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在农场》及教学反思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在农场》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基本准确学唱歌曲,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初步感知音乐的前奏,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在农场》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由来:
孩子们前几天学习了打击乐《粉刷匠》,学习了节奏x x,xx x,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并体验这两种节奏型的不同,开展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2.感受歌曲节奏,基本准确学唱歌曲。
3.初步感知音乐的前奏。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感知音乐的前奏。
活动难点:
感受歌曲节奏x x,xx x。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小猪,小鸡,小猫,小狗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动物的叫声有了解。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随着《粉刷匠》的音乐幼儿律动入场。
(2)故事引入新歌,听《猪儿在农场》带幼儿律动,在前奏处带幼儿拍手。感受歌曲前奏。
(3)鼓励幼儿跟唱儿歌。
小结:唱歌前有一段只有音乐,但不需要小朋友跟着唱的就是前奏。这首歌里我们拍手的时候没有唱歌,那就是前奏。
(4)学唱歌曲《猪儿在农场》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的是哪只小动物?它在哪?他是怎么叫的?出示ppt,教师弹琴,幼儿学唱儿歌。
2.游戏,农场找朋友
(1)出示ppt,引导幼儿按图卡仿编歌曲。
师:小猪找到了谁?它在哪?它是怎么叫的?教师弹琴,学唱仿编歌曲。
3.分角色演唱歌曲《在农场》
(1)自选角色轮流演唱师:你喜欢当什么小动物,请去小动物的家里。
师:小猪唱完小鸡唱,小鸡唱完小猫唱,小猫唱完小狗唱。每个小动物唱歌前请听前奏在唱歌。
(2)互换角色再次演唱师:你还想当什么小动物,请在一首歌的时间里互相交换角色。
4.自然结束师:农场里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下次再去农场里看一看。
教学反思:
在农场里这首歌,其目标是学唱歌曲,并在学唱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和叫声的仿编,并感受音乐的前奏。由此,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到歌词,我将图谱做成了显而易见的ppt,动物 农场 x x,动物 农场 xx x的形式。让幼儿对着相应的动物和节奏卡进行歌唱。
音乐只有小猪在农场,我以小猪在农场找朋友为线索,依次出示了小鸡、小猫、小狗。以三个简单的问题“它是谁?它在哪?他是怎么叫的?引出新歌词的仿编学习,最后请幼儿自选角色听前奏轮流演唱歌曲。
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幼儿对歌曲中x x,xx x,节奏掌握不好,在”小猪“部分时分析的不够细致。
2、在歌唱活动中幼儿声音小,整个活动歌唱时,都需要老师提示。
反思与改进:
1、把1课时教学调整为两课时,在活动前应预设活动的重难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2、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幼儿敢于学唱新歌。
3、在活动前应充分了解幼儿水平,抓住难点,想好解决难点的方法。
本文扩展阅读: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大家种有机农场"。农场可以作为一个企业,由个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经营,或由联合体、公司所有和经营,农场的规模可以从数亩到成百上千公顷不等,在美洲,一个农场的规模大的可以大到几万公顷或几十万公顷。
第二篇: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上学去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上学去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创编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体验表现袋鼠妈妈的动作和表情的乐趣。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袋鼠妈妈头饰、大口袋、布绒袋鼠玩具、音乐《袋鼠妈妈上学去》、播放器。
活动指导:
1、以神秘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谁来了吗?;.;你们知道袋鼠妈妈要去哪儿吗?袋鼠妈妈是怎么样上学的呢?我们听听袋鼠妈妈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旋律。
(1)出示布绒袋鼠玩具,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欣赏。
提问:袋鼠妈妈是怎么上学的?她的书包是什么样的?藏在哪儿?书包里有什么?
