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优秀游戏教案《娃娃家》及教学反思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娃娃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将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发展语言,并熟悉班中幼儿的名字,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娃娃家》含反思教案吧。
【主题来源】: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情绪上多少有点不适应,进行这个主题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整个主题活动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将教材中的多个活动点,安排进各种区域内容中,而这些区域将以“家”的形式表现出来,满足小班孩子的装扮兴趣,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观察和个别的指导,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亲近每个孩子。
【设计思路】:
这次的主题活动娃娃家的内容要求就是: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下,我们班创设了打扮爸爸妈妈,和同伴分享糖果等来感受家的温馨。这次我预设了一个运动活动引导幼儿爬着给爸爸妈妈送糖果,让幼儿也和爸爸妈妈分享,目的是为了幼儿练习手脚着地的屈膝爬行的动作。因为有给家长送糖果这一游戏情景,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情感。
【环境创设】:
1、在活动室中按幼儿的需要设立娃娃家,让幼儿的家中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体验抱娃娃、做饭、洗衣服等的乐趣。
2、“亲亲热热一家人”:将幼儿的个人照或全家福张贴在一个版面上,让幼儿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看看说说,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
3、在角区游戏中创设和主题相关的内容:
(1)动手区:帮爸爸装饰外套、喂面条、打扮弟弟妹妹、帮妈妈做头发。
(2)生活区:帮妈妈穿项链、装扮爸爸的领带;有趣的小夹子、给小动物造房子、剥剥尝尝、扣钮扣、喂食。
(3)语言区:投放家庭中相关事物和成员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看看说说。
(4)建构区:我爱我家。
【活动方案】:
一、生活活动:
活动一《点名》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并熟悉班中幼儿的名字。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指导:
方法一: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他站立起来,招手大声说:“我来了,大家好!”其他幼儿则一起说:“某某,你好!”方法二: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课随机问问他:“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坐在你旁边的朋友是谁呀?”方法三:当点名结束后,老师可以问问“今天谁没有来?”等问题,引发幼儿关心自己的朋友。
日常活动:教师每天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介绍班级中的朋友。
活动二《宝宝学吃饭》
教幼儿拿饭碗、调羹的正确方法,能坐定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指导:
1、用图片,讲述,演示的形式告诉幼儿正确的进餐方法,引起幼儿想要自己进餐的愿望。
2、幼儿一起谈谈:图片上的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吃饭才正确?
3、请个别小朋友示范吃饭时是怎样坐的。
4、请小朋友到桌子前看看,幼儿说说谁进餐的姿势最好。
二、运动活动:
活动一《糖宝宝》
活动目标:练习翻滚的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糖宝宝的头饰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学习开飞机的动作。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引起幼儿的兴趣。
3、幼儿扮演糖宝宝,教师扮演工人叔叔,糖宝宝四散在各处,当“叔叔”说:“机器一开,骨碌骨碌,糖宝宝出来了。”幼儿立即从四处爬处或滚出。……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
4、引导幼儿做各种不同的动作。
反思:
通过讨论,孩子似乎对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戏欲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默默在内心祝福每个孩子走好人生!
本文扩展阅读: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以情感为纽带,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第二篇:小班娃娃家教案
小班娃娃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将娃娃家中的物品摆放整齐。
2、懂得爱惜玩具。
活动准备
创设过家家的场景若干。
活动流程
一、导入:(出示情景)
“今天小猫和小熊在娃娃家玩完过家家的游戏后,就回家了!现在我们帮忙检查一下,看看它们是否把东西好了?”“没有!”“现在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发现的.问题最多!”请幼儿在情境中进行观察。(水杯、拖鞋都没有摆放整齐;抹布没叠就丢在一边了;小娃娃的被子也没有叠放整齐;玩具、彩笔没收……)
二、基本部分:
娃娃家中的物品应该怎样摆放呢,谁来帮帮它?请几名幼儿对物品进行摆放,让其他幼儿注意观察是怎样的,教师注意及时。(本部分除了让孩子练习,摆放物品的习惯的习惯外,还可以将其中的一点拿出来让孩子学习,如:怎么摆放拖鞋;如何让小猫的外套(抹布、床单)变的整齐等等,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
三、分组进行练习:
创设多个环境,将孩子们分成几组,让孩子们共同合作进行,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忙一下,比比哪个娃娃家里的最整齐。”
四、情感教育:
让幼儿懂得爱惜玩具。“小猫和小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玩具被扔得到处都是,这样玩具就会很生气,还会跟你们一起玩吗?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教师进行。
附:儿歌《爱惜玩具》
玩具玩具真有趣,天天和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不扔不摔要爱惜。我的创新及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就创设环境让孩子们进行观察,看看说说,并进行。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加孩子们的积极性。有的孩子在时出现了困难,给小娃娃叠被子时,幼儿不知道要把边对齐,通过老师的及时讲解示范,孩子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分组练习时让孩子及时地进行了练习。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在自己的物品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娃娃家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理解音乐《娃娃家》,在歌曲的体验中,提高孩子的表现能力。
2、满足幼儿扮演角色的需要,激发幼儿爱爸爸、爱妈妈、爱家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在扮演爸爸妈妈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制作:关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做娃娃家的情景
幼儿每人一个布娃娃
活动流程:
调动情绪——体验感受——游戏再现
一、歌曲复习,调动情绪:
1、复习歌曲“鱼儿朋友”
师:有一条小鱼,它正皱着眉头在发愁,为什么呀?
小鱼为什么不开心呢?(原来小鱼没朋友,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我们来做小鱼的朋友好吗?)
