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编办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发言材料

时间:2019-05-11 23:1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编办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发言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编办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发言材料》。

第一篇:市编办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发言材料

市编办

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

专题调研发言材料

一、当前我市县乡党政干部来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来源路径窄:目前,录用公务员的渠道只有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应届高校毕业考生、考试型干部占优势,不乏高分低能者,部分新录用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

2.通过提拔和从事业单位公选调入,受名额和编制限制,且上报和审批手续繁杂,最终从事业单位选拔进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屈指可数。

3.为减轻财政负担,公选人员大多限于本市范围内事业单位在编或在职人员,选人范围不够广。

4.由于受编制数额限制,2002年至今,我市市直机关很少有空编招录公务员,同时这一现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人员老化和人才断层与编制限额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关于畅通优秀人才到县乡工作渠道的建议

1.建议上级部门研究出台可操作的鼓励优惠政策,比如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出比较明确的优惠规定,解除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的后顾之忧,使优秀人才能真正深入基层、沉下基层、服务基层。

2.目前,普遍存在县(市、区)党政机关编制紧或超编,-1-

乡镇机关编制松或空编现象。建议上级部门打破县、乡编制相关限制,允许县、乡行政编制在确保总额不突破的前提下,实现县乡机关行政编制调剂使用,即可利用乡镇机关空编招录县级机关紧缺人才,以缓解县级机关人员老化和人才断层问题。

-2012年7月18日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第二篇: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座

谈会发言材料

xx县xx局

(2012年7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就当前县乡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做个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当前县乡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来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乡党政机关干部思想不够积极。近些年来,改革不断深入,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党员干部大力倡导的群众观念、党性意识逐渐被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所侵蚀,干部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当前,社会法制不断健全,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政府行政行为不断规范,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行政干部的责任重、权力小、压力大,工资待遇水平较低,不少干部变得越来越现实,将发展眼光逐步转向社会和市场,花在工作上的心思也越来越少,思想普遍较消极。

(二)县乡党政机关干部结构老化,层次不合理格。实行定编定岗后,单位机关编制基本满员,由于机构改革相关政策未配套,如何处理好编制紧缩与补充年轻干部,促进干部队伍新陈代谢,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措施与方案。加之干部历史沉淀积压过多,年龄老化,年轻干部断层现像较严重。

(三)县乡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后备来源短缺、储备不足。当前,县委、县人民政府政对引进和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工作十分重视,并结合实际,进行多元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选拔对像的面较窄。组织部门基本上把选拔对象锁定在党政机关内部,重点是公务员和选调生,而对业务技术精通、基层情况比较熟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等干部关注不够、倾斜不够,很多社会优秀人才没有进入组织考察培养的视野,从而失去提升职级的机会。

二是人才选拔资格限制较严。在基层,社会优秀人才多,既有在市场经济中打拼的企业经营者,又有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村支部书记、农村实用人才,但这些人员没有干部身份、行政级别、职称证书,对照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他们往往连报名参加竞争的资格也没有。即使我们公开选拔的门敞得再宽,职数再多,这些优秀人才往往也只能望“职”兴叹,束手无策,负责具体操作的组织部门也是爱莫能助。

二、加强县乡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畅通优秀人才到县乡工作的渠道,留住优秀人才

(一)加强县乡党政机关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建设,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用客观、辩证地价值观念武装干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理论教育为辅,以典型教育为主,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人感召身边的人。要教育干部辩证地处理好正常心理需求与自身社会价值的关系,作为一名党政干部,在满足正常的心理需求的同时,更要坚持用党性观念、宗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自觉地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要逐步提高干部待遇,对那些优秀的干部委以重任,提高职务待遇;要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干部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作为党政干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优化县乡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结构,逐渐建立综合素质高、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要建立机构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机制,处理好编制紧缩与补充年轻干部的问题,促进干部队伍新陈代谢。一方面,要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干部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的考评,把那些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调整下来甚至清理出机关干部队伍,让那些能干事、肯干事的人进入机关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扩源,要让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充足,后备充足,及时为党政机关补充新鲜活力,让能者有用武之地。

(三)要制定个性化的政策和措施,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尽最大的能力畅通社会优秀人才到县乡党政机关工作的渠道,留住