(2)让幼儿知道“哎嗨”是表示惊讶的语气。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表现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袋鼠妈妈跳跃上学,打开书包以及发现是个小宝宝时惊讶的样子。
(2)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动作。
4、表演结束后,让幼儿接受“小袋鼠”的亲吻,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获得鼓励的满足。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中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
第三篇:中班上学期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教学反思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 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语言教学《月亮生日快乐》教学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 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 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 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
语言教学反思《一张荷叶》
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了三点:
1、较清楚地讲述鸡娃娃用荷叶做成的几种物品。
2、学习量词:一张、一把、一只。
3、感受编讲图片故事的乐趣。通过活动,这三个活动目标基本有达到,完成的程度比较理想。
其次虽然孩子已经有在其他看图讲述活动中尝试过这样的活动形式,但是在今天的活动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几点不足:
1、由于本次的活动没有教学挂图,因此在我在网上找了一些这个故事的图片,并利用电视来播放图片,但是这对于孩子观察还是比较小的。
2、整个活动孩子的主体性比较没有体现到,都是处于老师问孩子答的教学形式,孩子比较被动。
3、本次看图讲述活动较于前几次的活动来说已经有所进步,孩子们已经能够根据挂图来说一句话,这是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比较明显的一个进步。但是还是不够,孩子明显词汇量不足,而且想象力没有拓展开。
4、教师的设置的问题不够明确,不能很好的做到有效提问。
5、由于孩子们已经学过《借你一把伞》的看图讲述,而教师提供的图片跟《借你一把伞》的图片很像,因此在刚出示图片让孩子们观察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孩子都会往《借你一把伞》的故事上去引。
如何组织好一个看图讲述活动,是我应该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内容,希望通过反思实践,能够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音乐教学反思《小鸭洗澡》
小鸭是我们班上孩子平时活动中比较喜爱也相对比较熟悉的家畜之一,小鸭走路的形态也是孩子们争相模仿的动作。因此,我在我们班开展了《小鸭洗澡》的音乐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我设定了三个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喜欢表演,愿意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
3、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歌词和动作,体验创编的快乐。从活动的目标上来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能力水平。特别是第二点目标的制定,对我班幼儿的能力有一个提升作用,因为我班的孩子比较容易怯场,在人多的地方不能很大方的表现自己,因此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希望从平时的教学中能够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现场表现力。而从活动的效果上来看,三点目标基本能达到。但是相对于前两个目标来看,第三个目标的完成有些不足。
因为材料的局限,没办法为幼儿提供真实的鸭子让幼儿认识,因此在本次活动一开始,我就通过播放图片让孩子们对鸭子有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于接下去活动的开展。接下来我用边唱边表演的方式来诠释这首歌曲,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但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
1、教师所提供的钢琴伴奏速度有点快,导致孩子们在跟着伴奏唱的时候,总是跟不上伴奏的速度;
2、在让幼儿自由为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时,孩子们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 8 现,大部分孩子都是跟着老师的动作来做;
3、为幼儿提供的教学视频音量比较小。
对于音乐方面教学的活动,对我来说还是一门比较生疏的功课,教师应该如何的把握重难点,如何有效的针对活动内容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是我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后,我会有所收获,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语言教学反思《收集东、收集西》
其实孩子们对“收集”并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总是把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石头、落叶、小草等,带到家里,向宝贝似的收集起来。”但孩子对于收集这个词并不熟悉和了解,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将幼儿熟悉的人和动物收集到的东西,形象直观的呈现在绘本中,而且通过导入刘老师收集发卡的方式,让幼儿清楚明了的明白了什么是收集。同时,还夸张、拟人式的向幼儿介绍了大千世界中,如同“收集”的自然现象和景观。在授课过程中,我运用直观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中,了解了绘本的基本结构,如:封面、扉页、封底。如:我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扉页、封底的盒子哪?因为很多绘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若无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个单独的片段,因而与其中隐藏的意趣擦身而过。一旦,这种提醒开启了孩子观察阅读时“有意识捕捉”的行为,则会更大地促进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而绘本中有关“封面”和“封底”之间的阅读经验,将在日后的阅读中延展下去。在观察封面的时候,更悄悄启动了孩子“猜猜看”后认识和印证的愿望;小星星会是谁收集的,石头会是谁收集的等,在这种充分的观察和积极的猜想中,孩子们由对一个不熟悉的绘本故事“贸然前往”的观察欣赏,演变成“有备而来”的积极期待。