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五年级
学科
音乐
课题
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教时
一课时
日期
教材分析:歌曲为1999年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歌,是一首从众多应征歌曲中脱颖而出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在艺术节上,由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和流行歌手倪睿思演唱。歌曲采用44拍,二段体的曲式结构写成。两个乐段分别由四句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二乐句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第三第四乐句的基本重复。第二乐段步伐式的节奏和跳动的旋律,加上移高半音的段落重复,给人朝气、活力和力量,表达了人类在同一阳光下为共同的艺术牵手,共织艺术花环的情谊。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欢快的歌声演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感受移调的变化,唱出歌曲的情绪。
2.感受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融合。
3.激起亲密牵手,和谐共进的友爱之情。
重点:
切分节奏与大跳的音准。
难点:
了解移调重复的流行歌曲常用手法。
教具:幻灯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堂准备
歌唱准备:
1.练声:
2.节奏强化:
1.练声。
2.拍打节奏
1.练声找歌唱位置与状态,熟悉大跳的音准。
2.强化歌曲较难的节奏。
2.开放式导入
观看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视频。
师:今天学习的曲子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歌,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国际性的合作与交流,表达了在绿色星球上,人类为了共同的艺术而牵手狂欢的盛景。
观看视频感受歌曲情绪
观看视频,简单介绍歌曲背景。学生能清晰地感受歌曲的情绪。
3.核心过程推进
重难点解决:
1.为歌曲分段。二段体。
2.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用分解和弦构唱大跳。
3.节奏图形谱拍打切分节奏。
4.师生讨论歌曲色块部分的异同,并进行移调的简单讲解。
师:歌曲的第二段分了两个色块,同学们尝试找到他们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移调是在调性音乐中将音乐整体从原来的调移高或移低到另一个新调,该旋律所有的音程、和弦、标记等内容都保持不动。
教师弹奏一段熟悉的旋律进行对比较大的移调,学生听辨出音高升高或降低,感受移调这个流行歌曲常用的写作手法。
演唱歌曲:
1.分段演唱歌曲。
第一段歌词抒发了人类对自己生存的星球由衷地赞美,诉说着不同地区的人民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在演唱时,要用轻松、自如的声音来演唱。
第二段要唱得更加有活力和充满欢乐,唱出地球五大洲的各国朋友为艺术和友谊同牵手共织梦的心情。
移调部分可用力度的变化和高涨的情绪来演唱,对比相同的旋律下移调的特点。
2.跟伴奏完整演唱。
1自主分段。
2.视唱歌曲前八小节,音准不稳可根据老师给出的分解和弦提示构唱。
3.按教师的提示进行拍击。
4.生:歌词相同、旋律相同、节奏相同。
感受移调前后的区别。
5.用轻松、自如的声音演唱第一段。
1.分段后学生能对歌曲有更清晰的了解。
2.用和弦构唱的方式来训练大跳,增强学生的音准概念与音准稳定性。
3.明确
切分节奏的拍击。
4.通过学生自身探索得到疑惑,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移调做简单的示范,在这学段学生不必明确移调的所有知识。
5.利用分段演唱、完整演唱、跟伴奏演唱等练习。分段演唱学生能更清晰地运用不一样的情感情绪演唱,完整演唱抓准学生对移调后的音准是否能唱稳。
开放式延伸
从各方面分析歌曲:
1.创作:歌曲的创作手法既有传统的声乐歌曲创作的身影同时也运用了流行歌的写作手法,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流行曲优秀作品。
2.演唱者:廖昌永与倪睿思。廖昌永是中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浑厚的音色给这首歌带来了传统声乐作品的气息,而倪睿思是中国内流行歌歌手,精湛的通俗唱功更加深了歌曲的时代流行气息。两者是经典与流行的融合,更加认证了共织艺术花环的友谊。
3.歌词:歌词中出现的神曲、飞天、同一阳光、绿色星球等充满尊重与和谐的词句,充分表达了“和平、友谊、共进”不分国界的世界博爱。
生生互相讨论分析歌曲。
从多方面角度分析歌曲,深层次地理解了歌曲,学会分析透析歌曲。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能总结一下今天歌曲带给我们更深的用意吗?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从歌词、写作手法、演唱者等等各个信息告诉我们,艺术不分国界,同在这个美丽的圆生活的我们更应该亲密牵手,和谐共进。
生:团结、不分国界、同一阳光等
学生自主进行总结,教师做引导,做到以学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