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
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掷栖、投壶、射箭、跳板、荡秋千、摔跤、跳绳、拔河等等。
1、掷栖。掷栖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民俗游戏,在延边,随处可见朝鲜族妇女围成圆圈玩掷栖游戏。
2、荡秋千。秋千活动具有高、飘、悠、巧、柔、美、欢的特点。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文献上看,朝鲜族荡秋千最早起源于十三世纪。传说当时由于妇女下地劳动,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里有玩的,便在大门的门框上拴上两条绳子,让孩子们荡着玩,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体育活动。据《高丽晚·崔忠献传》记载:“端午忠献设秋千戏于柏洞宫,宴文武四品以上三日。”可见在宫廷也盛行荡秋千,以此娱乐。及至李朝时期己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竞赛项目。荡秋千一般有单人荡和双人荡。比赛时,最初是用树枝或花枝吊起来作为目标,以脚尖踢着或用嘴叼着为优胜,后来发展为以碰铜铃争高低,即在秋千架正前方竖两根竿子,竿子间系一条绳索,绳索中央挂上一只铜铃。离地面高约五米,以此测量比赛者荡的高低,谁碰铜铃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
过去,每逢端午和中秋节,现在每当节庆和农闲季节,朝鲜族妇女都要荡秋千。把秋千挂在老榆树上,或者在打谷场上竖起高高的秋千架。妇女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在秋千上靠着腰部、臂部的力量向前后摆荡,铜铃不时发出叮咚悦耳的声音,她们的衣裙和裙带随风飘动,犹如仙女腾云,又似白鹤飞翔,在秋千大幅度的摆动中,荡秋千的女子以娇健的身姿一曲一直地冲向横在高处的铜铃线。从碰上铜铃时数起,一下,二下,直到尽了最后的冲刺力。每一次拼力的摆动都划出一个优美的扇面,构成优美动人、荡人心魄的图画。正如李朝初期著名作家成见称赞的那样:“争揽彩索如飞龙,金铃语半空。”而围观的妇女随着铜铃的响声不断喝彩,有时还翩翩起舞,欢歌笑语。她们既是参加竞赛者又是观众,共同创造这和谐优美的氛围。
荡秋千既能锻炼朝鲜族妇女健美的体魄和敏捷的动作,又能表现朝鲜族女性勇敢向上的快乐情感,还能给朝鲜族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因此在朝鲜族中一直广为流传。
3、跳板。跳板是一项朝鲜族的传统综合类女子体育项目,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跳板同荡秋千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一种以蹬跳为特征的全身运动的游戏。过去,多在元宵节和中秋节等节庆日子里举行。朝鲜族妇女通过这种活动来锻炼体魄,因为妇女大多久守闺房或高墙深院中,很少外出活动,跳板这种游戏很适宜户外锻炼。因此有俗语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难产”,现己成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跳板一般长6米、宽40厘米、厚5厘米左右,大多用水曲柳制成,因为这种木材木质坚硬又富于弹性。跳板中央的下面放一个“板垫”(多用稻草捆,或草袋装满土),使木板两端可以上下活动。跳时两人分别站在跳板的两端,轮流起跳,利用跳板的反弹力把自己和对方弹向空中。这样反复地一起一伏,奋力向上腾空,不断增加高度。其主要跳法有直跳(蹬离板后两腿直跳)、屈腿跳(腾跃后屈大腿跳)、剪子跳(腾跃后将腿伸直前后分开跳)、旋转跳(腾跃后转体一周)、屈体跳(腾跃后向前或向后屈体跳)、空翻跳(跃后向前或向后空翻)。
过去,跳板比赛主要是赛高度,以参赛者系在脚脖上的线抽拉的长度来确定,但近年来逐渐向赛技巧发展,增加了许多高难度动作。参赛者在腾空跃起的一瞬间要亮出多种优美的姿式,时而象燕子升空,时而似仙鹤腾飞,姿态动人,使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钻踏彩圈,带几份惊险,在凌空的瞬间,参赛者将彩圈由脚套上,经过身体握在手中,令人叫绝。比赛技巧表演,没有相当的勇气和胆量是不敢上场的,不但要求动作优美,而且需要有难度,还要有新花样。
4、摔跤。
