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教育学》教案(y)
《公共教育学》教案
任课教师:冯江英
2008年8月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独有的特质课程之一,是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主要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分析研究教育现象,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坚定从教的信心,掌握从教的基本理论,获得从教的教育智慧。
二、本课程的体系
前五章属于教育基本理论部分,共16学时; 第六、七章属于课程与教学理论部分,共18学时; 第八、九章属于德育理论部分,14学时; 复习考试2学时。
重点是教育基本理论及教学理论,难点是德育理论。
三、授课内容课时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4 第二章
教育功能 2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 第四章
教育制度 1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8 第六章
课程 4 第七章
教学(上)12 第八章
教学(下)第九章
学校德育 8 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6 复习考试 2 第18周考试
四、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及案例教学法。
2、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试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题从题库中选取,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型有单项选择、辨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60%,作业占15%,考勤占10%,课堂发言、提问占15%。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学习目标 : 1.理解教育的本质 2.掌握教育的构成要素 3.明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4.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5.明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名言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第一节 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个象形字,意指儿童在成人执棒监督之下学习。
“育”字见于小篆,也是个象形字,表示妇女孕育儿童。
学的甲骨文
《说文解字》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中庸》“修道之谓教” 《荀子》“以善先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从词源上看,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意是指培养人,旨在使人作善。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 “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西方:
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由教育来的。”捷克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最大秘决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二)“教育”的定义
一般来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的:社会的角度和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这两种定义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单纯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单纯地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
可以这样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这个定义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三)“教育”的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广义上说,任何能够引起某种学习行为的人都是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老猫教小猫捉老鼠(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老鼠学习取食物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劳动。
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非独立性。2.贫乏性。3.无阶级性。(二)农业社会的教育
农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三)工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四)信息社会的教育 1.学校进一步发生变革 2.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发展趋向民主化。4.教育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的关注点从过去转向未来。
其次,教育观从“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第三,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第四,教育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第五,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
西方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中国如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孟子》、《老子》、《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还大量停留在经验概括或直觉式的结论状态,缺乏严密的论证与内在的逻辑结构,对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所以这是“前教育学时期”。
二、教育学的创立
近代教育学的创立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教师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普遍开设了师范学校。
当然教育学的独立也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 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632年,《大教学论》问世,这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 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又一位享誉全球的对教育思想的丰富发展和教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
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尔》(1762)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他对中世纪的教育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方法都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的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三、教育学的发展
进入20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多元化时期,是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理论竞相争鸣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进行介绍。
(一)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二)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三节
教育学的价值
一、科学解释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回答或者说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例如:在教育中阶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有效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不仅应能从理性上告诉人们教育是什么,而且亦能返回到实践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
能这样处理课间睡觉的同学?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促进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以魏书生为例 2.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四块糖的故事”
怎么改变以教师权威为中心的观念? 3.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4.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教育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功能的含义,掌握教育功能的分类。
2.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掌握青少年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3.了解教育个体功能的含义,掌握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具体体现,重点掌握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4.了解教育社会功能的含义,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及教育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5.掌握正确认识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1.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案例:狼孩(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案例:双生子爬梯实验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的不幸经历 3.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学校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这种能动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
(2)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教材向生活回归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可变性与教育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在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社会政治制度的巩固服务,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性的,这是由社会需要规定的。
