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0-11-15 02: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

第一篇: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

《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是一篇幼儿园说课稿技巧,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简单的讲就是说: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

幼儿园讲课,是目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它不仅能增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自学性、目的性,还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教学活动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一、讲课的内涵讲课是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是全面阐述和完善教育设计的过程。简而言之,教什么,教什么,教什么。

你怎么写课本?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课本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如何教,而课本重点说为什么这样教。

二、授课的基本格式(1)自我介绍姓名、工作、课题(2)授课一般分为教材、授课方法、授课方法、授课过程和板书设计。

1、简述教材教材是进行教育的评价证明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必须吃教材、简单分析教材内容、教育目的、教育重点、难点。

①要求说明原稿内容的科目、册数、单元或章节。②教育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知识点③教育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④教育目标、教育重量、难点的确定教育目标一般由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决定的教育重点是教材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内容,其决定必须遵循大纲、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教育难点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取决于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

2、简单说明教法是教师说明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的一环。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如何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是教法问题。

写讲稿时,①教法的整体结构和依据②具体采用了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理由③使用的教具、学具,说明选择教具的理由,对教育有什么样的作用。

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口头教育法等。

3、简单说明学法是说明幼儿如何学习为什么这样学习的一环。教师必须告诉幼儿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什么样的能力。

起草时,应强调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和依据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和实施途径③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参加法、体验法、操作法、团队合作法观察法等。

4、简述教育过程的内容是课堂教育设计,是课堂重点部分,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拟定时应科学说明: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②完整的教育程序(主要如何铺设、导入、新课程如何进行、时间如何支配)③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学法指导的执行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各教育项目。这一环节的教师应该写出安排内容的原因,预测课堂上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

5、简述板书设计的板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一般要求板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板书也要根据课题内容来决定。如果有些课题不需要板书的话,这个环节可以不用,从教材、教案、学法和教育过程四个环节来说就行了。

三、总结语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讲稿。

第二篇:怎样写好幼儿园学期总结

怎样写好幼儿园学期总结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 成绩与做法 经验与教训 今后打算

原则要求:

■重点在出经验,找规律

总结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做好工作的规律。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单位不同,成绩各异。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因此,总结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和客观事例的罗列上,必须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来。

■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

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重视调查研究,熟悉情况

总结的对象是过去做过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总结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努掌握全面情况和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总结,避免以偏概全。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总结是对以往工作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那样,“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这样才能有益于现在,有益于将来。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违反作总结的目的,是应该摒弃的。

此外,还必须注意工作总结写作结构要遵循的三原则:全面、紧凑和精炼

第三篇:怎样写好随笔

随笔的写作

一、什么叫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新华字典》解释:“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叙事、抒情、议论”。随笔与同类的散文、小品文、杂文、杂感、杂谈、杂论、笔记等等,有什么区别呢?从形式、体裁来说,很难有区别,都属于散文,又都是短文,格式、章法自由。

最早见的随笔,是南宋洪迈写的《容斋随笔》。他在自序中说:“手目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多诠次,故自之曰随笔。”其实,洪迈并不懒,可谓博览群书。写作也勤奋,内容丰富。他撰写的一部《数坚忠》,就搜罗了大量的资料,反复阅读《太平广记》等书,写成了四百二十卷之多。这部《容斋随笔》是一部包罗经史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评价等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的书。后人接下这个传统,写随笔体的散文很多,直接以《随笔》为书名的也不少。

随笔即随时写笔记之谓也。随笔无非是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所感、所论发而为文。“随”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任凭自己的意思来写。随笔之“随”,从时间上可谓随时可写。不拘什么时候,不必如小说那样需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典型形象;或如诗歌那样展开想象、抒发情感,要有创作上的思想准备。

