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案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班的小朋友坐的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一群爱学习的小朋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们一定读过不少书吧!都看过哪些书? •(预设:《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等)•
这本书里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你们喜欢这些有趣的故事吗?那我相信,长这么大了,你的肚子里一定装满了
2、那今天你敢不敢在大家面前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好,这才是勇敢的孩子.)•
二、回顾课文名人
1、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位老朋友。(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看来,同学们这个单元学的真不错!那这样吧,我们现在来说说课外的名人,你还知道哪些? •
2、同学们,在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名人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讲名人故事。(板书课题)•
• 3讲名人故事
• 最近,你读了哪些名人故事?请把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交流。
• 可是,怎么才能讲好名人故事呢,别着急,先自由读一读要求,找一找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 三.动画激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那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曹操。知道他吗?那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一个小故事,边看边想,这里的曹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播放动画《望梅止渴》
2、提问:有趣吗,那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聪明、机智)从哪里看出来?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想法吗?真有自己的见解!曹操听了你们的话非常高兴,看,他多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啊? •
3、自由连说故事
4、指名讲故事。(着重指导一个学生)• 预设1:学生站的不直,没自信 • 老师打断你一会儿,好吗?讲故事啊,首先就要把姿势站好,眼看前方,这样,故事才讲的好听。你再试试,看,多么有精神的小姑娘啊!• 预设2:声音不响亮
•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讲得再响亮一点,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了!哇,真棒!• 预设3:语言或表情不够生动
• 小朋友,你说天气很热,士兵们又没有水喝,他们会怎么样呢?你能用语言或动作也让我们体会士兵们的感受吗?表演得真好,看来,你长大后一定是个好演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断断续续讲完故事后,再完整的讲一次。)
• 掌声送给他,三年级的小朋友能把一个故事完整的讲下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谁来说说,他讲故事的时候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随机板书:声音响亮或清楚、完整、生动)• 再指名1-2名学生讲(要适当评价,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
四、表演讲故事(可以给他们故事材料,每一小组不同,这样就可以从每小组中选选手,而且故事会比较精彩生动,因为自己事先有准备。)•
1、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的很聪明,一下子就把讲故事这个本领学会了,赶快把掌声送给自己。老师还记得,刚才你们的肚子里装着什么?——故事,那肯定也装了不少名人故事,看,现在我们要来开一个名人故事会,别着急,老师会给你时间先练习的。老师课前把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现在请你们把最想讲的名人故事先在小组里练一练,练好了再参加,好吗?要注意,一个小朋友在讲的时候,其他三个小朋友要仔细听,学习他的优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2、自由练习讲故事,教师在巡视中选出讲故事选手。
3、(音乐响起)我宣布,名人故事会现在开始。请选手上场,掌声欢迎。(3-4名)
• 同学们,当选手在讲故事时,我们也有一件艰巨的任务。因为每个同学的手上,都有一个小笑脸的举手牌,如果认为谁说得好,就把笑脸举得高高。如果认为有不足之处,就不要举牌。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还可以请他们评价,尽量说别人的优点,缺点
• 点到,鼓励学生大胆讲,大胆发表意见。)有请,1号选手。
4、掌声送给这群勇敢又自信的孩子!在座的同学们,属于你们的时刻到了,现想好,你要把手中的笑脸投给谁,想好了吗?开始举牌。看来,结果已经产生了,他就是本次名人故事会的讲故事大王,而其他三位同学,成为讲故事能手。请热烈的掌声再次为他们响起。(应该有同学提问,前面有要求要做到)•
五、小结
• 同学们,刚才听了这么多精彩的名人故事后,你们一定有很多很多收获,能说说吗?(预设:我觉得名人很了不起,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些名人都很聪明。我以后还要看更多的名人故事、、、、、、、老师适当评价:你真会学习!你也很聪明!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以后说不定也是个小名人呢!、、、、、、、)
• 是啊,在每一位名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无论是高贵的品质还是无穷的智慧,都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诗,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们。赞名人(学生拍手念。)说名人,夸名人,名人的精神放光芒。宋庆龄,守信用,李四光,爱研究,高尔基、列宁爱儿童。周恩来,勤工作,毛泽东,爱祖国,爱因斯坦肯动脑,孔明神机又妙算。名人的事迹说不完,名人的故事永相传。六.板书设计。
讲
名
人
故
事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今天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陈家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张一凡讲了居里夫人的故事,代晓晗讲了雷锋的故事。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上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
选出故事大王,学生的优点是积极发言,勇于表达,但是组织语言不够紧密,表达不够流畅,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积极纠正学生的缺点。I
秋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难点
态度对方、语言流利地进行交际。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和活动资料。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出示课件: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你在金秋时节做过哪些事?(出示课件:和爸爸妈妈一起摘果子、看红叶、割稻谷、收玉米……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捉蛐蛐……)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2、提出交流要求,各自准备。(出示课件:交流要求)
3、分组介绍:
A、按不同的兴趣,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最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B、按照展示规则评选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各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事情小组让代表课堂展示,有感情地讲解。
B、师生结合要求评点,评选最佳展示员。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五.(出示课件: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附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
说清楚
秋天的快乐
最快乐的事
有感情
说演结合
《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
一、启发
谈话,诱发兴趣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
一、启发谈话,诱发兴趣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人刻苦学习,能写一手好字:有的人心灵手巧,会做各种手工;有的人热心肠,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一起来 夸每个同学的长处。夸奖同学的长处,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
是一种促进。
二、设情境,引导交际
1、写一写:
写出同学的优点。看谁 别人的优点
多。
2、说一说:
⑴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发现的某些同学的优点,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的时候,要修学生用具体饿事例来说明这个同学的优点,避免
空泛。
⑵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说一说,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在小组和班级交流时,教师一要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夸奖的机会,二要注意以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交流,特别要注意发现班上后进生身上的优点。
3、演一演:
鼓励学生合作,把所发现的某位同学的优点以小品的形式演一演,演完后,让大家猜一猜这位同学是谁。
4、访一访:
让学生自找对象,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了解某位同学为什么会有这
些优点。
5、评一评:
在全班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组同学汇报得生
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擦亮我们的眼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同学更多的优点,多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有的人刻苦学习,能写一手好字:有的人心灵手巧,会做各种手工;有的人热心肠,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每个同学的长处。夸奖同学的长处,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
是一种促进。
二、设情境,引导交际
1、写一写:
写出同学的优点。看谁 别人的优点
多。
2、说一说:
⑴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发现的某些同学的优点,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的时候,要修学生用具体饿事例来说明这个同学的优点,避免
空泛。
⑵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说一说,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在小组和班级交流时,教师一要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夸奖的机会,二要注意以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交流,特别要注意发现班上后进生身上的优点。
3、演一演:
鼓励学生合作,把所发现的某位同学的优点以小品的形式演一演,演完后,让大家猜一猜这位同学是谁。
4、访一访:
让学生自找对象,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了解某位同学为什么会有这些优点。
5、评一评:
在全班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组同学汇报得生
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擦亮我们的眼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同学更多的优点,多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
《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③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④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⑤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①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②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规则:
a.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b.“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民主推荐
①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②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③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成果发布
①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②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总结颁奖 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动脑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教师讲一个小故事:王亮家新装修好了房子,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家的电灯开关附近雪白的墙面上,有几个手指印,仔细观察发现,几乎家里所有的开关边上都有这种难看的印痕,而且他在同学家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2.小组讨论:怎样帮助王亮解决问题? 3.课堂交流:
(1)各小组的代表说说解决的办法。
(2)教师随时发现学生想出的办法中的闪光点和明显的缺陷,适时鼓励和纠正,引导全体学生深人思考。4.小结归纳:
(1)教师说明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后受到电冰箱的启发,发明了新型开关,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大赛一等奖。
(2)引导学生从王亮的发明过程中归纳出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一寻找原因一联想启发一解决问题。
二、联系生活,商讨问题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便之处。2.小组合作按照基本思路尝试解决问题。
3.小组内相互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确定参加全班交流的同学。
三、擂台比赛,交流评议
1.组织“生活中的小发明”擂台赛。
2.教师引导观众和擂主互动,评议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3.宣布比赛结果。
4.激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同时注意表达时的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读书的乐趣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和图案装饰一个主题黑板报报头。
教学过程:
一、读题,揭示审题。
1、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读书交流)
2、交流什么内容?
