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俗

时间:2019-05-13 14:2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鲜族民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鲜族民俗》。

第一篇: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 外,女主内” 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 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 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 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鲜族人民 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 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 3 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 周年,“回甲节”(60 大寿),“回婚节”(结婚 60 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福。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 教在朝鲜族中有悠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习俗早已渗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 之中,成为民族风俗。但是,现在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因为受到 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 的统一宗教。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 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 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 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 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 往也就烟消云散了。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 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篇:年丰朝鲜族乡年丰村民俗开展情况doc

年丰村民俗文化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年丰朝鲜族乡年丰村位于年丰朝鲜族乡中部,是一个朝鲜族村,有三个村民组。199户,628人,耕地面积3398亩。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及外出务工为主休闲旅游为辅,是远近闻名的家庭旅馆村。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8905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之路,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先后被授予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省级生态文明村、铁力市级文化大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民俗文化发展情况

年丰村是朝鲜族民族村,有着良好的民俗文化发展基础。几年来,凭借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发展民俗餐饮文化,使民俗餐饮逐渐成为全村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为加快全村经济建设步伐,将年丰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俗村,经过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提出了“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村”的总体构想。年丰村以发展民俗文化为方向,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并以打造民俗文化村为目标,大力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为内容和方式的“三有”建设,同时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采取有组织的和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文化活动,每年的端午节都举办荡秋千、跳板比赛,老年节组织老年组开展老年节庆祝文艺演出等等。今年3月份又开展了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为进一步展示民族餐饮文化举办了品米会,会上不仅有用朝鲜族特色铁锅煮出的米饭,而且还有各式的朝鲜特色小菜,充分展示了朝鲜族的特色美食,为发展餐饮旅游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同时与爱民村老年协会舞蹈队进行了歌舞联谊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汉族村与朝鲜族村民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乡村奠定了基础。在七月份还将开展民俗月建设活动,在活动月中,将举办朝鲜族特色美食节,向大家进一步展示朝鲜族的美食文化,并且邀请更多对朝鲜族美食感兴趣的群众参与其中,亲自动手体验。我们还将组织以民族团结、促和谐为题的文艺演出,球类联谊赛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进一步展示特色文化乡村的风采。

三、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以民俗村建设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不断健全文化活动室的服务功能,真正让文化活动室成为农闲时节群众自娱自乐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同时成为群众了解科技知识、进行科技辅导培训的课堂。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给村民文体活动提供平台,2011年新建成8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室、内设图书阅览室、老年组活动室,配置了电视机、电脑、DVD等电子设施。进一步充实了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活动内容,添置了足球、篮球、排球、象棋、跳棋、围棋等活动用品,从新装饰了书架、购置了报刊架,为开展各种活动、各类比赛、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给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健身的活动场所,同时作为民俗文化村建设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建设,活动广场拟定建设面积8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意在建设集休闲、运动、娱乐、演出等功能于一体,充分突出朝鲜族民俗元素,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的朝鲜民俗文化广场。建设资金以村上自筹、帮建部门帮建、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及选址已经完成,村上自筹5万元已到位,现在已开工建设。并初步建成了以村老年组舞蹈队为主体的文艺表演队伍。文化活动设施及队伍的建立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推动了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朝鲜族民俗文化村建设思路

近几年来,为突出朝鲜族民俗特色,走特色化民族村屯道路,年丰村积极发展民族餐饮文化,以家庭旅馆、特色餐饮推动全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为进一步延长特色文化产业链条作强作大民俗文化这个品牌,年丰村提出了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村的目标,由最初的生产型发展模式向消费型发展模式转化,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这也将有效带动全村经济从单纯的民族餐饮向成熟的民俗文化产业迈进。并以田园生态式为基本风格,突出朝鲜族饮食、居住以及生产生活的文化特色,大力开展朝鲜族民俗风情建设。

一是开展朝鲜族生态旅游农业区建设

包括传统农耕体验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朝鲜民族食品加工展示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区。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观光采栽为载体,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农业相结合。农业生态游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整体的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为忙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作一个缓冲和调剂。让更多的人体味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放松。