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看图说话的环节,在这里,老师故意不讲述的“停顿”和“等待”,隐含着对孩子观察表达的暗 示和鼓励;继而,后继的文本讲述又自然包含了对孩子讲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导孩子向绘本的“文”、“图”欣赏中迈进。也适时的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尝试在图的观察和文字的聆听中解读文本中的构图、语言模式,积累读图解图的阅读能力和经验。在说说交流的环节,引导幼儿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更加细致的了解和观察,并有了“新发现”,这样自我意识就获得了发展。并通过我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要是遇上了你最喜欢的那一段,你就和老师一起讲,这种集体阅读方式培养和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我又运用刘老师的照片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进行创编。
幼儿绘本讲述活动已经结束,但关于绘本有关的收集、展示活动却开始开展起来,这样可以让幼儿亲身体会到什么是收集与收集的快乐。
第四篇:中班上学期教学反思
第二幼儿园2015秋中班教学反思
第二周
中班角色游戏教学反思
游戏开始啦!孩子们穿梭在游戏区域中间,来来往往好不热闹。今天,奶茶店的生意特别好,因为厨师们“研发”了新的蛋糕!客人络绎不绝的来到店内,一个厨师负责做蛋糕,另外四个厨师忙着给客人服务。一个小朋友来到店内:“给我一个草莓蛋糕。”这时候第二个客人来了,服务员就去招呼客人了。再看看餐桌那边,前一个客人吃完走了留下了一桌点心和饮料瓶。时间慢慢过去,厨房、顾客餐桌上、地上桌子上散落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出现上述的情况,我觉得主要的原因不是孩子们不懂得整理东西,而是孩子们不懂得分配角色,从而进行分工合作。奶茶店中我们共有六个幼儿可以进行游戏。大部分的孩子只了解自己是奶茶店的工作人员,不知同一个游戏区内的工作人员也分各种各样的工作职务。所以,导致幼儿出现了“一群厨师而无人整理”的混乱场面。对此,我在讲评时,特地强调了游戏人员的分配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在同一个游戏中若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另一方面影响幼儿游戏的原因在于:教师提供的半成品较多,但成品较少。中班的角色游戏中半成品的提供是必要的。但是孩子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制作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供应量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量,致使厨师们疏于整理。所以游戏成品的提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内容。
第三周
中班美术活动《太阳公公》教学反思
太阳是我们熟悉的东西,但是你仔细观察过太阳吗?每天看到的太阳总是一样的吗?太阳有时很大,有时很小;太阳光很强,有时候很弱;太阳的形状也不一样,有月亮形的,有圆形的;太阳的颜色有时是黄的,有时是红的;太阳早上到晚上的地方不一样。
仔细的观察过图片,小朋友一下子说出了很多,太阳的颜色会变;它的光线有时强有时弱,光芒也会变;太阳早上从东面升起,中午在我们头顶上,下午到西面落下,它的位置也会变。
在课前原认为孩子对于这个问题说得会比较少,也担心因此会冷场;可是却恰恰相反,孩子们非常要说,而且说得都非常的不错,不仅把太阳的颜色、位置、光芒都说出来了,还把老师没有涉及到的太阳的形状等都说了出来,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可以看得出来平时孩子们观察得还是比较的仔细的。
让孩子们观察示范画,孩子们也都得非常的好,说出了这些光芒的组成,为孩子们的作画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整个活动中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尝试用图形和线条的不同组合,创作出变化的太阳光芒;喜欢线描画图案的变化,产生创作的兴趣”。从孩子们的作品中看出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非常的强烈,不仅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光芒形状,还用到了各种各样的颜色,让太阳的光芒变成七彩光;有的孩子还帮助太阳画上笑脸、红通通的脸蛋,每个孩子都画得非常的棒。
第四周
中班美术活动《设计美丽的花边》教学反思
线描画不同于油画棒画,它是先用线条勾画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然后再对物体进行线条装饰的绘画活动。上次活动线描画我们已经有过装饰小鱼的经验,孩子们从最初的各种线条练习开始,至今已经逐步学会大胆的进行变形、装饰。本周,我们继续安排了线描装饰画《美丽的花边》。
我将活动分成三大块,第一大块是欣赏环节,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手帕图片,创设“手帕店”氛围,引导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感受不同手帕的线条美。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他们的衣服都有漂亮的装饰,也用了许多的点呀线呀形状呀。第二大块是幼儿作画环节。作画前,教师恰到好处地和孩子们探究点、线、形状都有哪些?你喜欢什么样的?并提出适当的要求:“要用自己认为漂亮的点、线、形状来进行装饰,比一比看谁最会装饰”,激发孩子创作的兴致。第三大块是作品展示并评价环节。通过孩子们的相互点评及其教师的重点技能评价,有效提升了孩子线描装饰的创作经验。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
1、创设的情景“手帕店”应该依据线条特征有所分类;
2、针对该活动目标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示范并指导。
第五周
中班美术活动《小熊真可爱》教学反思
美是一切事物的开始,引导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是老师的职责,今天上午是我们的美术教活动小熊,活动一开始我就直接出示圆形,抛出一个开放性的提问:圆圆的圆形像什么?孩子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各抒已见。有的说像皮球,有的说像轮胎,有的说像方向盘,还有的说像达能王子饼干,对于幼儿的回答,我都能够及时地肯定他们的想法,充分地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次活动中除了让孩子们掌握小熊的画法外,我还设计了添画环节(给小熊做饼干)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各种口味,各种形状饼干,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幼儿一定要画多少数量,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因些在活动中,我结合我班孩子的学习特点,将生动、形象的儿歌融入教学活动,一方面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记忆、另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活动更具趣味性,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借助儿歌,起到了画龙点晴的效果。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中学、乐成长,目标有效地达成。
