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实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古诗。
2.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家住在华山以东的地方,所以诗中称之为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这一点请大家注意。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只有十七岁,当时他一个人离开家乡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
二、解题:
1.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的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
01.、学生读题,思考问题,然后指明回答问题。
02、教师指导:
九月九日指的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忆:思念,想念。
山东:华山以东,指诗人的家乡。
兄弟:哥哥和弟弟,在诗中指家乡的亲人。
03、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问题。
04、教师强调: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恰逢重阳节,诗人无比思念家乡的亲人,就写下了这首诗。
2、请大家自读这首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在查字表中找到生字的读音,并写到课文里来。
3、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
1、齐读诗的第一行。
01.解释词语:
独: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故乡以外的地方。在诗中指的就是长安。
为异客:做他乡的客人。
02、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03、教师指导: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齐读诗的第二行。
01、解释词语意思:
每:每逢。
每逢:每次遇到。
佳节:
节日。诗中指重阳节。
倍:加倍,更加。
思:思念,想念。
亲:家乡的亲人。
02、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03、教师指导:
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的思念家乡的亲人。
04、诗人为什么每逢遇到节日就加倍的思念亲人?请用诗中的一句诗来回答。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05、教师小结诗的前两行:
06、齐读诗的前两行。
3、齐读诗的第三、四行。
01、解释词语;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
遍插:都插上了。
茱萸:一种有香味的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肖灾。
02、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个人呢?并指名回答。
0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词语的解释,想想这两行诗的意思。同坐间讨论。
04、指名回答。
05、教师指导:
我在遥远的地方猜想,家里的亲人们一定都头插茱萸登上了高处,可是单单少了我一个人。
06、教师小结诗的后两行:
07、齐读诗的后两行。
4、教师总结全诗意思:
这首诗可以分两层意思来理解,诗的前两行写诗人身在外地,每逢遇到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诗的后两行写诗人在遥远的外地想像家乡的亲人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5、齐读全诗。
6、请大家结合诗句意思想一想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或者说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7、教师小结: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朗读、背诵古诗,加强理解。
1.男生齐读古诗。
2.女生齐读古诗。
3.全班齐读古诗。
4.思考问题
01.说说这首诗中的哪两行最能表达是人的思念之情?
02.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
5.背诵这首诗。指名背诵。
6、学生自读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或课件)、录音磁带。
教材简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写的。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兄弟。
全诗抓住重阳节登高这一习俗,抒发了思念亲人的感情,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常常被人们引用,以表达思亲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了解诗意,背诵古诗。
建议本课用1课时完成。
*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这里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异客”,指陌生的客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孤独一人在外地。
* “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倍”,加倍、更加;“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遥”,远;“兄弟”,哥哥弟弟,诗中指在家乡的哥哥弟弟;“登高”,民间风俗,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外出登高。这句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防灾避疫;“遍”,全都。这句的意思是: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 古诗教学以学生诵读为主。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多读。
可以参考以下节奏朗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课后第1、2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 课后第3题:要弄清字、词的意思,再正确选择。
* 课后的选做题教师应先了解学过的有关诗句,以作提示。
教学设计参考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解题。
二、学生自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诗句通顺连贯。
2.检查学生自读诗歌情况。
3.学生借助注释、插图,了解诗的大意。
三、自读自悟,体会意境
1.再读诗歌,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你读过哪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
(杨蔚、李金瑶)
参考资料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少年聪慧,9岁时就以文才出名。他多才多艺,不仅能做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题材、风格多样化,特别是田园山水诗,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3【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此句也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加上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针对学生情况,我追求了这三个字:“新、活、放。”
【教学设计】
一初读,二浅思,三深悟,四背诵,五表演。
【课堂实录采撷】
一、在解题中不经意地出现的小高潮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前两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好吗?
生:(齐答)记得!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和《山行》。
(开课前复习旧知识,既可以温故,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壮大气势,烘托一个热闹的气氛。)
师:《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深秋美景的喜爱之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又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感情呢?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老师赞美的语气回顾已学古诗,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美,也自然地进入了新诗的学习、品味中。
师:(简介诗人王维)请同学们齐读题目。(生读题目)
师:看到这个题目,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吗?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生:我不明白茱萸是什么意思?
师:有谁知道,谁能帮助他?请高高地举起你的手。
生:我是从书上的注释里面知道的,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辟邪、消灾。
师:很好,你读书的时候很仔细,大家都要向他学习。课题中还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请继续!
