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训练听力,训练节奏感,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鸭子拌嘴》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的:
1.训练节奏感。
2.训练听力。
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
4.器乐合奏的训练。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具准备:
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
教学建议:
——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
——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仿。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
——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
——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
——选择符号标示。
——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
——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问音乐中听到是什么乐器奏的,在动作中加口念“哐”(全曲均照此做)。
——用听说法学节奏填词。
——每行先学一个声部,基本掌握再学第二、三个声部,并交换声部练习。
——挂节奏谱,用声势替换词,第一声部拍手,第二声部拍腿或跺脚。
——换打击乐器,分四个声部:钹、双响筒、鼓和三角铁。
——节奏谱共六行(每行四小节),除第五、六两行外,均有反复。一行行练习,基本掌握后,交换声部,最好每人每声部都能练到。
——听音乐,看图型谱,找出所奏的节奏谱是那一段音乐(第一段)。
——选八位学生,每人一付小钹,分四组设计四段即兴(长短不限):出门、嘻戏、吵嘴、回家。
——前面学习的节奏谱作主部A。四个即兴段作插部。曲式结构为:ABACADAGA
——静听全曲。介绍作品、作者。也可讨论用了什么乐器。
教学反思:
a该课例给6一7岁儿童时,主要用律动训练听力,节奏谱和节奏填词均使用听说(奏)法。小学中年级可看谱练习。
b节奏谱使用是为了学生能亲自参与。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语汇,只要其中一段通过亲自参与获得更深体验,对其他部分音乐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通过对节奏谱的练习对这部音乐的节奏语汇,从原先初听时的一片模糊到比较清晰,甚至记忆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兴趣、理解才有了真正的基础。
c该课例主要目的是参与,故对节奏谱中个别技术难点(如第二行)不必死扣,大拍子跟上即可。若把过多时间、精力用在技术操练上,会消弱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整堂课教学结构和目的。
本文扩展阅读:鸭子 英文名称:Duck。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可以在水中,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第二篇: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回旋曲)转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回旋曲)转]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回旋曲)转
教学目的:
1.训练节奏感
2.训练听力
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
4.器乐合奏的训练
5.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爱好
6.即兴创作能力训练
教材分析: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回旋曲)转。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
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具准备:
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
教学建议:
——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
——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仿。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
——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
——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教案《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回旋曲)转》。
——选择符号标示。
——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
——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问音乐中听到是什么乐器奏的,在动作中加口念“哐”(全曲均照此做)。
——用听说法学节奏填词。
——每行先学一个声部,基本掌握再学第二、三个声部,并交换声部练习。
——挂节奏谱,用声势替换词,第一声部拍手,第二声部拍腿或跺脚。
——换打击乐器,分四个声部:钹、双响筒、鼓和三角铁。
——节奏谱共六行(每行四小节),除第五、六两行外,均有反复。一行行练习,基本掌握后,交换声部,最好每人每声部都能练到。
——听音乐,看图型谱,找出所奏的节奏谱是那一段音乐(第一段)。
——选八位学生,每人一付小钹,分四组设计四段即兴(长短不限):出门、嘻戏、吵嘴、回家。
——前面学习的节奏谱作主部a。四个即兴段作插部。曲式结构为:abacadaga
——静听全曲。介绍作品、作者。也可讨论用了什么乐器。
教学分析:
a该课例给6一7岁儿童时,主要用律动训练听力,节奏谱和节奏填词均使用听说(奏)法。小学中年级可看谱练习。
b节奏谱使用是为了学生能亲自参与。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语汇,只要其中一段通过亲自参与获得更深体验,对其他部分音乐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通过对节奏谱的练习对这部音乐的节奏语汇,从原先初听时的一片模糊到比较清晰,甚至记忆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兴趣、理解才有了真正的基础。
c该课例主要目的是参与,故对节奏谱中个别技术难点(如第二行)不必死扣,大拍子跟上即可。若把过多时间、精力用在技术操练上,会消弱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整堂课教学结构和目的。
第三篇:鸭子拌嘴教案
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案