将促进个体身心潜能的发展、培养敢于蔑视社会成规、具有创造与自主精神的人当作教育的最高价值,并将此与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对立起来的观点,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实践中占主要地位的依然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问题。与柏拉图不同的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并非没有意识到教育还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而是认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体发展不应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为教育两种功能关系的认识奠定科学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对人的培养,目的是试图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通过教育,加速实现人的社会化,实现由生物个体向社会实体的转变。
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 第二,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第三,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 第四,学会认同身份及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1.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温州大学 “大学生创业园”的讨论 2.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指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意即教育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功用和效能。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即教育要受到社会强有力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但同时教育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之路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
如古代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古代社会 工业革命后 现代社会(二)教育经济功能的体现
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教育所以能对经济发展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单位招不上人,求职者求不上人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3.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政治功能的体现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重要“中介” 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之消极面对中国现今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为例 :(1)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2)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3)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4)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体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客观需要进行的,这种客观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教育需要两个方面。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的 再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
3.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正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教育的人口调节功能
(一)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2.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二)教育的人口调节功能的体现 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教育程度与人口的出生率成反比
印度的调查表明:小学毕业或无文化妇女平均生6.6个,不完全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5个,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4.6个,高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2个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促使人口性别结构趋向合理化的基本手段 4.教育是促进人口迁移的基本手段 最后还需说明两点:
一是教育之所以重要,归根到底还在于人重要。
二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不仅被社会所规定和制约,也改变、教化和导引社会。
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
2、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认识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教育的目标
教育名言 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
——(俄)乌申斯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邓小平
在学校中求学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如何制造新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 杜 威 教育现实:增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
据1997年国定有关部门进行的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群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总是与体质问题却日趋严重,营养水平有所下降。在一所小学举行的升旗仪式上,短短10分钟,一个班竟有3位女同学晕倒在地。
在一所中学举行的18岁成人仪式上,40分钟之后,几个孩子接连倒下,而一些高龄的老师和离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却能坚持一直站立着,形成强烈的反差。
清明节在许多学校组织的扫墓活动中,步行仅一两公里的路程,一些学生便吃不消,一天中竟有十几名学生晕倒。为此,烈士林园只好在清明节期间,设立临时医务处,平均每天收治十多名这样的学生。
在许多学校组织军训活动中,多数孩子都感到体力不佳,难以完成军训指标,最后教师只好改变计划,降低要求。
1996年,昆明陆军学院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招收地方高中毕业生,情况不如人意,令人感到心情沉重。
据了解在广西招生的15家军事院校,除外语技术类等对视力要求较低的院校外,大部分军校的提档和录取的比例在8:1以上,此外,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军校在中学招生的遭遇大体相似,所以尽管报考军校的考生较多,但如此大的淘汰率使各军校都感到生源紧张,不得不采取降分提档,从未报军校志愿的考生中调剂提档等手段来完成招生任务,所录考生无论个人气质和考分都不太令人满意,影响了部队的建设。
据调查,中学生普遍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的睡眠不能少于10小时,中学生应该达到十小时,这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可现在的孩子大都没达到这个标准的睡眠时间。而且,由于学习压力大,相当多的一部分孩子睡眠质量也不高,对于学生的身体都是不利的。
2001年12月30日,青海省乐都县甘沟滩村村民陈邦顺接到大儿子小良的班主任——西安某学院郭老师的来信。郭老师要家长马上到学校去一趟。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陈邦顺夫妇开始四处卖血。陈邦顺告诉笔者,大学四年,小良一共向家里要了6.35万元,这6.35万元之中有70%是他们夫妇卖血得来的,另外,还借了1.7万元外债。
开始小良向别人说,他的父亲是包工头,家里很有钱,而事实他的父母八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小良的每封信都是他父母卖血通知书,这些年其父其母卖的血能装满两个汽 17 油桶。而被退学的小良5月4日离开北京去西宁了,却始终没有与父亲联系,并且声称他父亲是个残酷无情的人。而此时他的父母都在家乡盼儿归。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解
一般来说,“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教育目的就是通过一定教育手段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人。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古代,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就认为教育目是培养国家的公民,并帮助个人追求自由的思考。
近代社会后,许多教育家对这一问题仍然在思考。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认为教育是外部的塑造.如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期望中的人所应达到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二)教育目的上两种主要观点的争论
教育到底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社会。在历史上就有关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 观和“社会本位” 观的争论。
“个人本位” 观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和本性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案例:自然惩罚原则儿童天生好学
讨论:你对自然主义教育的看法及其可利用性
“社会本位” 观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
(三)对“人和社会关系”及“社会需要”的分析
人必须组成社会,如果人没有组成社会,就无法生存;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获得我们所谓的“人性”。因此,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组成社会的目的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即人组成社会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
那么如何看待“社会需要”呢?
应该说,人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需要的反映。
(四)教育是“为了人”的理论依据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这样几个:
一是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思想。二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思想。三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四是教育发展应当以儿童为本的思想。
(五)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剖析 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观?