2、复习歌曲“小乌龟”
师:小鱼小鱼别发愁,我小乌龟也来跟你做朋友。
小乌龟,你们这么小,爬高山怕不怕呀?累不累呀?老师做你的好朋友在山上等你们,好吗?
二、体验感受歌曲《娃娃家》:
1、播放多媒体(一个在哭的小娃娃)
师:咦?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呀?(幼儿讨论)
我们来问问娃娃好吗?(和孩子齐声问:娃娃,娃娃你为什么哭呀?)
2、咦?现在娃娃怎么不哭了呀?(出现小朋友抱着娃娃的照片)
问其中的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
哦,原来你做了娃娃的爸爸妈妈,娃娃说谢谢你让我也有了爸爸妈妈。
3、感受体验歌曲
1) 这里有许多娃娃,都没有爸爸妈妈,你们说怎么办呢?(激发孩子去扮演爸爸妈妈的情感)
2) 孩子抱着娃娃欣赏音乐。
4、提问:
(1)你是怎样做爸爸妈妈的?
(2)娃娃饿了怎么办的呢?
师:爸爸妈妈真爱娃娃呀,又烧饭、又炒菜,娃娃吃了香喷喷的菜就不哭了。
5、孩子与教师再次感受:
师:让贾老师也来做一次妈妈,好吗?(抱着娃娃倾听歌曲)
你们喜欢贾老师这个妈妈吗?为什么?(练习“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喽|)
6、情感激发:
师:做爸爸妈妈除了给娃娃烧饭、喂饭,还可以做什么事呀?
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了这么多事真辛苦,我们小朋友要怎么关心他们呀?
我们再做一次好爸爸好妈妈来爱娃娃、关心娃娃,愿意吗?
三、游戏再现:
游戏“找朋友”
师:娃娃有了爸爸妈妈心里真开心,现在它想和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好吗?
是妈妈,我在给娃娃喂饭、我是爸爸,我在烧饭等等。
小班娃娃家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上下位置。
2愿意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设置娃娃家里物品乱放的场景。(玩具杯子、碗、锅等在不同的地方。)
洋娃娃4-6个
3幼儿用书
活动建议
1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娃娃家。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娃娃家里物品的位置,引导幼儿说出XX物品在XX的上面(下面),感知区分某一物体为参照的上下。
(2)引导幼儿说说娃娃家的这些物品应该摆放整齐,说出XX物品应该放在XX的上面(下面)。
(3)请几名幼儿整理娃娃家,其他幼儿说说物品摆放在哪儿了?是否整齐?
2、请幼儿和洋娃娃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1)回忆歌曲《内内抱着洋娃娃》,激发幼儿产生对洋娃娃的兴趣。
(2)请几名幼儿到娃娃家长找出藏起来的`洋娃娃,找的后说出位置(在床、桌子…的上面、下面)。
(3)幼儿分组玩游戏,练习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
(4)教师再次江洋娃娃藏在不同的物体的上下位置,请幼儿找出来,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处、找出藏在桌子下面的洋娃娃。
小班娃娃家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欣赏生活中盘子的图案色彩的艺术美。
2、与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线条、色彩和花纹大胆地设计、装饰纸盘、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盘(大小、形状不一)若干。
2、红、黄、蓝等各色颜料,毛笔、棉签、台布、抹布、蓝色勾线笔(一个家庭2支)2大组。
3、盘子PPT,教师范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欣赏PPT
秋天喜欢收集落叶,天空喜欢收集云朵,你知道老师喜欢收集什么吗?(幼儿猜测)
播放PPT,老师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盘子,在这些盘子中,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
二、欣赏范例,进一步感知盘子的图案、花纹、色彩的艺术美。
1、老师呀不仅收集了一些盘子,还设计了一些盘子,出示范例。
2、这些盘子都一样吗?(上面一排的盘子都是蓝色的,下面一排的盘子都是彩色的)认识青花瓷盘、彩色盘子。
3、还有什么不一样?
(花纹、图案不一样)
4、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盘子的图案是怎样的?
(一圈一圈的)引导幼儿认识环状
5、那这个盘子的图案是环状的吗?它又是怎样的`?
(中国有一朵花……)识识点射状
6、引导幼儿欣赏其他四个盘子的图案(块状抽象……)
三、交待制作要求,幼儿操作。
1、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属于自己的盘子呀?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蓝色勾线笔,你们可以用它来设计青花瓷盘,老师还在第一大组准备了各种颜色的颜料,你可以用来设计彩色的盘子,等会请你先想一想,你想设计青花瓷盘还是彩色的盘子,等会你就把椅子搬到那一组去,坐下来后再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设计什么花纹,想好了就可以画了。
2、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装饰,教师巡回指导,拍摄一些照片。
四、盘子展示秀
盘子都做好了,你想不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随音乐节奏,一幼儿捧盘子和家长一起展示盘子。)
活动反思:
选择盘子作为我们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首先考虑到的是盘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想借此让幼儿和家长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以此活动来启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引导幼儿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只有幼儿对美的欣赏、对美的理解,那么幼儿才能表现美、创造美。
在审议活动的时候,我们把盘子分为三类,青花瓷盆,彩色的盆子及黑白的盆子三类,让幼儿通过感受、欣赏蒙发创作的兴趣。实际组织活动的时候,我发现教师在讲述盘子的特征的时候不是很好讲,每一种盘子虽然都讲到了,但是每一种盘子又都浮于表面,没有能够讲得透彻,所以活动后我们反思,如果我们每个班选择一种盘子的类型进行活动,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些。这样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有一定的争对性,就能讲得到位些。这次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年级组审议活动还应该更加细致些。
另外,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家长参与性不是很强,他们似乎都愿意把机会留给自己的孩子。活动后家长交流,一些家长反映来参加家长活动,他们更乐于看到的是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如何等,在分散活动时关注则自己的孩子是否合群,是否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等。所以我感觉在以后开放家长活动时,向家长展示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没有家长参与的)还是有必要的,此外还加一个亲子制作或亲子游戏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
小班娃娃家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明白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二、活动预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爱当谁?都做些什么情况? (教师依照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觉: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情况?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咨询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1、咨询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如何办?
