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教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正向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对这些关系的认识。重点难点: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决定和影响。2.掌握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4.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一)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
(三)制约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
(四)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
(一)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决定受教育权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教育内容的取舍
(五)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它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P.28)
中央集权式:中国、法国 地方分权式:美国、加拿大 中央、地方合作:英国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二节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可能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具有潜在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的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
(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并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最终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实验室、实验园地、校办工厂和农场,它们既结合教学进行实验和实习,又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还担负着社会咨询工作,对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研究和解决,这都起着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作用。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现代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重视开发人才,大力投资于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腾飞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来源于教育外部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内部人的主观意愿。
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的能动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意到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促进受教育的“政治社会化”
总之,教育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文化,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倾向;而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又要依赖于教育。分析教育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对于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一般 3 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它是人类主观精神的外化、客观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技术知识、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教育学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文化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文化保存是指将创造出的文化积累起来以利于后人继承和延续的过程。文化保存是文化积累和延续的条件。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创造的文化,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并不断丰富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凭借教育。教育总是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通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讲评内容、指导运用来筛选、整理、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二)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
教育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通过教育,掌握语言文字,获得文化信息,进行互交作用,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使人类克服了孤立、独处和疏远的状态,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教育由于其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以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教育传播文化的特点:
1.教育可以对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3.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的、亲密的联系。
5.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的特点:
1.教育所选择的文化是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文化。
不同性质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有很大 4 的差异。
2.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这种文化要能为学生接受,要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
教育选择文化的主要途径:(1)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来选择文化。(2)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来选择文化。(3)通过教师选择文化。(4)通过校园文化的选择来实现。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促使文化的“净化”和“创造”的实现,并由此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生产新的文化。
文化的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最富有特色的功能,体现在:
1.学校教育不仅传递文化,还要承担创造新文化的部分任务。在学校教育的学术领域内,提倡不同流派的争鸣,使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的认识和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文化得以生长。
2.学校在培养人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教育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密切联系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四)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作业:
1.简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2.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3.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二篇:教育学教案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中外学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2.掌握世界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3.熟悉我国学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重点难点:学校文化、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我国学制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概述
研究学校问题,不能不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质,研究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类型。
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正式制度(硬制度)、实施机制
二、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educational system(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少儿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领导体制。
三、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制度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历史文化传统 ★
四、学校文化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英】马洛利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德】斯宾格勒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英】丘吉尔
(一)定义: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来源:
