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及教学反思[合集]

时间:2021-08-11 19:2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活动准备:

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小结:面粉是白色,粉状的、有香味。

二、了解面粉的特性。

1、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教师小结这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3、怎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介绍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请你们试一试将面粉变成面团。

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让幼儿感受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

2、通过对比幼儿知道面粉加适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团。

四、小结。

教学反思:

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能力,培养爱观察、善思考、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良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269字。

第二篇:中班科学教案 趣识面粉

趣识面粉——尝试活动

活动名称:尝试活动——趣识面粉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活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面粉娃娃一个、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了解面粉的特性

1、面粉可以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那么,你们知道用面粉做面包、馒头等这些东西时先该做什么呢?教师小结:先应该和面团的。

3、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请小朋友动脑筋、动动手,试一试把面粉变成面团。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进一步让幼儿感受面粉粘的特性。小结:白白的面粉加了水后是很粘的,多捏捏就会变成面团。

三、中华小厨师

1、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2、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第三篇:中班科学活动《趣识面粉》教案、说课与评析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活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小结:面粉是白色,粉状的、有香味。

二、了解面粉的特性。

1、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教师小结这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3、怎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介绍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请你们试一试将面粉变成面团。

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让幼儿感受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

2、通过对比幼儿知道面粉加适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团。

四、小结。

中班科学活动:《趣识面粉》

(小天使幼儿园 包蓉)

说课:幼儿喜欢吃各种面食,但对面粉的特性一无所知。面粉的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强。中班幼儿喜欢探索、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做一些能吃的食品就更为愉快,所以我们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面食制品,为开展活动提供感性经验。本次活动中,幼儿大胆操作、探索,满足了他们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面粉的特性,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入手,直接引出活动的主题面粉,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初步感知面粉的外部特性。第二环节为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活动之前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拉面馆、水饺店等等,感知面粉加水将面粉变成团的过程。设计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尝试活动发现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自主发现、相互讨论、学习经验并极大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感知了面粉与水之间的关系,知道放适量的水才能使面粉变成面团。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幼儿在揉面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放的过多,造成面团过稀;二是水放的过少,使面团变形。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基本完成目标要求。

《纲要》组成员讨论与建议:

1、幼儿语言词汇较丰富,语言能力强,教师指导语较好,第一次出示面团时可以出示老师自己的示范团。幼儿不大会搓,教师可以直接在桌面展示、教授方法。操作碗可以选择盘子,让幼儿看幼儿作品时也要出示盘子装的。小结时可以看看小手怎么样变干净,教师也要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技能。

2、语言精练,环节过度自然,层次清楚,分享经验不够及时,要深入幼儿的提问。不要轻易否定幼儿的答案。不要说好不好?对不对?座位可围成圆,教师可成为一员参与,可以考虑增加做好的面食,让幼儿品尝会好一些。教师可以参与中去,进行隐性指导。

3、科学活动生活化,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的教态、语言很符合幼儿特点,教学要求清楚。座位可采用小组形式,让幼儿在讨论时能再细一些,进行对比。活动开始时可以从主题中来,结束时可以品尝,回到生活中去。

4、幼儿手上的面团太多时,可以指导幼儿将手上弄干净的方法。

专家评析:

科学活动:孩子兴趣很高,活动时间三十一分钟。幼儿一点点加水做成面团是需要很大力气的。对于技能的问题,教师可随机地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可以渗透进去。教师可以出示做好的面食再说说哪些东西是用面粉做成的。此方面幼儿的经验少了一些,可以课后进行丰富。教师对于幼儿回答出来的问题反馈的少了一些,每个环节要强化一下,给幼儿一个反馈。可以课后在幼儿面前做成面片,让幼儿来吃,让幼儿来体验制作的成果,也是一种爱惜粮食的体现。教师研究精神值得学习,幼儿上来讲述的语言声音很大,挺好。幼儿在制作面团中兴趣很高,在体验失败与成功中获得发展,目标一可具体些,感知面粉的特征。面粉散的特征可以提升。前期准备中要加入知识经验准备。在探索活动中观察、指导是本节活动的弱点。幼儿的问题要观察、提出来。怎么解决问题方面要请幼儿多讲,让幼儿观察。有的幼儿做的团小,团大,要引导幼儿去观察,解决问题。

第四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认识前与后(空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关系判断,能正确区别空间位置关系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认识前与后》这一活动,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而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2.能用前后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按指定的前后方向运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

2.环境创设:营造森林情境。

活动指导:

一、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提问:鼻子在身体的前面还是后面?屁股在身体的前面还是后面?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一)游戏“找方向”。

1.引导语:请小朋友做猫宝宝,老师做猫妈妈。“猫妈妈”拍拍手,“猫宝宝”就到老师的前面来。“猫妈妈”跺跺脚,就到“猫妈妈”的后面去。

2.组织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并说说自己躲在教师的前面还是后面。

(二)游戏“捉迷藏”

