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蜜蜂的教案
蜜蜂的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三、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
三次试飞
蜜蜂的教案2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五〉、拓展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蜜蜂的教案3目标:用印章的方法进行添画
材料:刻有蜜蜂图案的大、小印章若干,一幅花园的背景图
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花园背景图:
――这是什么地方?花园里有谁呀?
2、教师演示用印章添画,边画边念《小蜜蜂找花儿》的儿歌。
3、在游戏中,教师与个别幼儿交谈,了解并指导幼儿对颜色的辨认:
――小蜜蜂和谁亲亲嘴?
4、幼儿欣赏印章画,愉快地念儿歌。
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个别幼儿的观察与指导,鼓励幼儿用力盖印章,使图案颜色更加清晰、明了。
2、印章的图案可以1-2种,如:小蜜蜂、小蝴蝶。
3.如果幼儿对这一活动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继续提供其他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撕纸、涂色、粘贴等多种方式进行春天的添画游戏。
蜜蜂的教案4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列宁由于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分析而找到了养蜂人;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2、继续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
3、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逐渐掌握一边默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具:
8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观察、果然
二、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边读边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一边默读一边想:
①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
②列宁找到养蜂的人了吗?
③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④各在第几自然段写着呢?
(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
(3)默读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①列宁在路上发现了什么?
②他为什么要仔细观察?
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
四人一组讨论: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
自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边读边想:“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
(4)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5)小结: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了养蜂的人。
(6)默读第四自然段。
读后回答:养蜂人为什么惊讶地说?
“惊讶”是什么意思?
提问:
①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②课题为什么是“蜜蜂引路”?
3、通读全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的方法就是:一边默读一边想。
四、巩固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1)列宁想找养蜂人()怎样养蜂,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去找。
(2)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3)列宁笑着说:“我有(),是您的()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用“观察”写一句话。
①说说观察的意思。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②练习用观察说一句话。
例:小明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觅食的。
夜晚,我仔细观察天空中的星星,终于找到了北极星。
春天来了,我仔细观察柳树是怎样发芽的。
③把说的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一所、派
当地、观察、往常、向导、果然、敲
2、、背诵第三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8、蜜蜂引路
花丛
列宁、亲自找、边走边看、观察
蜜蜂
养蜂的人、房子
七、课后小记。
语文教案-蜜蜂引
蜜蜂的教案5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2、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
(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
研读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教师适时启发思考: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 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 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蜜蜂的教案6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2、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
3、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了解过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物质准备:绘画范例、小蜜蜂大图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们。
问题: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那现在是四季中的哪一个?
指导语: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嗡嗡嗡,谁飞来了?
2、引导幼儿整体欣赏图片及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指导语:大家一起欣赏同时观察蜜蜂长得怎么样?请你说出自己观察后看到的什么?觉得蜜蜂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语:谁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领?
二、讲解示范。
边示范边介绍画法及其步骤,认识蜜蜂的外形并学习其绘画技巧。
指导语:我们都知道了蜜蜂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还知道它有什么的本领,那你们想不想把蜜蜂的样子画下来?
指导语:先画蜜蜂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还有两只触角,再画椭圆形的身体,身体上有花纹,身体下面有四只脚,身体上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指导语:蜜蜂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最喜欢什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指导语:老师画的怎么样,你们也能不能画一画?那想想你要画怎样的蜜蜂?谁想出来了说说看?
指导语:请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静地画出你要画的蜜蜂,在画小蜜蜂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有关的背景图,如春天美丽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帮助话请举手不做声。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教师对于好的作品加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指导语:很多小朋友都画的不错,这是谁画的呢?请你说说你画的蜜蜂是怎么样的?在干什么?
五、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展板,供幼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作为活动目标,这次我在这次实习期间的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我组织的是中班美术活动"小蜜蜂"利用绘画的形式来组织的.虽然之前已经在小班给孩子们上过几次课了,但是中班,还是非常紧张,尤其是当看到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见习生的时候,越紧张,就越怕出错,越怕,就越容易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等。
蜜蜂的教案7一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乐意与同伴进行节奏活动,并能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
二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一张
2.指挥棒一根
3.录音机
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采蜜呢,我们快点去帮帮它吧!(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做律动进场)
(二)出示图谱
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
遍嗡嗡 嗡嗡嗡 嗡
(1)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口令帮助)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
(三)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在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注意前奏让幼儿准备好)
(2)教师:“小蜜蜂说你们学的太棒了,它还想看一次呢,你们愿意吗?
