个L2-配体,一个bpp和一个自由水分子。如图3.11所示,中心金属Zn(II)原子均采用六配位变形八面体构型,与来自两个L2-配体的四个氧原子,两个bpp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在配合物1中,L2-配体的羧酸以双齿螯合模式连接连两个Zn(II)原子,如图3-13所示,每个 L2-配体首尾连接相邻Zn(II)原子沿着a方向形成Z字形一维链,同时,辅配bpp作为桥连接相邻的一维链,从a方面看,bpp扭曲分布在L2-配体连接
Zn(II)原子形成的链两侧,最终形成二维三层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结构中存在环形的空洞(图3-14)。
氢键在形成及稳定三维超分子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配合物1中的自由水分子与羧酸氧之间存在丰富氢键(表3-2),这些氢键不仅存在二维层结构内部,稳定了二维层结构,而且沿b轴方向将二维层结构扩展为最终的三维花环状结构
配合物2是一个二维结构,最小不对称单元包括一个Zn(II)原子,一个L2-配体,以及一个4,4'-bipy辅助配体。如图3.21所示,中心金属Zn(II)原子与来自三个L2-配体的四个氧原子,和两个4,4'-bipy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几何,四个氧原子位于赤道平面上两个氮原子则位于轴向上。在配合物2中,L2-配体中的羧酸基团都是去质子化的,它与金属中心Zn(II)配位时有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螯合和桥连,这个配体相当于μ3桥体。
配体和配合物1的固体荧光光谱如图3.3。由图可知,配体在280nm处激发,在296 nm处显示了较强荧光发射。配合物1均发生了红移现象。在290nm处激发,配合物1的最强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分别为368nm与配体峰值比较分别红移了72nm在可见光区显示了不同强度的紫色荧光发射。文献报道辅助配体bpp室温下测得的固态荧光发射波长最大在523nm。
配体和配合物2的固体荧光光谱如图3.3。由图可知,与配体在280nm处激发,296 nm处发射进行比较发现,配合物2发生了红移现象。在340nm处激发,配合物2的最强荧光发射峰的位置为467nm,与配体峰值比较红移了171nm,在可见光区显示了不同强度的紫色荧光发射。据文献4,4'-bipy在430 nm处有强的发射
内容总结
配合物1,是以bpp作为辅助配体得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配合物1是一个二维三层状结构,结构中存在环形孔洞。配合物2中,4,4'-bipy将L2-配体形成的双股螺旋连延展为二维平面。结果表明,配合物1、2在常温下有较好的荧光发射。
第三篇:论文答辩演讲稿
论文答辩演讲稿
硕士论文答辩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学实践探索》,本篇论文是在朱德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
一、选题缘由、目的
向量进入中学数学教材,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特征.空间向量引入立体几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它是一个具有几何和代数双重身份的概念,具有特别广泛的教育价值.用它来解决部分立体几何问题,可以大大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的教师在空间向量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的难点和焦点在于: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如何运用?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教材中怎样安排?如何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正确处理好空间向量和传统方法的关系?怎样设计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部分的内容?为此我进行了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学实践探索.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自选定题目后,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阅读资料,拟定提纲,问卷调查与分析,写开题报告初稿、定稿,硕士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3月正式定稿。
三、论文的结构
本文从空间向量引入高中数学的必要性入手,研究了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和空间向量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对高中教材中的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进行了教学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对泸县二中数学教师和高二年级的二十七个班级的学生样本进行调查,集中研究空间向量对立体几何教与学产生的影响.全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约四万七千多字:
第一部分是绪 论
阐述本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背景;通过文献查阅研究,了解国内外空间向量引入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前沿的状况;从而界定核心概念、择取研究视野与方法、确立本研究设计与核心观点。
第二部分是空间向量进入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两点:高中立体几何引入空间向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是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和空间向量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回顾高中立体几何教材中的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包括向量的起源和发展、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及表示、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阐述了空间向量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主要应用:确立空间位置关系、解决角和距离问题,体现空间向量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相比于传统方法更具优越性。
第四部分是研究教材:高中教材中的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学分析
首先对高中立体几何新旧两种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空间向量”这部分内容在立体几何这一章中的安排,进而研究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材教学方法。
第五部分是对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与学的调查与分析
我于今年2月对我校高二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学习空间向量和教师对空间向量教学的调查.调查的目的:了解普通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与学的现状,发现:高中生在运用空间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所犯的主要错误.【有:(1)建系不合理;(2)求错点坐标;(3)不会求法向量;(4)思路不清晰;(5)计算错误,等.因此,他们在建系、求点坐标以及利用向量求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此外,由于受到“向量解题简单”思想的误导,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也是学生遇到的困难之一.】
同时,存在着部分教师对空间向量持回避态度.【总之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空间向量方法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要发挥其优越性的前提是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向量知识储备.(2)在教学中,教者不能有意无意地给学生传递这么一个错误信息--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万能的.(3)在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传授给他们关于数学学习的能力方面的东西.】