1.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2.年轻一代的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⑤生成性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一种组织文化。2.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校文化的形式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制度文化: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中外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安大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类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学校物质文化,如:学校建筑
1.体现教育学、卫生学、建筑学、工艺学、经济学及群众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原则和风格。如:江西服装学院、创世纪学校
2.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达。如:北大红楼 3.蕴含某种哲学和文化的理念,学生置身其间,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服务社会。4.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学校制度文化 1.学校制度 2.学校仪式 3.学校规章 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提问:学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社会: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雨果)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马克·吐温)对个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校是母亲——永远不要把她忘记!你长大成人后,即使周游了全世界,见过了大世面,而她最质朴的白色房屋、关闭的百叶窗和小小的园子——那是你的知识之花最初萌芽的地方,将永远保留在你的记忆中,正如你的母亲永远记着你呱呱坠地的房屋一样。【意】亚米契斯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 3 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后来,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基本功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制的概念及意义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原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P.75)2.意义:从组织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关系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学制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下延型学校系统、上伸型学校系统
(二)各类教育系统的形成
是指各类学校的逐步分化,出现明确分工。
三、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类型结构:①普通教育:全面性、基础性、普及性
②专门教育:
③特殊教育:盲聋哑教育、弱智教育、工读教育
3.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四、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
1.学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3.学制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学制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考虑教育基础和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五、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3.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4.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5.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6.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1.产生:清末 2.演变阶段
①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抄袭日本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②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并推行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 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③1912壬子学制 ④1913壬子癸丑学制
⑤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新学制”,较成熟的现代学制。⑥1928、1932、1940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学制。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 1.1951年学制改革
优点:①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保证各种中高级人才的培养。
③使青年有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使干部有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④体现方针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满足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⑤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2.1958年学制改革
①制定了“三个原则”、“六个并举”的政策。
“三个原则”:统一性与各样本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③逐级下放学校的管理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教育工作调整,有所发展。1966年 “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校教育濒临毁灭。3.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二、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三、现行学制改革的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使学制的结构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1.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统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2.使学校招生和分配的办法多样化,教育经费筹措来源多样化等。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的培养。2.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和起点的提高。
(四)积极而稳妥的原则
(五)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现行学制的改革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内容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现行学制改革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作 业:
1.名词解释:①教育制度;②学制;③学校文化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
第三篇:教育学试讲教案
第二节 教师角色的地位
试讲人:郑健
一. 教学目标: 认识教师角色的地位,掌握教师角色地位的两个方面。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业内地位。三.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教师角色的地位
新课导入:人的社会地位主要依据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三项指标来衡量。而教师作为脑力劳动者,不能够直接创造、生产物质财富,所以不能依据物质生产量对其进行分配,只能从社会分配的国家财政中获得生活资料必须的资金。因此,教师角色的地位有必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一. 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 1.现实状况
从物质财富的占有量上看,教师的经济收入不高,但是与体力劳动者相比,收入固定、有保障,而且又是白领阶层,也算是体面的职业。2.决定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
⑴ 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即:与人的生存的直接关系)
分别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人类对知识的需求,来论述知识的社会价值与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的相关性。
⑵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本的质量
教师的劳动就是知识的批量传递,所以教师本身的内在素质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的内在素质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才会提高。
总之,前者是社会制约因素,是根本条件,后者是教师的角色因素,决定性条件,一内一外,两者缺一不可。2.教师社会地位的前景
信息社会、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知识已经形成了产业。所以“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将大大提高,并成为衡量人的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必然的。
二. 教师角色的业内地位 1.教师角色地位的影响要素 ⑴“社会圈子” ⑵“自我” ⑶ 地位 ⑷ 功能
以上四要素作为角色成分,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角色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角色系统,对教师角色在业内圈子中地位的获得,进行初步的解释。2.教师个体业内地位的获得
