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六、资源准备
1、提供学校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2、学生自制调查采访表。
3、学生自行准备数码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
(4)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和上步骤。2个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
1、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有什么传统的习惯?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了解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这此活动表现了什么意义?
4、随机采访百姓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谈谈自己的体会。
5、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各项民风民俗,并从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1)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各个问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协助学生选好研究内容与课题。3个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每7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组成立后,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1)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强弱搭配,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工作到位。
(2)制订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每一位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合理分配研究时间和研究内容。
3、制作调查采访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本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等。
(2)设计“调查采访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有关中国各地民风民俗资料活动。
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例如:到图书室查阅、到计算机室上网搜索资料、网上采访各地少数民族。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小组分小队的分散方式。让一部分同学上网搜索资料,其余的同学到图书室查阅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第二阶段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有关群众,特别是采访一些老一辈老人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收集有代表性的相片。
2、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集的资料内容中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讨论活动过程的心得和体会。
3、汇编研究活动作品。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将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材料整理成宣传小册子、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1)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人员和采访人员。
(3)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走访线路。
(4)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提供有关作品材料模板。例如:宣传小册子制作向导、摄影作品制作向导、“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2个多月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走进了社会、走进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了解了很多关于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本地民众交流、学习。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并从中溶合了语文教学之中,以生活实际体现语文。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能力;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展示、制作活动和写作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使学生有了更大的提高。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活动中,还有待提高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待提加强对较被动的学生作好指引,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第二篇: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以社会集体(民族和阶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总体体系,它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即精神文化。他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和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前者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后者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诗等)。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与“物质文化”相对。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
二、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举例: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第二讲民俗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产生和传播 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经出现。在《礼记·淄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意义与其相近的词,如“风俗”、“习俗”、“民风”、“谣俗”等。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属于,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在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lo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后来,该词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近些年来,鉴于“Folklore”一词既指“民俗”又指“民俗学”,容易混淆,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一词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以便区别。在日本,则将研究民俗的学问称为“民俗学”,而将其研究对像称为“民间传承”。
三、民俗的特点 1.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当人类社会以母系和父系社会为基本单位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的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
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俗的集体性就是它的全民性。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都是全民共同参与创造和传承的。这种传统通过某种变异,一直延续到今。今天民间传承的许多民俗事象,我们都无法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他完全是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服饰、饮食、居住、家庭、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莫不如此。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除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导者也许是个人,但这种个人应被理解为集体中的一员。或者说,民俗事象是由个人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就不能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总之,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
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因素。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集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例如,汉族的春节习俗,体现农业社会的特点。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扩布性则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职能,传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在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到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绩。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的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民俗传承有时又是积极、主动的,这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目的地进行。
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民俗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从民俗扩布的自身规律看,那些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不大贴近民众生活的民俗,扩布的地域和民族就要狭小得多。其次从扩布性研究的趋势看,过去一般只注意地域民俗的共同点,通过相似和相同之处的比较,寻找地域乃至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这固然必要,但同时也应注意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正好证明民俗文化的扩布是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的。
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消化和加工。这里说的加工,包括从形态、含义到功能的融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被接纳的民俗文化变为本民族,本地区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扩布从整体扩布来看,扩布方式主要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正常的扩布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自然进行的。非正常扩布,往往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外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转移过去。举例,清入关,服饰发型的改变。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变革,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民俗稳定性一般来说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一种经济基础处于巩固和发展时期时,民俗文化不仅在这一经济基础处于完善,而且反过来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但当这一经济基础消失时,民俗文化并不因此而立即消失,它作为人类群体观念的反映,仍然要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就是民俗文化的稳定性的强大支配作用。如:春节贴对联,吃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放烟火,舞龙。清明节出门踏青,上坟。中秋节,贡月,吃团圆饭。
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这就是变异性。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在民俗传承的扩布的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没有变异性的民俗文化是不存在的,存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民俗事象,大都是古代民俗变异流传的结果。
4.民俗的类型性