正所谓“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无瑕的课堂,只有不断地努力前行,做到更好。
第六周
中班美术活动《下雨了》教学反思
春雨刚刚来临,这是让幼儿体验雨、表现雨的好时机。在进行《下雨了》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我向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观察各种形态的雨以及雨中的情景。
幼儿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为了让幼儿充分展开想象,我以诗歌《雨中的伞》作导入,使幼儿进入诗歌所创设的境界,让幼儿充分地、投入而有感情诵读诗歌,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诗歌优美的韵律,能让幼儿潜移默化融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嘴说手动。
在活动开始时,我让幼儿以摄影师的身份将诗歌描述成为要拍摄的雨景,在引导幼儿观看雨景、下雨后的幼儿园、上学或放学路上花花绿绿的小雨伞行走在街道上、爸爸妈妈接送孩子、雨披下面骑车赶回家的人„„
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对于幼儿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之教会他们画某某物体的画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
第七周
中班美术活动《彩色的气球》教学反思
气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较喜欢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段幼儿,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彩色的气球》,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表现出熟悉的动物形象,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
孩子们也喜欢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充满童趣的故事,整节活动以气球贯穿,从激发兴趣出发,通过几个环节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给予幼儿自信、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幼儿情绪饱满,主动积极。在具体操作环节,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很投入、认真,也能踊跃的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节活动,使自己认识到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看、多学、多想、多动一动脑筋,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希望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
中班美术活动《蝴蝶》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蝴蝶:蝴蝶长什么样?它喜欢什么?小朋友纷纷回答:蝴蝶有圆圆的头,有大大的翅膀,喜欢在花丛里等。我让幼儿欣赏我粘贴的蝴蝶范例,引导孩子想象,怎样表现蝴蝶。当孩子带着疑问和思考时,接着我结合教具演示蝴蝶的不同动态,变换蝴蝶的翅膀就可以表现不同动态的蝴蝶。比如:蝴蝶的翅膀扇动就表示它在飞舞,翅膀合拢就表示它停下来了等。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这时,我才让幼儿开始动笔绘画。孩子们的绘画兴致都非常高,我对他们说:你们想想蝴蝶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蝴蝶谁最厉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同时,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成功。因此我在巡回指导时,对于幼儿的作品我总给予肯定的评价,幼儿在我的鼓励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画下去,直到完成。
第九周
中班美术活动《坐过山车》教学反思
小班到中班的美术活动,幼儿从涂色—添画—到主题画,孩子们从老师画,转变到自己画的这个过程,刚刚踏入中班的孩子们有时候感觉无从下手。
如何引导幼儿感受人物的五官和表情,我们班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
一开始我引导幼儿开展变脸游戏,让幼儿感知脸部丰富的表情特征,引发幼儿的兴趣。
玩贴五官的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五官的具体位置和特征。
我通过让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各种表情,制作纸盘娃娃脸,引导幼儿使用剪刀,剪五官拼贴在纸盘上,展示在墙面上,供大家交流,观察。
这节课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情绪也比较高涨,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了解人物脸部夸张的各种表情,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讨论,孩子们幼儿对脸部五官形象的变化和各种不同表情有了进一步了认识。幼儿作画时,我巡回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提醒他观察脸部图片或者同伴的表情,让幼儿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作画。最后孩子们画得有声有色,我让孩子们一一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孩子们讲出图画的内容。
第十周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教学反思
今天我进行了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是中班的绘本《蚂蚁和西瓜》。下面是我的活动反思。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
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蚂蚁在活动中,通过多种疑问给孩子许多悬念的情节线索能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情感投入、思维活跃。
蚂蚁和西瓜这两个在大小上有极大区别的两种东西会发生什么事情?蚂蚁会把西瓜怎么办?最后又回怎么办?这些个疑团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对图书的阅读兴趣。