2、讨论:如何样招待小客人?如何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情况?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小班娃娃家教案6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2、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请家中有玩具娃娃的幼儿带娃娃来园;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玩具娃娃若干。
2、《小娃娃》歌曲录音带和录音机。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活动难点:
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玩具娃娃的口吻,引出内容。
2、让幼儿自选娃娃。
将幼儿家中带来的和教师准备的玩具娃娃摆放在幼儿的前面,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
3、听音乐、边欣赏音乐、边欣赏手中的玩具娃娃。
提问:
(1)小娃娃长得怎么样?
(2)你喜欢小娃娃的什么?(如眼睛、头发等)让幼儿用手指着玩具娃娃说。
4、边听音乐、边指娃娃相应部位。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拍娃娃睡觉。
6、带娃娃去散步。教师边哼唱歌曲,边带幼儿抱着娃娃去散步。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小班娃娃家教案7
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活动反思:
最近我在关注孩子们区角活动的情况,发现去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少。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娃娃家游戏时总是重复类似的活动内容比如:烧饭,吃饭,喂娃娃吃饭和给娃娃过生日等。作为老师的我,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样的游戏活动状况处于停滞状态,于是我在游戏分享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关于娃娃家孩子们能作什么事情的讨论!
幼儿们听了纷纷举手,样子十分激动,很想说给大家听。
通过讨论,孩子似乎对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戏欲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默默在内心祝福每个孩子走好人生!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小班娃娃家教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各种印制材料以移、压、提的方法为娃娃家装饰围裙和头巾。
2、用轮流的方式与同伴共享游戏材料,学习说“你用完了给我用,好吗?”。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各种印制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事先欣赏过家里的花围裙。
2、欣赏材料:围裙、头巾、小花被。
3、白棉布裁剪成围裙、头巾、被子等形状,各色颜料若干。
4、印制工具:青菜头、芹菜头、灯笼椒、苦瓜、藕(横切面)等蔬菜印章,有图案或花纹的各种小玩具。
活动过程:
1、欣赏围裙和头巾。
教师: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小花可以印在围裙的哪里?
2、出示娃娃家的围裙和头巾(白棉布),探讨围裙的印制方法。
(1)教师:这是娃娃家的同裙和头巾,你们觉得好看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它们变漂亮?(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教师:怎么印? (压一下)可以印在哪里?还可以印在哪里? (中间、边缘)想换一种材料怎么办? (用过的材料在抹布上擦一擦)
(3)教师:你想用的材料,别的小朋友正在用怎么办?和他说什么? (你用完了给我用,好吗?)
(4)教师:桌上有哪些材料?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每一种材料都去试试看。
3、幼儿操作。
要点提示:
1)鼓励幼儿使用两种以上的'颜色,提醒幼儿印制时不移动实物印章才能印得清楚。
2)尝试运用色彩或图形间隔的方法印制围裙。
4、作品评价。
教师:看看我们的罔裙上都印了什么?像什么?
5、帮助幼儿将印制好的物品穿戴在头上、身上,幼儿互相欣赏,并随音乐游戏。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①将装饰好的围裙等放在娃娃家供幼儿游戏时使用。②穿戴上印制好的围裙、衣裤等进行时装表演。
☆区角活动 系上围裙继续印制,体验炒小菜的感觉。
教学材料
蔬菜印章的制作
蔬菜印章的制作关键是蔬菜的选择和加工。蔬菜的选择一定要新鲜,最好是当天早晨买,特别是温度比较高的季节。这样的蔬菜比较硬实,利于操作。除了新鲜,蔬菜的品种、大小也很重要。一般的蔬菜要选择中等大小的,太大、太小都不利于幼儿抓握,印出的图案也不是太美观。选购来的蔬菜需要进行加工:如芹菜、青菜要切下大小合适的菜头,印出来像花一样;将山东大芹菜的茎切成段,印出的花纹像小月牙一样;苦瓜和藕切成段,印出横切面的花纹。
小班娃娃家教案9
设计意图
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本活动实施时,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在探索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满足幼儿求知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
2.能用简单的“水可以……”的句式大胆表述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自制录像片:我们的一天。
2.饮料若干、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过程建议
1.谈话导人:
提问:刚才你们出去跑步、拍球,口渴了吗?怎么办?
2.一边喝水,一边听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思考:水除了可以喝、可以洗澡,还能干什么?
3.观察发现:
放录像片:我们的一天。(可自摄于园内)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
4.谈话讨论
(1)语言游戏:用“水可以……”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2)拓展内容:说说自己喜欢水的哪些活动、游戏?你们是怎么玩的`?