随笔呢,看到、听到、感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就可以马上记录下来。随笔之“随”,从空间上可谓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纵横十万里。不拘什么地方,都可以作为随笔的范围、地域,只要有感、有思就可发。随笔之“随”,从题材来说,无论大事小事,或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都能作为随笔的内容。随笔之“随”,从反映作者情感来说,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齐备,皆能入文;读者读后的感觉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这七情五味,可能就是人间百态。

二、随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随笔的篇幅必短,有一个字数不多的限度。小题故可小做,大题也不妨小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引人入胜。比之长篇巨作的大快文章,一篇随笔,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二千字,要求它描绘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或者塑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自然是办不到的。但正如古人所说:“尝一滴水,知大海之味;从一粒沙石看到大千世界”。随笔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

鲁迅的《风筝》、《一件小事》;盾的《白杨礼赞》;万宝的《搪瓷茶缸》以及《聂卫平也要注意深居》等等,篇幅短小,所写的又大都是凡人小事。正因为随笔的篇幅短小,字数不多,在这个限度内,大题也不妨小做。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2、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李云野的《四季随笔》、巴金的《随想录》、秦牧的《艺海拾贝》等等,就是抓住了一件事情,一点意思,生发开去,如话家长,如聊闲天。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喜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有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由感而发,因情而叙。

3、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朱自清对散文的鉴赏作过绝妙的比喻:“乍一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浓的滋味从口角流出”。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辞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

三、怎样写好随笔

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手笔;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而随笔的魅力即依靠着酝酿和记录下这看法的心灵的魅力。由此可知:随笔不必有什么固定的内容,也不必有什么知识性的、哲学性的、宗教性的或什么滑稽性的目的——然而,对这种种题目也并不一概排除。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泼的理解,受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这也不必遵循什么特定的规则。文学本来不外是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反响,人类某种表达习惯的再现。例如,戏剧演出便是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来摹拟生活;此外,还有说书人或民间歌手的说唱、歌谣、信札、谈话——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交流形式在文学当中无不可以找出自己的相应类别。

1、读书越多,落笔越奇

读书越多,是对写随笔的作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而言。读书的概念是广义的,指广泛吸取知识信息。广泛,指纵横两个方面。横的,指各学科不同领域,文史、理工等等。纵的,指除了书本之外,要参与社会实践。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广证博引,联想生发,才可以深思熟虑,驳难辩论,增进思想的光辉和魅力。

各种知识信息是写好随笔的题材源泉,从视听的两方面去吸取。如目前“出国潮”的风起,报告文学《死亡档案》、《乞丐王国》的披露,国际新闻中“世界末日钟”的播放;小草的《日本留学一千天》的出版等。读“书”越多,知识信息越丰富,题材也越广泛,才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联想生发。

2、探索生活,勤于思考

大千世界,天地广阔,皆可涉笔成趣。但要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去探索生活。多看:仔细观察;勤思:善于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能触发灵感。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短”。一个人阅历多了,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短”,才能从必然王国大体进入自由王国。

以当前的出国潮自费求学为例,应该说,在日本这样一个经济高压,临时职业无保障的威胁下,出国是要有一些勇气的。要在那里安居随意,以清苦的生活向命运挑战,去抗争、去拼搏。当代青年的自我价值只能在充满荆棘的路上实践。这是主流,也是对当代青年的习惯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

3、娓娓而叙,形散神一

随笔的表达方式,以叙、议为主。叙事要娓娓动听,朴实无华,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仿佛是作者在和读者的推心置腹、敞开心怀的娓娓谈心。议,要有感而发,袒露至情、真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寄情于议,议中见情。

随笔的中心要集中、鲜明。我们通常说的散文要抓住“神”。具体写法可以抓住一事一物、一点情绪生发开去。联想议论,或叙或议,揭示某个见解、引发一点感触,或者抒发一份真情。章法上较自由,如话家常。力求言之有物,使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兼备。

附录:

鱼和熊掌可以兼顾吗?

人最快乐的是选择,最烦恼的也是选择。

吃稀饭还是喝牛奶?穿西装还是休闲服?打的还是坐公交车?与朋友去泡酒吧还是上网玩游戏?看体育频道还是电影频道?