优秀人才。

一是进一步拓宽选拔对象的范围。建议在畅通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渠道时,除了做好推荐、公开选拔等常规动作外,还要将目光更多地聚焦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最基层的干部,聚焦在企事业工作的默默奉献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家、村支书记、自由职业者进行岗位培训,并从中考察发现一批优秀者,经专项考试考核后,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二是进一步打破身份界限。身份阻碍是社会优秀人才难以顺利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现代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用人机制,解放思想,切实打破用人身份的桎梏,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使社会优秀人才也能够平等拥有参加各类党政干部的公开选拔资格,在党政领导干部岗位上充分施展抱负,发挥他们的才能,造福一方群众。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

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XXX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XXX。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此与大家一起就“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这一课题座谈发言,下面我结合本人在乡镇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县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就我镇的情况而言,截至2011年12月31日,XXX府有党政干部64名,其中公务员编制数40人,实有公务员数30人,科员以下人数15人,学历情况:大学学历14人,大专学历8人,中专及以下学历7人,其中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人数9人;年龄情况:30岁及以下8人,31-35岁4人,36-40岁4人,41-45岁4人,46-50岁4人,51-55岁5人;事业编制人数15人,聘员或自筹经费人员19人。2007年以来新进公务员数13人,公务员考录12人,公推公选1人,其中考录应往届毕业生11人,有基层工作经历的社会人员1人,录取的女干部5人,学历情况:大学学历10人,大专学历3人;专业情况:文史哲、行政类6人,经济类2人,信息科技、工业类5人。2007年以来调出公务员队伍人数5人,2007

年以来调到上级机关公务员数5人,在岗时间不足三年人数5人。XXX镇本届领导班子中,竞争性选拔人数1人,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人数10人,35岁以下年轻干部人数2人,35岁以下年轻干部提拔进领导班子平均需要时间10年,党政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人数7人,其中非公务员人数3人。

近年来,通过招录应往届毕业生、公推公选干部等形式,乡镇党政机关干部队伍趋向于高学历、年轻化。但是干部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1、年轻干部留不住。2007年以来,我镇公开招录了13名年轻公务员,但在4年内,被选调到上级机关5人,借调到上级机关2人,几乎占了招录人数的一半。招录这些年轻干部的原意是为了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但是,部分年轻干部未能较好地调整工作心态,转换自身的工作角色,只把乡镇作为暂时工作的一个平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不够强。年轻干部留不住,造成乡镇人才流失快,乡镇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尤为突出。如我镇府七大办公室负责人中,有3人是工勤人员,非公务员。

2、自筹干部有怨气。一是收入差距大。我镇64个党政干部中,40个公务员和工勤干部的工资补贴由财政划拨,其余24个自筹干部及职工都是由镇府发放工资补贴。近年来,乡镇干部收入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财拨干部与自筹干部-2-

之间的收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财拨干部除财政收入外,政府每月另有财政补助,平均为2800元/月,而自筹干部的工资待遇平均为1800元/元,二者相差1000元/月。二是工作晋升难。按照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规定,符合工作职务晋升的人员是公务员,其他工勤干部及自筹干部是没有机会晋升股级以上的职务,上升工作空间变小了,进步希望渺茫,造成这一部分自筹干部心中有怨气,工作情绪受到很大影响。

3、个别干部不积极。2011年乡镇换届后,根据市县要求,我镇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纪录教育月活动、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制定了机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个别干部存在工作消极怠慢、责任心不重、服务群众热情不高、纪律观念不强等工作不积极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个别干部晋升机会少,进步空间小,工作热情不高;二是个别干部工作方法不当,对待群众缺乏耐心,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三是乡镇干部与市县干部相比,本身存在工作环境差、待遇低,重视不够和福利待遇低,工作经费少,生活环境差等问题。

二、关于加强县乡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当前,推进阳西跨越发展,实现幸福追赶,关键在落实,而落实关键在人,在于各级领导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加快发展县域、镇域经济,既要向各级领导和干部压任务、加担子,也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乡干部的成长进步,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的政务环境。对此我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留住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以及整体的素质。留住这些年轻干部,是为乡镇干部队伍注入新血液。我认为首先,应该出台相应的留任政策,招录乡镇年轻干部,也是响应当前我国的人才发展规划。把干部必须下基层,在基层接受锻炼作为干部提拔的一个重要标准等。如:今年我镇招录的4名乡镇公务员,其中有3名乡镇公务员,录用规定必须在我镇工作5年不得调动,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其次,关心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以及学习动态,及时帮助这部分年轻干部调整好工作心态,转换其工作角色,灌输其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再次,加大对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的提拔、留用力度,以此激发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斗志。

