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反思
《小班剪纸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剪纸教案反思!
(1)小班剪纸教案《花儿朵朵开》含反思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戏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
(五)花儿朵朵开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折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儿已经能够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础上,创造镂空的图案。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要对幼儿的作品更多的是给予鼓励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点评:教师利用游戏化的语言、儿歌,示范、提示幼儿正确的使用剪刀进行剪纸活动。活动的本身——剪纸活动幼儿就很感兴趣,加之教师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常规要求也不失童趣),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着、发展着,在这样的教育行为下,幼儿能不获得发展吗。
(2)小班教案《剪纸》含反思
1、初步尝试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方法,一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
2、尝试合理使用纸张,避免剪碎纸,做到不浪费纸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各色卡纸、大小不同的衬纸、编好的“柳枝”、剪刀、树叶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我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观察了八张不同叶形、树叶不同排列方式的图片,请幼儿用身体表现出树叶的形状,然后逐一示范剪法。
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在大小不同的衬纸上画出了不同的树枝,其中一组为编织的柳枝,供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衬纸和剪纸的颜色。为实现目标,我特别提醒幼儿合理使用剪纸,尽量不出现废纸。幼儿在剪纸过程中,也能尽量做到这一点。
在近半小时后,全部幼儿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展示。
教学反思:
1、从活动开始,到幼儿真正拿起剪刀开始剪,用了近15分钟的时间,显然这段时间过长了。但总怕幼儿的前期经验不够丰富,总担心独立剪纸时会遇到困难,总想做到事无巨细,加上幼儿自由选择用纸的时间,居然就用了那么长的时间。
2、幼儿在剪纸粘贴时,我注意到两个幼儿的作品和衬纸的颜色相同了,几乎看不到树叶。
我并没有及时制止,打算在分享交流的环节,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同时提升幼儿的经验,但巡视一圈过后,两名幼儿均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主动作出了调整。在分享环节我请这两名幼儿介绍了这一小举动,目的在于为其他幼儿提供借鉴。
3、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第一次请幼儿尝试合理利用纸张,努力做到不浪费纸,没想到真的有许多幼儿能够做到。这足以证明我似乎低估了幼儿的能力。
4、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不仅能够运用“转纸不转剪”的技法,而且已经能够剪出比较复杂的掌形树叶,而能力若的幼儿,仅仅是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纸表现树叶。能力差别比较大,这需要今后的活动按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分组组织或在同一活动中分层指导了。
问题改进策略:
1、反思开始部分时间过长的原因,其中最该取消的环节就是教师示范剪法的部分,本意是指导幼儿剪纸方法,但这样似乎禁锢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的权利。
2、活动中过于注重幼儿剪出真实的树叶,但其实幼儿的良好剪纸常规和兴趣是更重要的,不要强调与现实的相像。
3、在丰富幼儿经验时,观察的所有树叶均为正面的树叶,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树叶,甚至直接到户外观察,然后再表现,这样也许幼儿的作品会更生动。
小班剪纸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7571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2篇
活动由来:刚入园的宝宝对幼儿园的所有东西都感到新奇,尤其是剪纸。从家访和约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家里家长们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基本上没让宝宝们摸过剪刀,更别说用剪刀剪纸了。所以,我们在让宝宝们认识了小剪刀并有了几次“亲密接触”之后,为了激发宝宝参与剪纸活动的兴趣,根据小班宝宝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活动名称:铺路
活动目标:1通过铺路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剪出铺路的石子。活动重点:通过铺路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兴趣。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剪出石子,充满自信。准
备:报纸
各色大小不一的彩纸
过
程:
一 以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跳跳虎刚才来电话了,让我们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愿意去吗?可是到他家的路还没有修好呢?怎么办?
