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幼儿散文
课时:
课时
课时分布:
3课时教授
2课时实操 1课时测验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散文的特征与分类。
2、技能目标:掌握幼儿散文的创作方法,并学会幼儿散文欣
赏的幼儿教学活动方法
3、德育目标:会欣赏不同种类的散文并体会幼儿散文的美
单元教学重点:掌握幼儿散文的创作方法,并学会幼儿散文欣赏的幼
儿教学活动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幼儿散文欣赏的幼儿教学活动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散文的概念和特征
2、技能目标:能说出幼儿散文中的幼儿教育意义
3、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能说出幼儿散文中的幼儿教育意义
教学难点:能说出幼儿散文中的幼儿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例析
教学工具:
多媒体、粉笔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及环节
教 学 具 体 内 容
组 织
方 法
课
前
预
习
开
始
部
分
(8分钟)
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学情境组织与本学科有关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幼儿故事欣赏《》
组织者:雷 莉
提问:1、故事的题目是?
2、故事里讲的是什么事?
3、小朋友们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教师示范
学生配合基
础
部
分
(25分钟)
一、新课导入:曾学过哪些散文?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背影》……形散神不散、意不散
很多借景抒情的散文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幼儿散文《我的洗脸盆》,学生安静聆听并想象散文中的情景
教师营造幼儿园环境:天黑了,小朋友们像小花猫一样,要睡觉了!小花猫,请睡觉
2、范读后提问:
①请同学用语言描述出自己刚才想象出的情景
②本文内容分析?我的洗脸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洗脸盆来比喻太湖?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③本文写的形是什么?表达的神、意是什么?
三、总结知识点(学生朗读)
板书:
一、幼儿散文的概念:
1、传达幼儿生活情趣及心灵感受;
2、适合幼儿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平
二、幼儿散文的欣赏对象:
幼儿园大班孩子
三、幼儿散文欣赏的作用:
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幼儿受到更多书面语言熏陶,感受书面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神奇魅力
集体教学活动
拓展部分:(10分钟)
分组进行组织组员模拟幼儿园场景,选择一幼儿散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诵。
分组练习活动
总结及评价:(2分钟)
幼儿散文用简单的书面语传达着幼儿生活情趣和心灵感受,使幼儿能感受语言美,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正确给幼儿传达幼儿散文的作用
作业:
默写一篇幼儿散文,并用简笔画绘画出文章中的场景
课后反思
多数同学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对散文的欣赏还不够准确,还不能领会幼儿散文的写作意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散文的种类
2、技能目标:会判断幼儿散文的类别并能帮助幼儿分析
3、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会判断幼儿散文的类别
教学难点:从幼儿角度欣赏幼儿散文
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评析、自主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粉笔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及环节
教 学 具 体 内 容
组 织
方 法
课
前
预
习
预习幼儿散文的种类
开
始
部
分
(8分钟)
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学情境组织与本学科有关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手指游戏《》
组织者
提问:1、故事的题目是?
2、故事里讲的是什么事?
3、小朋友们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学生实操组织活动
基
础
部
分
(25分钟)
一、新课导入: 1、幼儿散文的概念是什么?
2、回顾幼儿散文《我的洗脸盆》的写作方式
二、新课:
1、学生自由阅读251页“幼儿散文的种类”,并勾画出重点
2、学生集体回忆阅读到的信息,并各自总结出来
3、举例分析判断幼儿散文的各类
总结知识点(学生朗读)
板书:(一)幼儿叙事散文。
幼儿叙事散文侧重描述幼儿生活中发生的事。它反映孩子们在幼儿园、家庭、都市、山乡的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幼儿抒情散文。
幼儿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孩子们对生活中人、事、景、物的纯洁善良美好的感情。它既可以写景抒情,又可以融情于景。
(三)幼儿写景散文。
幼儿写景散文侧重描绘优美的自然风景、四季变化及其季节特征。它可以写一山一水的某一特点,也可以写某一处景物。
(四)幼儿游记散文。
幼儿游记散文着重描述中外名胜风光、山水人情,以及幼儿在旅途中的见闻感受。
(五)幼儿童话散文。
幼儿童话散文是把童话移植到散文创作里的幼儿散文。它用散文样式描写童话形象,表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因而兼有童话和散文的特点。
(六)幼儿知识散文。
幼儿知识散文以向幼儿介绍知识为宗旨,是一种寓知识于形象描写之中的幼儿散文。
集体教学活动
拓展部分:(10分钟)
分组进行组织组员模拟幼儿园场景,选择一幼儿散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诵。
分组练习活动
总结及评价:(2分钟)
不同分类的幼儿散文带给幼儿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教师的判断影响着幼儿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准确抓住散文的主旨
作业:
默写一篇幼儿散文,并用简笔画绘画出文章中的场景
课后反思
基本掌握幼儿散文的种类,并学会了种类判断方法但还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