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同学们是否对各种天气现象感到好奇,想要对各种自然现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吗,激发你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热情,在实验教案中解决自己的疑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希望大家会喜欢。
四年级科学教案1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四年级科学教案2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
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
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
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植物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
(壶盖、壶身、壶嘴、壶把)
2、(出示课件):这只小的身体是由哪几部
分组成的?
(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
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完整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
(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
(2)指说各个部分。
(3)小组讨论植物身体的构成。
师小结:这棵辣椒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你还见过那些植物具有这六种器官?
4、教师出示其它绿色植物的图片,师:对,(出示课件):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
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板书)
5、师: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成员,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这六部分构成的呢?
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7、汇报结果。
8、教师小结:常见植物的“身体”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时间可同时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别出现,不能同时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没有根、茎、或不开花、不结果。这需要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教师出示苔藓、蕨类植物图片)
苔藓植物有两个器官,分别是:茎,叶。
蕨类植物有三个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藻类植物有一个器官,无根,茎,叶的分化。实际上藻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叶。
9、今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交流)
10、教师小结: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环境,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等,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的家具都离不开植物,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课后拓展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课后制定一份观察计划,继续对植物进行研究。板书设计:
1、植物的身体
根 茎 叶 花 果实种子 第四课时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教学准备:
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内容:
1.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2.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
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四年级科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总结。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演示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教师演示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 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 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 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 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
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11.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12.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13.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14.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说明】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料。骨骼图资料:见《现代汉语词典》“骨骼”词条。
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队列训练——运动;
(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
(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7.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8.安全教育。
四、作业
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3.请爸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样的。选一根吃过的骨头带到科学课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
1.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
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 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
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的特点)
【评析】通过对鸡腿骨和石头的比较,将更好地发现骨头表面结构紧密、坚硬、质量轻等特点。
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
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
四、巩固拓展
1.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 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
(2)鼻尖中含有软骨。
(3)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
(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X光照片)
(4)讲述: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当然,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知道有了关节,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
●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
●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
3.课前去菜场购买部分猪蹄、去肉排骨等作为观察关节连接的材料;
4.学生课前吃鸡、鸭、排骨等的时候注意观察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5.学生交流讨论。
6.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跪下。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附录:主要的四肢关节
肩关节由关节囊包围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而成。因肱骨头的关节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关节盂小而且浅,加上关节囊松而薄,所以,肩关节活动灵活,是全身易脱位的关节之一。
肘关节是一个复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居同一关节囊而成。肱尺关节是肘关节的主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可展伸140°。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的关节凹构成。只能作屈伸和回旋运动。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上端的桡切迹构成。伸肱时,前臂与上臂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与上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角度,这个角叫提携角(男性约为165°,女性约为135°)。桡腕关节由桡骨的腕关节面与舟、月和三角骨构成,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桡腕关节与腕间关节共同活动的范围是:屈最大,约90°,伸45°,内收40°,外展20°,环转度极小。
腕掌关节由下排腕骨与掌骨构成。除拇指腕掌、小指拇掌关节能作屈伸、收展、对掌及环转(仅拇指腕掌关节有)等运动外,余三个腕掌关节基本不动。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由于髋臼较深能容纳股骨头的2/3,而且髋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又比较强厚,因此,稳固性比肩关节大。髋关节脱位也仅次于肘关节和肩关节。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滑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前、后两条交叉韧带尚有防止胫骨前、后移位的作用。膝关节内有月牙状的关节盘,叫半月板,其内侧大,外侧小。当膝关节半屈于内旋或外旋位时,突然的强力伸膝运动,可使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囊坚韧,关节囊的前壁有髌骨和髌韧带;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后方有斜韧带加强。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踝关节负重最大,关节面较小,但踝关节囊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从内侧将内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连结起来;在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连结腓骨、距骨和跟骨。因踝关节周围韧带强而有力,以致在踝扭伤时,即使内外踝发生了骨折,韧带尚未受损。
3.肌肉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
●能够借助于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
●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
●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
●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个完整的鸡翅膀解剖后供学生观察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用; 2.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 3.手臂活动模型;
4.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 .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揭示课题:肌肉)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学生交流。
3.利用电教资料介绍:肌肉的类型。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肉的特点。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5.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6.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探索活动: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晒衣服的弹性夹子,在2分钟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回夹紧、松开夹子。数一数在肌肉疲劳之前你能夹几下。
(2)休息一会儿,然后重复第1步的动作。
(3)思考、预测:如果你用另一只手重复第1步和第2步的动作,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检验一下你的预测。
2.预测: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3.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 4.学生交流体验。
5.教师相机出示手臂活动模型,并观察教学插图,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6.学生阅读资料。
7.利用视频观察解剖好的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8.小结:手臂上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者变短、变厚来完成它们的工作。当收到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后,时,与它成对工作的那一块肌肉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谁是木头人?
