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

时间:2019-05-12 23:4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

第一篇: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

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幅员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的大国,各地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各不相同,在民俗文化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各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地域系统。民俗地理区划和所有的地理区划一样,可分为单项区划和综合区划两种。单项民俗地理区划如酒民俗地理区划、饮食民俗地理区划、建筑民俗地理区划、服装文化民俗地理区划等等。综合民俗地理区划是从区域民俗文化地理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民俗文化特征的地域差异规律进行的综合区划。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地理环境引起的单项民俗文化的差异。:

关键字:中国民俗文化差异

一、酒文化的地域差异

1.1酒的地域差异:因为气候原因造成的,北方好烈性酒,南方好低度酒;因为产物原因造成的,江浙地区好喝稻米酿造的黄酒,北方地区好喝小麦酿造的白酒;因为酿造气候原因造成的,江苏、安徽等地生产浓香型白酒,云贵等地生产清香型白酒,茅台镇特产绛香型白酒等。

1.2酒桌文化的地域差异: 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酒文化无疑占据了极重要的份额。但酒文化的精髓并不全在酒本身的品质和渊源,更在于它与主体间亲密接触,也就是“酒桌文化”。而由于地域不同,“酒桌文化”也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就稍稍了解几个地区不同的酒桌文化:

山东的酒文化底蕴深厚,山东人创造性地将孔夫子“以礼待人”

“诲人不倦”的思想反映在了酒桌上,令人叹为观止。敬酒人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三小杯白酒,毕恭毕敬地举过头顶,对着客人喊一声老师,如果你不喝,他就一直举着,直到你喝下为止。最厉害的是,随后每人斟上了一大杯(3-5两),而且必须三口喝光,才能开饭。山东省城济南还有一个“规矩”:吃饭前先上条鱼,餐盘一转,头三尾四,鱼头对着谁,谁喝三杯,对着鱼尾的则喝四杯,对着鱼腹喝五杯,鱼背喝六杯。

福建由于天气的原因那儿全年大都喝,而且都是度数较低的本地酒。酒杯是约一寸高的小口杯,一口一杯也能让酒量不大的人感受豪爽。因此,到福建做客是最轻松的。

成都成都人喝酒很豪爽,虽然偶尔会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欢。他们爱好喝“花酒”,一顿饭上6种酒,依次是:杨梅酒、葡萄酒、黄酒、白酒、啤酒、洋酒。喝完白酒,气氛已近鼎沸,接着开始玩花样,如喝潜水艇,就是在大杯的啤酒里,连杯带酒沉入小杯洋酒,然后一饮而尽,即使再大酒量的人恐怕也难以招架。

广西山水独特的地方,吃喝的环境也别具一格,经常席至半途,上来几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跳着跳着就跳到客人面前端起杯子并唱上了祝福的歌,如果你不喝,她们就会伸出芊芊玉指揪住你的耳朵,把杯子往你嘴里直灌进去。

南京人最厚道,先要把自己喝倒,才让客人喝好,最著名的敬酒台词是:我干了,您随意。

内蒙古不时会有人手捧哈达来敬酒,不管认不认识,先在你身

边载歌载舞,你不喝,他就一直跳下去,甚至烧菜师父都会走出厨房,托着个银碗,捧着条白哈达上前敬酒,不喝都不行。

二、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2.1从饮食习惯来看,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得烂烂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烫得温温的。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这是他们对中国饮食的最大贡献。南方人喜欢吃馄饨。饺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个。馄饨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咸菜;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是干辣、酸辣。北方人吃得简单,与地域物产有直接关系。南方追求华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点造成的。

2.2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系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2.3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

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2.4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煲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2.5就烹饪方法来讲,无论是烤、是焖、是蒸、是炖,还是炙、是熘、是炒、是拌,南人都有一套繁杂而讲究的程序,追求的是个鲜、嫩、香、滑,以求满足味蕾的各类微妙体验。北人的菜肴,则以色艳味重取胜,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讲究火候。北方作菜的原料没有南方的种类丰富,也没有太多花样,可便是极其普通的东西,北方的厨师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