(孩子们长在城市里,都没有见过茱萸,虽然书本上也解释得很清楚,但如果能亲眼看一看这种植物,就可以使得抽象模糊的东西变得直观清晰。所以,应该在学生介绍茱萸这种植物的同时,老师即可出示有茱萸的'画面。)
生:山东,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说明作者的家乡在那里。
生:不,你的说法是错误的。山东是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一带,因此王维的家乡应该是在山西。
师:对,这里的山是指华山。那么兄弟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兄弟就是弟弟的意思。
生:不对,应该是哥哥和弟弟的意思。
师:大家想一想,既然作者的家乡在山西,那他的家里仅仅只有哥哥和弟弟吗?他就没有别的亲人了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兄弟除了指他的哥哥、弟弟,还包括他家乡所有的亲人。
生:老师,我补充,兄弟还可以包括他在家乡的朋友。
师:这样理解就更加全面了,有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兄弟这个词的意思?
生:“兄弟”指作者的亲人和朋友。
生:老师,我发现还有一个字被我们漏掉了,就是“忆”字。
生:我知道“忆”就是回忆的意思。
师:没错,但谁能把这个“忆”字的意思说得更贴切一些呢?
生:我觉得“忆”字在这里解释为“思念、想念”更好,因为从“忆山东兄弟”可以看出作者是身在他乡,重阳节到了,他不能和家乡的亲人朋友在一起登高,畅饮菊花酒。而往年他在家的时候,却可以和亲人们一起欢度重阳节,所以回想起以前那些美好的日子,此时的他是多么想念家乡的亲朋好友啊!(热烈的掌声)
(仅仅是解释诗的题目,孩子就能通过一个“忆”字领悟出整首诗的深刻意义,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孩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快速地捕捉出诗的内涵,其一在于之前逐词逐词理解的铺垫做得很好。其二在于一个“忆”字用得好,用得妙,用得神。重阳节时忆亲人,不就已经明明白白地诉了读者,此时的作者正是背井离乡,孤单寂寥,落寞惆怅,正是在这样举目无亲的时候,才会更加真切地思念家乡亲朋。因为有了解题时的深切领悟,所以进入古诗学习环节时,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课堂汇报,学生能把握住重点,水到渠成,异常轻松地学习。)
二、在表演中捕捉学生灵魂,强化训练目标
师:诗人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天,满怀心事的他独自出来散步,一不小心误入了时空隧道,来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而你就是王维,今年又正好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你的面前就放着一部电话,诗人王维,你能紧扣住自己所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发挥你大胆的想象,向你远在家乡的亲人倾诉你的思念之情吗?
众生:(笑)好啊,好啊,我可以!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王维在现代社会,那他的亲人不是在唐朝吗?唐朝那时侯有电话吗?
师: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就是想象,大胆的想象,这不正是“超级变变变”吗?(齐笑,掌声)
注:“超级变变变”是日本的一个娱乐节目,该节目要求参赛者发挥出大胆的想象,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道具表演出生活中的事物或者现象。该节目不仅在日本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纪录,在全球发行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我班就有很多这个节目的超级fans。老师急中生智,用上这个孩子喜欢的节目的名字,在无意当中为这个环节激了趣,造了势,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下面是两个学生的表演:
生1(扮演王维);生2(扮演姑姑)
生1:喂,您好,请问是姑姑吗?我是您的侄子王维。
生2:喂,你好,我是姑姑,你是王维啊!你现在在哪里呀?
(在口语交际中随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这样的训练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生1:姑姑,今天是中秋节,我是在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给您打电话,姑姑,我可真想家里人啊!大家都还好吗?
生2:大家都很好,刚才在赏月的时候,我们人人可都记挂着你呢!
生1:姑姑,中秋佳节,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你们吃着香香的月饼,可千万别忘记了我,一定要记得给我留一份啊,我已经好久没能吃到家里的月饼了。
生2:好的,一定不会少了你的那一份。你什么时候能回家来看一看啊?
生1:姑姑,窗外是万家灯火闪烁,窗内是家家户户共享天伦,而我就只能一个人孤单的在这里,我真的是很想念你们!虽然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等我做完了手头上的事,我一定尽快和家人团圆!姑姑,祝大家中秋节愉快!再见!
生2:别难过,我们会想着你。保重身体,早点回来,再见!
(这段学生的表演不可否认是经过了老师的加工,但学生能基本上扣住本诗的主题来进行即兴的表演,优点是应该值得鼓励的。但我也不得不看到其中的不足:学生的语言功底太过浅薄,语言随意且不够严密。诚然在表演的时候可以生活一些,但任何说出来的话都应该紧扣住整首诗的基调和感情,而学生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就是学生的台风太过拘谨,紧张,学生不是完全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来进行拓展想象表演的。学生所表现出的不足与老师平时是否严格训练大有相关。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人的精神松弛,心境坦然,能提高生命的张力,倡导人性的释放,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做到童言无忌、童真无损、童趣无限、童心无畏、童爱无拘将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重大的责任!)