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作业:
(1)做一个手臂活动的模型;
(2)选用其他材料做一个其他的人体运动模型。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进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的意识。教学准备:
1.体操、游泳、健美操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过程的录像; 2.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资料介绍; .“食物金字塔”等电教资料; 4.部分体育运动防护用品; 5.各种防护知识资料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1.律动: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视频资料:人们参加晨练、同学们在学校参加锻炼的活动镜头)
3.学生交流介绍。
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6.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
(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
7.交流: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 8.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9.交流、小结:做广播体操不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大关节、韧带等得到充分的锻炼,还能锻炼人体身体内部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全身健康的目的。.拓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内容繁多,门派林立,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大的健身价值。(视频资料:武术的健身价值)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提问: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3.活动指导:溜冰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请一生当模特,出示相关护膝、护腕、手套、头盔等,体会这些装备在活动中的防护作用)
4.总结:赛前做热身运动后,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助避免扭伤和脱臼。此外,在活动中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也是很重要的。头盔、护膝、垫肩、手套都可以帮助你避免受伤。同时,你还应该穿适合运动的鞋子。另外,运动前应该留意你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在特定的马路或者跑道上滑冰、跑步或者骑自行车,你就不大可能被一辆小汽车或其他人卷入到事故中去了。5.拓展: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如果你确实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这样能把疼痛和肿胀降低到最低程度。当你受伤后,一定要把受伤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或者其他长辈。如果老师、医生或者护士给你医疗指示,你一定要配合他们,遵照他们所说的去做。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给骨头和关节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你就能够避免旧伤复发。)(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3)防护知识介绍。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A、D、C)。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具体见附录)3.拓展:营养与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迟缓,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谷类及核果类中获得。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所以每天喝两杯牛奶,是累积骨本的好方法。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鱼肝油、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
五、拓展延伸
1.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2.延伸:身边的科学
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五种方法,然后与家人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把它们都列出来。思考:如何将这些安全措施付诸实践呢?
第二单元养蚕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
(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蚕宝宝吃什么?
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
(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看书上第15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用语言描述蚁蚕。
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教学难点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 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过程:
一、汇报蚕已经经历的生长情况
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你们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为它们记录了成长的过程。我们就叫“给蚕宝宝记日记”(板书课题)讨论:你是怎样给蚕宝宝记的?
你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对它的影响 提问:你的蚕宝宝吃什么?
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2、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
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提问:蚕为什么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了解吐丝结茧
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它会形成什么?
布置: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4、观察蚕蛾
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三、归纳蚕的一生
提问: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展示蚕的一生的标本。
四、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
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缫丝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提问: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国家,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和历史吗? 学生交流
小结:交流成果,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
二、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1、谈话: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
2、阅读课文
3、小组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
4、集体探讨抽丝方法 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各组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放在教师准备好的锅内。教师倒入开水浸泡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教师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交给各组学生。各组分组抽丝。测量蚕丝长度并作记录。、汇报测量结果
7、师生小结: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米,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
三、巩固总结
1、讨论:
(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
2、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2、查阅资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教学过程:
一、引入交流会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刚刚孵出的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在成长中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3)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4)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5)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6)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7)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三、综合小结
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1、一切都在运动中
课程标准: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探究能力: 层次 1:不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层次 2: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教学步骤:
一、引入交流
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二、探究
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让学生大胆发言,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
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
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教师: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教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三、巩固
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并举出例子。教学反思:
2、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会使用秒表。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用通过一定 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 是物体运动的表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 获得更多的信息。教学准备:皮尺、秒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一 认识
1、感受29页四幅图,猜一猜谁移动得快?
“假如它们进行的距离一样,情况会如何呢?”
2、龟兔赛跑的故事。
“兔子为什么没有得第一呢?”(启发学生考虑距离,时间的要素)
3、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衡量。这就是常 说的运动速度。
活动二:在测量与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1、测一测走路的速度(1)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花多长时间?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5米花了多长时间?(2)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多远?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5秒钟走了多远?
2、给运动速度排序p30 活动三 认识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
1、让学生阅读资料P31,去发现台风预报时,强调方向的重要性。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一些运动的方向 拓展
观察判断缓慢的运动
课本P31四幅图 问:(1)这些物体也在运动吗?运动得快还是慢。(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也在运动?(参照物)板书设计:
2、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1)快慢(2)方向 教学反思:
3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这五种运动方式。
2、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3、能够用集合的方法表现出移动、转动和滚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4、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科学知识:
1、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和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内容。教学准备
木块、纸风车、单摆装置、易拉罐、钢尺、橡皮筋(每组一个)、录音机、磁带、学生自备各种玩具。教学活动与建议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易拉罐、钢尺、纸风车、橡皮筋、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板书:木 块 → 移动 →
纸风车 → 转动
易拉罐 → 滚动
钢尺、橡皮筋 → 振动
单摆 → 摆动 移动 滚动 转动 转动 摆动 振动 移动 转动 振动
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学生看课本第35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飞碟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四、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1、教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尝试我们的身体能做出几种运动方式。
(插入歌曲《健康歌》,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
2、学生汇报自己做出的各种运动方式 身体在前后移动,也在转动,手臂在摆动„„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教学反思:
4小车的运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测量小车通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科学知识:
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2.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6—39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小车、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垫木块等。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教学活动与建议: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二、观察并提出假设
1.师做小车从斜坡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师质疑: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1)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越远;(2)与斜坡长短有关,斜坡越长,冲出去越远;(3)与坡面有关,坡面越光滑,冲出去越远;(4)与车子重量有关,车子越重,冲出去越远;(5)与车型有关„„(6)与轮胎有关„„
„„ „„ „„
(注意:此处让学生自行假设,学生假设的内容可能会很多,教师要注意选择所作的假设,要尽量适合所准备的材料能够操作验证)
三、实验验证假设
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2.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注意:教师要根据所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课堂上可以实验验证的假设,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加以方法上的正确指导,尤其要让学生知道每种实验哪些是要变化的,哪些应该不变?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第37页下图所提供的实验报告记录让学生逐一讨论各种实验时应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件。)3.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验,领取相应材料,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做几次,以防数据出现的偶然性,数据测量时要做到认真、准确、记录真实)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让全体学生弄清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5.布置课后任务: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一些实验去验证了我们的假设,但还有一些假设我们还没验证,课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选择一些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并做好记录。(教师课后可作适当指导)
四、研究影响载重汽车行驶快慢的因素
1.我们研究了影响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因素,现在再让我们来研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与动力有关,动力越大,走得越快; 与路况有关,路况越好,走得越快;
„„ „„ „„ 3.实验验证:
(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2)集体交流实验方法,教师指导。
(提醒学生汽车的动力可用加垫圈的方法,如课本第39页上图所示,定好起点和终点,确定好行驶距离,指导学生使用计时器,用好计时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4.布置课后任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有些假设我们还没去验证,课后也请同学们选择一些假设去做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
五、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两大项的研究:
一、研究了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了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更学会了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并总结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希望我们同学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31、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科学知识: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教学准备:铁架台、量角器、记时器、米尺、线若干、钩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摆
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把课题板书完整)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5)学生汇报。
3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就作为你们研究的课题,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并记录下你们的方案。(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方案,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4、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2)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3)教师问出错的小组,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自己就再做一遍。(4)汇总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5、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分派任务:全班九组,每组选做一个15秒内正好摆动8、9、10、11、12、13、14、15、16次的摆。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
(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6、应用
(1)教师出示一只挂钟:老师的这只挂钟走慢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呢?走快了,又该怎么办?