3、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语句)
4、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可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二、揭示目的。
1、质疑:读书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2、介绍书实际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着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别人也来读你介绍的这本书,这是最终目的。
三、指导练说。
1、小组展示自己带来的书,再全面展示。
2、请一位学生介绍,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3、小组交流,巡视检查。
4、全班交流,尽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大胆表达,相机指导。
四、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进行读书交流。
五、教师总结。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教师等人交流,你将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
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
今天讲的主要内容是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
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不断增多,货车、客车、公交车、小汽车、三轮车、电动车多如牛毛,在大街上、公路上川流不息。而我们往往会看见这种场面,行人对那醒目的红灯不悄一顾,潇潇洒洒地走过去,还有甚者,不走人行横道,横穿马路,多危险,他们只图一时的方便,而忽略了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我们小学生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青少年的头号杀手,其中车祸意外伤害成为危害0——14岁未成年人安全的重要原因,2001年全年有1600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有40多个年幼鲜活的生命在地球上消失,多令人痛心!交通安全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多么重要!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指出“小学生要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
耍和追逐打闹”。
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道出了全体少年儿
童的责任感!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小白鸽能在天空
中自由自在地飞
翔,不受狂风和暴雨的袭击,老师、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茁壮
成长。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千万不能当儿戏,做
为一名前圪小学的学生,一定养成文明的行走交通行为,做到诚实守信,遵守行走交通
规则:
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没有人行横道的马路,须要看清楚情况让
车辆先行,不要 车临近时突然横穿。
不要强行拦车,追车,扒车或用石头砸车。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或其它防碍交通的行为。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家庭的幸福、平安、邹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让我们永远牢记,生命可贵,安全第一,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
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前圪小学
陈宝伦
人们常说的 : 字如其人。确实,字能反应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书写潦草的人可能就是一个“马大哈”,书写工工整整的人做事必定细致认真。因此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就格外重要了。.规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写字姿势:身坐正,肩端平,两脚肩宽放在前。胸离桌沿整一拳,眼距书本一尺远,手到笔尖约一寸,养成写字好习惯。握笔姿势: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无名指、小指略弯曲,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笔杆向右后方倾倒在虎口上,手指和手腕放松。.强化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规范好姿势,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在写字的时候保持好正确的执笔和写字的姿势。特别要强调的是,规范好写字本的位置,因为有些学生由于写字姿势不端正,把本子歪着放,这样很难纠正其姿势。所以要关注本子的位置,帮助其纠正姿势。.分析讲解字的结构,找到关键笔画。注意每一笔画的位置安排,注意笔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哪些笔画压横竖中线。对于笔画多的字要处理好疏密关系。.规范平时的书写练习。提笔即练字,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仅写字课要认真写字,其它课也要认真书写;不仅语文作业要书写规范,其他各科作业同样要书写规范;不仅在教室里要端端正正地写字,在家里同样要端端正正地写字。
总之,书写训练一定要从严要求,逐步养成好习惯,从而提高书写水平,陶冶爱美的情操。
风景优美的地方
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口语交际
①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三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
说说我自己
第二篇:有关语文教案集锦
有关语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单元总体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3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语文教案 篇2《父亲的菜园》这是一篇第七册选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课文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是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对城市或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是教学上的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从父亲坚忍不拔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土地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我确定本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最大限度地促成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中体会父亲在开垦菜园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感受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自信、勤劳的品格,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3、在读悟结合、丰富言语实践活动中,发展历练学生语言,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父亲的崇敬。
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着眼课题、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导读解疑、语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疑、思、划”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质疑课题,着眼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教学理念:
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按照“质疑课题、梳理问题——自主探究、感悟交流——深化文本、体会精神”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教学流程:
1.同学们见过菜地吗?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田里的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可是有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菜园(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题。
2、学生课件观看父亲在山坡上开辟的菜园,再读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
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课题这个文眼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切入点。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请教学习工具或老师)(疑难字词课件屏幕呈示)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多读几遍。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④反馈朗读划出的句子,注意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⑤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要求:圈画批注。
2、讨论感悟重点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忍不拔、对土地的热爱,带着感受朗读课文。重点研读: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为了肥土、对土地的热爱)
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可归纳说: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把学生相对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感。
1、思考、交流:你呢?(收获的是一种人生精神:坚毅、勤劳、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热爱土地、热爱劳动)你此时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体现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句子。(课件呈示)
3、带着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
语文教案 篇3教案示例
19、好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掌握“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等词语,认识“紧、忘、奇、怪、疼、擦”6个字。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4、通过了解小梅和京京的做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做个行为美的好孩子。
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认真读课文,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练习书写。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还要通过读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学习“服、带”等字,能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
(引出课题《好孩子》)。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回答“谁是好孩子”。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读后评论。
4、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出现几幅图?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讲了哪两个孩子?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一段。
2、导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现在我们看看奶奶的担心对不对?)
(1)轻声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2)议答:
①第一个回到家的是谁?她敲门的声音怎样,这是拟声词。
②奶奶看见小玲衣服淋湿了,为什么很奇怪?理解“奇怪”。(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小玲忘了带雨伞,奶奶以为她一定要淋湿了,但小玲衣服一点都没湿,所以她很奇怪。)
③奶奶说谁是好孩子?奶奶是怎样称赞小梅的?
④为什么说小梅是个好孩子?
(3)指导朗读奶奶和小玲说的话。
3、自学第五至七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几段讲谁是好孩子,为什么?