一是任何人的行为和个性都是在某种人类社会中形成的。
二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由于后者通常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三是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制度,社会为教育提供了内容,规定了发展的方向,并且赋予了意义,教育是受社会制约的。
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观?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社会的存在而否定人的存在;过分强调社会的价值而否定个人的价值。结果当人的地位开始提高以后,特别是进入近代后,就很自然地把社会看成是阻碍个人发展的障碍,使二者对立起来。范进中举
二、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
(一)什么是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或具体的标准;教育目的是一种意图,是一个总的原则。教育目标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去完成的一系列具体任务。
(二)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关系 教育手段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的行动或途径。
(三)对一些混淆教育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概念分析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平等和公正
“平等”概念有两个含义,一个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二是泛指地位相等,如男女之间。
“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如何对待公平,如何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举例:如何在“学校环校跑” 中做到公正 一是不分男女老少,凡是参与者,人人都有奖; 二是不论男女老少,只按达到终点的先后名次颁奖;
三是先让60岁的女性先跑一段时间,然后让60岁的男性跑,依此类推,男青年最后跑,然后按照到达终点的先后名次发奖。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育目的的实现要通过一系列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实施加以保证,同时还要注意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目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片面发展束缚了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 现代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并准备了物质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1.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 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2年,新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些教育条目进行了修改。其中对义务教育目的的修改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教育还必须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由德、智、体、美诸方面组成的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区别:它们各自之间的任务、过程不同。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总的培养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人才奠定基础。
五、新疆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及任务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中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类型和发展趋势
3、了解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它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制度。
学制,首先是一种制度,是国家规范教育行为的一种基本制度。其次,学制是国家调整教育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
第三,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并由国家颁布保证实施。在学制中隐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外部制约层面,即国家教育权的问题。
其二是内部自主的层面,即学校教育权与公民受教育权以及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学制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学校教育制度构成的因素
(一)学校的类型 即学校是实施哪一种性质的教育,属于普通教育,还是专门教育,(二)学校的级别 即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在同类性质的学校中所处的地位。
(三)学校结构 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三)学校的结构 即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一个完整学制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
一个完整学制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
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
学校教育制度首先出现的形态是双轨制,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朔到欧洲中世纪。12世纪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便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传授神学、法学和医学为宗旨的高等学术机构,15世纪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带动下,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相继建立了许多新的中等教育机构。
16世纪 伴随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为了传播教义,扩大影响,一些新教派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并陆续建立了一批初等教育机构。
初等教育随着年限不断向上延伸,逐渐与职业学校衔接起来,由此建立“自下而上”的学校系统。这类学校系统主要满足普通民众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上两类学校系统分别承担着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职责,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20世纪以后,民主化思潮的兴起,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建立。人们普遍要求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双轨制是阻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障碍。
统治阶级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同时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为此,欧洲各国在“民主化”和“现代化”理念的引领下,由过去的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发展,发展成为中间型学制。
中间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或者说是在双轨制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结合单轨制做出的一种改革。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多样化
(二)弹性化
(三)终身化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不过那时的学校与现代意义上不同,是养老、习武兼教育的场所。到了西周时期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的雏形,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我国古代基本上一直沿用此学制,学制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是到了清朝末年。
(一)近代学制的诞生和发展
1862年开始兴起的洋务运动,一时间西学之风大盛,日本和西方各国的学制为我国的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清政府已经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决心推行教育制度,这样就有了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2年,即光绪壬寅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诞生了,称“壬寅学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该学制以求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1922年,是旧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三)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在我国现行学制中,从纵向来看,划分了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二、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
(一)义务教育的涵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年轻一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作为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作为公民受到法律保障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
三、新疆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发展现状 2.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掌握教师职业素养及其形成 4.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教 师
教育名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夸美纽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国将兴,必尊师重傅;国将衰,比贱师轻傅。——荀 子
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爱因斯坦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教师的话是感化受教育者心灵的工具,它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对待人的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颂扬篇 我是教师, 不是蜡烛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一)教师职业定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大致经历了教师职业的兼顾阶段、职业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1、长(能)者为师:教师职业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
2、官师合一:独立只能教师的产生(奴隶社会
3、士为师:职业教师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4、官(私)学教师:教师职业的发展
5、师范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出现
我国教师资格的申请认定流程我国教师的从业现状
(三)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及作用国外教师地位花絮1.继承和传播人类文化 2.促成社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 3.培育新生一代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一)教师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三)教师权利的保障 教师权利保障至少有以下三个机制组成: 完善教师申诉制度——教师自我保护机制;健全《教师法》的执法机构;加强执法监督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点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讲)教师劳动的繁重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素养(详讲)
(一)积极的专业精神
1.崇高的敬业精神 2.高尚的职业道德;3.健康积极的工作个性 朗诵篇案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质(人次%)
(二)专业知识
1、普通文化知识2.任教学科知识3.教育科学知识
(三)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 二是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 三是反思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四)教师心理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重点讲)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和终极,而是还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中。
发展性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它决定了学生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另一方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
孩子犯错误以后故事一: 故事二:
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28(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要确保学生的社会地位,关键是看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对这两种观点该怎么认识呢?(讨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因为学生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教师的机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略讲)
(一)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权利与义务的维护在学校中的所有人员及学校都有保护学生权利的责任与义务。
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生理特征
(二)心理特征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功能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1.教育功能2.激励功能3.社会功能
二、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讨论:这图反映了怎 样的师生关系?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小人”与老师
第六章
课 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程的定义、类型、目标、结构、实施及评价2.了解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3.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代。“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用“课程”一词指 “寝庙”及其喻义“伟业”.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与我们现在研究的课程概念有相似之处,只是这里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还很少出现,只是将课程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同等看待。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rrere”
其名词形式意为“跑道”(race course),即“学程”(course of study),由此引申,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即“跑的过程与经历”,由此理解课程,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H.,1859)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
(二)课程概念的分析与理解
1.课程是学科内容或教材。2.课程是目标。
3.课程是经验。课程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教师也不再是被动接纳的容器,而是拥有创造的自由与空间的课程发展者。4.课程是计划。
“课程是计划”的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受到重视。这种观点认为应当对学生的经验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对学生经验中可计划部分的规划与责任。
(三)课程的不同层面按照古德莱得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面: 1.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2.文件课程(formal curriculum)。3.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4.实施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5.经验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30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这一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永恒主义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主义者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cursion)和严密性(Rigor)。
三、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活动课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
这场教育改革运动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提出了挑战,指责学科课程以学科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科分得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又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 从目的上 从编排方式上 从教学方式上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
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是教材的编写。是师资问题。
在国外,通常采取两种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开设综合课程专业,2.核心课程
学者们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核心课程的研制者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暴露出渚多脱节现象 : 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
校本课程具有诸多优势 :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足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帅、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
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入,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四、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一)课程目标的功能
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二)课程目标的类型
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课程目标应分为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
行为目标表达的是预期的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表述教师的行为。问题解决目标着重问题的解决.表现性目标或者说表意目标、表意成果,其目的是注重个人经验的培养。
五、课程的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内涵
课程结构是指所有教育内容的组织和配合。
(二)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六、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包括:
使用者本身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七、课程的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二)课程评价的形式
终结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最重要的评价形式。
终结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第二节 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
我国普通学校的课程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图表、注释、附录等组成。
(三)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课程自身因素 知识本位、学科本位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状况
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
57%的教师和46%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更多。小学校长认为内容偏多的也超过50%。
课程计划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目标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目标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
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北京公布最新要求:中小学实践课要达140学时
北京青年报9月21日报道:从这个学期开始,一向被认为是“课外活动”的综合实践课,被正式排进本市中小学生的课表中。按照市教委昨天公布的最新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年级都要开综合实践课,而高中生必须至少做10天义工才能毕业。
据市教委德育处处长关国贞介绍,综合实践课分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部分,在小学3至6年级、初中7至9年级均为140学时。综合实践课的考察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学生可提供考查结果,或用DV形式、展板、网页形式表现,可自评、也可互评,学校对学生提供的所有材料都将予以认定。关国贞处长表示,小学生每学年应至少走进一座博物馆或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一次社会考察、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或访谈;高
一、高二研究性学习各108学时,高三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54学时。关国贞处长特别指出,高中阶段学生每学年应参加不少于一周的社会实践,高中三年累计参加不少于10天的社区服务
目标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初二《语文》第三册(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雕位置,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说明起点,36 用箭头标出说明顺序。
北京高中语文:金庸文章替掉鲁迅引网友激辩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
昨日,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替掉《孔雀东南飞》,《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古文名篇通通撤下。消息传出,各大网站论坛一片哗然,并很快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支持的网友们认为北京的编委“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多数网友却在哀叹:“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认为“这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同时许多网友担忧过多删减古文名篇在中学教材中的分量会加剧已有的文化断层。
目标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
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目标六
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制定全新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 改革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与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
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课程内容 改革课程实施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酝酿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到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有两年时间。
试点实验阶段
2001年上半年,在各省教育厅(局)组织,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教育部确定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全面推广阶段
2004年秋季,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实验区的经验,对实验区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是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1年9月进入课程改革。
随着课改实验区的不断扩大,地方课程的研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也逐步开展。
(二)促进新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提高认识,形成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保证课改的实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双语教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形成。改革考试制度, 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第七章
教
学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几个概念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教学中的自学、智育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在学校基本是通过教学这条途径实现的。如德育、智育、体育都要使学生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学校和社会其他部门根本区别之点。否认这种根本区别,就是否认学校。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工作,它占的时间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
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曲阜师大
讨论:你眼中好的教学是什么样的? 好课能否这样描述?