2)学生讨论、汇报。(3)教师针对挂钟讲解。
三、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2)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摆的资料。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1、力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物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的运动、形状的影响,体验力的大小。
3、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教学重点:
认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学准备:
玻璃弹子、橡皮泥、弹簧秤、钩码、苹果、小刀、相关图片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力”是什么东西吗?在日常生活中你感觉到过力吗?
2、听取学生回答。
3、出示P40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后再回答)
4、师小结: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它作用到物体上时所产生的效果。活动一: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谈话:要使弹子(玻璃球)滚动起来,滚的快一点或停下来,应该怎样做?
2、学生活动。
3、集体交流。
4、提问: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 活动二:研究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1、学生拿一小团橡皮呢或面粉,朝不同方向用力,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
3、合作交流。
4、问:这说明了什么? 活动三:研究力的大小、1、谈话:力是可以测量的,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有用测量仪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3、强调:使用弹簧秤应注意什么? 学生自学P41下面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4、学生活动。(测量一下苹果的质量)
5、合作交流。
6、汇报。
第二课时
1、谈话: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活动四:研究力的方向
1、我们手提一桶水,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受力方向,会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学生观察P42下图。
研究:①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②在水中运动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3、合作交流。
4、汇报。活动五:
1、找两个力气大小相同的学生做推门表演,门为什么没动?两生向两边拉一只大箱子,箱子也为什么没有移动?
2、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了解到力有方向以及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
2、关于力,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布置作业:
观察同学或自己哪些动作用了力? 教学反思: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3、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2、知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3、了解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2、感受到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弹力怎样产生。教学难点: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教学准备:弹簧、橡皮筋、钢尺、海绵、硬币、弹簧秤、钩码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去掉所用的力,会发生什么现象。
1、学生实验:
活动一:用准备的材料研究,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等动手操作,发现它们共同点。
2、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⑴提出自己的猜测,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
⑵教师引导:施力与撤力物体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活动二:学生做弹币实验。
1、教师讲清弹币活动要求。
37、小组合作弹硬币。
3、弹完后,学生讨论。
①为什么中间硬币没有动而右边硬币会被弹出去? ②上面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当给予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三: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弹簧与钩码多少的对比实验: ①让学生自己提出设计方案。
②然后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制定最佳方案,师巡视了解情况,作个别指导。
2、问: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的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和规律? ①小组讨论。②汇报交流。
3、问:①根弹簧拉伸长度的规律,挂2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多少?挂4个钩码呢?②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为什么?③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4、学生认识和理解“弹性”和“弹力”。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弹性”和“弹力”。活动四:研究了解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
1、谈话:生活中和生产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物体的弹性?
2、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3、师引导学生观察P44图中的现象中什么物体是弹性较大的物体,谁对这些物体施力?哪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外力后又引起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力?
4、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三、课后总结:
1、问: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2、问:关于弹力,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
3、能够利用器物模拟出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原理。
4、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并与同学分享。科学知识: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体会到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愿意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象,热爱科学研究。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牛顿的科学故事,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苹果落地的课件。
2、重力(地球引力)方向示意图,直尺。
39、装水的水瓶上系上绳子,火箭升空及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录像或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课件演示、苹果落地。
2、提问:看到这一现象,你想到什么?
3、谈话:当科学家牛顿看到这一现象,他是怎么想的?由此他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活动一:了解牛顿研究地球引力的故事。
1、谈话:关于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你知道吗?给同学们讲一讲。
2、学生讲各自收集的“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
3、谈话:关于牛顿提出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苹果总是落到地上,而不落向天空?”
“假如苹果树非常高,一直顶到月亮,设想月亮就是棵高高苹果树上的一个苹果,它会不会落到地上来呢?”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合作交流、汇报。
活动二:认识重力的存在及其方向
1、谈话:牛顿经过反复思考,对此提出了令人信服的两个解释。
2、出示地球上物体重力的方向示意图,讲解牛顿的第一种解释。
3、讨论:重力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重力?