(2)汇报自学情况。
(这几段讲京京也是个好孩子。因为京京虽然自己湿透了,但他把雨伞借给了路远的同学,京京主动关心别人,因此说他也是个好孩子。)
(3)指导朗读奶奶和京京说的话。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
(六)扩展练习。
在生活中你是好孩子吗?你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3、重点指导。
服:右边笔顺是:
她:与“他”区别字形和字义。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生字中,“外”“她”“拉”“跳”“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宽窄不一样,要用田字格认真写好这些字。
衣:点居中,不与横画相连。第三笔撇自横的中点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自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写在横收笔的下方,最后一笔捺与左撇相背对称。
(三)朗读指导
本课的人物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奶奶问小玲和京京的话,虽然都是疑问句,但感情色彩不一样,她问小玲时是疑惑不解;问京京时除了奇怪以外,更多的是心疼。小玲和京京回答时说的话,语气也不一样。小玲忘了带伞,身上一点儿也没湿,说话时非常高兴。全身湿透的京京回答时,心里很坦然。奶奶夸奖小梅和京京的话,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布置作业
1、连一连。
2、看拼音写词语。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按要求回答。
(1)“她真是个好孩子!”
“她”指的是:
(2)“你也是个好孩子!”
“你”指的是:
4、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看看图画,你能根据图章说说小红对奶奶说了些什么话吗?
语文教案 篇4一、设计说明。
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能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为使学生体会读韵文的快乐,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促悟——读中识字——再读再悟”的模式,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对会意字的认识从朦朦胧胧到逐渐清晰再到豁然开朗,完成这一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引起学生对学习会意字的兴趣,激发其探究会意字的欲望,进而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二、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字卡。(学生)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
(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
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日)
(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
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月)
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
3、教师导学: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你们认识它吗?(明)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复习象形字,引入会意字,可以激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以字引文,兴趣读文。
1、认识“明”字。
(1)导言: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个字?
(2)教师指名读,强调“明”是后鼻音。
(3)教师导学:日是光芒万丈的,月也是明亮的,两个字放到一起组成的新字是什么意思呢?
(4)学生看课件猜想生字“明”的意思并互相交流。
(5)教师组织学生给“明”组词。
预设:光明、明亮、明白、明朝……
2、读文感知。
(1)过渡:(课件出示“明”)看,日和月相处得多友好呀,“日”总是让着“月”,“月”总是伴着“日”,多棒的组合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让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吧,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一课里。
(2)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3)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齐读韵文。
(5)男女生比赛读。
(6)教师导学: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你们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教师指名读文,随机纠正字音。)
(7)教师导学:看到你们无论怎么读都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咱们来合作读,好不好?(好)老师读日月——你们接(明)。
(8)教师导学:看到你们现在已经能把韵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我想增大些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看,没有了拼音,你们能准确地读出韵文吗,先和同桌读一读。
(教师先引导学生小组读,再指名读。)
设计意图:借助生字“明”的教学,依托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反复地读文,从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再到流利读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逐步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加深对本课生字的记忆,为接下来学习会意字做好铺垫。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学习会意字“尘”。
(1)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真棒,生字宝宝很佩服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一起玩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和“土”。配图:小小的灰土。配音: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
(3)教师导学: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
预设:
生1:我是这样记住“尘”字的:“小小的土”就是“尘”。
生2:我能给“尘”组词:尘土。
(4)教师引导学生给“尘”组其他词。
预设:
生1:灰尘。
12334下一页生2:粉尘。
生3:扫尘。
2、学习“木”“林”“从”“双”。
(1)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出示一棵树,再出现一棵树。
(2)导学: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这是“林”字,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书上说“双木林”。
生2:我能给“林”组词:树林、林海、林区。
(3)导学:你是怎样记住“从”的?
生:我用“想一想”的方法。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课件显示此图)
(4)你是怎样记住“双”的?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双”,两个“又”就是双。
生2:一双手。
生3:一双鞋。
3、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森”“众”。
(1)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三棵树成上下排列的图案;三个人成上下排列的图案。
(2)教师引导学生猜字、弄清字义、组词。
4、学习“心”。
导学:这些生字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一个字还没有出来,很着急。(多媒体课件出示“心”)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预设:我用妈妈教的谜语记住了“心”:锅里煮三个豆,跑了一个,蹦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
5、初步感受会意字的特点。
(1)教师导学:同学们记字的方法可真多,老师认为你们真棒。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字,看看它们的构字方式与意义上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交流。)
(2)教师介绍会意字:像“明”“尘”这样,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就是会意字。
(3)拓展:同学们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字是会意字。
预设:
生1:我找到了,“林”就是会意字。
生2:“从”也是会意字。
生3:“森”也是会意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独立识字。通过课件出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带动下,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会意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识字,达到让学生习得识字方法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趣读词语,练习说话。
1、多媒体课件以“小青蛙过河”的形式出示词语:明月、力气、尘土、众人、从前、森林、中心、一条。教师组织学生先默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多媒体课件再次出示要求:请你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练习说,再举手汇报。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课件“小青蛙过河”的形式让学生读词语,这一形式是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复习巩固识字效果的目标。而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一形式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选择权,进而达到考查学生对字与词理解的目的。
(二)竞赛读文,渗透德育。
1、过渡语:同学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让老师和同学们见识到了你们的表达能力。那现在我们男生与女生进行一下朗读比赛,看看是男生读得正确、流利,还是女生读得好。
2、教师组织学生推荐4名男生与4名女生比赛,其他学生当评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分数。
3、教师导学:从成绩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的实力不相上下呀。那咱们就来一场加分赛,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读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你又读懂了什么。
预设:
生1:我有一个地方不懂:什么叫“黄土变成金”?
生2:我知道“众人一条心”的意思就是要团结。
4、教师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读文的兴趣,提高读文的效果,达到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处理“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一段文字,一是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到合作与团结的作用,二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解决难点,体会韵文所传达的情感目标。
(三)先看后写,方法指导。
1、指导书写“力”。
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你们能读文,会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字写正确、写端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语文书73页的生字“力”,说一说怎样书写“力”。
预设:
生1:我知道“力”的笔顺,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生2:我看到横折钩要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生3:我看到撇要在竖中线上起笔。
上一页1234下一页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那就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再请同学们拿出本,自己认真写一遍“力”,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师:(找出优秀例字)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和书上的例字占格很像,看得出他写得很用心。那请同学们再认真地书写两遍“力”。
师:谁能给“力”组词?