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由于民俗文化是靠集体创造、流传,加之流传中的不断扩布和变异,不易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的传递,主要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众多传承因素汇合成一个民俗文化丛作类型传递,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比如: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愿望有关。5.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文化就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的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这种模式和规则对于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它具有观照民众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的特点。民俗文化中的种种行为模式,是民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最常见的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
比如。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崇拜图腾的氏族中,大同的共同观念,是图腾物与自己氏族生存和生活的种种联系,这种观念引申出许多禁则,如图腾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可有行为上的亵渎,万一不小心触犯和伤害了图腾物,要举行一系列的赎罪仪式;男子长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年仪式,通过考验仪礼,被接纳为氏族的正式成员;氏族内部严禁通婚,图腾是氏族的保护神,也是氏族的族徽和标志等。民众在统一的意志和行为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这种创造又处处体现着它的服务性功能。
首先,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社会的。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行为的社会性。作为规范了的行为,是为社会的需要服务的,民俗规范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这样社会才可以协调发展。
其次,民俗文化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历代民俗文化的积累,已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反过来又服务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
第三,民俗文化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人,不只是生活在物质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精神环境中,民俗历来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精神生活中,民俗的信仰心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仰的物化表现则多种多样,有时表现为仪式行为,有时表现为艺术创造的行为。
四、民俗的功能。1.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诞生礼为他拉开人生第一道帷幕;他从周围人群中喜得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模仿着成人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他按特定的婚姻习俗成家立业;直到死去,在特定的丧葬民俗中离开这个世界。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2.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民俗的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的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的进行。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他们大略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而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3.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民俗能维系社会稳定。任何一个社会都在不断变化,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的加以调整。在社会生活的时代交替中,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不断被后代复制,由此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民俗不仅统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调剂的功能。
娱乐功能:人类创造文化,目的就是为了享用它。人不可能日复一日、永无休止的劳作,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娱乐活动,休息体力,调剂精神,享受劳动成果,进行求偶、社交等活动。
宣泄功能: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遇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在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在心理压抑,对人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
补偿功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种种需求,往往在民俗中得到某种补偿。
第三篇:“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名称 研究小组长: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摘要 正文
一、问题背景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研究的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四、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
4、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和上步骤。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1).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1、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有什么传统的习惯?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了解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这此活动表现了什么意义?
4、随机采访百姓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谈谈自己的体会。
5、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各项民风民俗,并从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各个问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协助学生选好研究内容与课题。
(2)成立课题组 学生活动:
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每7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组成立后,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教师活动:
1、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强弱搭配,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工作到位。
2、制订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每一位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学生活动:
1、收集有关中国各地民风民俗资料活动。
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例如:到图书室查阅、到计算机室上网搜索资料、网上采访各地少数民族。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小组分小队的分散方式。让一部分同学上网搜索资料,其余的同学到图书室查阅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第二阶段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有关群众,特别是采访一些老一辈老人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收集有代表性的相片。
2、讨论活动心得体会。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集的资料内容中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讨论活动过程的心得和体会。
3、汇编研究活动作品。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将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材料整理成宣传小册子、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教师活动:
1、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人员和采访人员。
3、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走访线路。
4、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提供有关作品材料模板。例如:宣传小册子制作向导、摄影作品制作向导、“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写作指南等。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研究总结:
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风俗特色。春节前还要进行的活动有:扫尘;贴春联;倒贴“福”字等。
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端午节。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小孩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系在手腕脚腕处,用以避邪,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方才摘下。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在国人心中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国家都具有本国特色的节日,节日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民族凝聚力,一种潜在的社会内涵。我们必须以端正的态度,优良的思想看待我国的传统节日,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知识性,这是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我们不能脱离民族的根,无论是青少年儿童还是老一辈人民都应支持传统节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结束语
在2个多月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走进了社会、走进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了解了很多关于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本地民众交流、学习。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并从中溶合了语文教学之中,以生活实际体现语文。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能力;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展示、制作活动和写作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使学生有了更大的提高。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活动中,还有待提高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待提加强对较被动的学生作好指引,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第四篇: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
(春节
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
(清明
4月3日—5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五月初五)吃月饼,赏圆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走进春节。
1.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同桌讨论后交流)(1)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2)走亲戚。师:是呀,从年初一开始,人们就忙着走亲拜友,互相祝福,分享过年的快乐。
(3)压岁钱。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
“岁”与“邪祟”的“祟”同音,长辈们希望能压住邪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4)贴“倒福”、春联、窗花、年画。(师: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要倒贴?除了贴福,还会贴什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春联,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导春联的读法。
(5)放烟花鞭炮。节日的礼花绽放在空中,多美!老师从网上搜集了不少烟花的照片,想看吗?)
