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3 01:0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

第一篇:《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

《幼儿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

一、实践目的要求:

1、加深对幼儿教育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初步掌握幼儿 教育工作的规律,学习幼儿教育工作的方法。

2、获得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幼儿园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3、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培养教育实践能力。

二、实践学时分配:课外38学时

三、实践教学方式:

按照所学教材内容章节的顺序来安排每一章的实践活动,力求使实践活动跟进教育理论的学习。

四、实践教学教案: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实践目标:

1、识记和理解幼儿教育学的概念和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2、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和历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实践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识记了解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及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针对知识竞赛存在问题做课后作业:对绪论和第一章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设计。实践准备:

中外幼教简史的知识准备,班委会共同拟订知识竞赛方案。实践方式:

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识竞赛、讨论法。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拟订知识竞赛的内容,由学习委员汇总。

(二)由学习委员组织竞赛活动;

(1)由学习委员交待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起点分为100分,分为抢答(每题加10分)、必答题(每一组2道题,每题20分,若弃权,由别组抢答,答错扣分)。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2)竞赛活动开始:由学习委员主持和记分,按1234小组顺序出题,并按竞赛规则作答。(3)竞赛活动结束。

(三)小结竞赛情况及竞赛中出现的知识疑惑点、重点难点问题。

(四)提出课后继续巩固的方法:

1、到图书馆查阅幼教相关书籍;

2、上网查阅;

3、布置作业:整理所设计的知识竞赛问题和答案。效果评价

1、巩固所学知识。

2、有效掌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实践目标:

在学习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任务和原则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加深对教育目标和原则的理解。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半日活动,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分析教师运用了哪些教育活动的原则,并写下见习报告。

2、小调查:向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园为家长服务有哪些项目,形成见习报告。实践准备:

与幼儿园联系,以取得幼儿园的支持与配合。实践方式:调查法、观察法、实践法 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教师集中布置观察与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二)以5人为一个研究组,选择一个班级,运用课余时间调查并搜集这个班级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制订。

要求:运用教育目标的理论进行分析,写出评价意见。

(三)以5人为一个研究组,选择一个幼儿班,进行半日活动的观察,包括观察幼儿园某班半日活动(晨间活动、教学活动、课间操、游戏或户外活动、进餐活动等);

要求:记录活动的名称、地点、时间、具体的保教工作内容,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各种行为、师幼互动等,整理资料,分析该班老师贯彻或违背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形成见习报告。

(二)见习后的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工作情况,教师点评。

2、作业:提交一份目标分析见习报告,一份保教工作见习报告。部分作业由班委会张贴在学习园地。效果评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形象,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情况。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相关部门和教师,了解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形成见习报告。

2、观摩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情况。形成见习报告。

3、了解各班周计划表,分析其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情况。并形成习见报告。实践准备:与幼儿园联系并安排观摩的内容。实践方式:幼儿园见习,调查法、分析法 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下幼儿园见习: 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实施情况。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分析所观摩的活动如何体现体、智、德、美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二)活动过程:

1、观摩早操、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并做好详细的见习记录。要求:

A、观察幼儿园户外场地大小、器械材料、器械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适合于全面锻炼,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

B、观摩体育课的要求:

a 教师对场地、器械材料的利用是否充分;集体游戏与个别分散活动的比例,总计活动时间及活动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能否掌握运动量;活动方法及器械材料使用有无创新、一物多玩等;是否提醒幼儿依活动情况着装,能否注意不安全隐患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b 幼儿活动质量:幼儿情绪,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行为习惯及遵守规则情况;是否会使用器械、玩具材料,是否会玩游戏,动作是否标准、协调,是否达到了锻炼要求;活动量适当与否;活动中能否注意安全。

2、搜集各班本周的教学计划表,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3、小调查:走访幼儿园相关部门和人员(后勤园长、保健医生等),了解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好详细记录。要求:调查报告要注明:时间、地点、目的、对象和范围、方式方法。

(三)课后作业:提交一份综合调查报告、一份观摩活动的见习报告、一份周计划表的分析报告。效果评价

能有效地理解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并能初步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分析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实践目标:

1、在了解幼儿园教育基本要素各内涵的基础上,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儿童观、幼儿园环境观。