生1:力量。
生2:劳力。
生3:动力。
2、指导书写“土”“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2)指名说一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6)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指导书写“林”“心”。
(1)导学:请学生观察“林”字里面的“木”哪笔有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例字进行对比评价。
(4)学生再次独立书写。
(5)注意“心”的新笔画“卧钩”的写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些书写汉字的规律和技巧。本环节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再汇报的形式,以学生主动为前提,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生字笔画及位置主动观察,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更能检验学生的书写汉字的能力。
(四)猜谜游戏,拓展延伸。
1、教师导学:同学既能读,又会写,很了不起呦。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下猜字的游戏,看谁猜得准。多媒体课件出示73页第一个字“泪”。
预设:
生1:我知道这是“泪”字。目代表眼睛,从眼睛流出的水应该是“泪”。
生2:我能给“泪”组词:泪水、眼泪。
2、多媒体课件出示73页第三题第2个字,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休”的字音,引导学习“休”并扩词。
3、出示“歪”。把字拆开,猜字义。
设计意图:学生们有了学习课文中会意字的经验,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可以很直观地弄清楚图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教师顺势教读字音,引导学生扩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会意字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1、将本课的儿歌背给家长听一听。
2、请你和家长找一找,还有哪些有趣的会意字,把它们写下来教给班里的同学们。
设计意图:第一个作业是背诵儿歌,一是为了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种积累。第二个作业是借助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突出了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感悟韵文内容,感知会意字特点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指导写字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汉字书写的规律及间架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培养其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5一、说教材:
《我的信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随笔。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主要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并能贴近生活,容易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本单元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作者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
本文是对玛丽居里一生的回顾,内容简单。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刊书籍或网上查询,搜集整理玛丽居里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作铺垫。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确立三个目标。(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对七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同时第二单元单元要求提出“还要练习朗读”的要求。朗读课文既能矫正语音,提高阅读水平,又可以进入情景,进入角色,把握内容,领悟语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新课标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与崇高,心灵会受到感染,荡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的涟漪,从而立志献身科学。
3、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新课标提出“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写作与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因此确立该目标。
三、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对居里夫人的简介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画像作形象感知。
出示第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二)检查预习:
问题是:(出示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茧 蹂躏 懊恼 猝然 奢望 魅力 获益匪浅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字词的检查主要为课文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大致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接着交流玛丽居里的材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设计也体现大语文教育观。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五名学生分段读,让学生调动听觉和视觉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教师就学生的朗读作必要的点评指导。(如: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停顿、语气等。)
2、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陈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迹?线索是什么?
(2)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
这样带着问题来读,学生的朗读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阶段目标中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四)问题探究:
新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新课标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理念相吻合,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默读课文,提出两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1、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
这一问题意在通过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坚韧不拔,充满自信,淡薄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
2、小组讨论:假如你是玛丽居里,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希望同学们实话实说!
新课标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问题)
问题是: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申请专利,仅第24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有8项专利通过初审,即将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中小学生申请专利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问题,发表建议。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的理念相吻合。这一环节能衡量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对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作业:(多媒体出示)
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作业的设置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基础,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导入,帮助学生回顾知识。齐声朗读课文既可检验学生读的能力,又可为本课时的目标达成做铺垫。
(二)多媒体出示目标:
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三)问题研讨:
问题是:
1、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找出自己最喜欢或你认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把握语言特点,品味体会语言的涵义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开始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这两个自主性的问题,直奔目标,学生也易掌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语言实践活动:
问题是:请朗读体会下列可作为格言警句的句子,体会语言特点,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写出自己的名言。(请2—3名同学到黑板写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3、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4、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设计这个拓展练习,意在落实本课的工具目标,检验一下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特点。另外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资料库。
2、积累摘抄并背诵文中有关可作为名言警句的句子。
这一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丰富自己的素材,拓宽知识面,为写作打基础。积累语言,背诵一些经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自评:
在说课之前,我曾组织学生试讲过。通过试讲,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整个教学过程都较成功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课内外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以居里夫人的自述为主,但关于居里夫人的其他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课外各种媒体中去采集。另外作业的设置,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也是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果通过这样的组织养成学生会采集信息、爱阅读报刊、能根据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习惯,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受益匪浅。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节课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的训练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最能突出说的训练集中体现在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探究的环节中。如“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怎样看待中学生申请专利的现象”都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他们有话可说,氛围很是浓烈。写的训练体现在模仿句子写名言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
2、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学生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感受由占有文字材料到内化为学生自己献身科学的激情,由品味语言特点到模仿运用,层次明晰,目标较易达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自主性除表现在课前搜集资料外,在“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 怎样的人。”“模仿例句写名言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回答其中的问题除了要把握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其次,无论是对语句的理解还是简要地说明理由、评价现象,都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自主选择进行表达。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的问题上,只有相互合作讨论得出的答案才能表述得更全面,更完整,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探究性学习更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及各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爱动脑,不断深入探究问题的结果。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
在整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起到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作用。
以上是我实施《课程标准》,实践《我的信念》一课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语文教案 篇6【教学设想】
掌握左右等宽的字的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结合生字的学习,掌握左右等宽的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硬笔习字本、书法习字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写字姿势。
1、想一想:我们平时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说一说,教师及时指正。
2、回忆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写字,重姿势。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离一拳。离笔尖,约一寸。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记得牢,学巩固。好习惯,早养成。终身益,受无穷。
3、齐背写字姿势歌。
二、学习“领、群、船、朗”的写法。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2、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哪个字是你比较熟悉的,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
3、把会写的字向同学们介绍,进行交流。
4、教师分别教以下四个字的写法。
(1)学习“领”
领:页字旁在右边时多半和左边的字穿插,与左边穿插,要写得瘦长,位置高,宽窄适中。
教师指导并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2)学习“群”
群:左边君,右边羊。左右结构,写字时注意写左面稍窄,右面稍宽。
教师指导并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船”
船:观察舟的变化,注意中间的一横不能露出右边。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写的左面稍窄,右面稍宽。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学习“朗”
朗:观察“良”的变化,撇去掉,注意里面的最后一捺变成点。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写时左面稍宽,右面稍窄。
5、描一描,写一写。
6、比一比,改一改。展示优秀的作品,说一说好在何处,缺在何处。
三、总结写法。
1.写完这四个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点。
2、左右等宽的字居于田字格两侧,写的时候既要相互避让又要相互穿插,才能写美观。在以后写其他字的时候,也要注意,你还知道哪些左右等宽的字呢?
3、学生回忆,并试着多写几个。
4、展示自己写的作品。
第三篇:【实用】语文教案集锦
【实用】语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准备:
★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a.“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争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 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b.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
c.齐读第3自然段。
◆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a.出示:“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b.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c.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 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语文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体悟,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
3.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的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
2.难点:体会诗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首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这首诗就是《相信未来》,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交代清楚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齐声诵读诗歌,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诗人从我怎样相信未来到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呼吁人们相信未来。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注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在整体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我将从诗歌的具体意象入手,让学生讨论意象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具体来说就是明确:
第1节中的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美丽的雪花这项意象代表的含义,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荒芜、穷困和艰难,诗人从艰难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在第2节中学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这些意象,从生命由新鲜至黯淡、从热情到失意、从饱满到枯竭的过程,了解诗人从人生的苦难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2.接着请学生仔细朗读第3节,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合理断句。因为不同的读法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别注意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教师针对排浪,大海、曙光具体分析它们与手指、手掌、曙光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具体研习能了解这是诗人由真实内心升起的相信未来的信念。
3.在接下来的4-6节朗读中,教师同样要求学生从意象的把握上来理解为什么要“相信未来”,从腐烂的皮肉、脊骨这些意象来看清人们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第4节视角“我”到“她”,她是未来,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公正的评价,正因为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评定。
4.再次朗读,加深体验。在具体的意象分析后,学生已经对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即这首诗歌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真切感受诗人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朗读之后,学生应该很明显就能发现诗歌运用了反复手法。
(四)延伸作业
比较阅读食指的另外一首诗《热爱生命》,希望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无论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未来。
五、板书设计
相信未来
食指
描绘现实,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发出召唤,相信未来
语文教案 篇3教学准备:
动物的单幅图片若干(梅花鹿、金丝猴、小白兔、猫、鼹鼠、小狗,……)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启发:大家也许还不2.知道,3.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各个神通广大,4.大家知道有哪些动物?它们各自擅长做什么呢?(板书:本领)
5.提问:小动物们都有什么本领?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记录学生答案在小黑板上,6.左边是动物,7.右边是本领)
8.引导:那么多小动物,9.谁的本领大?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认为本领最大的小动物出来。(观察学生讨论情况)
10.小结:大家都有自己心目中本领最大的动物,11.但谁的本领更大,12.却很难分得清。森林里就发生了小动物比本领的事情。(板书:比本领)的学习。
1.七嘴八舌,2.自由发言。
同3.桌讨论,4.再举手发言,5.说一说。可能的答案有:梅花鹿跑得快,6.大象能用鼻子卷东西,7.猴子能爬树,8.鼹鼠会打洞……(答案都是将动物拟人化了的,9.有学生回答的角度可能不10.一样,11.如:狮子会打猎,12.不13.用特别的纠正,14.仍然要鼓励其发言)
15.小组讨论,16.推选一人做汇报,17.简单说明理由。
18.倾听小结,19.自然过渡到新课文
整体感知故事大意1.大家先自己默读课文,2.看一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们做了什么事,3.遇到了什么问题。
4.抽生答。小结:这是在一个森林里,5.梅花鹿和金丝猴比赛谁的本领大的故事。
6.抽生扮演动物角色,7.做介绍。
8.小结:大家介绍得都很棒!我们来看主题图,9.究竟谁的本领大?