(6)挂中国结(出示中国结)同学们,红红的中国结是用一根红丝线缠绕而成的,喜气的中国结让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洋溢着喜庆,团结,象征着世界华人心连心。(挂在黑板上面)
小结: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开的心莫过于收到长辈的红包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红包,不过里面不是压岁钱,却同样是老师对同学们的祝福。想不想得到老师的红包?
要得到红包也不难,老师这里针对春节设计了四关,只要你能闯出一关就能得到老师的红包,大家有信心吗?好,先祝大家马到成功!
3.闯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 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师:同学们,老师祝贺你们顺利过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也要送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恭喜恭喜》,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拍起自己的手来!
三、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每当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通过这些节日,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快乐。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春节以外的一个传统节日,交流并记录你们对它的了解。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请问你们小组讨论的是哪一个节日,在讨论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也讨论了这个节日,有没有要补充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关内容 ★端午节
1、请学生介绍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吃带黄的五种食品、小孩额头上画王字、胸戴香包、门上挂艾草菖蒲等习俗,以用来避邪、祈求吉祥平安和驱虫……)
2、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师:伟大诗人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爱国主义精神)
2、吃粽子
师:介绍嘉兴的粽子五芳斋
3、赛龙舟
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赛龙舟的视频。
师:赛龙舟还赛出了什么精神?(团结合作、拼搏、力争上游……)今年的5月28-29日可到嘉兴观看全国性的赛龙舟比赛,亲自感受激动人心的场面。
★清明节
1、请学生介绍当地过清明节的习俗(祭祖、上坟、吃青团子)回忆今年的清明节还除了祭自己先辈外还祭了哪些人?
课件出示本班中的学生网上祭英烈,献花、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参观烈士陵园照片。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过清明节已不仅仅是祭自己的祖先,还要祭革命先烈及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英雄,并且可以利用网络来祭奠。
2、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交流元宵节(欣赏各种花灯)、中秋节、重阳节……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学到了很多知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节日,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畅游节日王国。
第五篇: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1.春节有关知识。
2.春节有关习俗。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一)提问:
1.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二)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四、展评交流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五、扩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春节方面的知识?
《元宵节》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日期、习俗、来历、故事、诗歌等。
2.通过猜灯谜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宵节,对元宵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认识。
行为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知道元宵节的习俗等,充分认识元宵节。2.通过找找相关资料,对元宵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加爱国之情。情感目标:
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歌曲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认识了解元宵节 1.歌曲“卖汤圆”
2.初步认识了解元宵节(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一定知道元宵节吧!对,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因为正月在古代被称为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老百姓就把农历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也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民俗传统节日。
活动二: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元宵节的来历 1.元宵节的习俗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欣赏歌曲:团团圆圆元宵节
3.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出示课件)(1)关于灯的传说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4.认识元宵
(1)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出示课件)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2)看图片,唱歌曲
活动三:读读元宵节的诗歌(出示课件)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活动四:猜猜元宵节的灯谜
清明前夕(打传统节日一)----元宵
闲话元宵(卷帘格,打杂志一)----夜聊
元宵前后(打柔石小说一)----二月
站在太阳上(音)
一个人丁(奇)
良家子一诺千金——善男信女
雁阵斜飞多变化——不乏其人
母后登基成大典——堂而皇之
年年岁岁花相似---花容依旧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六神无主
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五指山
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一年四季花如锦(打一地名)长春
千年古屋(打一现代作家)老舍
初一离家除夕回(猜一成语)满载而归
喜上眉梢(打一字)声
活动五:总结
1.说说自己是怎样过元宵的?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总结: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燃烟花等的习俗,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二月二龙抬头》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龙抬头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初二。
2.通过找找相关资料,知道二月二的日期、习俗、来历、故事、诗歌等。
3.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含义及与龙抬头的关系,对二月二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并重点掌握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问:一年有多少个节气?你知道哪些节气?(学生在日历上自由寻找)
小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节气的日子以农历为准,农民都是以节气为准种庄稼的。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是讲冬季里不吃不动的动物,到了天气暖和时,渐渐脱离冬眠的状态,从昏睡中惊醒过来。
二、了解龙抬头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据说,冬眠的龙,到了惊蛰前后,被隆隆的雷声唤醒了,开始抬头。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三、了解龙抬头的由来与传说 四、二月二民间食俗
1.山东食俗——吃料豆、打粮囤(出示课件)2.其他地方的食俗
吃春饼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而吃饺子则叫“吃龙耳”。
五、古诗诵读
二月二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耕作风檐夜雨声。
六、总结
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二月二的?
