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时间:2019-05-11 22:4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河颂》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河颂》教案》。

第一篇:《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南昌四中 万燕飞

一、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动人心魄的民族感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请。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通过揣摩、品味精彩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意,体味情蕴。

三、教学难点

品味精彩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四、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听一首歌,然后请你们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刚才老师播放的是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保卫黄河》。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它沧桑,它与它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和苦难。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它磅礴的气势,激励它的儿女奔赴战场。当时有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作的形象反映显示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也假如其中。

1938年,他与抗敌演出队的同志们来到黄河岸边,当他看到黄河激流澎湃的气势,激发了他胸中蕴蓄的诗情,于是创作了这组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为它谱曲,这组歌随后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诗共分八个乐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初读诗歌 体会情感

1.下面请同学们翻到第43页。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 体会情感。首先我们要干什么?(生)——扫清障碍。

请同学们看屏幕,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然后大家齐读。

2.扫清了障碍,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 体会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注意朗诵的要求: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并思考一下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齐读)

3.很好。请同学回答:读了这首诗后,你认为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来写的?

提示:颂。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伟大精神。

三、朗读鉴赏 融入情感

1、下面 我们来看这首诗是如何赞赏黄河的。进入第三个环节——朗读鉴赏 融入情感。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的开始有一段朗诵词,这段朗诵词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老师朗读以下,同学们请思考。

提示:总起、概括。提示了下面歌词要写的内容:黄河的英雄气魄和对它的赞歌。(请同学具体说一说。)

下面我们齐读,注意:概括下文内容的地方要重读,突出。

2、现在我们来看正文,请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你认为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饿英雄气魄?哪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提示:“我”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到“发扬滋长”。

3、大家能否用声音来表现黄河的英雄气魄呢?哪位同学来试试?下面我们来看歌词部分。请一位同学朗诵一下歌词的第一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评价一下:哪里读得比较好,哪里处理得有欠缺?

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请你评价一下:哪里读得好,哪里处理得有欠缺。提示:“望”字后要延长,因为它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后面是“望”的具体内容,延长可引起听者的注意。

哪些字词体现了黄河的豪迈气势?该怎样读? 齐读“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提示:奔: 黄河的流速之快。(语速也要快)掀起: 气势磅礴。(声音要高亢一点)九曲连环: 蜿蜒曲折。(声音要高低起伏)劈成: 有力、干脆。(声音要短促、有力)

全班齐读。

4、第一部分诗人突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魄,第二部分是从“啊!黄河!”开始到“发扬滋长”,这部分诗人赞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你认为哪个词最能表现黄河的精神,为什么?你又是怎样读的?

提示:这三句将这部分分成了三个层次,从三个角度歌颂、赞美黄河:

摇篮 养育了中华民族(声音可低一些,摇篮要读得亲切一点。)屏障 保卫了中华民族(声音比第一个要高一些,屏障要读得重一点。)

伟大精神 将激励中华民族(声音最高,臂膀要读得有力一点,发扬滋长

要读得声音延长一点。)

我们发现“啊!黄河!”这句反复出现了三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是否能用一

样的语气读?

提示:在朗读时应该充满赞美之情,一个比一个声音高。抓住三个词:摇篮、屏

障、臂膀。

全班齐读。

5、诗人从望到颂,都围绕着黄河展开,结尾四句并没有写黄河,可否删去?为

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内容是鼓舞斗志,发出号召,号召人民学习黄河精神。

总结:好。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理解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也明确了朗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知道了,要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品味诗歌,就一定要学会朗诵。在诗歌的学习中,朗读和理解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有理解了这首诗,我们才可能读出它的情感和意蕴;只有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们才能够体味出诗歌的万千内涵。

现在,请全班齐读。看看经过点评、分析、理解,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

提示:读得不错,和第一次齐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请大家记住:学习诗歌,诵读是最重要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朗诵时配上音乐,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盒配乐朗诵带,请同学们听一下,再一次感受一下黄河的雄壮气势以及诗中所激荡的昂扬气概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四、小组互动 学科渗透

我想问一下同学们,除了配乐朗诵,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来表现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提示:这是歌词。对,作曲。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小作曲家,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给这首歌词配上你们认为恰当的旋律,然后唱给大家听。形式不限。然后请同学上台表演。

很好,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给这首歌词配的旋律,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五、延伸拓展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曾养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它以它那澎湃的气势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效力。今天的它怎样了呢?请同学们来看一个短片。