教师角色是多种多样的,参与其角色执行的学生、家长、学校的领导和同事都构成了他的社会圈子。教师在其执教生涯中,个体获得自己的业内地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⑴ 适应学校圈子的方式。⑵独立于学校圈子的方式。
⑶适应或独立于同事外社会圈子的方式。
总之,对教师个体在业内获得自己角色的地位,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⑴ 校长对教师个体角色的获得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⑵ 教师角色的地位是靠专业能力和业绩获得并确立的。
⑶ 教师个体在执行角色时,对角色地位的追求目标是可以改变的。⑷ 教师角色的地位最终是以教学效果来确立的。
⑸ 学生和家长构成的社会圈子,对教师个体角色的获得影响很大。⑹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个体对角色地位的追求不一样。三
总结
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决定的。但是,老师作为脑力劳动者,不能够直接创造、生产物质财富,所以不能依据物质生产量对其进行分配,必须根据教师的学历、工龄、职称等因素确定教师的经济收入。
通过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在信息经济社会,知识的社会价值与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的相应关系,认识教师角色地位的影响因素。并且,展望教师未来社会地位的前景,提高教师内在的知识质量,从而提高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和业内地位。
第四篇:教育学教案(6)
第六章 课 程
教学目的:
课程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最关键部分。介绍课程的概念、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和课程的作用。分析课程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介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目标:
1.识记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整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的含义。
2.掌握各课程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解其内容。 3.掌握课程的结构及其主要形式。
4.掌握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及其代表人物,了解其优缺点。 5.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
6.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了解其体系设计构想。教学重点、难点: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流派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辞源》中界定: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释义为:课业及其进程。在我国古籍中,早已使用这一词汇。《朱子全书·学六》中就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语源出自拉丁语,本意指跑道,就象运动员沿着一定的运动场跑道赛跑一样,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美国经验主义者艾伯蒂认为:“学校为学生所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日本教育界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它将教育目标加以具体化,多层次地设定多样的亚目标,并且选择、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内容。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代表人物:巴比特、泰勒、塔巴、惠勒、凯尔、奥利瓦、莱顿索通 3.课程即学习经验 代表人物:杜威 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代表人物:麦克唐纳、斯藤豪斯、布拉特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劳顿、费雷尔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课程的含义被扩展了,学校生活中那些非学科的经验也受到了重视,认为这些经验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明显的作用。当代课程观注重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的全部经验。另一方面,把课程主要看作是教程而不重视学程的静态课程观也受到了挑战,课程不再被看作是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双向的流动实践过程。当然,教学的科目、课业的结构及其进程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般还是被认同的。我们认为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它的实现要依据课程,通过制定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结构等,才能真正将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落到实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课程这个中心,谈论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以一定的目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在学校中,学生是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
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如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一方面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为他们身心的发展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主动探索、体验,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创造能力,促进他们情感、兴趣和爱好的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教育质量评估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但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对学业成绩的考核,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的缺陷,确定努力的目标。对教师来说,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自己不断地反思,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实,所有测验评价指标的建立都是依据课程来进行的。可以说,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离开了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
★
二、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任何课程体系的确定,都是受社会要求决定的,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的要求;政治、道德的要求;文化、科技的要求等。从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出发,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基本上形成了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技术教育课程三种课程。这三种性质的课程体系既反映着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人的身心发展的利益需要。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现代社会的生产、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等,都以现代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现代学校的课程不能不以人类积累和认识的最新成果为前提。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依据,所以,各国都把这些科学当作基础学科列入课程。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必须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必须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现实的学习的可能性。
(四)课程理论
①形式教育论(裴斯泰洛齐)与实质教育论(斯宾塞)②学科中心(布鲁纳)与活动中心(杜威)
③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与社会再造主义(迪尔凯姆、帕森斯)
三、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1.代表人物:杜威、克柏屈 2.主要内容:(1)经验论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3)主动作业论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分支及代表人物: 1.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
2.要素主义课程论:巴格莱 3.永恒主义课程论:赫钦斯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分支及代表人物:
(1)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车里霍尔姆斯(2)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多尔(3)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奥利弗 2.主要观点:
(1)课程目标的灵活性
(2)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构建的文本(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四、课程类型及其结构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从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科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课程、综合课程 从课程的正式程度和发生作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又称课程种类。一般来说,课程类型是“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近代以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科目课程、学科课程)