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打击乐《鸭子拌嘴》,让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感受民族打击乐的丰富表现力。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鸭子活泼可爱的形态,生动地再现鸭子拌嘴的热闹场面,感受朋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3.能辨别民间打击乐器,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形象和情景,激发学生参与乐器演奏活动的兴趣。教材分析: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一群蹒跚而来的鸭子,时而引颈鸣叫,高声喧哗,时而窃窃私语,最后摇摆而去,生动地勾画出他们游水嬉戏和相互拌嘴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乐曲分为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教学重点:
1.欣赏打击乐《鸭子拌嘴》,感受民间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奏方法。2.学生能运用打击乐器创造性地表现乐曲形象和情景。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表现鸭子游戏和争吵的不同,感受民族打击乐器的特色。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鸭子拌嘴》 2.打击乐器《鸭子拌嘴》片段。3.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上课音乐拍手。2.师生问好。
二、认识乐器:
1.听几种动物的叫声,并学着模仿。(用声音、动作模仿)2.游戏:找好朋友。听乐器的声音,猜猜是什么乐器? 先让学生自己敲一下手中的乐器,然后进行听辨。
3.认识乐器,听声音,找好朋友,看课件,学习乐器的名称。4.乐器连线。(生说师连)
三、欣赏《鸭子拌嘴》:
1.乐曲欣赏:下面我们要欣赏的乐曲就是由我们刚刚认识的乐器为主来演奏的,你听是什么乐器的声音?边听边思考。
2.片段欣赏:模仿的是什么动物的场景?(鸭妈妈带小鸭子出去玩耍的情景)
引导:让学生分别说出小鸭子和鸭妈妈的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3.复听乐曲: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去外面玩耍,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吧。分段进行讲解。听完出发,进行讲解。(他们来到池塘边游戏戏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吵架了。)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吵架了? 4.游戏:模仿鸭子吵架。(用手两人一组)5.找一组进行表演。
6.复听带故事情境的《鸭子拌嘴》.(喜欢听故事吗?)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请你给乐曲起名字。
7.听音乐表演:找几个人分别表演鸭子,其他的人用乐器或者手来为乐曲伴奏。
8.欣赏后有什么收获?(进行简单的思想教育)9.还会唱什么和鸭子有关的歌曲? 10.看视频《数鸭子》(在座位上自己做动作)
四、课堂小结:
1.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己说)2.师: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3.随音乐一起演唱《数鸭子》出教室。
第四篇:鸭子拌嘴教案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鸭子拌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科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第十一课。此课教材围绕“游戏”主题,展开了欣赏、表演的学习内容。我所教学的一年级有十个班级,在教学完一个班级后,学生的表演不是让我很满意,如何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多种交互形式为学生提供探究、合作、体验、创新的机会,将活动融入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教学课题:《鸭子拌嘴》
教材分析:本课课教学是从音乐、游戏切入的艺术课。可爱的小鸭子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的小动物。《鸭子拌嘴》就是描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跟着鸭妈妈一起嬉戏玩耍,其中两只小鸭为了争吃小鱼它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这个音乐作品非常独特,它是纯粹以大拔、小擦、大锣、木鱼等打击乐器合奏的,生动地刻画出鸭子拌嘴时的一幅谐趣画面。
教学目标:
1、欣赏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感受民族打击乐的丰富表现力。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鸭子活泼可爱的动态,生动地再现鸭子拌嘴的热闹场面,感受朋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懂得团结友爱的可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镲、锣、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听赏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组织教学:学生戴着各种动物头饰,随着多媒体课件《数鸭子》音乐进入课堂。
2、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好像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一摇一摆的走了过来,原来是小鸭们在鸭妈妈的带领准备去河边玩耍。可是鸭妈妈说:“孩子们,你们想出去玩儿,是吧?不急!不急!鸭妈妈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可不可以帮鸭妈妈把这道难题解决了,我们一起出发呀?”(1)课件出示谜语:
① 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摆布摆,不是摆架子。②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课件揭示谜底:鸭、青蛙)
(2)学生们描述它们的样子,学学它们的叫声,模仿它们走路的样子。
二、动画揭题
师:你们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你们看,一个明朗的早晨,太阳刚露出笑脸,小鸭子的家就热闹起来了„„ 1.播放动画片《鸭子拌嘴》
2.课件出示问题: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故事?请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3.生踊跃回答:《戏水打闹》、《饶舌吵架》„„ 4.生描述故事
一群小鸭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去河边玩耍。它们欢快地拍动着翅膀,相互问好还“嘎嘎嘎”地叫着。它们有的在小河里游泳,有的在草地上做游戏,可快乐了!周围的动物都很羡慕他们。„„ 5.课件揭示课题:鸭子拌嘴
三、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师:接下来老师请你们闭上眼睛安静地听,随着音乐想一想,做一做,你听到的鸭子在干什么?