(3)教师:“今天,我们向小蜜蜂学会了采蜜,真开心,大家一起来和小蜜蜂跳个舞吧!(小蜜蜂头饰)
(四)结束部分
教师:“谢谢你们我又要采蜜了,你们去吗?(出室)
蜜蜂的教案8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充分运用音乐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采取了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利用这个年龄段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进行表演。
“节奏音节读法”相对应的动作,是我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改良出来的,这一套夸张的表情,诙谐幽默的动作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音符 节奏音节读法及动作
“XX”(八分音符)Ti Ti 双手拍击两下
“X”(四分音符)Ta 手拍腿一次
“X—”(二分音符)Ta-2 双手拍腿两次
“ 0”(休止符)a?摊双手,做惊讶表情不发出声音
XXXX(十六分音符)Tiri Tiri 双手握拳头,扭动身体
教学中采用 “科尔文手势”,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可以帮助低年级孩子对音准的把握,还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新歌时,跟着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避免了低年级孩子对识谱的畏惧情绪,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边唱边动的兴趣。
这两套教学法深受孩子们的喜欢,适用于平日的发声练习与学唱歌曲环节,可以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小蜜蜂》 2.聆听《蜜蜂》
教学目标:
1、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运用轻巧、愉快的声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
3、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4/2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了5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全曲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蜜蜂” 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 的学习还是首次。
教学重、难点: 1、歌唱时能做到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乐句时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现作用。3、有感情地完整表现歌曲《小蜜蜂》,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尝试探究、创作表现“飞”的音响效果。教学用具: 钢琴、沙锤、碰铃、木鱼多媒体课件、图挂道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1、播放《野蜂飞舞》,律动表演,让学生模仿各种飞行动物“飞”进教室。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生:速度比较快。
师: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小动物呢?
生:蜜蜂、蚊子、苍蝇……
2、播放《小蜜蜂》
师:让我们听听这首歌,仔细听听歌词,到底是那种小动物呢?
生:小蜜蜂。师:你们知道小蜜蜂能做什么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你喜欢小蜜蜂吗?愿意和它做朋友么? 生:说说对小蜜蜂的认识。
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说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
二、导入欣赏,歌曲《小蜜蜂》
1、播放歌曲《小蜜蜂》 师:有一首歌曲《小蜜蜂》正好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带着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引导学生初听)屏幕出示: ① 我们听到了三段歌词,其中唱到了小蜜蜂在做些什么?(生:飞向大树林、采花蜜、飞回蜂房)② 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生: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2、利用听唱法,给学生以完整、准确的音乐形象。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小 蜜 蜂》
第一步:学唱第一段
1、复习音符、节奏型,出示多媒体节奏版《小蜜蜂》。师:谁来试试用我们学过的“节奏音节法”来把《小蜜蜂》读一读?(分句读节奏)2/4 Ta Ta |Ta A?| TiTi TiTi|Ta A?|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a Ta |Ta A?||
2、生当“小老师”自学、巩固歌词。师:同学们的节奏念的真好,现在咱们换一换,请你当小老师,教教曾老师怎么连贯的、完整的把歌词有节奏朗读?你们读一句,曾老师读一句。
3、教师指导学生视唱歌曲旋律,听琴分句学唱。(同样可以转换角色,老师当学生,学生做“小老师”)师:每当我们唱到“嗡嗡嗡”时,请同学们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请学生跟琴演唱,并提醒学生正确的发音姿势,声音的位置)
4、听要求,按要求师生共同完成歌曲第一段的演唱。师:中间一句留给我,你们来唱前后相同的两句,行吗?请你听听老师唱到了什么? 生: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师:这里的歌词比较紧密,所以要求大家尽可能地把歌词唱清楚。生,清晰演唱这部分歌词。
5、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师:你能连贯演唱第一段了吗? 生进行展示。
第二步:学唱后两段
1、用听唱法,学唱后两段歌词。师:现在你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演唱第一段,那么剩下的两段就不难了。试着唱一唱,我请唱好的同学来帮帮曾老师,做曾老师的小助手,带领全班一起学习下剩下的两段。
2、学会歌曲后,借助柯尔文手势,用唱名唱一唱旋律。
第三步:歌曲处理
师:我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愉快、轻松的。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轻松与愉快呢?
生:用轻巧、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师:我们知道音有强有弱,歌曲中的“嗡”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呢?
