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长鼻子大象》及教学反思(共)
小班科学教案《长鼻子大象》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长鼻子,爱护动物,初步具有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观察认识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长鼻子大象》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爱护动物,初步具有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长鼻子。
3.观察认识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公象、母象图片各一张,不同姿态的大象拼图若干幅。
活动重难点
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使幼儿萌发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你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哦。
谜语
有个长鼻子,腿粗像柱子,耳朵像扇子,尾巴像辫子。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大象)
二、观察大象,认识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大象图片,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见过?(请幼儿自主发言)
师:大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什么?大象的尾巴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图片,提问:这两头大象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亚洲公象有象牙,母象没有象牙。(而非洲象无论公象母象都有象牙)
师:小朋友都喜欢大象的长鼻子,这长鼻子有什么用呢?(闻味道、喝水、喷水、吃食、载物、碰碰好朋友)大象喜欢吃什么?(草和树叶)谁能学一学大象走路的样子?
引导幼儿讨论大象与人们的关系。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大象的牙齿能做什么?大象能为人做什么事情?(搬运货物、参加表演等)大象是人们的朋友,可是人们去捕杀大象对不对?大象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大象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啊,小朋友我们要保护大象,保护动物。
引导幼儿萌发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智力游戏——拼图,让幼儿巩固熟悉大象的外形特征
引导幼儿将画面剪成块状,进行拼大象的活动,比谁拼得快。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以及你的小伙伴们讲一讲,我们要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好不好?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科学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开始用谜语导入活动一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因为教学挂图很清晰,很直观,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加上幼儿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喜欢,所以活动中幼儿始终很认真。很多幼儿对大象已经有所了解(平时在电视里、动物园里和书上看见过,也听过大人讲过),因此在活动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专心听老师讲解。通过活动幼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来公象长着长长的象牙而母象没有,知道象喜欢站着睡觉,象的鼻子会做很多事情等。幼儿都表示要爱护大象,要保护自然。
智力拼图环节幼儿表现的也很棒,拿到拼图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幼儿对大象的外形特征掌握地非常熟悉。
意见和建议:讲大象的外形特征时内容不够详细,讲到大象鼻子的作用、牙齿的作用时应该准备更多的图片,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观察及理解。
本文扩展阅读:象,哺乳纲,长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
第二篇:3-2长鼻子大象教学设计
3-2长鼻子大象
一、教学目的要求1、2、3、使学生掌握立体泥工作品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立体感觉,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准备:视频投影仪,橡皮泥,泥工板,泥工作品等。学具准备: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刀,木制刮刀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法指导
本课适宜探究教学,让学生在自由动手制作大象的过程中发现泥工制作的窍门,大象的牙和鼻子要注意边拉长力捻。同时也有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相互评价,每个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五、注意事项1、2、注意大象的比例要适当,否则很难看的。注意拉长的技巧、技法,可不要把橡皮泥拉断呀!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平面的泥工作品,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泥工作品,看这些泥工作品和以前的有哪些不同,你能不能说出来,做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导出新课,板书课题。
2、自主探究
(1)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些泥工作品是怎么样做的? 交流一下。
大家可以动脑筋想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习,并动手试一试,看能否做出精美的作品。
(2)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讨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探索创新
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怎么样把大象做得栩栩如生? 发挥你们的想象和聪明才智,创造一个立体泥工作品吧!
4、师生共同评价,课堂小结。
共同解决问题,发现技巧,交流经验。(1)你的作品是什么?(2)教师小结。
5、板书设计:
作品展示台。
第三篇:幼儿园 小班 科学教案
科学 摸摸软和硬
教育目标: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并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2、初步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活动准备:
1、神奇的口袋(红口袋里装软的东西,绿口袋里装硬的东西)
2、每桌一个操作盘(装有玻璃球、棉花球、海绵球、毛线球、积木、乒乓球、皮毛巾、贝壳等)
3、人手一个分类盒,设有红绿两格
4、棉花糖、棒棒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神秘袋,猜一猜,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都来摸一摸红(绿)神秘袋里装的东西,感觉是怎么样?