摔跤是朝鲜族男子十分喜爱的活动。摔跤是男子表现力气、技巧、勇敢和骠悍的良机,也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每当端午节和中秋节及农闲季节,四方摔跤强手云集一起,争标夺魁,人们按传统习俗选一头肥壮的黄牛绕场一周,人们载歌载舞来表示祝贺。朝鲜族摔跤有个特点,只要到摔跤场来,不管是摔跤手还是观众均可以参加比赛。摔跤使用腰带和腿带。腿带用长三米的麻布制做成的,先缠在腰上,其余有伸缩性地缠在右腿上,腰带约一米半长。双方右膝着地,左膝弯曲,足掌轻扣地面,蹲身略前倾,相互搂住右肩,各用右手抓住对方腰带,左手抓住对方的腿带。裁判员哨声一响,双方稳稳起身,开始激烈角逐,这是力与智的较量。比赛中不许扭对方的脖子和胳膊,不许用头或者拳头伤及对方,凡是膝部上的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一般采取三战两胜定胜者。
5、拔河。
历史上,每逢端午节和中秋节,朝鲜族聚居地方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拔河比赛,场面颇为壮观,以此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无灾无害。比赛往往在村与村、里与里之间进行,参加人数多则上千人,并配有农乐队前来助兴。比赛前的几天开始拧搓拔河长绳。拔河绳是用稻草和葛藤搓成的,分主干绳和分支绳,主干绳又分雄索和雌索。雄索的头插入雌索头部,然后插进替木来牢固地连接上。在主干绳上每隔1—2米处拴上若干分支绳。绳索的粗细长短视参赛人的多寡而定。上千人参加的拔河绳一般要半米粗,长度300米左右。据记载,朝鲜族最粗的拔河绳直径竟达2米。
赛前,在农乐队的带领下,参赛者抬着拔河绳,绕村一周,然后直入赛场。将双方的拔河绳用木棒连接牢固后参赛者各就各位,接起分支绳,笛声吹响后,双方在领队指挥下,一边拼命拉着绳索,一边齐声喊着“嗨唷!”“嗨唷!”。呐喊声、助威声、吹奏声交织在一起,不时掀起一阵又一阵声浪。参赛者靠合力、耐力和毅力经过紧张激烈的较量,才能得出胜负。胜队把双方的拔河绳抬回村庄,大摆宴席,载歌载舞庆祝胜利。在朝鲜族的意识中,认为拔河绳是件吉祥物,如果用拔河绳编织器物在稻田里施肥可获丰收,若将拔河绳放在渔船上打鱼,可以多打鱼。
近年来,朝鲜族传统的拔河游戏活动已经演变为民族体育项目,其规则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6、跳绳。
跳绳是朝鲜族女孩子十分喜爱的活动项目,朝鲜族女孩子的跳绳可非同一般,动作特别灵巧和优美。
7、投壶。
投壶是朝鲜族妇女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活动。投壶的历史十分久远,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游戏活动,流行于宾客宴饮中,最早的投壶方法,是以短箭投向盛酒的壶,故称投壶。
第二篇: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 外,女主内” 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 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 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 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鲜族人民 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 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 3 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 周年,“回甲节”(60 大寿),“回婚节”(结婚 60 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福。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 教在朝鲜族中有悠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习俗早已渗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 之中,成为民族风俗。但是,现在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因为受到 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 的统一宗教。