七、课外拓展
让爷爷奶奶讲一讲以前当地过二月二的习俗。
《寒食节》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2.了解寒食节的来历、习俗、有关诗词等。
3.了解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古诗 寒 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问: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情景?
你对寒食节的了解有多少? 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小结: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板书课题:寒食节
二、寒食节的来历
(出示课件)民间故事——介子推割肉奉君
思考:1.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 2.他为什么要割下自己身上的肉? 3.后来他为什么躲到山上去? 4.最后事情的结果怎样? 5.通过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三、寒食节的风俗
1.介绍寒食节的风俗之——荡秋千 2.介绍寒食节的风俗之——插柳 3.介绍寒食节的风俗之——植树
四、寒食节的诗词
关于寒食节的诗词你还知道哪些?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分享一下。
五、畅所欲言:
说一说你家是怎么过寒食节的?
1.顶蛋 2.饼卷鸡蛋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七、课外实践
1.开展“顶蛋”活动。
2.开展“我为校园添绿色”活动。
《清明节》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有关诗词等。
3.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活动准备:清明节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诗《清明》,相信同学们都对它非常的熟悉。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地背出这首诗吗?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不少同学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这节课的学习就是针对同学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进行的。
二、释题
1.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2.清明节:清明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24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清明节”。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谁知道清明节的来源?还是让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
三、清明节的来源
谈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
四、清明节的古老风俗
1.考虑到老人和孩子耐不住寒冷,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有了各项野外健身活动。
(1)放风筝,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2)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5)插柳、戴柳,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2.清明节除了这些古老风俗外,它还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方式是扫墓。关于扫墓,你知道多少?
(1)让学生回忆以前跟长辈去扫墓的情形,用几句话说说扫墓的经过。
(2)扫墓,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但同学们要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扫墓?(缅怀英雄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3.提到烈士,说说自己知道的烈士。
4.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屈辱。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假日,放假三天,同学们普遍感到高兴,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人感到淡淡的哀愁。
五、古诗朗诵
六、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1.清明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
2.清明节折射出中华民族祈福禳灾,除旧迎新等求吉心理。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力的符号。
4.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民族自我意识得以体现的媒介。
七、总结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节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清明节也因此成了民族文化的“积淀场”。在这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场”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了增强。我们缅怀先烈的崇高品质,虽然他们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可贵品质却永远激励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
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
课外实践:
1.扎制风筝、放风筝。2.清明扫墓。3.换上新衣去踏青。4.作“纪念英雄”手抄报。
《端午节》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端午节的由来 1.端午节别称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来源于百越民族节日祭
三、端午节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小结。
四、端午节话习俗 1.赛龙舟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2.话粽子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课件出示包粽子全过程。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不同的粽子。
3.佩香囊 4.挂艾草 5.佩戴五色线
五、端午赛诗会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其中主要是屈原的。
六、谈感受,激发情感
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七、总结
端午节最有意义地方在于她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而缘起并延续至今的节日,并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但这个节日却始终传承了下来。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咱们悠久的历史,还有那些跟端午有关的人们——屈原、曹娥、伍子胥等。
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学习,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课外实践:
1.动手搓一根五彩线。
2.搜集屈原的故事,进行一次“话屈原”故事演讲比赛。