师播放课件,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行描述。

(三)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1.组织幼儿到“森林”玩,引导幼儿听命令行动。

如:躲到大树后面,走到大树前面等。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排排队》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入,孩子们听到“鼻子”、“屁股”这些身体部位时,都觉得很有趣。一下就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接下来的游戏“找方向”,更是让孩子们过足了瘾。听着老师的指令寻找方位,他们必须集中精力,才能确保不会找错方向。接着以游戏“捉迷藏”,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行描述。为了加深活动的难处,我在设计幻灯片时,动物和躲藏的物体都是相近色彩的,如,乌龟是绿色的,那么它躲藏的物体,我选择了绿色的帽子。这样,孩子们在了适当的孩子们认真的观看着幻灯片,寻找小动物躲藏的位置。寻找小动物的时候,就会很认真,而且会为自己找到小动物感到高兴。本次活动,幼儿充分体验、感知“前后”方位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交流讨论、教师梳理、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其相对性、可变性,最后通过游戏“躲猫猫”把学过的“前后”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题组评议:

整个活动下来,游戏化的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小朋友们的注意,拉近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导课部分能够充分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注意倾听。在课中,多次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前后,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本次活动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鸡蛋浮起来

活动目标:

1、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活动准备:

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回顾已有沉浮经验:

教师:小朋友,星期天大家都在家和爸爸妈妈做了有关沉浮的实验,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的实验结果呢?

二、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提问:有没有小朋友把鸡蛋放在水里?那么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请幼儿做实验——鸡蛋沉入水底

3、教师假装变魔术,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放入鸡蛋,鸡蛋浮出水面。

4、提问:为什么小朋友放的鸡蛋沉在水底,老师放的鸡蛋浮在水面上?

5、教师:我在水里加了一样神秘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盐、糖、味精

提问: 我就是往水里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的一个,你们猜猜是谁呀?今天我不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去发现!

三、幼儿尝试实验

教师将幼儿分为9组,每组四个鸡蛋、四个杯子、一个搅拌棒,四杯水,进行实验,每桌放置三种调味料。

实验结果:鸡蛋在盐水里可以浮起。

1、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在水中添加东西进行实验

实验后讲述“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2、换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盐,进行搅拌,再放入鸡蛋,观察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四、延伸活动:

教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

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上网查资料,将自己查到的结果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水有浮力,有关于物体沉浮、溶解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教师:装有温水的烧杯一个,熟鹌鹑蛋一个,搅拌棒一支,盐一杯。记录表一张,视频《死海的秘密》

幼儿:每人装有同量温水的杯子3个,熟鹌鹑蛋,糖、盐、味精各一份,搅拌棒一根,记录表一张,彩笔一支,毛巾1条。

活动过程:

一、魔术“蛋宝宝浮起来”导入,激发幼儿好奇、探究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名魔术师,今天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看,这里有一杯水,我还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出示鹌鹑蛋)

(1)夏天到了,蛋宝宝要到水里去游泳,扑通一声跳下水,蛋宝宝怎样了?(蛋宝宝沉在水底)

(2)不好了,蛋宝宝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别着急,我来想个好办法,让蛋宝宝在水中浮上来。这是我的魔术粉(盐),我要把它倒进去,用魔棒搅一搅。

(师往杯子里倒入魔术粉,用搅拌棒慢慢搅拌,边说“变变变”直至蛋浮起来)

蛋宝宝怎样了?(浮起来了)

二、是什么魔术粉让蛋宝宝浮起来?引发幼儿猜想与假设

1、请你猜一猜,我是用什么来做魔术粉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从魔术粉的颜色、形状等方面提示幼儿)

2、刚才大部分小朋友猜的是盐、糖、味精,边说边出示图卡边贴在大表格上,我的魔术粉就藏在它们中间,那么你认为魔术粉是谁呢?(幼儿讨论)

3、教师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猜测的方法。(教师请幼儿将猜测结果用对、错符号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上)猜测记录后后鼓励幼儿相互交流。

三:幼儿实验,验证猜测结果

1、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怎样做才能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呢?

2、教师介绍每位小朋友盒中有3杯水,蛋宝宝在什么地方?桌上的魔术粉有哪些?(提示幼儿看清魔术粉标记图)

3、请小朋友将每一种魔术粉倒进相同标志的杯子中试一试,轻轻搅拌,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每一种实验后马上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重点:观察指导幼儿轻轻搅拌,引导幼儿间相互观察、交流试验的结果,感受新奇发现的乐趣。(讨论交流分享)

请做完实验的幼儿将表格粘贴到前面。汇总结果到大表格。

四、交流试验结论,1、说一说水里加入什么魔术粉使蛋宝宝很快浮上来?

2、为什么水里加入盐蛋宝宝就能很快浮上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力呢?