三、建筑文化的差异

3.1受厚重实体的牵制。南方气候炎热,民居的墙体、屋顶都可以做的十分单薄、轻巧,建筑空间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可以较自由地伸缩、凹凸,较方便地展延、通透,建筑实体可以顺从地势适用建筑空间种种灵活处理的需要;而寒冷的气候则不可避免的给北方民居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而不便于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不得不呈现规整的形体。

3.2受构架性能的牵制。南北方的宅屋,同样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体系,南方居民用的是穿斗式构架,而北方居民用的是抬梁式构架。北方的厚顶厚墙,以厚重的维护结构起到了稳定构架的作用,而南方单

薄的维护结构则不足以稳定构架,这是北方民居采用承载力较强的抬梁构架,而南方民居采用自身刚度较强的穿斗构架的一大原因。穿斗构架的密集支点和穿枋的灵活穿插,提供了构架较自由的伸缩、展延、重叠、跌落、悬挑、衔接、毗连等灵活性,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空间组合,不同的地形起伏和不同的外观造型。抬梁构架则欠缺这样的灵活性,从结构上约束了建筑形体的灵活度。

3.3受取暖设施的牵制。北方民居普遍采用火炕取暖,火炕需要与灶台毗邻,以便于利用吹火余热,这就导致卧室与厨房的紧密连接而牵制了整幢房屋平面的灵活变化。

四、服装文化的地域差异

4.1颜色上的不同。北方地域寒冷,服装在颜色的设计上偏厚重。这样一来给人视觉上造成舒适的影响,二来北方风沙多,比价耐脏。南方常年花红柳绿,这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衣着服饰颜色较为鲜艳。

4.2薄厚的不同。北方寒冷,所以衣服在设计上会更讲究实用的厚度。而南方比较温暖,所以衣物较薄。

4.3设计风格的差异。由于长期的地理环境影响,北方人崇尚质朴、实用,所以衣物的设计会偏向实用性较多一些。南方本就是生产制造衣物原料的地方,山山水水培养了他们追求美的天性,所以衣物的设计样式会很大胆、新颖,偏向审美性较多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北方人习惯多年都是一件衣服,而南方人几乎一季一换衣服的原因。

五、结束语

民俗文化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除了以上介绍的,还有茶文化、传统节日上的风俗习惯、交通民俗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南北地域的影响,还深受地形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北方或是南方,而各个风俗还是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对以上几个民俗文化的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民俗文化,让世界对中国民俗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二篇:论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论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前言

赵荣光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认为:“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一种饮食文化,全面地了解一个民族的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泱泱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作为中国华夏文化的一支奇葩,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以其工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烹调方法复杂多变等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宝库中,璀璨耀人、光惠众

一、历久弥新。因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广阔无垠、地貌丰富的中华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形成了诸多的地域性饮食文化圈。

一、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分布的基本现状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以及地域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圈是不能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武断划分的。人类在维持生命和举行节日庆典时,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了饮食文化,包括饮食惯制、饮食结构、饮食口味、饮食器具和烹调方式等。一直以来我国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在口味上饮食界也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孟子》等所记北方黄河流域的饮食风格,主食以玉米和蜀黍之类为主,副食以牛、羊、猪、狗肉之类为主。而《楚辞》中所记南方主食多为稻米,副食多为水产,并明确注明了部分原料产地。原料的差异必然导致了饮食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赵荣光先生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明确了“饮食文化圈”的理论。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视野把其分成了“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东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等11个饮食文化圈。各个地区都以一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发展起来。各个圈域都有各自的特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没有绝对的界限,呈现出一定的辐射状和层次性。

二、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分析

饮食的地域性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饮食科技、地理气候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各地区人民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长期演变发展起来的。

1、政治、经济因素

政治、经济是饮食文化区域形成的重要因素。经济条件的局限性在形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中尤为重要。在远古时代,甚至在如今我国诸多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运输和通讯手段都十分匮乏和落后,人们的生产活动往往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食料的来源多为就地取材。地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文化的封闭性也造成生活习惯的承袭性而久之成为习俗,并世代相传,影响着下一代。相反,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近百年来餐饮也繁盛异常,外邦风味荟萃,名店棋布栉比,肴膳之精,发展之快,尤为突出,所赖也为经济、政治之实力,交通、商业之发达。商品流通和交通便利越来越有力地改变了地域差异对个区域之间人们饮食生活的限制性影响。