《七夕节》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途径了解七夕节的由来、有关传说故事和习俗。2.开展搜集、诵读有关七夕节的诗词、美文活动,体会描述的美好意境。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七夕节的由来传说。2.让学生了解七夕节的习俗、食俗。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传说、习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整理七夕节相关图片、文字资料,了解七夕节的各种习俗和传说,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查阅资料,收集七夕节的风俗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各地有关七夕节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节日,了解了他们各自的习俗,你是否记住了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做个小练习,看看大家是否真的记住了呢?练习如下:
春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正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七月初七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
正月初一
看灯吃汤圆 七夕节
八月十五
贴春联吃饺子 2.同学们,做完练习,你们是不是发现咱们还有一个节日没有学习,对了,就是七夕节,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七夕节的知识。
二、新知识的学习1.教师简单介绍七夕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
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
2.七夕节的由来
学生介绍,教师讲解,同时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场景、图片等(1)分享学生搜集的七夕节由来的相关资料(2)教师补充总结,展示课件,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3.七夕节的传说
学生介绍,教师讲解,同时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场景、图片等。(1)牛郎织女的故事(课件)(2)学生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3)教师补充总结 4.七夕节的习俗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讲解,同时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场景、图片等)
(1)分享学生搜集的七夕节习俗的相关资料
(2)教师补充总结,展示课件
七夕节习俗多种多样,有乞巧、乞智、晒衣曝书等等多姿多彩的活动,还有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贺牛生日等有趣的传统,当然,庆祝七夕,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例如,广东七娘会、台湾拜“床母”、胶东——拜七姐神等,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的学习这些习俗。(详细内容见补充材料)
5.七夕节的食俗
学生介绍,教师讲解,同时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场景、图片等
(1)七夕节的食俗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2)巧果的做法
三、小结 1.想一想、忆一忆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
四、作业
1.搜一搜:七夕节有哪些诗词呢?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下,下次课上带来。
2.讲一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七夕节的传说故事,你是否记住了呢?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今天学习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财神节》教案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诗词、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财神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家财万贯、生财聚财的神仙。人们都向往着能过上象财神爷那样的好日子,金钱应有尽有,花不完用不尽,永远是一个大富翁。你知道财神节是哪一天吗?
二、财神节简介:
每年的七月二十二是传说中财神爷的生日,是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也就是俗称的“财神节”。
三、介绍各路财神(出示课件)1.武财神 关公
关公,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实名关羽。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关羽是一位义薄云天,堂堂正正,不为金钱美色所动的盖世英豪。他忠义勇武,严守信义,被商人尊奉为“武财神”
2.文财神 比干
比干是殷纣王叔父,无辜被妲已所害,挖心而死。据神话传说,比干升天以后,玉帝怜悯其为国尽忠,无辜被害,而心已被挖出,不会再生贪心,所以封其为掌管天下财库的神仙享受人间香火,“文财神”是他的封号。
3.正财神爷 赵公明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他是一位经商奇才,经商理念以信用为本,以聪颖勤劳而聚财有方;以经营得当,管理严密而理财有道;以慈善爱民、仗义济困和疏财爱国而用财有义。他讲信用、扶贫助困、学道修行、和美处事、善于隐讳。集众多美德于一身,后人才将赵公明敬为财神。
4.文财神 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他淡泊名利,勤劳俭朴,善于经营,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所以被后世奉为财神。
5.五显财神爷
南齐柴姓五兄弟老大名叫柴显聪,老二名叫柴显明,老三名叫柴显正,老四名叫柴显直,老五名叫柴显德,弟兄五人为猎人,经常打猛禽走兽,采草药为民疗伤治病,吃不完的野兽送给贫穷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人缘非常好,在他们逝世后,民间尊他们为神仙,即称五显神,五显王。
四、地方民俗文化: 1.潍坊、淄博、济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始,每到这天,便进入节日的气氛,从早上起,潍坊的家家户户就忙着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气氛不亚于中秋节和春节。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
2.日照、青岛、威海等地
农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了,这一天,所有经商的、炒股的、买外汇的甚至普通老百姓,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朋的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一整天。
3.河北民谣《正月初五迎财神》:
爆竹一响把门开, 增福相公进家来。
相公本是天上仙,家住淄川五松山。
相公是咱曲周人。阴阳两界都为神。
左如意,右元宝,财也来,福也到。
左青龙,右白虎,福禄寿喜进我府。
上管官,下管民,管了福禄管财运。
一撒金, 二撒银, 撒完摇钱树, 再撒聚宝盆。保你五谷丰登收成好,保你五子登科六六顺。
五、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
《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了解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搜集有
关中秋节的诗词、灯谜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3.收集我国关于中秋和月饼的民间传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3.初步了解中秋团圆之意。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情:
孩子们,你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才吃月饼啊?(引出中秋节并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秋节,一起去感受这一个充满人间温暖的节日。
二、采访交流
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采访,谁愿意接受采访? 预设问题:你和谁一起过的中秋节?你怎么过的中秋节?