五、播放PPT,揭开《死海的秘密》

1、师:地球上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死海”。古时候,罗马有个统帅抓了一群俘虏,想把他们放到死海里淹死,可是过了一会儿,沉下去的俘虏漂到了岸边,一个都没死,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观看视频“死海的秘密”。

3、提问:你发现了死海的什么秘密?

在死海里的人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结论:(因为死海里含有大量的盐,是普通大海海水含盐量的七倍。)

4、教师与幼儿总结:原来,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才能使沉在水下的蛋宝宝浮上来。

师:你们不仅救出了蛋宝宝,还发现了盐的秘密。盐的作用真奇妙,它还有许多奇妙的用处等我们来发现,等你找到可别忘了告诉其他小朋友哦。

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幼儿对水的浮力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认识调料和发现溶解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儿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并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开展科学活动教师的预操作非常重要。在活动进行之前,我为了使幼儿观察盐增加水的浮力效果明显,于是使用了约1/3杯的调料粉,通过操作,我发现分别放进去之后,不仅盐水里的鹌鹑蛋浮起来了,味精溶液里的鹌鹑蛋也浮起来了,原来味精里也含盐。为了减少材料带给幼儿的干扰因素,我有精心挑选了无盐味精,经过反复操作,我选取了刚好能使蛋富起来的盐量,在此基础上,再投放同样量的味精和盐,问题解决了。我还选取了材料较软的木质搅拌棒,并在每组材料中添放了备用的鹌鹑蛋,以备不时之需。

在材料的设计上,我们为了减少幼儿间的材料干扰,精心制作了像小簸箕一样的操作盒,里面放置贴有三种调料标签的三杯水,标签的高度正好是水位线,另外一一对应摆放贴有同样三种标签的调料盒,这样幼儿一目了然,对应投放为幼儿操作提供了方便,避免了干扰。

在活动设计上,开始部分情景魔术“救救蛋宝宝”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示范操作的同时还适时地向幼儿提出了操作要求,我还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支持不同的想法。在实验过程中,当我发现有位幼儿放在盐水里的鹌鹑蛋没有浮起来时,耐心和幼儿共同寻找原因,当发现原来是鹌鹑蛋破了时,及时为幼儿更换了好的鹌鹑蛋,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在得出结论部分,我请幼儿将表格以叠压的方式显现操作结果,便于幼儿观察得出结论。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也很重要,如:你发现了什么?——水里加入什么蛋宝宝浮起来?——为什么水里加入盐蛋宝宝就能浮起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一步一步向目标靠拢。当幼儿在盐增加了水的什么?这一点仍有一点小困惑时,我又适时视频“死海的秘密“从而用另一途径加强了对这一现象的认知。

活动结束后,我并没有认为这是真正的结束,有全面观察了所有幼儿的实验结果后,发现有一位幼儿盐水里的蛋没有浮起来,于是我把她找来一起找原因,发现也是蛋破了,我们有更换了一个好的,问题迎刃而解。体现了教师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教育理念。

这次活动仍由一些遗憾之处,例如教师为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不够充分,在座位的摆放上要更加有利与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这也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还要大胆放开,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今后仍需努力改进的地方。

第五篇: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粉完整版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粉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活动准备:

1、面食图片、《大馒头》音乐,装有各种小点心的流动小商店

2、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水杯、一次性桌布。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的流动小商店来到了中三班,那小朋友仔细观察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

2、教师:对的,是面粉,小朋友真聪明,那面粉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幼儿通过看、闻、摸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3、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特性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刚刚小朋友看了我们的小商店里有很多好吃的糕点都是面粉做的,那请你想想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如:面条、馒头、花卷、包子等,然后欣赏面粉制品图片)

3、教师小结: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3、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提出操作要求:

① 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② 要及时揉捏面。

③ 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④ 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四、中华小厨师

1、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2、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小点心送到我们的小商店吧,用微波炉加热熟就可以吃了。面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粮食,它可以帮助小朋友长出好身体,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时,面粉是农民伯伯很辛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不能浪费。

下载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及教学反思[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趣识面粉》及教学反思[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生活常识普及教案:趣识面粉——尝试活动(合集五篇)

    活动名称:尝试活动——趣识面粉 活动目标: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活动准备:面粉、水、盘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感知8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2、初步了解8以内数的守恒。3、尝试用数字或符号记录物体的数量。重......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萌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2、激发幼儿对光反射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小镜子、不锈钢勺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猫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猫的外形特征及相应的生活习性。 2、感受猫的各种趣事、,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图片:各种形态动作的猫。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社会:我长大了 一、 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蔬果的沉浮 1、观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经验。 2、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 二:活动准备:各类时令果蔬若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阶段:一 教学目的: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图形宝宝找家》 活动目标: 1、复习近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产生对图形的认知兴趣。活动准备: 1、颜色、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