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并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科学探究:能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各种材料是否导电,多次经历猜想、实验检测是否容易导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有序地开展检测活动。
【教学重难点】正确区分导体与绝缘体,通过预测-检测-修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时同屏、上网搜索
【教学过程】
一、对比观察导入
出示一个简单电路:灯泡为什么会亮?
出示电路检测器:灯泡为什么不亮?
怎样使小灯泡变亮?(学生操作,同屏)
为什么要拆开?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小结: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连接到被测物体的两端,如果小灯泡发亮,则该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如果小灯泡不发亮,则该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提问:把不同的物体接入电路中小灯泡都会亮吗?
二、易拉罐的秘密
1、出示易拉罐:(引导生观察易拉罐材料特点)把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怎样?
2、预测易拉罐接入电路之后的情况:
A
两根导线都接在易拉罐的金属部分;(师演示)
B
两根导线都接在易拉罐的油漆部分;
C
一根导线接在易拉罐的金属部分,另一根接在它的油漆部分。
3、检验猜测。(强调:a检测前要先检查电路是否联通;b重复检测)
4、小结:
⑴
电路不通的原因
提问:同一个易拉罐,连接方式不同,检测结果就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
结论:金属部分容易让电流通过,油漆部分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⑵检验步骤: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检测易拉罐的呢?
学生回顾,教师用课件强调检验步骤:
①预测 ②检查电路 ③检测 ④重复检测
三、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1、这些物体哪些可以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呢?
(材料:三角板、钥匙、铅笔、橡皮擦、双面胶、铁钉)
2、学生领取材料预测分类:小组讨论填好记录单“预测”一栏。
3、展示分类。为什么这么分?有不同意见吗?
4、实验测验,填好记录单“检测1”“检测2”一栏。
实验要求:
(1)检测每个物体时按先预测、检测、再检测的顺序
(2)分工合作,注意检测不要有遗漏!
5、汇报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有异议的,统计找原因验证:几个组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呢?要求各组再测一次。)
6、达成共识:钥匙、铁钉能点亮小灯泡,说明什么呢?橡皮、双面胶不能点亮小灯泡,又说明什么呢?
板书:容易让电流通过——导体、不容易让电流不通过——绝缘体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出描述——金属都是导体,大部分非金属是绝缘体。
8、水的导电性:
场景设置:为什么不能用湿布擦开关和插座?(预设回答:水能导电)
那水是不是导体呢?请同学们继续实验探究。(实验材料:一量杯不纯净水)
小结:不纯净的水是导体。
提问:人体、大地也是导体吗?(学生上网搜索答案)
四、活学活用:找找教室里的导体和绝缘体。
1.找一找:教室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五、回顾总结: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是同样重要的,要好好保护他们哦!
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灯泡亮
电流
容易
通过——导体
灯泡不亮
电流
不容易
通过——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