如果这些选择让人轻松,那么下面的选择就叫人为难甚至烦恼。

捡到钱包是留下还是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污辱妇女或是偷东西,是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考试时秩序混乱是独力完成还是浑水摸鱼?上网是诚实待人还是欺骗放纵?

如果这些选择只是让人为难,下面的选择则是对人的考验或是定位。

老板上司提出不合理或让你人格受损的要求是低头接受保住饭碗或职务还是昂首挺胸走人?为了做名星与导演做皮肉交易还是宁肯做个清白的普通人?为官一任是廉洁奉公还是不拿白不拿收受贿赂?专家学者是板凳愿坐十年冷潜心做学问还是剪刀加浆糊名利双收?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存在生与死的选择,但哈姆雷特式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还是存在的。

也许有人说,你的问题太极端,不能调和一下吗?干吗让自己活得那么累?这些问题不是我的专利,是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来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问题并不复杂,鱼和熊掌都是吃的,后者珍贵一点,两者只能吃一种,我就选鱼得了,熊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也不能吃,孟子那时没有环保意识可以原谅。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鱼和熊掌只是孟子的比喻,他的真实想法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下问题就严重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仁义、理想而舍弃生命,那要多大的勇气。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生推销仁义,但并不成功。

奇怪的是失败者的教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此就成了儒家的道德规范,成了中国士大夫做人的标准,让国人活得很累很苦,但翻翻书,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有这种选择的标准,匈牙利诗人蓓多菲写过很有名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令多少少男少女仁人志士视为圣经。我年青时奉作座右铭。

有人说,真理是永恒的,科学实践已经作了回答。牛顿的古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期坦的相对论,都证明没有绝对的真理,人类对真理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今天,航天飞机在太空漫游,克隆动物已经是小菜一盘,克隆人即将问世,机器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克灵顿一边与白宫的女实习生鬼混一边在行使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总统大权,十四岁的巴勒斯坦少女自愿充当人体炸弹惊醒以色列人的美梦,湖北某地妓女坐上了法院神圣的审判台,韩国球迷打出希丁克当总统的标语,我们还要固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吗?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为了仁义道德而放弃物质生活的享受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上帝一百多年前就死了,毛泽东走下神坛也有几十年了,周恩来佩带的为人民服务的微章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雷锋叔叔已经成了雷锋爷爷想做好事也力不从心了。行贿已成了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受贿也成了当官发家致富的行规,三陪业不挂牌的红灯区成了有些地方经济腾飞的秘诀,我们还要高唱廉洁奉公,还要提倡贞操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有多大作用呢?

孟子说法,鱼就是利益、物质,而熊掌就是仁义、精神。他出的二选取一的问题有点不合时宜。孟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绪候争霸的战国时代,他想用仁义去抑制人对物质的无穷的欲望,可没有人听他的,有权有势的王候将相,笑他愚腐,仁义并不能带来土地和臣民。贫民百姓连生存都难,还有什么选择的自由?他的问题其实是出给自己的,最多是和他一样的的读书人的,既要闻达于绪候,天下扬名,又要保持知识份子的所谓人格,确实有点难。他出的二选一的问题并不严密,对于人来说,物质和精神都不能少,鱼和熊掌难道就不能兼顾吗?