生:小蜜蜂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弱,所以我们应该用弱一点的声音来演唱。
师:让我们完整地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演唱一遍,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节奏音节 法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简单的四分音符、八音符、四分休止符,孩子们已经熟练的掌握并准确的表达。调换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老师还可以特意读错,让学生在纠正的过程中,更加巩固熟悉歌曲的节奏及歌词。老师用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的演唱。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唱名唱谱。避免学生枯燥的识谱方式,这样既降低了唱谱的难度,又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提问启示法 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分组合作,表演《小蜜蜂》
1、引导学生创编动作。2、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表演《小蜜蜂》 3、全班互动表演歌曲 通过演唱,表演及打击乐器伴奏,全面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更使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快乐。
五、延伸主题,德育渗透。
师:你品尝过蜂蜜吗?它是什么味儿?
师:小蜜蜂真好!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师:那我们唱着歌曲飞到教室外面去和可爱小蜜蜂打个招呼吧!边唱歌边飞舞的离开音乐教室。(播放《小蜜蜂》音乐 注重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渗透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动物的教育,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蜜蜂的教案9《蜜蜂引路》优质课教案
读是理解的基础,同时,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课文。多读课文还能帮助学生记忆,积累语言。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始终紧紧围绕“读”,通过初读、细读、回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蜜蜂引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由于这个问题难度不大,所以我请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并在放大课文中标出,以提起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用大约2分钟的时间。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二自然段是本课时的非重点,但交代了列宁与养蜂人的关系,因此,在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读课文后,学生一起理清人称,然后由学生自己讨论出:平时他们在什么地方谈天,理解列宁从没去过养蜂人家,不认识养蜂人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概括段意,段意可以多人说,最后落实在放大课文旁边,这样,多个学生的口头语言都得到了发展,书面语也得到了补偿。这一环节用大约8分钟的时间。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由这句话引导学生进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将用20’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
1.熟悉语句,理解文字表意:学生自由地默读后,分别回答“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这个问题按“较好—差—好”的顺序进行回答:较好的学生要求可以看课文文字进行回答;差的学生模仿较好的学生的答案进行回答;好的学生要求尽量不看书,凭着记忆回答。这样,体现了分类教学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接受新知识。通过读课文回答问题,学生一遍遍地运用课文语句,熟悉了课文的内容,为接着的深入理解课文作好了准备。
2、质疑问难,发展逻辑思维。
在学生十分熟悉课文语句的前提下,提出问题:你们都懂了吗?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针对该段提问,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都只是一些字面理解方面的,比如,学生会提“果然”是什么意思等。如果学生提出“果然”这个词语时,我就让学生动手查一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想的与事实相一致。从这一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列宁看到什么,想什么,事实是什么。并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老师在学生寻找答案的基础上板书:
列宁
看到 想到
做的 蜜蜂 养蜂人
园子(房子)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自己思考、寻找答案,教师辅助点拨,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以“哪句话与第三自然段有联系”这一问题一笔带过。
四、回读课文,领会中心。
学生在读课文后,教师问:你最爱读哪一自然段,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这一问题发展个性。教育学生向列宁学习动脑思考的好习惯,这学期学生已在思品课上学习了《刻苦学习》、《多动脑》等课文,学生已经会运用思品课上学到的道理进行回答,再次强调“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思品课学习的要求,也将思想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中。这一环节用大约5分钟。
五、联系实际,现学现用。
最后,老师提出我们要向列宁学习独立动脑思考课本后面的问题,在书上寻找答案,下一课时讨论。这个练习量不多,但足以促使学生动脑思考。这一环节用大约5分钟。
这一课刚上过,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掌握了课文中的语言,理解了课文意思,思维得到了锻炼,也受到了思想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蜜蜂的教案10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白纸两张。
教学目标
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
1.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第15课的时候,展示了画风的水平。今天,我们要学习《蜜蜂引路》,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画画,愿意吗?
2.不过,今天的画画,不光要动手,更要动脑,用我们的智慧来画。觉得自己聪明有智慧的同学举手。
3.好啊!个个聪明,人人有智慧!现在请大家听清楚画画的内容和要求。内容: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线路图。要求:(1)必须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和最简单的线条;(2)三人或四人一小组合作画;(3)画正确。
4.对聪明又有智慧的孩子来说,这些要求还高啊?
1.愿意。
2.全部举手。
3.啊,要求这么高呀!
4.不高──!
