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6)

时间:2019-05-12 22:2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教案(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教案(6)》。

第一篇:教育学教案(6)

第六章 课 程

教学目的:

课程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最关键部分。介绍课程的概念、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和课程的作用。分析课程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介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目标:

1.识记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整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的含义。

2.掌握各课程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解其内容。 3.掌握课程的结构及其主要形式。

4.掌握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及其代表人物,了解其优缺点。 5.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

6.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了解其体系设计构想。教学重点、难点: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流派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辞源》中界定: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释义为:课业及其进程。在我国古籍中,早已使用这一词汇。《朱子全书·学六》中就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语源出自拉丁语,本意指跑道,就象运动员沿着一定的运动场跑道赛跑一样,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美国经验主义者艾伯蒂认为:“学校为学生所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日本教育界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它将教育目标加以具体化,多层次地设定多样的亚目标,并且选择、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内容。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代表人物:巴比特、泰勒、塔巴、惠勒、凯尔、奥利瓦、莱顿索通 3.课程即学习经验 代表人物:杜威 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代表人物:麦克唐纳、斯藤豪斯、布拉特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劳顿、费雷尔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课程的含义被扩展了,学校生活中那些非学科的经验也受到了重视,认为这些经验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明显的作用。当代课程观注重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的全部经验。另一方面,把课程主要看作是教程而不重视学程的静态课程观也受到了挑战,课程不再被看作是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双向的流动实践过程。当然,教学的科目、课业的结构及其进程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般还是被认同的。我们认为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它的实现要依据课程,通过制定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结构等,才能真正将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落到实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课程这个中心,谈论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以一定的目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在学校中,学生是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

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如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一方面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为他们身心的发展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主动探索、体验,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创造能力,促进他们情感、兴趣和爱好的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教育质量评估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但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对学业成绩的考核,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的缺陷,确定努力的目标。对教师来说,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自己不断地反思,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实,所有测验评价指标的建立都是依据课程来进行的。可以说,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离开了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

二、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任何课程体系的确定,都是受社会要求决定的,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的要求;政治、道德的要求;文化、科技的要求等。从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出发,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基本上形成了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技术教育课程三种课程。这三种性质的课程体系既反映着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人的身心发展的利益需要。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现代社会的生产、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等,都以现代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现代学校的课程不能不以人类积累和认识的最新成果为前提。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依据,所以,各国都把这些科学当作基础学科列入课程。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必须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必须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现实的学习的可能性。

(四)课程理论

①形式教育论(裴斯泰洛齐)与实质教育论(斯宾塞)②学科中心(布鲁纳)与活动中心(杜威)

③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与社会再造主义(迪尔凯姆、帕森斯)

三、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1.代表人物:杜威、克柏屈 2.主要内容:(1)经验论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3)主动作业论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分支及代表人物: 1.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

2.要素主义课程论:巴格莱 3.永恒主义课程论:赫钦斯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分支及代表人物:

(1)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车里霍尔姆斯(2)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多尔(3)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奥利弗 2.主要观点:

(1)课程目标的灵活性

(2)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构建的文本(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四、课程类型及其结构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从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科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课程、综合课程 从课程的正式程度和发生作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又称课程种类。一般来说,课程类型是“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近代以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科目课程、学科课程)

不过它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课程在所有课程类型中,历史是最为长久的。若追溯其根源的话,分科课程从学校教育产生始即已存在。

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就是分科课程。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等课程,是西方分科课程的原始形态。

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生产、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渐进入学校课程。这时在课程理论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泛智”即“全面的智慧”或“全知”的意思。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由此出发,他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在《大教学论》中竟列出20门学科的课程体系。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4 初,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课程方面主张以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兴趣)为基础,设置了多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完美德行”的人。到了19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从“准备生活”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出了个人功利主义的课程体系。可以说,他们主张的课程都属于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重视学科的逻辑,重视已有知识的价值,重视教师的传授,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获得,有助于教学和评价的组织,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陷:忽视学生心理的逻辑、学习的兴趣、学习中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偏重记忆书本知识,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忽视学科间的联系,获得知识支离破碎,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2)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理论,虽然可以追溯到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上,但活动课程的理论体系则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它的实施则是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验。杜威的哲学与他的教育理论完全融为一体。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杜威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杜威所说的经验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经验不同,杜威说,经验是尝试,它的意义用“实验”表达就明白了。从经验这个中心概念出发,杜威认为一切学习来自经验。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就是经验。他在教育上提出了有名的四个命题: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生长。③教育是经验的连续改造。④教育是社会过程。这四点是杜威对他所信奉的经验的、实验的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

活动课程除了哲学上的“经验”基础之外,它的心理学根据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活动的动机为教学组织的出发点。杜威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四类:①社会动机,即同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欲望。②建设动机,即对原料加工和建造的愿望。③探索研究的动机,即好奇和实验的愿望。④表演动机,即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心理倾向。

活动课程的范围和教材的选择,应围绕儿童这些动机来进行。杜威主张教材的基本源泉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内容的东西。

杜威认为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即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①设置问题,产生疑难情况。儿童遇见问题,感到不知所措,又不知怎样活动,提出了进行活动的要求。②调查和分析问题究竟何在。研究问题的性质,仔细调查,弄清问题的要点。③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设想以怎样的活动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④推断每一步骤所有的结果,看哪个假设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⑤在活动中检验假设,按假设进行实验活动,以行动通过对现状的改革去解决问题,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从上述活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特点是:①活动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儿童的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主动的、活泼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好的。②使学习与生活环境联系密切。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③由于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 5 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智力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乃至人格、民主的意识等都得到了发展。活动课程能全面提高教育的价值。④活动内容重视儿童心理的逻辑,因此,儿童年龄越低,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幼儿教育的主题游戏,小学教育中的主题活动、作业、劳动等,对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很有利的。