第六部分是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及实践效果分析
我针对高中立体几何空间向量作了教学设想,进行了教学方式探索,以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作出立体几何空间向量部分的教学过程设计,以《空间向量的夹角》为例作了教学设计案例,最后进行了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从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笔者对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的教学设想、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效果是比较好的,能在空间向量教学这一知识板块的研究上,能给予同行以帮助或是提供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第七部分是关于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教学的基本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1.空间向量引入立体几何很有必要,还需要加大普及.教学上基于以下两点:
(1)空间向量的引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2)空间向量的引入降低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训练的要求.2.用空间向量方法在立体几何题的教学实用性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但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方法,正确处理传统方法与空间向量法之间的关系,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二)教学建议
1.注重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2.注重向量概念的教学
3.注重空间向量运算的教学
4.注重空间向量法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5.注重向量应用的教学
经过本次硕士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我将虚心接受,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既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也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论文简单介绍,请各位老师提问,谢谢。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论文答辩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班的YJBYS。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营销状况调查研究》。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处于黔湘桂三省交界地区。近年来,该县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茶叶成为该县唯一成规模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作为一个农业欠发达的地区,该县在整体经济水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县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对于提高该县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因此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茶业市场营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在该县农业局实习期间,我收集到了大量关于该县茶叶产业的数据,同时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10年6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翔实的数据,概述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基本情况,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状况,让读者能够在宏观上一目了然的看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基本情况及茶叶产业的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和茶叶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叶生产企业实力弱小,生产条件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茶叶品种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者的市场营销意识不高,营销方式同质化等问题。
第三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生产营销状况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基本的分析和判断,既是对该县茶叶产业的深入挖掘,也是对文章理论体系的完善。
第四部分,提出了茶叶差异化营销策略,树立全员营销观念,创建原生态茶叶区域品牌等策略,并在品牌传播上提出文化营销、精确营销、低成本以营销、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等理念。对全文进行收尾。使得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及论文篇幅和结构的限制,论文没有像企业营销策划方案那么详细,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借此答辩的机会,我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第四篇:论文答辩演讲稿
毕业论文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于09新闻2班的学生王雷,本次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柳广文老师,我选的题目是《新闻摄影与历史变革进程》,下面我先汇报一下自己选择这篇论文的选题背景、基本写作的思路及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首先我先陈数一下我的选题目的:在选择这个题目前,本身我对摄影这块领域比较感兴趣,而我以后从事的职业也和这个有关系。在选择这个题目的初期,因为题目较大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导师的开导下我从四个几个方面来写:
1:首先阐述新闻摄影的定义以及特征:定义在这里面主要涵盖了,在当今的新闻行业领域,大众对于新闻摄影的定义以及历史的发展进程简要了概述。而特点主要表现在于新闻摄影是否具备了当代新闻报道中的几个原则性的问题。是否通过这些原则性的问题能清楚的认识到当代新闻摄影在新闻行业里的现状。
2:第二部分我是以人类历史的构成部分以及新闻摄影技术的变革是来说明的,从人类历史构成部分来看,首先阐述了在原始时期的社会,人们是怎样在读图时代里来进行记录,直至原始社会的终结。文字的出现也改变了当时单一的记录手段。这里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中西方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和希罗多德撰写的书籍为例进行对比。而摄影的技术变革以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才使记录手段得到了更深一步的发展。3:第三部分我是以新闻摄影对社会历史变革的功能作为研究的。从以上的观点得出新新闻摄影普遍具有社会历史的记录功能、推动民主进步的功能、以及加深全球一体化的功能。以上的三种功能,在文章里都是通过几幅新闻照片来展示的。当然每张图片的背后都暗含着摄影者以及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以及意见。是否通过这些事件能看到新闻摄影在改变历史的同时,同样也改变着世界。