不过它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课程在所有课程类型中,历史是最为长久的。若追溯其根源的话,分科课程从学校教育产生始即已存在。
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就是分科课程。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等课程,是西方分科课程的原始形态。
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生产、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渐进入学校课程。这时在课程理论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泛智”即“全面的智慧”或“全知”的意思。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由此出发,他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在《大教学论》中竟列出20门学科的课程体系。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4 初,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课程方面主张以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兴趣)为基础,设置了多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完美德行”的人。到了19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从“准备生活”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出了个人功利主义的课程体系。可以说,他们主张的课程都属于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重视学科的逻辑,重视已有知识的价值,重视教师的传授,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获得,有助于教学和评价的组织,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陷:忽视学生心理的逻辑、学习的兴趣、学习中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偏重记忆书本知识,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忽视学科间的联系,获得知识支离破碎,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2)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理论,虽然可以追溯到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上,但活动课程的理论体系则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它的实施则是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验。杜威的哲学与他的教育理论完全融为一体。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杜威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杜威所说的经验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经验不同,杜威说,经验是尝试,它的意义用“实验”表达就明白了。从经验这个中心概念出发,杜威认为一切学习来自经验。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就是经验。他在教育上提出了有名的四个命题: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生长。③教育是经验的连续改造。④教育是社会过程。这四点是杜威对他所信奉的经验的、实验的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
活动课程除了哲学上的“经验”基础之外,它的心理学根据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活动的动机为教学组织的出发点。杜威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四类:①社会动机,即同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欲望。②建设动机,即对原料加工和建造的愿望。③探索研究的动机,即好奇和实验的愿望。④表演动机,即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心理倾向。
活动课程的范围和教材的选择,应围绕儿童这些动机来进行。杜威主张教材的基本源泉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内容的东西。
杜威认为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即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①设置问题,产生疑难情况。儿童遇见问题,感到不知所措,又不知怎样活动,提出了进行活动的要求。②调查和分析问题究竟何在。研究问题的性质,仔细调查,弄清问题的要点。③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设想以怎样的活动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④推断每一步骤所有的结果,看哪个假设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⑤在活动中检验假设,按假设进行实验活动,以行动通过对现状的改革去解决问题,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从上述活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特点是:①活动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儿童的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主动的、活泼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好的。②使学习与生活环境联系密切。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③由于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 5 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智力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乃至人格、民主的意识等都得到了发展。活动课程能全面提高教育的价值。④活动内容重视儿童心理的逻辑,因此,儿童年龄越低,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幼儿教育的主题游戏,小学教育中的主题活动、作业、劳动等,对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很有利的。
活动课程的缺点:忽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忽视教师在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以儿童的活动动机为立足点,如何组织活动和选择教材是很困难的,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学艺术。
2.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1)综合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提出者:【德】哈尔尼斯
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首先,超越了分科课程这种课程形态;其次,超越了儿童中心主义课程。
综合课程在发展历程中,摄取了几代教育家有关的课程新观念、新观点和新主张,孕育起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中,价值综合观念是核心,五个层面的综合是主要内涵:
第一个层面是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这是最直观、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二个层面是性质相近学科的综合。这是基于相邻知识系列有机联系起来的、比较容易实现的综合。
第三个层面是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综合。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的综合。几千年来形成和流行的分科课程,对文化发展在具有选择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封闭性,使得学校里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割裂。
第五个层面是儿童与文化的综合。
为了实现上述五个层面的整合,有许多形式,它们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综合课程的优点:(P.101)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①教材的编写。怎样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棘手问题。②师资问题。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那些只受过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往往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
(2)核心课程
起源:【德】齐勒“中心统合法”、【美】帕克“帕克计划”
核心课程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一反分科课程将各门学科进行切分的做法,而是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核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看作是对儿童中心课程6 的反动,它在产生之初,尤其反对课程只从学生个人兴趣、需要、动机出发的做法。它提醒教育者注意,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成长的,课程需要反映儿童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的需求。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科本身距离生活过于遥远,又可以避免单凭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以致酿成概念模糊和体系混乱的后果。在形式上,核心课程通常采用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
①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因为它把各门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属于要学习的题目,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所学的内容是实用的。