二是开展朝鲜族民俗文化商业区建设

包括民俗文化商品、食品交易市场、民俗饮食一条街。主要是展示朝鲜族传统手工艺品、朝鲜族传统饮食、服饰等,通过建立农、工、商以及食、住、行、文、教、娱等能够充分体现朝鲜族现代生活文化长廊,大力传承和发展朝鲜族传统文化,利用朝鲜族传统纪念日开展包括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礼仪文化、饮食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等民俗风情活动,打造出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乡村。向大家展示朝鲜民

俗文化的现代一面,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朝鲜民族传统文化,充分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三是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区建设

开展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建设,作为民俗文化村发展的主要配套设施,民俗文化广场建设,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要求来建设。它必须能够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大型集会、开展集体舞、健身舞、民俗体育表演等大、中、小型活动。音响、灯光、民俗体育、全民健身器械等设施齐全。依托广场开展中国朝鲜族独特的民俗舞和民俗体育节目,向游客充分展示“龙鼓舞”、“顶水舞”、“背架舞”、“象帽舞”、“刀舞”、“假面舞”等民俗舞表演,以及秋千、跳板、顶瓮竞走、投掷、摔跤、等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和民族游戏表演项目。邀请游客共同参与,让游客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四是开展民俗餐饮文化区建设

全力打造美食文化村,建设餐饮一条街,以特色饮食突显传统民俗文化,并形成以打糕、冷面为主的面系列,以狗肉汤、大酱汤为主的汤系列及朝鲜族泡菜系列、烤肉系列等。并请专人教授游客亲自动手制作朝鲜族特色美食,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会制作朝鲜特色食品。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不足,使民俗文化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很难到位。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上,投资的主体不多,一般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因经费不足,拿不出钱来搞文化设施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资金不足也制约着民俗文化广场建设。要想高标准建设一座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民俗文化广场,总建设资金需要20多万元,目前只落实资金5万元,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只能勉强开展广场外围硬件建设,这远远达不到建设标准。这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在资金及器材、娱乐等配套设施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二是文化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民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鲜族村普遍存在着人口较少,且在家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青壮年加入到劳务输出的行列中,使资本、资源、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没有在市场的作用下,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这样将不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唱响民俗文化发展这一台戏,充分挖掘民风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民风民俗文化品牌。发展旅游业,把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同旅游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民族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村屯发展实力与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年丰村进行投资。

三是民俗文化建设人才溃乏,制约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基础的薄弱必然制约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人才资源的资本化程度低、经济、社会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人才的培养、引进、用等现在还不是很适合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全村民俗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文化部门加大培训和扶持力度,培养和发展一批民间文化队伍,积极鼓励扶持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文化经营户和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的发展,深入农民、服务农民,传播有益文

化,增强村屯发展内动力,充分发挥民俗民风优势,发展民间文化产业。调动更多群众参与民俗品牌建设中来,在活动中形成文化内动力,增强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热情;形成文化辐射力,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不断壮大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催化剂。

第三篇: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有感

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有感

姓名:马芳 2011级新生 应用数学

参观时间:2011年11月12日 参观地点:朝鲜族民俗博物馆 参观目的:了解朝鲜族灿烂的民族文化 参观成员:2011级应用数学专业全体学生

【摘要】:通过参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看到了朝鲜族居民早先使用的农耕用具和各种礼器、文化作品、陶瓷制品、青铜器用具等.这些物品为我们展现了朝鲜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朴素勤劳的优秀品德,同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朝鲜族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丝不苟。此次参观,我们收获颇多,不仅看到了朝鲜族不同于汉族的优秀文化,也使我们对朝鲜族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总而言之,收获颇丰 【关键词】:

由来、发展、精髓、未来

【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朝鲜族是迁入民族,非中国本土少数民族。朝鲜人移民中国是近100年来的事。