【自我思索】
听听学生在汇报时的精彩发言,品品学生在朗诵时的入情陶醉,读读学生在黑板上所写的板书:“思念亲人”,“想念朋友”,“孤单寂寞”,看看学生精彩的即兴想象表演,不仅听课的家长为之动容,为之喝彩,就连我自己的心里也在激越着,澎湃着。一位家长在参加完开放日的活动之后,激动地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上写道:“听了两节课,感受非常深,我深深地体会到,现在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这是一个尊重的课堂,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这是一个生命的课堂!老师不仅注重了对知识的传授,还注重了对孩子品格的教育,引导……”另一位家长听完课以后,就急忙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啊,我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真的。以前都是由我们的老师讲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的孩子们脑海里可充满了无数的小问题,做老师没有两把刷子可真是不好做啊!”家长的赞誉固然可喜,但无形中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一种责任!
古代诗歌言简意丰,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不朽的文化财富。教科书中节选的诗歌,以及老师的排疑解难,悉心诱导都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教学古诗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要孩子做到发自内心喜欢它,爱上它,不舍它。不用太多的表白,只是那寥寥几字,就足以令人振奋、伤怀,这正是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学习诗歌也好,散文也好,让学生在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中思维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唤醒,潜能得到显发,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鸣,身心得到愉悦正是新课标中要求的人文精神的教育,生命发展的教育,而这,正是需要我们老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心,饱含对孩子的真诚,倾尽我们的真爱去努力实践,热忱奉献!
第二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首古诗──李白的《静夜思》。(师生配乐背诵《静夜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的意思吗?(“思”在这里是“思念故乡”的意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表达思念家乡感情的。
(通过背诵学过的古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借助《静夜思》这首学生们熟悉的诗,唤起学生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学习新课
1、介绍诗人的背景和诗的创作背景:
王维:唐朝诗人,15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2、出示诗句,揭题、解题.师:谁来给我们读读题目? 生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大家快速思考讨论一下题目的意思? 教师总结:我们来一起看看题目的意思。
师: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出示图片:菊花、茱萸。
生:是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忆——思念、想念
师:“山东”是山东省吗?(不是,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作者的家乡。)
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按照我们作文的六要素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哪几要素?(时间:重阳节 地点:外地异乡 人物:作者王维 故事情节:思念家乡兄弟)
经过我们共同思考学习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
2、学习古诗内容(围绕“忆”)
师:当过节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想念自己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同样出门在外的家人也会想念你们,想念家乡的亲人。就像我这里教书,也想念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我们本诗的作者跟我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也是出门在外。当过节的时候,独在异乡的诗人怎能不更加怀念家乡的亲人呢!自己读一读,想想诗人此时会怎样“忆”亲人?
(当学生的情感到达了一个高潮的时候,教师凭借创设的情境,利用学生被激发的情绪,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另一个思乡念亲的情境中。再一次抓住题眼──“忆”来带动全篇的教学。)
3、你认为哪个句子最能直白的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之情?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你的体会。(小组讨论,举手回答。)
每逢佳节倍思亲。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更加非常的想家。
“倍”平时有五分想念,重阳节成倍的增加,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明很(特别、格外、非常)想家。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倍”字生发联想──诗人平时就常常想念自己的故乡,每到佳节良辰,思乡之情尤切,更加凸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问: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原因? 答: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了解本句诗意: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异客——陌生的客人;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所看见的人也是陌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跟他说说心里话,这句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因为孤独寂寞所以思念家乡的亲人,尤其是在重阳佳节,万家团圆的节日里,就他一个人不能回家跟家人,看到别人团聚,心里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两句是我国最著名,最广为流传的名言佳句。所以我们来共同背诵这两句,作为我们平时的积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5、当王维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在思念家乡里的谁?做什么?看到他乡的人过重阳节,他会想到谁?做什么?哪两句诗叙述了想念的内容?
(指导学习第三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两句。先看每一个字的意思,在用自己的话翻译这两句。
遥——遥远;知:想到;登高处:登山;遍——都;茱萸:出示图片(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把茱萸插在头上,或装在小布袋里带在身上,认为可以避灾。少:缺少;一人:指王维
(翻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现在同学们快速读一遍全诗,我们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7、我们都了解的本事的意思,现在试着有感情诵读全诗。注意间隔。三 课堂小结
我们能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边,是多么幸福!我们能认识这么多朋友,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愉快相处,是多么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感受亲情的同时,更应该珍惜亲情。时刻记得关心我们身边的人,也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的第一课里我们了解到 关怀是爱,责备是爱。。四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出示《杂诗》《游子吟》。试着读读,体会感情。五 课后作业
以“妈妈(爸爸)对你说”为题目,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关心之情。(写信的时候练习过的)这次是更加深入。不少于150字。先试着说一说。
第三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能力目标:
1.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2.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法,导入新课。
1.小黑板出示:了解诗人解诗题目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2.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
3.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板: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了解诗人,解诗题目。
1.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了解他吗?