这就是今天的黄河。由于黄河中下游森林、植被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除了上游以外,黄河中下游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在开封一段,由于泥沙沉积,黄河的河床已经高出开封市十来米,成了一条地上河,时刻威胁着开封市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成了一条肆虐的巨龙,再加上人们环抱意识淡,使得黄河污染严重,母亲河已不再是往日温和的模样。可喜的是,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成立了保护母亲河的组织,呼吁人们爱护环境,还母亲河以本来面目。今天,我们也在班上发起一个保护母亲河的倡议:请你当一位黄河小卫士,写几句话,呼吁大家来共同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让它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第二篇: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张新平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3.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学习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通过诗歌诵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1.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了解诗人光未然。

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 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主要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但是,中华儿女不甘受屈辱,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同年,光未然在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险峡怒涛,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后受冼星海之约,写出长诗《黄河吟》。

读准字音

山巅()哺育()

澎湃()狂澜()

赞歌()

发源()

屏障()

滋长()

气魄()劈成()

宛转()

一、整体感知(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怎么读?

三个词读起来气势要层层递进,把重音放在黄河的重读上。4.说说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疑难解析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1)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2)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3)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3.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堡垒。

4.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黄河的?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三、课堂小结

本课是一首感情豪迈,格调高昂的诗歌,诗中饱含者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课堂练习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______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____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2.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3)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黄河,写出一句公益广告词。

第三篇: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1、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整理资料,如黄河及诗歌背景的相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3、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4、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㈢、情感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查黄河的相关资料:A、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B、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2、查诗歌背景,可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

3、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黄河景观的视频及大合唱保卫黄河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简介创作的时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所整理的资料,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三)朗读交流

1、小组合作进行朗读,后展示,进行评价。要求:

1、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听朗读录音

3、全班齐读诗歌。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四)品读诗歌:

1、诗歌的朗诵词告诉我们,黄河的英雄气魄表现出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那么诗中的哪些诗句体现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学生边找边分析边读,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明确:“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重读“劈”)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明确: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第一个: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读的时候应该舒缓、深沉、感恩、赞颂

第二个:民族的屏障,保卫中华民族。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第三个: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感情越读越激昂

而且三个“啊!黄河!”语气在逐渐增强,感情也在逐渐加深。全班齐读

3、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黄河颂”,那么诗人到底在赞颂什么?

(五)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以上的阅读印象,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小组同学交流:①这首诗歌中我最欣赏的是-------②读了这首诗歌,让我最感动的是-------③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④读了这首诗歌,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需要:一般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最直接的心灵体验和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语言鉴赏功底的学生则会选择“让我最欣赏的”形式发言,对于喜欢另辟蹊径思维独特的学生来说,“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个话题则更能激发他们发言的热情。)

(六)作业布置

搜集整理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并至少能背诵三句。

第四篇:黄河颂教案定稿

搜集的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

4出示课题《黄河颂》 认识黄河(黄河的视频短片)欣赏美丽壮观的黄河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走进文本 出示教学目标检查预习:光未然 冼星海 写作背景 黄河的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 字音 词义 7 听范读,体会范读的语气:激昂、雄健、深情。感受《黄河颂》蕴含的情感,8 学生练习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3)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指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突出力量)

4)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层的情感与气魄呢?

5)最后四句是歌词的尾声,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6)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10小组合作,再读诗歌,要求:读出气势和感情。小组推荐代表,比比谁读的最好?

第五篇:《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

热情。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通过导入语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爱国情感)

二、诗歌诵读,感悟黄河

1、诗歌诵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㈠、教师范读。

㈡、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① 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2、感悟黄河:

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请你读给全班同学听,并交流一下朗读感受。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②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

③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④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2、品读赏析: ①分小组自由选定最欣赏、理解最深刻的片段进行朗读赏析。②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压力。)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以“啊!黄河!”为情感基调,仿写几句话歌颂黄河。

五、总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 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 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六、作业

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为写以“黄河”为话题的 作文做准备。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

黄河伟大坚强绘黄河颂黄河

河精神

尾声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

下载《黄河颂》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河颂》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河颂》教案

    教案 作者:光未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介绍作者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2.学习生字词; 3.多次朗诵,多种朗诵相结合,加深诗歌内容的理解; 4.梳理诗歌整体脉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河是......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溢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1 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2.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3.学会有......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1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2.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3.学会有感情......

    黄河颂教案[大全5篇]

    第6课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

    黄河颂教案(实用46篇)

    篇1:《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