5.寻找需要水娃娃帮助的物品。如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延伸提示
幼儿讨论: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同时要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就能得到创新精神,得到实践能力。我班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以前他们对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过老师教育他们知道了水是宝贵的,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资源。通过浇水护花行动,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爱护花草树木了。
小班娃娃家教案10
主题产生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家人亲亲秘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因此我们展开了“娃娃家”的'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能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目标:
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环境创设:
1、“爸爸妈妈好”“小花被”
2、生活区布置:帮妈妈整理衣服,帮宝宝穿衣服
家长配合工作:
1、和孩子一起找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合影,并和孩子一起说说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内容等,让孩子进一步了解
自己的爸爸妈妈。
2、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下家里的鞋柜、衣橱等,一起说说哪些是妈妈的用品,哪些是爸爸的用品;准备爸爸妈妈的一些不穿不用的物品带至幼儿园提供幼儿的游戏材料。
3、在家和孩子一起参观自己的“家”,向孩子介绍每一间房间的名称和功能,以各种孩子喜欢的方法(如考考你,猜一猜等)帮助孩子巩固经验。爸爸——“亲亲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飞呀飞”,及爸爸力量大。
4、爸爸妈妈引导孩子观察爷爷奶奶在家里做事的情景,和孩子谈谈爷爷奶。
5、奶奶年纪大了,可是为了照顾孩子,还要做很多事情,真辛苦!知道宝宝长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做。
小班娃娃家教案11
一、主题来源:
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高兴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高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欢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
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娃娃家》主题活动实施的介绍
主题选自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页)、有四个次级主题:爸爸妈妈好、喂娃娃吃饭、摇篮曲、我的家。
爸爸妈妈好里的十个提示点:(P8、9)
带一张爸爸妈妈的.合影
做相框
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
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儿歌“飞呀飞”
说说爸爸妈妈的名字
装扮爸爸妈妈
画画“小宝宝在长大”
歌曲“爸爸妈妈好”
故事“鸡蛋变娃娃”
娃娃吃饭有7个提示点:(P11、12)
做小围兜
下面条
自制饼干
炒小菜
逗蚂蚁
好吃的香饼
炸薯条
摇篮曲里面有6个提示点(P12—14)
布娃娃
娃娃不见了
花被子
美丽的纽扣
音乐欣赏“别吵,小宝宝睡了”
游戏“小熊醒来”
我的家里面有7个提示点(P15—16)
宝宝来开门
帮妈妈绕毛线
爸爸的胡须
我家的房子
上楼梯
分筷子
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一样长的
教材使用情况:
是集体必选的活动内容。
是投放区域的活动内容
是备选的活动备选的活动容
四、整合内容:
生活:
1、学用便纸p52、我当小主人p313、学做小客人p32
运动:
1、亲亲宝贝p242、找家家p383、老猫找小猫p394、抱娃娃p405、送小动物回家p456、造新房p437、船儿摇到外婆家p26
小班娃娃家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团结。
2、乐意用各种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
3、体验伙伴共同搭积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配套挂图
2、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有没有都搭过积木?
积木中有那些形状?
你用这些积木搭过什么呀?
2.教师出示积木玩具:在一座木头房子里,住着许多积木娃娃。一天,积木娃娃们在一起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故事吧!
二、初步欣赏故事
1.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
2.提问:故事题目是什么?故事里有哪些积木?它们为什么吵起来?
三、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1.再次欣赏故事
2.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提问,让幼儿知道故事里各种形状的积木都有哪些不同的本领。
提问:圆积木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
方积木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
三角形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
3.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团结的力量。
四、搭建游戏“我会搭积木”。
请幼儿自由运用各种积木搭建,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积木搭建的,搭了些什么?
活动反思:
对于积木的搭建,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很喜欢,但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小朋友并没有在意到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的小朋友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积木巩固图形的同时也让幼儿更有创意的搭建起积木来。
1.我们认识的图形。在出示各种图形的时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在这一主题中学习的经验能说出很多图形的名称,这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在这个感知的基础上还能知道名称,所以在这个方面值得表扬。特别是连平行四边形这种比较复杂的图形都能很好的讲述出来。这也是她自身的知识经验比较充足。在多多的讲述中也使我们的'小朋友增加了知识经验。巩固了认识的图形之外,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图形如椭圆形、半圆形。这也对我们的游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认识作用。在我出示图形的时候,小朋友在讲述基本图形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作用的时候只能说出我们比较常见的如三角形屋顶、圆形轮胎等比较局限。于是,我出示了几张搭建的图片让我们小朋友观察在这个搭建的图形中有你认识的什么图形。小朋友看到这么多造型都发出了惊叹声。看到的图形也帮助我们幼儿在下一次的搭建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而不是单纯的拼搭。同时,也延伸到我们的日常搭建中,再小朋友的搭建中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提要求,让小朋友搭建的更有造型更有创意,从而提升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搭建的过程中,这也是“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和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小班娃娃家教案13
【主题来源】: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情绪上多少有点不适应,进行这个主题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整个主题活动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将教材中的多个活动点,安排进各种区域内容中,而这些区域将以“家”的形式表现出来,满足小班孩子的装扮兴趣,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观察和个别的指导,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亲近每个孩子。
【设计思路】:
这次的主题活动娃娃家的'内容要求就是: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下,我们班创设了打扮爸爸妈妈,和同伴分享糖果等来感受家的温馨。这次我预设了一个运动活动引导幼儿爬着给爸爸妈妈送糖果,让幼儿也和爸爸妈妈分享,目的是为了幼儿练习手脚着地的屈膝爬行的动作。因为有给家长送糖果这一游戏情景,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情感。
【环境创设】:
1、在活动室中按幼儿的需要设立娃娃家,让幼儿的家中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体验抱娃娃、做饭、洗衣服等的乐趣。
2、“亲亲热热一家人”:将幼儿的个人照或全家福张贴在一个版面上,让幼儿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看看说说,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
3、在角区游戏中创设和主题相关的内容:
(1)动手区:帮爸爸装饰外套、喂面条、打扮弟弟妹妹、帮妈妈做头发。
(2)生活区:帮妈妈穿项链、装扮爸爸的领带;有趣的小夹子、给小动物造房子、剥剥尝尝、扣钮扣、喂食。
(3)语言区:投放家庭中相关事物和成员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看看说说。
(4)建构区:我爱我家。
【活动方案】:
一、生活活动:
活动一《点名》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并熟悉班中幼儿的名字。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指导:
方法一: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他站立起来,招手大声说:“我来了,大家好!”其他幼儿则一起说:“某某,你好!”方法二: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课随机问问他:“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坐在你旁边的朋友是谁呀?”方法三:当点名结束后,老师可以问问“今天谁没有来?”等问题,引发幼儿关心自己的朋友。
日常活动:教师每天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介绍班级中的朋友。
活动二《宝宝学吃饭》
教幼儿拿饭碗、调羹的正确方法,能坐定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指导:
1、用图片,讲述,演示的形式告诉幼儿正确的进餐方法,引起幼儿想要自己进餐的愿望。
2、幼儿一起谈谈:图片上的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吃饭才正确?