1.带着问题默读。
2.讲述故事大意。不3.要求复4.述细节。
5.生甲扮演金丝猴,6.生乙扮演梅花鹿。分别介绍自己的名7.称,8.外貌,9.本领特点。
精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导生观察主题图:大家结合图片,2.看一看,3.梅花鹿和金丝猴在比赛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它们是怎么解决的?
4.提示生字。
5.(板书生字)观察图片,读课文,思考问题。
辅导练习提示提醒学生可以多选。
语文教案 篇4俗话说得好,有备无患,虽然教学过程时时有遗憾,但由于对教材分析得不透,学生固有的知识把握得不准,也就是课前了解得不全面而上课,那个遗憾就大了,《自然之道》这一文教后就有这种感受。课文虽已教完,但总觉得有点不舒畅:课堂沉闷,学生启而不发,理解不深刻。回顾教学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假如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这节课我估算了一下,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同时课前没有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致使学生思路不开阔,对提出的问题谈的不深刻或者无话可谈。
二是朗读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由于对朗读的处理失当,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三是评价缺乏激励。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虽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致使学生学习积极不高。以上存在的这些遗憾,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和改正的。
语文教案 篇5一、教学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圆的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评论别人的作品。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次制作交流。图中一个小学生正坐在桌前做拼图准备:把彩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圆。
这一部分提示了制作的要求是用圆形纸片拼图。图上有三个他已经拼成的图画:熊猫、小兔、猪头。这些图既说明圆形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圆也可用圆的一部分,又启迪学生开动脑筋拼出的东西,如花朵、汽车、葡萄、人头像等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请家长指导或帮助把彩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扁圆形。
(2)要求学生自带胶水、剪刀、尺子。
2、以图激趣,指导说拼的方法。
(1)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说说拼的是什么,每个图形是怎样拼成的。在学生回答时提示按顺序把话说清楚。如,拼小兔可以按拼的顺序说。先用大点儿的半圆做小兔的身体,再用稍小些的圆纸与身体接上做兔子头,头上再贴一片长长的圆边就是兔子的长耳朵,然后在身子的下半部贴两个小半圆当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贴一个小圆做尾巴。整个兔子贴完后再用笔画眼睛。如果不这样说,也可以按“头——身——腿——尾”的顺序说。
(2)启发想象:用圆形纸片还能拼成哪些图形?随着学生的介绍,教师最好当场在黑板上画一画。教师也可出示拼好的图画如小帆船、汽车、闹钟、花朵、小鱼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告诉学生可以在贴画上添画几笔。
3、根据图下的题目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要求。
4、拼拼说说。
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在桌上拼摆图画,拼出后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并请他当“参谋”,调整合适后再贴在纸上。动作快的同学可多拼几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5、交流评比。
(1)分小组交流,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怎样拼成的。再评出最好的一幅图向全班展示。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听的同学可以就不清楚的地方提问,介绍的同学作补充说明。
(3)评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
6、课后延伸:
课后当一次小“老师”,教爸爸、妈妈或邻居小朋友拼贴图画。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生字。
2、能有感情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学习了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贝当。小贝当和你们一样也读二年级,不过有许多的生字他还不认识,谁来帮帮他?
2、(课件出示:理发店其他改口脸腮光净笑眯眯好半天扶着胡子。(背景为报纸))
3、指名读,齐读。
4、课件播放小贝当的感谢话:“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时间不早了,我要去剃头了。”
5、小结过渡:那们我们也去瞧瞧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10自然段。
(一)自由读5—10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贝当想当大人?
3、指名回答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师出示一幅小贝当理分头的图片,问:文中哪自然段讲小贝当理小分头呢?
2、指名回答并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并评析:他读得怎么样?
4、小贝当的心情怎样?(高兴、骄傲)
5、齐读。
6小结过渡:为了更像大人他还要理发师干什么?谁能从文中把这句话出来?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学生思考并回答,2、师:“他”指的谁?“脸腮光净”是什么意思?
3、谁再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有趣的小贝当。
4、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7—10自然段。
1、师范读,边听边思考:理发师是怎么做的?小贝当在干什么?
2、为什么说小贝当是傻乎乎地在等呢?请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3、学生回答。
4、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并把重点词作上记号(好半天一个接一个一个人)
5、指名读,齐读
6、质疑:小贝当等了那么长时间,你们猜猜他心里会想什么?假如你是小贝当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
7、过渡:我们接下来看看小贝当对理发师说了些什么?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指名读小贝当说的话。
2、评析,再指名读。
3、理发师是怎样回答的?
4、学生回答,再指名读。
5、分角色朗读。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全文。
2、小组代表朗读。
3、他们的朗读真精彩,不仅朗读好而且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那我们再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1、你们和小贝当年龄相当,你们生活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吧,先和同桌说说吧!
2、学生试说,互说。
3、指名说,4、师进行总结。
1、出示生字:净半其胡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指导学生写字
4、师范写“净”字
5、学生试写。
讲一讲: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演一演:课后找小伙伴合作,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给大家听。
叫我贝当先生
小贝当看报哗哗响
(一心想理小分头
当大人)要刮脸
第四篇:语文教案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昆虫朋友,瞧,它来了。出示几幅蟋蟀图。
2、谁知道这小家伙有哪些本领呢?(唱歌、打斗、挖洞)今天,我们不去欣赏它唱歌,也不去观看它打斗,我们要去参观它的住宅。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什么叫住宅?人的住房叫住宅,咦?蟋蟀住的洞穴也叫住宅,你有什么想法吗?