4、游戏:抓尺子(或铅笔)①讲解游戏方法。②学生活动。③谈感受。活动三:认识离心力
40、游戏:旋转装有水的瓶子。①讲解游戏方法。②学生活动、汇报。③提问: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1、讨论:通过以上现象,你认为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2、谈话:正是牛顿的这个第二解释,才有了今天航天事业的发展。播放火箭升空以及人造卫星绕地飞行的录像或图片。
三、总结、评价。教学反思:
4、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和摩擦力。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减小运动物体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结果。科学知识:
1、认识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少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正负效应。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教学准备:
1、砖块、人游泳活动,物体在空中运动的图片或录像。
2、弹簧秤、带钩的重物(或钩码)、圆杆铅笔、油。
3、橡皮泥若干、洗洁精或油、透明塑料瓶、秒表、鲸或海豚体形照片。
4、流线型火车的图片。
5、生活中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事例的图片或实物。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学生活动:用小拇指推砖块或把手平放在桌面向前推。
2、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是摩擦力?
3、谈话:今天我们来认识“摩擦力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活动一:认识摩擦现象及摩擦力
1、讨论:摩擦力是从何处产生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讲解:摩擦力。
3、提问: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运动是否产生摩擦力?
4、出示图片或放录像讲解。活动二:认识摩擦力的正负效应。
1、谈话:冬季,我们必须及时清理街道上的积雪,而当滑冰时,我们会专门冻一个冰场。由此,你想到什么?
2、讨论: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
活动三:研究减小固体间摩擦力的办法。
1、谈话:当物体运动时,怎样减小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呢?利用桌上所给的材料,自己想想办法。
2、提问: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活动,要求尽可能多的想出办法。
4、汇报。
5、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活动四:研究减小物体在水中受到阻力的办法。
1、谈话:物体在水中运动,怎样减小它受到的摩擦力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认识。
2、出示鲸或海豚的图片启发:为什么鲸或海豚的身体是两头尖,中间大,这有什么作用?
3、讲解实验方法。
4、学生活动,用秒表计时。
5、汇报。
6、小结。
活动五:了解流线型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较小。
1、出示流线型车或火车图片,问:怎样减小物体在空气中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呢?设计方案,并进行研究。
2、学生设计方案,教师完善。
3、学生合作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
活动六:了解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1、提问:摩擦力的存在有时有用,有时又给人带来不便,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2、学生讨论、汇报。
3、出示一组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图片,让学生辨析。
三、巩固、评价
1、提问: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
43、提问:假如世界上不存在摩擦力,将会怎样? 作业设计:
1、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哪些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2、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并想办法解决。教学反思:
5、降落伞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科学知识:
1、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教学准备:
1、线段、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代、剪刀、秒表、材料袋内制作降落伞的材料。
44、各种各样的降落伞,实验记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电视、电影上都见过降落伞,降落伞为什么能起到保护人或物的作用呢?它降落快慢与什么有关呢?我们今天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活动一:认识降落伞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
1、播放降落伞下降的录像。讨论:降落伞下降时都受到哪些力?
2、汇报。
3、小结。
活动二:制作简易降落伞,并测试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1、观察材料。
2、提问:制作降落伞时应注意什么?
3、讲解制作方法。
4、学生进行制度。
5、测试降落伞的下降速度。①学生合作交流。②汇报。
活动三: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1、讨论: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汇报。
3、根据你选择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完善。
5、学生活动。
45、集体交流。
三、巩固、评价。
1、提问:通过探究,你都认识到了什么?
2、提问:关于“力”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作业: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有关“力”的问题。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一: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观察、描述矿物
(一)5 观察、描述矿物
(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 电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第三单元 食物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第一单元 电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篇二: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植物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
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
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
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植物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
(壶盖、壶身、壶嘴、壶把)
2、(出示课件蚂蚁):这只小蚂蚁的身体是由哪几部
分组成的?
(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
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完整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
(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
(2)指说各个部分。
(3)小组讨论植物身体的构成。
师小结:这棵辣椒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你还见过那些植物具有这六种器官?
4、教师出示其它绿色植物的图片,师:对,(出示课件):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
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板书)
5、师: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成员,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这六部分构成的呢?
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7、汇报结果。
8、教师小结:常见植物的“身体”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时间可同时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别出现,不能同时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没有根、茎、或不开花、不结果。这需要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教师出示苔藓、蕨类植物图片)
苔藓植物有两个器官,分别是:茎,叶。
蕨类植物有三个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藻类植物有一个器官,无根,茎,叶的分化。实际上藻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叶。
9、今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交流)
10、教师小结: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环境,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等,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 的家具都离不开植物,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课后拓展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课后制定一份观察计划,继续对植物进行研究。板书设计:
1、植物的身体
根 茎 叶 花 果实种子 第四课时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教学准备:
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内容: 1.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2.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
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篇三: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012——2013上学期)小学科学四年上册教案(2012-2013上学期)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1)和四(4)两个班级共有学生102人,他们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天
气
1-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
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
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五、课后反思 1-2 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二、课后作业
1.我会填。
我们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2.动手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天气日历,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三、总结
四、课后作业
我会填。
1、我们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2、动手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天气日历,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五、课后反思
1-3 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我会选。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3)。
(1)上午10时
(2)中午12时
(3)下午2时
六、课后反思。1-4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红旗招展的时候,你估计可能刮的是(3)级风。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反思 1-5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三、课后作业。
1.降雨的多少要用(雨量器)测量,衡量降雨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
2、模拟降雨,说说你是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反思。
1-6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根据(云)的多少,可以区分晴天、多云、阴天。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五、课后反思
1-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简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第二单元
溶
解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食盐在水里化掉的现象就是(溶解)。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五、课后反思:
2-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高锰酸钾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时颗粒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五、课后反思:
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1.胶水在水中会(下沉)。
2.牛奶带入水中会(溶解)。
3.你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请举例来说明。
五、课后反思:
2-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29)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2.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谁的溶解能力强?
