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俗文化(5篇)

时间:2019-05-15 05:0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中国民俗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篇: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略谈中国民俗文化——重阳节

姓名:刘蛟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108班 学号:110107806

摘要: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关键词:重阳节 溯源 历史习俗 寄托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情感。古人“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簪查菊花、吃重阳糕、佩戴茱萸、放风筝等。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现在只就它的部分内容赏析。

一. 重阳的溯源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阙如,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先秦说 当代学者大都认为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都是根据屈原《远游》中的两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另一个重要根据载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祇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这里虽然没有提及重阳,但已表明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敬飨天地、祭祖。

在先秦文献中尚未见到任何关于重阳节的确切记载,所以先秦说只能算是一种假说而已。

西汉说 据晋人葛洪假托西汉刘歆所撰《袭警杂记》上记载,西汉初年,宫中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其文是: 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叚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二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这两则记叙都是笔记体小说,而且是晋人所著,不足以证明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了重阳节,但却反映了晋代确实有了重阳节的习俗。

东汉说

重阳节起源于东汉的记载颇为充分。最早的记载当属《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是东汉 桓灵时期的人,此书专门记载一年十二个月里的民俗活动。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东汉时期九月九日有采菊的习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重阳节。

当然,最准确最详细的记述当属东汉末三国时期曹丕的《与钟徭书》,在这封信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九月九日”,“俗嘉其名”,而且提及“享宴高会”的活动,以及“食秋菊之落英”以求“辅体延年”的理念。可见,东汉末期重阳节的习俗,已经很为流行。

魏晋以降,重阳节已风行天下,在文献中屡见不鲜,譬如,西晋周处之《风土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祛除不祥。”此处直截了当地将“九月饮菊花酒”指为“汉俗”。

至于重阳节的发源地,文献中没有记载。近来有人说重阳节起源于今天河南的上蔡县。其根据是《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说:汉高祖四年置汝南郡,治所在今上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今天的上蔡。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0月4日的重阳节,专门发行了一套特种纪念邮票,邮票的首发式特意选择在上蔡县举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更是于2005年12月授予上蔡县“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称号。

二. 重阳节历史

(一)形成期——东汉六朝时期

六朝是指魏、晋、宋、齐、梁、陈。从东汉末到六朝,是一个社会大**、大分裂的时代,民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人们对生命短促的恐惧使得以祛除灾患的重阳节,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服食茱萸和菊花让自身远离灾患,让生命得以延续,所以在节俗中仍有迷信禁忌的成分。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动又削弱了汉代儒家神秘主义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此时的民众更加注重对自我生命的审视和把握,更加看重现实生活的享受和人伦亲情的抒发,所以此期的重阳节是禁忌和欢乐并存的一个节日。这时期有别于后世的习俗主要有二,一是妇女假日,一是重阳骑射。

(二)鼎盛期——唐宋时期 隋唐是我国第二次大统一时期。唐代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游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也使民众的心态渐渐变得欢乐而有信心。重阳节真正从迷信禁忌中解放出来,变成纯粹的玩赏游乐的节日,是在唐代完成的。宋代虽与辽、金、西夏并峙,但中原和江南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超过前代。社会经济的客观基础与民众心理的主观基础共同支撑起了唐宋节日游乐繁荣的局面,原来的恶日恶月的禁忌节日也增添了玩乐游赏的内容,并渐渐成为主流。所以唐宋时期,是重阳节习俗的重大发展时期,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定假日

重阳节自出现以来,一直是传统的民间节日,受到历代的重视。但是,直到唐代中叶,才正式确立重阳节,官方布告民间重阳节为“三令节”之一,成为法定假日。唐政府不仅规定重阳等三节为法定节假日,还为官员集体游乐提供经费,可见对重阳节的重视。

2.郊游宴饮

唐代民间以重九郊游野宴为主。北宋时,朝廷重九日有所谓“国家大礼”,即以九日宗祀明堂。所以朝廷大举重阳宴,官厨忙着做“重阳糕”。南宋则有重阳“赏灯之宴”。据《武林旧事》记载,宫中惯例于九月八日、九日作重九灯宴,在宫中的庆瑞殿中分列万盏菊花,并燃菊灯。