本故事共有 14 张图片,利用课件形式展开引导孩子想象、猜测蚂蚁会怎样把西瓜搬走? 并来学学蚂蚁搬西瓜的动作,“一个人的时候怎么搬?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四个人搬的动作时怎么样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孩子亲身的体验,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较好,了解了蚂蚁搬西瓜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故事有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目标基本达成,并且,在我的提问,孩子们也学会观察图中细微细节,感受蚂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乐趣。但在执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绘本教学应让孩子充分观察、表达,但在执教中,自己对于引导孩子想象,多表达方面还是有欠缺,如果给予孩子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那样的 话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一定会更大。比如“你觉得小蚂蚁会怎么做呢?会怎样做呢?为什么?”这些个问题,孩子说不出来,说的有点散,回答不到点上,我想如果这段对话由老师抛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团结互助集体合作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导的还不够升入。活动下来还有许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让孩子更自由、生动的讲述,更完善的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在享受中学习。
第十一周
中班区域活动教学反思
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了,幼儿像往常一样,拿了入区卡,开心地进入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游戏。而我就在旁边当一名观察者,观察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交往方面的表现,并且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适时得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今天和往常一样,娃娃家还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区,来这里的人也最多。尤佳进入娃娃家后拿起玩具手机给妈妈打电话,昕瑶进了娃娃家后看见尤佳手中的电话,上前就抢,嘴里还说着:“我打一个,我打一个。”两个孩子开始争抢起来,把那些“小朋友要一块儿玩、和小朋友商量商量”的话抛在了脑后。我等了一会儿,两人还是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而且看情形,她们马上就要来告状了,看来非要我出马了。于是,我马上走过去说:“昕瑶,尤佳是小妹妹,先让她打行吗?”昕瑶虽然停止了争抢,但是仍不甘心地看着尤佳的手机。这样不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灵机一动,去其他班上又借了一部电话,并大声说:“铃……铃……昕瑶快来接电话,妈妈找你。”只见昕瑶满心欢喜地跑去接电话,并和妈妈聊了起来。矛盾化解了,昕瑶也投入到愉快的游戏中去了。看来我这招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还真是有效。
幼儿年龄小,常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与他人交往,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争抢,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地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纠纷”很快化解。这样,既保证了游戏的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的游戏情绪,真可谓一举两得。
第十二周
中班体育游戏《捉尾巴》教学反思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跑跑跳跳的户外游戏,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次游戏《捉尾巴》具有较强合作性的游戏。在游戏开始时,大部分幼儿不知道怎样逃避别人的追赶,没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经过几次反复的游戏后,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同伴间合作的意识也更强了。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十分兴奋和喜欢,当捉尾巴的人来捉他们的尾巴时,他们都开心地跑向四周,角色很投入,所以后半部分的游戏进行的较顺利,孩子们真正的从中体验了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课后,从理论上我进行了教学反思,我认为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尽可能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过多限制幼儿。不足之处是缺乏教师更大的灵活性、应变性。刚从小班进入中班的孩子其实还是喜欢玩易掌握的单一的动作的游戏,他们喜欢玩同一类游戏尤其喜欢角色化的游戏内容,而角逐、竞赛、运动量大的游戏,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十三周 角色游戏教学反思
医院一开张就迎来了许多孩子的关注,在经过多次地游戏中,在“医院”这块小地方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游戏现象:争先恐后地为当医生而争吵;病人多的挤破了病房,忙碌地穿梭在医生周围;医生又要看病又要收钱还要打针吊水更加忙了致使等候的病人抱怨不已;有个别“病人”在等待时抱怨:应该找个护士来帮忙,可却无人理睬„„
在面对医院这样一个初期比较凌乱状态的时候,开始我挺着急的。在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会玩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对这个“医院”工作内容的不了解。可是在一次次有限的分享交流中又无法一下子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于是我就和搭班商量将“医院”定为了一周游戏观察指导的周目标,并分几个子目标逐个落实解决。随着连续性的过程之后,医院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正常营业。于是过后自己也在想,游戏初期,面对游戏街上的这类游戏内容,孩子们“玩不好”时,采用这样一个连续性的指导也不错,可以一个个将每个游戏内容进行解剖、分析,让孩子知道:玩什么、怎么玩?随后就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熟悉之后出现的新的玩法来进行推广,推进游戏的发展。
第十四周