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 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 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 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 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 往也就烟消云散了。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 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
第三篇:民俗 传统民俗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按公历来说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所以这近二十天内均为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根据传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相仿效,定在这天祭祖扫墓,沿袭至今成为我们的传统风俗。
清明期间,我们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来当作寒食节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当作清明扫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称为清明团子,在南方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本来,清明果其实是寒食节的吃食,而寒食节与清明节应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起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因为在清明期间,所以现在大多是放在一起过的,并且,将寒食节吃的这种食物称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间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来上网查了,原来它的学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过追兵。清兵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要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看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这些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我们的清明果有甜、咸两种。每次都看我妈适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块的饼状下锅煮好,然后捞出来与清明草和在一起,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压出各种花样,有万年青、菊花还有凤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擀薄,包入炒好的冬笋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饺子的样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还会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现在貌似只有在农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从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笼蒸熟,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对传统食物,传统习俗的继承延续,很有乐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3、咸的清明果
第四篇:朝鲜族传统体育与娱乐项目
朝鲜族传统体育与娱乐项目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的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摔跤和足球则是男人的运动。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跳板
跳板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朝鲜族聚居区,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加者多为女子,比赛进行时以2-4人为一组,分别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其比赛形式有“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在跷跷板两端各置一团线,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判定胜负。“表演”则有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跳动动作难度和姿势进行评分。荡秋千
荡秋千尤其受到朝鲜族妇女们的喜爱,她们经常进行荡秋千比赛。比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多少决定胜负。朝鲜象棋
也称为“高丽象棋”,属朝鲜族传统娱乐活动。与汉族象棋近似,略有区别,士的走法不同于中国象棋,未开局前,象、马地位可以互易;双方相、象照用字角过河,充当进攻子力;一方的炮不能吃对方的炮,如隔子打子、中隔一炮时,不能发生打子及照将的效力。朝鲜族摔跤
素称摔跤之乡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摔跤具有悠久的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手云集,争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起立比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铁连极
朝鲜族武术有500年以上的历史,武术套路以器械为主,其中“铁连极”为著名器械。铁连极类似中原传统武术的大梢子。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度尺余,双手握棍舞动起来,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种身形,异常精彩。顶瓮竞走
顶瓮竞走也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在劳动之余举行,参加者均为女子。比赛开始前,参加者先头顶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出发线上,裁判员发令后,即快步疾走,每次赛程为100米或200米。走时,以瓦瓮不倒、水不溅出和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第五篇: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
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 2015年12月24日 历史渊源:14世纪末,高丽国士大夫改革派们从中国引进儒教礼书《朱子家礼》(也称《文公家礼》),佛教的国教地位开始动摇。李朝成立后,太宗12年(公元1412年)下令全国效仿《朱子家礼》,成宗16年(公元1485年)正式颁布《经国大典》,全面实行推崇儒教,排斥佛教的政策。从此,包括丧祭礼仪在内的国家的一切礼仪,都推行中国儒家的礼仪。在实行儒家丧祭礼仪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中,还掺和朝鲜民族很多传统习俗和理念,逐步形成朝鲜民族自己的丧祭文化。朝鲜族丧祭制度的沿革,按时代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史前到统一新罗时代,以本土理念为主,特点是土葬为主,火葬为副;第二阶段是高丽时代,以佛家思想为主,特点是火葬;第三阶段是李朝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特点是土葬;第四阶段是近代到现代,进入西方的宗教思想,东西方的各种丧祭制度并存。