3.曲江祓禊

唐代京城长安过重阳节的时候,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去曲江池祓禊。每逢上巳(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重阳(九月九日)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来此游赏,樽壶酒浆,笙歌画船,宴乐于曲江水上。“桃花细逐杨华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便是诗人杜甫对这里自然景色的描绘。可惜经过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曲江园林遭到严重破坏,北宋时已变成农田。现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禾苗青翠,绿茵被野。

4.重阳竞射

唐宋时期发扬了南北朝重阳骑射的传统,在每年的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进行射箭比赛。唐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说:历年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射箭,射中鹿的奖赏一匹马,获第一名的奖赏绫罗,其他各名奖赏有差。据《唐会要·大射》记载:贞观十六年(642年)九月九日,唐太宗赐文武百官五品以上于玄武门外射箭;先天元年(712年)九月九日,唐玄宗御临安福门,观赏百官射箭。后因开支过大,曾一度废止,但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下诏解禁,依旧于重阳举行竞射活动。直到宋代,我们还看到宋祁有《九日宴射》诗,说明重阳骑射遗风至迟在宋代还保留着。此后,史籍中就未见记载。

(三)延续期——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的第三次大统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同时,中原人口也开始向北方边疆地区流动。这使得原先相对隔绝的各族节日、节俗也互相渗透,逐步交融在一起。虽前后有两个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但汉族仍是主体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继承和发展了过重阳节的习俗传统,并且表现出新的特色。

元代在每年的上巳节(三月三日)和重阳节(九月九日)于各州县通祀三皇。宋代是在不同地点祭祀三皇,元代则把三皇供在一个殿(三皇殿)里一起祭祀,还配享勾芒、祝融、风后、力牧诸神。这说明蒙古族和汉族有着共同的神灵崇拜和节俗文化。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祭祀制度,也在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明代尤其重视祭祀北极佑圣真君。据说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成祖朱棣在靖难之时,都曾多次得到玄武大帝的显灵佑助。所以明代统治者对北极佑圣真君特别敬重。

清代燕京(今北京)重阳节游宴之风不亚于盛唐。《燕京岁时记》中说:“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静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四)衰落期——近代时期

进入民国以后,先是军阀混战,然后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生灵涂炭,再加上国共两党的三次内战,以及灾害频仍,人们已无心欢度重阳等佳节。民国二十五年山东《临邑县志》记载:“农家青年不识‘重阳节’,曰九月九日乃围猎日。盖敝邑旧有此俗,今以土匪故,遂罢。”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采用西方公历重视革命传统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古老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外都被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20世纪70年代,由于左倾思潮泛滥,强调“破旧立新”,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重阳成了可有可无的历史名词。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社会对重阳节又开始重视起来,并努力发扬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

三. 重阳节的习俗

(一)登高野宴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可以说,是重九习俗的核心,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黄菊送爽。时逢佳节,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满目青翠之中夹杂着点点红叶,重阳之际,郊游登山,既可以陶冶情趣,又能够健身强体,激发爱国热情。

1.重阳登高内涵 首先,顾名思义,“登高”就是去高处登临。那么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较高的地方就可以了。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有的地方还有城楼,亭台楼阁可以代替。

其次,“登高”就是寓意“步步高升”,这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登高的原因所在。登高还特别受到老年人的重视,这是因为“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2.重阳登高的源头

一般认为重阳登高源于桓景避灾。北宋时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桓景。”明代也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费长房教桓景避灾。”从古至今持这种看法的人甚多。其实,登高是一项古老的活动,起源于狩猎。先有登高习俗,后有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

文献资料充分说明重阳登高始于东汉末至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有“享宴高会”的说法。三国魏钟会《菊花赋》中说:“秋季初九,日数将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说的较为明确:“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这些都说明重阳节一出现,登高野宴就已蔚然成风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论断:重阳节的正式形成是以群众性的登高习俗的出现为标志的。