自主合作学习
1.现在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
2.等各小组画好以后,我们将进行比赛。比赛优胜组的同学将获得智慧之星的光荣称号。内容包括三项:(1)看哪个小组课文读的熟。(2)看那个小组的线路图简单明白。(3)根据课文内容介绍画图的依据。怎么样,可以开始了吗?(每组发一张8开的纸)
1.分组
2.可以了!
3.小组合作读书、讨论、画图。
读书感悟
1.可以开始比赛了吗?
2.第一项,读书比赛。请第一小组。要求先每人读一段,考察个人能力;再齐读最后一段,考察合作能力。开始。
3.现在请第二小组朗读。要求和第一组一样。
4.第一项比赛,两组战成平手。
5.第二项比赛开始,请展示你们的线路图。第一组展示。(教师作适当评价)
6.第二组展示。(适当评价)
7.第二项比赛结果:平局!
8.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第三项比赛开始。要求是:先说出画图的课文依据,再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否则,就算失败!要不要再练练。
9.请第一小组。
10.请第二组。
11.现在,我宣布比赛结果……(清清嗓子)经过激烈的比赛,被评为智慧之星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全体同学!
1.可以了。
2.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
5.(张贴线路图并开始介绍)
6.(张贴线路图并介绍)
【蜜蜂的教案】相关文章:
1.《蜜蜂》教案
2.《蜜蜂引路》教案
3.蜜蜂引路教案
4.蜜蜂做工教案
5.《蜜蜂引路》的教案
6.课文《蜜蜂引路》教案
7.《蜜蜂》教案设计
8.蜜蜂的教案范文
9.《蜜蜂》的优秀教案
第二篇:蜜蜂做工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蜜蜂做工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乐于参与到歌曲表演中,模仿小蜜蜂做工。3.培养爱劳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春天的背景图、小蜜蜂图片、琴一架,伴奏老师一位。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春天来了,许多美丽的花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采蜜呢,我们快点去帮帮它吧!(弹《蜜蜂做工》的音乐做动作进场)
2.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哇,真漂亮,有什么颜色的花呀?
二、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听,小蜜蜂一边采蜜,一边在唱着欢乐的歌呢!
提问:小蜜蜂唱歌时发出了怎样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
2.小蜜蜂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花,又高兴地唱起了歌了,听一听,它还唱了什么?
提问:小蜜蜂还唱了什么?
理解词语:匆匆
幼儿学唱来匆匆,去匆匆
理解词语懒惰
三、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老师轻声地唱一遍歌曲。
2.听清楚前奏,跟着老师轻声地唱一遍歌曲。
3.幼儿大声地唱,老师轻声地唱一遍。
4.小蜜蜂采蜜时心里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用欢快的声音唱这首歌吧。
四、表演歌曲
师:小蜜蜂飞出来吧,我们一起去采蜜啦!一起站起来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歌曲。(2—3遍)间奏引导幼儿学小蜜蜂闻花香、采花蜜,五、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蜜蜂吗?因为它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所以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我们也要象小蜜蜂一样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课后反思:
《蜜蜂做工》说课设计
设计意图:
中班的孩子能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愉悦与交流,喜欢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自己的感受。美丽的春天到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动植物比较感兴趣,特别是会发出嗡嗡声音的小蜜蜂。结合《春天》主题活动,设计了《蜜蜂做工》这一音乐活动,歌曲《蜜蜂做工》曲调欢快,音域适合中班幼儿,歌词用词简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充分调动起孩子的情感,通过活动不仅能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良好品质。说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乐于参与到歌曲表演中,模仿小蜜蜂做工。3.培养爱劳动的愿望。说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孩子活动,本节课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中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动手拍一拍歌曲的节奏,用肢体语言变现蜜蜂的劳动,体验蜜蜂劳动的辛苦,在愉快中学习歌曲,从而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题的教学。说教学方法:
一、导入部分
二、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四、表演歌曲
五、课堂小结
蜜 蜂 做 工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乐意与同伴一起进行节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3、能根据指挥灵活的变换节奏,发展音乐感受力。活动准备:节奏图谱一张,半圆形座位,课件。活动过程:
一、进场《火车快飞》。
“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坐着火车去旅行吧。”
二、律动:《生活模仿动作》要求幼儿动作合拍。
三、节奏练习《蜜蜂做工》。
1、请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蜜蜂做工》。
2、引导幼儿看图谱,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
3、以“蜜蜂采蜜”的情节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图谱内容,并进行节奏练习。
4、随音乐完整练习2-3遍。
四、结束部分。
“小蜜蜂夸我们很能干,想请我们和它一起到花园里去玩,我们出发吧!”(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退场。)
第三篇:《蜜蜂》写字教案
《蜜蜂》第二课时 写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钢笔的执笔方法。
2、通过对读帖、临帖、比帖、练帖的步骤学习,指导掌握“左窄右宽”的字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读帖、临帖、比帖、练帖的方法,指导写好“左窄右宽”的字。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文,导入写字环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蜜蜂是自然界最勤劳的小昆虫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也会像小蜜蜂一样,在学习上做一个勤劳的孩子。可爱的小蜜蜂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认识本课的生字)开始写字吧。让我看一看,谁的坐姿(最漂亮)可以和图片上的小朋友比一比。
二、指导写字
小蜜蜂们快来看,这些小花上的字你们认识吗?快来采蜜吧!