活动课程的缺点:忽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忽视教师在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以儿童的活动动机为立足点,如何组织活动和选择教材是很困难的,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学艺术。

2.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1)综合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提出者:【德】哈尔尼斯

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首先,超越了分科课程这种课程形态;其次,超越了儿童中心主义课程。

综合课程在发展历程中,摄取了几代教育家有关的课程新观念、新观点和新主张,孕育起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中,价值综合观念是核心,五个层面的综合是主要内涵:

第一个层面是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这是最直观、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二个层面是性质相近学科的综合。这是基于相邻知识系列有机联系起来的、比较容易实现的综合。

第三个层面是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综合。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的综合。几千年来形成和流行的分科课程,对文化发展在具有选择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封闭性,使得学校里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割裂。

第五个层面是儿童与文化的综合。

为了实现上述五个层面的整合,有许多形式,它们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综合课程的优点:(P.101)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①教材的编写。怎样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棘手问题。②师资问题。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那些只受过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往往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

(2)核心课程

起源:【德】齐勒“中心统合法”、【美】帕克“帕克计划”

核心课程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一反分科课程将各门学科进行切分的做法,而是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核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看作是对儿童中心课程6 的反动,它在产生之初,尤其反对课程只从学生个人兴趣、需要、动机出发的做法。它提醒教育者注意,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成长的,课程需要反映儿童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的需求。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科本身距离生活过于遥远,又可以避免单凭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以致酿成概念模糊和体系混乱的后果。在形式上,核心课程通常采用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

①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因为它把各门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属于要学习的题目,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所学的内容是实用的。

②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③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的缺陷:

①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②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③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3)外围课程

外围课程是为了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核心课程,而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它也不似核心课程那样稳定,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年代的不同及其他差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的差异,如同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对立,是相辅相成的。

核心课程自提出后,就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既涉及核心课程本身,也涉及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的关系。①是新学科在不断发展或学科内在分支在不断生长,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哪些内容应置于核心课程,哪些应置于外围课程,难有一统。②是核心课程及其名称并不能界定所教的内容。③是核心课程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兼顾所有的学生。④是核心课程围绕社会问题而组织,似乎通过学校教育就能解决大多数社会问题,其实不然。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显性课程具有特殊目的性,这就是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另外,显性课程还具有特殊的形式,就是以教学为根本途径,包括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直接教学,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开的间接教学。

7(2)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中期。

一般而言,隐蔽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换言之,隐蔽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隐性课程的范围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大致说来有这样一些:①在物质层面上,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②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③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④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①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②在计划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

③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它所涉及的范围上就可以看出这点。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它的根本特性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必修课程所具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①选择传递主流文化;

②帮助儿童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能力和态度; ③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④帮助儿童获取某一教育程度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 ⑤促进一部分儿童的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性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根源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发展。现代选修课程的蓬勃发展和不断繁荣,有四个基本依据:

①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②儿童发展需要的差异; ③知识经验增长的无限性; ④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5.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权威性。课程编制中心的权威性来自政府赋予它们的职责以及法律赋予它们的合法性。②多样性。课程编制中心可以为整个教育系统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些地区编制课程;为某个教育阶段或几个教育阶段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类学校或几类学校编制课程,还可以为某类学科或几类学科编制课程。③强制性。在绝大多数国家,课程编制中心负责编制的课程是强制执行的,其中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习题集等。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在推广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

①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②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③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④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

而由教师直接参加的校本课程则具有诸多优势:如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等。

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①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

②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③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

④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9 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各个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结构是课程组织的结果。如果说课程类型问题,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与外在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协调平衡问题的话,那么课程结构就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平衡问题。具体说,就是选定的课程内容需要按照课程的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是指整个课程中内容的连贯。而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是指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结合与平衡。所以,课程结构就有两个维度,即课程横向结构和课程纵向结构。

1.课程的横向结构

课程的横向结构又叫水平结构,是指课程不同系列的成分之间在水平面上或横向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课程的横向结构,具体表现为分科内容的整合问题。

(1)课程整合的概念

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在我国,有研究者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从历史和发展的意义上说,“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

(2)课程整合的主要形式

课程整合的形式主要有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①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领域联系起来,使得在一个领域里获得的东西基于和强化在另一个领域里获得的东西。

②融合课程。融合课程是以完全整合或融合两门以上不同的科目为基础,来解决分科割裂知识的缺陷。

③广域课程。广域课程一般包含某一完整的知识分支,也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知识的内容,是将各科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排列组织,进行有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和融合课程相比,其整合程度和范围更大更广泛。

④发生课程。在发生课程里,一个领域里的主题是套源于另一个领域里的主题,主要目的是弥补关联课程所缺乏的主题。

⑤科际课程。关联课程尚保持着广域或学科的独立性格,而科际课程则把两个及其以上的学科合并为一个单一的学习领域。

⑥超学科课程。超学科课程是一种彻底的整合课程,它超越了或撇开了学科。倡导超学科课程计划的人们认为,课程应该建立在宽阔的学习经验和广阔的社会问题之上。

⑦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课程整合的一种最根本的形式。前面已作介绍。(3)学习领域 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人们正在建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整合的形式,这就是“学习化课程”。在学习化课程里,课程设置不再以科目的形式和名称来进行分门别类了,而改用“学习领域”的概念和术语。

2.课程的纵向结构

课程的纵向结构,又叫垂直结构,是指课程要素的不同质量之间在纵向上或垂直维度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国内外关于优化课程纵向结构的主张和形式主要有三种:直线型课程、螺旋型课程和阶梯型课程。