19世纪中后期,朝鲜大饥荒,大批朝鲜流民进入中国东北今延边地区为生。其后不断有朝鲜流民窜入东北垦荒殖民。日韩合并后,日本开始推动以鲜人殖民中国东北的策略,妄图使东北“鲜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陷入了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采取了极其险恶的“以鲜治华”策略,制订出“朝鲜人移民计划”,将大批朝鲜人移居东北各地。1936年8月,伪满政府和朝鲜总督府共同制订《在满朝鲜人指导纲要》,议定每年从朝鲜移民一万户,并决定把朝鲜移民作为满洲国国民的“构成分子”。仅在1937年至1941年的五年间,就有24468户朝鲜移民迁入东北各地。据琼斯《1931年以后的东北》中所载:“到1945年东北光复前,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共有三百万人之多,超过了(当时)东北总人口的5%。”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一部分居住在中国的朝鲜人又迁回朝鲜半岛,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朝鲜人留在了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出于人道考虑给予了这些在华朝鲜人中国国籍和少数民族的身份。

【中国朝鲜族的发展】:朝鲜族聚居的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在长白山下,朝鲜族人民开拓了这块富饶的疆土。朝鲜族在东北边疆开发荒地初期,粮食缺乏,以野果、野菜充饥;住的是极简陋的茅草屋;用的是木犁,没有耕畜便靠人力垦拓。到1881年在延边地区先后垦拓的土地达5300多公顷。1884年在朝鲜族专垦地区开垦的土地已达12000多公顷。长期以来,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部分人从事林、副业。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吉林省通化县大甸子等地,试种水稻获得成功,后相继在临江、怀仁、兴京、柳河、海龙等地和延边部分地区扩种。1906年朝鲜族农民在和龙县勇智乡大教洞开掘渠道,引水灌溉,使稻谷产量提高,从此延边地区的稻田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稻产区。用此地水稻加工的米白而油性大,营养丰富,与京津的“小站稻”齐名于世。但少数持有特殊权势的满族、汉族“占山户”用各种手段强占农民用血汗开拓的大片土地,使农民变成自己的佃户或雇工。同时,在朝鲜族中也分化出极少数地主。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朝鲜族地区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租佃关系有“活租”和“定租”两种。“活租”租率达50%。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超经济剥削。民国时,仅延边地区地方官府征收的税目就有30种以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朝鲜族地区先后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946年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朝鲜族人民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现在,朝鲜族拥有自己的生活区域,拥有自己的文化,经济、文化、政治、各方各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1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精髓】:○善舞

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朝鲜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朗的特点。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等,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

朝鲜族的体育活动也有特点。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早在1949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后来陆续创办了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各级教育网已经形成。各类院校已造就出的一代代朝鲜族的高、中级知识分子,遍布中央、省和朝鲜族地区的各条战线。在延边地区还建立了各种成人教育学校。农业、林业、文、史、教育等各种科研团体,为延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著名的朝鲜族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

农乐舞: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 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巫舞:对整个朝鲜民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在巫舞中,有“神游舞”、“请神舞”、“送神舞”、“娱神舞”、“逐鬼舞”等种类。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袭舞”两大类,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纸钱舞、神剑舞、花舞、扇舞、铃舞等。

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长鼓舞在朝鲜族广泛流传。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

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源于古代巫女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两种形式。扇舞有持一把或两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鲜族特有的节奏、含而不露的内在情绪、曲线性的律动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舞者将手中的扇具可组合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给人以欢快、热烈而跃动的情绪感受。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快乐,以及现代人的欢快情绪等,都是扁鼓表现的内容。扁鼓舞不仅能表现朝鲜族妇女细腻的内在感情,还可以表现男性爽朗乐观的性格特征。

剑舞: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即辣泡菜)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鲜族人民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3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福。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教在朝鲜族中有悠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习俗早已渗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之中,成为民族风俗。但是,现在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因为受到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的统一宗

【未来】:中国朝鲜族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幸福 【总结】:通过这次参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朝鲜族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朝鲜族的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他们让自己的孩子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在现在这个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是很重要的,他们很有预见性,能够看到将来是知识掌握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同时,他们的各种文化也深深的吸引我,那一支支优美的舞蹈展现了朝鲜族美女的能歌善舞,她们动作轻盈,欢快,让人无法不被感染,那一幅幅书法,字字珠玑,苍劲有力,笔法雄浑,让人不经叹服。那古老的农具,虽说有一点破旧,但体现的是朝鲜族人民的伟大智慧,通过此次的游览,我对朝鲜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这个民族更加的热爱,期待能有更多像这样的机会去了解中国朝鲜族,我爱中国朝鲜族