鱼和熊掌都要,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榜样还是有的,鲁迅是一个典型,当我第一次看到有资料说鲁迅曾经买过采票,不大相信,认为那是有人想诋毁鲁迅,中华民族的伟人怎么也钻到钱眼里去了呢?可是它是真的,花了八元大洋,一无所获。鲁迅在世时生活是好的,他在北京的住房连蔡元培先生都说豪华。有学者计算过,他的收入超过百万,是标准的百万富翁。这并不妨碍他教书写作,去批判社会的黑暗,张扬人类的理想。

李嘉城和邵逸夫是有名的企业家,富可敌国。我认识这两个人却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李先生为大陆的文化教育事业捐赠了十几亿港币,办了汕头大学。邵先生捐款建了几十座图书馆,都是为富有仁的好人。最早的还有陈嘉耕先生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可见,为富不仁不是普遍现象。

当代又涌现了一批富翁,我想有些是发了不义之财,也有些是靠自己的本事发起来的。比尔盖茨所以成了无数年青人的榜样,他靠的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也有机遇,他即吃鱼也享受熊掌,但这些成功者是极少数,中国上了福布斯杂志的亿万富翁榜的也不过五十人,据估计中国有五百万人开始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对这些人来说,可以比较好地处理鱼与熊掌的关糸,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只是一种符号,事业的发达与精神的愉悦更重要,一个人不为钱伤神,就可以像马克思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做梦想过,中大采,然后捐赠一半给社会,再给亲人,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令我苦闷的是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即想守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想发财,有点异想天开的味道。

有报道说,四川有一位老师,年轻时被打右派,平反以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他单身一人,省吃俭用,每天下班去菜场捡发黄的菜叶吃,就这样他省下近十万,五十几岁去世时把钱捐给学校要求建立一个奖励基金。我看了以后只感到冷,我尊敬这位老师,但却不理解或者说不赞同他的做法,为了理想或者说为了一种名份,牺牲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不道德的。当然为了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去坑蒙拐骗去巴结权贵富豪,我做不到;或者铤而走险,去走私贩毒,我没这个胆,那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苦苦思索以后,忽然想到,应该用数学的办法来解这个难题,打时间差。孟子设想的是鱼和熊掌同时摆在你面前,只能选一样。如果是先上鱼或者先上熊掌呢?一先一后,两样不就都得了吗?有这样的例子吗?还真有。

东汉有个王莽,在朝做官,非常仁义公正,深得上下欢喜,用现在的话说,形象非常好。可就是他,大权在握以后,废掉东汉的儿皇帝,自己做起皇帝来。有首诗说,“试玉要烧三天满,辨才需得十年期,假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王莽是先要熊掌后要鱼的高手。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高官、企业家走的是这条路,像褚时健还有李国庭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为国家为企业作了贡献,是功臣是楷模,可退休时还是大捞一把,贪污受贿几千万,最后为了“鱼”还是下了水。还有许多没有下水的呢?他们不是鱼和熊掌都得了吗?头上的光环不还是那么耀眼吗?

还有一种方法,先打鱼,不管用什么手段,先把钱搞到手,走私、造假、贩毒、组织黑社会,有了钱再去办实业,再去买熊掌,再去捐助社会慈善事业,同样可以功成名就。现在的社会只承认成功者,这样的例子读者也会举出若干来。

有人会问,你跑了题,这样的人还有仁义可言吗?

对不起,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如果你还有什么鱼和熊掌都能兼顾的办法,不吝赐教。

学会“赞美”

李智平

赞美他人,广义即是马屁,简言之说好话,亦称溜须拍马。有道是拍一时风平浪静,拍一世功成名就。小则让你工作顺利,上司青睐,彼此合作愉快。大则加官进晋爵,青云直上,从此走向光明大道。

所谓的小拍怡情,大拍立业。正是道尽了拍马屁中的无限妙处。古往今来,有多少拍中高手红极一时,位极人臣。可谓风光无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反观历史,又有几多不会拍马之人,美其名曰刚正不阿,一介耿直,高洁清白。在他们其中,又有多少人混得左右逢源,从善如流呢?其结果往往是抱着看若性命的虚名而陪上一辈子的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听好话。只要这个人性的特点一天不改(永远也不会改),拍马之学应有无限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有识这士要看准人性的弱点,本着实践就是真理的名言,从最实用的角度来看:现实社会,人无马屁不立。

拍马也是一门高深的心理学。人们常常说的“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这点和“脸皮不要,百事可为”,不谋而合。

哪个人前不拍人,哪个人后不被拍?须不知,现今社会,只要是人,从始至终,需要尊重。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管什么人,都想被人拍。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个马屁,无须成本,拍得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正是一拍即合。合拍合拍,不拍怎么合?不合怎不拍?