2、猜猜这里面软软的(硬硬的)都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分发操作材料,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软硬属性。(1)、教师介绍操作盘和材料;(2)、交代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然后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3)、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教师个别指导、交流
(4)、谈话:你刚才玩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
2、分一分,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1)、介绍分类盒和玩法:
把捏起来软软的东西放进红盒子,把硬硬的东西放进绿盒子。边放边说: 我把软软的(硬硬)xx放在了红(绿)盒子里。
(2)、引导幼儿按软硬给物体分类,教师个别交流、指导(3)、观察分类盒,共同验证分类是否正确。
(4)、再次分类,把分类盒里的物体送到红绿两个盒子里
3、巩固认知软和硬
4、谈话:你刚才玩了什么?感觉怎么样?教师总结。
三、结束部分 尝一尝,自然结束
刚才小朋友用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物品的方法,认识了解了软硬,那为了鼓励小朋友这么能老师准备了棉花糖和棒棒糖,请小朋友尝一尝,感知并说出“糖是软软的”“糖是硬硬的”。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出软硬物体的四、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教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教师演示)。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
反思: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案设计中先用神秘袋,引起幼儿的兴趣,继而引入主题。
活动过程中,以分组实验―检验―交流讨论为主线。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纲要》中明确要求,在科学教学活动目标中,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巩固阶段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再次分类,明确物体软硬的特性并且用多种感知方法进行分类。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活动延伸中,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并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摸摸它是谁
作者: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上传时间:2015-09-1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触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软和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触摸和观察的结果。
3、了解不同的触觉差异,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摸箱4个,花布2块
2、猕猴桃16个,苹果17个,冬枣20个,桔子17个,香蕉6个,其他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一猜桌布的下面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可以用小手摸出水果。
出示魔术箱,请幼儿摸摸里面藏的是什么水果。
2、猜测魔法箱里的水果,感知猕猴桃的触觉特征。
幼儿摸一摸,说一说自己摸的感觉,并大胆的猜一猜箱子里是什么水果。
把水果拿出来进一步观察,引导幼儿感知猕猴桃软软的、毛毛的、圆圆的等触觉特征。
3、摸摸各种不同的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不同触觉特征。
结合已有经验,谈一谈其他水果的触觉特征。
自选喜欢的水果,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触觉感受。
归纳小结触摸感受。
4、游戏《请你把它摸出来》
幼儿根据教师所说的水果,从魔法箱里面把它摸出来。
幼儿自由摸箱内的水果,体验触摸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小手摸一摸
活动目标:
l.用手感知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等特征,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
2.对用手触摸感知物体产生兴趣,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摸猜游戏,感知不同物体的特征
1.出示纸箱一(内装毛绒玩具和木头积木)
①师:今天我带来一个大箱子,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呢?可以有哪些方法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看、摸等方法)
②邀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帮助幼儿完整表达触摸感受。
③取出物品验证,并请所有孩子触摸,说说感受。(毛绒玩具摸起来软软的,木头积木摸起来硬硬的。)
评析:《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中心,以他们的需要、兴趣,尤其是经验来进行教学。毛绒玩具和木头积木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物品。每天都会用到,对他们来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表述能力有限,于是我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完整表达触摸感受。
2.出示纸箱二(内装冰牛奶和热水袋)
①这个纸箱里装的是什么呢?悄悄告诉你它们是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②请幼儿按指令分别摸出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师:冷冷的、热热的东西怎么去感知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③取出物品验证,并请所有孩子触摸,说说感受。(热水袋摸起来热热的,冰牛奶摸起来是冷冷的。)
评析:感知觉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获得简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中我还渗透了安全教育,对身边隐藏的一些安全问题有所认识。
3.出示纸箱三(内装丝瓜筋和苹果)
①师: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请你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触摸后什么感觉?