(1)直线型课程

国内一般只提直线式教材排列,它是指“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与重复的排列方式”。直线型课程,就是在课程内容的排列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与重复的排列方式。

(2)螺旋型课程

螺旋型课程,实质上就是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采取的螺旋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按照学习的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两个以上主题、单元、年级或阶段安排内容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内容,以便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某门课程或某门课程的一个方面。随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影响,螺旋型课程也对各个国家的课程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3)阶梯型课程

阶梯型课程这一概念既涵括了课程结构的内容,又涵括了课程结构的形式,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其中阶梯型作为外在形式,揭示了课程结构内容是精选自人类文化成果,而且应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依次演进的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课时中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排列,形成多层级的一个个台阶,从而构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所以,所谓的阶梯型课程,就是根据客观需要与可能,从人类文化中选择出精华部分作为预期教育结果,然后按照学生发展的动态水平层次,把预期教育结果按难度高低分解后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排列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从而在课程实施中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跃上一个又一个阶梯,一步一步地把预期教育结果内化为学生的发展成果。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模式

(一)目标模式

1.含义:重视目标的分析与设定,强调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叙述呈现目标,依据所拟定的行为目标来编制课程。

2.优缺点:

(1)优点:提出并发展了最具权威性的系统性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方法论的 11 探究奠定基础。

(2)缺点:①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将教育活动约化为训练活动。②只重视课程设计的技术层面,导致教育加工中的人性扭曲现象。③只关注预设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漠视非预设的或伴随性学习成果。④过分强调可测的教育目标,造成设计中的机械主义和课程内容组织中的支离破碎状况。⑤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的标准观,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教育经验 3.组织教育经验 4.评价教育计划(二)过程模式

1.创立者:【英】斯藤豪斯:强调教育的过程、方法和原则,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

2.过程模式原理

(1)课程开发的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并提供实施“过程原则”(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3)形成性评价和“教师即研究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自1967年问世以来,迅速显示出其优越性。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有意义。由于它是在课程实施结束之前实施的评价,因此对课程的开发、教与学过程的作用更加显著。

二、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吸取各种课程理论中合理成分的原则

(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原则

(三)系统原则

(四)多元主体合作原则

(五)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六)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七)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1.概念: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研制的主要依据。

2.课程计划内容:(1)课程类型和科目的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课程计划设计原则(1)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体现基础型和多样性

(二)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

1.概念: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正规教育中最古老的教学工具,它作为一种桥梁,使预期学习的组织和结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连接起来。

2.课程标准的结构(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 3.设计原则

(三)教材(又称课本) 1.概念:

教学材料(简称为教材):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资料和课程包。 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材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此外,教材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材设计的原则

13(1)动机——效果原则(2)能力——适切原则(3)练习——应用原则(4)引导——持续原则 ★教科书的编排要求:

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准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当代教材发展新动向: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四、课程实施

1.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所以,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前提是教师把所要采用的课程作为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

2.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三原则:①整体性;②迁移性;③生理适宜(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

五、课程评价

(一)概念: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两者是构成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二)课程评价目的和功能 1.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2.功能:诊断、修正、决策

(三)常用课程评价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CIPP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和框架。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1997年9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烟台召开的素质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此后,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本确立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从而将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提出了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任务。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

二、国外课程改革

(一)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1.课程实施取向上强调互相调适与创生 2.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3.重视信息素养的养成 ★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想

(一)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2.总体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P.114-115)

3.新课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作业: 1.名词解释:①广义的课程 ②课程计划 ③课程标准 2.简述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3.简述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

4.简述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5.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第二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6)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一)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2、每小题1分,3、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

5、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8、(D)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C)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C)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B)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D)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

14、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二、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 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 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 教育和 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 计划、课题计划和 计划。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四、论述题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20.心理学家冯特于_____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69年 B.1879年 C.1889年 D.1899年

21.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可以相差很大,但是我们总是认为他的大小没什么改变,仍按他的实际大小来知觉,这是知觉的_________。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2.___________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23.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______。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24.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的思维过程是___________。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

25.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教师在提供感性材料时,变换其非本质特征而保持其本质特征,这种方式是___________。A.变式 B.定势 C.下定义 D.联想

2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__。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7.通过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一个8岁的儿童测得的心理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为___________。

A.125 B.135 C.80 D.100 28.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时,动机水平和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成___________。A.正比 B.反比 C.正U型曲线 D.倒 U型曲线

29.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直接决定活动完成的心理特征是___________。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0.个体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__。

3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________。

32.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主要的中介环节是____________。

33.先前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__。

34.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所构成,这七种智力成分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________________。

35.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6.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

37.小强的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强、平衡、灵活的类型,他的气质类型是_____________。38.减少侵犯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运用社会制约、提高道德发展水平。39.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

七、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40.影响信息保持的因素有哪些? 41.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42.简述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八、论述题(本题12分)

4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合理地设置课堂环境,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D 6.A 7.A 8.D 9.D 10.B 11.D 12.D 13.B

二、填空题:14.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5.教会 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 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18.小组 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2.(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答案: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20.B 21.D 22.B 23.C 24.D 25.A 26.A 27.A 28.D 29.A

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0.意识 31.选择性 32.表象 33.思维定势 34.自知智力 35.诱因 36.高原现象 37.多血质 38.宣泄 39.从众

七、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40.(1)识记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3)学习程度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41.(1)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有些性格特征在各种气质类型的人身上都可能形成;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发展的速度,性格特征也会影响人的气质类型的改变。

(2)气质与性格的差异:定义的差异;形成与影响的差异;稳定性与可塑性的差异;社会评价的差异。42.(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和谐(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八、论述题(共12分)43.(1)阐述成就结构理论,分别阐述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即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的特点以及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不同作用。