3、请个别小朋友示范吃饭时是怎样坐的。
4、请小朋友到桌子前看看,幼儿说说谁进餐的姿势最好。
二、运动活动:
活动一《糖宝宝》
活动目标:练习翻滚的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糖宝宝的头饰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学习开飞机的动作。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引起幼儿的兴趣。
3、幼儿扮演糖宝宝,教师扮演工人叔叔,糖宝宝四散在各处,当“叔叔”说:“机器一开,骨碌骨碌,糖宝宝出来了。”幼儿立即从四处爬处或滚出。……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
4、引导幼儿做各种不同的动作。
反思:
通过讨论,孩子似乎对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戏欲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默默在内心祝福每个孩子走好人生!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以情感为纽带,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第三篇:小班娃娃家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的产生:
娃娃家游戏其实是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小朋友们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比如吃饭、睡觉等,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照顾孩子,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做,因此游戏的内容小朋友很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这个游戏。游戏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能用语言、动作再现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的情景,反映自己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3、建立并遵守游戏常规。
4、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第一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一:
1、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萌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3、围绕“娃娃家”开展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4、引导学习抱娃娃的方法及如何给娃娃喂饭等。
5、继续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第一次游戏 第一次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娃娃家物品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幼儿了解娃娃家物品的名称并讨论其使用方法。
1、让幼儿说说桌上有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物品?
2、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认识的物品的使用方法并示范。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使用各种炊具、餐具等。
2、在游戏中教师可充当某个角色和幼儿一起玩。
3、教师在游戏中进行随机教育,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完后要及时归位。第一次观察推进:
1、观察:从本次游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脱离游戏,以下是几游戏片段
片段1:有一个小朋友抱着布娃娃坐在桌子旁边,什么都没有做,一个下午的游戏时间浪费了。
片段2:另外一组一个小朋友拼命的把各种蔬菜水果放进了锅里,然后再倒出来,最后再放进去,这样一直重复,没和任何交流也没做其他的事。
2、推进:
娃娃家小朋友们的表现,反应了小班小朋友现在仍处于操作材料自我满足的阶段。他们的角色意识较差,有时候一个东西可以玩很久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改怎么样做,不会与人交往,教师在今后的游戏中要继续的引导,使幼儿有更多互动和分享经验。第二次游戏 第二次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以娃娃家环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引导幼儿学习抱娃娃:
1、幼儿自由抱娃娃并互相交流:“怎么抱娃娃才会更舒服?”
2、教师小结抱娃娃的要点:
〈1〉娃娃的头应靠在爸爸(或妈妈)的手臂上。〈2〉爸爸(或妈妈)一只手拖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拖着娃娃的臀部。
三、学习给娃娃喂饭:
1、让幼儿回忆平时爸爸、妈妈怎样给自己喂饭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给娃娃喂饭。
3、启发提问:“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滴在身上,要怎么做?”