3.重阳登高与宴饮

重阳登高,人们不单是登高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后来蔚成风气,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野餐节”。即或不去登高的人也要在家中或官署宴饮。重九设宴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东汉以来一直很流行。

汉献帝就曾在重阳赐宴群臣,晋代征西大将军桓温曾于某一年重阳节在龙山上大摆宴席。唐代帝王也喜欢登高宴饮,他们喜欢登临的是长安南郊慈恩寺里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里的曲江亭等处。不仅朝廷在重阳设宴,不少地方官员也在重阳登高宴饮,招待属下。唐代欧阳詹在《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史序》中说:在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三大节日里,“(皇帝)赐群臣大宴,登高临川,与时所宜。洎四方有士之君亦得自宴其僚属。”这里的“四方有士之君”就是指地方官员。宋代重阳日也在宫中给百官和宗室赐宴,赐宴时,也如唐朝一样,官员们按官职高低按排座次。直到清代,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都继承和发扬了重阳设宴的传统。雍正五年(1727年)的重阳节,雍正皇帝在正大光明殿给诸王及大臣赐宴,还给参加宴会者赏赐雍正四年重阳设宴上所作御诗的刻印本一册,以及绫罗绸缎等物。

(二)把酒赏菊

饮菊花酒、赏菊都是重阳节传统的用来辟邪的民俗活动。于是,又称重阳为“秋祓”。从古至今,菊花始终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角色,愈到深秋季节,菊花 愈开得茂盛、鲜艳,给秋风萧瑟的园林增添了一番景色。正因为如此,人们爱菊、赏菊、食菊、咏菊,以菊言志,讴歌似菊花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高贵品质。

1.释菊

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至少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元稹《菊花》诗云:“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萧瑟秋风中,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凌霜开放,独立寒秋。因此,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自古就爱菊花,把它和兰、梅、竹一起称为“花中四君子”。菊与九月九日联系在一起始见于汉代。《四民月令》中有“九月九日可采菊”的记载,表明重阳节最初兴起的时候,菊花就进入人文领域,成为节令物品。从此以后,真可谓无菊不成重阳了。

2.赏菊

赏菊是人与自然的交流,赏菊可陶冶情操。菊花美丽多姿,品格高尚,不与桃李争春,不与荷花比美,不与牡丹斗艳,不与兰花竞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赏菊颂菊。

魏晋南北朝时期,赏菊之风流行起来。魏文帝给友人送去一束菊花作为重阳礼物,供其观赏。尽管赏菊之风早已流行了,但后世总是把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联系起来。他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只做过几任小官,就脱离官场,回到乡村隐居躬耕。陶渊明房前有个大菊圃,每逢秋日花开之时,附近的乡邻常到他家作客赏菊。宋代以后,人工培养菊花的风气蔚然成风,菊花的品种也大大超过了前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都重视赏菊。明清时期的赏菊之风与唐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文学家张岱曾记述山东地区的赏菊之风,仅张氏的园圃,就种满了各式菊花。他不由惊叹:“真菊海也!”

3.饮菊

由远古沿袭下来的九月丰年庆典活动中,饮酒狂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内容。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是驱灾祈福的“吉祥酒”、延年益寿的“长命酒”。《太清纪》称:“九月九日探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还有喝菊花茶的习俗。唐代茶圣陆羽与一代诗僧皎然,经常在一起品茶论道。皎然有一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短短20个字,重阳饮菊花酒与品菊花茶孰更为高雅,一语点出:俗人泛酒,雅士品茶。秋高气爽之日,于山寺之中,观落英缤纷,菊黄满地,与陆羽雅士,对饮手中菊花香茶,庆重阳佳节,其中的茶香高洁岂是泛酒众俗所能体会到的?