②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③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的缺陷:
①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②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③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3)外围课程
外围课程是为了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核心课程,而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它也不似核心课程那样稳定,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年代的不同及其他差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的差异,如同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对立,是相辅相成的。
核心课程自提出后,就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既涉及核心课程本身,也涉及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的关系。①是新学科在不断发展或学科内在分支在不断生长,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哪些内容应置于核心课程,哪些应置于外围课程,难有一统。②是核心课程及其名称并不能界定所教的内容。③是核心课程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兼顾所有的学生。④是核心课程围绕社会问题而组织,似乎通过学校教育就能解决大多数社会问题,其实不然。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显性课程具有特殊目的性,这就是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另外,显性课程还具有特殊的形式,就是以教学为根本途径,包括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直接教学,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开的间接教学。
7(2)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中期。
一般而言,隐蔽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换言之,隐蔽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隐性课程的范围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大致说来有这样一些:①在物质层面上,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②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③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④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①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②在计划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
③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它所涉及的范围上就可以看出这点。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它的根本特性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必修课程所具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①选择传递主流文化;
②帮助儿童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能力和态度; ③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④帮助儿童获取某一教育程度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 ⑤促进一部分儿童的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性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根源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发展。现代选修课程的蓬勃发展和不断繁荣,有四个基本依据:
①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②儿童发展需要的差异; ③知识经验增长的无限性; ④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5.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权威性。课程编制中心的权威性来自政府赋予它们的职责以及法律赋予它们的合法性。②多样性。课程编制中心可以为整个教育系统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些地区编制课程;为某个教育阶段或几个教育阶段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类学校或几类学校编制课程,还可以为某类学科或几类学科编制课程。③强制性。在绝大多数国家,课程编制中心负责编制的课程是强制执行的,其中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习题集等。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在推广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
①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②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③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④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
而由教师直接参加的校本课程则具有诸多优势:如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等。
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①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
②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③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
④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9 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各个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结构是课程组织的结果。如果说课程类型问题,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与外在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协调平衡问题的话,那么课程结构就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平衡问题。具体说,就是选定的课程内容需要按照课程的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是指整个课程中内容的连贯。而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是指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结合与平衡。所以,课程结构就有两个维度,即课程横向结构和课程纵向结构。
1.课程的横向结构
课程的横向结构又叫水平结构,是指课程不同系列的成分之间在水平面上或横向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课程的横向结构,具体表现为分科内容的整合问题。
(1)课程整合的概念
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在我国,有研究者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从历史和发展的意义上说,“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
(2)课程整合的主要形式
课程整合的形式主要有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①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领域联系起来,使得在一个领域里获得的东西基于和强化在另一个领域里获得的东西。
②融合课程。融合课程是以完全整合或融合两门以上不同的科目为基础,来解决分科割裂知识的缺陷。
③广域课程。广域课程一般包含某一完整的知识分支,也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知识的内容,是将各科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排列组织,进行有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和融合课程相比,其整合程度和范围更大更广泛。
④发生课程。在发生课程里,一个领域里的主题是套源于另一个领域里的主题,主要目的是弥补关联课程所缺乏的主题。
⑤科际课程。关联课程尚保持着广域或学科的独立性格,而科际课程则把两个及其以上的学科合并为一个单一的学习领域。
⑥超学科课程。超学科课程是一种彻底的整合课程,它超越了或撇开了学科。倡导超学科课程计划的人们认为,课程应该建立在宽阔的学习经验和广阔的社会问题之上。
⑦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课程整合的一种最根本的形式。前面已作介绍。(3)学习领域 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人们正在建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整合的形式,这就是“学习化课程”。在学习化课程里,课程设置不再以科目的形式和名称来进行分门别类了,而改用“学习领域”的概念和术语。
2.课程的纵向结构
课程的纵向结构,又叫垂直结构,是指课程要素的不同质量之间在纵向上或垂直维度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国内外关于优化课程纵向结构的主张和形式主要有三种:直线型课程、螺旋型课程和阶梯型课程。
(1)直线型课程
国内一般只提直线式教材排列,它是指“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与重复的排列方式”。直线型课程,就是在课程内容的排列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与重复的排列方式。
(2)螺旋型课程
