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_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教案)1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过程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师】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不同,使土壤的质地、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也不同。问题探讨: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有什么关系?
2.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投影:
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承转)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物、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与气候的关系也最密切。板书:
(二)气候和土壤 【师】(提问)l_气候对土壤有哪些直接影响?
2.气候是如何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 【生】阅读教材“气候与土壤”,总结回答: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师】1.我国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哪一种有机质含量高?为什么?
2.为什么从热带到寒带,风化壳逐渐变薄? 学生先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我国东北黑土的有机质含量高。因为在寒冷蒙气侯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物,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2.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风化产物残留原地)逐渐加厚。
(承转)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生产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板书:
(三)生物与土壤
投影:“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
【师】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师】为什么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
【生】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成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
投影:图片“乔木发达的根系”
读图分析:为什么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于草地? 【生】(探究后回答)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
【师】地形对土壤也有影响,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板书:
(四)地形和土壤
【生】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问题:1.坡度的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
2.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
【生】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的土壤。【生】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阳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师】(归纳)总之,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土壤是一个构成复杂、不断变化的自然综合体,其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投影材料: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地,原是一块殷实的草原。在清光绪末年,大片草原被开垦,而且只用不养。最初产量很高,随后就急剧下降,几年后即行撂荒,再开新荒地,致使原来的生荒地变成熟荒地,熟荒地又变成老轮荒地,最后成为流动沙地。【师】通过以上资料,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人类活动也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板书: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师】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是如何改造土壤的? 【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通过农作物的收获剥夺本应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自然土壤改造或各种耕作土壤。如我国北方黑土、南方水稻土的形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耕作和培育形成的人工土壤,那么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请举例说明。
【生】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水土流失、、盐碱化、荒漠化等。【生】人类活动可以破坏土壤肥力。【生】人类大量喷洒农药造成土壤污染。
【师】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做到用养结合,促使土壤不断改良。同时,土地资源数量有限,我们应十分合理地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从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这种整体特征不仅表现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所有要素各自的属性,而且具有它们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更多属性: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板书: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师】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投影材料)1.塔里木河上中游过度引水,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河床干涸,植被枯萎,动物死亡,生态环境更加干旱。
2.黄土高原土地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农业减产,也是造成黄河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洪涝、盐碱化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每生产出1吨铜,需要消耗相当于35吨煤炭的能源,会产生142吨废渣。同时,开采矿石使土地废弃,排出废物和消耗能源也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师】上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别是怎样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生】(讨论总结,回答)1.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因素。
【师】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其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国际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课堂小结
在利用资源、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学以致用,综合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地质背景、资源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板书设计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作业布置
1.作业本 2.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土壤剖面观察探究 探究内容:
(1)结合气候和植被条件,判断当地土壤类型,其特征如何?(2)观察当地土壤剖面,具有几个土层?
探究过程、方法:采集各土层的土样,取各土层土壤溶液,化验土壤的酸碱度。
探究结果:解答土壤的各种问题,根据土壤的肥力特征,给当地农民提供各类土壤适合种植何种农作物的建议。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
第二篇: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通过五大要素引入,我们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气候、水、地表形态等等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承转)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可以从几张图片来分析下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展示课件,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板书】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85“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相关内容和“案例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思考:①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哪些过程来实现,其结果如何?②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各有何影响、发挥着哪些作用呢?