2、通过见习体会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并能在专业学习中明确努力方向,自觉塑造自己,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内容:

1、观摩教师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行为,分析和判断该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是否恰当,写下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要求的心得体会。

2、制订观察计划,选择个别孩子进行观察,并形成观察报告。

3、观摩幼儿园环境,并请园长介绍幼儿园的做法和经验,用环境创设理论分析、评价一个幼儿园或某个班级的环境是否符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4、模拟教育情景,学习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

实践方式:幼儿园见习,观察法、分析法、讲解法、参与培训法 实践准备:

与幼儿园联系,请业务园长介绍本园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历程。要求各班教师进行配合。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布置见习任务,要求做好记录。要求不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

(二)请园长介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历程。

(三)以小组为单位,观摩幼儿园某一班级的环境创设,向该班教师了解其环境创设的特点和功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要求:

1、观察活动室的静态环境:具体描述活动室的结构、场地面积、家具放置、墙面布置(内容及位置高低)、游戏活动区域设置及玩具材料提供情况。

2、分析判断:活动室环境及其教育因素是否适合该年龄幼儿,是否有利于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实用性如何;环境是否对幼儿行为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四)以小组为单位,观摩某班级教学或游戏活动,观察一个或一组孩子的活动。要求:

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好观察的对象。

2、制订观察计划,计划中要写明:观察的目的、时间(包括起止)、观察对象(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观察内容等。

3、按照观察计划进行实际观察。

4、及时记录信息,整理资料;并进行评价和分析或体会,写一份观察研究报告。

(五)以小组为单位,观摩教师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行为,做好观察记录。要求:

1、写明观察的时间(包括起止)、对象(性别、年龄、班级)、观察内容(观察教师对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如教师如何提要求、介绍材料、建议玩法;教师如何创设可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等,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2、分析和判断该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是否恰当,写下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要求的心得体会。

(六)见习结束后,提交一份环境创设报告、一份幼儿观察记录。一篇教师教育行为观察报告。并选取部分张贴在幼教学习园地,或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份幼儿教育实践小报,进行分享交流。

(七)研讨活动:由教师描述不同的教育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模拟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对话方式,学习师幼、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此环节亦可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习内容同步进行训练。)效果评价:

形象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巩固了幼教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儿童观和环境观。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的基础上,能对各个不同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初步积累相关的课程方案和经验。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中小学课程内容有何不同?

2、通过参观幼儿园或网上搜索,搜集幼儿园班级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具体活动计划,并分析各活动计划之间的关系。

3、搜集和阅读不同的课程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实践准备:

1、到幼儿园考察,了解该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状况(请幼儿园业务园长介绍本幼儿园实施幼儿园课程和课改情况)。

2、收集各类幼儿园课程方案的资料。

实践方式:下幼儿园见习,实例分析法、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实践法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见习程序和要求。

(二)集中听取业务园长介绍幼儿园课程实施和改革情况。

(三)观摩教学活动。

(四)了解各班教学计划情况,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

(五)收集阅读各种课程方案,分析所见习的材料,分析比较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改革情况。提交见习报告。效果评价:

1、直观理解幼儿园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2、能对幼儿园的课程编制情况作出一定的评价。

3、了解幼儿园各种课程方案。

第六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实践目标:

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等方式,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组织形式,初步形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或观看录像,分析其活动是否贯彻了幼儿园教学原则?在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形式、手段、方法、途径,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何影响?

2、作业:教师提供传统教学案例和幼儿园教改案例,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研讨活动目标、活动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是否得当?为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和何种组织形式?

3、尝试设计各领域教育活动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准备:

1、事先联系好见习幼儿园及相关事宜,要求幼儿园准备2节教育活动以便集中观摩。

2、要求学生带上笔记本,作好详细的记录。

3、每人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布置相关教学场所,准备教具以便进行模拟活动。实践方式:

实践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观摩。

1、教师提出要求:

(1)观摩活动时保持安静,不做杂事,不随意走动。

(2)在观摩活动的过程中,作好相应的笔记,为评价做准备。

(二)集中观摩幼儿园准备的教学活动。

(三)研讨活动: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等)分析和评议所观摩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情况。评议指标:

1、目标是否达成。

2、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3、教育方法、手段是否有效。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以幼儿为主体,是否体现师生互动。

5、活动中贯彻了哪些幼儿园教学原则。

(四)作业:提交一份整理过的教学活动观摩实录,并有评议小结。

(五)组织分散和集中的模拟教学活动:

1、选取各领域教学活动内容,试写教案并准备教具。

2、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选取一份活动方案进行模拟教学活动,各组应有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要求:

A、说明试讲要求、评分标准,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打分和评议; B、学生分小组参加试讲活动(可利用微格实验室进行);

C、小组研讨和小组评分,并把评分和评价记录上交任课教师,作为作业的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3、集中组织进行班级试讲活动(从小组活动中选取2节活动,在幼教实验室进行): 要求:

A、请幼儿园配合,安排10名幼儿来班级参加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B、录像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作为授课参考资料存档。C、观看学生模拟教学活动,开展研讨活动。D、小结评议模拟教学活动的情况。效果评价:

1、直观形象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技能。

2、学生态度认真,都能做好详细的听课笔记。

3、学生能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论初步学会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构。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 实践目标:

在学习幼儿园游戏理论的基础上,以观摩、设计、实践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的组织学习,初步感知教学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的区别及组织要点,初步掌握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初步感知教学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的区别及组织要点。

2、按照观察项目的要求,观察、记录一个或一组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并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有何意义?分析幼儿游戏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见习报告。

3、选择一个幼儿文学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游戏活动。

4、在幼教实验室使用物体结构的材料,学习结构物体的技能。

5、设计一个教学游戏活动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实践准备:

1、事先联系好见习园所,请幼儿园组织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包括教学游戏和区角活动的组织),并落实好相关事宜。

2、每人设计一个教学游戏,布置相关游戏场所,准备教具以便进行模拟活动。实践方式:

1、去幼儿园观摩游戏活动的组织;

2、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3、参与式讨论法、小组评议法、案例分析法、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见习幼儿园游戏活动

1、分组观摩幼儿园大、中、小班的游戏活动。要求:

A、观察场地大小、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器械材料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适合于活动内容,有利于达到目标。,B、观察教师的指导:有无明确目的意识,内容安排是否合适,教师仪表着装,教师精神情绪状态与参与幼儿活动的情况;重点观察教师的活动过程和组织指导方法,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能否在照顾全体的同时兼顾幼儿个别需要,要求是否及时明确,引导幼儿自选活动和使用材料情况,活动的组织及动静交替等。

2、观察幼儿在活动区角的游戏

要求:重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言语、表情、动作,与人的接触频率,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并做详细记录。

3、分析评议所观摩的游戏活动,并形成见习报告。部分内容张贴在学习园地。

(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1、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进行模拟教学游戏活动,游戏的种类自定,各组应有不同(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

2、录像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作为授课参考资料存档。

3、观看学生活动录像,开展研讨活动。

4、小结评议模拟游戏教学活动的情况。效果评价:

1、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形象理解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和实施情况。

2、能运用幼儿园游戏的理论分析评议所观摩的游戏。

3、学会设计幼儿游戏和初步学会组织幼儿游戏教学活动。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实践目标:

1、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日常活动的工作内容,并加强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工作的方法和要求的认识。

2、初步形成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析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对教师的工作有哪些要求。

2、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搜集一个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的案例。

3、设计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实践准备:

联系幼儿园做好配合工作:

1、各班的半日活动的组织;

2、请幼儿园老师介绍六·一节日活动的组织方法。实践方式:

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案例分析法、小组研讨法、讲解法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观摩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指导策略(晨间活动、教学活动、课 间操、游戏或户外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睡眠活动、离园活动等)。要求:

A、记录活动的名称、地点、时间、具体内容、活动之间的过渡情况,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各种行为、师幼互动等。

B、对幼儿园的常规安排、教师的活动设计和教师的指导与幼儿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在观察分析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2、集中听幼儿园老师介绍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方法。

3、每人设计一个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5人一组)到各班观摩幼儿园半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指导策略,要求做好记录。

(三)集中听取幼儿老师介绍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方法。

(四)整理一日活动记录,相互交流、分享见习收获。

(五)学习设计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六)提交作业:见习报告、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案例、六一儿童节活动计划的设计。效果评价:

1、直观形象了解幼儿园日常活动、劳动和节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学会设计节日活动计划。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实践目标:

关注幼小衔接问题,注重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形成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认知。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大班教师,了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做法?并进行评价。

2、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实践方式:

练习法、调查实践法

实践准备:与幼儿园联系,请幼儿园大班教师配合进行学生的采访调查活动。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听取幼儿园老师介绍幼小衔接工作的情况,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2、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二)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走访大班老师,调查幼小衔接的情况;

(三)集中听取幼儿园老师介绍幼小衔接的情况;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四)整理分析记录,提交见习报告。

(五)学习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1、每人设计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要求写明参观时间、地点、人数、参观内容、参观过程的组织等。

2、分组介绍参观小学的计划。

3、小结。效果评价

1、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法;

2、初步学会制定幼小衔接活动计划。

3、能分析幼小衔接的存在问题。

第十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评价内容和方法,初步形成评价能力。实践内容:

1、搜集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案,分析其评价标准与评价项目之间的关系。

2、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项目,参观、评价幼儿园某方面的工作,并形成见习报告。实践准备:

收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案。本班教室。实践方式:讲解法、评价法、比较法等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理论评价所收集的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园教育工作案例或评价所观摩的教学录像活动。

2、可以小组共同讨论进行评价。

3、对所评价的教育教学活动写出评价意见。

(二)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进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的练习。

(三)分享评价结果。

请评价较好的小组说说如何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实践小结

1、教师评价学生的实践情况。

2、学生自评和互评。效果评价:

1、学生能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论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工作。

2、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评价能力。

第二篇: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育学教案

班级:计教09

1课题:

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概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从而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顺利的完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孩子的知识储备、学习方法以及孩子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综合实践活动的概述,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学习经历,中小学时候的活动课程。是否参加了春游、秋游、野炊等等。或者是开展了什么兴趣小组一起做什么活动。

学生给出的结果可能有:参加了,或者没有参加。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引出活动的意义。二:归纳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三:论述综合实践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

1.经济全球化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2.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3.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4.可持续发展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改革中小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1.课程教学目标单一

2.课程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 3.学习方式单一

四:论述综合实践的产生、发展及其国际比较 五:论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重点、难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三:综合实践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四: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性。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进程:

一:提问复习前一章的内容,检查学生课后复习情况。

二:1.进行新课指导自读,了解基本内容;2.启发质疑;3.组织讨论,进行排疑解难;4.辅导练习,多方验证结论。

三:巩固复习; 教学后记:

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并非要“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之中一,也无需长篇大论。通过学生是过来人的特殊群体,来说明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既让学生们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又让学生们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性。

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4、生成性

5、自主性

第三篇: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 “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 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法语德语中 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教育学原理

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类:“类”经验 教育结果迥异

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

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教育学原理

2、教育活动特殊性:

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详细解释:

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

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A 地位的相对性 B 地位的主体性 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

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承担者)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

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论” C 复合主体论

3、教育内容

1)定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2)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B 形成人的价值 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

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教育物资

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

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

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 C 教育辅助手段 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 能否开展的决定决定因素:物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教学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现场评分 分组:

第一组身份:“学生”

第二组身份:“教师”

第三组身份:“校长”

情景:

教师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学生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解决。最后由校长评价。课文: 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范成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般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

可能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先天,后天)、环境因素

现实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发展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

一、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A 可遗传的特质 B 遗传造成的差异

C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

2、成熟机制与个体发展

A 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B 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C 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二、主体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

1、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 健康、智慧、情感、知识、经验、态度

2、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

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1、环境因素的分类 A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 大环境/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 作用强度与个体发展水平有关

B 提供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作出一定限制 C 影响有正反之分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一、现实性因素三个层次 A 生理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B 精神层面

C 社会实践水平上的

二、现实性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最近发展区

A 活动要求与个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B 活动本身水平与重复程度 C 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D 活动成效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系统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专门的机构何组织系统,并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念

1、制度:机构或组织的系统;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结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何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学原理

2、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等。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规则而言,包括各类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等

3、教育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1、小学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的阶段,不涉及职业训练。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因国而异,入学年龄大多在5~8岁,以6岁居多,修业年限一般5~6年。