螺旋型课程,实质上就是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采取的螺旋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按照学习的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两个以上主题、单元、年级或阶段安排内容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内容,以便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某门课程或某门课程的一个方面。随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影响,螺旋型课程也对各个国家的课程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3)阶梯型课程
阶梯型课程这一概念既涵括了课程结构的内容,又涵括了课程结构的形式,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其中阶梯型作为外在形式,揭示了课程结构内容是精选自人类文化成果,而且应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依次演进的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课时中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排列,形成多层级的一个个台阶,从而构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所以,所谓的阶梯型课程,就是根据客观需要与可能,从人类文化中选择出精华部分作为预期教育结果,然后按照学生发展的动态水平层次,把预期教育结果按难度高低分解后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排列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从而在课程实施中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跃上一个又一个阶梯,一步一步地把预期教育结果内化为学生的发展成果。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模式
(一)目标模式
1.含义:重视目标的分析与设定,强调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叙述呈现目标,依据所拟定的行为目标来编制课程。
2.优缺点:
(1)优点:提出并发展了最具权威性的系统性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方法论的 11 探究奠定基础。
(2)缺点:①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将教育活动约化为训练活动。②只重视课程设计的技术层面,导致教育加工中的人性扭曲现象。③只关注预设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漠视非预设的或伴随性学习成果。④过分强调可测的教育目标,造成设计中的机械主义和课程内容组织中的支离破碎状况。⑤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的标准观,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教育经验 3.组织教育经验 4.评价教育计划(二)过程模式
1.创立者:【英】斯藤豪斯:强调教育的过程、方法和原则,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
2.过程模式原理
(1)课程开发的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并提供实施“过程原则”(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3)形成性评价和“教师即研究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自1967年问世以来,迅速显示出其优越性。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有意义。由于它是在课程实施结束之前实施的评价,因此对课程的开发、教与学过程的作用更加显著。
二、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吸取各种课程理论中合理成分的原则
(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原则
(三)系统原则
(四)多元主体合作原则
(五)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六)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七)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1.概念: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研制的主要依据。
2.课程计划内容:(1)课程类型和科目的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课程计划设计原则(1)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体现基础型和多样性
(二)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
1.概念: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正规教育中最古老的教学工具,它作为一种桥梁,使预期学习的组织和结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连接起来。
2.课程标准的结构(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 3.设计原则
(三)教材(又称课本) 1.概念:
教学材料(简称为教材):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资料和课程包。 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材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此外,教材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材设计的原则
13(1)动机——效果原则(2)能力——适切原则(3)练习——应用原则(4)引导——持续原则 ★教科书的编排要求:
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准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当代教材发展新动向: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四、课程实施
1.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所以,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前提是教师把所要采用的课程作为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
2.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三原则:①整体性;②迁移性;③生理适宜(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
五、课程评价
(一)概念: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两者是构成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二)课程评价目的和功能 1.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2.功能:诊断、修正、决策
(三)常用课程评价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CIPP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和框架。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1997年9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烟台召开的素质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此后,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本确立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从而将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提出了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任务。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
二、国外课程改革
(一)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1.课程实施取向上强调互相调适与创生 2.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3.重视信息素养的养成 ★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想
(一)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2.总体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P.114-115)
3.新课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作业: 1.名词解释:①广义的课程 ②课程计划 ③课程标准 2.简述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3.简述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
4.简述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5.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第五篇:罪犯教育学教案
《守望的距离》书目导读的教案
章节名称:守望的距离
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女犯明白开卷有益,阅读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女犯认识人生,从而从根本上去感化女犯,让她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守望属于她们真正的人生信仰,从而帮助女犯稳定情绪投入生产,提高女犯心理认知水平,帮助她们进行改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1.使罪犯学会读书,如何正确阅读一本好书。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格言;
2.让罪犯了解本书目的内容梗概,作者的创作经历;了解我们导读的主要章节;
3.帮助罪犯学会如何自主思考,让他们与文章产生共鸣,让她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她们进行教育改造。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两节
精品书目导读的课程,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及知识,同时如果授课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提出,大家一起探讨解决,好,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2-3分钟}