②说一说触摸的这个物品跟触摸什么物品的感觉相似。
③取出物品验证,并请所有孩子触摸,说说感受。(丝瓜筋摸起来很粗糙,苹果摸起来很光滑。)
评析:丝瓜筋和苹果一种是粗糙的感觉。一种是光滑的感觉。而我通过提问“说一说触摸的这个物品跟触摸什么物品的感觉相似?”鼓励幼儿能够将相同触摸感觉的物体进行归类。
二、集体操作,巩固已有的感知经验
师:我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神奇的小口袋,请你从小椅子下面把它找出来吧。请你摸一摸口袋里的东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幼:我摸到了毛线。
师:毛线摸着什么感觉?
幼:软软的。
评析:这个环节我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摸不同材料的物体,得到不同的触摸感受,进一步感知软和硬、冷和热、光滑和粗糙。教育对每位幼儿都是公平的,希望他们都有探究的机会。
三、游戏“找一找,摸一摸”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在活动室和自己的身上找一找、摸一摸,告诉好朋友这些东西摸起来的感觉。
幼l:好朋友的脸软软的。
幼2:好朋友的纽扣硬硬的。
评析:这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希望幼儿能够寻找到身边的物体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从自己的身边找一找,摸一摸,让所有的幼儿都行动起来,大胆参与活动。触摸不同物体并和同伴积极交流表达触摸后的感受。
第四篇:XX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XX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关于XX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希望本文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到更多的相关范文,欢迎大家关注品才网
皮球真有趣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征,并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2、乐意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皮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有气、气不足的)人手一个,打气筒一个。
三、活动过程:
1、玩一玩
提供各种不同的皮球,让幼儿运用感官发现皮球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有许多漂亮的皮球宝宝来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的皮球宝宝长的怎么样?
2、探索皮球的弹性,师生共同解决皮球滚、拍的原因。
师:皮球宝宝还有许多本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一看它究竟有什么本领。
幼儿自由探索
提问: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皮球会滚。
师:我们一起滚一滚(引导幼儿朝不同方向滚)皮球宝宝为什么会朝不同方向滚。
幼儿:因为皮球是圆圆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玩法?
幼儿:我拍的皮球跳的很高。
师:因为皮球有弹性,所以我们拍的时候会跳起来。
幼儿一起拍皮球,看一看皮球跳得高不高。
师:你还喜欢什么样的皮球宝宝?
幼儿:喜欢花皮球、足球、篮球、乒乓球......小蚂蚁藏粮食
一、指导目标:
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玩耍去探索,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得到锻炼。
二、环境与材料:
粗细、长短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小不同的球若干;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背静图一幅。
三、过程指导:
1、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入认为合适的管子口,观察珠子从哪里滚出来。
2、熟悉后,可引导婴幼儿比一比同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3、掉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重新投放。
四、建议:
1、为了保持婴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教师可将管子的弯曲度、延伸的方向重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路线更能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2、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藏粮食”的背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蚂蚁的生活情况。
可让婴幼儿逐渐感知珠子的大小与管子粗细的关系。XX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刺猬搬果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行走滚爬协调等综合能力。
2、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为幼儿身上粘上双面胶,并于上课前撕开;枣、苹果或其它果子图片;布置一个场地:有桥、有洞、有树;起点和终点;小筐子;刺猬头饰或胸饰(让幼儿知道自己扮演的是小刺猬);奖励品(小红花,星星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问好,(刺猬宝宝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刺猬妈妈)。做动物模仿操,活跃气氛: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2、引入主题: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妈妈带你们到果园里搬果子去。可是呀,去果园的路不好走,妈妈看哪个宝宝最勇敢。
3、组织幼儿入场。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要求,并作示范:过桥、钻洞、贴上果子、到终点、取下果子;
2、对刚才的示范作一详细讲解,强调要求。
3、分组(三组或两组)
4、活动开始,教师进行辅助。(注意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
5、教师小结,对幼儿进行鼓励,奖奖品。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回家:天快要黑了。宝宝,我们赶快回家吧!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童眼看世界
活动目标
1、体会眼睛的作用,爱护自己的眼睛。
2、学会用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认识新事物。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镜子一个,望远镜一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主题呈现。
1、翻开课本第1页,先看图,再回答问题。(1)图上有些什么人?(2)他们在做什么?(3)除了这些,还能从图上看到什么?