古代的朝鲜族先人们很崇拜人骨,认为人骨有灵气,人死只要保存好其骨,就可以和死人继续同气感应。统一新罗时期的寺刹文书中,有“纳骨墓”和“骨壶”的记载,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佛教火葬制度中,有的骨灰还是要埋葬保存的,那以后的儒家土葬制度的全面实施,与要完整地保存人骨的理念不无关系。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祖先是根,子孙是枝叶;根安于地下,枝叶才茂盛;根被烧焦,枝叶就枯死。这是古人反对火葬,提倡土葬的基本理由。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的基本理念是儒家的“孝道”思想,认为:父母去世,虽死如生,倍加行孝。由此,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丧葬制度和祭祀制度。中国朝鲜族的先民,多是在1850年以后,自朝鲜半岛迁入到中国东北地区定居的,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国朝鲜族在朝鲜半岛的本源地比较广泛,他们带到中国来的丧祭习俗,也按地方大同小异,他们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朝鲜族丧祭礼仪文化。文革以前,中国朝鲜族基本上还是实行从朝鲜半岛带过来的传统丧祭制度,村村有“香徒月”、“丧舆契”之类的民间相助治丧组织,座上大人(村里最高年长者)严格监督村里举行的每次丧祭仪式,以此,治理家风、端正族风,保证民族传统代代相传。文革开始,朝鲜族传统丧祭文化中最先遭殃的是丧舆(朝鲜族传统葬礼中的运柩工具,别名:香徒),各地的丧舆都被当地的造反派当成“四旧”烧毁(后来以简陋的运柩牛车来代替),丧祭制度也大为简化,禁止一切所谓迷信色彩的程序。此后,在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各地的朝鲜族居民们,逐渐习惯上了一切从简的这种丧祭制度。文革结束以后,80年代开始,国家提倡火葬制度。初期,大部分朝鲜族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这种殡葬制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人还是接受了火葬制度。实施火葬制度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完全可以与新的“殡葬管理方法”结合,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没有得到社会的应有的重视。可是,中国朝鲜族的尊重父母,崇拜祖先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有余,中国朝鲜族在城镇的居民还是顽强的保存下来了一些可行的传统丧祭习俗,有的山村葬礼中已经恢复使用丧舆,很多传统丧祭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基本内容:本材料以父母丧为例,按照传统丧祭礼仪的基本程序,分段进行说明。说明中尽量避免了烦琐的程序和深奥的理论,采取了简单易行的、曾经普遍习俗化的程序。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主要包括:
(一)初丧;
(二)安葬;
(三)祭祀。
(一)初丧(1.1)属纩:病人临终时,家人守护在其身边,注意听取其遗言,病人弥留,将一小块棉絮放在病人鼻底,若棉絮不动,断定病人已死亡。现在,病人死亡,由医生诊断确认,开具一份死亡证明书。(1.2)收屍:病人已经死亡后,由亲人用手轻轻抚摩死者的脸部,让死者安然闭上眼睛。而后,医生用消毒的棉花球堵塞死者的口、鼻孔、耳孔和肛门,盖上面帛。在上房间的西墙边靠南的地方安放屍床(俗称“七星板”,是用170多厘米长、30多厘米宽的木板做成,因木板上绘有如同北斗七星的七个圆圈,故得此名),把遗体移置在屍床上(头部朝南),用被子铺盖遗体,拉上一道屏风遮蔽遗体。屏风前面摆设小灵座,上面树立死者神位或遗像,摆上简单的酒和饭食,并且点燃蜡烛和香火。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习俗,病人在医院死亡,不设屍床和灵座。(1.3)使者饭:在一个大盘子上放置三碗使者饭、三杯酒、三只草鞋和三枚硬钱币,把这个大盘子放在上房门外台板上,意义在于慰劳前来认领死者的“冥府使者”。三碗使者饭,一日三恭。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习俗。