(2)结合实际论述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的方法和措施。(3)客观分析学习竞赛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心理学部分之二(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3.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4.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7.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A. 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9.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像力 D.分化概念

1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11.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坦伯格 12.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1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 B.支持疗法 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15.人的情绪是以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16.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 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 的。

17.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1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 的需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20.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21.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心理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 2.B 3.A 4.D 5.C 6.A 7.B 8.B 9.D 10.A 11.B 12.C 13.C

二、填空题:14.比较 抽象与概括 15.需要 面部表情 16.分配 自动化 17.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18.尊重 自我实现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①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 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①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20.(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21.(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2.(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可以以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也可以以多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概括性论述。(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可以使用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也可以使用多个实例进行论述和说明。

心理学(两学考试)试题之三(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A.1~2 B.20~40 C.60~70 D.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注意的功能有()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仿真试题之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11.B 12.B 13.B 14.B 15.A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第三篇:专接本《学前教育学》教案6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一、教育目标

1.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和价值。2.知道如何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做好准备。3.掌握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知识和技能。4.学会指导和评价幼儿的游戏活动。

二、教学重点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准备、观察、指导、评价。

三、教学难点

1.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2.民间游戏活动的案例。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概念(特征):

游戏是儿童个体发起的活动;游戏是令儿童愉快的、有趣的活动;游戏没有外在目的,其动机来自儿童内部;游戏是儿童自发自愿的活动,没有强制性;游戏产生于儿童熟悉的事物;儿童能够修改游戏规则;游戏需要游戏者主动的参与。

(二)游戏的种类

1.从教育的作用上分

(1)角色游戏: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例:“健身房”游戏,角色有“经理”、“教练”、“客人”等)

(2)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竹制材料、金属材料、泥巴、沙、水、雪等),通过手的创造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例:参观机场后,用大型积木搭 “机场”)

(3)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言语、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例:《老鼠娶亲》,设定角色,表演情节)

(4)体育游戏: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主的游戏。(例:学习“解放军”,匍匐前进,扔“手榴弹”,炸“碉堡”)

(5)智力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儿童在愉快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例:猜谜语,老师说谜面,幼儿猜谜底)

(6)音乐游戏:儿童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例:边唱歌曲《划船》,边进行“划船”比赛)

2.从教师指导上分

(1)自发游戏:是由幼儿自己思考出来、组织发起的,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充分反映了儿童的自主性,所以又称自主游戏。(例:自由活动时,自由挑选玩伴,决定玩什么,怎么玩)

(2)规则游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例:练习手眼、手脚协调的“打保龄球”活动)

(3)从社会性发展分(美国教育家帕顿)

①非游戏行为:0-2岁,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或跟随成人。

②旁观游戏: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儿童游戏,兴趣集中在别人游戏上,自己没有参加游戏。

③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意识到他人的存在。

④平行游戏:2岁半-3岁半以后,在其他儿童旁游戏,自己玩,但材料和游戏方式与他人类似。

⑤联合游戏:3岁半-4岁半以后,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玩,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目的。

⑥合作游戏:4岁半以后,在小组中大家一起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4)从认知的发展上分

①机能游戏(也称实践游戏、练习游戏):0-2岁,以肌肉活动为主,特征是重复、操作、自我模仿。

②象征游戏:2-7岁,皮亚杰“让我们假装游戏”,以多种方式自由展示创造力、体力、社交能力。

③规则游戏:7-11岁,按照规则去行动,用规则限制、调整自己的行动。

(三)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有利于幼儿大肌肉的发展。(例:“切西瓜”、“钻桶”、“爬桶”)其次,游戏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例:拧盖子、剪剪贴贴等)再次,游戏有利于幼儿躯干肌肉的发展。(例:“乘电梯”,伸直腰,弯腰)最后,游戏有助于幼儿感觉运动技能的提高。(例:在不同地面行走,锻炼脚部触觉)

此外,游戏有助于幼儿对身体机能的认识。(例:“洗衣机”,听指令,做动作)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例:玩积木,学会“相等”的概念)其次,游戏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例:玩水,了解水无色无味,透明,有重量等特性)

再次,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例:“医院”游戏,“冰激凌”棍代替“注射器”)

最后,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例:给“宝宝”包小被子,横短竖窄,最后想到斜对角包)

此外,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例:“找相反,说相反”游戏,孩子学会大小,长短等相反词)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首先,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里气氛。(例:创造力测试,有宽松气氛的游戏组高于对照组)

其次,游戏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例:金属红箱子实验,探索使用玩具的创造力最高)

再次,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例:积木游戏中,能用长方形积木当“娃娃家”的床)

最后,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例:自由游戏组创造力,高于模仿组和解决问题组)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首先,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例:表演游戏,戴“咧嘴大笑”面具,表现喜悦)

其次,游戏能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快乐之情。(例:幼儿园调查问卷,最高兴的事是做游戏)

再次,游戏能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情绪。(例:“动物园”,驯养猛兽,减少对其恐惧之情增加爱心)

最后,游戏能使幼儿进行情感宣泄。(例:体育游戏中,拳打脚踢“沙袋”,释放气愤之情)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首先,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例:插塑游戏,材料不够,互抢)其次,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例:“开火车”游戏,火车头、身、尾)再次,游戏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例:“荡秋千”,学会在分享、轮流、给予和索取间找平衡)最后,游戏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例:角色游戏分配角色,用“剪刀锤”决定)

此外,游戏锻炼了幼儿顽强的意志。(例:布鲁纳等人的钳子棒子取粉笔的实验)