二 请幼儿讨论,想一想,说一说,想到的办法。
三 鼓励幼儿大胆剪出铺路的石子。
四 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用剪。
五 铺路
幼儿将剪好的石子铺到路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六 到跳跳虎家和他一起游戏,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自我评价:由于活动中出现了宝宝们平日熟悉的动画形象,宝宝们的兴趣非常的浓,难得的是所有的宝宝不管是用剪刀剪还是连撕带剪,参与“采石头铺路”的积极性很高。我觉得这就是这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而且对象的选择,使得宝宝容易取得成就感,不会使他们对今后的剪纸产生抵触情绪。自我感觉不足的是:在纸的准备上,种类有些单一。可以增加各种质地的纸张,在剪的过程中也同时让宝宝感知不同的纸有不同的触感、剪的时候使用的力度和剪刀的开合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下次活动的可能:
1、同样的活动,针对不同水平的宝宝,从集体活动移植到小组活动上,由铺大路到铺小路。让宝宝尝试使用不同大小的纸进行剪纸,感知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背景衬纸。
2、开展一系列锻炼宝宝小肌肉的手指游戏,而后可以逐渐开展剪碎纸和建短小纸条的活动,引导宝宝练习剪流畅的短、长线条。
活动由来: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剪出较流畅的长直线之后,孩子们的剪纸陷入了一个瓶颈:他们每天除了剪面条就是剪梳子要不就是小饼干(剪碎纸),而且简单的重复之后孩子们会对剪纸逐渐产生枯燥感,他们不知道除了剪直线之外还能剪其他的线条和形象。为了再次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长时间弧线和曲线,从而生成了这次活动。
活动名称:长长的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参与剪纸活动。
2、引导幼儿尝试剪弧线,观察转纸不转剪刀。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喜欢剪纸活动。
活动难点:尝试用转纸不转剪刀的方法剪弧线。活动准备:纸盘、剪刀、纸。活动进行:
1、游戏引入。
教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将长方形的纸用转纸不转剪的方法剪成长长的蛇。
2、提问:老师怎么变出的长蛇?什么方法可以将方形纸变成长长的蛇?
3、请幼儿自己尝试用剪刀剪长长的蛇。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5、长长的蛇剪好了,大家一起来跳一段长蛇舞。(活动结束)
自我评价:新奇的魔术,是吸引幼儿的最好方法。但是,只是局限于蛇,有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有的幼儿给自己剪出来的作品起名叫蜗牛、弹簧等等,充分显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小部分能力弱的幼儿不敢动剪
下次活动的可能: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转纸不转剪的方法剪各种形象。
2、能力稍弱的幼儿可以继续剪直线,直到他自己愿意尝试剪弧线,教师再进行这方面的指导。
3、可以把幼儿剪下来的长蛇用来布置教师,让幼儿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剪曲线的兴趣和愿望。
第三篇:小班剪纸教案
小班剪纸教案:葱花荷包蛋
(一)目标:
1.能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荷包蛋圆圆的蛋黄,巩固剪圆的技能。
2.在“撒”葱花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乐趣。
(二)准备:剪刀,PPT,浆糊,记号笔,黄色小正方形、绿色长条形彩纸 ,16K白纸,展板画上一个大大的盘子
(三)过程:
1.香香的荷包蛋
——师放荷包蛋PPT,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荷包蛋吗?味道怎么样?在家谁会做荷包蛋?今天我们用剪刀来做荷包蛋,你们想来试试吗?
——引导幼儿观察荷包蛋的颜色、形状。师:荷包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荷包蛋的外面是什么颜色?形状象什么?
2.葱花荷包蛋
——师引导幼儿看葱花荷包蛋图片,问:你觉得用哪些颜色的纸来做荷包蛋比较合适?(白色、黄色、绿色)
——这三种颜色的纸分别做荷包蛋的什么?(白色做蛋白,黄色做蛋黄,绿色做葱花)
——师:荷包蛋要下油锅喽!先做蛋白:让幼儿用记号笔在白纸上尽量大地画一个圆(随意、不规则的圆),用剪刀沿线剪下。再做蛋黄:黄色正方形的纸对边折,用爬山坡的方法剪出半圆,展开后贴到蛋白中间。
——撒葱花:荷包蛋在油里面快煎好了,如果撒一点葱花在上面那会更香,我们在荷包蛋上再抹点油(浆糊),尽量在荷包蛋上把“油”抹均匀,然后用绿色的纸剪出一点一点的葱花撒在荷包蛋上,香香的荷包蛋煎好喽!
——幼儿动手做荷包蛋,教师巡视指导能力差的孩子。
3.美味荷包蛋
——将幼儿做好的荷包蛋“盛”到大盘子里。
——请幼儿选一个自己最想“吃”的荷包蛋。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
董 秀 舫
小班优秀教案_小熊买东西
教材分析:
现在的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和家长上街时想买什么就要买什么,不给买就哭闹,家长通常也就一味迁就,不加以正确引导,长久下来,形成不良习惯。针对这种现象设计此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从小养成不乱花钱,不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的良好习惯。本活动的重难点是通过幼儿在观看情境表演活动中受到教育,知道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是不好的。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2、培养幼儿从小养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的情境表演片断:熊妈妈带着小熊到百货商店买东西,小熊看到许我玩具,说:“太好了,妈妈,给我买把枪吧。”熊妈妈给它买了把枪,小熊看见玩具火车,又说:“妈妈,我还要买小火车。”熊妈妈说:“你已经买过枪了,别的玩具就不要再买了吧?”小熊立刻坐在地上哭闹起来。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引发幼儿兴趣。
“熊妈妈带着小熊上街买东西,请你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认真观看后,说一说看到、听到了什么?”