(1)课件出示问题,播放第一部分音乐,配上背景画面。
生:在宁静的早晨,太阳暖暖的升起来了,多么快乐的一天开始了„„(请学生在背景图上贴上一排形态各异的他们听到的“小鸭子”形象)
师:说的好!这段音乐用清晰的节奏告诉我们,小鸭子高高兴兴的出发游玩去了。老师这有棵乐器树,我们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鸭子们出去玩儿吗?(2)结合故事音乐情节,选择合适的乐器
学生在倾听各种乐器声中发现碰铃,出示碰铃图片。(3)课件出示这段音乐的小标题-----清早出门
师:来,我们也随小鸭子出发吧!一部分学生用碰铃模仿出发时的音乐,一部分同学做一摇一摆模仿鸭子的动作。
2. 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1)课件播放第二部分音乐、背景画面
师:鸭子们已经出发了,它们到了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并把你感受到的小鸭子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请大家接着往下听„„(2)随课件音乐即兴表演感受到的鸭子的动作
生:回答后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到讲台上找一张与自己动作相同的“小鸭子”贴在背景图上
师: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把画面打扮得漂亮极了。不错,第二段节奏明快、活泼,好像是一群鸭子玩耍的热闹场面。鸭子快乐地游戏,可以加入什么乐器呢? 课件播放第二部分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加入双响筒、镲、锣,出示打击乐图片)(3)课件出示这段音乐的小标题------欢乐游戏(4)学生用打击乐敲一敲,随音乐律动。3.欣赏第三部分音乐
师:正当它们玩的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小事。听听,发生什么事啦?(1)课件播放第三部分音乐、课件演示“鸭子拌嘴”师:不错!这一段表现了两只鸭子争吵的场面,也是我们今天欣赏的乐曲的题目----《鸭子拌嘴》。(2)课件出示这段音乐的小标题------吵架啦!
(3)请学生寻找身边的乐器来表演“吵架”(手拍凳子、桌子、用笔敲笔盒来模仿这段音乐的演奏乐器小钹)
(4)商讨和好
师:同学们,它俩吵架了,我们一起帮帮它们,怎样?请你和同学轻轻地商量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俩和好?生:自由发言„„ 4.欣赏第四部分音乐
师:“谢谢你们!两只小鸭听了你们的劝告,终于和好了!然后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1)课件播放第四部分音乐、画面师:“声音越来越小了,鸭子们到哪里去了?” “你怎么听出它们回家了?”
生:声音很轻,越来越小了,好像鸭子走远了„„(2)课件出示这段音乐的小标题------回家了
师:“小鸭子们玩累了也该回家了,我的小鸭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走一走,跟着小鸭子回家吧!”