4:第四部分社会历史中的新闻摄影人-新闻摄影记者的历史角色进行几点阐述:第一从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强调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在强调新闻性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更好的记录历史的变革与发展进行。第二是从历史书写者的角度来分析,记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被赋予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具体表现在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所以说他们既是历史的书写着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运用技术性的些事手段,来向受众呈现出不一样的新闻。第三是从具有良知的社会公共知识分子来叙述,主要通过中国新闻界著名的战地记者唐师曾来进行分析,分析他在做新闻报道的同时对比现在的新闻记者其价值观是否具备了新闻人应有的特点,而作为一个知识份子对于社会是否具备一份应有的责任。
这大致就是我论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恳请各位老师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论文答辩演讲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xxx,是xx年x季xxxx专业的学生。
我的论文题目是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是在xx
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
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如何搞好城市社区的物业管理
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深化的一个
问题,以进行剖析,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分:第一部分是社区物业管理概述.第二部分是各具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第三部分是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之所以分为这三个方面,我实际上是从“what”,”where”,”how”三个方面入手。
也就是所谓的“what”。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社区及其形成的四个要素,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人民、地方或地理疆界、社原理的基础概念。社区物业,是指在社区中住房消费领域及其居住环境从事经营与服务的行业。社区物业管理,是指居住社区的物业产权
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企业对房屋及其设备以及相关的居住环境进行维护、修缮和服务的活动。
了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了,其次就是要知道它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
where”,论文的第二部分——
业管理模式,分别从国外和国内的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国在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社区物业管理、规范业主委员会职责、维护业主权益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
它是属于提前介入的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提前介入,有得于督促开发商一项项落实配套设施,确保工程按期投入使用。有些缺陷在施工中还可以弥补,倘若等到工程完工后,木以成舟,则难以弥补。有了物管员的参与,可以起到监督和检查作业管理;物业公司除了管理房产的日常事务之外,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所管理辖的房产区的业主大会。物业公司必须在业主大会上公开过去一年有关房产账务情况,并向业主们提交一分当年的物业计划。物业公司的聘用期限只有5年,如果再次聘用需要再签合同。物业公司的报酬没有统一标准,根据其工作质量以及房产规模等多种因素综合考宅虽然私有化了,但物业管理、房屋修缮仍由国家承担,全部免费,特点是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相结合,就是为物业者增值,为房主和住
户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优质的服务。物业小区的管理不搞大而全,面是按社区的安排将服务设施出租,以物业管理促进社区建设,以物业建设推动社区管理,使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协调。
法国,在法国业主委员会代表所有业主的利益,定期或不定期与物业公司沟通,提出意见或建议。业主委员会成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质,并不收取佣金,但他们在金额不高的项目上有决定权,意大利和日本分别是属于互助会式物业管理和一专多能的物业管理。在意大利,有一个房产物业的共同管理制度,即凡搬进新楼的住户,要在一起开会,决定整座楼的管理办法。将大家的意见归纳后,提交会计师协会,会计师协会根据大家的意愿,委派一名受过专门教育或培训的管理员,去管理楼房的各种事务。如果业主同意了,便可签合约,规定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而且意大利政府对住房的物业管理是很严格的,凡在规定期限内对楼房的维修不能完成,管理员就必须亲自去市政府承担法律责任或接受处罚等。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将责任落实到管理员身上,使其责、权、利兼而有之。管理员的报酬,则由各户分担。
在日本,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公司都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为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公司一般只派一两个人负责管理一座一二十层高的住宅楼的门前、门厅、楼道、电梯等功用部分的清扫、安全和功用设备检查等工作。楼内没有保安值班,因为公共治安属于警察的事务。物业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任何一户居民的房门,也不得探听居民家庭生活及隐私。一旦有哪一家居民
水、电、气等发生故障,住户可以直接向有关公司拨打电话,维修人员很快就会赶到修复。日本的物业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才能成为物业管理士。由于日本物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专多能,效率很高,管理一所物业不像国内那样需要很多的人员。
在日本,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很少。因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公寓等共同住宅的管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在维护各自的权益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些法律法规既保障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双方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物业的保值增值。
论文中我还分别对
物业管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就是要汇总问题所在去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how”——通过对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我认为应当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物业分布相对独立,这不仅消耗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成本,也造成了管理上难以规范、运作不顺畅的弊病。
城市政府职责尚未剥离。由于一些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全部落到了物管企业的头上,物业管理企业很难有所盈利。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
从这几方面入手:
城市政府应承担的费用不能让物业管理企业埋单
应尽早使目前的物业管理企业脱离母体,实现公平竞争
应确定的收费政策要从细制定,早日实施
应寻求多种经营,多渠道发展
应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素质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分析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分析,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