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时间:2019-05-14 16:4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第一篇: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摘要:了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及民俗文化,更多的了解朝鲜族,有利于发展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迁入、饮食文化、炕文化

近几年来,韩流之风越吹越猛,说起韩国就离不开朝鲜,还有韩国和朝鲜的主要民族—朝鲜民族,朝鲜民族是东亚的主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和日本也有少数分布,现在中国的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最早迁入并定居的一批,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明末清初, 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开始有规模地迁入, 或因其他原因被动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战争而被动迁入中国。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 清军就俘获 5000 名朝鲜士兵, 其中, 仅有部分遣返朝鲜。另有一部分发配为奴, 这部分朝鲜人终生留居中国。1627年, 后金为巩固作战在第一次对朝战争中获胜, 朝鲜被迫与后金签订《江都会盟》, 在后金军队撤退过程中, 有 4986 名朝鲜人被掳走, 除被杀 290 人、逃还 623 人外,其他被带到中国。1636 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为解入关后患之忧, 再度攻伐朝鲜。朝鲜大败, 被掳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达数十万。这些数量众多的朝鲜人, 绝大多数成为女真人的奴隶, 自然成为中国朝鲜族的早期迁入者,。现在东北分布的朝鲜族,尤其是黑龙江的朝鲜族,主要是在九一八之后日本组织的移民。日本当时有个政策,叫“日人移韩,韩人移满”,组织了大量朝鲜人进入中国东北。曾经东北地区对朝鲜族人的两种称呼——鲜族和棒子,都和这种移民活动相关。称朝鲜族为鲜族,会引起不悦——这是日本人对朝鲜人的蔑称,称呼其为“棒子”“高丽棒子”,那就是要打架。诚然, 这一迁入过程是被动的。中国朝鲜族人口积累的第二个途径是主动迁入的,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鲜肃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朝鲜全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700年,在朝鲜北部首次出现了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我国东北谋生的现象。此后,为了生计而潜逃越边境者越来越多。

从历史来看,中国朝鲜族是以19世纪中叶迁入的移民为基础,以1910至1945年迁入的移民为主体而形成的。中国朝鲜族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从原籍上来看,在中国的朝鲜族中,原住地为朝鲜咸镜道人、庆尚道人、平安道人占绝大多数,因而这三个群体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三大主流。

对于任何一个迁居到另一个国家的民族而言, 从暂居、侨居到承认为国民, 都要经历一个发展的历程。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也不例外,相对而言,中国朝鲜族是从明末清初逐渐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的, 一个民族跨境居住于两个主权国家的状况, 决定了其自我意识和认同意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国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东北开发史中, 朝鲜族具有重要的地位, 朝鲜移民对东北开发的最突出贡献体现为水利建设和水田开发。朝鲜族在东北边疆开发荒地初期,粮食缺乏,以野果、野菜充饥,住的是极简陋的茅草屋,用的是木梨,没有耕畜便靠人力恳拓。到1881年,在延边地区先后恳拓的土地达到五千三百多公顷。1884年,达到一万两千多公顷。在寒冷的黑龙江中部开垦水田, 标志着东北水田开发普遍展开, 也标志着封禁数百年的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 而中国朝鲜族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主要历史贡献之一。

朝鲜族在中国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存并发展着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出穿住行,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勤劳聪慧的朝鲜族人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制作了许多特色的种类丰富的美食。

朝鲜族饮食以米饭为主 , 汤和泡菜及其他菜肴辅之。主食以米饭为主食的习俗是朝鲜族的饮食特点。最早的米饭是由笼屉蒸 , 后来有了铁锅 , 就开始用锅煮 , 从此米饭就成了朝鲜族先民普遍的常用主食。大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量充足,由此形成主食副食相补的“二元就餐文化”。副食有二大类,即酱类和泡菜类。酱类。酱 ,不仅能单独成为一种副食 , 而且还是做其他副食的主要原料之一。泡菜类。泡菜是将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发酵而制成。把蔬菜和各种鱼酱、虾酱搅和到一起 , 引起化学反应 , 使之变成另一种食物 , 这就是朝鲜族传统的泡菜“克依姆奇”。在这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辣椒。有了辣椒 , 泡菜不仅发酵快 , 而且还能保鲜。汤。汤也是重要的基本副食之一。从古至今各种汤类很受朝鲜族的青睐。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餐桌上都离不开汤。平常早晚做热汤吃 , 炎热的夏季做“凉汤”喝。朝鲜族餐桌上的汤 ,一般都是以泡饭为前提的。汤食民族,最有代表性的饮食就是“汤泡饭”。