2、初中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小学到初中实行免试入学。修业年限一般3~4年。大部分国家尚未实施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到高中一般实行考试入学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制较小学、初中复杂,除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等。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高中毕业一般要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但也有例外,如美国的SAT考试将高中学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分开。

4、大学教育制度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大学的学术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都是其独有的。第三节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1、癸卯学制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正式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学制。主要效仿日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既维护封建专制基础,尊孔读经,又极力仿效外国,重视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学制长达26年,整体不伦不类。

2、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教育系统,由蔡元培主持制定。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初小、高小,共7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年限17~18年。

3、壬戊学制

1922年颁布,主要借鉴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小学6年,中等教育分初、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国学制史上属第一次,是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

1、建国~1957年,主要学习苏联。1951 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1958年~文革

1958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到后期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积累到文革时期爆发。

3、文革时期,教育遭到极大破坏。4、1976年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开始教育改革。1985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调整。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

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招收3—6岁儿童,贯彻“保教结合”原则,进行启蒙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际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和地区为学前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的1-3年不等的免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但这些服务和学前教育并未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如丹麦、芬兰、韩国、美国、爱尔兰、葡萄牙、新西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区。

其中,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丹麦、法国、芬兰 等重视通过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免费教育原则。法国的《教育法典》、芬兰的《基础教育法》等都规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初等教育

主要是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7岁儿童,学制5—6年,其任务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不分段,实行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稍迟,学习年限也较普通小学略长。

3、中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各种成人中等学校等。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为六年制三三分段,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等教 6

育属于义务教育,两者互相衔接,构成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高级中等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各种中级技术人员为目标;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前和初等教育师资为任务,与中等专业学校均属专业教育;技术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工人;职业中学则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为其从事相应职业作职前准备。

4、高等教育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专业教育,处于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一般2—3年;大学或学院的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少数特殊学科5年或6年;研究生教育分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一般分为2—3年,也有两年制无学位研究生班。

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除成人高等学校外,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中设有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有夜余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或函授部)、独立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干部专修科、社会大学、刊授大学等。此外,我国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者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可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第四章 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从类型上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等;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从学科上可分为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艺学科。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7

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等。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实际末20实际处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在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中,杜威常被认为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

隐形课程产生于20 世纪60~70年代,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以本校学生为实施对象的课程。附加阅读: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管理模式弊端。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等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统一领导、总体规划,有利于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但其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智力特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压制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定本地区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吗?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改的主要改革方向: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附加阅读: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课程进行管理?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执行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反思性解读者,在课程实施中主动对其进行反思性解读、创造性地诠释和重构,使其不仅适应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也能够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以一个实践性研究者的身份,直面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现场作业(20~30分钟)

某校为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将一部分同学安排在某乡村中学,其余同学则在某城市小学,实习内容为1篇语文课文,时间为90分钟,2个课时。请根据你的去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一.课程名称(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生情分析或内容分析

四.课时分解(进度安排)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教案重点,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五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教学的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1571---1635)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

一、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家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教育家。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 10

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四、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发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或发展。将来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的人。

五、瓦根舍因(Martin Wagenschein,1896年-1988),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三、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四、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六、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七、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第六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学原理

二、我国德育的历史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 12

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教育学原理

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理论联系生活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三、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具体说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觉悟。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五、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通过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生活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第七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教学方法:安排现场说课 第十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发展(了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从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在我国,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最早的兼职教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

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汉代、唐代等时期,都设有各种称呼的教育官。除官学外,春秋战国之后,私学兴起,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仕,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

近代,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明确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教育学原理

由上可见,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去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灵活性)。这是由于教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保护和差异作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工作。

3、系统性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者。学生成长是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存在着阶段划分、教师的影响彼此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和矛盾之处以及教师的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都说明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系统性。

4、学习性

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

三、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研究教师角色,就是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是扮演好教师角色的前提。

1、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16

信息,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把知识客体内化为自身的主体结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使教知识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之上,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2、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时接受者的角色。但古今的含义有别,以前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

4、管理者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传统的教学管理被理解为管制约束,常通过纪律的维持来实现,教师扮演“警察”、“保姆”的角色。而好的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客体教学常规、倡导学生参与管理,树立集体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向导”、“建议者”等角色。

