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

时间:2019-05-13 03:4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民俗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篇:中国民俗文化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4、民俗文化的功能:娱乐性、教育功能、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心理调节功能

第二篇:中国民俗文化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大全》的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园本培训,现在我就在此对中国服饰做一总结。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第三篇: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浅谈服装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古代对于“衣食住行”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常用的字眼。的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离开这四件事呢?而把衣放在第一位更是突出了“衣”在我们祖先心中无比重要的价值。在最初,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由于有了羞耻之心,衣服才产生了。当然,那时的衣服是最原始和简单的。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衣服也在不断地改变,可以说,衣服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

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通过造型、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手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符号等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为了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的。

五:表现其民俗信仰。在民族信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

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一千多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文化的发展问题。全球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国人普遍的焦虑感,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近几年,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图与全球化抗衡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汉服复兴提供了条件,也危及着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汉服运动不能以一方的观点来看待,其一:汉服复兴有利于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推崇;其二:汉服运动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之心。但是汉服的全面复兴对于当今来说是不现实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汉服运动的开展,如果只把它看作爱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认为爱国是用心,而不是穿几次汉服,喊两句口号。而且,汉服的造价成本较高,很多家庭是难以支付的,这也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第四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之服饰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发展演变谈谈我拙劣的看法。

正如《中国服饰史》(陈志华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序)所说:“社会制度形成了,它不仅是郑重的,不可违背的,同时也是多彩的,它需要许多外在形式,如皇帝在哪一场合需要如何着装,大臣在哪个礼仪活动中需要根据什么确定衣裳,包括颜色、款式、纹样,甚至细节。对于制度来说,服装也会是个体屈从于社会„„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丰富,生活方式也就越显多样。到一定程度时,穿衣不再是御寒、防雨、遮阳,它成了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求„„当然,对于服装起源,今人有多种说法,不可忽视的是,服装绝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服饰是个体的心理体现,同时也是某一社会集团的表征。服饰的功能是向他人传达自己的社会地位、职业、自信心和其他个体特征。

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已经学会用动物的筋线来缝制兽皮服饰,也已经有了树叶制成的服装。新石器时代开始纺纱,出现麻布、葛布、丝绸、毛织品等。现有很多出土的古迹和史料可见人类着装经历了涂身、文身,用动物毛皮覆盖、加工缝制毛皮到纺织,再到将织物缝制成衣服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对于服饰产生的原因,说法历来不一。保护说是在人类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强调服饰的生理、心理保护功能和实用功能,是说人类为适应气候环境(寒冷)或为使身心不受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身体。装饰说认为服饰的起因来自人类想增加自己魅力的心理冲动。至于不太准确的遮羞说则认为服饰起源于人类的道德和性羞耻。不管起源原因是什么,服饰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么现在我就具体从各个时期的服饰来说说。

先秦服饰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基础。出现了衣、裳、履、冠、冕、袍、深衣等多种服装样式以及各种首饰佩饰等。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最基本的形制——套装式的“上衣下裳制”、“衣裳连属制”、上下通裁的“袍制”以及整合式的上下连属制。上衣下裳形制的确立奠定了我国服装的最初形制。母系社会后期,我国服饰已经发展到上有交领衣,下有裙裳,梳辫发的发式以及佩带事物并存的完整的穿着装饰面目。周代分封制的建立和阶级间等级制的形成致使服饰上的等级区分叫为系统化。周代产生了冕服,包括大裘冕、衮冕、毳冕、玄冕等等。冕服上的图案是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将宗彝、藻、火、粉米等绣之于裳,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周代,除冕服外,还有元端、深衣、袍、裘等。

秦汉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服装的各个方面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演变而成的男子的袍服。袍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思想风尚以及审美倾向。秦汉男子无论文武皆穿袍,袍服领口开得较低以露出禅衣,领口、袖口、底摆都镶嵌着菱形、回形、方格等式的花边。男子还流行佩绶和簪笔。汉代的冠包括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法冠、武冠、建华冠、巧士冠等等共20多种。幅巾在汉末成为流行首服,或以幅巾为雅,或以幅巾为尚。汉代女子最流行的服饰是深衣,衣襟较以前圈数变多,下摆增大,腰身以绸带束得很紧。妇女也穿襦裙,上穿短襦,下穿长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而且长衫还分为三种境界:华服境界、浪漫境界、淡泊境界。衫为宽大敞袖,有单、夹两式,面料主要是纱、绢、布。首服有幅巾、纶巾、小冠、漆纱笼冠、白纱高顶帽等。魏晋时期襦裙的特点为:对襟、束腰、袖根窄、袖端