4、请同学们赶快去再读读书,看看法布尔围绕蟋蟀的住宅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住宅的选址、住宅的特点、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板书: 选址 特点 修建
三、研读“选址”部分。
1、认真研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蟋蟀和其它昆虫在选址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你更赞许谁的做法?
2、发表各自的看法。抓重点词“随遇而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两段话对比别的昆虫和蟋蟀对选址的不同态度:
别的昆虫 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 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观点一:赞许蟋蟀的的态度。观点二:其它昆虫的做法也不是完全不对,有时条件不允许时也应适应各种环境,不能整天为房子烦恼,不然哪还有心思干活?
注意价值观的取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得讲究,不允许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但这篇文章我们要学习的是蟋蟀做事的认真、慎重的态度。
3、你们能否用“随遇而安”说一句话?
乌鸦对自己的住所毫不讲究,到哪里都能----------------。
4、蟋蟀就是这样一种做事认真、慎重的小动物,你们是不是特别赞许它的做法,是否想树起拇指夸一夸蟋蟀,让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一起夸一夸它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特点”及“修建过程”。
谈话:蟋蟀对自己的巢穴选择在哪里都这么讲究,那它的住宅肯定很舒服了。
(一)读、画住宅特点:
1、请同学们看(住宅图)这就是它的住宅,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简单向同学介绍介绍。
2、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样子)?
3、自由读5-6自然段,结合图分清蟋蟀的住宅由哪些部分组成:隧道——门——平台
4、它的隧道、门、平台分别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研读五、六自然段,抓住住宅的特点,你能试着画出蟋蟀住宅的简笔画吗?
5、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此时出示第五自然段整段话(把隧道、门、平台这三个词用红笔体现出来)。
6、评议画的对不对,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朝阳、隐蔽、倾斜、弯弯曲曲
7、分组朗读第五自然段。
隧道部分男生读,门部分女生读,阳台部分全体读。
8可是隧道里面是怎样的呢?请快速地读六自然段,谁能很快地找出概括蟋蟀住宅内部特点的词?
(二)、读、悟“伟大工程”
那么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1、它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仅仅是足和钳子,出示蟋蟀图。请仔细观察蟋蟀的足和钳子。
2、就是这样柔弱的工具,可建出来的住宅(指着图)却是如此不寻常,此时此刻你肯定有好多话想对蟋蟀说,你相对它说什么呢? 生1:你太能干了!生2:你太有智慧了!
3、是啊!作者法布尔也跟你们有同感,所以他说——出示: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三)读、议“修建过程”
过渡:蟋蟀是如何使用这样柔弱的工具来修建它的住宅呢?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7-9自然段,把蟋蟀用它柔弱的工具建造住宅的语句画出来。
2、再次出示蟋蟀图,完成下面练习:
秋天初寒的时候,蟋蟀用柔弱的工具修建自己的住宅。瞧,它用前足(),用钳子(),用强有力的后足(),用后腿上的两排锯不断地将泥土()。感到疲劳时,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然后又进去()。洞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可是它仍不满足,经常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地抛出土来。
3、教师小结: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让我们替昆虫家族的人自豪地告诉大家——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2、、大家读读这三句话,注意红色的词语,同样都是指蟋蟀的住所,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表达。你能说说作者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吗?
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情感也会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就流露于这字里行间啊。
3、此时此刻,你们对蟋蟀的住宅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拿起你的笔,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你的情感。
出示: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它在这里---------------。
4、带着你对蟋蟀的这种感情读一读你自己写的句子。
5、推荐读物《昆虫记》《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
课后小练笔: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板书:
7、蟋蟀的住宅 选址:不随遇而安
伟大的工程
特点:简朴、清洁、干燥隐蔽、倾斜 修建:工具柔弱、不断修整
7、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来自费尔教育。点这里回到顶部
第五篇:语文教案
1.天地人
课题 天地人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前班就接触过这些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看、读、说、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合作中突出识字重点。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识字的乐趣。学习重点 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用时:4分钟)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2.引问:你观察到图中有些什么?
3.揭题,指导读课题。1.学生看课件欣赏图片。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蓝天、黄土地、人物等。3.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6分钟)1.引导学生看图画,学习生字“天、地、人”。
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识记生字。3.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
(1)指名认读生字,检查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3)指名领读全部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4.教师引领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
1.学生仔细看图画。
2.学生根据图画自学生字。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读生字“天、地、人”,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进行抢答,最先回答正确者获胜。(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4.做摘苹果游戏,谁先读出生字,谁读对了,果子就归谁了,最后看谁的果子最多。1.图文连线。
人
天
地 2.摘苹果。
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共能摘下()个大苹果。(备注:只有认识才能摘下哟!)
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10分钟)1.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上面标有“天、地、人”的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哪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2.组织学生游戏:听字取卡。
1.两人一组,比一比谁说词语、句子的速度最快。
2.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生字卡片迅速拿出来,游戏结束后全部拿对者获胜。3.组词,并写一句话。
天()
地()
人()
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是学习拼音之前,第一个识字单元。新教材重视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在本课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地识字,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在这节课中,我认为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
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这三个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你、我、他”。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4分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字,那同学们看看我们教室周围有哪些字是你认识的?同学们已经认识这么多字,今天老师再带领你们认识更多的字,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和老师一起学到更多的字。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自主探究“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民族小学”。
二、看图说话。(用时:8分钟)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怎么称呼? 2.教师教学生读。3.讲解人称代词“他”,激发兴趣。1.看图回答问题。2.识记生字“他”。3.学生理解“他”。
三、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生字。3.打开课本,学生看图自读生字。4.教师引导学生换语境识字。5.游戏——生字扑克牌。
6.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识记生字。1.学生认读生字。2.自由读。3.“开火车”读、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4.学生自由说。
5.学生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认读。
6.交流识记的生字的方法。4.我会用“你、我、他”来说话。
在读书,在写字,在回答问题。
四、巩固练习。(用时:8分钟)1.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认字的水平高。点自己书上的生字让他认,他若不认得,你就教教他,他若认得,你就给他竖起大拇指。2.指两名同学到前边来组词,比一比谁在规定时间内组得最多。3.组织学生游戏:听音取卡。1.同桌合作,“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两名学生到前边按要求组词,规定时间内找到最多者获胜。
3.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生字卡片迅速拿出来,游戏结束后全部拿对者获胜。
5.我会读。人
他
你
我 6.我会组词。你()()他()()我()()人()()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围绕新认识的生字,展开交流。
教学反思
2.金木水火土
课题 金木水火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一篇课文是一首儿歌,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在学前班学到的简单数学知识,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对“金、木、水、火、土”等事物的简单认识,通过创设“数数”、“找朋友”、“连一连”等游戏活动方式,带领学生把看图、辨物、朗读儿歌等结合起来,让具体的事物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数字的表象,从而达到本课的识字目的。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纸。(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知道每个数字的具体意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会认7个生字,认识每个生字所代表的意思。2.在识字中体会数词和名词的搭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教师)2.“金、木、水、火、土”实物卡片。(教师)3.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现在带你们到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去看看,看看这里到底有什么? 2.课件出示一幅风景图,让学生看图回答,注意设置问题的顺序。
3.我们从上向下看,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老师随机提醒学生回答。4.师问:来,我们数一数,看一看太阳、小鸟、人等,它们有多少?