2、填补乡镇干部队伍空缺,稳住自筹干部。自筹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镇用人的需要,填补了镇干部队伍的空缺,只有安抚好这部分人的情绪,才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工-4-

作,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群众的意识。我认为在稳住自筹干部方面可以这样做:一是,重视对自筹干部的思想教育及培养,定期发展一批思想上经得住考验、业务能力经得住考核、服务群众意识经得住检验的自筹干部;二是,组织干部利用节日外出旅游,并在平时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干部业余生活的同时亲密镇干群关系;三是,对于家庭情况较差的自筹干部,应该组织党内关怀,定期上门慰问,送温暖。

3、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于个别干部存在工作消极怠慢、责任心不重、服务群众热情不高、纪律观念不强等进行规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顿提高。一要加大对乡镇干部的任用力度,拓宽乡镇干部的发展空间,着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福利待遇;二要整顿上下班的懒散作风。除了出差下乡和其他特殊情况外,必须坚持正常的八小时上下班制度,这是机关干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具体的时间体现;三要整顿工作办事的拖拉作风。干部的天职是工作,是服务,是给群众办事;四要整顿服务群众热情不高的作风。群众上门办事,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干部对他们的态度问题,若我们能耐心帮群众解决问题,笑脸相迎,他们便感到由衷地高兴。

以上就是我对当前县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的分析,及对加强县乡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出的几点建议。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市编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专题

市编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高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高州市社会建设与管理,最近,我办利用半个月左右时间,通过资料收集、抽样问卷、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和学习考察等方式,对全市社会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特别是对我市镇级事权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镇级社会建设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对基层站所进行了镇级事权改革,各站(所)调整为镇级管理后,各项工作由镇级一盘棋统筹,镇级应对各项中心任务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了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另外,根据省政府公布第169号令《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的有关要求以及省编办《关于我省取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有关事项的通知》(粤机编办„2012‟289号)的文件精神,取消了“事业单 位法人年检”事项。我办从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局出发,主动对接,发文《关于我市取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有关事项的通知》(高机编办„2012‟19号),率先停止实施了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带了个好头。今后,全市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工作重心将由登记管理转到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管上来,实现登记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二、我市镇级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镇级政府担负着管理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重要职责,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基本转型升的情况下,我市现行镇街社会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难题。

一是机构设臵不合理。镇级的政府组织机构设臵不尽合理,是现行镇级政府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在镇级政府与市政府职能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职责关系上,设在镇级的一些行政机构,有的理应下放给镇级政府管理,却被上级职能部门把持;由市业务部门直接领导的设在镇上的公安、税务、工商、国土、卫生、邮电等站所实际行使的权力已经将名义上拥有治理乡镇权力的镇级政府架空,使镇政府不具备社会建设的职能。

二是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不健全。现行的镇级政府管理职能主要是搞好计划生育、推行殡改、维持农村稳定等。但是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部分与城镇建设、基层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市政、园林绿化、婚姻登记等,职能尚 未延伸到镇街。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马加鞭,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些镇街机构、职能、人员配备等各方面都配臵落后,现有的干部工作人员中,与城镇建设管理等工作关联度大的规划、工程监管人员,普遍都不是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很难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

三是执法机制不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镇域经济发展迅猛,对镇级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镇街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实践中却缺乏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但又必须执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并承担责任。换句话来说,就是“责大权小效率低下”。

四是镇财市管制度框得过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镇街积极性的发挥。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镇街政府无力承担管理辖区内广泛的社会公共事务,也不利于镇街各项工作特别是阶段性、突击性工作的开展。一是镇没有独立财权,其税收大部分被上级政府抽走,镇财政分成比例偏低,却承担着如治安、卫生等方面大量工作和责任。二是镇财政支出大。由于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投入,致使镇级政府无力承担管区内的社会公共事务,镇级财政无力承担公共建设,无法满足当地居民对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从而导致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低效。