宽、袖口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边,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有束腰。这时期妇女服饰向繁丽、夸张的方向发展。

隋唐时期男子的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裹幞头、穿圆领袍衫、脚登乌皮靴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并以其为尚。圆领袍衫,即团领袍衫,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唐代女子的日常服装是襦裙服,上着短裙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可戴幂篱。女子还穿长裙,也流行女着男装,女穿胡服。在唐代绘画中经常可见妇女在肩背上披一条长长的画帛,叫做披帛。用金粉或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首服有幂篱、胡帽和帷帽。唐代女子的妆式有花钿、眉饰、斜红、面靥、点唇等等。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实行开明、开放的政策,博采和吸收各方的文化。

宋代男子的公服是圆领袍衫,袍衫又分为宽袍大袖和紧身窄袖两种。宋代实行革带制度,袍衫外系的革带,是区分官阶的重要标志。佩鱼制度,也是区分官阶的标志。宋代官员的朝服式样除了沿袭汉唐之外,又在颈间戴上方心曲领。宋代女子最具有特色的服饰,以直领对襟为主,两腋下开叉,袖有宽窄两式。

下面我再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介绍一下。

满族的旗袍和马褂是很著名的。旗袍是满族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服装,其穿着范围并不限于妇女。旗袍是旗人所穿的一种袍子,分为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的于是的花边。马褂分为纱、单、夹三种,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是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由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棉袍。不同颜色的袍子代表不同的意义。牧民穿的靴子有几种。一种是蒙古靴,用涩面的香牛皮制作。还有马靴、毡靴。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用棉布、绸缎制成。男子腰带上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

维吾尔族的服饰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花帽,维吾尔语称“朵帕”。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也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因地区、职业、年龄和性格的不同,花帽又分为许多不同的样式。有些地区的帽子实际上不是用来戴的,而是用针别在盖头披巾上的一种装饰。它还是一种馈赠亲友的贵重礼品。

朝鲜族素来被称为“白衣民族”。朝鲜族人民非常爱整洁,喜欢穿素色衣服。他们服装的特色在于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系之。朝鲜族的男子的裤子,裤腿和裤裆相当肥大,适合盘腿而坐。裤腿系上丝带,喜欢在上衣外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出门时再加穿一件长袍。朝鲜族的妇女有裙子和袄。裙子分为缠裙和筒裙。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穿绿袄红裙。他们信奉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

大家都知道苗族的服饰是最丰富多彩的。而且苗族的服饰以女装式样最多。一般有两类。第一类,上身着大领或大衣襟,下身着百褶裙,比较华丽。第二类,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衣裙多数用挑花、刺绣、蜡染为装饰,少数无花。苗族的扶植,不管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由妇女自己纺织,自己染色,自己缝制,自己刺绣,废工很大。

黎族的服饰多姿多彩,织物上的图腾丰富多样,体现了黎族的审美情趣和自然的关系。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以藏袍为例,它属于大襟服装,左襟大,右襟小。男式以黑色和白色为最多,领子、袖口、衣襟和底边用绿色或浅蓝色绸子或平纹布镶边。藏族人民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然后搭在右肩上。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黑领对襟上衣,外套坎肩,腰系绣花肚兜,以白布或蓝布包头,下着黑色或者蓝色长裤,打白色绑腿,衣服上有少部分刺绣花纹,身上喜欢背

一个艳丽的彩背袋。白族妇女的服饰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理多穿白色前短后长的上衣或蓝色宽褂,外套黑色和紫色丝绒斜襟坎肩,并喜欢在坎肩右衽上挂银串。腰束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下穿蓝色或绿色长裤,脚踏绣花布鞋。白族服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扎染、挑花、刺绣。