五、课后反思:
2-5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探究物体溶解的快与慢活动中,我们采用的试验方法叫(对比实验 2.(即加热又搅拌)能使砂糖很快溶解。
五、课后反思:
2-6 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2.在进行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的实验活动中,每次放盐的量要(一样多)。
五、课后反思:
2-7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阅读资料P37。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在‘’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蒸发皿、(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等实验器材。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第三单元
声
音 3--1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音叉是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2.我听到周围的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强有的(弱)。
五、课后反思: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声音就消失。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六、课后反思:
3-3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2.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3.小提琴的弦越细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六、课后反思:
3-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情况。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伸出桌面的尺子越长,产生的声音就越(低)。2.小提琴的弦越短,产生的声音就越(高)。
六、课后反思:
3-5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分组活动: “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做好预测。
4、分组活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思考: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
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七、课后反思:
3-6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鼓膜)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2.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七、课后反思:
3-7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五、课后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是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2.耳是(听觉)器官,它使我们听到各种声音,帮助我们判断事物。
七、课后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教案
《我们又长大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征。
2、学习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3、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4、从多方面长期观测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做好分项记录。
5、能与同学合作测量,在总结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能利用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身高等,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出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评价任务:
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教学准备:
1、教具:皮尺。
2、学具:直尺,白纸,近期全身照。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项目。
与三年级相比,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什么?生答后师归纳并板书课题。
二、观测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信息。
1、介绍测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2、小组进行测量,后讨论:身体的哪些变化证明我们长大了?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来获取关于我们身体现状的数据?哪些测量需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哪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如何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的方法好。/ 24
4、按照集体讨论确定的办法开展观测研究,并做好记录。
5、自己测量后将数据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
三、对照比较,归纳预测。
1、对照数据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你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课前的预测哪些是正确的?
2、小组之间相互传阅个人资料,交流想法,让学生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发育速度不相同。
3、鼓励学生置疑,对自己的身体变化趋势作科学的预测。
四、课后实践活动。
1、测量其它的人或物的身体数据。
2、预测他人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板书设计:
我们又长大了
一、测量
二、比较
三、制作生长记录卡
四、小资料
《升旗台在哪里》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定性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能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判断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不同的方位。
3.能用感官感知自然事物,正确使用方位词句准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4.能让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正确分辨出东、西等八个方位。教学难点
让学生如何掌握好参照物。/ 24
教学准备
学校方位的挂图、白纸等。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师问:升旗台在校园里的什么位置?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平时你是怎么认识的就怎么说。
二、开展科学探究。
1.以自己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描述升旗台的位置。①指导每一生都认识前,后,左,右。
②指派四位学生分别站在升旗台一侧附近不同的位置。每一位同学描述的一样吗?为什么?
③让四位同学分别站在升旗台的四周,面向同一方向站立,根据自己站的位置,说一说升旗台的位置。
④告诉学生什么是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为什么要选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上面两次活动中,各位同学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分别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2.任意选定参照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①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试着描述一下升旗台在什么位置?想想这种描述准确吗?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②“东南西北”分别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办法辨认“东南西北”方向?指导学生正确指出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从而判断分辨方向。
③让学生用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位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3.表达与交流。
①由学生任意选定一个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再相互交流,整理成一种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说法,记录在课本的P5。
②选择一个参照物,这一个参照物的某个方向上有远近不同的两个建筑物,让学生讨论如何描述其中一个建筑物的位置,而不让听的人产生误会。/ 24
③请一位同学在校园选择一座建筑物加以描述。
三、课外学习与实践。
1.打听长辈,日常生活中他们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2.自编符号,绘制一张校园建筑方位图。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各类滑轮的结构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科学探究首先应提出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关于滑轮类别和作用的结果和科学结论作比较。
3.能根据简单器材研究方案,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4.培养学生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
5.关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滑轮产品及其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类滑轮的结构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能动手制作滑轮组。教学准备
装有滑轮的升旗台模拟装置,图片;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铁架台1个,细线1根,滑轮2个,测力计1个,装有滑轮的窗帘模拟装置。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想升国旗的情形,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能不能找到可以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旗杆上的滑轮装置。)
二、认识滑轮的结构。
图片展示:旗杆顶上的滑轮装置。/ 24
1.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装置,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装置是什么样的?安装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归纳滑轮装置的构造:滑轮是由一个周缘有槽的轮子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组成的机械。
三、滑轮的分类。
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滑轮的构造,可是滑轮是怎样工作的呢?(演示升旗和提重物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观察滑轮的位置变化过程,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分类。
2.出示一些滑轮让学生区分谁是定滑轮,谁是动滑轮。
四、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旗杆上,定滑轮将向上的拉力改变成了向下的拉力,能不能将向上的拉力改成向左的拉力呢?改成向右的拉力行不行?一共有多少种改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P6砌墙图。
2.思考:为什么这工人要在这里设置这个定滑轮?这个定滑轮究竟有什么作用?