2、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导幼儿体会图画中的世界,感受眼睛的重要作用。
三、游戏活动。
拿出望远镜,教师先用望远镜看看每一处,然后说: 我看到了什么?
小耳朵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的用途。
2、使幼儿懂得保护耳朵的基本常识。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耳朵的图片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教师拿出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认一认。
2、翻开课本第2页,先看图,再回答问题。(1)图上有些什么?(2)他们在做什么?(3)请你模仿做一个听声音的动作吧。
3、学儿歌。
三、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师拿出耳套,戴在头上,问幼儿这有作用。再讲一些保护耳朵的知识给小朋友们听让他们知道怎样保护耳朵。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不断积累保护耳朵的知识,培养幼儿自觉爱护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分辨动听的声音和噪音
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好听和不好听之分。
2、能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是噪音。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喇叭、小鼓、铃铛、空盒子各一个,优美的和嘈杂的音乐各一段。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教师拿出先准备的各种道具,让幼儿使这些东西发出声音。
(1)先让幼儿分别尝试使小喇叭、小鼓、铃铛发出声音,然后比较哪种声音最好听,哪种最难听,为什么?(2)先让幼儿摇一摇空的盒子,然后将铁盒里放入一个小东西,再摇一摇盒子,比较盒子前后的声音变化。
(3)先播放优美的音乐,再播放嘈杂的音乐,让幼儿说一说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自己有何感受。
小结:通过将各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对比,引导幼儿感受到声音的种类有很多,有些很好听,让人感觉愉快。
2、翻开课本第3页,先看图,再回答问题。(1)图上画有哪些事物?(2)说说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各是什么样的?(3)你喜欢听着些声音中的哪几种?为什么?
三、游戏活动。
1、小游戏:让幼儿蒙上眼睛,教师在一旁敲鼓或者摇铃铛,幼儿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受判断发出声音的地方,然后走向教师。
2、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和体验,说说能听到哪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哪些是动听的声音,而哪些是让人讨厌的噪音。
宝宝的成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初步的理解。
2、让幼儿珍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有感恩之心。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让幼儿自带几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让幼儿翻开课本第4~5页,先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上的是什么?(2)根据图画的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图画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3)看了这些图画,你觉得妈妈辛苦吗?为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和讨论课本图画的内容,让幼儿对自己从婴儿到幼儿园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引导幼儿能感受到父母在这一段时期内的辛勤付出,学会父母的养育怀有感恩之心。
2、自由讨论。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问问家人为了自己的出生做了哪些准备。然后对自己的家人真诚地说一声
谢谢。
丰富的一餐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食物,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
2、了解日常饮食习惯,知道一日三餐主要吃哪些食物。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各种食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拿出食物图片,让幼儿认一认。
2、翻开课本第6页,说说图上的内容。(1)图上有什么人?(2)他们正在做什么?(3)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小结:认识图画中一家人用餐时的情景,引导幼儿结合亲身经历说说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翻开课本第7页图,说说图上的内容。(1)图上有些什么?(2)他们有什么作用?(3)你吃过着些食物吗?最喜欢吃哪一种? 游戏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后勤厨房,看看这一天幼儿园会吃哪些食物,让幼儿说说这些食物哪些作用。
瓜果营养多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它们的基本作用。
2、能从多方面来认识水果的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等水果食物若干,纸一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翻开课本第9页,让幼儿认一认。(1)图上有哪些水果?(2)你最喜欢哪种水果?为什么? 小结:通过幼儿的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水果能为我们的身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新陈代谢,还能使小朋友的皮肤好好,身体棒棒。
2、翻开课本第10页,让幼儿认一认。
教师:大家看看这些图,你们能认出他们各是哪一种水果吗吗? 小结:通过 观察水果的横切面,使幼儿对水果有新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能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同类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品尝水果。
教师将事先准备的水果洗干净并切好,然后请小朋友吃水果。活动延伸
让幼儿思考一下,除了水果之外,还有哪些食物是像这样种植出来就可以直接食用的呢?