三、教学的任务
教育史上存在两种观点:形式教育:每一种官能都可以经过训练。片面性:误地把思维的形式和思维的内容割裂开,忽视系统知识。
实质教育:学习有实际用处,适合生活要求的知识。片面性: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而不重视智力的发展,破坏知识的系统性。现代许多教育家:主张融合二者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时代的需求:生产劳动不是以体力劳动,而是知识和智力为基础
(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科学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计划能力。
案例:数学提问的技巧
(四)使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六)形成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技能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最基本的四个方面: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中介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教学过程是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过程的特点 2.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
3.在掌握人类已知的成果中,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
4.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引导、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
(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发展智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充分体现在启发式教学中。(假期写作文)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教学中只抓知识教育、忽视智力发展 ;另搞—套去发展智力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客观必然
2.社会主义学校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教学的教育性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德育)
4.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注重知识的教学;教育内容没有教育性,另搞一套去进行思想教育。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1.教与学互相依存
2.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字说起)3.教与学互相促进
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心理准备(直接动机、间接动机,兴趣错位)
(二)领会知识
(三)巩固知识
(四)应用知识
(五)检查学习效果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二、我国学校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书本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而且,要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把读书与实践、思想行动统一起来。
(三)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科内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地、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持久地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以便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或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内容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以及文化科学基础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案例1:生命是美丽的案例
2: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案例 3:力矩 4:现在完成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八章
教学
第四节
教学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2.了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3.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容
一、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总称。(学的方法?)
2、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
原始教育:口耳相传古代教育:呆读死记
现代教育:演示、观察、实验等引进 当代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启发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统一,它不仅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是我国的孔子。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案例1:苏格拉底的启发性教学注入式教学方法体系则是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它无视人类认识的规律和教学过 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锻炼)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能力。与前两类教学方法相比,运用这类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活动的成份更
大,教学的程序性更强。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四)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一)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2.依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依据教育内容的性质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6.依据客观教育条件
(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新疆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把握双语切换的时机
2、营造双语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的汉语口语表达 案例2:教师在教学中的的语言艺术案例3:生 物 案例4:体育课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一)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小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修正和补充 1.小组教学 2.复式教学
(三)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更强调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出发。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多样化
贝尔—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一)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二)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采用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四)探索现代化个别教学
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从教师工作的角度看,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教师为上课做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一)备课的内容
教师的备课包括:做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写三种计划:编制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写出课时计划(教案)等。教案设计处于核心。
(二)教案设计
教案有图表式和文字式,常常包括课题、导入、呈现、运用和总结几个部分。教案是预设的,应该尽可能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境。1.涵义:
所谓教案设计,以教学设计的理念为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2.教学设计理念下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的系统化过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美国学者马杰 :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
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
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哪里?”即教学的评价。就是说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
45(如何评价?)其中,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而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要依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选择达到目标的合适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回答“教得怎样”,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提供详实的信息。3.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与步骤:①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②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③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④列出综合性目标 ⑤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
(3)教学时间的设计
学校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
①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整体、学生、单元课时、专注时间)②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③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④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4)教学措施的设计
首先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再者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单一课、综合课);最后是板书设计。
(5)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国学者叶澜认为,一堂好课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
三、课外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考查(二)考试
(三)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分析
第八章 教学
第六节
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内涵和意义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插入案例)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所谓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纪律问题)。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是指教师为保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以及教师在课堂内的整个行为和相关的课堂活动,包括课堂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处理以及指导学生的学习等等。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1.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3.课堂教学管理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提高4.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注意要点
(一)管理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管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
(三)管理应体现师生间民主合作
(四)管理应体现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施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包括课前管理(准备),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和课后管理(完善)工作三个环节,每一环节有不同的任务,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要求。
(一)课前管理工作
(二)课堂管理工作
(三)课后教学管理工作
四、国外课堂教学管理模型介绍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人本主义模型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民主模型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主义模型
第九章
德育学习目标1.了解德育的内涵与功能
2.了解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3.掌握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案例: 教育部长周济表示,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品德是指表现在个体身上的那些符合定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法纪观念要求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功能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第二节 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即德育实践预先设定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二)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社会对人的要求2.受教育者的品德特点及其需要 3.教育目的的理论4.法律的依据
(三)我国的德育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3月颁发)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二、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
(一)初中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三)新疆中学德育的特色内容 第一、国家观念教育——强化对祖国的认同 第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第三、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第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第五、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第六、国防教育 第七、国际主义教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但他们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存在物,而是按照一定规律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三、德育过程的本质
(一)德育过程中的矛盾 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本质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内化”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多方面接受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概述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淆。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知行统一的原则
(三)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五)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七)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二篇:公共教育学习题