3.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案)4.请一位学生口述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后动手实验。5.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备注使工作更加便利。
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既然定滑轮有这么个特点,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个特点来帮助我们呢: 1.设计一个定滑轮装置,用绳子一拉窗帘合上,又一拉将窗帘又拉开。2.设计一个定滑轮装置,用绳子一拉舞台上的幕布就会同时往两边打开,再用绳子一拉,幕布又能合拢。
第2课时
一、导入。
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 24
力。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动滑轮,看它又具有哪些特点?它能不能改变方向?能不能省力?请同学们猜一猜。
2.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呢? 3.学生口述实验方案,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4.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5.总结交流得出结论: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用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小华想把30千克大米提到二楼,可他的力气太小提不动,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一下?(指名回答)
四、认识滑轮组。
1.大家的设计很好,小华终于将大米成功堤到3楼上。不过他说用动滑轮虽然很省力,可是站在楼上往上拽不太好使劲,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吗?
2.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像这样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滑轮组。
五、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1.我们知道滑轮组的装置,可它们组合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能不能综合两种滑轮的优点?
2.学生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总结交流得出结论,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六、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大吊车用了哪些滑轮。
《旗杆的影子》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好简单记录。/ 24
3.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4.研究影子的变化规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教学难点
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长皮尺,挂图,彩色粉笔,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大家注意过学位的旗杆和它的影子吗?旗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影子?
2.出示图片P9,让生思考并回答: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来说。
3.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讨论并制订出研究计划,制定时尽量完善,有效观察,测量,记录。2.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
三、观察记录。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第一次关于旗杆影长和方向的观察,测量并做好记录。
2.各小组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根据实际需要再修改方案。
3.观察记录小组将观察记录数据通报给全班,所有学生可以定时参加。
四、总结交流。
1.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分析并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记录完后,看看自己/ 24
的预测是否正确。
2.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根据自己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的多少涂亮智慧星。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都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对影长和气温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和分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关系。教学难点
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对影子变化原因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准备
直杆,米尺,直尺,手电筒,粉笔或铅笔头,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上一节课观察,研究的结果:旗杆的影长和方向有什么规律?把自己的发现结果写在P11。
2.利用录像再现物体影长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3.利用挂图展示,“早、中、晚的直立物体和影子”,让学生辨出早、中、晚来,并说明理由。
4.学生思考并回答:“影子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一定规律呢?”
二、推测与验证。
1.让学生带着思考题作出推测。
2.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推测。学生若讨论不出,教师可做模拟实验来指导学生思考,实验,解释。/ 24
3.学生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情况在P12图中画出。同学之间交流检查,如有意见不同可开展讨论,直到统一意见。
4.小组讨论交流:旗杆影子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 5.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师小结。
三、观察记录。
1.师问:“物体影长在变化过程中,气温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2.分小组讨论观察,研究“物体影长和气温变化关系”的观测方案。3.实际观测记录,填P12空格。
四、总结交流。
1.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提研究,分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2.课后继续进行观察记录。
五、课后实践活动。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时量出直立物体的影长,连续观测记录一年。预测一下,可能会发现一些什么自然奥秘?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的动植物,能说出常见动物或植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给动植物简单分类。
2.知道分类必须有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3.能提出自己或者小组的探究思路,小组合作做出寻访动植物的书面计划。4.经理按照计划寻访动植物的活动过程,并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5.小组合作,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从中体会到校园动植物的多样性。
6.在寻访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学建议
本课的活动内容较多,建议分两课时进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24
一、导人新课
谈话:(播放校园环境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生机勃勃。你知道吗?还有好多动植物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校园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动植物朋友吧。
二、交流关于校园里的动植物的已有经验
1.把自己知道的校园里的动植物的名称写在书上,熟悉但不知道名称的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2.学生交流,分享已有知识。(这一阶段要让学生充分发言,学生如对自己熟悉的动植物说不出名称,可以让学生展示该植物或动物的简图,同学之间相互答疑,教师也可以作适当指导。)
三、制定寻找、观察校园动植物的计划 1.小组讨论,制定计划,然后全班交流。
2.指导学生完善计划。(在短时间里写出书面的探究计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难度的,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逐步完善计划。)
①明确任务、确定路线图、确定观察工具和小组成员的分工等。
②观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怎么办?要不要记录?可以在课前做一些资料上的准备,也可以跟学校里的园工商议,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
3.师生讨论观察中的注意事项。
①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的问题。(包括关注和爱护动植物的问题,保护观察地的环境的问题等,引导学生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观察者。)
四、小组按计划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
(此项活动所需时间较长,提醒学生需要利用一些课外时间完成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坚持做好观察记录。)
第二课时
一、交流成果 / 24
你们在校园里寻找到了哪些植物和动物?(可采取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小组成果的形式。)
二、给动植物分类
1.小组讨论:怎样给观察记录下来的植物和动物分类,填写植物分类卡和动物分类卡。(分类的方法不必拘泥于生物学上的科学分类方式,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给动植物分类。)
2.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统计全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三、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
1.讨论:怎样来表现校园里的动植物分布?(怎样将校园动植物分布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现,对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给学生一些启发。)
2.学生观察:从图中看懂了什么?(学生可以直接画出实物图,也可以用平面图来表现学校的各个区域,用某种图标来表示动物或植物。)
3.设计小组的“校园动植物分布图”。4.交流并展示几个小组的作品。
四、分析校园里动植物分布状况
1.观察动植物分布图,什么地方的动物最多?什么地方的植物生长得最好? 2.你还有什么发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例如,有的动物需要躲藏在植物中,有的动物要以植物为食物;动物为植物传粉,为植物提供肥料,为植物松土等等。明确动物、植物与人和睦相处的关系。)
五、活动小结
各小组对自己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的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然后采用涂亮智慧星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观察一棵树》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较准确、完整地知道一棵树的主要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树的某些部分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4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对树的观察结果。4.用实际行动爱护树木,呵护它的成长。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对象做一个大致分工。2.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蜡笔或油画棒、白纸。3.小组活动材料:软尺、小尺子、放大镜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植物,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树,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树。然后,请几个同学来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树。
2.学生思考,展开游戏。
3.提出问题:怎样进一步观察这棵树?
