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新鲜事物感兴趣,教师利用这一特点,用一些色彩鲜艳的教玩具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利用幼儿对游戏感兴趣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点。通过家长和学校的配合,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圆形和方形的东西。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游戏。
2、能用视觉、触觉正确感知圆形和方形。
3、能按图形的形象特征进行分类。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视觉、触觉正确感知圆形和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的东西若干;百宝箱;熊猫和猴子的头型盒(猴子的嘴是圆形的,熊猫的嘴是方形的);圆形和方形的“饼干”;圆形和方形的塑料拼图
活动过程
1、引入:熊猫和猴子过生日,老师和小朋友准备去参加生日宴会。
2、感知圆形和方形。
(1)老师准备了许多圆形和方形的礼物,看小朋友能否说出它是圆的或方的,然后把这些礼物送给熊猫和猴子当礼物。
(2)、喂饼干。
百宝箱里有许多“饼干”,请小朋友拿着圆形的饼干喂猴子(猴子的嘴是圆形的),方形的饼干喂熊猫(熊猫的嘴是方形的)。
(3)、圆形和方形宝宝回“家”。
熊猫和猴子请小朋友帮忙,把圆形和方形宝宝送回“家”。[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圆形宝宝送回圆形家,方形宝宝送回方形的“家”,并且要注意“家”的大小。
3、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地上有圆形和方形两个图形,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跑进圆形跑回来”小孩就跑进圆形再回到位置上,若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跑进方形跑回来”,小孩就跑进方形再回到位置上。
4、结束:小朋友再在操场上找找圆形和方形的物体。
活动延伸:
1、小朋友在家、在超市或其它地方看见了圆形或方形的东西能准确说出来。家长给于判断他是否说正确了。
2、拼图。用一些几何图形拼出各种图案。能说出这些图案里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方形。
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投放了“饼干”“图形宝宝回家”两种自制材料后,幼儿对它们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准确说出哪是圆形,哪是方形能用视觉,能用触觉感知圆形和方形,能用视觉、触觉感知圆形和方形。两种自制材料安全、卫生,颜色鲜艳,能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饼干”自制材料还能扩展到认识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2、本次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让幼儿掌握了知识点,教学效果好。
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930字。
第二篇: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以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没用填灌式教学法单纯以灌输教学内容为目的,而是通过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地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侍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采用游戏学习法,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抓信上机操作这个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增长才干,学会技能,但有些操作也比较枯燥,而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与活动的形式,游戏最能激发儿童直接兴趣和愉快情趣。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游戏环节。
三、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好好学习,就要千方百计的注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到自豪、欢乐、惊奇、赞叹……”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渴望获得成功的愿望,力争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又一个惊喜,让学生体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画图”后,让学生自己构思创作一幅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了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一份作品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转播功能展示优秀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评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也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有机地融入到其他学科之中,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得到整合,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信息技术课只有以知识为载体,以技能为核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并让学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各学科之中,才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篇:小班数学教案:香香的饼干(圆形三角形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香香的饼干(圆形三角形方形)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干,正确讲述形状的名称。
2、通过品尝饼干、观察饼干、触摸饼干,感知形状的基本特征,大胆想象其他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体。
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具: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干若干,放置托盘中,并用盖布盖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片各一个。
2、学具
——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彩色笔若干。
——各种类似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例如:圆盘子、书、三角铁、镜子、积木、三角尺、插花等,散放在活动室的四周。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饼干。
师:(出示托盘)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个托盘,托盘里面藏着小朋友每天早晨和牛奶一起吃的东西,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师:(掀掉盖布)呀!原来真的是饼干。请小朋友看看这些饼干的形状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形状的饼干?(引导幼儿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个一个上来拿一块饼干,先摸一摸,再尝一尝,边吃边说你吃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幼儿吃饼干并介绍自己吃的什么形状的饼干)
二、初步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想象其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体。
师:(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片)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图形宝宝?