纳西族男子的复转大体与汉族相同。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七星、日月,表示勤劳之意。

还有傣族、哈尼族、佤族等的服饰情况,在此就不再意义例举了。

服饰的起源、发展、作用及其各民族各时代的服饰的特色、代表意义极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寓意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本文参考文献:

《民族民俗风情赏析》

〈〈中国服饰史〉〉

2010-5-13

第五篇:中国民俗文化审美

中国民俗文化

主讲人:陈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是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这个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征。民俗广泛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影响左右着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也就不能充分认识这个民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并长久承袭下来的风俗。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了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中。

民俗与官方礼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民俗乃民间风俗,官方礼仪为规范和行文制度化的礼俗。联系是官方的东西往往向民间推行,也可逐渐形成民间传承的风俗,这是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民间的东西也可向上渗透,最为明显的是官方“成文法”的拟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民间的“习惯法”为基础的。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民俗的分类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型: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民俗等;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末节日民俗及民间娱乐民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

三、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民族性

任何一种民俗事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同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种众多的民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在中国民俗上必然要呈现多民族性的特点,使中国民俗成为多民族民俗的摇篮。因此,民俗的民族性特点是很突出的。

民族性的特征,一方面表现在同一类民俗文化在不同民族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例如,不同的民族对于舞蹈的表达方式各有差别,甚至风格迥异;傣族的舞蹈如水般柔美、多情,表现出温柔、质朴的民族性格;佤族的舞蹈像火一样猛烈、热情,传达出粗犷、强悍的民族特质。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 特民俗。例如,纳西族保留“阿夏走婚”的习俗。(二)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上所呈现的基本特征,其决定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国民间谚语中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种特征也可以称为“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例如,同样是建筑,北方民族为躲避风寒发明了窑洞,南方民族为禁潮湿发明了通风的干栏。再如,佛教主要集中在中原汉族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主要集中在广大汉族地区,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西北穆斯林地区。宗教信仰不同,使得这些地区的民俗也具有了鲜明的宗教色彩和地域性特征。(三)集体性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具体而言,它是指民俗在产生、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特征。个人的习性与爱好是不可能构成民俗的。例如阶级社会中尽管出现官民之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无论皇帝还是臣民,都在遵守着共同的民俗准则,享受着共同的民俗文化。(四)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后,人相袭,代相传,今俗袭古,古俗沿今,具有承袭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的民俗特征。它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流传,即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历史的、纵向的概念;二是流行,即民俗在空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地理的、横向的概念。

民俗是靠人们的口头和行为方式,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因而总是绵延不断。传承作为民俗得以延续的一种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比如,许多民俗事象,它的产生是很早的,之后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但是其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并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例如,桃符,自宋代为春联所取代至今,其吉祥喜庆的内容及其用红纸书写的形式,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五)变异性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民俗产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

民俗变异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靠口头和行为的传承方式本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受地域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一民俗,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决定了民俗为了保存和传播,必须通过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三是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许多新的内容补充到旧的传统民俗之中,以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任何民俗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民俗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民俗自身为协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进行的自我调试,另一种是作为政府行为的外部干预。民俗的变化.通常是民俗自身调试的结果,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也相对平稳,不会因激变而引发大规模的波动。(六)神秘性

民俗神秘性的主要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在进行某些民俗行为时,带有一种神秘的心理,认为这些习俗之所以要如此进行,是因为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例如,巫术信仰、图腾崇拜等;另一方面,有些民俗活动本身也表现出一种 神秘气氛,人们慑于这种神秘气氛往往更加相信,面越相信,做起来就越神秘,例如,许多禁忌民俗。

民俗的神秘性和愚昧性、原始性、封建性密切相关。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人们的心灵中形成一股强固的势力,一时很难打破。

四、民俗文化的功能

各个民俗文化现象的性质、结构不一样,其社会功能也不一样,同一民俗文化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态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起一定变化。总的来说,其功能主要有:

1、历史功能。

民俗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各自不同的民俗,对每个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产生过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一次民族融合时期,也是铸造中华本土民俗文化的关键时期。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中,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华夏化。在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华夏文化不断地吸收、融会各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是不断发展的,以婚姻为例,从蒙昧时代的群婚,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奴隶制和封建制统治者的一夫多妻制,旧中国的包办婚姻制,到现今的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在不断传承中民俗文化不断发展,直接对人民生活发生影响。

2、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集体的创造,负有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各民族总是通过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本民族人民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人民学会劳动本领和了解本民族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它还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仪态起规范作用。千百年来,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淘汰,人们在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形成了十大美德,仁爱孝悌的道德精神,谦和好礼的立身处世美德,诚信知报自主自立的品德,精忠爱国的民族气节,克己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修己慎独的道德修养,见利思义的伦理道德取向,勤劳廉正的优秀品质,笃实宽厚的质朴品格和务实精神,勇毅力行的道德意志方面体现的美德。可以说这些美德从民俗中产生,在民俗中传播、完善,还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人们处世立身的准则和奋发前进的动力。

3、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又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民俗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其中以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最为突出,其娱乐功能还和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尤其是节日民俗文化的竞技民俗文化。

五、民俗文化的作用

1、规范作用。大至国家、地区根据国家宪法,结合民俗制定的法令制度,自治区规定的特殊制度,小到乡村的乡规民约都是对社会成员行为和仪态的规范化作用。比起法律道德,一是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二是潜隐不露。比如,广西金桂山婚俗中的“爬楼”婚恋习俗。这里房子多为二层楼,女孩成年后就住到舒适的吊楼上,姑娘在此社交、绣花、织锦带。小伙子看中姑娘不走大门进屋上楼,而是爬上吊楼与姑娘对歌。姑娘细辨歌声,如果是意中人便打开楼门,小伙子正欲爬楼,姑娘立刻向他伸出相助相爱的手拉他上楼。如果姑娘尚无意中人,会以歌试探,以歌声连结两颗心。姑娘如果不喜欢,而小伙子又赖着不走,姑娘则会以水泼。当然,爬楼有规矩,已结婚成家的不许爬楼,订下婚事的姑娘不允许非自己的恋人爬自己的楼。这种乡风对于培育正常的感情婚姻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2、凝聚作用。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州具有相同心理素质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壮、布依、朝鲜、侗、瑶等族都过此节,而五大州华人圈的中国人也过此节。除夕之夜,家家团聚,吃团圆饭,唱守岁歌,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央台的春节晚会成了年夜饭中最有凝聚力的“饺子”,辞旧迎新,人们通过各种传媒互相拜年问候,整个中华大地融和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河山福满门”的祥和气氛中。

第二节 服饰民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的。从广义上说,“衣”是服饰的总称,服饰主要是由服装与饰物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裤、裙、帽、鞋、袜等组成的服装;另一部分是由人体的头、手、足、颈、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绘和装饰的各种饰物组成;而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

早在古代中国,服饰就是人的身份的标志。过去“官有官服,民有民衣”,各种身份、职业的服饰差别很大。人们可从官员所着的官服,判断出他是文官还是武官,而且知道他属于哪一品官。例如,在清朝,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九品”。文官的服饰全以鸟为图案:鹤代一品,锦鸡表二品,孔雀显三品,鸳鸯示四品,白鹇为五品,鹭鸶是六品,鸂鶒(xichi)指七品,鹌鹑系八品,蓝雀属九品。武官的服饰则以兽为图案:一品有麒麟,二品现狮子,三品出豹,四品藏虎,五品隐熊,六品配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生海马。后来简化为:一至三品绣九蟒五爪,四至六品绣八蟒五爪,其余三品绣五蟒四爪。

在服饰民俗中,除日常服饰外,还有特殊的服饰,即婚服与丧服。婚服为结婚的新人在喜庆佳期所穿的服装(主要是新娘的服装),它服从于婚俗的要求,具有更广阔的民俗意义。丧服,一是服丧送葬人的服装;一是死者的寿衣。前者为孝服,后者为寿服。孝服有近亲、远亲及一般邻舍朋友之分,有重孝和轻孝之分:有帽衫俱全的全孝服,有帽无衫的半孝服。孝帽,姑娘与媳妇也有不同,孝带的长短、挂左还是挂右,也有讲究。白布包鞋,有全包的,有后跟有一段红的,有只包鞋尖一段的。丧服中的五服,以亲族关系的近蹴而定。寿服也有男女长幼之分,北方无论死者死于暑夏还是严冬,寿服都是棉衣,以便使死者能在阴司过冬。一般在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都要里外换新,一是结婚,一是临终。穷者也要设法做到这一点。第三节 饮食民俗