二、讨论观察计划
1.讨论:我们还可以观察树的那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需要什么观察工具?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举的三个方面。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中有创意的想法。)
3.实施完成观察计划,并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三、观察一棵树(室外活动)1.划分观察区域,领取观察工具。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观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 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③注意安全; ④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 24
四、给树做张“身份证”
1.小组研讨:“身份证”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证”? 2.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的“身份证”。3.展示、评价各组的作品。
五、认养一棵树
1.谈话:我们都是爸爸妈妈呵护的快乐宝贝,校园里的小树,谁来呵护它们呢?
2.师生商讨认养小树的责任和义务。《小动物的家》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生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动物都生活在它适应的环境里,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了解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2.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生活的环境,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动物生活环境的实验,并坚持观察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在校园里做一次调查活动,估计一下学生可能找到哪些小动物的“家”,设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划分好各小组的观察区域。3.准备一些防蚊虫叮咬的药物。小组活动材料:
1.工具:小棍子、放大镜、昆虫盒、小铲子。
2.给动物做“家”的材料:纸盒、深色的布、土壤、小水壶等。学生准备:
糖果、饼干、水果片等食物,手套,科学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24
展示在本单元第一课画的“校园动植物分布图”,谈话:在我们的校园里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访小动物的“家”。
二、讨论探究活动计划
1.在校园里我们能够找到哪些动物的“家”呢?你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调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
2.明确探究目的:观察小动物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我们打算怎样去观察小动物的“家”。
4.小组讨论: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我们应该做那些准备?应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工具准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思考。)
5.指导做观察记录的方法。
三、小组活动:观察小动物的“家”
1.各小组领取观察工具,到活动场地,开展探究活动。
2.在各小组之间巡回观察,了解小组活动进程,分享学生的快乐,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并注意安全。
3.每组选择一种喜欢的小动物,用昆虫盒带回教室,然后整理观察记录表。
四、交流观察结果,分析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1.小组汇报:我们观察了……动物的“家”,它的“家”在……,它的“家”周围是……,它的“家”的特点是……,我们还观察了……。(给学生一个描述的句式,帮助学生把表格上的内容变成有条理的描述性语言。)
2.比较:这些小动物的“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3.讨论:为什么它们的“家”各不相同呢?能让它们交换一下居住地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4.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24
5.小组讨论:你知道动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办法?(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五、课外拓展:给动物做个“家”
小组活动:根据小组选择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给小动物设计一个家。(这个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活动,选择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都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然后选择一个单位时间进行交流。)《观察蚂蚁》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
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
2.学具准备:昆虫盒或透明的瓶子、干净的毛笔、放大镜、羽毛、白纸、水槽、石头、水果、饼干、白糖、蜂蜜。
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蚂蚁是我们的老朋友,它现在过的好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别忘了带上它喜欢的礼物,蚂蚁喜欢吃什么呢?(把蚂蚁当作老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使学生对蚂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携带礼物既是日常礼仪又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 24
二、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你还记得蚂蚁的家吗?还能找着蚂蚁的家吗?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地点,寻访蚂蚁的栖息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三、蚂蚁的邻居
蚂蚁的邻居住着哪些动植物?蚂蚁与它们相处得好吗?蚂蚁的家门口又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蚂蚁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了解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蚂蚁的食性
看,小蚂蚁正在家门口玩耍,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拿出我们的礼物,看看谁的礼物最受蚂蚁欢迎?(让学生观察蚂蚁的食性及偏好。)
五、蚂蚁如何搬运食物
我们的礼物太丰盛了,蚂蚁怎样享用这顿美食呢?吃不完的食物它们是怎样带回家的?(观察蚂蚁吃食物及搬运食物。)
六、布置任务
快下课了,同学们邀请小蚂蚁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同学们想一想,请回去住在哪里?用什么去招待蚂蚁?(下课前捉蚂蚁,喂蚂蚁,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观察蚂蚁,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2.画画得像不像呢?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24
4.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5.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6.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7.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更多的小动物》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叫做昆虫。
2.经历比较、分类、找共同特征的过程,通过比较给事物分类。3.经历运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4.形成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各种小动物的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2.学生准备:课前捕捉一些小动物供课堂上观察。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蚂蚁,谁能说一说蚂蚁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复习蚂蚁外形的特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二、比较蚂蚁和其他小动物
1.小组活动:观察课前捉到的小动物,把它们和蚂蚁进行比较,看看会发现什么。(这个观察、比较的环节也可以用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实物观察。)/ 24
2.交流。(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简单陈述理由。)3.分类。把与蚂蚁相似的动物分为一类。(在这个过程中,蚯蚓和蜗牛是很容易被排除的,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认为蝴蝶、蜻蜓有翅膀,蚂蚁没有,它们不是一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特点,例如,提示“除了翅膀,其他的特点呢?”)