幼:圆形宝宝、正方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师:请小朋友说说圆形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正方形宝宝是什么样子的?三角形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总结:圆形宝宝是圆圆的、正方形宝宝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宝宝有三条边。
师: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饼干外,你还知道哪些圆形的东西?哪些正方形的东西?哪些三角形的东西?(幼儿回答)
总结:是的,皮球、太阳、西瓜……是圆的。桌子、窗户、书……是正方形的。三角铁、三角尺、三角形积木……是三角形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我们先来看图说说图上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把圆形的物品圈起来。然后给三角形的物品图上红色。再请小朋友说说你圈了哪些物品,给哪些物品涂上了红色。
四、游戏:找一找。
师:(圆盘子、书、三角铁、镜子、积木、三角尺、插花等,散放在活动室的四周。)现在请小朋友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告诉大家。(幼儿回答)
师: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我们现在到户外去找一找,然后再告诉大家,好吗?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圆形
目标:
1、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尝试画圆形。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准备:
1、圆形实物若干。
2、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
过程:
1、出示实物,引出话题。
——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介绍物品:硬币、眼镜、手表、时钟等。
——看一看这些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或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示范画圆,幼儿打开操作材料,跟画圆。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
——咦,这些车子能骑、能开吗?为什么呀?
——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
——老师示范在一辆车子上画,另外的请幼儿自己找、自己画。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现在请小朋友去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帮忙把它们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第五篇:画方形和圆形教案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贵州省科技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4课《画方形和圆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画图窗口,能够识别画图工具并能够进行直线和曲线工具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能够使用画图工具的基础。课本以画小火车为例,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椭圆、矩形工具进行绘画的能力。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大连市第79中小学部四年级学生。该校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画方形、椭圆等技巧;运用shift键画出精确的规则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尝试、分析、操作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学习教材,学会自主地从教材吸取知识,使自己的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图画的欣赏和创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和“椭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运用shift键画出精确的规则图形。[教学准备] 极域电子教室,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出示火车的运行,学生观察。
提问:从大山深处,向我们迎面开来了什么交通工具?(火车)
2、老师知道在你们大连有个很大的火车站,想必你们对火车会比较的熟悉。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关于火车的知识。
学生发言(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a、世界上第一列火车: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出现在1804年。
b、名称的由来:因为它是用煤炭或木头生火作为动力,所以叫“火车”。c、火车种类: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磁浮列车。d、火车作用:火车可以运货、载人。
3、了解了一些关于火车的知识,又欣赏了各种火车图片,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画?(引出课题)
4、老师这里有一幅小火车的图形,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辆小火车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正圆形)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画这辆小火车呢?(课件出示小火车)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这些图形。出示课题:画方形和圆形
二、新授
1、认识工具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已经知道组成这辆小火车的图形了,那我们应该用哪些工具把这些图形画出来呢,大家能帮老师在工具箱里找出这些工具吗?
请学生找工具并回答。师:嗯,今天我们要用到的工具有:矩形、椭圆。(板书)师:恩,同学们真棒啊!那现在我们就开始画小火车吧!
2、矩形工具(画小火车的车头和车厢)首先我们应该画出小火车的车头,是由几个方形组成,我们可以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来画。(师边演示边讲解)(1)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钮。
(2)在画图区适当的位置按下左键,以确定车头的左上角位置,再向右下角拖动,满意后,松开左键,这样火车的车头就画好了。请一位同学用同样的方法画车灯、烟囱和驾驶室。(提示有些线条必须要重合)
请一位同学演示用矩形工具画一个车箱,先不要画窗户。(注意:车箱的位置要和车头、驾驶室在同一直线上。)
问:车箱的窗户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正方形我们怎么来画呢? 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找到答案,谁愿意试一试呢!(请学生试一试)。
教师总结:在车厢上确定好窗户的位置后,左手按下Shift键,右手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鼠标指针向右下方拖动,满意后松开鼠标,窗户就画好了。
3、椭圆工具(画车轮)火车的上半部分已经画好了,接下来我们要画火车的轮子。火车的车轮是正圆形的,我们可以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来画,先单击“椭圆”工具,左手按下Shift键,右手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从车头底线处向右下方拖动,分别画出几个正圆形。(师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要注意每个车轮的位置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4、用直线工具画铁轨。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画直线的方法,请同学们用画直线的方法画出铁轨。这样,一辆漂亮的小火车就画好了。
5、引导学生观察小火车,讨论每一步图形分别是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画出来的。(车头、车厢、轮子、铁轨)
相信同学们已经都掌握了这几个工具了。好,请同学们尝试画这辆小火车吧!学生练习画小火车,师巡视辅导。
三、巩固练习同学们真棒,大部分同学已经将小火车画好了。相信很多同学都觉得不过瘾,是不是啊?(学生回答)
很好,那请同学们看到书后面,在“练一练”中有一辆电车,请同学们画一下。学生操作练习,完成“练一练”上的电车。
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
五、板书设计
第8课 画圆形和方形
1、矩形工具:方形、正方形
shift(上档键)
2、椭圆工具:椭圆、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