乳制品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乳制品。
2、了解乳制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3、养成健康食用乳制品的良好生活习惯。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提前让幼儿自带牛奶、酸奶或者豆浆。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的注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乳制品?平时吃得最多的是什么呢?
2、翻开课本第11页,让幼儿认一认。(1)图上有些什么?(2)一般在什么时候食用这些?(3)你吃过这些东西吗?最喜欢哪一种?
三、分享乳制品。
让幼儿将自带的乳制品,与其他幼儿交换用。然后说一说其他小朋友带的饮品是否好喝。
可爱的小宠物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猫、小狗、兔子、金鱼、乌龟、鹦鹉等常见的家庭宠物。
2、培养幼儿喜欢、亲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猫、小狗、鹦鹉、小兔、金鱼、乌龟等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猜谜语。
教师给出几个关于家庭小动物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一边念谜语,一边做动作,增加幼儿对谜语内容的理解。
2、看图猜动物。
3、翻开课本第12页,先看图,再回答问题。(1)图上有哪些动物?(2)他们有哪些明显的动作或者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3)你最喜欢这些动物中的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通过讨论,家深幼儿对这些常见家庭宠物的认识。并且培养幼儿喜欢、爱护这些动物的情感。
三、游戏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区内,一边模仿所学动物的动作,一边模仿它们的叫声,体会这些小动物的可爱之处。
谁的宝宝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如鸡、鸭、猪、牛、青蛙等。
2、知道这些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之后的区别变化。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鸡、鸭、猪、牛、青蛙等图片各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二、内容呈现。
1、翻开课本第13页,先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上有哪些动物?哪两个动物是一家的你知道吗?(2)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作用?请说一说。(3)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让幼儿将动物宝宝和动物妈妈用线连起来,帮动物宝宝回家。
4、小结:在认识这些动物的过程中,教师要让 幼儿了解这些动物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如:猪可以提供人类猪肉食用;牛可以帮人类耕田等。
三、游戏活动。
让幼儿尝试画一画本节课所学动物的宝宝图画,然后和教师准备的动物妈妈图片配对,看谁画得最像,做得最好。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增加对青蛙的认识,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让幼儿愿意听故事,拓宽自己的科学知识。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蝌蚪头饰若干,青蛙头饰一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二、内容呈现。
1、翻开课本第14~15页,先看图,再让幼儿回答问题。(1)图上话画的是哪里?(2)图上画着哪些动物?(3)这些动物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看得出来吗?
2、教师朗读
小蝌蚪找妈妈
的故事文字,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小蝌蚪最初是由什么而来的?(2)小蝌蚪有哪些显著特点?(3)小蝌蚪是用什么呼吸的?(4)小蝌蚪慢慢长大时,有哪些变化?(5)小蝌蚪变化成小青蛙后,是用什么呼吸的?
三、游戏活动。
教师戴上青蛙的头饰,让幼儿戴上小蝌蚪的头饰,然后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的 情景故事。
小脚印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脚印认出动物。
2、对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各种动物脚印的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二、内容呈现。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动物脚印的图片,让幼儿认一认。教师:大家看看这些图,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2、翻开课本第16 页,先看图,再回答问题。(1)图上有哪些晓得小动物?(2)图上有哪些动物的脚印?(3)请将小动物与相应的脚印联系起来。
小结:通过看图和讨论,使幼儿能够通过脚印来认识动物,培养幼儿多方面观察事物的思维习惯。
三、游戏活动。
教师将小动物脚印的图片粘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模仿者画一画这些脚印,加深他们对小动物及其脚印形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