公共教育学习题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2、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体育课 B 课外体育锻炼 C 体育竞赛 D 运动队训练 3、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A 实践模式 B 过程模式 C 环境模式 D 目标模式
4、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主要类型是()。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探究课程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教学方法()。A 实验法 B 参观法
C 演示法 D 实习作业法
6、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 形式教育论 B 实质教育论 C 传统教育论 D 现代教育论
7、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实际锻炼法 B 个人修养法 C 情感陶冶法 D 榜样示范法
8、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管理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 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9、“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劳动方式个体性
10、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倡“从做中学”的是()。A 布鲁纳 B 康德 C 杜威 D 卢梭
1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全面了解学生
C 培养优良的班风 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13、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 B 显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学科课程
14、中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 榜样示范 B 品德评价 C 陶冶教育 D 说理教育
15、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教育家是()。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杜威、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德育模式
2、教学设计
3、发现法
4、泰勒原理
5、教师学习共同体、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智力的个别差异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2、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3、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任务。
4、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
5、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是什么?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日前在某地举行的歌唱大赛和模特大赛爆出“冷门”:夺冠的分别是两位15岁和 16岁的学生.从两项比赛的参赛情况来看,选手呈低龄化趋势。一些家长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把孩子推上造“星”之路,对此,许多教育界专家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请运用与全面发展教育有关的原理进行分析。
2、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原理分析该案例。
第三篇:07年 公共教育学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教育学
教学目标:理解教育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想,明确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教 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参考资料: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于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潘友刚、钱立群《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课时安排:36学时 授课教师:徐振兰 教学进度:
绪论
教学目标:
1. 掌握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识记并理解教育学发展进程中每个重要历史时期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基本观点。
3.辨析传统教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学思想的意义与区别。
4.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5.明确学习教育学在树立科学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及规范,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1.辨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明确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学方法:讲授 课 时:2
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
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的定义。
2.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比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3.理解教育的时代特征
教学重难点: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方法:讲授 课 时:1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
教学目标:理解教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以及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教学方法:讲授 课 时:1 教学过程:
第三章 教育的理想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目标的涵义、类型、地位与功能。
2.了解教育目标观,正确把握人与社会的统一观。3.掌握新时期教育目标的内容及精神实质。教学重点:教育目标;新时期教育目标的精神实质。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2
第二单元
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
教学目标:
1、明确学生的角色地位、基本属性以及年龄特征。
2、理解多元智力理论。
3、理解学习的定义,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品质。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三单元
教 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的基本涵义、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劳动特点以及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等相关知识等,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为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奠定扎实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师职业兴趣。
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具备必要的自主发展能力。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在新时期应具备的素养 教学时数:4学时
第四单元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
教学目标:
1、识记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2、能评述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
3、了解各种课程类型的基本特点。
4、了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理念、行动。教学重点、难点:对课程流派的认识及评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6 第五单元 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教学目标:
1.识记“教学”的概念和基本任务,辨析教学与教育、智育等概念的异同。2.理解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3.识记教学方法的类型。
4.识记教学模式的概念、结构和特点,理解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5.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教学重点、难点: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的理解。课时安排:6
第六单元 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评价的概、目的、类型、方法、原则,泰勒模4和CIPP模式。2.了解教育评价的实施、准备等。3.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4.了解教育评价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 讲授方法:讲授 课时安排:4
第七单元 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教学目标:
1、理解校本研究的特点、意义。
2、了解校本研究的要素。
3、掌握校本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表述。
教学重点、难点:校本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表述。教学方法:讲授、读书指导法 课时:3
第四篇: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 “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 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法语德语中 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教育学原理
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类:“类”经验 教育结果迥异
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
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教育学原理
2、教育活动特殊性:
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详细解释:
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
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A 地位的相对性 B 地位的主体性 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
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承担者)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
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论” C 复合主体论
3、教育内容
1)定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2)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B 形成人的价值 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
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教育物资
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
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
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 C 教育辅助手段 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 能否开展的决定决定因素:物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教学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现场评分 分组:
第一组身份:“学生”
第二组身份:“教师”
第三组身份:“校长”
情景:
教师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学生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解决。最后由校长评价。课文: 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范成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般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
可能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先天,后天)、环境因素
现实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发展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
一、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A 可遗传的特质 B 遗传造成的差异
C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
2、成熟机制与个体发展
A 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B 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C 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二、主体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
1、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 健康、智慧、情感、知识、经验、态度
2、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
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1、环境因素的分类 A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 大环境/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 作用强度与个体发展水平有关
B 提供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作出一定限制 C 影响有正反之分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一、现实性因素三个层次 A 生理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B 精神层面
C 社会实践水平上的
二、现实性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最近发展区
A 活动要求与个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B 活动本身水平与重复程度 C 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D 活动成效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系统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专门的机构何组织系统,并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念
1、制度:机构或组织的系统;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结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何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学原理
2、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等。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规则而言,包括各类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等
3、教育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1、小学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的阶段,不涉及职业训练。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因国而异,入学年龄大多在5~8岁,以6岁居多,修业年限一般5~6年。
2、初中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小学到初中实行免试入学。修业年限一般3~4年。大部分国家尚未实施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到高中一般实行考试入学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制较小学、初中复杂,除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等。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高中毕业一般要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但也有例外,如美国的SAT考试将高中学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分开。