2、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各地食物资源的产出越是历史的早期和文化封闭程度高的地区就越是决定了当地饮食的主流。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人们嗜食鱼虾,且尚生猛;而西北地区与海无缘,当地居民传统上基本不吃海产鱼虾;中北地区,人们离不开羊牛肉和奶制品;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饭稻羹鱼”、时鲜蔬果、点心小炒。一般来说,地域相邻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当然这要以自然地理不出现巨大反差以至造成物候差异过大为限。例如,西藏高原毗连四川盆地,但地理物候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以至饮食文化形成巨大的反差。黄河下游濒海地区,鱼盐便利,运河转运物资方便,与黄河中游地区内陆的典型自然经济农业不尽相同,因而在总体风格上产生了诸多不同:下游地区菜肴多海味、多鲜活,而中游一带偏畜禽、尚汤煮。如果自然生态相近,同时文化生态也比较接近,一般来说便会依其饮食文化特点的基本一致而自然形成同一个饮食文化区,相反则不然。

3、宗教信仰、民族饮食习俗因素

在中国西部游牧文化区历史地形成了中北、西北、青藏高原这三个彼此风格差异较大的饮食文化区。这既有自然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的因素。蒙新草原沙漠地区分布这蒙古、维吾尔和哈萨克等典型的游牧民族,其饮食具有鲜明的食肉、饮奶的特点。虽然两地流行同一的喇嘛教,然而由于新疆一带居住着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内蒙古众多民族的传统宗教是萨满教,因此形成了特色不同的两大饮食为文化区。同样是游牧文化区,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游牧文化却又别有风韵。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既高且寒,既寒且干,加之这里弥漫着喇嘛教文化的神秘气氛,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区。而西南地区居住者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虽大都以农耕为主,但其文化风格较为独特,既与藏族饮食有异,也与东部汉族的饮食有所不同,自称一体。

4、心理因素影响

另外形成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很和重要的原因时心理上障碍——对异域文化的排斥。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习惯是的人们在外出或其他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外出或其他饮食风格的食品进入时不自觉地加以抵制。每个地区的居民对自己的饮食习俗具有的特点、形式,不但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且极为敏感。这种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得各地区的饮食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

三、饮食文化地域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饮食原料极大丰富;地区经济的繁荣,使得地区间的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在相互之间交流糅合的同时,各地区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独特的风格。

1、趋同化发展

基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的共性,地域之间的文化处于不断地流动渗透过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旅游业的发展,使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不可避免地进行交流和糅合,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来求得发展。这种趋同性在现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菜种丰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随时找到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食料,甚至在西北内陆的餐桌上也可以看到来自东部沿海的生猛海鲜。各地区的食单上不再是单一的土产,而更显得缤纷多彩。

(2)讲究营养。过去各地方的菜讲究口感,并认为肉类、蛋类及奶制品类食品富有营养。但现在欧美国家的“三高”(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结构带来的“文明病”已引起了社会的还重视,人们开始更注重如何搭配食物,使各种营养均衡。在继承民族饮食习惯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调整食物结构和消费习惯,将“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巧妙地融入食文化中。

(3)方便快捷。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压力加剧,人们在心理上也希望减轻家务负担,快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成品、半成品食品层出不穷。对过去那种精雕细琢的工艺化食品的需求淡化了,而转向以效率和营养为出发点。(4)口味趋淡。强调体现菜肴的原味,在菜肴的选料上追求原生性,不希望有任何人工催长型的化学添加剂的存在。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的向往。在烹饪方法上讲求自然适中的调味,不甜不腻,不咸不辣,从淡中见味。