4.爱菊

菊花进入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首先,菊花有药用价值。菊可医治膝风疼痛,并能祛热解毒,延年益寿。其次,菊升华为隐逸退让的道德文化。作为千古诗人的隐逸之宗,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挣脱污浊政治环境,毅然弃官归田的范例。诗人植菊、赏菊、采菊、爱菊,借一瓣纯黄纤弱的馨香,保留的是诗人幽独的品质和人格的独立。再次,菊花还被人们赋予了外柔内刚、凌风傲雪、坚贞不屈的君子品格。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曾把菊花比拟为君子豪杰:“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茞。”杜甫有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三)配插茱萸

配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又一民间习俗,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晋代。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民间流行在重阳节插茱萸以辟邪。这与端午节的插菖蒲、艾蒿有异曲同工之妙。

1.茱萸的价值

古代重阳节的茱萸一俗,主要有三种功效:一是花房颜色鲜艳,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给人嗅觉的舒服感;三是茱萸有药用价值,茱萸浑身是宝,除花、果实外叶子也能治病。在重阳节俗里,茱萸又被人们赋予了人文价值,就是可以辟邪。

(1)茱萸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认为吴茱萸味辛、苦,性温热,有小毒。鬼肝脾胃肾经。其辛散苦降,大热燥烈,主人足厥阴肝经,长于暖肝散寒、湿经止痛、疏肝下气、制酸止呕。且可温暖脾肾、助阳止泻。茱萸是一种具有弄个列香味的植物,有驱蚊杀虫的功效,放在身上,可以避蚊虫叮咬,所以它的药用价值日益被人们重视。(2)茱萸的人文价值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茱萸当作饰物。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礼志六》岁时杂仪载:“九月九日,„„又研茱萸酒,洒门户以禳。”

2.茱萸的用法

佩茱萸 就是以红色而细小的茱萸籽,装入小布袋中,或挂于胸下,或佩带于腰间,或挂于手臂。其从袋中发出的浓烈香味,令人心醉,又达到防病治病作用。这种“茱萸囊”,在淮河下游和黄河中下游,一概俗称为“香荷包”。

重阳节兴起后,佩茱萸之俗风行天下。《西京杂记》、《续齐谐记》等中都有佩戴茱萸的说法。《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条在引《续齐谐记》后谓:“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是说,当时带茱萸尤其在妇女中盛行,此俗后代一直在流传。

插茱萸 就是将茱萸插戴于头上。这是魏晋以来兴起的重阳节常见的习俗。《风土记》中对此已有记载。人们耳熟能详的自然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诗人李白有《宣城九日》诗谓:“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此诗是李白晚年流落在长江流域宣城时所作,反映了老年人也有重阳以茱萸插发的习俗。直到清末,此俗犹存。秋瑾《九日感赋》云:“思亲堂上茱萸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食茱萸 古人常将茱萸的一种拿来食用,故将这种茱萸命名为“食茱萸”。山茱萸、吴茱萸是不能食,只能作为药用的。对茱萸的食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它为佐料,用于鱼、肉中,制肉酱。第二种是用茱萸来制饼、制糕。唐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云:“风俗尚九月,此情安可忘。菊花避恶酒,汤饼茱萸香。”“汤饼”即汤面,就是今年天的面条。“汤饼茱萸香”,是说面条中因放了茱萸调味品而又香又美。

近代以来,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这个变化大约要从重阳节俗重心的迁移中去理解。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辟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超过了“辟邪翁”(茱萸)。

(四)重阳食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它同样是“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古代中国 以农立国,到了重阳前后,秋收完毕,欢庆丰收,家家户户要做些米糕、面饼、豆子馍之类以馈赠亲朋好友。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发酵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旗子,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成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发面的重阳糕,如今称为“发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

1.重阳糕的起

重阳糕虽起源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不叫糕,而称为“糍”、“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糍,稻饼也。”据杜台卿《玉烛宝典》载:“食饵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秫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即最早是缘于九月黍类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拜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敬神祭祖的秋祭习俗的起源。

2.重阳糕的寓意

从九月九食饵到重阳食糕,看起来似乎知识字面上的变动,实际上它隐含着重大的社会变化。在民俗观念中食蓬饵有抵御灾害的作用。六朝之后,随着社会文化的世俗化,人们更注重现实生活的顺遂、幸褔。糕在汉语中谐音“高”,于是“糕”就成了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象征宝塔,象征“九重天”,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了“登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