(学生思考、回答,讲解、分析)【板书】
1、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来实现的,其结果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引导读案例1)
(1)影响:①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②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④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2)作用: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3)结论: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4)意义: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6“活动”(点拨)(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生物的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过渡)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五大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每个要素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提问)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①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②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不能)
(讲解)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板书】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承转)除生产功能以外,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何功能呢?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6—87“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学生回答,讲解、点拨、归纳)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
【板书】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练习)但是这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情况,如果加入了人类的干预,那情况又会怎样呢?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承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并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
(引导阅读案例,讲解、分析、归纳)【板书】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
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8“活动”
(点拨)经过a—b—c—d—e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均发生了变化:
(承转)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别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板书】
2、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思考: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
(引导阅读案例,讲解、分析、归纳)【板书】
(1)森林植被的作用: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2)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东北森林植被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90“活动”
(点拨)修建水库后,改变了下游河流流速和流量,对水资源起到调控作用,水库对泥沙起到拦截作用,下游泥沙量减少;水库的调节作用,使下游洪水的发生机率减少;建成后,使地下水变得更加丰富,对生物生存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对局部地区的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承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越来越频繁。由于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的影响是好的影响,如修建水库,会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有的影响是坏的影响,如东北森林的破坏,会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总结
(3)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生物、水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石受人类影响较小。②好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③坏的影响: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等。
课堂小结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影响:
(2)作用: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3)结论:(4)意义: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
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1)森林植被的作用:
(2)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3)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生物、水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石受人类影响较小。
②好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③坏的影响: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等。
第三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反思
云岗中学
赵青芬
本节课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的分析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以2011年北京卷36题和40题(2)为高考实例来印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在高考中的测试。把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高考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复习,教学思路清晰。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一地理学科思想进行升华,体现了地理学科思想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最后又提出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对比既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另一角度的解读,又使课堂有了延伸。
本节课还有须改进的地方,如有的环节可进一步整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等。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是:学生听明白、自己说明白和面对试题答明白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要关注:如何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从第一层次听明白向第三层次面对试题答明白的提升。
第四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本节的内容主要: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各个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其实是地理必修一的综合,是以生物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通过阐述生物对大气成分、岩石等各个地理要素的影响,从而突出各个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教学中必须把重点放在生物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两方面,为了说明以上两个方面,必须明确生物循环。所以运用生物食物链的知识。
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学生初中生物已经具备食物链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为必修一最后一章第一节课的内容。在前几章的内容里,对自然地理各要素已经做系统的讲解,这些知识为这节课做了铺垫。
已有的能力:经过高中这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初步的读图能力,如:饼状图的解读。
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案例方式揭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统一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结合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教材选择阅读材料的方式,揭示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学习目标:、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2、通过饼状图的解读,让学生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并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物质交换及生产功能。
3、运用东北森林景观图的变化,帮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4、通过对课本活动材料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功能。
5、通过生物循环示意图的绘制,让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
课时要求:2学时
教学重点:
、生物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体验式教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表格式(包括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课导入:
播放黄土高原的风景录像,让学生思考形成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都有哪些?
分组体验式教学
把学生分5组,分别代表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然后讨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打出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变化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按照变化顺序排序,并说出排序的理由。
再次对比第一副图和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过度:下面我们看另一种要素的变化。展示原始大气成分和现今大气成分的饼状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想:如果只有大气一个地理要素,大气成分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展示一条相关食物链上的生物图片,请学生根据初中学的知识整理出食物链,并绘制生物循环示意图。
让学生做书上P91活动,并完成相关问题。
让学生阅读书上P92活动。
通过直观感受,独立思考,得出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
感受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按照变化顺序排序
说出是那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并感受破坏自然的后果
比较分析大气成分的变化,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思考
画出食物链简图,运用食物链知识绘制生物循环示意图。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应用本原理举例说明某个濒危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数量变动原因。
引出由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而且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让学生感受由于人类滥砍滥伐导致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倡导人地和谐。
理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并理解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引入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生产功能。
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在食物链的基础上,帮学生构建地理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体会地理学的视角。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通过活动强化对平衡功能的理解,进一步归纳出平衡功能的表现。
板书设计: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评价:
分析潮白河的变化(80年前和现在),学生可通过采访调查获取相关信息。
结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五篇: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案(模版)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2)、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教学难点: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我国炎热的南方、温凉的北方、多雨的东南沿海、干旱的西北内陆,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感性认识
【教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幻灯片展示归纳】五带分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板书】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思考】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特点。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呢?(引导学生读图5.6,)【板书】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为例)
【游戏探究】假设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尽量按下图排列模拟最好)
【多媒体演示】以亚、欧、非为例,演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引导学生探究
【过渡】为了更容易掌握自然带的分布,我们把这个图简化一下
【多媒体展示】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引导大家对号入座,注意对应的纬度是多少,以及位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或是大陆中部。(图略)【讨论问题】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提问扮演自然带的同学,说出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或者说出所在区域的特征(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分析该自然带的成因。
(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
【游戏互动】在上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景观图判断自然带并进行空间上的排列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提问排列的思路,自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提问形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下面讲分异规律作准备)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4.给出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上完成对象的拖放。(起归纳巩固作用)
5.说说我们家乡的自然带
【课堂小结】略。影响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多媒体展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
【课后作业】熟练记忆自然带的分布。
【课后思考】世界上的自然带分布有无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