第四篇: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镇朝鲜族行政村是我国长城以南地区完好保留朝鲜族语言文化的朝鲜族村。它远离朝鲜族聚居地,处在汉族的包围之中,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文化孤岛。2012年1月17日,我们深入到朝鲜族村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历史及当今状况。其间访谈了当地相关部门领导和地方群众,并参观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小学。朝鲜族村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族教育长足发展,文化生活保证需求,为建设朝鲜族民俗村打下了社会基础。

一、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

在山海关长城以南的抚宁县留守营镇有一个朝鲜族村,这是我国长城以南的关内即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群众聚居地,70多年来,她完好地保留着朝鲜族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

关于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据资料,可追溯到1939 年。1938 年冬,东河南村杨子峰去黑龙江省做生意,结识了朝鲜族兄弟“大老朴”和“二老朴”。杨得知他们是种水稻的能手,便介绍了西河南沿海一带适宜种水稻的情况。1939 年春,兄弟二人随杨来到西河南,买下卢龙县燕河营镇大地主薛子行家的200 亩盐碱荒地,当年便组织农民试种水稻,秋后获得丰收。于是,他们又先后从东北招来30 多户朝鲜族亲朋好友,分别租房居住在西河南、水沿庄、前朱建坨村,并在沿海一带的荒滩上开垦了1 843 亩水田。1946 年5 月,这些朝鲜族变卖家产,迁到了当时的南朝鲜。他们走后,水田全部撂荒,直到1949 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201 师农场接收。

现在的朝鲜族村居民,最早是1952 年由辽宁省昌图县一区新民村、开源县十一区马家窝房、昌北县艾母村昌新屯、洮南县等地迁来的,当时共14 户55 人。1954 年春,这14 户朝鲜族组织起来,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宁鲜社”。1956 年春,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仍称“宁鲜社”,隶属渤海人民公社。当年年底,这些人全部迁到人口密集、交通比较方便的西河南定居。从此,西河南朝鲜族有了自己永久性的聚居地。1958 年10 月,由于朝鲜族人口少、孩子求学困难等原因,社长李钟泽代表朝鲜族农户向抚宁县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从外地引入朝鲜族农户,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耕地面积。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抚宁县政府的同意,并从原201 师农场(该农场于1956 年迁走)留下来的土地中拨出1 059 亩土地。1958 年底至1959 年春,宁鲜社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分两批迁来37 户朝鲜族,共183 人,其中第一批14 户67 人,第二批23 户116人。1959 年,渤海人民公社宁鲜高级农业合作社更名为水田专业大队,下设三个生产队,李钟泽任大队长,兼任渤海人民公社副社长。1976 年唐山地震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因地震造成的住房困难,于1978 年拨救灾款28 万元,为朝鲜族村建了一砖到顶的新房270 间。1982 年3 月,渤海人民公社更名为西河南乡政府,朝鲜族的水田专业大队改为朝鲜族村。撤乡并镇后,西河南乡归属留守营镇,与朝鲜族村一样,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目前,朝鲜族村有156 户513 人,其中152 户是纯朝鲜族家庭,4 户为朝汉、朝满通婚家庭。现在,村里有四家私营玻璃加工厂、两家朝鲜族饭馆,另有个体台球厅、商店、运输户等。全村有农田1 111亩,其中水田1 057 亩、旱田54 亩,全部转包给临近的西河南村、水沿庄村等地农民。全村年纯收入人均3 000 多元,在秦皇岛市的15 个民族村中,经济收入位居首位。

二、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交通优势

朝鲜族村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朝鲜族村南临渤海,位于秦皇岛市西南的洋河西南岸,距秦皇岛市35 公里,偎依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北靠京山铁路(4 公里)和津秦公路,距205 国道只有两公里,之间有水泥公路连接,交通十分方便。南戴河旅游区开发之后,朝鲜族村的交通更加便捷。

