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
祁阳一中 李雄
2017年11月12日,湖南沅江市第三中学高三班主任鲍方老师遇害后,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查阅了十年来媒体报道十起学生杀害老师的案件。除了一起发生在大学内,案因是行凶学生怀疑被害老师和自己女友有染,其他9起均发生在升学压力相对较大的中学,且多是初三班或高三班。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遇害的老师多半是教之严、责之重、爱之切的优秀教师。因为每起案件背后,都有一个疯狂杀戮的凶狠少年,一个热爱教育的优秀老师,两个悲痛欲绝的无辜家庭,和一滴滴待生如子的师者眼泪。
我甚至不愿得出这样一个残酷又真实的结论:
越是优秀负责的老师,越是敢于管教的老师,越是心中有爱的老师,越是不愿枉对“老师”这个称谓的老师,越容易遭学生记恨,越可能被残忍杀害。
老师们,班主任们,我们的老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禁不住仰天长叹,叱问苍穹:怎么办?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我认为班主任要学会适当示弱。
示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越来越明显,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班主任适当的示弱,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新学期伊始,我发现班上的冯某某同学是一个极为要强,但害怕失败的孩子。她成绩不好,作为一个体育生,她在全班同学中的唯一的优势是跑步。她不会学习,没有好的习惯,精力总是浪费有惹事生非上。她与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总让父母担心不已。面对这样一个女生,我也感觉头痛不已。在一次次地与她沟通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方法,那就是给她机会展现自己,让她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同学的认可,让她能够在班集体中快乐地生活,学习。两三个月下来,她作为班上的团支书,班级活动在她的策划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校田径运动会上,她独揽两金,为班级夺取冠军立下大功。更令我欣慰的是,她在与父母沟通碰到困难时,会和她的父母一起来我这里协商。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被欣赏、被称赞的渴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适度示弱,把机会让给学生,拿出更多的时间把学生推到前台来进行展示,传递给学生“你是一个不错的孩子,你值得信赖,只要给你机会,你肯定行”的感觉,他们就会挖掘自己的潜力,并逐渐发现自身的能力,最终带来改变。
示弱,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面对挫折、困难和重大选择的时候,情绪都会出现被动。这时,班主任不仅要指导他们积极应对消极心理和不良情绪,教给学生调整心态和情绪的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分析面临问题的性质、前因后果、利弊得失等,当好他们的“参谋”,还要避免越俎代庖,让养学生自己解决成长中的问题。面对学生“成长的烦恼”,我长期坚持两项工作:
一是致歉处理法。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首先向学生们道歉,是我的班主任工作不够细致,考虑不周全,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因为我的工作出现疏漏才造成学生的犯错;其次,给犯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让他撰写“我该怎么办?”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八点:1.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2.你想怎么样?3.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4.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5.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6.你决定怎么做?7.你希望我们怎么帮助你?8.下次碰见类似的情形,你会怎么处理?
第二天,犯错学生要上讲台朗读他撰写的文章,接受全班同学的审核、建议,并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修改,直到全班同学通过。
通过班主任的示弱,让孩子自己学会分析问题,既可以让犯错的孩子进行深刻反思,也可让其他同学借鉴,还能作为全班同学处理问题的教材,可谓是“一箭三雕”。
二是梳理与学生谈话的路线图。首先,我会发挥“共情”的育人效应,坦诚讲述自己年少时也曾犯类似错误,告诉学生当时自己是如何走出困境。然后,我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给予他们充分地尊重和理解,促使他打开心门,真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寻找对策,制定可行性方案,严格约法执行。最后,请他邀请一位他最信任的同学作为监督人,以便更好地监督方案的落实。
在学习知识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不能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要引导学生动脑筋,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也可以向同学们诉诉苦,比如:说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难题自己,考虑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想出解决办法,请同学们帮一帮忙……这样,当同学们一番共同努力后,战胜了老师眼里的困难,该有多么的自豪?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班主任的示弱中慢慢提高了。
教育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适当示弱能给学生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在表现自我、反省自我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