耶稣在犹太山上讲道时曾经说:“你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先怎样待别人。”当你的人生面对紧闭的门时,你可以利用拍马这把钥匙打开人生的新天地。

有一位颇具文才的作家叫霍尔•凯因,自从生下之日起,他就感觉到一种深刻的爱燃烧在自己的心中,这种爱便是对文学的爱。他出生在一个卑微贫困的家庭里,因为没有钱,所以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完成学业,只念了8年书后他就得辍学找工作养家。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他开始自修文学。没有任何人去教他,也没有任何人鼓励他,每天夜深人静时,在昏黄烛光下,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学习各种文学知识。

获得一本自己需要的书并不容易,为了找到恰当的书籍他经常要走到很远的地方。他挤出时间走遍了家乡小镇上的大大小小的书店,因为没有钱买书他常常要站在书柜前直到双腿双酸甚至麻木。但恶劣的条件并不能成为他放弃的理由。

他开始学着自己去写作,他心中时时涌动着一种渴望,一种自己也写出伟大作品的渴望。霍尔•凯因的作品很有生命力,不过没有人认识他,他没有办法从别人那里取得帮助以便便出版自己的作品。

霍尔·凯因最喜欢十四行诗和民谣,他特别崇拜诗人但丁和欣赏罗塞迪的文学与艺术修养。可是他并不认识罗塞迪,那样著名的大文学家怎么会认识一个卑微的小学徒?罗塞迪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他也认识文学界的很多人。难道就那样冒昧跑到他家里去告诉自己的困境?即使自己愿意这样做,罗塞迪会接受自己的说辞吗?自己努力这么久,难道放弃对文学的执着与努力吗?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终于他决定写了一封信给罗塞迪,在信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自己的困窘,相反他热情地赞美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以及自己对他的孺慕景仰之情。收到信后罗塞迪非常高兴,心想:“如此赞美我的人,一定也是很有才华的人。”命运的门终于在此时打开,罗塞迪终于决定请霍尔·凯因来伦敦当自己的秘书。

这是凯因一生的转折点。自就任新职后,他和当时的文学家密切往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不久,其文学名声远扬各地。

诚心的赞美就有这样不可名状的威力,凯因的马屁可以说拍到了点子上。他命运的改变可以说仅仅源于一个马屁!

在世界各地有着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敢于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而,在离理想的彼岸只有一步之遥时他们却彷徨了。

我没有钱,怎能成功?

我不认识别人,怎么会有人帮助我?

那些大人物怎么会关注我这样一个人普通呢?

我不知识怎样获得别人的支持,我从来没有机会认识他们。

为什么要讨好别人,我比他们更能干,只是缺少机会而已!

……

种种类似的说法不一而足。要知道,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当我们没有生来就认识什么人时,需要自己去获得这种机会。

适当的去赞美,正是打开命运这扇门的钥匙。

赶快行动起来吧!鼓起自己的勇气,走出心灵是禁锢,找准你的“罗塞迪”,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读书之乐 作者:傅文斌

读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一日三餐一般。空闲时安安静静地读书,真是一件赏心乐事。当然,我说读书是件乐事,是专指没有功利性的读书。旧时说的人生三大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仅就金榜题名来说,固然是可喜可贺的乐事,但在此前数年的寒窗苦读,是绝无乐趣可言的。

读书无功利性,才有自由的选择余地,你尽可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好书来读。阅读一篇美文之后,再掩卷沉思,体味放飞的情思,享受绕梁的余韵,真可谓其乐无穷。好象是哪位读书人说过这样的话,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做最直接、最赤诚、最投入的交谈,甚至让人受益终生。它们给人的精神愉悦或快感是久远的。我读书不为功名,只为享受阅读过程的乐趣。这就和一个人要搞点文体娱乐活动一样,打打球,游游泳,唱唱歌,跳跳舞,能使人的