6.发展幼儿的美感

首先,游戏的设施有利于幼儿领略美。(例:漂亮玩具,装饰一新的游戏环境)

其次,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幼儿欣赏美。(例:角色游戏,去“美术馆”看“画展”)

再次,游戏的成果有助于幼儿再现美。(例:把制作的“项链”、“手镯”戴在身上,装扮自己)

最后,游戏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大胆创造美。(例:美术区,绘画,大海)

(四)幼儿游戏活动的准备

时间、空间和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应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前三点为创设环境)

1.设定游戏时间(游戏的重要保证)

首先,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晨间接待、教育活动后、午睡后)其次,力争每次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游戏。(维持30-50分左右)

再次,使室内游戏时间与室外游戏时间基本均等。(室内:陶冶社会情感,室外:培养运动技能)

最后,合理安排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布置游戏空间(游戏的基本条件)

第一,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空间密度=房间面积-不可用的空间面积/幼儿人数)

第二,开辟各种游戏区域。(设立4-6个游戏区,暂时性游戏区和永久性游戏区相结合)

第三,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场地多种多样,新颖独特)

第四,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清洁卫生,无铁钉、碎玻璃、破砖瓦)3.提供游戏材料(游戏的物质支柱)

首先,广泛收集废旧物品。(自然物,无毒无害,廉价物美)

其次,变换游戏材料的陈列。(改变游戏区,增减游戏区材料,把一个游戏区材料转到另一个游戏区)

再次,形成超级组合游戏材料单元。(超级组合材料-3种以上材料组合,复杂组合材料-2种以上组合)

最后,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游戏材料。(玩具储藏室,玩具架,让孩子自己选择使用所需材料)

4.丰富知识经验(游戏的源泉)

首先,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例:体育活动教武术,自由活动时就可开“武术馆”角色游戏)

其次,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例:参观野生动物园后,用积木搭“野生动物园”)

再次,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例:妈妈带小朋友去理发店,小朋友扮演“理发师”就非常好)

(五)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 1.观察的价值(意义)

教师的观察在幼儿园游戏过程中的作用:(1)观察是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

(2)观察是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它把教师的游戏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连接起来,起着纽带的作。

(3)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通常在游戏中能得以充分的表露。(是观察幼儿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的时机)

2.观察的策略(具体方法)

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时候,应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观察时不妨碍幼儿游戏,选好位置,不太近也不太远。)

其次,要在幼儿彼此熟悉后观察。(为真实反映游戏水平,要在幼儿熟悉了解后再观察。)

再次,要对全班幼儿进行观察。(对全班游戏的表现进行普遍观察,了解本班幼儿游戏整体发展水平。)

最后,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在普遍观察基础上,对某个幼儿进行观察。)此外,要对幼儿反复进行观察。(仅凭一次观察,难以推断出幼儿的游戏特征。例:玩沙游戏)

3.观察的记录

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的同时,要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加以记录,以作为珍贵的资料加以保存,为指导游戏服务。

(1)教师可以以幼儿为主线,设计记录表,来加以记录。(例:幼儿社会性水平记录表)

(2)教师也可以以游戏区为线索,列好记录表,来进行记录。(例:游戏区对幼儿吸引力观察记录表)

(3)有些游戏区游戏是由若干个子游戏组成的,教师也可制作出详细的观察表,来给予记录。(例:角色游戏区观察记录表、结构游戏区观察记录表)

(4)有条件的幼儿园,还要充分利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来进行观察记录,以保证记录的全面性、立体化、长久性和有效性。

(六)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 1.尊重幼儿的游戏

(1)教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倾向。(例:自选游戏时,幼儿不想用教师准备的材料,应尊重他的意见,到储藏室找他需要的材料进行游戏。)

(2)教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选择。(例:分配游戏角色时,尊重幼儿想法,允许他们运用多种方式完成:选出一位负责人由他安排;按小组、学号顺序安排挑选角色顺序等。)

(3)教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创造。(例:潜意识里拱形积木为门,长型积木为床,在“娃娃家”有幼儿把拱形积木当摇篮,教师不应指责,而是鼓励孩子的创造性。)

2.支持幼儿的游戏

(1)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来看待游戏,尽量满足幼儿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幼儿的游戏予以支持。

一方面,教师要满足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要。(例:“医院”游戏,“大夫”为“接肢”犯愁,教师应到储藏室提供这方面材料。)

另一方面,教师要满足幼儿充分游戏的心理需要。(例:就餐时间到了,幼儿玩性正浓,教师要灵活推迟就餐时间,让幼儿能心满意足离开游戏区。)

(2)教师还要关心幼儿游戏的意愿。(例:幼儿表现出对“商店”游戏的兴趣时,教师为他们讲购物的故事,带他们参观商店,提供游戏货币等商店材料支持游戏开展。)

(3)教师还要关心幼儿游戏的进程。(例:一幼儿在“理发店”玩“电吹风”一段时间,教师可在询问后,争得幼儿同意下,找别的游戏区小朋友和她一起玩。)

3.参与幼儿的游戏

(1)教师应是一位幼儿游戏的参与者。

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和幼儿玩一样的游戏,延长幼儿游戏时间,帮助幼儿掌握材料的使用新方法。

(2)教师应是幼儿游戏的伙伴。

教师加入儿童游戏,是普通的一员,处于平等的地位,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与幼儿的同伴关系表现在:

一是教师应邀参加幼儿的游戏。教师既要遵循幼儿制定的规则,又不能完全被动受制于幼儿,而要根据游戏情节发展,适当引进新因素。(如:提出问题、提供范例、给与评价来影响儿童游戏内容情节变化,促进游戏发展。)

二是教师主动参加幼儿的游戏。选择时机,以游戏角色主动投入。(如:“地铁站”游戏,教师可以扮演乘客排队,站在队尾,投入游戏。)