重阳还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俗谚说:“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与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重阳节妇女回娘家食糕,表面上的意义是团聚、热闹,其隐含的原始寓意是向父母家族祈求生殖力量。重阳糕犹如社饭,都体现着生命的意义。

3.食糕习俗的流行

重阳食糕的习俗,至唐代已很流行。唐代的重阳糕是何式样,不得其详。到了宋代,重阳糕已经基本形成定制。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二社(春社、秋社)、重阳尚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可见其用料繁多,造型考究,与今日之生日蛋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清的重阳糕花色更多,但仍保留了宋代时的风格。明代的重阳糕很大,范榜《宛署杂记》载:“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其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有些人家还在重阳节向已经出嫁的女儿馈赠重阳糕,一般是送两只大的,九只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谈到“重阳节花糕极盛。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重阳旧俗又在各地逐渐恢复,重阳糕又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人们一般以皮料(精粉)、酥料(精奶、大油)、饼馅(枣泥、葡萄干、桂花等)制作各式重阳糕。其外形美观,质地酥软,且有干鲜果的混合异香,甚是美味可口。

(五)纸鸢飞天

风筝,南方称纸鹞,北方称纸鸢。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电的发现就与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雨中放风筝有关,正因为如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把它编入了《中国科技史》。尽管在风筝的历史发展中,也曾被用于军事活动,但自唐代风筝普及于民间以后,娱乐就成为其最主要的本质功能之一。放风筝可以给人们,尤其是儿童带来无限的乐趣。

李斗《扬州画舫录》载:“九九重阳日,城中士女,接踵连肩,翩翩游赏,放风筝终日不绝。”清道光四年《广宁县志》载:“(九月)九日重阳节„„童子放纸鸢,或鹰、或燕、或蝶、或人物。有名响弓者,用藤削薄,屈而为弓,悬于其首,半空嘹亮,响彻云霄。”重阳节放风筝也是台湾颇为流行的习俗。当地有这样的俗语:“九月九,风筝满天哮。”清人郑大枢在《台湾风物吟》中描述台湾当时的重阳风俗说:“黄菊正开秋未老,满天纸鹞竞飞扬。”

北方也有许多地区在重阳节期间放风筝,在某些州志或县志中有关于重阳放风筝的记载。这些记载尽管比较简略,未作细节描绘,却指明了放风筝是重阳节必有的节目。如河南《清丰县志》载:“‘重阳’,士大夫仿古遗事,率登高饮菊花酒,儿童放纸鸢为戏。”清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载:“(九月)九日,儿童登高,竞放风筝,曰迎寒。”

北京是全国的风筝盛地,不但风筝制作精良,且风筝市场十分繁荣。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毽儿等物。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燕、飞虎之类,绘画极工。„„有带风琴锣鼓者,更抑扬可听,故谓之风筝也。”

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戏,它还与民众祈福的心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地方,放风筝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于村头摆设香案,村民一起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这些寓意和图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所以放风筝也叫“送吉祥”。

与“送吉祥”风俗相反的是“放晦气”。所谓放晦气,就是放飞者把自己的不幸、烦恼和灾难写在风筝上,风筝升空后有意扯断或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飘走,这样也就把“晦气”放走了。风筝落入谁家,谁家便认为沾上了晦气,是不吉利的事情,要面临灾难。这时风筝主人要带上礼物到房主家赔礼道歉,然后取走风筝,否则,房主就会将风筝扯烂烧毁,表示已经驱走晦气。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地方保留着不同的重阳节民俗特色。唐宋时期在四川曾有过重阳节进行药材交易的习俗。在浙江绍兴一带重阳节却忌讳互相走动。民间在重阳基本上都有祭祀神灵的活动。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都要进行为期三天的扫寨活动。生活早西北地区的土族人民,在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野宴的习俗。

重阳节最重要的人文体现就是敬老。生与死的问题是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生命意识作为人类的基本意识,自远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人是必死的,但又不甘于死,于是就有了上巳和重阳的祈生情绪,这是本于人类对生命的追求、对超越死亡的期待。