四、教师小结抱娃娃、给娃娃喂饭的要点。
五、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1、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扮演某种角色进入游戏与幼儿一同游戏,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2、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抱娃娃、给娃娃喂饭。
3、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以游戏的方式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4、在游戏中及时纠正、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材料,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第二次观察推进:
观察:针对上次观察推进的结果,这次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照顾娃娃的方法。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照顾娃娃很感兴趣,而且学习的很快,但是观察游戏中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娃娃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小朋友们都想抱娃娃照顾她,所以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去抢娃娃,这样会出现争执和混乱,大家都说我要娃娃。推进:在下次游戏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娃娃够幼儿游戏时使用,然后要进行幼儿的角色分配,可以让一些小朋友扮演妈妈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一些小朋友扮演爸爸、爷爷、奶奶等,这样可以帮娃娃煮东西吃,或者帮娃娃洗澡等,分工合作,这样游戏中也不会发生争执。第三次游戏 第三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的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
一、启发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从而引申到幼儿身上,让幼儿讨论:如果自己当娃娃的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爸爸可以做什么?妈妈可以做什么?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根据幼儿扮演角色的意愿,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并带领幼儿到“娃娃家”的场景中开展游戏。
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
〈1〉让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并能说出对方所扮角色的称谓如“他是爸爸。她是妈妈。”
〈2〉提醒幼儿掌握正确抱娃娃的姿势及给娃娃喂饭的方法。〈3〉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4〉继续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会轮流使用玩具。第三次观察推进:
观察:通过2次的游戏后,幼儿对如何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于是这次活动将小朋友们进行角色分配,有的人演爸爸有的人演妈妈。在观察中发现小朋友们有了自己的角色后玩的更开心了:比如倩玉会抱着娃娃说“不哭我是妈妈”而扮演爸爸的伟锋会在一边像模像样的煮东西。
推进:从此次游戏的情况看,前2次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和娃娃家中的游戏材料的使用和一些常规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游戏角色的分配和教师对常规的强调,使的幼儿慢慢形成了较良好的游戏常规。第四次游戏 第四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的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若干游戏材料,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启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游戏材料还能怎么用?”初步激发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到游戏区活动。
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
〈1〉继续提醒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能愉快地与同伴一起游戏。
〈2〉重点用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尝试游戏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乐趣。
〈3〉带领能力差的幼儿参与游戏,及时肯定他们表现。〈4〉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如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不乱跑等。第四次观察推进:
观察:本次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爱护玩具材料的常规要求做的还不太好,比如:在游戏中,几个男孩子在抢娃娃家的灶,于是他们吧桌子旁边的东西碗啊盘子啊什么的,全部扫到了地上,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去捡,而是继续的去抢;还有的小朋友不玩的东西不重新放在篮子立,而是随手一扔就不管了。
推进:在活动中出现的这种行为在下次游戏的开始,教师要先进行强调,先给小朋友们说一说让幼儿思考这种行为对不对,哪错了,应该怎么做,教育幼儿游戏材料要爱护,如果损坏了小朋友们就没的玩了,大家要把幼儿园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玩具好好爱护,不要互相争夺,要互相谦让。第二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二:
1、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互相商量着玩游戏,有初步的角色分工合作的意识。
2、愿意与人交往,发展友好交往能力。
3、知道与人分享玩具,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第五次游戏 第五次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做好娃娃的爸爸和妈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强调要求:两人一起游戏时,要商量好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不要抢着做同一件事,如:爸爸在做饭时,妈妈可以去照顾娃娃,给娃娃讲故事,或给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然后和爸爸一起吃饭等。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佩带好角色挂牌后到各娃娃家活动。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A、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B、教师可扮演客人,针对个别组出现的问题予以提示与指导,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多交流,互相协商游戏的开展。C、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活动用品,及时归放。
D、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第五次观察推进:
观察:在本次的游戏中,教师针对上次游戏的情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评价和激励,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玩具的重要性以及评选看看谁是最爱护玩具的小朋友将奖励他们红花。因此这次游戏小朋友们都注意到了这点。而且在游戏中教师新增加了电视和电话,小朋友们对新增加的材料很有他们会用电话假装与人聊天,邀请别人到家里做客等,这样就在无形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推进:在活动中发现,幼儿会打电话邀请其他小朋友来自己的娃娃家做客,因此在下次的游戏中决定多鼓励幼儿到别人娃娃家去玩,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如何接待客人和如何当客人,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小朋友们对电话电视这些新的游戏材料很感兴趣,下次游戏中可以多增加一些材料供幼儿游戏。第六次游戏 第六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
引导幼儿讨论: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们应该怎么接待客人?客人进门时我们要说什么?做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说?教师小结:客人来做客时小朋友要先问清是谁再开门。客人进门要问好,给客人拿拖鞋、倒水。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请客人吃;客人走了要送客人到门口和客人道别等。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三人一组。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2)教师鼓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互相去做客,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
3)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玩具。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玩具。5)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第六次观察推进:
观察:今天游戏,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到各个娃娃家做客,并随机观察了一下小朋友们如何接待客人的,记录了一些片段 片段1:我走到本豪那组的娃娃家,本豪第一个看见了我就说:你来我们这玩的吗?我说对啊,我来你这做客,你们欢迎吗?本豪说:好啊。而其他的小朋友们正在自己玩自己的玩具没有发现我。
片段2:我又来到第2个娃娃家,励勤那,这回我敲门,励勤问谁啊,我说我是陈老师来你们这做客的,她打开了门欢迎我,并请我坐下倒水给我喝。推进:我发现在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对如何接待客人还是做的不错的,比较热情,而能力弱的幼儿做的不够好,还要加强。还有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喜欢自己留在娃娃家玩,因此下次游戏可以多鼓励幼儿外出做客/ 第七次游戏
第七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游戏材料,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
1、教师启发提问:
“你在上次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的是谁?你都做了些什么?娃娃的妈妈(爸爸)又做了些什么?你们玩得愉快吗?”
2、引导幼儿讨论:
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们应该怎么接待客人?客人进门时我们要说什么?做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说?