(出示生字)“论、试、验、袋、证、概、减、阻、测、括、确、误、途、超。”
1、认真观察,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什么结构的字最多?
2、在这些左右结构的字中,哪几个字的偏旁相同? “论、试、证、误”
3、你认为哪个字最不好写?学生说“试”最不好写,老师范写“试”。
2、学写“试”
我们先来学写“试”,(出示“试”字)如果让你写这个字,你怎么写好这个字?
(1)读贴
用眼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组成这个字两部分的宽窄或胖瘦,个别笔画的变化(指生说)
(2)临帖
师范写,生书空练写。
师:根据刚才所说的这些,伸出你的手指头,看着黑板,我们一起来书写一下,(边书写边指导字的笔顺规则: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及起笔和收笔的定位。大小适中,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距离)(3)比帖
师:看一看老师写的这个字漂亮吗?和屏幕上的字相比怎么样?(4)练帖
师: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听了你们的话,我一定能把这个字写好,下面我们一起给这个字美美容吧。
3、学生练写“试”字。
师:我给他美过容了,他可变漂亮了。下面该你了,相信你也能写好。
(1)坐姿、握姿
师:我们写字前一定要先坐好,比一比谁坐得最端正,来和这位小姐姐比一比吧。小手握笔,准备。(2)练习“试”字。
师:该是你们这些小小书法家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开始吧!
4、写“证”“论”“误”字
师:“试”字写好了,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字,他们具有相同的偏旁,你想写哪一个?来吧,说一说你是怎样把这个字写好的。(1)读贴(2)临帖(3)比帖(4)练帖
(5)指名一位同学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5、自由书写剩下的两个字。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相信这几个字的写法你都已经掌握了,相信剩下的这两个字你也能写好,开始吧!
三、小结
师:看着你们写的一个个漂亮的字,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孩子们,只要你们写字时,有正确的双姿,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再
加上你的耐心、细心,肯定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体。
第四篇:《蜜蜂之家》教案
中班常识活动——《蜜蜂之家》
执教者:杨凯姝 指导教师:余瑞英 设计意图: 2013.10.12 新课程标准指出:这一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孩子空间观念,使孩子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因此通过各种有效、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活动目标:
1、感知蜂巢的外形特征,知道蜂巢是六边形的。
2、学会用三角形、菱形、梯形拼出六边形。
3、有简单的图形合分概念。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形状、大小适宜的等边三角形、菱形、梯形等操作图片。材料配套:教育挂图《主题活动.蜜蜂之家》,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蜜蜂之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观察。(1)观察挂图并提问。
1)这是谁的家?它是什么什么形状的? 2)数一数,它有几个角?几条边? 3)小结。
师:这是蜜蜂的家,蜜蜂的家是由很多六边形组成的。六边形是有六条边,六个角。
二、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1)介绍造房材料,引导幼儿观察“砖头”外形特征。(2)帮小蜜蜂盖房子 1)教师示范,操作。2)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1)按要求完成操作材料。1)房子的形状一定是六边形的。
2)图形跟图形之间要靠的紧紧的,不能有缝隙。(2)幼儿完成操作材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交流分享,提升经验。
师:你帮小蜜蜂盖了几座房子?你是用什么形状的“砖头”来盖的?(2)小结。
师:六个小三角形“砖头”可以盖成一座房子。两个菱形“砖头”加两个三角形“砖头”可以盖一座房子。两个梯形“砖头” 可以盖成一座房子。
第五篇:蜜蜂引路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莫斯科 附近派人 谈话 交谈 惊讶 引路 指引 列宁 排列 蜂蜜 敲门 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
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3)用“果然”说一句话。
◎齐读这段话。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附近”“惊讶”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后练习3的两组句子,并比较出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两个问题。
4.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8个生字的音形义。
(二)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
板书课题10 蜜蜂引路
谁说说什么叫“引路”?