(3)教师对游戏的参与要适当。

教师要适时、适地、适宜的参与,并及时退出,过多参与会干扰、破坏幼儿游戏的延续和发展,过少参与又不能起到教育作用。(例:刚入园的幼儿游戏能力差,需要教师参与,树立榜样。)

4.引导幼儿的游戏

(1)教师要诱发幼儿的游戏。

一方面,在游戏场地置放一些新材料、新设备,引起幼儿开展某方面的游戏。(例:结构游戏区,张贴“天安门”、“长城”等图片,引发幼儿搭建这些建筑的兴趣;角色游戏区,放置鞋帽等新材料,引发幼儿玩“时装模特”游戏。)(PPT:布置游戏场地,要有调整、有新意)

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幼儿外出参观、让幼儿观看电影、阅读图书画册等,也能引发幼儿的某种游戏,并使幼儿知道应如何使用材料、如何开展游戏。(例:参观农场,让幼儿认识家禽,农场主、饲养员之间的角色关系,体验到劳动的艰辛,还能萌发扮演“饲养员”的愿望。)

(2)教师要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例:“火锅城”游戏中,当幼儿用面泥做很多菜后,教师可以问孩子面泥还能做什么,引导孩子拓宽思路,作出“碗”、“盘”等)

(3)教师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例:一幼儿在“娃娃家”抱着“宝宝”,有些幼儿在玩“服装店”,教师可以启发她去“服装店”给“宝宝”买衣服,更好扮演“妈妈”,和小伙伴交往,是游戏丰富多彩。)

(4)教师要巧妙扮演游戏中的角色。

首先,可视幼儿的特点,给予引导。(例:在“娃娃家”厨房炒菜的幼儿,不理其他“客人”,教师可以扮演“街道干部”跟孩子聊家常,让孩子多开口说话。)

其次,可据游戏的情节,予以引导。(例:“农贸市场”扮演“菜贩子”的小朋友要下班,“娃娃家”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要给孩子过生日,不让菜贩子下班,教师可扮演“市场管理员”进行调解,让菜贩子下班,爸爸妈妈可到超市买菜,或是去饭店吃饭。)

5.干预幼儿的游戏(注意消极因素)

游戏固然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但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较为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在幼儿的游戏中必然会出现与现实生活主流相悖的现象。

教师要注意矫正幼儿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的思维、想象逐渐科学化、合理化,符合现实生活逻辑,以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例:“豆浆店”,“顾客”要餐巾纸擦嘴,“服务员”让她用袖子擦,此时教师应对“服务员”指出,热心为顾客服务,要讲卫生)

一些无意有害的自发游戏,教师要及早进行干涉,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例:幼儿商量玩“火烧博望坡”游戏,教师听到后,马上扮演成“消防员”,对幼儿进行消防教育,使幼儿不在产生玩火的念头)

幼儿游戏的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幼儿兴趣、爱好、需要等在游戏中都会发生变化,教师应对游戏的过程加以监督,以随时消灭隐患。(例:“铡陈世美”游戏,“王朝”、“马汉”等要“陈世美”下跪,不肯便要打他,这时老师扮演包公厉声说:“光天化日之下,谁敢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压下了孩子的火气)

(七)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与游戏的准备一起看)

教师在评价幼儿游戏活动时,可从游戏环境、游戏活动、幼儿发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的指标要尽可能详细、具体,以便于操作。1.幼儿游戏环境的评价(与游戏准备合在一起看)

教师要对幼儿游戏环境的安全性、刺激性、协调性与教育性、适宜发展性进行评价,可用“幼儿游戏环境评价表”来进行评价。2.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

教师要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各个方面、每一环节进行评价:(1)教师要评价活动的目的、目标。(2)教师要对组织形式(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人游戏)进行评价。(3)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游戏经验)进行评价。

(4)教师要对游戏活动的准备(时间、空间、材料)进行评价。(5)教师还要对游戏的开端、过程、结尾进行评价。

(6)由此结束时,教师还可组织全班幼儿巡回参观,管事同伴的创造硕果,并给予表扬鼓励。3.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

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可由教师和幼儿双方来进行。(1)教师评价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

首先,教师要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强化,以保证幼儿游戏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其次,教师要在幼儿游戏结束的时候,给予必要的集体评价,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持久的进行下去。

再次,教师要对全班幼儿进行详细的书面评价。(2)幼儿评价自己的游戏发展水平

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是最有权威的评价者。

一方面,教师要让幼儿用口头语言来对自己的游戏进行评价,使教师能全面地了解幼儿开展游戏的情况,为幼儿今后的游戏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在幼儿评价自己的时候,教师也可见缝插针,随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创造条件,使幼儿有机会通过书面语言,来对自己的游戏作出评价,以利于教师编写幼儿游戏成长档案,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教师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对自己在游戏区的语言、行为、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四篇: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 “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 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法语德语中 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教育学原理

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类:“类”经验 教育结果迥异

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

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教育学原理

2、教育活动特殊性:

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详细解释:

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

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A 地位的相对性 B 地位的主体性 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

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承担者)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

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论” C 复合主体论

3、教育内容

1)定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2)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B 形成人的价值 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

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教育物资

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

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

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 C 教育辅助手段 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 能否开展的决定决定因素:物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教学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现场评分 分组:

第一组身份:“学生”

第二组身份:“教师”

第三组身份:“校长”

情景:

教师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学生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解决。最后由校长评价。课文: 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范成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般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

可能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先天,后天)、环境因素

现实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发展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

一、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A 可遗传的特质 B 遗传造成的差异

C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

2、成熟机制与个体发展

A 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B 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C 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二、主体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