4、大学教育制度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大学的学术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都是其独有的。第三节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1、癸卯学制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正式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学制。主要效仿日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既维护封建专制基础,尊孔读经,又极力仿效外国,重视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学制长达26年,整体不伦不类。
2、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教育系统,由蔡元培主持制定。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初小、高小,共7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年限17~18年。
3、壬戊学制
1922年颁布,主要借鉴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小学6年,中等教育分初、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国学制史上属第一次,是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
1、建国~1957年,主要学习苏联。1951 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1958年~文革
1958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到后期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积累到文革时期爆发。
3、文革时期,教育遭到极大破坏。4、1976年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开始教育改革。1985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调整。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
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招收3—6岁儿童,贯彻“保教结合”原则,进行启蒙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际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和地区为学前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的1-3年不等的免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但这些服务和学前教育并未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如丹麦、芬兰、韩国、美国、爱尔兰、葡萄牙、新西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区。
其中,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丹麦、法国、芬兰 等重视通过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免费教育原则。法国的《教育法典》、芬兰的《基础教育法》等都规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初等教育
主要是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7岁儿童,学制5—6年,其任务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不分段,实行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稍迟,学习年限也较普通小学略长。
3、中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各种成人中等学校等。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为六年制三三分段,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等教 6
育属于义务教育,两者互相衔接,构成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高级中等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各种中级技术人员为目标;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前和初等教育师资为任务,与中等专业学校均属专业教育;技术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工人;职业中学则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为其从事相应职业作职前准备。
4、高等教育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专业教育,处于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一般2—3年;大学或学院的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少数特殊学科5年或6年;研究生教育分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一般分为2—3年,也有两年制无学位研究生班。
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除成人高等学校外,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中设有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有夜余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或函授部)、独立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干部专修科、社会大学、刊授大学等。此外,我国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者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可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第四章 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从类型上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等;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从学科上可分为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艺学科。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7
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等。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实际末20实际处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在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中,杜威常被认为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
隐形课程产生于20 世纪60~70年代,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以本校学生为实施对象的课程。附加阅读: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管理模式弊端。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等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统一领导、总体规划,有利于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但其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智力特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压制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定本地区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吗?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改的主要改革方向: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附加阅读: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课程进行管理?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执行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反思性解读者,在课程实施中主动对其进行反思性解读、创造性地诠释和重构,使其不仅适应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也能够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以一个实践性研究者的身份,直面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现场作业(20~30分钟)
某校为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将一部分同学安排在某乡村中学,其余同学则在某城市小学,实习内容为1篇语文课文,时间为90分钟,2个课时。请根据你的去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一.课程名称(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生情分析或内容分析
四.课时分解(进度安排)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教案重点,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五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教学的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1571---1635)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
一、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家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教育家。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 10
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四、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发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或发展。将来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的人。
五、瓦根舍因(Martin Wagenschein,1896年-1988),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三、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四、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六、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七、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第六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学原理
二、我国德育的历史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 12
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教育学原理
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理论联系生活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三、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具体说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觉悟。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五、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通过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生活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第七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教学方法:安排现场说课 第十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发展(了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从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在我国,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最早的兼职教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
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汉代、唐代等时期,都设有各种称呼的教育官。除官学外,春秋战国之后,私学兴起,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仕,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
近代,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明确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教育学原理
由上可见,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去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灵活性)。这是由于教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保护和差异作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工作。
3、系统性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者。学生成长是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存在着阶段划分、教师的影响彼此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和矛盾之处以及教师的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都说明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系统性。
4、学习性
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
三、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研究教师角色,就是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是扮演好教师角色的前提。
1、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16
信息,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把知识客体内化为自身的主体结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使教知识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之上,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2、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时接受者的角色。但古今的含义有别,以前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
4、管理者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传统的教学管理被理解为管制约束,常通过纪律的维持来实现,教师扮演“警察”、“保姆”的角色。而好的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客体教学常规、倡导学生参与管理,树立集体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向导”、“建议者”等角色。
5、人类灵魂工程师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老师,教师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交心的对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全面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7、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而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导致行为上的缺陷。
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需要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角色差距。包括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要减少教师角色任务,使同一角色在不同情况下应承担的职责更加集中和明确,尽可能不要求教师在矛盾的角色任务中作抉择。自我协调首先是加强道德学习,其次是以专业人 17
员的角色为重,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再次是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