5、人类灵魂工程师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老师,教师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交心的对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全面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7、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而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导致行为上的缺陷。

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需要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角色差距。包括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要减少教师角色任务,使同一角色在不同情况下应承担的职责更加集中和明确,尽可能不要求教师在矛盾的角色任务中作抉择。自我协调首先是加强道德学习,其次是以专业人 17

员的角色为重,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再次是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

教师要常常表现出真我,才更亲切、真实。但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也要适时拾起那种威严的教师角色。“度”该如何把握,乌申斯基主张:严肃中渗着笑语,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1、教育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学生观: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有状态,而不是他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3、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和学生发展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态度

1、“谋生型”教师(生存型)

这类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次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由此,他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他们常常采用的办法,他的职业活动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这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2、“成就型”教师(骄傲型、享受型)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由此,这样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会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并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3、“理想型”教师(热爱型、发展型)

在发展状态下,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由此,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师德修养

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教师公正,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于他。责任感,就是对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四、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还应强调:理解学生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教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标准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高校:助教(研究实习员)→讲师(助研)→副教授(副研)→教授(研究员),其他系列

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二、津贴

教师工资构成中灵活的部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挂钩。教师津贴是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而设置的。高校:课时费、科研课题津贴、导师津贴等 中小学主要为课时费

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部分专家级教师,还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三、奖励制度

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普通教师经考核合格者,年终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

四、补助工资 领导职务津贴 教龄津贴 班主任津贴

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津贴 特级教师津贴

地区津贴 其他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做班主任工作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须经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1、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

2、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

3、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

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挑战的工作。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教师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突出的品质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

班主任不仅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爱动其心,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而且是班主任情感的突出体现。

3.广泛的兴趣。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决定了班主任广泛而独特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表现在:(1)当班主任的兴趣。(2)开展活动教育学生的兴趣。(3)多才多艺。

4.突出的能力。班主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带好班,没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的。5.灵活的思维方式

班主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它要随着思维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特点表现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思路开阔、独特、新奇。灵活性。班主任思维方式灵活性是指班主任要学会“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生活的集体。

一、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全体成员所认可的奋斗目标。

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3.有和睦、上进的人际氛围。4.有能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5.有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二、班级集体建设工作

1.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每学期举行

一、两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活动。这些都对养成集体意识有大的帮助。

2.培养积极分子。培养一支有相当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保证。

3.调节好人际关系。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需要个别教育的学生要不厌其烦。4.制定集体规范,形成集体舆论。5.实行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

三、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学生的威信有关。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2009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5、制定班主任计划

6、其他工作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交流、讨论)

第四篇:教育学教案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中外学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2.掌握世界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3.熟悉我国学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重点难点:学校文化、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我国学制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概述

研究学校问题,不能不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质,研究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类型。

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正式制度(硬制度)、实施机制

二、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educational system(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少儿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领导体制。

三、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制度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历史文化传统 ★

四、学校文化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英】马洛利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德】斯宾格勒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英】丘吉尔

(一)定义: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来源:

1.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2.年轻一代的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⑤生成性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一种组织文化。2.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校文化的形式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制度文化: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中外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安大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类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学校物质文化,如:学校建筑

1.体现教育学、卫生学、建筑学、工艺学、经济学及群众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原则和风格。如:江西服装学院、创世纪学校

2.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达。如:北大红楼 3.蕴含某种哲学和文化的理念,学生置身其间,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服务社会。4.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学校制度文化 1.学校制度 2.学校仪式 3.学校规章 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提问:学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社会: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雨果)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马克·吐温)对个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校是母亲——永远不要把她忘记!你长大成人后,即使周游了全世界,见过了大世面,而她最质朴的白色房屋、关闭的百叶窗和小小的园子——那是你的知识之花最初萌芽的地方,将永远保留在你的记忆中,正如你的母亲永远记着你呱呱坠地的房屋一样。【意】亚米契斯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 3 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后来,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基本功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制的概念及意义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原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P.75)2.意义:从组织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关系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学制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下延型学校系统、上伸型学校系统