1、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 健康、智慧、情感、知识、经验、态度

2、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

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1、环境因素的分类 A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 大环境/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 作用强度与个体发展水平有关

B 提供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作出一定限制 C 影响有正反之分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一、现实性因素三个层次 A 生理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B 精神层面

C 社会实践水平上的

二、现实性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最近发展区

A 活动要求与个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B 活动本身水平与重复程度 C 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D 活动成效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系统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专门的机构何组织系统,并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念

1、制度:机构或组织的系统;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结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何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学原理

2、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等。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规则而言,包括各类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等

3、教育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1、小学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的阶段,不涉及职业训练。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因国而异,入学年龄大多在5~8岁,以6岁居多,修业年限一般5~6年。

2、初中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小学到初中实行免试入学。修业年限一般3~4年。大部分国家尚未实施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到高中一般实行考试入学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制较小学、初中复杂,除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等。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高中毕业一般要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但也有例外,如美国的SAT考试将高中学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分开。

4、大学教育制度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大学的学术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都是其独有的。第三节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1、癸卯学制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正式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学制。主要效仿日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既维护封建专制基础,尊孔读经,又极力仿效外国,重视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学制长达26年,整体不伦不类。

2、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教育系统,由蔡元培主持制定。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初小、高小,共7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年限17~18年。

3、壬戊学制

1922年颁布,主要借鉴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小学6年,中等教育分初、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国学制史上属第一次,是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

1、建国~1957年,主要学习苏联。1951 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1958年~文革

1958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到后期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积累到文革时期爆发。

3、文革时期,教育遭到极大破坏。4、1976年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开始教育改革。1985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调整。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

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招收3—6岁儿童,贯彻“保教结合”原则,进行启蒙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际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和地区为学前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的1-3年不等的免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但这些服务和学前教育并未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如丹麦、芬兰、韩国、美国、爱尔兰、葡萄牙、新西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区。

其中,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丹麦、法国、芬兰 等重视通过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免费教育原则。法国的《教育法典》、芬兰的《基础教育法》等都规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初等教育

主要是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7岁儿童,学制5—6年,其任务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不分段,实行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稍迟,学习年限也较普通小学略长。

3、中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各种成人中等学校等。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为六年制三三分段,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等教 6

育属于义务教育,两者互相衔接,构成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高级中等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各种中级技术人员为目标;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前和初等教育师资为任务,与中等专业学校均属专业教育;技术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工人;职业中学则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为其从事相应职业作职前准备。

4、高等教育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专业教育,处于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一般2—3年;大学或学院的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少数特殊学科5年或6年;研究生教育分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一般分为2—3年,也有两年制无学位研究生班。

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除成人高等学校外,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中设有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有夜余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或函授部)、独立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干部专修科、社会大学、刊授大学等。此外,我国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者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可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第四章 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从类型上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等;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从学科上可分为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艺学科。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7

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等。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实际末20实际处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在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中,杜威常被认为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

隐形课程产生于20 世纪60~70年代,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以本校学生为实施对象的课程。附加阅读: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管理模式弊端。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等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统一领导、总体规划,有利于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但其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智力特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压制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定本地区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吗?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改的主要改革方向: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附加阅读: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课程进行管理?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执行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反思性解读者,在课程实施中主动对其进行反思性解读、创造性地诠释和重构,使其不仅适应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也能够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以一个实践性研究者的身份,直面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现场作业(20~30分钟)

某校为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将一部分同学安排在某乡村中学,其余同学则在某城市小学,实习内容为1篇语文课文,时间为90分钟,2个课时。请根据你的去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一.课程名称(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生情分析或内容分析

四.课时分解(进度安排)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教案重点,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五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教学的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1571---1635)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

一、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家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教育家。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 10

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四、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发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或发展。将来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的人。

五、瓦根舍因(Martin Wagenschein,1896年-1988),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三、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四、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六、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七、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第六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学原理

二、我国德育的历史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 12

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教育学原理

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理论联系生活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三、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具体说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觉悟。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五、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通过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生活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第七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教学方法:安排现场说课 第十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发展(了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从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在我国,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最早的兼职教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

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汉代、唐代等时期,都设有各种称呼的教育官。除官学外,春秋战国之后,私学兴起,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仕,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

近代,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明确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教育学原理

由上可见,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去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灵活性)。这是由于教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保护和差异作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工作。

3、系统性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者。学生成长是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存在着阶段划分、教师的影响彼此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和矛盾之处以及教师的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都说明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系统性。

4、学习性

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

三、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研究教师角色,就是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是扮演好教师角色的前提。

1、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16

信息,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把知识客体内化为自身的主体结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使教知识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之上,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2、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时接受者的角色。但古今的含义有别,以前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

4、管理者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传统的教学管理被理解为管制约束,常通过纪律的维持来实现,教师扮演“警察”、“保姆”的角色。而好的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客体教学常规、倡导学生参与管理,树立集体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向导”、“建议者”等角色。

5、人类灵魂工程师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老师,教师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交心的对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全面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7、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而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导致行为上的缺陷。

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需要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角色差距。包括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要减少教师角色任务,使同一角色在不同情况下应承担的职责更加集中和明确,尽可能不要求教师在矛盾的角色任务中作抉择。自我协调首先是加强道德学习,其次是以专业人 17

员的角色为重,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再次是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

教师要常常表现出真我,才更亲切、真实。但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也要适时拾起那种威严的教师角色。“度”该如何把握,乌申斯基主张:严肃中渗着笑语,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1、教育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学生观: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有状态,而不是他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3、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和学生发展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态度

1、“谋生型”教师(生存型)