朝鲜族还有很多传统的风味食品,例如打糕、松饼、冷面、狗肉汤等。打糕,因为它是将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朝鲜族人民喜食打糕的历史悠久,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同事,打糕还有保健作用,朝鲜族有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参”;松饼,使用大米做成的蒸饺,蒸时要在蒸屉上铺上松树叶子,所以叫松饼,成为朝鲜族在中秋节必备的节日食品;冷面,朝鲜族著名的风味小吃,它同泡菜、狗肉汤一道成为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朝鲜族自古有在农历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有长命百岁的寓意,故冷面又被称作“长寿面”,其中长寿面也来自一个神话传说;狗肉汤,汤食民族,汤是必不可少的,而狗肉汤则是各种汤类的首选食品,朝鲜族有句俗话是“三伏天吃狗肉如同吃补药”。从前,东北的汉族多不吃狗肉,后也逐渐推广,但现如今也有很多爱狗人士谴责吃狗肉的行为,文化的冲突和碰撞。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者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宴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宴席,以庆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宴”最为讲究和隆重。

用餐礼仪是很重要的,朝鲜族历来重视和讲究饮食礼节,这是朝鲜传统的民族风俗,其中很全面的体现了老人长辈的重要地位,长辈先拿筷,晚辈跟在其后,就餐时忌讳大声交谈和谈论不愉快的话题。朝鲜族在抽烟喝酒也很重视礼节,喝酒时,倒酒必须用右手,而且左手要抬至胸前,否则被视为对别人的不敬,同长者一起饮酒时,要把上身转向一侧而饮。抽烟时,年轻人要避开年长者,若在一起时,则要用手遮住烟。朝鲜族是个很尊重长辈的民族,礼仪也细致到生活中的小细节上,如果不遵守,则被认为很没有教养。

朝鲜的民俗文化除了体现在饮食习俗上,在炕文化上也展现了自己的特点,炕是勤劳、勇敢和睿智的朝鲜族祖先在改造和征服大自然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大创造。它既是孕育与形成朝鲜族耐劳机智、外柔内刚、尊老爱幼和雅好洁净等民族气质与审美心理的摇篮,又是这个民族由穴居野处进入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在悠久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的朝鲜族生息繁衍在温暖的炕头,从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再到撒手人寰都离不开它。他们毕生的文化活动,也多半是在炕头上进行。因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又被亲昵地称之为炕文化。炕文化,作为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同人类文明的进程密不可分。火炕,朝鲜语的音译为温突,即烧热了的片石之谓。从朝鲜半岛迁居到我国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善于因地制宜,或原样地保留了建造传统式炕屋的风习,作了某些改变,均着眼于实用。

但在现代朝鲜族住宅建设中,已多采用地暖炕或用水暖来代替直接用火取暖。它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文化复合体。它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朝鲜族的进化、生产工具的制作、饮食起居、民间文艺、礼俗信仰与家庭组织的完善都有过和有着极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几千年形成的习惯是不易改变的。住惯了炕屋的朝鲜族,现在即使搬入现代化的公寓居住,即便住在有暖气设备的房间,也想方设法将其中的一间卧室改为暖炕加以使用。尽管有暖气设备的卧室很暖和,但他们总觉得不如暖炕那样可以贴身感触到炕的热量,可以使一些小恙不治而愈。然而,朝鲜族的传统的暖炕也有严重的缺点,而且亟须引起正视。朝鲜族也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音乐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乐器、“板嗦哩”、唱剧等六类。民谣按音乐的体裁形式可分为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五种;歌乐原是为上层阶级和市民阶层服务的抒情歌谣,后流入民间,逐渐群众化。朝鲜族的民族舞分为农乐舞、刀舞、扇子舞、象帽舞、顶水舞和长鼓舞。扇子舞源于传统巫术,后来发展成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