行为节奏有美感,有灵活性,不那么干干巴巴。读一点书,思考一点什么问题时就不那么费力,而且还觉得妙趣横生。

我读书很杂,且有些挑食。除了挑书的品种类型也挑作者。年轻时喜欢读小说,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大仲马、茅盾、巴金的小说,为我所偏爱。中年之后,我就不怎么读小说了,而是喜欢读些精短的散文随笔或杂文。有一个时期,“五四”以后的学者散文,让我着迷。周作人、冰心、朱自清、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张中行等人的散文,显得那么清丽、典雅、厚重、精粹,尤其是谴词造句,立意谋篇,行文节奏极得古典散文真传。无论题材、神韵、思想、言语,还是社会心理,生命体验,文化判断都极具个性,显示出独有的艺术光芒。意境深邃,气势雄浑,格调高雅,那种独有的文化意识、忧患意识、灵心慧悟,情理交融,具有一种特别的启示意义。

在读书的态度上,我是任性而为、自由放纵的。年轻时长辈见我时时手不释卷,每每赞我勤奋。我听了这种赞誉很不受用。这与勤奋实在沾不上边。好比你爱吃巧克力,忍不住不停嘴的吃,人家赞美你此行径为“勤奋”,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况且这样赞美我未免糟蹋了我正在读的好书,仿佛这样的好书是需靠“勤奋”支撑才能勉强啃下去似的,却不承认它如巧克力一般有非凡的魅力。其实,我是一个非常懒散的人,之所以能手不释卷地读书,绝不是因为我“勤奋”,而是读书的乐趣使然。

读书的乐趣还在于,在书中确能看到许多可乐之事。比如说吧,著名评论家南帆先生在其随笔新作《通天之梦》中,描述了这么一个情节:

一位第一次见到电梯的农民,被它那魔幻一般的开门关门吓住了。悄悄观望了一阵子,他壮着胆子上前敲了敲门。门是冰凉的,里面没有任何动静。他心想:莫非那些进进出出的人都懂得开门的咒语?

他退到一个角落蹲了下来,仔细地揣摩那两扇大门的秘密。突然,他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情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蹒跚地进入那扇门,片刻之后,当门再度打开,出来的竟然是一个摩登女郎!怎么,进得门去就能使人返老还童?于是,他决定立即把乡下的老婆带来。

这个情节真是太生动了,我知道,自己一辈子也难以忘怀了。

不过,我并不单是觉得那位农民的可笑,而是觉得书中那些有趣的乐事,能引起我们很多联想。上面那段文字,就引起我关于门的一些联想————某个时候,或者是时时刻刻;某个地点,或者是随时随地,我们从面前的门里,看到了什么?我想,人类发明了门,不单单是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栖身的空间,找寻到了一种安全感,我们还企望它能带来更多。比如快乐、幸福、宁静、安然、满足、收获、友情、亲情、爱情、高尚、动人、美丽„„总之是所有存在的美好,以及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美好。

对于爱阅读的人来说,书也是一扇门。打开一本书,也是打开了一扇门。一本好书的门内,显现的是晴天朗日,清风白云,湖光山色,绿树红花,躬耕的老牛,雪白的山羊,奔跑的骏马,自由的虎豹,冲天的雄鹰,欢快的杜鹃,恩爱的鸳鸯,报捷的喜鹊,以及亲善的人。书的门里自有一切的一切:知识,力量,光明,希望,慰藉,鼓励,动力,鞭策„„应有尽有,无际无涯,取之不尽,读之不完。

书之门,是快乐之门,幸福之门。当我们走进门内时,所获得的消遣、娱乐、宣泄、审美、刺激诸种功能,是难以言喻的。记得有一副对联是:“书里世界大,壶中日月长”。对酒的境界,我无甚体悟,但书中的世界之大之丰富,我却是初得其三味的了。