三、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优势

在朝鲜族民俗表演场可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和民歌。悦耳的民谣、轻快活泼的舞蹈、古朴典雅的婚礼独具特色。夜幕降际,您可以接受村民的邀请,围着篝火,参与到轻歌曼舞中,体验着风俗人情。

1、朝鲜族饮食,例如:打糕、米肠、泡菜、拌蕨菜、马蹄叶包;

2、朝鲜族体育并可以观看并参与秋千、跳板、摔跤等朝鲜族体育游艺,了解朝鲜族奔放热情的性格;

3、朝鲜族民居:在村民家中,可以近距离体验朝鲜族的风情民俗和特有的生活方式。

四、建设朝鲜族民俗村出现的主要障碍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2)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冲击严重

我们在朝鲜族小学进行参观时,在双语学校也是大部分是汉族小孩聚在一起,他们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交流,而且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大部分朝鲜族的居民也都是身着跟周围居民一样的衣饰,在外观上看不出跟其他民族的区别。这种“现代性知识”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思想冲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民族地区应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但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过多的接触现代性知识的冲击,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并且,长远来看,这些冲击得影响还包括对旅游产业本身带来的损失。游客会因原本关于少数民族纯朴、善良形象的想象被现实打破而颇感失落。更重要的是,当民族文化冲击而渐渐失去原有内涵,只剩一个概念时,我们还有什么?民族旅游当然也会因失去特色而走下坡路。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人才储备不足

秦皇岛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上还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思路并不清晰。打造少数民族品牌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思路不清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旅游产业创意过程中缺少高手,据了解秦皇岛市对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储备不足。秦皇岛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方面遇到困难主要原因也是人才储备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体制不完善

目前秦皇岛市对民族旅游产业的投入不是很多、相关体制不完

善,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没能进入旅游产业,体制不够灵活。致使高品位的民族旅游景点很少或者说没有。

(5)对地区内的非主流文化不够重视

朝鲜族属于秦皇岛地区非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说在秦皇岛地区是非主流的文化,其文化资源未受到足够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在省里定位不高。——这也是一个问题。朝鲜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对于构建多元共荣的协调社会和文化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6)部分地方领导对旅游产业认识存在问题

部分县旅游产业相关部门领导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甚至混淆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这样就容易使资源转化为产业意识不足、思路不清。另外,各县的文化产业组织机构即文化产业办公室,建设不完善,在部分县属科级单位,在部分县属副科级单位,人员少,办公条件差。这说明部分地方领导对文化产业认识存在问题。这当然也会影响到旅游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篇:朝鲜族春节(范文模版)

朝鲜族春节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下载朝鲜族民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鲜族民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2013年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活动方案 秋夕是朝鲜族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朝鲜族民俗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更好的弘扬......

    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

    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掷栖、投壶、射箭、跳板、荡秋千、摔跤、跳绳、拔河等等。1、掷栖。掷栖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民俗游戏,在延边,随处可见朝鲜族妇女......

    朝鲜族网站5篇范文

    뮤직www.xiexiebang.com http://joayoo.com/brand.phphttp://shop36238591.taobao.comwww.xiexiebang.com/fenlei/ www.xiexiebang.com/service/index.jsp?bannerID=nav_6......

    朝鲜族婚礼习俗

    篇一:韩国朝鲜族婚礼习俗了解及查询 韩国的传统非常严谨,甚至连婚礼也是非常的讲究的,韩国有些怎么样的婚礼习俗呢?一来了解一下 韩国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少男少女们,长腿偶......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

    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仪式,有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骑马去迎亲,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叫新郎婚礼,一般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奠雁礼:新郎迎......

    中国朝鲜族形成历史

    中国朝鲜族是迁入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徙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自中国朝鲜族迁入中国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内 忧外患我灾多难的年代。在这样极其艰苦......

    朝鲜族饮食及其文化特征

    “民以食为天”是众人皆知的古训它不仅道出了人类生存的本能欲望也阐释了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随着人类的发展饮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饥饿的生存之需而且在选择饮食的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