3、教师小结:客人来做客时小朋友要先问清是谁再开门。客人进门要问好,给客人拿拖鞋、倒水。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请客人吃;客人走了要送客人到门口和客人道别等。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三人一组。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2)教师鼓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互相去做客,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
3)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玩具。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玩具。5)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第七次观察推进:
观察:本次游戏中教师继续加强对幼儿如何做客和当客人的指导,小朋友们也对当客人产生了兴趣,重点我观察了景其,他先到了本豪的娃娃家,敲了敲门,然后和本豪说他是谁,接着在他们家高兴饿玩了起来,本豪给他谁喝,还说了谢谢,并且走时还对那家的小朋友们说之间,之后他在自己的娃娃家也接待了客人,表现的不错。推进:
从游戏中我感觉到教师还可以注意多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方法,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学习与客人交谈,沟通交流,这样游戏的内容也会更有趣更吸引孩子,并且能有效的增加幼儿的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三:
1、巩固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能与同伴交往,促进各角色、各个娃娃家间的联系,发展交往能力。
2、巩固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再见等)的使用,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懂得爱惜游戏物品,初步学会归类摆放,培养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第八次游戏 第八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以今天要到娃娃家做客导入,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回忆客人来家里玩,接待客人的情景,教师启发提问:“有人按门铃时怎么做,说什么?客人进屋要给客人准备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做?”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结合分组并确定好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可协助幼儿分配角色。)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待人的礼节,鼓励幼儿和其他组幼儿交往,互相串串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及时表扬爱护玩具材料、积极游戏的幼儿。第八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此次的游戏中教师以参与的形式推进了一些游戏的内容,比如和小朋友一起去一个娃娃家做客,或者是跟小朋友们一起聊天问问他们今天煮了什么给娃娃吃,做了哪些事等等,游戏的内容也有所丰富,有了一定进展。
推进:本次活动由于教师的参与,游戏的内容有所丰富,由于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不能够进行深一步的交往,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还可以在亲子,区域等活动继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第九次游戏 第九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请能力强的两组幼儿开展娃娃家游戏,引导其他幼儿观看后进行简单评价,如:客人上门如何接待?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怎么做?
〈二〉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教师作适当的协调),到布置好的场景中游戏。〈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扮演角色介入指导,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游戏情节,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他组的游戏中,大胆用语言或动作进行交流,丰富游戏内容。
2、提醒幼儿讲礼貌,友好待人,爱护玩具材料。
3、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做出适时的引导。第九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本次的游戏观察中有部分的幼儿在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重点观察了宇兵,只见他抱着自己的娃娃跑到了别人的组上,也不敲门就进去做客,而且只顾玩别人的东西也不和别人说话,过了一会又自己跑开了。推进: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方面还需 要加强教育指导,可以收集粘贴礼貌做客的图片、照片等启发幼儿,鼓励学做文明的小主人、学做文明小客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积累幼儿的经验。第十次游戏 第十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针对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 “客人上门如何接待?两个娃娃家间可以如何交往?一个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有急事要出门,娃娃该怎么办呢?” 〈二〉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教师作适当的协调),到布置好的场景中游戏。〈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扮演角色介入指导,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游戏情节,用语言提示的方法帮助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学习如何交往,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他组的游戏。
2、提醒幼儿讲礼貌,友好待人。
3、及时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做出适时的引导。第十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本次游戏中幼儿在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发现了问题,他说“今天有很多的客人到我的娃娃家做客,来了这么多的人我家里吃的东西用的东西还有盘子和碗都不够用了怎么办。这时让幼儿思考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娃娃家的东西不够用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时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可以去商店买了,于是很多小朋友们响应对啊,可以开个商店的啊。那我们下次开个商店吧,大家都说,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商店。
推进: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他们在游戏中产生了新的需求,就时需要商店买东西,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商店,因此试生共同商量决定在下次的角色游戏中新增商店这一内容,孩子在游戏不断进步,也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篇: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 游戏目的: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数个,奶瓶数个
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鸡毛掸、抹布、扫把、簸箕等 食品: 水果、蔬菜、鸡蛋、肉、面包、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等 家具:桌、椅、床、柜等 电器:电视机、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
已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早接待,区角活动时玩过“抱娃娃”的游戏
第一次活动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 ”,以娃娃的爸爸妈妈去上班,请小朋友帮忙照顾为题吸引幼儿兴趣.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 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② 做到不争强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不是都参与游戏了,并以“客人”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
本班的娃娃家,整个的环境布置幼儿很喜欢,参与游戏的兴趣也非常的高,由于对角色游戏没有概念,也不理解,游戏的时候只有小部分的幼儿对角色有所了解,游戏后不会将物品归位。第二次活动指导:
2、出示玩具“今天老师带了几个新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好吗?”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 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② 做到不争强玩具。
③ 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5、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强玩具的现象,是否能正确地使用玩具。
观察与推进:
通过上次的游戏,部分幼儿已能对角色进行分配(如:爸爸、妈妈、阿姨等),玩具扔满地的现象已好些了,可物品整理归位还不是很好,有待加强。(今天游戏时林睿小朋友提出家里可以有小客人吗?说:小客人不可以乱动别人家的东西。)第三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以“娃娃的肚子饿了,谁能帮他做饭吃啊?”为题,启发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 请幼儿正确使用橱具。② 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③ 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模仿动作情况,并以“小帮手”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组织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玩具,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5、以“玩具笑了”评价游戏情况 观察与推进:
幼儿特别喜欢玩娃娃家,游戏时出现家里有好几个妈妈、好几个爸爸,陈悦涵、乐乐小朋友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当妈妈爸爸,并能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游戏环节比前两次好些了。第四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主题: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做客的时候应该怎样?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 呢?引导幼儿说出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等。
2、教师请几位幼儿共同玩娃娃家给全体小朋友看。
3、分配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角色,教师适当协调。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a、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重点知道在游戏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帮助。b、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c、注意加强幼儿间的联系,发展交往关系。
5、结束,评价。阶段小结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爱模仿的特征,教师提供的外形逼真的娃娃家用具,大部分幼儿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个别幼儿还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发挥想象,但有少部分幼儿比较被动的进行游戏,教师会在下一次游戏中特别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很好的进行游戏。
第五篇: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这是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4篇,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
【主题来源】: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情绪上多少有点不适应,进行这个主题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整个主题活动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将教材中的多个活动点,安排进各种区域内容中,而这些区域将以'家'的形式表现出来,满足小班孩子的装扮兴趣,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观察和个别的指导,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亲近每个孩子。
【设计思路】:
这次的主题活动娃娃家的内容要求就是: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下,我们班创设了打扮爸爸妈妈,和同伴分享糖果等来感受家的温馨。这次我预设了一个运动活动引导幼儿爬着给爸爸妈妈送糖果,让幼儿也和爸爸妈妈分享,目的是为了幼儿练习手脚着地的屈膝爬行的动作。因为有给家长送糖果这一游戏情景,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情感。
【环境创设】:
1、在活动室中按幼儿的需要设立娃娃家,让幼儿的家中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体验抱娃娃、做饭、洗衣服等的乐趣。
2、'亲亲热热一家人':将幼儿的个人照或全家福张贴在一个版面上,让幼儿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看看说说,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
3、在角区游戏中创设和主题相关的内容:
(1)动手区:帮爸爸装饰外套、喂面条、打扮弟弟妹妹、帮妈妈做头发。
(2)生活区:帮妈妈穿项链、装扮爸爸的领带;有趣的小夹子、给小动物造房子、剥剥尝尝、扣钮扣、喂食。
(3)语言区:投放家庭中相关事物和成员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看看说说。
(4)建构区:我爱我家。
【活动方案】:
一、生活活动:
活动一《点名》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并熟悉班中幼儿的名字。
活动指导:
方法一: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他站立起来,招手大声说:'我来了,大家好!'其他幼儿则一起说:'某某,你好!'方法二: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课随机问问他:'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坐在你旁边的朋友是谁呀?'方法三:当点名结束后,老师可以问问'今天谁没有来?'等问题,引发幼儿关心自己的朋友。
日常活动:教师每天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介绍班级中的朋友。
活动二《宝宝学吃饭》
教幼儿拿饭碗、调羹的正确方法,能坐定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指导:
1、用图片,讲述,演示的形式告诉幼儿正确的进餐方法,引起幼儿想要自己进餐的愿望。
2、幼儿一起谈谈:图片上的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吃饭才正确?
3、请个别小朋友示范吃饭时是怎样坐的。
4、请小朋友到桌子前看看,幼儿说说谁进餐的姿势。
二、运动活动:
活动一《糖宝宝》
活动目标:练习翻滚的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糖宝宝的头饰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学习开飞机的动作。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引起幼儿的兴趣。
3、幼儿扮演糖宝宝,教师扮演工人叔叔,糖宝宝四散在各处,当'叔叔'说:'机器一开,骨碌骨碌,糖宝宝出来了。'幼儿立即从四处爬处或滚出。……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
4、引导幼儿做各种不同的动作。
第2篇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二、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第3篇
活动目标
1.熟悉角色活动区的环境及规则,能够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
2.喜欢扮演熟悉的角色,知道角色名称,模仿基本的动作。
3.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重点难点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和关系及游戏中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活动准备
准备材料和道具,例如布置有小床、沙发的起居室,娃娃、爸爸(夹包)、妈妈(围裙)、爷爷、奶奶、的头套、拐杖等。
活动过程
在角色活动之前,我精心布置了娃娃家的环境,用纱窗把娃娃家布置得温馨而漂亮。在这个“家”中,有沙发、桌椅、小床、电视等家具,床上有娃娃在睡觉。在娃娃家的一角,布置了厨房用品:锅碗瓢盆、橡皮泥做得各种面点、彩色纸做得各种蔬菜等。
孩子们选择好了角色都进入到区域中开始活动了,彬彬扮演娃娃家的爸爸,他在家里看着报纸,顺顺和乐乐扮演着娃娃家的爷爷和奶奶,露露则穿上了妈妈的围裙像模像样地在厨房里忙着。开始的几分钟里,孩子们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玩得很高兴,可时间稍长一点,有的孩子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彬彬扔下报纸出门了。在各个区域里转来转去,顺顺和乐乐手拉着手旁若无人地在客厅里跳起了舞。露露则在厨房里乐此不疲地忙着做饭,娃娃被扔在了一边,无人照管。
这时,老师走进了娃娃家说:“我是爸爸的朋友,来看望爸爸的,爸爸去哪了?”正在跳舞的顺顺和乐乐听到问话,停止了跳舞,赶紧过来接待“客人”。“爸爸”彬彬听到问话也急忙跑回了娃娃家,“客人”把娃娃抱起来说:“呀!孩子好像有点发烧,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啊?”娃娃家的几个人都围到了娃娃身边,有的倒水,有的找药,正在做饭的妈妈也跑进屋里抱起娃娃。
老师看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游戏中,说:“娃娃吃了药,让她睡会吧,要好好看着点,要是继续发烧可要及时送医院啊!你们谁来照顾孩子呢?”“爷爷”说:“妈妈照顾孩子吧!”于是,“奶奶”主动去做饭,“爸爸”忙着招待客人。孩子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角色中,继续开始活动了。
第4篇
活动目标:1、通过娃娃家的各个区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幼儿自选角色,装扮就位;
2、请幼儿开着小火车到“娃娃乐园”作客;
3、娃娃家——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去超市购物,可以在家里做饭,可以招待小客人;
超市——幼儿可扮演超市促销员、收银员,客人可去购物;
糖果加工厂——加工员可用各种材料进行糖果、糕点的加工;
娃娃书屋——幼儿可扮演图书管理员,客人可以去看书;
活动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评出今天的“娃娃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