(学生读课外搜集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山东”指山东省吗?
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在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家乡的兄弟。)
三、理解字词,明白诗意。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正确流利。
(“为”这里应读“wéi”)
2.再读,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并在书上作记号。
3.小黑板出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
/
异客
逢
倍
遍
4.动动脑子,你如何理解这些字词?
5.你能从字面上说说诗句意思吗?
6.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四、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小小组讨论。
3.交流。
我认为“()”字用得好,从中我体会到了(),你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有没有同学比他读得更好?(注意节奏与感情)
4.配乐吟诵。
五、课外延伸。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能谈谈看法吗?能有感情地吟出这句诗吗?
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你知道它这时的具体含义吗?
3.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六、作业。
1.搜集“思念”主题的诗,歌曲等。
2.小练笔: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第四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4-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认3个字,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借助资料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本课生字,初步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齐读课题。师范读。
生齐读全诗。
二、解题。
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 发现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二、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4、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6、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课内检测:
(一).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二).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三)、我知道。(选出正确答案,只填序号)
1.农历九月九日是()节。
A.端午 B.清明 C.重阳 D.中秋
2.山东是指()
A.山东省 B.华山以东C.山的东面
3.异乡是指()。
A.山东 B.他乡,外乡 C.不同的家乡
(四)、咬文嚼字。(解释下列字在诗中的意思)
1.倍: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 3.遍:____________
4、逢:____________.5.忆:____________
6、遥:____________
(五)、登高望远。(填空)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 的思念之情。
2..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之情,曾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六),找朋友。(连线)
1.端午节
A.菊花酒
2.中秋节
B 月饼
3.重阳节
C 汤圆
4.元宵节
D 粽子
四、总结。
谁愿意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字词掌握较好,诵读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自然成诵。将教学重难点放在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感情上了,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第五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离开家乡,告别经亲人,谁能说说当时是怎样的动人情景? 生:兄弟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描述当时的情景)师:那分别后的王维会怎么样呢? 生:想家乡,想亲人。
师:对,王维在九月九日生阳节这天在繁华的京城长安,望着那热闹的场面和兴高采烈的人们,便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课题
二、出示诗句,解题.师:谁来给我们读读题目? 生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大家快速思考讨论一下题目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来一起看看题目的意思。
师: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出示课件图片:登高、插茱萸、菊花酒。
生:是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忆——思念、想念
师:“山东”是山东省吗?(不是,他的家住在华山 以东的地方,所以诗题称之 为“山东”。)
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经过我们共同思考学习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
通过课题的引导,引出诗人的生平介绍。
三、介绍诗人的背景和诗的创作背景: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世誉为 “诗佛”。他的家住在华山以东的地方,所以诗题称之 为“山东”。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王维很小就离开家乡,到长安去谋取功名。这段时间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到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感情更加强烈。这首诗就是诗人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时写的。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①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②教师指导:(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过渡语:作者在异乡求功名,那么到了节日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句。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
倍:格外;加倍、更加。
亲:家乡的亲人 ①“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②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用诗中的一句诗来回答是哪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③师:“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
⑤这是一种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一二行。,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
过渡句: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又会想到(谁干什么)?现在让我们来学习第三和第四句。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他们认为登高可以避灾。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登高)遍插:都插上了
茱萸(zhūyú)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消灾。
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个人呢?并指名回答。(少了诗人)作者变换视角,以家人的身份进行想像:在人人头插茱萸登山之时,突然发现独独少了一个人!这一个缺少深深地刺痛了家人的心。
作者不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反说亲人如何思念自己,这一想像具有相当的冲击力和原创性。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词语的解释,想想这两行诗的意思。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站
5、请大家结合诗句意思想一想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或者说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思考: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6 现在同学们快速读一遍全诗,我们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
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他们都插上了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我们都了解本诗的意思,现在试着有感情诵读全诗(注意间隔),品味作者情感。8 思维拓展
每到中秋,天上月圆。远在海外的游子思念家乡,思念祖国,他们会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____,____。”
【课堂小结】
家是永远温暖的港湾,同学们,无论未来的你会展翅高飞到何处,别忘了家乡,因为有一个被称为家的地方才是你的归宿。(引导学生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爱,体会亲情的重要,懂得感受亲情,珍惜亲情。)
【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