从上古时代一直到今天,中华民族一直都传承着尊老敬老的美德。现如今,我国已经快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贫困问题、文化精神生活问题、权益保障问题、参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以及居家养老的问题等等都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就家庭而言,晚辈应该给与老人更多的亲情、温暖、体贴和照顾,不仅要搞好物质服务,更要重视精神慰藉。就社会而言,应该关注老人的新需求,想法设法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他们颐养天年、安度晚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静。

结束语

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疾为目的的登高民俗的开端。他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灾难不可怕,邪恶无所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的人,才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其三,重阳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也产生质的飞跃和升华,派生出历代文人、学着、士大夫借重阳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中国民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2】杜尚侠,重阳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 【3】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J],《民俗研究》1993(2)

第二篇: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浅谈服装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古代对于“衣食住行”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常用的字眼。的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离开这四件事呢?而把衣放在第一位更是突出了“衣”在我们祖先心中无比重要的价值。在最初,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由于有了羞耻之心,衣服才产生了。当然,那时的衣服是最原始和简单的。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衣服也在不断地改变,可以说,衣服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

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通过造型、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手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符号等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为了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的。

五:表现其民俗信仰。在民族信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

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一千多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文化的发展问题。全球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国人普遍的焦虑感,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近几年,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图与全球化抗衡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汉服复兴提供了条件,也危及着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汉服运动不能以一方的观点来看待,其一:汉服复兴有利于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推崇;其二:汉服运动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之心。但是汉服的全面复兴对于当今来说是不现实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汉服运动的开展,如果只把它看作爱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认为爱国是用心,而不是穿几次汉服,喊两句口号。而且,汉服的造价成本较高,很多家庭是难以支付的,这也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中国民俗文化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4、民俗文化的功能:娱乐性、教育功能、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心理调节功能

第四篇:中国民俗文化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大全》的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园本培训,现在我就在此对中国服饰做一总结。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第五篇: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自始至终,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衣、食、住、行等传统,无一不显示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精神!

中国人民自古就喜欢美,服饰文化便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从上古时代到清朝,从简单的衣遮体到旗袍的出现,从单一的色彩到五彩斑斓的色彩出现,不正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化吗。

但服饰所体现的远远不如饮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于是,聪明的人又在饮食上下起功夫来。饺子,月饼,粽子等具有中国传统的美食便迅速传开来。

说起传统美食,首先想到的便是传统节日了吧,例如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中秋之夜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节日活动,例如在清明节扫墓踏青,在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月等,以上种种,不也是对中国民俗文化多样化的体现吗。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许多人开始摒弃中国文化,开始最求一些另类的东西。他们抛弃了四大名著,取而代之的是幼稚无聊的漫画;他们淡忘了七夕,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情人节;他们嫌弃了传统食品,取而代之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更可气的是,韩国人竟把端午节申报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怜的屈原啊,如果他现在还活着,我想他很可能会为了这个国家的文化衰退而自尽

吧。

醒醒吧,当代的青少年们,不要再去迷恋那些低俗的文化了。要知道,你的头发可以染成五颜六色,但你的皮肤却早已注定,身为龙的传人,就应该让巨龙的血脉永留在胸中。身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让它在东方之林永放光芒!!

下载浅析中国民俗文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中国民俗文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之服饰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

    中国民俗文化学案

    《中国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1、2》学案学习重点: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族节日。学习难点:体验并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一、概述 1、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

    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 讲解线索: 【民俗村概况】-【维吾尔族风情】-【藏族风情】-【蒙古族/金戈王朝】-【民族村寨表演:黎寨-佤寨-摩梭寨-侗寨-傣寨】-【大型表演:东方霓裳/龙凤舞中华】 各位游......

    中国民俗文化教学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文化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历史文化专业的任意选修课,与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帮助历史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

    《中国民俗文化》第九章 辅导

    《中国民俗文化》第九章 辅导 第九章民间饮食与民间服饰 第一节 民间饮食 世界上与人类生活最贴近的民俗事项就是饮食。饮食不仅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命,解决人们的温饱,同时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