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欣赏散文优美,精辟,诗化的语言,品味文中写夏的好词,好句。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领会,学习文中的精彩语句。
2、收集、积累描绘夏季景物的诗句、美文。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深情赞美。
[学习方法]
通过朗读说“理解”,选读说“积累”,寻找说“发现”。品评文章的语言,让学生自主阅读,畅谈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学习过程]
一、导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像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的丰盈,冬的萧条,韵味各异,但我们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多见的是对春、秋季节的歌颂,对夏季更多却是埋怨和斥责,那么,当代作家梁衡又是怎样看待“夏”的呢,下面我们一块来学习欣赏梁衡的《夏》,板书课题。
二、学
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后,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注释
了解作家外,补充如下:
梁衡:山西霍县人,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3、读了课文,你对夏的印象如何?请描述一下:
三、测:
1、加点字注音。
芊芊 黛色 主宰 磅礴 澹澹 匍匐
2、解词:
闲情逸致 春华秋实 芊芊 磅礴
四、议:精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精读,在读的同时,在脑海里想像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板书:诵读 想象文中画面读出节奏,感情)
2、从哪些方面的描述中感受到夏的什么特点?
板书: 景美 人勤 赞
紧张 热烈 急促 美
五、悟:
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老师帮你举两例。
A、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无不”能否换成“都”?
B、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烦”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C、林带上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凝成”能否换成“形成”为什么?
D、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像海浪涌着一艘舰船。
(能否换成“照射”、“托”)
(2)针对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提出疑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更重要。(思考中最好动笔写写)
(3)我当小老师替同学解答疑难。
六、拓展
1、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和体会。
2、说说你自己心中的夏。
七、小结: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逢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同学们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大家也正是金子般的年龄,在人生的黄金季节,激情飞扬,英姿勃发,和着这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去创造未来。
八、板书
夏(梁衡)
景美 人勤
喜爱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夏感教案
七年级语文夏感教案
第13课《夏感》教案 《夏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夏天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
3.学习课文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过了秋天、冬天和春天,我们该来经历火热的夏天了。大家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呢?
(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已见)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感》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 夏感 梁衡)
二、整体感知
1、积累字词、朗读课文
(1)字词积累:积累小册
(2)教师范读:请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夏的图画;
(3)学生领读: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学生合作、思考。
(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景致的?
(3)本文题为《夏感》,那文中突出的表现了作者对夏天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借景抒情)
3、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这篇散文景色鲜明突出、情感自然强烈,这得益于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简单的加以分析吗?
明确:(1)、春夏景物比较:明确夏天的景物特征。
(2)、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比较写夏之热烈。
(3)、“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对比:得出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
4、在描写夏景的文段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优美的句子,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理由。
描写性语言:形象生动
文言性语言:典雅精致
男性化语言:明朗刚性
三、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展示积累册:
四、情感迁移
《夏感》全文正好六百六十六字,在我们的民族习惯中,“六六”向有和顺、如意、吉祥之意。梁衡同志正是凭借这为数不多的文字,给我们构筑了一个精美的世界。它,使我们想到玲珑的雅雕、小巧的盆景,想到一方素绢、一块碧玉、一泓清澈的小溪、一簇秀丽的山花。也许我们已经被它深深的吸引,那你能用你的语言来赞美一下你心中的“夏”吗?
五、课文拾“疑”
细读《夏感》一文,深深感受到了作者文字表现的感染力,以及思想内容方面的催人奋进的力量。这篇散文应当看作是一曲“夏”的赞歌。但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夏天的景象和色彩,却也给我留下了几点疑惑:
1、文中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色的”,这是否有点以偏概全?
2、文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了?
3、刚刚割过的麦田里,怎么就有了棉苗,还有高粱、玉米,在南方农村生活的我们见过这样的情景吗?