漫漫人生路,谁与我共醉?书也。

第四篇:怎样写好采访报道

怎样写好采访报道

2008年04月19日 星期六 下午 07:42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

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

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

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

得更加真实感人。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

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

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

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

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

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XX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

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

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

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

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

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

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

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第五篇:怎样写好求职信

怎样写好求职信整理提供

(1)求职信要简洁而中肯:因为所有雇主似乎都很珍惜他的时间,他没有耐性去阅读冗长累赘的文句,他需要知道的仅是对他业务有关连的事情,因此你要捉住重点在这方面多作突出的描述,用加重语气的词藻来诱发他的兴趣,使他重视你的要求,认为你是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2)自传要详尽而具体:因为雇主都希望从你自传中发现某些他正想知道的事情,并以此作为他取舍的依凭,一篇生动而完美的自传,往往可以使人激发心灵上的共鸣,使雇主对你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那么,也许他会忽略了你在其他方面的缺点,或者其他条件之不足。

(3)文字要恳切而端正:文句不求华丽,但要平实感人;字体不拘形式,但切忌草率轻佻;不管是求职信或自传最好亲自缮写,务求工整美观,使雇主悦目欣赏,产生主观上的喜爱。

整理提供

(4)求薪要合理而入情:有些雇主请求职员自行定薪金,但你不能漫天开价,也不能自贬身价。薪俸太高,雇主固然退避三舍,不敢领教。薪俸太低,雇主同样不屑一顾,误认你系庸碌之辈。所以,你要不亢不卑,体会中庸的哲理,做到恰如身份的境地。

(5)事事要周详而缜密:寄出的信,最好能附回邮信封,信纸资料愈好愈妙,相片平光胜过美术照,头部照得愈大愈能吸引人。

同时,对资料应依序排列,并用回纹针钉牢,使雇主看到你的资料,就知道你是一个稳健而踏实的女性。

如果你的学历和年龄等条件都能符合雇主的要求,然后你再按照上面几点原则切实去做,相信你很快就会接到雇主约谈的回函。

当然下一个步骤,就是你应如何去晋见雇主了。

下载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写好幼儿园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写好简历

    让简历化腐朽为神奇一般来讲,职场上的劣势主要是指:频繁跳槽或更换行业、毕业生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太少、没有学位或学历太低等。 求职时有人可能在潜意识里想到要简历中做假,......

    怎样写好策划书

    写策划书应该要强调技术含量高的作品,要能够是高新技术,或者有“亮点”,而非一般的买卖东西。一个好的创意,应该要包含三个特点:独创性、先进性和可靠性。1、描述创业机会:对即将......

    怎样写好思想汇报

    怎样写好思想汇报 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反映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信念、入党动机、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等,简称“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要求:要有时事政治......

    求职信怎样写好

    求职信怎样写好 求职信怎样写好1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充满希望的黄金3月,正是人们换工作的黄金期,在现在这人才辈出的年代,获得一份心仪的工作成为求职者的梦想,求职避免不了投,也就......

    怎样写好一件事

    一件事,由若干个情节构成;每个情节,又由若干个细节组成。这些构成事件的情节和细节,有的能够很好地达成我们的写作目的,有的与我们的写作目的无关。动笔前,我们要围绕写作目的,分......

    怎样写好材料

    怎样写好材料机关工作人员通俗讲有三件事:出主意、写材料、办事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谈一谈怎样“写材料”的问题。我感到材料写作要说难是真难,写好难,写精难,写出范文......

    怎样写好读后感

    怎样写好读后感? 寒假里,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是至少读两本完整的书,并写出读后感。开学第一天,孩子们便把作业交了上来。用了2节课的时间读完,读到了一些好文章,但更多的是忧虑。......

    怎样写好读后感

    中学生怎样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性同),属议论文的范畴,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