中国朝鲜族生活在五十多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同时 ,又不断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中优良的文化 ,从而创造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 形成了一种具有双重性特点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已经深深融合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在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朝鲜族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作用。中国是与朝鲜半岛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的国家, 这为中韩两国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中韩交流中, 要想中国的朝鲜族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的作用,首先要正确认识民族意识与国民意识的关系。民族意识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民族意识是没有政治属性的, 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历史、民族发展过程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因而民族意识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 将伴随民族存在而存在。国民意识是法律约束的带有政治属性的意识, 它要求对入籍的国家承担义务, 同时也拥有公民权利。但是不同国家的同一民族成员之间既没有法定的义务, 也不具有法定的权利。因此, 跨国界的广义的民族意识受到国民意识的制约, 并要求服从国民意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的,民族意识是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 并受到宪法的认可,中国朝鲜族在中韩交流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朝鲜族已成为我们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其自我意识、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步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朝鲜族在动荡的历史变迁中,保存着本民族美好的文化,并逐渐发展,并在当今社会努力的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值得我们每个民族和每个人学习。

第二篇:中国朝鲜族形成历史

中国朝鲜族是迁入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徙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自中国朝鲜族迁入中国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内 忧外患我灾多难的年代。在这样极其艰苦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朝鲜族人民同汉族、满 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道,为开发东北边疆,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祖国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

◆中国朝鲜族的迁入

中国朝鲜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概念,是指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朝鲜族,而不是泛指居住在中国的一般朝鲜人。

近代和现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始于19世纪中叶,这是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历史 源头。当时,腐朽的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便不断向中国发起武装侵略,迫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 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向清政府索取巨额赔款和种种特权。沙俄也通过《 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去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进而又把侵略魔爪伸到图们江沿岸。与此同时,由于清政府加 重对人民的压榨,1843年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为了镇压这一落千丈革命运 动,清政府自咸丰十三年(1852年)起,在东北征调频繁,致使东北地区户口凋 零,家室凄苦。边防空虚。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和增加财源,不 得不逐渐放松对鸭绿江和图们江北岸的禁,开始默认乃至允许朝鲜垦民越江垦殖和居 住。现时在这个时候,正赶上朝鲜国内边年灾荒,赋税繁重,若政如虎,民不聊生,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求生图存,朝鲜灾民只好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到我 国东北。他们来到这广袤的土地,披荆斩棘,饱经沧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用双 手和血汗把这个荒芜的迷茫大野,开发浇灌成稻香四溢,物足年丰的富饶之地。

朝鲜族在近代和现代迁入中国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1 9世纪中叶至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这一时期迁入的人们,主要是经济 原因迁居的自由移民;第二阶段为1910年“日韩合并”至1931年“九一八” 事变,这一时期迁入的,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而迁移到中国来的反日爱国的人们;第 三阶段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这一时期迁入 的,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移民政策而被迫迁来的强制移民。1945年“八· 一五”光复后,强制移民和由于政治原因而迁居的一部分人又回归朝鲜,而现今的中 国朝鲜族则是以第一阶段迁入的自由移民为基干,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迁入而永居 中国加入中国国籍的人为主体的民族群体。

◆中国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国朝鲜族作为民族共同体,是有其形成民展阶段,有一定历史条件的,并不是 朝鲜垦民(包括流民)一到中国就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

中国朝鲜族,是在近代和现代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民族,是长期在中国独特的 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民族特征上看,具有朝鲜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族固有的民族传统和基本特征,又在继承朝鲜民族传统和 特征的基础上,带有中国色彩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第二,从国籍和法律上看,它 是由珍有中国国籍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成员组成的并为中国宪法肯定的一个少数民

族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朝鲜族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共性——它是

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共同体的一分支;另一方面,又具有个性——它是整个朝鲜民族

共同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是形成中国朝鲜族的两个重要条件,两

者缺一不可。

可见,中国朝鲜族不只是族源血统的概念,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中国

朝鲜族的形成,是同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史,经过了一个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上说,是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到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前后大约经历100年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曾有过

几个阶段性的演变。1881年(清光绪七年),清政府对近代迁入中国的朝鲜垦民

实行“归化入籍”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同化政策),对接受中国政府管理的朝鲜垦民

实行户口编甲,熟地升科纳租,还要“雉发易服”才能加中国国籍。1908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地朝鲜垦民中,加入中国国籍的约有4500人。1909年(宣统元

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国国籍条例》和《大清国国籍条例施行细则》,从此,清

朝政府不再推行“雉发易服”政策。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在1918年2月5日,也颁布了《中华民国国籍法》和《国籍法施行条例》,到1929年,据不完全统计,加入中国国籍的朝鲜垦民有10979户,55723人。尽管如此,不论是清朝