5.老师在黑板贴上“一~五”生字卡片,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卡片里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1.学生回答:
①天上有太阳、小鸟。
②地上有人、小羊、小牛。
2.学生数数,并回答每种景物的数量。
归纳:天上有一个太阳,三只小鸟,地上有二个人,四只小羊,五只小牛。3.学生寻找“一~五”生字卡片。
1.连一连。
三
一
五
四
二
二、学习数字“一~五”。(用时:10分钟)1.师教读数字“一”并指导学生拓展。例:一(个)太阳 一(个)人
2.用相同的方法认读数字“二、三、四、五”。3.老师按顺序让学生认读数字卡片。
4.老师抽读数字卡片。1.学生齐读数字“一”。2.学生拓展词语: 一(支)笔 一(个)老师 一(个)学生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二、三、四、五”。
4.学生分小组认读数字卡片,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
2.摘果子。(你会认哪几个字)
三、通过数字卡片具体认识课题。(用时:10分钟)1.老师出示“金、木、水、火、土”的实物图片,看看卡片上画的是什么?老师相机提示这几个数词还可以用在很多地方。2.课件出示童谣第一句: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3.老师领读、指名读、分组读、生领读,老师及时评价鼓励。1.学生回答: 一(条)金项链 两(根)木头 三(滴)水珠 四(把)火 五(堆)土
2.学生齐读,分组读,学生领读第一句童谣,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四、做游戏,结束新课。(用时:10分钟)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拍手歌游戏,边做边结束新课。
一二三四五,松鼠有几只,上山打老虎,让我数一数,老虎没打着,数来又数去,打着小松鼠。一二三四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5个数字,认识生字“上、下”,并会背诵课文。2.认识“一”“丨”两种笔画,会写“一、二、三、上”4个生字。学习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背诵课文。2.会写“一、二、三、上”4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1.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1.学生认读数字卡片(指名读)。
二、通过数字卡的复习,认识“上、下”两个生字。(用时:15分钟)1.师再次出示风景图,问:
①太阳、小鸟在哪里?
②人、牛、羊在哪里?(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作相应鼓励性评价)2.教师贴“上、下”卡片,注意位置,教读,并相机帮助记忆: 太阳在天上。小鸟在天上。小牛在地上。小羊在地上。
3.课件出示童谣3、4两句,让学生说,哪两个生字宝宝藏在里面。4.教读童谣3、4句。
5.游戏: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安安静静坐下来。6.教师教读全文,师生互动,练习背诵。1.学生回答: ①太阳、小鸟在天上。②人、牛、羊在地上。
2.学生随老师认读“上、下”并说识记的方法。3.学生跟老师读童谣3、4句。
4.小组比赛读3、4句看谁读得又准又好。5.和老师再次玩起拍手歌。
6.分组读、背,开火车分句读、背。3.我会说出下面缺少的数字。一()三()五
4.我会给“二、三、四、上”口头组词。
三、认识“一”“丨”两种新笔画,学会生字。(用时:15分钟)1.师:这两节课,我们又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今天,我们还要开始学生字宝宝,生字宝宝写在哪里呢? 2.老师在黑板上贴田字格贴片,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构成。3.师生共同回忆正确的写字姿势。4.认识新的笔画名称“横”并指导写数字“一”,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课件演示,田字格贴片具体书写)
5.同法指导书写数“
二、三”重点指导“
二、三”的横有什么不一样。师巡视指导,并展示较优秀作业。
6.同法认识新笔画“竖”,并指导书写“上”,重点指导“上”的“丨”应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1.学生练习数字“一”。
2.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构成: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跟着老师书空“一”,再在书上仿写,同桌互评。
4.学生观察“
二、三”的横有什么不同,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学生说“上”这个字“丨”的位置应在哪条线上。6.学生轮流展示书写作品并改正。5.我会写。
四、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8分钟)1.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还学会了怎样写好生字宝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认识的生字会越来越多。
2.师生齐读全文。学生背诵课文。7.课文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3.口耳目
课题 口耳目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语言课程标准》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学前准备 1.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古文字、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 1.认识7个生字。2.学会形象记忆生字。
学前准备 1.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古文字、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读图片上的生字。2.教师点评学生完成游戏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下一个游戏“贴一贴”。3.教师小结这些字叫象形字,板书课文题目——口耳目。
4.引导学生说说记住这三个字的方法。1.学生认读过卡片上的字,读对后该生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2.学生到前边来试贴,贴完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贴。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学生自由汇报。1.我会连。
耳
目
口
手
足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9分钟)1.教师课件出示五幅课文插图,这就是它们最初的样子,你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1号口袋,把生字一个一个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号口袋的字,给这些字找朋友。2.以“目”为例,重点点拨。
(1)课件出示眼睛图片,理解字义。“目”是指什么?(2)课件出示古义字“目”,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 3.课件出现“手、足、口、耳、目”与对应的人体器官。
4.教师小结:今天学的这些字是我们人体上的器官,我们可要记住它们的名字哦!5.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自觉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了解识字掌握情况。(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6.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生字和图画的关系。1.学生看插图,帮助插图找到好朋友。2.以“目”为例,学生了解字形与义的联系。学生看图片,明白“目”就是指人的眼睛。
3.学生看课件,观察“手、足、口、耳、目”五个生字分别是人体哪些器官。4.学生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认读生字,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错误读音。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进行抢答,最先回答正确者获胜。
6.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用字理识字法记忆汉字。学生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再选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2.在你认识的字上面涂红色。
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6分钟)1.组织学生完成游戏找朋友。游戏规则,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具体部位,看谁指得又准又快。1.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找对者举起卡片做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2.先把实物放到鼻子上,老师出什么卡片,就把食指挪向哪个部位。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认识“ ”、“ ”“ ”三种笔画。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渗透自主识字的意识。学习重点 1.巩固生字,认识“ ”、“ ”“ ”三种笔画。2.激发识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拼图学具。(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用时:8分钟)导入:在识字王国里,我们已经交了好几个朋友。瞧,它们坐着小火车,也想坐上这列小火车的小朋友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小火车图片。学生开火车读车厢上的生字,比一比谁接得又快又准。
二、闯关激趣,巩固生字。(用时:26分钟)1.第一关:我会读。(1)教师课件出示苹果上的字。(2)指名认读。2.第二关:我会背。(1)引导学生读儿歌。
(2)指出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儿歌,教师纠正错误。(3)学生起立,边做姿势边读儿歌。3.第三关:写一写。
(1)课件出示本课四个生字。
(2)学生快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到四个字。(3)老师范写“口”,学生注意观察“口”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指导学习新笔画:
(5)学生先描红,再书写“口”,师边巡视边提示。(6)师展示优秀作品。(7)同法指导生字“目”“耳”“手”字及新笔画“ ”“ ”。1.第一关:我会读。(1)学生自由认读。(2)学生认读。
2.第二关:我会读,我会写。(1)学生读儿歌。
(2)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儿歌。
(3)学生边拍手边读这首儿歌。3.第三关:写一写,比一比。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找出生字卡,并认读。(2)学生书写生字。
(3)学生自由汇报。3.我会说: 人的五件宝是:
4.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口()
耳()
目()
手()
足()
三、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布置作业。(用时:6分钟)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很多汉字宝宝呢!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朋友”? 3.找一找我们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1.学生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朋友。2.自制卡片。
5.我会写。
教学反思
4.日月水火
课题 日月水火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学的过程,必须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因此,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采用游戏激趣法、图字结合法、合作互助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意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象形字图片、生字卡片。(教师)2.图片、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笔画“、丶”。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象形字图片、生字卡片。(教师)2.图片、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2.多媒体课件出示字与图,引导学生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1.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看图,小组合作。
1.猜字谜。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2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卡,引导学生猜字。2.引问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3.教师小结这样的字叫象形字。4.教师范读生字。
5.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准字音。6.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识字情况。
7.再次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生字和图画有什么关系。1.学生猜字。2.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题目。4.学生听老师范读。
5.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生字。6.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读生字,比一比谁朗读时字音读得最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错误读音。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进行抢答。(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