中班体育活动《报纸真好玩》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我用游戏“参观城堡”的方式把幼儿带入活动,让幼儿自主地在城堡中探索,这是什么纸?那是什么纸?幼儿就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经验,丰富了知识。接下来让幼儿坐在“魔毯”上面互相交流刚才的发现,这时我发现幼儿的兴趣非常高,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报纸变变变”的游戏把课堂的气氛引向了高潮,开放型的科学游戏更能激发广大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通过这个游戏使幼儿认识到报纸还可以玩这么有趣的游戏,从而启发了幼儿用报纸玩其他游戏的欲望,孩子的思维和想像力是无限的他们需要一个自由广阔的天空,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是那些无谓的死知识,而是这样去获得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准备材料,如何引导幼儿方面花功夫了。
让幼儿自己用报纸玩游戏,正因为有了面“魔毯变变变”的游戏,幼儿早就想自己玩报纸了,我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发现幼儿的兴趣很高,也有很多小朋友玩出了很有趣的花样,这才是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像小鱼一样自由自在,畅快地探索,没有束缚、没有要求,只有教师巧妙的引导。最后的环节“报纸飞起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幼儿的创造性被推向了高潮,这个环节让幼儿的主动探索和想像力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第十五周
中班 活动《水母》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活动设计幼儿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整改值得肯定,更有视觉美感。各材料、环节准备比较充分,环节设计和调整有一定思考。
但是本次活动的缺点有三个:1.极细微的细节没有得到考虑,就是应该添画到打底的画纸上。2.教师碰到突发事件,控制和应变能力有一点欠缺。3.讲评环节没有进行。在示范时考虑的周全一点,模拟幼儿的材料进行一次,以防万一。这次如果有这样的操作,就不会出现幼儿绘画缺乏底纸了。尽量给孩子上来示范的机会,这样可以发现问题,还可以发挥孩子的主体性,给孩子探索的机会,更好的探索中间地带。当孩子因为材料的原因,不能正常作画时,教师首先冷静,果断判断调整策略。所以平时的常规一定要落实下去,有变化,可以让幼儿活动暂停,马上把作画底纸发下。这时候不要怕孩子会乱,要学会控制场面,用积极的语言稳住幼儿。幼儿自己张贴作品的常规可以进行养成,可以节约教师的指导时间,有更多精力来指导幼儿作画、赏画。部分幼儿依赖性,可以在课前和课上示范时加以解决。课前鼓励:等一下我们要画画,陈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好吗?等等鼓励他。课上示范时,请少数能力差的尝试后,也许还有一部分不会,一定记得提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等一下问老师,老师就不告诉你了哦!”
第十六周
中班 活动《沙滩上的贝壳》教学反思
在此次的教学活动前,我先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家长的资源,要我们的家长去帮助我们的孩子搜集一些由贝壳制作成的工艺品,然后再收集了一些各色各样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所以,在其中一个环节,要孩子们介绍自己带来的工艺品时,他们都很乐意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东西,孩子们还把自己带来的奇形怪状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也都展示在同伴的面前,还一一介绍自己的贝壳等等,他们都很开心。
由于条件限制,教师不能把更多漂亮的贝壳的装饰品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所以,只能利用媒体资源,让孩子们欣赏了网上面的用贝壳制作的多种漂亮的装饰品。可能是这个制作材料让孩子们觉得很新奇,所以,当要他们自己制作时,兴趣甚是浓厚,很会动脑筋,分别做了一些的简单的小狗、小花等等装饰品。
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地感受到海底世界里面生物的神秘,通过贝壳造型这样的艺术活动,让我们的孩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尽情地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爱护大自然。
第十七周
中班美术活动《恐龙》教学反思
恐龙是幼儿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是幼儿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没有任何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们通过发现它的化石来还原它的形象。这给我们这些想像力丰富的小朋友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关于恐龙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塑造不同的恐龙形象,在绘画、讲述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主题的开展初,我们通过恐龙玩具、动画片、图书来吸引幼儿,让幼儿能大胆联想,能够根据自己了解恐龙的知识。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感知、体验恐龙的生活环境,我们班收集了许多图片及图书,在每日播报中让幼儿给其他幼儿讲述了自己认识的恐龙。他们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它们是吃哪些食物的?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让幼儿逐渐了解恐龙,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惯,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动态,发现恐龙的品种,一步一步的帮助幼儿建构了关于恐龙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知识,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活动设计《恐龙》是一个较综合性的活动,它将美术总体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恐龙的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第十八周
中班 活动《圣诞节》教学反思
圣诞节到了,蜜桃班的小朋友准备一起做一些关于圣诞节的装饰,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圣诞节独特的图案。雪花、榭寄生、姜饼人、圣诞树等等。
制作活动开始了,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彩泥还有一些彩色的小纸片等等,前锦小朋友问我:“陈老师,可以做雪花吗?”“可以啊,你想用什么做呢?”前锦又说:“我不懂得做,陈老师你帮我做吧?”我回答“可是雪花怎么做呢?陈老师也没有做过,我们画画的时候倒是有画过雪花,我们一起来想一想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吧!”
正好这时候另一组的小朋友叫我寻求帮助,我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我回来看看前锦做得怎么样了,我发现,他找到了白色的彩泥,并且用工具在上面压出来花纹,一朵惟妙惟肖的雪花就做出来了,实在是太令我惊讶了!