陶器、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炊具、食具、酒具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烹饪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味道的调制也越来越重视。

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饮食民俗继续向前发展,中国烹饪技术在经过几千年来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现已形成了苏菜(江苏菜)、湘菜(湖南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安徽菜)、川菜(四川菜)、粤菜(广东菜)等八大菜系。各民族、各地区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民俗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食俗传承下来后很难改变,如生活食制中的一日三餐,礼仪食俗中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相沿至今仍继续流传着。在饮食风俗中,有一些习俗体现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第四节 居住民俗

北京的三合院、四合院,造型独特,居住几百年,许多院落至今还保留了历史上各代汉人的住房建筑风格,是北方汉族民族的典型代表。四合院的选址是按照后天八卦的说法。尽管民居的选址千变万化,但要求通风、采光以及居住合理是一致的。

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汉族居住民俗的又一道风景线。自古以来,穴居就是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一种居住方式。黄土高原的窑洞有三种类型:①靠崖窑,始于原始社会依靠陡崖土壁挖掘出的横向水平穴。②地坑窑院,也叫天井窑院,先挖一个或几个长方形或丁字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垂直面上开凿窑洞。③锢窑窑院,指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锢窑,用数座锢窑构成院落称之为锢窑窑院。这种开凿而成的穴居建筑在选址中,特别有讲究。首先,必须坐西北朝东南,躲开正北南子午线,据说是为了避邪。其次,土质的选择也极为关键,黄土生成的历史越久远,土质就越坚硬,越有利于窑洞建筑。

江南水乡的南方汉族民居多用砖木砌成,或以茅草、竹子盖成。一则因天热多雨,地面潮湿,同时也因当地竹、木资源丰富。山区住两层楼的居多,多为木质或竹质,上面住人,下边养牲畜。

我国各族人民居住习惯各有不同。有的民族长期没有定居。如过去蒙古族牧民就长期游动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居住的蒙古毡包,以木杆为骨架,罩以羊毛毡顶,周围也是毛毡围墙,根据气候和牧场的变换随时搬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过去游动性也很大,他们住的帐幕式的仙人柱,就经常以马为运输工具搬动。仙人柱是用十根五六尺长的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上面盖上狍(pao)皮、芦苇帘、桦树皮等。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带耳锅煮肉。屋顶开小孔流通空气。这些圆顶帐式房舍,可称为穹庐式,它是游牧与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通常居住的形式。西北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牧民也有类似的居住形式。柯尔克孜称“勃孜吾”房舍,便是以红柳作栅栏的,呈方格形,围上芨芨草的帘子,再覆以毛毡,有天窗和活动毡盖。夏日移居平原沿河流域,冬日则迁到向阳的山谷。

南方竹楼,又是一种居住类型。黔东南苗族房屋,有平房和楼房两种。楼房多为吊脚楼,建筑在坡地上,楼下不住人,堆放杂物和牲口。壮族传统住房为高架式楼房,史称“麻栏”。麻栏建筑多用木桩或竹桩做成底架,离地面很高在底架上建筑住屋,楼上住人,楼下畜养牲畜、堆放杂物。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乃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jiu)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座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mie),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三、四幢组成一个院落,中央住人,二、三幢客房为男女阿注偶居之所,第四幢是经堂,为念经、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第五节 岁时节日民俗

一、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确定夏历(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因此称为新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为迎接春节,从城市到农村,人们进行各种准备活动。在农村,节日的准备工作一进入十二月就开始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家庭要清扫房屋、洗衣拆被,以示除污去垢,气象一新。家人还要不断地从市场上买回丰富的年货,如糖果、糕点、肉类、水果等食品,以备节日期间的食用、待客。在大城市,节日的准备工作也在很早就拉开了帷幕,文化部门、艺术团体要准备丰富的文艺节目,电视台排演各类型晚会,各大公园开办传统的“庙会”,为游客提供比往常多得多的娱乐项目,百货商店更是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调配商品以满足节日市民的需求,曾有一项统计说,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在中国各地,人们过春节有着许多不同的传统习惯,但是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不管是北方、南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用开水煮熟,加上调料,全家人坐在餐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