(二)各类教育系统的形成

是指各类学校的逐步分化,出现明确分工。

三、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类型结构:①普通教育:全面性、基础性、普及性

②专门教育:

③特殊教育:盲聋哑教育、弱智教育、工读教育

3.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四、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

1.学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3.学制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学制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考虑教育基础和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五、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3.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4.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5.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6.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1.产生:清末 2.演变阶段

①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抄袭日本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②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并推行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 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③1912壬子学制 ④1913壬子癸丑学制

⑤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新学制”,较成熟的现代学制。⑥1928、1932、1940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学制。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 1.1951年学制改革

优点:①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保证各种中高级人才的培养。

③使青年有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使干部有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④体现方针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满足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⑤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2.1958年学制改革

①制定了“三个原则”、“六个并举”的政策。

“三个原则”:统一性与各样本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③逐级下放学校的管理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教育工作调整,有所发展。1966年 “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校教育濒临毁灭。3.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二、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三、现行学制改革的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使学制的结构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1.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统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2.使学校招生和分配的办法多样化,教育经费筹措来源多样化等。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的培养。2.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和起点的提高。

(四)积极而稳妥的原则

(五)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现行学制的改革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内容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现行学制改革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作 业:

1.名词解释:①教育制度;②学制;③学校文化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

第五篇:教育学教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正向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对这些关系的认识。重点难点: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决定和影响。2.掌握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4.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一)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

(三)制约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

(四)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

(一)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决定受教育权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教育内容的取舍

(五)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它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P.28)

中央集权式:中国、法国 地方分权式:美国、加拿大 中央、地方合作:英国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二节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可能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具有潜在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的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

(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并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最终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实验室、实验园地、校办工厂和农场,它们既结合教学进行实验和实习,又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还担负着社会咨询工作,对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研究和解决,这都起着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作用。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现代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重视开发人才,大力投资于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腾飞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来源于教育外部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内部人的主观意愿。

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的能动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意到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促进受教育的“政治社会化”

总之,教育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文化,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倾向;而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又要依赖于教育。分析教育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对于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一般 3 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它是人类主观精神的外化、客观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技术知识、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教育学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文化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文化保存是指将创造出的文化积累起来以利于后人继承和延续的过程。文化保存是文化积累和延续的条件。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创造的文化,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并不断丰富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凭借教育。教育总是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通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讲评内容、指导运用来筛选、整理、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二)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

教育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通过教育,掌握语言文字,获得文化信息,进行互交作用,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使人类克服了孤立、独处和疏远的状态,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教育由于其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以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教育传播文化的特点:

1.教育可以对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3.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的、亲密的联系。

5.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的特点:

1.教育所选择的文化是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文化。

不同性质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有很大 4 的差异。

2.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这种文化要能为学生接受,要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

教育选择文化的主要途径:(1)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来选择文化。(2)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来选择文化。(3)通过教师选择文化。(4)通过校园文化的选择来实现。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促使文化的“净化”和“创造”的实现,并由此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生产新的文化。

文化的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最富有特色的功能,体现在:

1.学校教育不仅传递文化,还要承担创造新文化的部分任务。在学校教育的学术领域内,提倡不同流派的争鸣,使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的认识和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文化得以生长。

2.学校在培养人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教育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密切联系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四)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作业:

1.简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2.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3.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下载《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新编》教案

    《教育学新编》教案 (做合格教师的科学—教育学) ??学习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教育以及教育学的含义,了解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等基本理论。? ?2.通过本......

    教育学试讲教案

    第二节 教师角色的地位 试讲人:郑健 一. 教学目标: 认识教师角色的地位,掌握教师角色地位的两个方面。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业内地位。 三. 教学方法 : 讲授......

    幼儿教育学教案

    第 1课时 内容:绪论 目标:1、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知道什么是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 3、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及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重点:掌握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的概念......

    罪犯教育学教案

    《守望的距离》书目导读的教案 章节名称:守望的距离 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女犯明白开卷有益,阅读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女犯认识人生,从而从根本上去感化女犯,让她们明白生命的意义,......

    教育学教案(6)

    第六章 课 程 教学目的: 课程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教育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案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的学习,向学生展示人类社会......

    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

    第八章 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

    教育学教学(上)

    第八章教学(上)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了解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模式的分类、教学原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