看到你今天的表现,老师很庆幸那时候没有留下来帮助你,因为有可能我会建议你放弃制作的想法,改为用你学过的技能——绘画来画雪花。这样就没有那朵漂亮的雪花出现了,你爱动脑筋,特别有想象力,能根据雪花的颜色和我们学习过的雪花的线条,结合彩泥的制作方式结合到一起进行创作,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你的行动力和想象力。
我把今天你做的雪花照下来了,想请你给大家介绍下。大家也一定对雪花的制作方式很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起设计出更多的圣诞装饰。
一个礼拜之后我们中国的节日——元旦也要到了,元旦是我们中国的节日,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你是否愿意帮助老师一起寻找一些关于庆祝元旦的元素,让我们一起把它设计创作出来吧!
第十九周
中班 社会活动《对不起是我错了》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幼儿园游戏、玩耍时,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与纠纷。有的孩子能很好的解决,有的孩子则不会。你瞧!刚才还是一对好朋友呢!可因为一点小事情转眼间谁也不理谁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惯了,都非常缺乏合作精神、交流意识。为了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同伴间的矛盾,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对不起”真神奇!
本次活动我组织了三个环节讲故事、看挂图、欣赏歌曲。通过听故事,小朋友们学会了在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并懂得礼貌用语在日常交往中的意义。请小朋友边看图边讨论了如果是自己,会使用什么礼貌用语,从而培养了孩子与人交往的礼貌行为。通过歌曲,《对不起,没关系》,教育小朋友们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做音乐游戏,并知道了“对不起”的神奇。孩子良好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培养。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还要带领小朋友继续学习包括“对不起”在内的十字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并评选出每周的 “文明礼貌用语小明星”,张贴小红花,以帮助孩子学习友好相处。
第二十周
中班美术活动《大蜗牛》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的美术课是画蜗牛,蜗牛对小朋友来说不是经常见到,所以小朋友对它的经验不是很多。我和小朋友共同收集了一些蜗牛的图片,背壳是螺旋形的,我想螺旋形对小朋友来说会不会太难,是不是画从小到大的几个圆对小朋友来说会更简单一些,但想想还是让小朋友先试一试吧!
在小朋友画蜗牛时,重点放在了蜗牛的背壳上,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会画螺旋形的背壳,但是在画蜗牛的身体和头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画完背壳就向我求助,“陈老师,蜗牛的身体怎么画啊?”看来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背壳、身体和头的连接。这时,我针对小朋友出现的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让小朋友暂停手中的笔,重点讲解蜗牛各身体部位的连接。
我们在备课时,往往更多地是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或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对小朋友的了解来备课。但是通过的今天的教学活动,我觉得备课不但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更要从幼儿本身的实际水平出发,想想对
小朋友而言,画画可能出现的难点及突破策略。在活动中针对大多数小朋友出现的某些情况,及时调整教案。
第二十一周
中班美术活动《鱼》教学反思
《美丽的鱼》是我在星期五那天进行的线描画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利用学过的线条和图案装饰大鱼的鱼身。我准备了两条大鱼的范画,其中一条“大鱼”鱼身是用线条和图案装饰了的,另一条“大鱼”鱼身怎没有用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将两条“大鱼”进行对比后,幼儿自然而然就知道装饰过的当然漂亮。于是,我就用“请小朋友帮大鱼一个忙,帮它穿上漂亮的衣服,不过大鱼说它的衣服上必须要有线条和图案才行。你们愿意帮助大鱼,让它高兴吗”的话语,激起幼儿的绘画兴趣的,幼儿当时就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愿意”。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我逐次出示鱼的各个部分,让幼儿分别猜是什么?幼儿的回答纷纭得很。记得我先出示鱼的尾部时,有幼儿说是“扇子”,也有幼儿直接回答说“不知道”。
我觉得这一活动还是达到目标上要求达到的效果的呢。从幼儿的绘画作品就可看出,大多数幼儿画出的鱼的外形还是像模像样的,而且画得大的幼儿不在少数,运用了学过的线条为鱼身进行了装饰。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是充分地展示了我班幼儿线描画的绘画水平的。
第五篇:中班上学期教学反思
2、美术《表情变变变》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变脸游戏为主线,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活动中,通过看、听、讲、操作等多种渠道,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对于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等都有促进和提高。
在孩子的自由操作过程中,有些能力弱的幼儿他希望得到老师的相助,这是他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他不会时老师会来帮忙的,这就渐渐地滋长了他的依赖性,他的这种惰性抹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于这些孩子,老师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呢?我觉得应该是更多的鼓励,对他的细微进步都予以肯定,让他的自信多于自卑,让他在成功的体验克服对别人的依赖。
3、科学《有趣的影子》教学反思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为什么会有影子?”有的说:“有太阳的时候,在操场上走,太阳照在我们身上,地上就有影子”,有的说:“手电筒的光无论照到什么都会有影子的”,大家回忆着以往的经验。从孩子们的讨论中了解到孩子们对影子产生的条件有着正确但却模糊的概念,于是,老师进行了小结:小朋友们讲得真好,影子的产生是因为光照到了物体(不透明)上。“那你们知道影子长的什么样子吗?”老师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影子会变吗?”带着疑问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拿起材料继续验证.一些孩子围在老师的身边,跟着她一会儿把手电筒举得高高,一会儿把手电筒紧贴玩具,一会儿又把玩具和手电筒拿高.放底,在反反复复的实验中,孩子们相继看到了会变的影子。虽然孩子们并不很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但是这生动有趣的探索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成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4、香香的早餐