三、找共同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1.小组讨论:把外形和蚂蚁相似的动物和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外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2.学生交流,师生讨论,达成共识。
3.讲述:像蚂蚁这样的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叫昆虫。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书上。
四、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1.说一说,你们今天捕捉到的小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做出判断时,一定要提醒陈述理由,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找出其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五、拓展
1.除了昆虫,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动物?(常见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昆虫、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前三类学生已经学过了。)
2.动物世界多种多样。你认为,这些具有不同特点、不同习性的动物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3.课外观察:搜集更多的小动物图片,仔细观察并试着给它们分类;继续关注校园里的小动物们,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24
1、知道什么是气温。
2、知道气象站是怎样测量气温的。能力目标:
1、会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能根据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测量气温时能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气温,会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度计、卷尺、气温统计表(用于统计学生室外测量的气温)、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讲故事:小明的学校原来决定星期三开运动会,没想到星期三那天却下起雨来了。小明对小红说:“真扫兴!今天的运动会被雨给搅了,明天的天气不知道好不好?”小红说:“我们要是会预测天气就好了!”
(2)教师提问:“关于预测天气,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巡视)
(3)引入今天的课题,板书: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2、探讨释疑
(1)提问:什么是气温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气温常用摄氏度℃表示。测量气温是观测天气的重要内容。(2)估计教室里的气温。
(3)出示温度计,讲解怎样使用温度计,教师演示。(4)分发温度计,学生分组测量。
(5)交流测量结果,说说哪些同学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接近。(6)教师提问:“室外的温度与室内的温度一样吗?” / 24
(7)教师讲解到室外测量气温的要求。
(8)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发温度计、卷尺,分别到操场上、走廊里、草坪上、树荫下、水泥地面等地方测量气温,教师巡视指导。
(9)学生表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
(10)比较用哪个气温代表学校里的气温更合适,说说自己的理由。(11)阅读小资料。
(12)讨论: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什么位置测气温?(13)学生选择一个位置测量气温并做好记录。(14)交流测量结果。
3、学习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2)讲解制作曲线图的方法。(3)学生绘制曲线图。
(4)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统计图比较分析:这段时间里,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平均气温是多少?
4、总结与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2)提问:每天的同一时刻测量气温、做好记录,你会绘制气温曲线图吗?
5、作业:
做一周内每天同一时刻气温曲线图。《追寻风的足迹》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以及八个风向的表示方法。
2、知道风的大小用风力来表示及风力有十三个等级。能力目标:
1、能观察记录风向和风力。
2、会制作简易风向标和风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24
体会到观测风向和风力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学习风的大小用风力来表示及风力有十三个等级,会制作简易风向标和风力计。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电风扇、制作好的简易风向标和风力计。学具准备:
制作风向标的工具和材料:剪刀、卡纸、胶水、缝衣针、小木棍、指南针等。制作风力计的材料:小铁钉、棉线、量角器、泡沫、大头针等。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除了学习观测天气外,还要学会观测风的方向和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呢?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追寻风的足迹,观测风的方向,探究风的奥秘。板书课题《追寻风的足迹》。
2、引导学生认清风的方向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感受到有风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示八个方位图,提问:如果旗帜向南飘,会是什么风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解释: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方向吹来就叫什么风。比如,从北方吹来就叫北风,从东北方吹来就叫东北风。
3、引导学生认清风的大小
教师提问:知道了风的方向,我们描述风的大小呢? 师生共同学习表示风的等级的歌谣。
教师提问:观察今天的风是什么方向、风力大约是几级?(学生回答)
4、制作风向标
教师讲述:为了准确测量风向,气象台是用风向标测量风向的。出示风向标的图片——各式各样的风向标。
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呢?指导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图/ 24
片制作风向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同学们的风向标做得很漂亮,到底好不好用呢?让我们先测试以下。(教师将学生做的风向标在电扇风中测试)
提问:为什么有的风向标灵敏度高,有的不高呢?与风向标后面的开叉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探究)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了风来的方向,可是是什么风呢?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指导学生制作“米”字形的方位图,并用指南针确定方位)
提问:怎样才算一个完整的风向标呢?
5、制作风力计
教师提问:为了准确测量风的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测量风的大小的呢? 出示风力计的图片——各式各样的风力计。
6、测量校园里的风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到不同的地方测量风向和风力,记录下来。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解释,小结:测量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影响风向的因素很多(风遇到障碍物会改变方向),我们可以在开阔的地方或高处测量。
7、课后实践活动
测量某一天的风向,看看有什么变化? 测量晴天和阴天的风力,看看有什么不同?
观测一周的风力和风向,作好记录,并与气象台发布的天气情况比较。
《是谁制造了风》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的。能力目标:
会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能根据模拟实验来推想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到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 24
使学生知道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的,根据模拟实验来推想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风的成因实验器(观烟箱)、火柴、蜡烛、蚊香。
2、演示用材料:扇子、纸条。教学过程:
1、引入。
谈话:你们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和风力计观测了这几天的风向和风力了吗?你们在观测时是否想到过这样一个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是谁制造了风?(板书课题《是谁制造了风》)
2、思考讨论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制造风的,产生风的原因是什么。
(1)演示用扇子扇风,提问:摇扇子我们就能感觉到有风,这是什么原因?(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能产生风?是什么原因?(3)我们用身边的物体能“制造”出风吗?请大家试一试。
(4)学生分小组讨论:风是怎样形成的?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
(5)集体交流讨论的结果。
3、研究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提问:自然界里也经常刮风。是谁有那么大的力量使空气流动起来呢?(2)做模拟实验:风的成因。① 教师讲解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②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集体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空气为什么会流动起来呢?
(5)分组讨论:在自然界中,什么物体和实验中的蜡烛一样,能使空气流动起来?它是怎样“造”出风的?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6)集体交流讨论结果,形成结论。
4、总结与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 24
(2)提问:关于风,你们还知道些什么?请你们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