三、我是小小学问家
从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中秋节很温馨。
幸福、快乐的中秋节快要来到了,但是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谁敢拍着胸脯说:“我是小小学问家”,同学们,你们要自信,你得相信自己一定知道的很多,不信,你
看这些题,你都会!(大屏幕)
预设:1.中秋节是哪一天?(你知道为什么这一天叫中秋吗?)
2.中秋节又叫什么?(为什么又叫团圆节呀?)
3.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的什么?
4.中秋节人们自然会期盼什么?
5.中秋节人们都吃什么来庆祝节日呀?
6.月饼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好,真不错,现在你敢拍着胸脯说:“我是小小学问家”了吧!
四、美丽的神话
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大家已经了解了,你知道吗?中秋节还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节日呢!谁知道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
(学生交流)同学们已经把故事的大体内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把这些故事详细的给大家讲一讲。(课件)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五、走进风俗大观园
踏着令我们心驰神往的神话的节拍,我们来到了风俗大观园,在这个园子里,我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课件)请问大家,中秋节都是怎么过的?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预设:
(1)赏月:教师补充少数民族风俗
你在中秋节的夜晚抬头看天空了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随机抽取几个学生问一问)有的同学很遗憾啊,他的眼睛直盯着中秋节的美食,忘了中秋节的美景了,你想不想看看这幅美景啊?(课件)
(2)月饼:月饼是很好吃,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师讲月饼的来历)
(3)诗词:有的人还喜欢吟诵诗词,你都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咱们书上就有一首词,(课件)叫什么?你听老师给你读一遍。教师范读,提名读,齐读
(4)灯谜:大家知道什么叫谜语吗?那把谜语写在灯上叫什么?老师给你猜几个灯谜看你会不会(课件)
a.表面是绿,切开是红,吃它是甜,吐出是黑。(打一水果)b.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打一动物)
c.弯弯一座桥,挂在半天腰。七色排得巧,只能呆一会。(打一自然现象)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
六、喜过团圆节
风俗大观园逛完了,快乐吗?这园子里的哪一样东西让你最难忘
啊?
月饼圆圆的,它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咱们大家能在一个班集体中,这也是一种团圆。想不想一起再过个中秋节?有人说,不吃月饼就不能算是过中秋节,请同学们把月饼拿出来,四人一小组开始分享你的美食吧。(课件)(师生同吃月饼)
七、思想升华
(随机提问)月饼甜不甜?如果中秋节的晚上别的小朋友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而你的爸爸妈妈却不在你的身边,或者他们还在工厂里加班,或者去了外地打工,留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想想别人家的欢声笑语,再看看自己家里冷冷清清,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吗?
预设:(如果学生发言不积极)你想他们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看圆圆的月亮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吃甜甜的月饼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快乐的猜灯谜吗?
是啊,孩子们,你们想,在中秋节的这个夜晚,所有的中国人都想,这就是中国人期盼团圆的情怀。因为一家人团圆了,我们的心才能贴近,只有心与心贴近了,才叫团圆。
你听团圆的人们多么快乐呀!孩子们,唱起来!
七、课堂小结
让我们在中秋节的甜蜜和团圆中结束这堂课,下课!课外实践:
1.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歌曲《水调歌头》这首歌。2.开展搜集、诵读有关中秋佳节的诗词。3.开展“明月千里传我情——写书信”活动。
《重阳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教学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
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1)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2)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3)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4)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5)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6)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
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课。
课外实践:
1.开展“话重阳,敬长辈”读书活动。2.进敬老院,开展“我送长辈一片情”活动。
《冬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冬至,了解冬至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冬至的日期,了解人们庆祝冬至的民间传统习俗。
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知道冬至的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冬至的传统习俗。
三、教学过程
课前:男女擂台赛(一分钟计时,说出有关冬、雪的成语、诗句)
一、了解农历、24节气。1.欣赏校本课程-24节气图片。2.了解农历与公历区别。3.了解24节气由来。
4.读、背24节气歌,清楚24节气名称。
二、学习冬至习俗、传说。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冬至)
1.那冬至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点呢?谁来给大家介绍?