现在的幼儿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数字,所以看到数字1、2、3都能很容易看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要对数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幼儿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次活动,使我得到如下启示:
1、不断加强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尝试—反思—调整—再尝试—反思,努力将观念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观念得到丰富,使实践有所指导。
2、在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全班幼儿的现有水平,特别要考虑到班上的新生,尽量使教学内容既能满足大多数幼儿的要求,又不超出新生的理解范围。
3、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把握好活动内容与活动时间之间的平衡性,提供适宜幼儿的材料和有利条件,与幼儿形成有效共鸣,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5、语言《小兔子找太阳》教学反思
这是一次非常生动的语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先出示灯笼,萝卜,气球,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比较,猜测这四种圆圆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同时丰富他们的词汇:红红的,圆圆的.然后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故事并学习故事中的词汇:提,飘,仰,可爱.最后,请幼儿一起表演故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最为兴奋.开始,我只请了一位“小兔子”来和我表演对答,他们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就多请了一位“兔妈妈”,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最后,他们问到:"老师,我来当爸爸好吗?我来当哥哥好吗?........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表演欲,我请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来演故事,男孩子当小兔子,女孩子当兔妈妈,就这样,他们开心的演了一边又一边,全然不觉得厌烦.看到这里,我不禁叹到:怎样才能让教师和孩子真正的互动起来,怎样才能成功的把孩子推向前面,而我在教学中究竟做到了多少,有的时候害怕纪律太乱,而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很少,因此,活动气氛一直不太活络.而今天,我却发现,只要放开心,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能教给他们知识的人,他们更需要一个益友,能倾听他们心声的益友,陪伴他们快乐成长的益友!
7、数学《圆圆的身份证》教学反思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非常重要。这节课主要是让幼儿学会根据图形特征选择标记,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老师先出示图形片和房子,引导学习学会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然后请幼儿把这些图形送回家。
在活动中,我运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图形入手,形象地将图形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训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我以图形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
8、语言《圆圆和方方》 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深深吸引孩子,故事讲到最后,我让幼儿讨论:“你认为圆圆的作用大还是方方的作用大”时,孩子的观点发生激烈碰撞。畅畅认为方方的作用大,理由是“如果没有方方的砖头,就造不出高楼大厦,那我们就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但畅畅的话马上遭到明明的反击:“我认为圆圆的作用更大,如果没有圆园的轮子,那车子就开不了,我们就得天天走路上学”„„到底方形作用大还是圆形作用大,孩子们各执一词,争到最后,孩子们渐渐明白:“其实,园形和方形在生活中作用都很大,各有各的长处”。
9、语言《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看图讲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表演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新生幼儿的能力。绘画形式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有笑脸,即:可以通过的调整来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画出笑脸。让先画出微笑的幼儿自己讲讲微笑的快乐,就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了。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绘画活动时。并重点放在直到幼儿的绘画出快乐的笑脸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0、语言《小板凳歪歪》教学反思
在一开始,我先出示了图片小板凳,问他们这是什么,接下来,我一一出示了儿歌情景里的图片,先让孩子熟悉一下儿歌的基本内容。我把图片以圈的形状排列,于是我提醒说:歪歪的小板凳里面坐的是谁呀?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奶奶„我让孩子们把话说完整,如:里面坐个奶奶,在后面的学习儿歌过程中,孩子们学的都比较快。以此类推,我把图片都出示完后,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乘热打铁,指着图朗诵了儿歌一遍,在朗诵的过程中,我以动作来表现儿歌中的情节,让孩子们也学着我一起做,这样做让他们对学习的儿歌更加的形象化了。接下来,我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诵儿歌,然后是接儿歌游戏,我念儿歌的前面一句,孩子们念后面一句,或者他们念前面一句,我念后面一句,当他们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我也不说出来,只是做一下那一句里人物的动作,他们也自然而然的猜出来了。教授这首儿歌的时候,我觉得孩子们兴趣浓厚,但在这里面,我也忽略了要重点注意孩子们吐字和发音,因为我发现有的孩子发音不是很准确,下次遇到此类课时,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