政府,还是民国政府对待朝鲜垦民并没有改变其限制、岐视和排斥政策。国民党政府

则从来没把朝鲜族作为少数民族来对待。

自从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人民,才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早在1928年6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指出: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问题对于革命有重大意义,特委托中央委员会于第七次大会之前,准备中国少数民族问题材料,以便第七次大会列入议事日程并加入党纲。”

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成立后,为更好地团结、领导60万朝鲜族人民同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进行

反日斗争,于1931年成立起“少数民族运动委员会”和“少数民族部”。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

局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决议中号召“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蒙、回、韩、藏、苗、瑶、黎、畲等)的兄弟民族们!大家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

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与红军与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种反日

义勇军一块,组织全国统一抗日联军。”到解放战争时期,党和人民政府对朝鲜族在中国的地位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观点。1947年1月10日,在中共吉林省委召开的群工会议上,周保中同志在报告中指出:“1928年以后,中共东北党组织,把

东北的特别是延边的朝鲜居民列为东北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八·一五’东北光

复以后,东北中朝人民关系与在中国的朝鲜居民的地位问题又重新提起,朝鲜人究竟

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呢?或是外国的侨民呢?1945年9月末,中共中央东北局

就已经注意到东北的朝鲜民族问题,认为除参加华北抗日战线的朝鲜义勇军,在东北的朝鲜居民一般的视同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特别重要的是,迁入中国境内的广大

朝鲜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同汉族、满族等各族人民一道,不仅参加了边境开发

建设,而且参加了反帝反封建斗争,逐渐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民族聚居区,并且继续保

留着朝鲜民族固有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消除了民族 隔阂,得到了汉族等兄弟民族的帮助和支持,汗水和血水把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同中国

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战斗在一起。尤其是从1946年至1948年间,东北

解放区的朝鲜族和各族人民一道参加了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兄弟一样分

得了土地,成了中国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样,作为中国朝鲜族民族共同体的内因条

件已经成熟,但外因条件还具备,因为这时从全国来看还没有完全解放,许多地区还

被国民党占领着,中民党政府是不承认朝鲜族为中国的少数民族的。

直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以后,明

确规定:加入中国国籍的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成员,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这样,中国朝鲜族才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真正加入了中华民族的行列,成为新

中国的主人,并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参与管理国家的事务,至此,便完全形成了中国

朝鲜族民族共同体。在1952年9月3日,根据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共同纲领》精神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批示成立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后于1955年

根据我国第一次宪法规定改为自州)。从此,中国朝鲜族便成为拥有自己的自治区域,享受自治权利,并受到中国法律保护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第三篇:中国民俗文化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4、民俗文化的功能:娱乐性、教育功能、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心理调节功能

第四篇:中国民俗文化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大全》的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园本培训,现在我就在此对中国服饰做一总结。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第五篇: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浅谈服装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古代对于“衣食住行”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常用的字眼。的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离开这四件事呢?而把衣放在第一位更是突出了“衣”在我们祖先心中无比重要的价值。在最初,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由于有了羞耻之心,衣服才产生了。当然,那时的衣服是最原始和简单的。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衣服也在不断地改变,可以说,衣服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

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通过造型、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手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符号等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为了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的。

五:表现其民俗信仰。在民族信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

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一千多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文化的发展问题。全球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国人普遍的焦虑感,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近几年,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图与全球化抗衡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汉服复兴提供了条件,也危及着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汉服运动不能以一方的观点来看待,其一:汉服复兴有利于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推崇;其二:汉服运动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之心。但是汉服的全面复兴对于当今来说是不现实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汉服运动的开展,如果只把它看作爱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认为爱国是用心,而不是穿几次汉服,喊两句口号。而且,汉服的造价成本较高,很多家庭是难以支付的,这也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下载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之服饰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

    中国民俗文化审美[合集]

    中国民俗文化 主讲人:陈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

    中国民俗文化学案

    《中国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1、2》学案学习重点: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族节日。学习难点:体验并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一、概述 1、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

    有感于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自始至终,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衣、食、住、行等传统,无一不显示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

    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 讲解线索: 【民俗村概况】-【维吾尔族风情】-【藏族风情】-【蒙古族/金戈王朝】-【民族村寨表演:黎寨-佤寨-摩梭寨-侗寨-傣寨】-【大型表演:东方霓裳/龙凤舞中华】 各位游......

    浅析中国民俗文化(5篇)

    略谈中国民俗文化——重阳节 姓名:刘蛟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108班 学号:110107806 摘要: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阳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