除夕要守岁,在这一夜人们是在欢乐中送旧岁迎新年的。过去,在新年到来时,人们燃放爆竹,以示庆祝。春节放鞭炮,汉代已见记载,宋代更加普遍。宋代由于火药发明,改用“纸卷裹火药,燃之发声”,声尤震惊,故称“爆仗”。现在这种源于驱邪的习俗,由于安全和污染的原因,在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市区已禁止了。到了初一,全家老小换上节日盛装,开始迎接客人来访或外出拜年。见面时,相互以“新年好”、“春节好”等吉祥之词相敬,然后请回家中,吃些糖果、喝些茶水,谈谈家常。如果在过去一年里,亲友之间曾发生过什么纠纷,只要春节去拜年,那就是彼此谅解了。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地方演戏,放电影,有的地方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赶庙会,到处是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当然人们更多的是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各电视台在节日期间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观看的精彩节目。

贴春联、年画、点花灯,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活动。新年挂年画的习俗起源很早,为求喜庆吉祥;同时,相传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的门神,唐代以前多以桃符画门神贴于大门,用来驱灾避邪。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用题诗或联语来代替门神称“门联”。明代以后,门联改名春联,且题写春联之俗更盛。春节期间的灯会也是一项十分热闹的活动,花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品,历代制灯工艺也很兴盛,花灯上印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风景、英雄人物等内容,而且灯的造型多种多样。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及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指正月十五,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意,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因元宵节的主要节 俗活动有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赏灯等,故称“灯节”。此外,还有耍狮子、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元宵节张灯习俗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当时已有油灯、漆灯、燃香、点蜡等,灯明如昼,如有月色,灯月交辉,观灯则更具乐趣。谜语在我国早已流行,秦汉时期已较普遍。宋代开始把谜语贴在花灯上,成为灯谜,让人猜测,增加节日的雅趣。元宵在南方多叫水团、汤团、成为民间重要节日食品与点心,今民间认为吃汤团有家人团圆、幸福吉利、新一年圆满顺遂之意。

三、清明节

属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节期在公历每年4月5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已节的风俗,主要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及插柳等。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扫墓拜祖在先秦已有,秦汉时多在寒食节进行。明清以来扫墓活动增多,不仅扫自己先祖的坟墓,且拜祭历代功臣,皇帝派大臣祭黄帝墓。今清明节则为革命烈士扫墓,举行纪念活动。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约始于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传说汉武帝引进后庭,常作祈祷千秋之寿的祝愿活动,因此,本名千秋,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古代清明节还举行打马球和踢足球等活动,称为蹴(cu)鞠。宫廷多由宫女踢球;军队也举行蹴鞠以此习武娱乐。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因古代“端”与“初”同义,午与五同音,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此外,端午节还有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沐兰节、端阳节等名称。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诸说并存,但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广泛而深远,今之竞渡即源于此。端午节期间,民间有划龙舟、吃粽子、饮黄酒、采菖蒲等习俗。

龙舟竞渡主要在汨(mi)罗江,每年都举行竞渡仪式。人们抬龙舟到屈原庙朝祭,再下水竞渡。竞渡习俗在南方普遍。吃粽子起源于古时投五花粽于汨罗江,是为了赶开蛟龙,唐宋以来,粽子是端午节时人们喜吃的节令食品。饮雄黄酒庆贺端午,驱毒杀虫,有驱除邪恶之意。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旧多作中药。民间谚语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由于端午节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止疾病,因此无论南方、北方人们都有悬白艾的习俗。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医家用针灸百病,故曰灸草。插艾叶于门旁,以除毒气。春月采嫩叶作菜食之,治一切恶气,长服止冷痢。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天正是农历秋季正中,故名。民间俗称八月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大节。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主要活动有祭拜月神、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早在汉晋时民间已有赏月之举,当时人们认为,秋天空气清爽,是赏月的佳节。月饼原为我国南方市民的点心食品,后流传全国。月饼原为祭奉月神的供品,吃月饼有团圆之意,亲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