三、社会建设管理的建议 镇级社会建设和管理,涉及到体制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扩权改革来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理顺市级部门和镇街的职责和权限,扩大镇街经济社会管理自主权,建立权责一致、监督有力、高效便民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为提升镇街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能力提供体制保障。

(一)增强镇政府管理体制的适应性:建立各级政府和部门协同机制,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1、推进政府机构和部门协同机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强镇扩权为特征的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仅靠市级层面的推动,难以推进,需要市、镇两级联动,并建立联动机制;同时,需要财政、国土、公安等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相互配合。具体而言,要强化政策协调机制,要对发展镇的政策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按照有关原则,加强政策资源整合,突出政策协同配套,发展壮大镇经济。虽然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事权下放,但是委托给镇一级政府的管理权和执行权下放到何种程度,如何做到平稳下放,让镇一级政府能够“拿得稳、用得好”,是改革的关键和中心所在。所以我们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政策,把权力真正下放到镇里,不能让此次的体制改革仅仅停留在文件上。

2、促进小城镇政府从“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扩权强镇”的改革,必将增强镇街政府的职权,提镇 级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赋予镇级政府更多更大的职权并不是改革的目的,提升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镇政府责任意识,促进镇建设和发展,才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所在。因此,在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的同时,镇级政府必须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改革方向,按照“强化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镇政府建设发展职能、授权镇政府行政执法的职能”的思路,加快地方政府治理转型和职能转变,促使镇级政府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提升镇政府能力:切实落实赋予镇的人权、财权和事权,增强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1、行政放权。目前,高州市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在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执法方面的尴尬,如在处理农村土地纠纷、违建拆迁等问题上,由于镇级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对一些诸如之类的问题镇政府也只能干瞪眼,却承担着极不相称的责任,有责无权,结果给镇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极不利于开展工作。高州有28个镇街,农村人口较多,镇集市管理混乱,像违法设摊这一类“常事”,各镇街因囿于处罚权的空白而只能进行劝解和监督;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等难题一旦在镇街发生,镇街的相关负责人同样也将受到处理,“权责不一”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将市直机关部门在镇域内的管理职权,全部或部分 委托给镇级政府直接行使,在条件成熟下,成立镇综合执法所,采取委托执法方式,把环保、安监、林业等执法部门的检查、监督权及部分审批、处罚权委托给镇综合执法所,加大镇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在企业投资管理方面,要优化政府职能,热情为企业服务,在镇成立投资审批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有关服务机构,打造涵盖各项事务更为综合的服务平台,不断改进和深化“一站式”服务、办事代理制等便民服务办法,简化工作流程,改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做到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2、财政放钱。“强镇扩权”主要是推进镇级财政体制改革,一个良好的财政管理体制,能为乡镇发展带来持续动力。但强镇扩权也并非市政府所能承担,高州市是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市政府缺乏相应财力和物力支持镇。为此,我们应该统筹兼顾,从公共财政方面强化对镇街政府的支持。一是实行财政体制倾斜政策,合理提高对镇级的财政分成比例,按照发展优先、区别对待的原则,收入按照属地管理,税收收入按当地税务部门征收的税种划分收入范围,财政体制实行增量分成或比例分成,非税收按属地管理,除某些专项管理或需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的资金,其余实行比例分成。二是财政部门要强化监管、专款专用。加大对镇的投入。市相关部门整合专项资金,合力支持培育中心镇。中心镇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 列入政府的重点工程,并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加大对中心镇的信贷扶持力度。三是设立多个奖补项目,鼓励镇(街道)做好重点工作,实行考核量化计分予以奖补,增加各镇工作积极性。奖补项目是一项“增氧”政策: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奖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乡镇,安排一定资金奖励税收增长速度特快乡镇,安排一定资金奖励税收消赤减债乡镇,加大对乡镇的激励。