(学贵有疑)
六、布置作业
1、思考老师的疑惑;
2、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
要求:
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七、课后反思
板书:
夏 感
梁衡
(借)景(抒)情
夏天的自然风光
总特点 夏天金黄的色彩(r)热爱、赞美
夏天紧张的旋律
紧张、热烈、急促
积 累 册
一、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主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觅渡》《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作品大都收入9卷本《梁衡文集》中。
二、历代描写夏季的诗词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唐代韦应物《始夏南园思旧里》
4.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代苏舜钦《夏意》
5.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
6.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代苏轼《鹧鸪天》
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小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10.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11.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 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元代白朴《天净沙?夏》
海滨仲夏夜(峻青)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
第三篇:夏 教案
《夏》 教案
姜堰市里华中学 曹剑波
教学目标:
1. 感受夏的特点,体会作者感情。2. 赏析夏的画面,品味优美语言。3. 追寻夏的足迹,感受美好夏日。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作者的感情。2. 赏析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品读,赏析,多媒体辅助。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0MjI4MDE2.html 2.我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洒脱,喜欢夏天的明朗,喜欢夏天的干脆,喜欢夏天的清凉!说了这么多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写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夏》。(板书:夏。投影)
二、初步感知,体会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①画出生字词;②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投影:先词,读,再出示注音,再齐读)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
你从哪看出来的?(第五段最后一句话或字里行间)请同学们齐读第五段(师跟读最后一句)。
问:作者所赞美的夏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文章第一段)
三、赏析画面,品味语言。
1.文中哪些段落体现了夏天的热烈、紧张、急促呢?(2、3、4)
2.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段落顺序找一找这三段中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夏的哪些画面? a. 看:密密厚发 黛色长墙(齐读后赏析,提示:可从修辞、用词、情感等方面赏析)(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细草树叶从春到夏的生长变化,突出了夏的特点)
b. 听:烦人的蝉儿(投影)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F5&in=4092&cl=2&lm=-1&st=&pn=4&rn=1&di=86892098100&ln=2000&fr=&fm=&fmq=***7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1&di5
0970175965&objURLhttp%3A%2F%2Fimage1.club.sohu.com%2Fpic%2F61%2F80%2Ff74b626bb607acd26b6e885717ca8061.jpg&fromURLhttp%3A%2F%2F&W1024&H683&T6920&S180&TPjpg
“钓过鱼儿吗?”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5%F6%D3%E3&in=6882&cl=2&lm=-1&st=-1&pn=7&rn=1&di=1***&ln=2000&fr=&fm=result&fmq=***4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di1***&objURLhttp%3A%2F%2Fpic3.nipic.com%2F20090614%2F884421_162953066_2.jpg&fromURLhttp%3A%2F%2F&W1024&H640&T6891&S156&TPjpg
“捉过蝉儿吗?”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B6%B2%F5&in=15975&cl=2&lm=-1&st=-1&pn=2&rn=1&di=99961372305&ln=1985&fr=&fm=detail&fmq=***18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3419421937,3438785299&istype=2#pn4&-1&di63722236335&objURLhttp%3A%2F%2Fpic6.nipic.com%2F20100415%2F1435433_***7_2.jpg&fromURLhttp%3A%2F%2Fwww.xiexiebang.com%2Fshow%2F3%2F9%2F63cdedc6416cd785.html&W510&H510&T6774&S68&TPjpg
“见过夏夜的精灵吗?”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9%BB%F0%B3%E6&in=2803&cl=2&lm=-1&st=-1&pn=8&rn=1&di=42265889100&ln=1997&fr=&fm=result&fmq=***43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di1***&objURL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61%2F70%2F0******88.jpg&fromURLhttp%3A%2F%2Ftupian.hudong.com%2Fs%2F%25E5%25B0%258F%25E7%25B2%25BE%25E7%2581%25B5%25E8%2590%25A4%25E7%2581%25AB%25E8%2599%25AB%25E9%25A6%2586%2Fxgtupian%2F1%2F0&W586&H440&T7499&S12&TPjpg„„
要求:请用几句话讲述自己与夏亲密接触的愉悦经历、感受,与大家共享。
五、寄语学生,布置作业。
1.寄语:一年四季,风光流转,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丽日蓝天,飞鸟游鱼„„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诗情画意当中。愿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发现美,努力创造美。
2.作业:阅读高骈的《山亭夏日》,比较诗中描绘的夏与文中的夏有何不同。(探究练习三)
附 板书设计:
热烈
夏
(赞美)
紧张
急促
第四篇:夏教案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夏》教案
七年级语文 主备人:郭从珍 时间:11.19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会得出不同结论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因此,教学本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一些手法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在独自揣摩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努力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 夏 梁衡)
二、感悟文本
1、范读课文。听读要求:
作者梁衡喜欢夏天吗?为什么?(从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喜欢。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
2、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划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
迸发(bâng)澹澹(dàn dàn)
3、读出节奏:诵读文章时,读出轻重缓急,尤其是个别长句要注意停顿适当、轻重适中。
范读1、2节,要求学生认真听范读,注意老师在朗读时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例句: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里的“泛泡、冒气”“终于沸腾”都应该重读,但又不能是一样的重读,而应该是由轻到重,“沸腾”一词应达到重读的顶点,以充分体现夏天的热烈。小结:准确流畅、停顿恰当、轻重适中。
4、读出感情:诵读文章时,要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指名读3、4、5节,评点朗读。(注意从仪态、情感、语音、语速等几个方面评点。)评点学生要求示范朗读。
品味情韵、咀嚼情感,抓住“赞美”。
三、研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磅礴(páng bó)
匍匐(pú fú)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2.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①比较:
A.春夏景物比较:明确夏天的景物特征。
B.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比较写夏之热烈。
C.“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对比,得出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
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A.(例如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3.短句的运用。
4.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照应。
五、总结全文。
五、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夏天的写景散文。
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2、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3、完成《同步导学 》作业。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夏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3.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 :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由古诗《山亭夏日》 [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2.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①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沸腾”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⑤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⑥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品味语言:
1.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教学《夏》这两个教案,试图从两种不同的风格去传授知识给学生,目的归一:让学生从把握夏的特点出发,牢牢把握住作者寓于文中的感情。用这种感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去体味这份感情。
两个教案,都从重难点出发,在教学中,都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既有课内知识的解剖,又向课外作了延伸。
在撰写教案时,参阅了不少成功教案的部分内容,这里一并致以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