教师要常常表现出真我,才更亲切、真实。但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也要适时拾起那种威严的教师角色。“度”该如何把握,乌申斯基主张:严肃中渗着笑语,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1、教育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学生观: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有状态,而不是他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3、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和学生发展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态度
1、“谋生型”教师(生存型)
这类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次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由此,他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他们常常采用的办法,他的职业活动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这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2、“成就型”教师(骄傲型、享受型)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由此,这样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会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并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3、“理想型”教师(热爱型、发展型)
在发展状态下,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由此,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师德修养
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教师公正,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于他。责任感,就是对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四、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还应强调:理解学生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教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标准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高校:助教(研究实习员)→讲师(助研)→副教授(副研)→教授(研究员),其他系列
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二、津贴
教师工资构成中灵活的部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挂钩。教师津贴是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而设置的。高校:课时费、科研课题津贴、导师津贴等 中小学主要为课时费
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部分专家级教师,还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三、奖励制度
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普通教师经考核合格者,年终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
四、补助工资 领导职务津贴 教龄津贴 班主任津贴
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津贴 特级教师津贴
地区津贴 其他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做班主任工作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须经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1、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
2、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
3、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
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挑战的工作。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教师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突出的品质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
班主任不仅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爱动其心,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而且是班主任情感的突出体现。
3.广泛的兴趣。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决定了班主任广泛而独特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表现在:(1)当班主任的兴趣。(2)开展活动教育学生的兴趣。(3)多才多艺。
4.突出的能力。班主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带好班,没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的。5.灵活的思维方式
班主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它要随着思维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特点表现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思路开阔、独特、新奇。灵活性。班主任思维方式灵活性是指班主任要学会“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生活的集体。
一、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全体成员所认可的奋斗目标。
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3.有和睦、上进的人际氛围。4.有能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5.有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二、班级集体建设工作
1.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每学期举行
一、两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活动。这些都对养成集体意识有大的帮助。
2.培养积极分子。培养一支有相当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保证。
3.调节好人际关系。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需要个别教育的学生要不厌其烦。4.制定集体规范,形成集体舆论。5.实行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
三、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学生的威信有关。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2009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5、制定班主任计划
6、其他工作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交流、讨论)
第五篇:教育学教案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中外学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2.掌握世界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3.熟悉我国学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重点难点:学校文化、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我国学制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概述
研究学校问题,不能不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质,研究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类型。
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正式制度(硬制度)、实施机制
二、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educational system(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少儿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领导体制。
三、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制度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历史文化传统 ★
四、学校文化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英】马洛利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德】斯宾格勒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英】丘吉尔
(一)定义: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来源:
1.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2.年轻一代的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⑤生成性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一种组织文化。2.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校文化的形式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制度文化: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中外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安大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类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学校物质文化,如:学校建筑
1.体现教育学、卫生学、建筑学、工艺学、经济学及群众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原则和风格。如:江西服装学院、创世纪学校
2.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达。如:北大红楼 3.蕴含某种哲学和文化的理念,学生置身其间,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服务社会。4.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学校制度文化 1.学校制度 2.学校仪式 3.学校规章 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提问:学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社会: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雨果)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马克·吐温)对个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校是母亲——永远不要把她忘记!你长大成人后,即使周游了全世界,见过了大世面,而她最质朴的白色房屋、关闭的百叶窗和小小的园子——那是你的知识之花最初萌芽的地方,将永远保留在你的记忆中,正如你的母亲永远记着你呱呱坠地的房屋一样。【意】亚米契斯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 3 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后来,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基本功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制的概念及意义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原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P.75)2.意义:从组织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关系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学制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下延型学校系统、上伸型学校系统
(二)各类教育系统的形成
是指各类学校的逐步分化,出现明确分工。
三、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类型结构:①普通教育:全面性、基础性、普及性
②专门教育:
③特殊教育:盲聋哑教育、弱智教育、工读教育
3.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四、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
1.学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3.学制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学制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考虑教育基础和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五、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3.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4.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5.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6.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1.产生:清末 2.演变阶段
①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抄袭日本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②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并推行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 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③1912壬子学制 ④1913壬子癸丑学制
⑤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新学制”,较成熟的现代学制。⑥1928、1932、1940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学制。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 1.1951年学制改革
优点:①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保证各种中高级人才的培养。
③使青年有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使干部有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④体现方针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满足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⑤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2.1958年学制改革
①制定了“三个原则”、“六个并举”的政策。
“三个原则”:统一性与各样本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③逐级下放学校的管理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教育工作调整,有所发展。1966年 “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校教育濒临毁灭。3.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二、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三、现行学制改革的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使学制的结构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1.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统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2.使学校招生和分配的办法多样化,教育经费筹措来源多样化等。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的培养。2.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和起点的提高。
(四)积极而稳妥的原则
(五)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现行学制的改革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内容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现行学制改革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作 业:
1.名词解释:①教育制度;②学制;③学校文化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