六、泼水节

傣族清明节后(四月十三至十五)的泼水节更与众不同,共进行三天。第一天有堆沙浴佛活动,表示祈求丰收,不泼水。人们盛装集拢江边,看龙舟比赛,优胜者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狂欢跳舞。第二天最为隆重,是泼水日,上午十时左右开始,男女老少,携盆桶上街,在路边舀水,互相泼洒,表示互相祝福,免除疾病,风调雨顺。晚间举行盛大游艺晚会。第三天是“高升”和“丢包”。“高升”如同北方的起花炮之类,点燃后飞入高空,不过它是许多竹筒装入火药,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点燃后向高空飞升。“丢包”是男女青年的游艺恋爱活动,姑娘站一边,小伙子站一边,互相丢抛花布缝制的大荷包,嬉笑传情。

除此之外,还有重阳节、腊八节、七夕、中元节、冬至节、庙会以及少数民族的许多节庆。

第六节 人生礼仪民俗

一、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生的开端之礼,是为获得进入社会的资格而举行。这种礼仪一般包括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成长过程的一些礼仪,实际上主要表现在产妇和婴儿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求子、怀胎、分娩、报喜、命名、满月、抓周及洗礼等仪式。其中满月、百日较为隆重,“满月”,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为孩子做满月酒,是汉族的一种育儿礼仪,做满月时,来祝贺的亲友要携带食物、小儿衣饰等礼物,为庆祝家庭添人进口的大喜事,满月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将婴儿抱给来宾看望,表示答谢意愿。婴儿诞生100天为“百日”,本身含有祝愿孩子长寿的意思,人们又把“百日”视为一个新的起点,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婚嫁礼仪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它构成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婚姻礼仪作为一种 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一些恶风陋俗也会凭借旧的社会残余势力因袭衍留下来。

古代婚嫁以聘婚娶的形式最为普遍,就是男子以聘的程序而娶,女子因聘的程序而嫁。其程序有六,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纳征是指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汉族婚嫁大体经历介绍、相恋、认亲、结婚4个阶段:

1、介绍:青年男女进入谈婚论嫁年龄时,亲戚朋友便相继提亲,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从职业、学历、能力、家境、人品、收入、相貌等方面选择。如认为对方条件较满意,便约定时间见面。

2、相恋:青年男女介绍相看后,如同意,就进入恋爱阶段。双方通过频繁接触,加深了解双方的性格、爱好、品行等。城镇多数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

3、认亲:也叫订婚。当男女青年相恋达到情投意合时,由男方家长提议“认亲”认亲这天,双方父母、直系亲属到场,相互介绍,还要在家中或酒店摆酒席,并商定择吉日良辰结婚。男方视其经济状况要给女方适当的聘礼。

4、结婚:又叫“迎亲”,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以及吹打鼓乐,场面极为热闹隆重。

目前的结婚仪式主要程序是:到了结婚正日,由新郎家的一位长辈带领9人,拿着“离娘肉”(用红线扎好的猪肉约6斤和4棵去皮大葱),坐车去接新娘,后面跟着录像车。到新娘家后,新郎换上婚礼服,新娘新郎吃“喜面”,在面条里打两个荷包蛋,一人吃一个。新娘家要将“离娘肉”割下一半,另一半重新扎好带回。新娘要由娘家哥哥抱上车,娘家妈妈不送姑娘,不参加婚礼。新娘接到婆婆家门口时,先鸣鞭炮,迎亲队伍迎上前去,新娘在新郎陪伴下,身着婚礼服,手端红色脸盆走到婆婆面前,先给婆婆头上带一只红花,后将红脸盆送给婆婆,婆婆接盆后,要给儿媳红包。随后,送亲的人们便抬着新娘陪嫁的衣服、家电等进入新房。新娘新郎要上床“坐福”将一把斧头放在被褥下,坐在上面,约10分钟后离洞房去酒店。车到酒店也要鸣放鞭炮。酒店正厅左右两侧坐着双方老人的单位领导。主持人宣布结婚典礼开始,新娘新郎伴着音乐走进正厅前方。先由童男童女上台为新娘新郎戴花;在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双方老人讲话;单位领导祝词;新郎新娘交换信物;夫妻对拜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向父母、介绍人、来宾敬礼。典礼结束后,酒席开始。酒宴一般为16个菜,四喜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席间,新娘新郎要逐桌敬酒,男女双方老人要出资慰劳厨师,当地俗称“赏钱”,厨师要给娘家人的酒桌上“赏菜”二盘。并且要“回席”,就是将一桌菜肴分装起来,娘家人离席回走时带回。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保留着“回门”的习俗,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回门即算婚礼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