(3)带领学生动作,越来越轻,用碰铃表现渐弱 5.复听乐曲。(播放全曲,学生即兴表演)
四、小结: 这两只鸭子你们喜欢吗?为什么?渗入德育教育,同学间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五、课件播放《鸭子拌嘴》音乐,学生模仿一只只小鸭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本节课呈现的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活动、游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我抓住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音乐中出现的动物和分别用来表现这些角色的乐器,精心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典型动物的特征、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看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开始上课时同学们就以各种动物的打扮进入课堂,在一个又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对本堂课的教学产生兴趣。感受聆听音乐是整堂课的主线,情境中学生边玩边听是在动中感受音乐,那么让他们完整的细听则是与静的良好结合,再加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给音乐课创造出听觉和视觉的双享受,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它集图象、动画、文字、声音于一体,将学习材料及辅助材料演绎得声情并茂、出神入化,处理得形象直观、生动逼真,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良好动机,营造出和谐、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音乐形象在儿童的心灵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整堂课的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富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
第五篇:《鸭子拌嘴》教案
《鸭子拌嘴》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教学内容
听:《鸭子拌嘴》
认:钹木鱼
评:成长的足迹
(一)教学目标
.能大致辨别出乐曲各段所表现的情境,并从强弱、快慢的节奏中感受鸭子的各种神态、动作。
2.知道本课乐曲是以“钹”为主的打击乐器演奏的,并能用打击乐器跟着老师拍击简单的“鸭子拌嘴”节奏,从中体验到参与演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听辨出几种打击乐,初步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尝试引用打击乐来表现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打击乐器
钢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生进入教室,播放《梁祝》,问:你觉得这个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呢?
生回答(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悦耳、动听”等词语)。美好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变的十分舒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可以调节心情。
你们讲的都正确,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形象”(板书),抓住几个关键词,“悦耳、动听”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回答:如“不好听的声音、噪音”,你们能制造个“噪音”出来吗?噪音给人的感受是十分烦躁,急躁,心情不畅。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噪音”,其实这也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领域。
那接下来,老师要问了:音乐中需不需要“噪音”呢?请大家思考。生答
(认为需要的、认为不需要的都分别举手示意)
在音乐中,乐音与噪音都有,但以乐音为主。象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锣,钹和大鼓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则是噪音。音乐要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段。乐音虽然有很强的表现力。但有些特定的情景,却要用噪音来表现。例如,要表现万众欢腾的热烈场面,往往借助于锣鼓。在现在派作品中,噪音的应用性更是普遍,有的作曲家甚至主张,生活中的任何音响都可以进入音乐。(幻灯图片)
所有的噪音如果合理的加以利用,都能为音乐增添色彩。比如,播放《梁祝》(乱敲桌子),生辨认,行么?在比如,播放单旋律《出旗曲》,再播放合奏曲,让学生对比,加入打击乐器的感觉。
(刚才我们用了10分钟的时间讨论了关于音乐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声音,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个专门用课堂打击乐器(可补充说明)演奏的曲子,大家先来听听,是什么感觉)
【板块二】、播放《鸭子拌嘴》音乐,先不点题。
2、听了有什么感觉,或者是能产生怎么样的音乐形象呢?说出你的理由。(生答)
恩,老师第一次听的时候,也没什么感觉,就觉得闹哄哄的。但如果我们做个小提示,点个题,大家或许就能多想到什么了,现在老师就告诉大家,这个曲子的名字是《鸭子拌嘴》,那请大家带着乐曲名字来听听,想想呢?(生答)
如果把它编成个故事来听,那就更清楚了(打开配乐故事)
你感受到了鸭子有哪些具体的动作?
拍翅膀
走路
玩耍
拌嘴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
让我们先来看看哪些乐器表演哪些角色。(FLASH动画)
3、你能演一演吗?
4、音配画(分发些乐器给部分学生,播放动画让部分学生伴奏)
老师这里有一个鸭子拍翅膀和走路的画面,可惜只有画面却没有声音,想找几个同学来给画面配一下音,让我们感受一下鸭子拍翅膀和走路的样子。
【板块三】
拓展一:为《过年我当家》伴奏
拓展一:欣赏《老虎磨牙》或者奥运<<缶>>
课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音乐!
课
件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