(1.4)皋復:也叫招魂,由一名平时与死者的关系比较亲近的男子,站在院子或屋顶上,双手持着死者的上衣,朝西北方向挥动着衣服,先呼喊死者姓名或俗称,再喊声“袄-伽(ga)几伽奥!”(意为“把衣服拿走!),如此连喊三次,最后喊声“袄包-袄包-袄包!(自„復-復-復!‟演变的招魂叫法,意为„回去原来的地方。‟)”。招魂意义在于招呼离开躯体而游荡在空中的魂魄重新归附到死者的躯体里,希望死者能奇迹般的复醒过来(表示挽救死者尽到最后一次努力)。招魂过后,把招魂用的衣服保管好,安神祭后烧毁。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病人在医院死亡,在病房打开窗户轻声招魂。没有招魂,一般视为对死者没有尽到责任。(1.5)孝服:招魂过后,死者仍不复醒过来,丧主便换穿孝服,死者的长子为丧主,其他家属通称为丧制,死者的旁系亲属通称为服人。丧主身穿麻布孝袍,头戴麻布孝冠,腰系草麻绳孝带,脚穿麻鞋或草鞋。丧主换穿孝服后,一同陪丧主站在灵座前开始哀号,以哀号声向全村通报初丧。现在,除了个别山村以外,基本上不穿孝服,丧主也和其他丧制、服人一样,只戴丧章,以示戴孝。(1.6)哀号:也称号哭,在朝鲜族的丧葬和祭祀当中,死者的家属和亲属中有两种不同的哀号规范。死者的直系家属,即丧制们哀号时要号出“哀高,哀高”之声,死者的旁系亲属,即服人们哀号时要号出“哦咿,哦咿”之声。现在,农村丧礼中,依然保持此习俗。在城镇丧礼,一般不提倡哀号。(1.7)发丧:由丧主和护丧人(丧礼的主持人)商议决定丧期,由司书人员书写讣告,通知外地的亲属和亲友。护丧人掌管一切丧礼事宜。丧期一般定为三天、五天、七天。出殡忌讳双日,意为死亡之凶事不要成双。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出殡那天,丧家里不生火做饭(防止遗体受温腐烂),由左右邻居供食。在举办丧事其间,丧家的人和客人可以去左右和前面的邻居家,但习惯上忌讳去后面的邻居家,“后”意味着下一次,对后面的邻居不吉利。现在,亲人死亡,讣告基本上用电话来传达,一般丧礼,第二天就结束,也有当天结束的。很多传统忌讳已经基本不存在。(1.8)小殓:也称殓袭,给遗体穿上寿衣以后,包裹、捆绑的程序,由村里的年长者负责施行。施行人为死者净面,洗澡,穿上寿衣,戴上冥帽,戴上幄手(遮掩手背的一块白布,其一端系在手腕上,现在一般以白线手套和用一打棉线来代替),穿上冥袜(现在一般以白线袜子来代替),行饭含。寿衣一般是特制的,也可以是死者生前珍惜的民族礼服。饭含是死者口中放入米粒的程序,用柳木勺,分三次将米粒放入口中。放入米粒时,自第一勺起,依次叫“百石”、“千石”、“万石”,然后再放进三枚硬钱币,依次叫“百两”、“千两”、“万两”,这样作,意义在于为死者备足将在冥府用的口粮和费用。饭含完毕后,矫正口形,用一块棉花片和帛布掩盖死者的整个面部,用一条长有4米左右的整幅白布紧紧包裹遗体,再用白布带(俗称绞带)分别捆绑肩部、腰部、下腿部等三处(也有捆绑五处的,也有捆绑七处的,捆绑时不打死结,以绞拧的方式固定),包裹的遗体下铺垫地衾,包裹的遗体上铺盖天衾,而后放回七星板上安置。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代表朝鲜族丧礼文化的一种标志性习俗,程序多有调整。(1.9)大殓:就是入棺。朝鲜族的棺材呈矩形立方体。棺材的长度约有180cm左右;宽度约有50cm左右;高度约有40cm左右。入棺时先把地衾铺垫在棺底,把包裹的遗体放入棺材里,调整姿势,而后,用死者生前的衣褥和喜爱的东西填置空隙(有条件的地方用桦树皮包裹遗体,认为桦树皮有防腐功能),然后入棺的遗体上铺盖天衾,上天板(棺盖),打隐钉封棺,铺盖柩衣,安放在堂中。现在,山村土葬的地方依然保持此习俗。城镇实施火葬的地方已经不使用棺材,用殡仪馆提供的装尸袋来代替。(1.10)铭旌:顾名思义铭旌是写入死者功德的旗子,铭旌的材料是整幅二米多长的红布,上面用白色涂料书写死者的谥号、本贯、姓氏等。男性的谥号一般写“學生”(这已经不仅是字,也含有传统文化内涵,应该写繁体),女性的谥号一般写“孺人”。例如:死者是男性、金氏姓、本贯是金海,那么,他的铭旌上就写《學生金海金公之柩》(以此类推);死者是女性、李氏姓、本贯是全州,那么,她的铭旌上就写《孺人全州李氏之柩》(以此类推)。铭旌写完以后挂在屏风上,出丧时作旗幡,举在灵柩前引路;下棺时铺盖棺材上,一起埋下。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铭旌规格上多有调整。在城镇火葬的地方,已经不使用旗幡铭旌,现用铭旌材料是,宽30厘米左右,长150厘米左右的红布条,写法同上,用白石笔或白粉笔来书写,殓袭结束后铺盖在包裹的遗体上,一起火化。(1.11)祭桌:大殓结束后,撤下小灵座,屏风前摆设祭桌。祭桌上摆设祭物的分类顺序一般来说;第一行是饭汤类,第二行是副食品类,第三行是鱼肉类,第四行是果品类(可以调整)。祭桌上明太鱼不可少,禁忌狗肉、刀鱼和桃子。