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课后反思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在中图版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是学习地球的宇宙坏境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之后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以前的知识,学好这节内容。地理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创新精神。我这节的课设计主要是以旅游线路的形式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我当导演和游客,去欣赏学生们表演。:第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明白自然带的概念;第二步,把全班组,每组利用已有的知识究一个自然带,资料是课本中有关课文、景观图、素描图及地图册中的彩图。充当的角色是这个自然带的导游团,老师则充当旅游者;第三步,每组学生围坐一起讨论准备几分钟,每组中自荐一名植物学家、动物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等负责向旅游团介绍当地风光;第四步,老师请学生充当导游自己设计旅游线路,完成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认识然后在地图上沿纬度向赤道向两极、由中纬度的沿海向内陆参观旅游,。这样,学生在游中学,效果应该会不错。
一堂课下来,课堂效果气氛不错,学生积极性很高,都踊跃参加。尤其是在第一个活动,我充当导游带领学生从南北方向及东西方向下来此虚拟旅行,而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大气圈,水圈与水循环;
对于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加上日常从影视媒体和生活经验中获取信息,对区域的差异性、气候类型的分布等现象已经具有感性上的认识。,基本上对沿途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到了第二个活动学生充当导游在所展的地图设计旅游线路,问题就来,很多学生都很茫然,不晓得从哪下手,再没有第一个活动那股积极劲了,最后是在我的反复提示下大多数同学才完成任务。
这节课给我较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第一个活动能够成功,而第二个探究活动却不如我意。自我分析反思了下,原因之一第一个活动表面上看起来是以学生为主,其实本质还是老师讲得多,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因此学生完成得很好。而第二个活动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时候,让学生做自己课堂的主人,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没有老师的指引,变得茫然,活动的效果不尽人意。
这不能责怪学生,觉得跟自己平时的上课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是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的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但事实上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大多数课堂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生怕学生不懂,生怕自己漏掉关键点,自己又有多少时间交还给了学生呢,学生学到的都是老师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又剩下多少。
根据这堂课反思下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路,自己给自己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在地理教学中要合理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这节课就是使用多媒体展示,很好的模拟设计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完成探究性的学习,如果没有实地图片,这样的旅游情景模拟设计没有任何意义。反思自己的以前课堂教学,总觉得制作多媒体课件麻烦,还感觉效果不如黑板。殊不知是自己制作课件不用心,多媒体教学过程就是播放纯文本ppt,不知道怎样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以后要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积极,感兴趣参加到课堂活动来。
第二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问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反思探究,让学生不得不问。总之是让学生
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而且学生善于提问也促进了老师的进步和成长。
第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和以前的教学,自己成为了课堂的独裁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要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交给学生一把学好地理的“金钥匙”。虽然目前有点难,自己也在摸索当中,但自己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希望有一天,学生都喜欢上地理课,并爱上地理课,那就是我的成功所在了。
第二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评价先于教学设计的原则,设计了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有师评、生评,教学环节有合作探究、视频展示、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在通过案例的讲述,学生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了降低难度,舍弃了课本中厄尔尼诺的案例,通过黄土高原一个案例深入探究了三个问题,依次呈现整体性的三个表现,最后通过分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整体把握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本节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讲授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不够,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课堂气氛略显沉闷;教态不够自然大方,略显拘谨,缺乏激情,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激励形式可再进行研究,以更加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注意教学技巧的积累,多看优秀课堂的视频,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地理教学上升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第三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反思
云岗中学
赵青芬
本节课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的分析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以2011年北京卷36题和40题(2)为高考实例来印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在高考中的测试。把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高考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复习,教学思路清晰。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一地理学科思想进行升华,体现了地理学科思想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最后又提出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对比既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另一角度的解读,又使课堂有了延伸。
本节课还有须改进的地方,如有的环节可进一步整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等。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是:学生听明白、自己说明白和面对试题答明白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要关注:如何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从第一层次听明白向第三层次面对试题答明白的提升。
第四篇: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许多要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间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教材一方面通过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箭头表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印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教材以植被的变化引起环境变化以及碳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等实例说明当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材分析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 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教学过程 】
(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板书)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板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
(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 【设计思想】
对本节教材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所在地自然环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并由此思考教材中的实例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环境差异。第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知识的复习学习有关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第三,注意图象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阅读图象,提取、认定加工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找出两个自然带,查找关于这两个自然带: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于自然带内部反映了整体性,对于不同自然带之间反映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第五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1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通过生物循环这一案例,让同学们自主分析前四章所学的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来深刻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探究活动帮助同学们掌握地理环境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符合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及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节课整体上来说内容比较多,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在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各部分比较松懈,因此,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让同学们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整体性”。
一、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1.利用同学们熟知的蝴蝶效应导入新课,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运用图片及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与本节课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贴合不足,最后没有总结,将蝴蝶效应与所学原理相结合。
2.将教材知识点与案例有机整合,给学生清晰的思路,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小问题,通过提供黄土高原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自己自主找出答案,方便学生的理解,但对案例的探究分析时间过短,引导不足,直接给出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处理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忽略了高一学生实际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跳过讲解生物循环,学生对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也只是简单复习,没有知识的迁移运用,不能更好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由于听课对象不同,对本节课的设计讲解较为简单,逻辑不连贯,对于真正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大,学生参与度低,讲课效率低。
5.PPT制作简单,内容不够丰富美观,讲课声音不太洪亮,语速过快,与学生互动太少,只顾自己讲解,没有亮点,板书过于简单,不够系统综合。
二、今后的教学改进:
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问题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3
本节课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法指导,表现如下:
1、导入新课时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学习中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方可融会贯通。
2、通过读教材图3-3和3-4,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4、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变化”的结论,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5、通过自主学习“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掌握从教材在提取有用知识的方法等等。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