这类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次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由此,他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他们常常采用的办法,他的职业活动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这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2、“成就型”教师(骄傲型、享受型)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由此,这样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会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并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3、“理想型”教师(热爱型、发展型)

在发展状态下,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由此,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师德修养

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教师公正,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于他。责任感,就是对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四、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还应强调:理解学生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教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标准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高校:助教(研究实习员)→讲师(助研)→副教授(副研)→教授(研究员),其他系列

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二、津贴

教师工资构成中灵活的部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挂钩。教师津贴是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而设置的。高校:课时费、科研课题津贴、导师津贴等 中小学主要为课时费

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部分专家级教师,还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三、奖励制度

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普通教师经考核合格者,年终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

四、补助工资 领导职务津贴 教龄津贴 班主任津贴

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津贴 特级教师津贴

地区津贴 其他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做班主任工作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须经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1、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

2、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

3、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

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挑战的工作。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教师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突出的品质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

班主任不仅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爱动其心,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而且是班主任情感的突出体现。

3.广泛的兴趣。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决定了班主任广泛而独特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表现在:(1)当班主任的兴趣。(2)开展活动教育学生的兴趣。(3)多才多艺。

4.突出的能力。班主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带好班,没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的。5.灵活的思维方式

班主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它要随着思维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特点表现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思路开阔、独特、新奇。灵活性。班主任思维方式灵活性是指班主任要学会“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生活的集体。

一、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全体成员所认可的奋斗目标。

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3.有和睦、上进的人际氛围。4.有能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5.有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二、班级集体建设工作

1.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每学期举行

一、两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活动。这些都对养成集体意识有大的帮助。

2.培养积极分子。培养一支有相当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保证。

3.调节好人际关系。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需要个别教育的学生要不厌其烦。4.制定集体规范,形成集体舆论。5.实行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

三、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学生的威信有关。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2009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5、制定班主任计划

6、其他工作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交流、讨论)

第五篇:教育学教案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中外学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2.掌握世界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3.熟悉我国学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重点难点:学校文化、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我国学制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概述

研究学校问题,不能不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质,研究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类型。

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正式制度(硬制度)、实施机制

二、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educational system(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少儿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领导体制。

三、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制度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历史文化传统 ★

四、学校文化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英】马洛利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德】斯宾格勒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英】丘吉尔

(一)定义: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来源:

1.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2.年轻一代的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⑤生成性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一种组织文化。2.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校文化的形式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制度文化: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中外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安大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类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学校物质文化,如:学校建筑

1.体现教育学、卫生学、建筑学、工艺学、经济学及群众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原则和风格。如:江西服装学院、创世纪学校

2.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达。如:北大红楼 3.蕴含某种哲学和文化的理念,学生置身其间,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服务社会。4.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学校制度文化 1.学校制度 2.学校仪式 3.学校规章 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提问:学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社会: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雨果)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马克·吐温)对个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校是母亲——永远不要把她忘记!你长大成人后,即使周游了全世界,见过了大世面,而她最质朴的白色房屋、关闭的百叶窗和小小的园子——那是你的知识之花最初萌芽的地方,将永远保留在你的记忆中,正如你的母亲永远记着你呱呱坠地的房屋一样。【意】亚米契斯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 3 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后来,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基本功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制的概念及意义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原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P.75)2.意义:从组织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关系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学制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下延型学校系统、上伸型学校系统

(二)各类教育系统的形成

是指各类学校的逐步分化,出现明确分工。

三、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类型结构:①普通教育:全面性、基础性、普及性

②专门教育:

③特殊教育:盲聋哑教育、弱智教育、工读教育

3.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四、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

1.学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3.学制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学制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考虑教育基础和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五、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3.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4.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5.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6.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1.产生:清末 2.演变阶段

①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抄袭日本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②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并推行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 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③1912壬子学制 ④1913壬子癸丑学制

⑤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新学制”,较成熟的现代学制。⑥1928、1932、1940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学制。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 1.1951年学制改革

优点:①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保证各种中高级人才的培养。

③使青年有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使干部有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④体现方针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满足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⑤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2.1958年学制改革

①制定了“三个原则”、“六个并举”的政策。

“三个原则”:统一性与各样本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③逐级下放学校的管理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教育工作调整,有所发展。1966年 “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校教育濒临毁灭。3.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二、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三、现行学制改革的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使学制的结构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1.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统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2.使学校招生和分配的办法多样化,教育经费筹措来源多样化等。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的培养。2.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和起点的提高。

(四)积极而稳妥的原则

(五)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现行学制的改革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内容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现行学制改革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作 业:

1.名词解释:①教育制度;②学制;③学校文化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

下载教育学教案(6)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教案(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教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6[推荐5篇]

    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教案 - 副本 (6)★

    《老人与海鸥》教案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

    教案6

    教案6 授课时间:2009-10-16 授课班级:人文艺术系07级戏文1、2班 授课主题: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与主持要求 授课主要内容: 结合央视“新闻调查”视频案例,详细讲解民生类新......

    《教育学新编》教案

    《教育学新编》教案 (做合格教师的科学—教育学) ??学习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教育以及教育学的含义,了解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等基本理论。? ?2.通过本......

    教育学试讲教案

    第二节 教师角色的地位 试讲人:郑健 一. 教学目标: 认识教师角色的地位,掌握教师角色地位的两个方面。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业内地位。 三. 教学方法 : 讲授......

    幼儿教育学教案

    第 1课时 内容:绪论 目标:1、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知道什么是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 3、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及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重点:掌握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的概念......

    罪犯教育学教案

    《守望的距离》书目导读的教案 章节名称:守望的距离 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女犯明白开卷有益,阅读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女犯认识人生,从而从根本上去感化女犯,让她们明白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