(就是领路、带路。)
蜜蜂怎么会引路?它给谁引路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只有四个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读一段课文,正音。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字义,并在书上画出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再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附:读fù,不读fú。引:读yǐn,不要读成yǐng。
(2)字形:
谈:谈话就是说话,所以是言字旁。右边是两个“火”,上边的“火”,捺要写成点,要与“谈”字区别。
“爪”字区别。
导:上边是“巳”,要封口,不要写成“己”。下边是“寸”。要与“异”区别。
(3)由这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
引路:领路,带路。
莫斯科:前苏联首都。
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
养蜂:饲养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谈天:很随便地谈话。
向导:带路的人。
3.指导书写生字的字头。
可提示以下几个字:
引:左边的“弓”字,三画,右边一条长竖。
斯:左边是“其”字,右边是“斤”,不要写成“月”字。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一个扁日,下边“大”的横写长些。
导:注意下边“寸”的横写长点。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后回答:
(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讲列宁告诉养蜂人是蜜蜂把他领来的。
(五)作业。
1.各写生字一行。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由于列宁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和科学分析而找到了养蜂的人。
(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认真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书: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导朗读:用陈述语气读出列宁是怎样请养蜂人的。
2.讲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
(2)板书:山路,遇到问题。
3.讲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回答:列宁最后是否找到了养蜂人,你从哪段知道的?
(2)指名读第4自然段。结合看插图,理解“惊讶”的意思。再说说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
(3)读列宁的话,理解“向导”。
(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段。
板书:解决问题。
过渡:那么,蜜蜂不会说话,怎么能当向导,把列宁领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块学习第3自然段,便会得出答案。
4.讲读第3自然段。
(1)默读,看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并说句意。
板书:一边„„一边„„发现、观察指名把“花丛、蜜蜂”的图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读第二句,回答:列宁观察到了什么?
板书:仔细。
指名一人根据课文内容把园子和小房子的图贴到黑板上。
(4)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读一、二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
(5)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列宁发现许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细地观察起蜜蜂来,因为他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的。接着,他根据蜜蜂往回飞的路线观察到了花丛、园子、小房子,他看见蜜蜂飞进了园子,小房子就在园子旁边,所以他想养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养蜂人的住处。)
(6)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后齐读这三句话。
投影
告诉学生:列宁在仔细观察后,认真思考了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的关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门。
板书:认真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
(7)指名读第三句,思考回答:
为什么说开门的“果然”是养蜂人?(“果然”一词的意思是结果和预想的一样,表明结果和列宁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判断是依据自然规律,是合情理的。)
(二)总结全文。
1.指名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2.老师总结归纳:
列宁以蜜蜂为向导,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这课题目叫蜜蜂引路。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齐读全文。
(四)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形近字组词
引()
莫()
斯()
张()
摸()
期()
养()
谈()
导()
美()
淡()
异()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检查本课生字词的音形义掌握的情况。
(二)完成课后填空和造句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填空练习;会用“附近”、“惊讶”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1.组词,口头组两个词语,然后抄下来。
2.填合适的词,先口头填空,再抄下来。
一只()
一所()
一位()
一座()
一个()
一扇()
3.用直线把意思相近的词语连起来。
4.完成课后作业(2)填空,再读一读句子。(第一题填“谈天”,第二题填“向导”。)
5.完成课后作业(3),比较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1)先让学生读句子,弄清句子的意思。
(2)再同桌两人讨论,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名发言。
(每组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加了“附近”“惊讶”以后,句子更加明确具体、生动了。)
(3)指导造句。先弄清词意再口头造句。“附近”的意思是离得很近。
①我家附近有许多商店。
②我们学校的附近有一条小河。
③我家附近有一座街心公园。
“惊讶”的意思是惊奇。
①外宾参观我国的工艺美术品时,惊讶地称赞,真是奇迹!
②我惊讶地问:“你的腿怎么受伤了?”
③这次数学考试,他竟得了100分,我很惊讶。
(二)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抽读生字词卡片,再说说哪些字易错,写时应注意什么。
(四)听写生字新词。
(五)作业。
1.纠正听写中写错的词。
2.做组词、造句和填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