3、组织放人。扩大镇干部管理权限,围绕提高镇党委、政府抓人促事的能力,加大镇人事方面的建议权以及对机关部门派出单位的管辖权。对部门派驻镇机构领导干部任免、拟提拔使用干部应书面征求扩权镇党委意见,如意见不一致,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协调;部门派驻机构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由主管部门和扩权镇党委政府共同负责,其考核等次由扩权镇提出书面建议,主管部门予以确认。对镇干部的提拔使用,列入组织部干部管理权限的,由扩权镇党委提出书面建议,市委组织部按程序进行考察任免。如在规划建设这方面,镇这块由于缺乏此类人才,我们可委托镇里行使部分职权,由市局下派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指导镇里开展工作,这样既达到增人不增编,提升基层工作战斗力的目的,又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效地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为镇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推进乡镇人事制度改革,在政策导向上向基层倾斜,可进行乡镇干部职务、级别双轨制试点,逐 步完善乡镇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制度,真正使一些优秀人才愿意到乡镇工作,并且能够留得住,干得好。

4、畅通协调关系,理顺“条块”问题。随着权力的下放,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垂直双重管理部门,如处臵不妥,会出现“两头管,两头都管不了”的现象。要梳理顺人事管理上的“条块”问题,对垂直管理单位,可采取人员编制在原单位,工作考核在镇的方式,加强对这类单位的管理。垂直单位工作人员的党组织关系、工资及补贴等均下放镇里,市局要使用干部或在学习、培训等方面,必须征求镇里的同意,镇里在工作业务上也要加强与市局的沟通,避免工作和管理上出现“真空”。

(三)加强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正确处理好下放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关系,确保“强镇扩权”健康有序开展。“强镇扩权”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平台,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趋利化短期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在“扩权”过程中被放大,甚至扭曲建立激励机制的本意。所以,“扩权”所获得的自由度不应没有约束和无限度的,“强镇扩权”需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衔接,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权“如何放”和“如何用”的问题,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由市纪委牵头,会同审计、财政及委托授权部门,定期深入镇进行综合督查和有关事项检查,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书 面报告,坚持用制度管好权、用好权,确保下放的权力在制度的规范下健康运行。只有建立以市政府有效监管机制为核心的“扩权”约束机制,才能使镇域经济在良性发展轨道上大步前行。

实行“强镇扩权”,推进镇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促进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动行政权力下移、扩大强镇的财权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管理权,建立起责权明晰、责权相称、事权一致、有能有为的法治型、效能型、服务型的镇级政府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高州与发达地区相比,不论是在体制还是经济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实行“强镇扩权”,必须结合高州实际,有条不紊地开展推进,绝不能一拥而上。此外,要理顺市镇关系,还需要一场更深层次的改革,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权扩镇强”的目的,加快镇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康发展。

第五篇:市编办三万活动民情综合调研报告

“三万”活动民情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编办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基层一线帮助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活动自2011年12月开展以来,王场镇林圣村、关户村每家每户、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工作组的足印。我们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入户交谈等最直接、客观的形式,从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完成这篇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关户村位于王场镇西面,辖5个村民小组,263户,1113人。全村共有耕地1855多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7523元。

林圣村与关户村比邻,辖7个村民小组,369户,1648人,耕地2570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7980元。

两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适于多种作物生长,主要产出棉花、小麦、油菜、水稻等。

二、农村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三万”活动开展以后,工作组一方面协助村委会做好疏挖、治理沟渠塘堰工作,一方面深入农户,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我们主要从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民生情况等方面开展调研,全面了解他们对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工作组对两村所有农

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组干部待遇过低,加上养老等问题无法解决,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导致现在出现了基层干部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土地集约化和利用率不高,耕地质量下降,农田水利设施多年未修缮,淤塞严重,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三)一部分组级道路没有硬化,群众出行不便。

(四)农民工技能培训途径少,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

(五)农业科技与村民无法实现高效对接,群众需要技术时不知道咨询哪个部门。

(六)农村很多地方土地多年未重新调整和分配,解决农村土地分配和流转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三、建议和对策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如何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一)要因地制宜地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将农业技术切实送到农民手中,实现科技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成立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高效益的规模农业;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更完善和合理的土地分配和流转机制。

(二)引导农民创业,村里要给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者

提供一个好的创业环境,从土地、厂房、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为村里劳力提供各类培训机会,比如通过工会、妇联等纽带组织对厨师、司机、修理工等的实用行技术培训。

(三)建设新农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需要一个好的带头人。通过换届选举等方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要选对村支部书记人选。

(四)在大病救助和低保救助面上,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低保政策宣传到位,办理时要更加透明公开。

(五)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进度。

潜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下载市编办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发言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编办关于《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专题调研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