祭桌的最内侧中央树立死者的神位或遗像,神位旁边放置魂帛(死者魂灵的凭依物,用苎麻布或白纸折叠而成),祭桌也称谓正式灵座。祭桌的前面再放一张“上酒桌”,吊唁和祭奠时恭酒用。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和内容多有调整,魂帛一般不设。(1.12)成服:大殓结束后,丧制们换穿丧服:男丧制们都身穿麻布丧袍,头戴麻布丧冠,腰系草麻绳丧带,脚穿麻鞋或草鞋;主妇(死者之妇或丧主之妇)和其他女丧制们都解下头上和身上的饰物,身穿麻布丧袍,头戴麻布绳丧圈,腰系草麻绳丧带,脚穿麻鞋或草鞋;服人们一律戴丧章,男的戴左胸前,女的戴右头上。换穿丧服后举行成服礼,一同在祭桌前哀号一阵。现在,除了个别山村以外,基本上不穿丧服,丧家人不管丧主、丧制、服人,一律戴丧章,男的戴左胸前,女的戴右头上;前来参加丧礼,女的尽量穿白色民族服,男的尽量穿黑色西服。(1.13)吊唁:成服礼结束后,开始接待吊唁客人。男丧制们都出屋,拄着丧棍站在院子里迎接前来吊唁的客人。父丧时,拄竹杖;母丧时,拄柳木杖,当吊唁的客人走进院里时,男丧制们立即放声哀号。吊唁的客人们一律从正门走进屋里,客人一到门前,屋里的一同立即起身放声哀号。此时,护丧人在祭桌边主持,丧主和女丧制们都站在上房间哀号,服人们则站在正屋哀号。吊唁的客人进屋之后,默默地走到祭桌前,斟上一杯酒,向祭桌上的死者的神位或遗像跪三拜,再和丧主及丧制、服人们各对跪一拜,说些安慰的话,护丧人把酒倒在推酒缸里。吊唁客人退屋时,便把赙仪金交给丧家人,丧家把收到的赙仪金一一记录在《受恩簿》里。现在,农村丧礼吊唁习俗基本没有变,程序多有调整。城镇丧礼吊唁活动基本上在殡仪馆告别厅进行,程序按国家通用的吊唁程序为准。(1.14)守灵:丧主自从穿孝服起,全天不能离开灵柩,夜间也在灵柩前坐着守夜。子时简单上凌晨奠。亲属和亲友们陪他一起守夜。现在,此习俗在农村依然盛行。在城市,把遗体保管在殡仪馆遗体保管箱以后,一般不安配守灵人,以守侯在家摆设的灵座来代替,程序多有调整。(1.15)上食奠:早晨上朝奠,中午上午奠,晚上上夕奠;朝奠见日上酒上食,午奠正午上酒上食,夕奠落日上酒上食,意义在于虽死如生,给死者一日恭三餐。祭桌上给死者上饭、上汤、上菜,摆上勺和筷子,在哀号声中丧主和主妇出来祭桌前,给死者斟酒跪三拜,拜毕退下。护丧人宣布止哭,在祭桌前开始作照看死者用餐的动作,而后,侍立在祭桌旁边等候片刻,意义在于等候死者用餐完毕,最后,端来一碗水恭上。护丧人再斟上一杯酒后,指挥屋里的所有人一起跪三拜,本餐上食奠结束。每餐上食奠程序都差不多,每餐上食种类可按死者生前爱好所定。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类习俗,城镇有的家庭也保持此类习俗,不过为了不惊动邻居,不发出哀号声,祭奠在默默无声而严肃的气氛中进行。(1.16)夜奠:在即定的出丧日凌晨子时举行,意义是送冥府使者和死者一行上永久路仪式。祭奠由护丧人主持。祭奠开始前,先把三碗米饭恭上,每碗饭配备勺和筷子。子时一到祭奠开始,护丧人便半开上房门,宣布;“冥府使者入席!”,随即,屋内的所有人立即放声哀号。在众人的哀号声中,首先是丧主夫妻出来斟酒三杯,并向祭桌上的神位或遗像跪三拜,拜毕退下,护丧人把酒都倒在推酒缸。其余的丧制和服人们均按辈分的顺序,以此类推。特来吊丧的客人们也可以敬酒磕头。斟酒跪拜全部结束以后,护丧人再宣布;“开饭插匙!”,随即,屋里鸦雀无声。护丧人在祭桌前开始作照看人家用餐的动作,而后,侍立在祭桌旁边等候片刻,意义在于等候人家用餐完毕,最后,端来三碗水恭上。护丧人再斟上三杯酒后,宣布;“一行上路!”,屋里的所有人一起跪三拜,夜奠结束。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类习俗,城镇有的家庭也保持此类习俗,但是,不提倡号哭,允许自然哭,控制哭声,程序多有调整。
(二)安葬(2.1)掘圹:就是挖墓穴,由村里的相助治丧组织负责完成。葬地要在村里允许的公用墓地范围内选址。传统观念的所谓风水宝地的简单标准是“山环水抱”之阳坡,就是说,西北方以山丘环绕着,东南方以河川包围着的山坡,传统认为这种地方必有神气。葬址决定以后,北边修后土(小祭坛),摆设酒和简单的食品祭祀土地,而后,开始挖墓穴。墓穴一般是长度2米左右、宽度60厘米左右、深度80厘米左右为宜。墓穴的坐向一般以墓穴面的长中心线与东南方向的最高山峰成一条直线为准,意义在于;沿着那座最高山峰的方向继续走下去,就会到朝鲜半岛的死者的故乡,表现中国朝鲜族先民们的落叶归根之愿望,是中国特色的朝鲜族丧祭文化之一面。现在,此习俗在山村依然不衰,程序按地方多有调整。现在乡镇区域普遍盛行把遗体火化以后,埋葬骨灰盒修坟墓的习俗,而这种习俗与过去土葬的习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过去掘圹时的一些***俗依然具有现实价值。