二、通过提问,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一)“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二)“你喜欢小熊怎样做呢?”
(三)“你和爸爸妈妈上街买东西时是怎样做的?”
三、游戏“小熊买东西”,教育幼儿从小讲道理,不乱花钱。
“我们来玩个游戏:小熊买东西,我来当熊妈妈,你们当小熊,我们一起来买东西。”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游戏,教师边游戏边观察幼儿的语言行为,及时加以引导。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看到小熊买东西的表演,玩了游 戏,知道小朋友在跟爸爸妈妈买东 西时,不能哭闹,能和爸爸妈妈商量,爸爸妈妈不同意就不买,从小学会不乱花钱。”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
董 秀 舫
袜 子 变 干 净了
设计思路:
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幼儿学习的内容。幼儿的心理既有具体形象性又带有情趣性。生活知识的学习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本着生活既教育的原则,同时利用“五.一”劳动节进行节日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动手实践;引导幼儿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因此我们生成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也是来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举例)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自己洗自己的袜子,体验洗袜子的快乐。
2、懂得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盆子、一小块肥皂。凉衣夹。
2、书包内自备一双干净袜子。
3、事先与大班幼儿联系,扮演兔姐姐。
4、动物舞会的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动物舞会
师:“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小一班。”
兔姐姐出场:“我是来邀请小朋友参加动物舞会的”
师:“那咋们就到舞台上参加舞会吧!”幼儿戴上动物头饰脱了鞋子在“舞台”上跟随音乐跳舞。
2、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袜子变脏了。
师:“袜子这么脏怎么办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兔姐姐:“现在我们都长大了,要自己洗。”边说边演示洗袜子
师:“兔姐姐洗得真干净,你们想把自己的袜子也变干净吗?”
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注意事项
3、幼儿洗袜子,家长做观察记录
5、晾晒袜子,幼儿自由交流比比谁的袜子最干净。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
董 秀 舫
宝 宝 爱 上 幼 儿 园
活动教材分析: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大多数第一次离家过集体生活,容易出现分离焦虚、对陌生环境有恐惧感,以及师生、同伴关系适应困难等现象。本次活动重点是使幼儿园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场所,建立起师生伙伴关系,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来园接待期。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爱幼儿园。
2、喜欢老师和同学,愿意和他们一起游戏。活动准备:
1、标记牌每人一套。(胸牌、茶杯、毛巾、抽屉、座椅等属于幼儿在班级的个人物品都有相同图案的标记。)
2、活动区的布置:阅读区、手工区、娃娃家、小超市、餐厅等。
3、允许幼儿从家里里带喜欢的玩具、图书、小食品来园。
4、组织家长和幼儿参观幼儿园中、大班的游戏活动。活动过程:
1、找标记:
幼儿来园时选择自己喜欢图案 的标记胸牌挂在胸前。“找一找活动室、卫生间,哪里还有你这样的牌子?”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找寻。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自己的毛巾、茶杯、抽屉、小床、座椅的位置,并试着学习使用。如:用茶杯去水桶倒水喝,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放进抽屉等。[点评: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寻找标记这一任务,会很专注,就会忘记环境的陌生,根据标记图案,很快找到了水杯、毛巾的位置,这种方法适合小班接受水平。]
2、玩游戏:
教师和幼儿手牵手玩开汽车游戏,沿路停车向幼儿介绍游戏区和好玩的玩具,幼儿可自由选择游戏区下车玩游戏。[点评:这一活动与幼儿的家庭生活接轨,充分尊重了幼儿的自主选择。]
3、个别谈话:
教师和幼儿边玩游戏边个别交谈,鼓励幼儿和同伴交往。(1)向幼儿介绍身边的小朋友“他叫某某,老师可喜欢你们啦、拉拉手、做朋友,你们俩一块玩。”(2)“幼儿园
里有许多玩具,你喜欢玩什么?”(3)“明天你还来幼儿园玩吗?”