正式课程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的魅力有多大。一个不读书的人,那么你将有可能迷失自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迷惑不解,静下心来读书,你也许会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当我们烦闷急躁,不妨在书海之中平静自己的心情,放松自己,做情绪的主人。书的好处数不胜数,因此读书对我们的人生很有意义。(先提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觉得除了我上面说的书的两个好处,还有没有其他你们认为的好处呢?举手回答。1.刺激大脑的认知能力;2.减轻压力;3.增长知识;4.扩展词汇;5.提高记忆力;6.增强分析思维能力;7.提高集中注意力;8.提高写作能力;9.平静内心;10.免费的娱乐消遣){5-10分钟} 这几个同学给出的答案很好,书对每个人的好处不同,因此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曾记得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一、我们要主动阅读,主动的阅读包含哪些条件?此刻我们只能说: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两件事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就跟写作一样,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动。要达成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二、要有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事实上,任何一本书能增进理解或增加资讯时,也就同时有了消遣的效果。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三、阅读就是学习。吸收资讯是一种学习,同样地,对你以前不了解的事开始理解了,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在这两种学习当中,却有很重要的差异。
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想要被启发,就是要去理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
如果用你记得住什么事情,和你解释得了什么事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就会比较容易明白。如果你记得某个作者所说的话,就是你在阅读中学到了东西。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你甚至学到了有关这个世界的某种知识。但是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然,你可以同时记得作者所说的话,也能理解他话中的含义。吸收资讯是要被启发的前一个动作。无论如何,重点在不要止于吸收资讯而已。
因此我们在读书不仅要看懂作者的文,还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这整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些什么?第二,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第三,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 第四个问题是,这本书与我们何关?{15-20分钟}
讲了这么多,接下来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并且希望大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讨这本书。书名是《守望的距离》。内容梗概:
《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先生于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作者简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国平先生。周国平,一九五四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创作经历: 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图书目录:
第一辑 存在之谜 第二辑 未知死焉知生
第三辑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第四辑 绚烂归于平淡 第五辑 智者的心灵 第六辑 淡泊中的追求 第七辑 守望的距离 第八辑 书与人生 第九辑 爱的智慧 第十辑 人生寓言 第十一辑 随便走走 第十二辑 对话和独自 第十三辑 格言的本色
第十四辑 读元曲随想{8-15分钟}
四个赏析内容:
一、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我确实认为,做人比事业和爱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存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一起过日子,而是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当然不应该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东西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对这一切外存遭际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如何做人。
(结合上面的文字我为大家讲个故事,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段话,从前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站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故事里的老鼠就像许多人一样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他不懂怎么做好自己,享受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追求着不符自己的地位,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会犯错,所以很重要的就是学会做人。如何做人是可以思考一辈子的,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帮助她人,这些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在于我们自身怎么去做人。)
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相信大家都听过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吧。故事发生在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翁以他的故事诉说着灵魂的高贵,面对权贵,不折不饶,正是这样的灵魂才会流芳百世,诗词朗朗不绝于口。如今也不乏许多这样的人,珍惜自己内在的精神财富胜过外在的物质财富,内涵及修养才是能跟随人一辈子的礼赞,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人生大起大落,拥有一个高贵的灵魂才重要,百折不饶,学会去增长自己的涵养,内在美才是真美!)
三、面对苦难
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一种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一种东方的宗教教导我们摆脱苦与乐的轮回。可是,真正热爱人生的人把快乐和痛苦一并接受下来。
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苦难,不见风雨难见彩虹,所以“自古英豪出贫贱,纨绔子弟少伟男”了,因为顺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他们往往贪图享受,不知奋进,不知道苦难为何物。而没有志向,没有进取心的人,又怎么能成材呢?逆境中的人则不同,他们饱受磨难,一次次与命运和困难作斗争,为走出逆境,大多都树立了远大志向和坚定目标。人没有压力不抬头,没有动力不奋进,一旦二者兼备,就会发挥出令人吃惊的潜力。这正是顺境中的人一般不具备的。
像司马迁,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宫刑,蒙受大辱,但他终于顶过磨难,发愤写完了辉煌巨著——《史记》。再如现代的华人张士柏,他经历了从游泳健将到高位截痪的巨大变更,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将它化为动力,勤奋学习,完成了许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有张海迪、李政道……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胜枚举。北京“宏志班”的学生们,个个在困境中长大,学会了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困难。他们像是野外的小草,饱经风雨蹂躏却不倒伏,而那些温室里的“花朵”的生命力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所以接受苦难,直面它,才是最正确的决定,一味的逃避反而会增长自己的烦恼,直视自己,学会去面对才是真理。)
四、情与人生的意义
情: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开展,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感情上的满足。{15-25分钟}(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而自我实现包含以下5种:◆ 道德◆ 创造力◆ 自觉◆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所以学会情的使用,保持自己的真性情,才更容易发现美的存在,更容易实现自我,或许你今天真心帮助其他人,她人回已一个真诚的感谢,至少自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是幸福的,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一小部分,从而达到人生意义的感觉)
好,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写好了吗?请几位同学来谈一谈他们的回答。{10-15分钟} 结语
周国平先生关注人生,洞察真理,在人生与精神道路上给人们点起了一盏明灯。这样一位保持生命本色的作家,谁不愿意去安静地聆听他心灵的声音呢?《守望的距离》是值得一读的书。它就像一位长者,给我们讲述着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述说着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美好。它又像一处宁静美丽、清新自然的心灵栖居地,让奔波于红尘的疲惫的人们在此歇歇脚。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到最真诚,最真实的声音。就算不能让人悟到人生的大道理,至少能使人在面对命运的变故时,能够更从容一些,能使人时不时也思考自己的人生,在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既不错过沿途的风景,也不落后于时代。也能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本书是一碗真正的心灵鸡汤。
今天的课程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回去可以去阅读这本书,从书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共鸣。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畅游书海,领悟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