(2.2)发引:就是出殡,是朝鲜族传统丧葬礼仪中最隆重的仪式。出殡日早晨,朝奠结束,把棺材装入丧舆(朝鲜族传统葬礼中的运柩工具,别名:香徒)后,举行发引祭,读发引祝文,丧主行发引礼。起灵后抬夫(抬丧舆的人,在丧舆两边各站一列或两列,分五排…)们抬起丧舆上下颠动两次,以表示行拜,而后,指挥人摇动铜铃起唱挽歌(香徒歌、丧舆哨哩),抬夫们齐声应唱,抬着丧舆跟着铭旌开始行走,一路上挽歌不断。若是好丧(老人长寿而终),遇桥梁、山岗或遇死者亲戚时,抬夫们便以路费不够为借口止步不前,直至丧主跑过来用钱和酒来满足抬夫们的要求方走(向寿终老人讨取祝福钱之寓意,认为这种钱很吉利)。在文革期间,中国朝鲜族葬礼中一律禁止使用丧舆,山村以运柩牛车来代之,城镇以灵柩汽车来代之,葬礼大为简化,禁止一切所谓迷信色彩的程序。现在,改革开放已30年有余,有的山村葬礼已经恢复使用丧舆,很多传统丧礼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2.3)安葬:到了葬地,从丧舆里卸下棺材,解下铭旌铺盖棺材,再行简单祭吊,由四人用布带抬起棺材,头部朝西北,足部朝东南下圹,调整坐向。丧主先用自己的衣襟接新土,撒在圹中棺材的四角和中央,谓之“五方土”,意为聚来东西南北中的灵气。而后村里人齐声动锹添土埋葬。埋葬以后修圆坟,形状半球形,东南边修祭坛,立墓碑(墓碑可以不立,也可以葬后择日而立,一般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立碑,若有特因,可以在三三阳春、五五端午、七七七夕立碑。碑文一般用汉字,一般格式为;“故某某某之墓”,左边写“某年某月某日生”,右边写“某年某月某日卒”。),坟墓边的后土修理好,每年清明、端午、秋夕扫墓时祭祀土地用,定位后不再移动。现在,此习俗在山村依然不衰,程序按地方多有调整。在城镇,遵守新的“殡葬管理方法”的前提下,很多传统丧礼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
(三)祭祀(3.1)虞祭:是葬礼结束后的第一个祭祀,有初虞祭、再虞祭、三虞祭。虞祭一般在家举行,初虞祭是葬日当天下山以后日落之前举行,初虞祭结束后丧家人可以脱下丧服。再虞祭是葬日后第一个柔日(乙、丁、己、辛、癸等偶日)举行,三虞祭是再虞祭后第一个刚日(甲、丙、戊、庚、壬等奇日)举行。现在,很少见举行虞祭,一般在安葬成坟后,直接在新坟前举行安神祭来代替。(3.2)安神祭:也叫“慰灵祭”,葬日第二天重上新坟地举行。上山时准备三个半熟粘糕饼、豆油、小平锅和柴火若干,上山后在新坟附近点柴火,用小平锅油炸三个粘糕饼,谓之散发油香味(意为向冥府发出信息,招来游荡在空中的亲人的亡灵,曾经有位先民留遗言,冥府没有油类,只要油香味飘来,他就知道家属来祭祀他,立即过来享祭物。)。三个粘糕饼炸熟以后恭上祭坛上,一同跪三拜,意义在于安抚亡灵,祈祷死者冥福。传统安神祭中不斟酒、不哀号。现在,此习俗有所不同,一般在安葬成坟后,直接在新坟前举行安神祭。在新祭坛上摆设简单的祭物之后散发油香味,从丧主开始,丧制、服人各按辈分顺序每人斟酒跪三拜,安神祭结束后,把招魂衣服、丧章等烧毁。在城市,殡仪馆为了方便死者家属,在山坡上专门修筑了很多祭坛,遗体火化以后,死者家属以骨灰盒或遗像代替灵座,在祭坛上直接举行安神祭,程序多有调整。(3.3)小祥:周年祭就是“小祥”。死亡日的前一天晚上落日之际,在家举行夕前祭,死亡日子时举行凌晨祭,死亡日的白天上墓所举行墓祭。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多有调整。(3.4)大祥:二周年祭就是“大祥”,俗称三年祭。祭祀的程序基本上与周年祭相仿。三年祭过后,把魂帛烧毁或埋葬,不再举行下周年祭,服丧期结束。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多有调整。(3.5)清明祭:每年清明、端午、秋夕(中秋节)上山扫墓,现在端午可以不去。清明时准备一把铁锹,到了墓所动土之前,在后土上先祭祀土地。祭祀土地结束后,用铁锹轻轻整理坟墓(俗称“加土”)。把坟墓整理好以后,在祭坛上摆设祭物,按辈分顺序每人斟酒跪三拜。斟酒跪拜结束后,择一平地围坐,共享祭物(俗称“饮福”),交流吉利的话(俗称“德谈”)。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在城镇光荣馆里保管骨灰盒的人,这天把骨灰盒取出来,放在山坡祭坛上举行祭祀,程序多有调整。(3.6)秋夕祭:秋夕(中秋节)时准备一把镰刀,割除坟墓上长出来的杂草(俗称“伐草”),其他祭祀程序与清明祭时相仿。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多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