3.读“九九歌”。你知道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关系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4.还记得冬至那天晚上你们吃的什么吗?怎么都吃的饺子呀?难道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交流,了解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5.原来还有这样的习俗和传说!那你还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和传说吗?
(1)冬至大如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2)冬至吃狗肉。习俗从汉代开始。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3)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4)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6.同学们搜集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下面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注意刚才交流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三、交流冬至谚语。
四、交流冬至诗词。重点诵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感受诗人情感。
五、总结。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诗句,并抄写到农历游记本上。2.搜集有关梅花的诗词、图片。3.下一个节气是小寒,搜集、准备资料。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全新的课,对于学生、对于家长、对于我来说都是如此。由于要对家长开放,所以心里一直有些忐忑:家长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吗?课堂上该以什么为重点学习?学生们的准备能不能达到预期设想?学习效果会怎样?„„众多问题困扰着我,在上课之前心情一直是紧张的。但最终的展示结果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孩子们课堂上
充满了兴趣,表现的很精彩;家长们反映也很热烈,觉得这样的课堂很能锻炼孩子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也让孩子对诗词的背诵更有兴趣,都表示会支持我们的校本课程继续开展下去。尽管课堂上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效果,但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的:
1.由于是第一次开课,所以对于课堂模式还是不很清楚,整节课下来环节不够紧凑,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容量过大。由于是第一节课,要把农历、24节气的知识都介绍给孩子,所以课堂内容有些多,导致整个课堂比较急,每个环节都不能深入进行,有些浮于表面。
3.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以后每节课前要做大量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有的放矢,避免出现不知孩子在讲什么的情况。
《腊八节》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腊八节的来历及习俗; 2.情感目标:感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做成幻灯片教学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腊八节,大家都知道它。那它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
1.学生小组交流(前后4人一组):你所了解的腊八节。(它的来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习俗?)
2.全班学生交流腊八节的有关知识。
3.教师根据学生所交流的情况适当讲授如下知识:(1)腊八节简介(2)腊八节起源(3)腊八节的传说(4)腊八节习俗
①喝腊八粥。
②腌腊八蒜。
③做腊八豆腐。
(5)视教学时间讲授下列知识。天津人煮腊八粥
山西的腊八粥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
吃腊八饭,不吃菜。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4.交流有关腊八节的诗词。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腊八节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前面还学过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粥的选料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就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性质而定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人民是非常有智慧的,千百年来,不断地实践改进,腊八粥能很好地营养我们的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承发扬好的传统,把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等家人讲述今天所学的有关腊八节的知识。2.搜集有关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下节课学习)。
《除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除夕的来历及习俗;
2.情感目标:感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学准备:做成幻灯片教学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我国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那它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
1.学生小组交流(前后4人一组):你所了解的除夕。(它的来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习俗?)
2.全班学生交流除夕的有关知识。
3.教师根据学生所交流的情况适当讲授如下知识:(1)除夕简介(2)除夕的传说(3)除夕的习俗 ①贴春联 ②贴窗花
③年画
④燃爆竹
⑤年夜饭---吃饺子
(4)视教学时间讲授下列知识。通过视频展示各地过除夕的风俗。4.欣赏有关除夕的诗词。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四、课后作业
向爸爸妈妈等家人讲述今天所学的有关除夕的知识。
《小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小年的来历及习俗;
2.情感目标:感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学准备:做成幻灯片教学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腊八节是腊月初八,它之后十几天紧接着还有一个节日,大家知道它是什么节日吗?对,是“小年”。那小年是哪一天呢?那它的来
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
1.学生小组交流(前后4人一组):你所了解的小年。(它的来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习俗?)
2.全班学生交流小年的有关知识。
3.教师根据学生所交流的情况适当讲授如下知识:(1)小年简介(2)小年祭灶的传说(3)小年的习俗 ①祭灶
②扫尘
③剪窗花
④写春联
⑤洗浴
⑥婚嫁
(4)视教学时间讲授下列知识。
正月初五在江浙沪一带被称小年,在北方又被称为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
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4.交流有关小年的诗词。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年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要的,在北方,从这一天开始,就准备过年了。有这样一个歌谣: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我们看到,我国不同的地区小年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腊月二十三,有的腊月二十四,这也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人文特点而定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面积广阔,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小年虽都过,各自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承发扬好的传统,把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课后作业
向爸爸妈妈等家人讲述今天所学的有关小年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