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2.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课文中人物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顾本文题材及小说三要素。
2、教师适时讲解阅读小说时,一定要关注故事的环境和情节,从而来感受人物形象,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创编故事。
二、传授新知:
1、出示词语:
A、咆哮
狂奔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B、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
豹子
让学生观察这两组词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它们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2、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并在文中标出描写洪水和老汉的语句。
3、出示课件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1)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2)作者用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1)
学生回答从哪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山洪的势不可当?
(2)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咆哮”?在这里是谁在咆哮?它是怎样咆哮的?
出示课件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1)谁在“跳舞”?
它跳舞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跳舞”不是代表着开心快乐吗?那么在这里洪水跳舞,又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呢?
出示课件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提问读了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5: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提问学生,这是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课件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4、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出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例外,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
(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老汉?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
(出示课件)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作山,与其他人的惊慌失措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老汉的从容、镇定与冷静。
(出示课件)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语言描写,写出了在肆虐的洪水面前,老汉发扬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舍己为人。
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他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学生齐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语言描写,这句话是老汉说给和他争辩的党员听的。
(出示课件)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伙子什么身份?老汉为什么要把他揪出队伍?(这句话运用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写了老汉严厉地训斥了一个违反纪律的党员,从“冲、揪、吼”这几个动词中可以感受到老汉非常的坚决果断。)
2、那他除了是党员这个身份,和老汉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3、既然是父子关系,那他还把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那可是他的亲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这是动作和语言描写,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因为他——爱他的儿子。老汉的这一推,成了老汉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最简单也是最壮美的动作。一起读课文句子。)
(出示课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这是神态描写,写为了乡亲们,老汉英勇献身。这些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亲人和群众面前以身作则,又爱子心切,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之中,也深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爱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
4、桥塌了,老汉似乎要喊些什么?你猜猜他可能会喊些什么?
引导学生写出老汉没来得及喊出的话。
5、课件出示:(师朗读):
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没不了的是什么?
6、课文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
8、就是这样的老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
(1)生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2)出示小练笔。(配乐)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
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却看不见()
;她听见了(),却听不见
()。
三、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英勇无畏的精神。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学习他这种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四、作业设计:
根据课文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