教师分别给每个幼儿评价“宝宝你真乖乖,不哭不闹爱上幼儿园,老师喜欢你,请你明天还来幼儿园。”并发给小食品作为奖励。[点评:谈话在游戏中进行,孩子没有压力,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游戏中,孩子们会轻松、自然地建立同伴关系,在集体中不会感到孤单。
改变了传统新生入园接待方式中,常规培养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幼儿自身的主动活动“找标记”。玩自选游戏是为幼儿提供了人的相互作用环境——小伙伴和老师,材料相互作用环境——游戏区设置和玩具的提供,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能获得主动发展,也不会感到环境与周围人物的陌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避免了哭闹。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和家长参观、参与中、大班幼儿的游戏。
2、请家长配合,离园回家后问一问幼儿,如“上幼儿园好玩吗?”“谁是你的朋友?”“老师鼓欢你吗?”等等,鼓励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
幼 儿 班
优 秀 教
王 宝 华
案 小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中秋节真快乐》
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
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嫦娥吃下药以后,身子突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她身不由己地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飞啊飞啊,一直向月亮飞去。到了月宫,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间。她叫玉兔为她捣药,想吃些能降落人间的灵药,回到羿的身边。可是玉兔没有捣成灵药,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儿
班
教 案
王 宝 华
幼小
表情娃娃小班数学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班
优 秀教 案
王 宝 华
小
“1”和“许多”(数学)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
难点:初步学习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环境设计:
小鸡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红、黄、绿三种颜色)
四、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五、流程设计:
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提高尝试
教学手段:师讲——>个别游戏——>师生讨论——>集体游戏
(一)、提出问题——>尝试活动:
师:“叽叽叽,谁来了?”(小鸡来了)。
出示小鸡:师:有多少小鸡?(许多小鸡)想不想和小鸡做游戏?(想)每个小朋友和一只小鸡做游戏。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
师:咯咯咯,谁来了?(鸡妈妈)鸡妈妈要让鸡宝宝回来(幼儿送小鸡回家,放进筐里)
刚才家里没有小鸡,现在怎么了?(许多小鸡)
师:鸡妈妈要和我们来玩一个小母鸡生蛋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些什么样的
蛋蛋?(有红蛋蛋、绿蛋蛋、黄蛋蛋、我们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戏规则:挑一个你喜欢的蛋蛋,只拿一个,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蛋?”
师:(请每位幼儿拿一个蛋蛋)我这里有几个蛋?(许多)。原来我有许多蛋蛋,现在我把它分给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
请幼儿各自说说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三)、提高尝试:
1、师:现在我们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边生蛋一边说:“小母鸡,真能干,生下一个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儿游戏)
师:刚才草地上没有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师:你生一个,我生一个,变成了许多蛋蛋。
2、师: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们来帮鸡妈妈把蛋拉回家,一边捡一边说:“我捡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四)、讲评:
1、刚才箩筐里没有蛋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2、告诉幼儿下次再来玩游戏。评析:
根据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初步经验以及小班计算活动中教学的目标,孙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正确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老师在活动中始终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感受“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如:老师采用了“和小鸡做朋友”、“帮鸡妈妈捡蛋”、“小母鸡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
面,即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
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活动中有一个较好的方面,即在活动中,老师强调了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1”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动作配语言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许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第五篇:小班剪纸活动教案
小班剪纸活动教案——窗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正方形纸折剪成窗花,并学习粘贴窗花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引导幼儿喜爱民间剪纸艺术和对窗花的欣赏情趣。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
幼儿继续学习用正方形纸折剪成窗花,并学习粘贴窗花的方法。
活动难点:
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引导幼儿喜爱民间剪纸艺术和对窗花的欣赏情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窗花的范样。
2、正方形彩色纸若干,剪刀、浆糊,装纸屑的塑料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剪贴好的窗花范样或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是窗花。这是怎么制作的呢?
师:这是用剪纸的方法制作的。剪纸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从前中国人过年就用红纸剪出好看的图案,贴在窗户上,这就叫窗花。
2、师:看,朱老师手上还有好多剪纸窗花呢!好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剪窗花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折剪窗花的方法
1、师:请小朋友先想一想,怎么折叠窗花?(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
2、教师讲解示范剪窗花的方法
①把正方形的纸角对角折三次后再剪。
②剪的时候要注意:在最长的边和打不开的短边上剪上各种形状可形成窗花的中间的纹样。在能打开的短边上剪上各种形状课形成窗花漂亮的花边,剪中心点的角能使窗花的中心部分变得很漂亮,剪另外两角会使正方形窗花变成其它形状。可以剪各种图形但是不能剪断,也不能把一边全部剪掉。剪好摊开就成了一张漂亮的窗花。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活动要求:
在我们的桌子上有白纸和彩色纸,窗花剪成后把它贴在另外的纸上。可以用白纸剪窗花,贴在彩色纸上,也可用彩色纸剪窗花贴在白纸上;或者深色纸剪窗花,贴在淡色纸上;或用淡色纸剪窗花,贴在深色纸上。
总之记住要让人们看的更清楚些,贴的时候,要把窗花放在报纸上刷浆糊,再拿起来贴在选好的纸上。
2、先请幼儿观察画面上折剪的窗花图样再让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剪的部位和方向,鼓励幼儿大胆地有创造性地折剪,注意粘贴窗花的方法。
四、结束部分
1、请幼儿互相欣赏,并选出有创造性、层次分明的窗花。
2、展览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