2、个性化发展

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是客观存在的大趋势。但融合不意味着个性的消失。一切的吸收和融合都是局部的、个别的,个性化依然是各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现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者往往怀有猎奇心理,希望在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后能看到一种异域的文化和情调,而饮食的特色是当地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在旅游中,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人文胜地是,优雅的饮食环境、丰富而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显然也是重要的选择内容。异域的食尚,是各区域必然会打破地域的限制来满足这种需要,但是由于产生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依然存在,饮食的横向和纵向的差别就不会消失。也只有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会有各地域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地域间的不断交流互补,从而使地域性饮食文化更具发展的动力。

结束语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文化,具有鲜明地区域性,而引起区域其区域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各种地域的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国饮食文化已趋向于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烹饪的科学性以及地域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各种地域性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色,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中国饮食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史》

吴澎 化学工业出版社 赵荣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金炳镐 《中国饮食文化》

胡自山

时事出版社 王维维 《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

宫保鸡丁的做法

材料:鸡胸肉 250克、花生米 50克、蒜 2瓣、姜 2片、葱白 1段、干红辣椒 20克、花椒 10粒、酱油、淀粉、油。

调料:醋、糖、酱油、料酒各 15毫升,肉汤 30毫升、淀粉 5克、盐少量。步骤:

1、先炸花生米。锅中倒入适量油,油凉的时候将花生倒入油中,用中火加热,用漏勺不断翻动花生米,使其受热均匀。

2、待油热,花生米变色后立刻捞起,沥干油,撒上少量盐和糖,凉凉。

3、将鸡肉平铺在案板上,用刀背拍松,再用刀在鸡肉上轻切十字花刀。

4、将鸡肉切成 2厘米左右的肉丁,放入碗中,加入酱油、淀粉、油拌匀。

5、将干红辣椒剪成 2厘米的段,去籽。将所有调料调和成芡汁待用。葱切成 1厘米长的段,蒜去皮洗净切片,姜切成姜末。

6、炒锅用旺火烧热,倒入适量油,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炒成棕红色。

7、放入鸡丁炒散,炒变色。

8、加入蒜片、姜片、葱段,炒出香味。

9、加入芡汁炒匀。

10、加入炒香的花生米炒匀即可。

第三篇:中国民俗文化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4、民俗文化的功能:娱乐性、教育功能、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心理调节功能

第四篇:中国民俗文化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大全》的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园本培训,现在我就在此对中国服饰做一总结。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第五篇: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浅谈服装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古代对于“衣食住行”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常用的字眼。的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离开这四件事呢?而把衣放在第一位更是突出了“衣”在我们祖先心中无比重要的价值。在最初,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由于有了羞耻之心,衣服才产生了。当然,那时的衣服是最原始和简单的。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衣服也在不断地改变,可以说,衣服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

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通过造型、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手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符号等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为了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的。

五:表现其民俗信仰。在民族信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

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一千多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文化的发展问题。全球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国人普遍的焦虑感,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近几年,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图与全球化抗衡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汉服复兴提供了条件,也危及着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汉服运动不能以一方的观点来看待,其一:汉服复兴有利于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推崇;其二:汉服运动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之心。但是汉服的全面复兴对于当今来说是不现实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汉服运动的开展,如果只把它看作爱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认为爱国是用心,而不是穿几次汉服,喊两句口号。而且,汉服的造价成本较高,很多家庭是难以支付的,这也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下载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之地域差异(5篇可选)

    企业文化----国内外企业招聘员工的要求 外企看“眼界”。外资企业所能接受的“社会经历”比较广泛,除了要求担任过学生干部、有实习经验之外,对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也非常感兴......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之服饰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

    中国民俗文化审美[合集]

    中国民俗文化 主讲人:陈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

    中国民俗文化学案

    《中国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1、2》学案学习重点: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族节日。学习难点:体验并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一、概述 1、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自始至终,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衣、食、住、行等传统,无一不显示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

    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 讲解线索: 【民俗村概况】-【维吾尔族风情】-【藏族风情】-【蒙古族/金戈王朝】-【民族村寨表演:黎寨-佤寨-摩梭寨-侗寨-傣寨】-【大型表演:东方霓裳/龙凤舞中华】 各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