三、寿辰礼仪

寿辰俗称“过寿”、“过生日”。70年代前,过生日,只是早晨吃几个熟 鸡蛋、面条,意为长寿面。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老人、小孩、中青年重视过生日。小孩过生日,家长给孩子买生日礼物,礼物多为学习用品、玩具、衣物等。还要吹蜡烛,唱“祝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有的亲属也送生日礼物。

汉族人注重60大寿和66大寿。60大寿要宴请亲朋。66岁生日要用6两肉、6两面包、66个饺子给寿星吃,并邀请亲朋好友喝祝寿酒,一般在家里或在饭店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席间,客人要向寿星敬酒,献歌,分吃生日蛋糕,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四、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按照民俗学的说法,既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社会。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尤其是长辈的丧葬礼仪。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礼礼仪:从初终到大殓(lian)、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其中出殡较为隆重。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礼送奠(dian)仪,以示哀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丧葬礼仪的一系列程序主要有:

1、报丧:人临终前要穿上装老衣服,断气后,送至医院太平间存放。

2、吊丧:死者生前好友、亲属得知噩讯,都要前往吊唁,亲属臂带黑纱,腰系白带。

3、守灵:死者未火化前,亲属轮流守候死者身边,守灵3天。

4、出殡:出殡日清早,亲友跪于灵车前,众人将死者移入棺匣抬上车,长子上灵车后,又手执着死者遗像站立。火化前,亲友瞻仰遗容,进行遗体告别。火化3日后,子女要到骨灰存放处祭祀,当地俗称“圆坟”。以后每7日为一祭日,共五七。逢周年要祭奠,当地人对烧3周年祭祀很重视。子女为死者尽孝,3个月内不办喜事,不着艳装。

回族普遍实行土葬。至今,回族死亡皆按伊斯兰教风俗安葬。一般人家丧期不过3天,以体现“亡人为土安”之意。要请阿訇(hong,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回族公用墓地。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月日祭日。

五、礼节与禁忌

汉族礼节,路遇熟人,要握手互致问候。客从外来,全家热情相待,为客人敬烟、沏茶。亲朋邻里逢喜事,要前去庆贺。遇病、灾,要去探望、安慰。禁忌:干活时,忌与人握手。访友,忌在吃饭和午休时间访。正月里忌剃头。招待客人菜肴忌单数。丧宴菜为单数,忌双数。

满族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路遇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小辈要给长辈请安。小辈要给长辈装烟。亲友见面,握手互致问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礼。满族以西为上,室西炕上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杂物。禁忌:打狗、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近些年淡化,与汉族无多大区别。

回族讲究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等,禁在人前袒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

下载中国民俗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民俗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民俗文化学案

    《中国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1、2》学案学习重点: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族节日。学习难点:体验并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一、概述 1、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自始至终,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衣、食、住、行等传统,无一不显示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

    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 讲解线索: 【民俗村概况】-【维吾尔族风情】-【藏族风情】-【蒙古族/金戈王朝】-【民族村寨表演:黎寨-佤寨-摩梭寨-侗寨-傣寨】-【大型表演:东方霓裳/龙凤舞中华】 各位游......

    浅析中国民俗文化(5篇)

    略谈中国民俗文化——重阳节 姓名:刘蛟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108班 学号:110107806 摘要: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阳节在......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

    中国民俗文化村专题

    中国民俗文化村各位游客: 大家好!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