7.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用字理识字法记忆汉字。学生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再选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2.照样子,手拉手。
水
日
月
火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日、月、水、火 山、石、田、禾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丶”。2.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丶”的写法,学生观察。
3.指导学生练写。1.学生观察新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着说出“禾”的第五笔笔画名称(捺)。
2.学生根据观察情况,试着总结“捺”的写法。3.学生在田字格内试着练习写三个“捺、点”,教师巡视指导。4.我会照样子填空。例:“十”共(2)画,第二画是(丨),笔顺是一 十。“火”共()画,第一画是(),笔顺是
5.照样子写一写。
四、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3分钟)组织学生完成游戏:找朋友。将图画、汉字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找对者举起卡片做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赞赏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 1.会写4个生字。2.了解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象形字图片,生字卡片。(教师)
2.图片、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太阳图和象形字“日”。2.讲解象形字。
3.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1.学生观看太阳图和象形字“日”。2.学生进一步明白象形字。3.学生小组研究后互相交流。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1.学习“日”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日”和“太阳”的彩色图片,引问:这个字谁认识。(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日”字。(3)引导学生给“日”字组词。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田、禾、火”3个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习“日”字的方法,自学“火、田、禾”3个生字。(2)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1.学习“日”字。(1)学生试读。
(2)学生交流各种识字方法。
(3)学生用组词的方法、记住“日”字。2.学生分组合作自学其余的生字。(1)自由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6.看拼音,写汉字。我上学了 设计说明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教师)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 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
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 读——我是小学生。(板书)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5)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
(2)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3)胸离课桌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课堂教学活动化。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3.合作交流。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第一单元 1 天地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4.教师板书“你 我 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金木水火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5.齐声诵读。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口耳目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2)汇报交流。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4.游戏巩固。(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日月水火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对韵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④个别读,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读要求写的生字。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男女生对读。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7.汇报朗读。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我说你做”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让我们有了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我说你做”。通过游戏,学生在说话和听话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插图和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2.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重点)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难点)课前准备
提前放置在办公室的一本书。(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一脸着急):哎呀,我怎么这么糊涂!书竟然落在办公室了!生(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我帮你去取!
师(故作镇静):好吧!×××,请你到我的办公室去,在靠门左边第二个柜子的最下一格有一摞书,那摞书从上往下数第二本是我今天要用的作文书,请你帮我取回来。生1:(听得很仔细,一边听一边小声重复,然后快速跑出去。)师(故作轻松):这下好了!请大家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语文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练习本放在语文书上,从文具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练习本上。(生照着老师的要求做,几个同学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生1:老师,您的作文书取回来啦!(回到座位上坐好)师(看看作文书,点点头,故作惊讶):他怎么找得又准又快? 生2(抢着回答):因为老师告诉他作文书在哪儿了,他照着做的。师:如果让你去取作文书,你能这么快就找到吗?
生2(低着头,挠挠脑袋):不能,老师您当时说的话太多,太长了,我根本没记住。师(望向×××):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1:老师,您虽然话说得多,但是说得很清楚,我都听见了!我把您的话都记在心里,到了办公室照着做就找到了。师: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板书: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设计意图:建立在生活实际基础上的交流与指导更能“接地气”,让学生立足实际,感悟到“说清”与“听清”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口语交际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继续情境,明确要求
师:刚才在×××取作文书的时间里,老师要求大家做了什么事?
生3:老师要求我们拿出语文书、练习本、铅笔和橡皮,并把它们摆在桌子上。
师:老师在要求大家摆学习用品的时候,还提出了具体的摆放位置。请大家看看,你们摆放的位置一样吗?
生(相互查看,摇摇头)师:老师提出的是同样的要求,为什么大家的做法不一样呢?
生2:因为有的同学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有的同学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生3:老师站在讲台上说的,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儿小,后边的同学有点儿没听清楚。师:看来,要想让别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必须做到两点—— 生(齐声读板书内容):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师:好,现在老师重新提出摆放学习用品的要求,请大家照着做——语文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练习本放在语文书上,从文具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练习本上。(生纷纷按照老师的要求摆好,没有一个摆错学习用品位置的。)设计意图: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不如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在具体的经历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听清”“说清”的重要性。
三、游戏活动,戏中明理
1.第一轮游戏:老师说,大家做。
师:请大家把铅笔、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语文书、练习本、文具袋都放进书包里。(生照做,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点评,鼓励学生认真听清命令。)2.第二轮游戏:同学说,大家做。
生1:请大家站起来,一起拍手,再一起跺脚。
生照做,教师也跟着做,并总结: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3.第三轮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分小组活动,一人发布命令,其他人照着做。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课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本环节的三轮游戏,由简单到复杂,由听命令到发布命令,使学生明白不仅要听清,更要说清。实践引导中总结要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玩了有趣的“我说你做”游戏,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生1:玩过游戏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才能知道别人要我们做什么。
生2:我以前说话声音太小,妈妈说我,我也没在意。现在我知道了,说话声音小,别人就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
生3:我以后要大声说话,让别人听得清楚,在听别人说话时也要认真听,知道人家要告诉我什么。
(师指黑板,全班齐读板书。)师: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一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吧,而且还要把我们总结的活动秘诀告诉他们啊!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学生明确了“我说你做”的方法,将整个活动延伸至生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根据这个总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口语交际活动课。1.有情境才“能说”。
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局限在课堂里,把它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发学生交流。本节课开课伊始的两个情境,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实际却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连,甚至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压抑感和局限感。2.有氛围才“敢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当众大胆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因此,我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互动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领这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放开自己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而且在活动中他们也对“大声说话”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相信他们以后的语言表达会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会听”。
一年级的孩子大都不会倾听。他们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感到无比好奇,课堂上的表现通常是一双双小手举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来嘴里不停地喊“我来”。他们常常忽略了课堂是需要倾听的,忽略了倾听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先使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表达,进而完善自己的表达。因此,在课前的两个情境中,我特意设计让顺利取书的同学分享成功取书的经验,让摆放文具位置不正确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做得不对,以具体可感的事例,帮助学生真切地理解了“倾听”的重要。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