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时间:2019-05-13 14:2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第一篇: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镇朝鲜族行政村是我国长城以南地区完好保留朝鲜族语言文化的朝鲜族村。它远离朝鲜族聚居地,处在汉族的包围之中,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文化孤岛。2012年1月17日,我们深入到朝鲜族村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历史及当今状况。其间访谈了当地相关部门领导和地方群众,并参观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小学。朝鲜族村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族教育长足发展,文化生活保证需求,为建设朝鲜族民俗村打下了社会基础。

一、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

在山海关长城以南的抚宁县留守营镇有一个朝鲜族村,这是我国长城以南的关内即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群众聚居地,70多年来,她完好地保留着朝鲜族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

关于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据资料,可追溯到1939 年。1938 年冬,东河南村杨子峰去黑龙江省做生意,结识了朝鲜族兄弟“大老朴”和“二老朴”。杨得知他们是种水稻的能手,便介绍了西河南沿海一带适宜种水稻的情况。1939 年春,兄弟二人随杨来到西河南,买下卢龙县燕河营镇大地主薛子行家的200 亩盐碱荒地,当年便组织农民试种水稻,秋后获得丰收。于是,他们又先后从东北招来30 多户朝鲜族亲朋好友,分别租房居住在西河南、水沿庄、前朱建坨村,并在沿海一带的荒滩上开垦了1 843 亩水田。1946 年5 月,这些朝鲜族变卖家产,迁到了当时的南朝鲜。他们走后,水田全部撂荒,直到1949 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201 师农场接收。

现在的朝鲜族村居民,最早是1952 年由辽宁省昌图县一区新民村、开源县十一区马家窝房、昌北县艾母村昌新屯、洮南县等地迁来的,当时共14 户55 人。1954 年春,这14 户朝鲜族组织起来,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宁鲜社”。1956 年春,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仍称“宁鲜社”,隶属渤海人民公社。当年年底,这些人全部迁到人口密集、交通比较方便的西河南定居。从此,西河南朝鲜族有了自己永久性的聚居地。1958 年10 月,由于朝鲜族人口少、孩子求学困难等原因,社长李钟泽代表朝鲜族农户向抚宁县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从外地引入朝鲜族农户,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耕地面积。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抚宁县政府的同意,并从原201 师农场(该农场于1956 年迁走)留下来的土地中拨出1 059 亩土地。1958 年底至1959 年春,宁鲜社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分两批迁来37 户朝鲜族,共183 人,其中第一批14 户67 人,第二批23 户116人。1959 年,渤海人民公社宁鲜高级农业合作社更名为水田专业大队,下设三个生产队,李钟泽任大队长,兼任渤海人民公社副社长。1976 年唐山地震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因地震造成的住房困难,于1978 年拨救灾款28 万元,为朝鲜族村建了一砖到顶的新房270 间。1982 年3 月,渤海人民公社更名为西河南乡政府,朝鲜族的水田专业大队改为朝鲜族村。撤乡并镇后,西河南乡归属留守营镇,与朝鲜族村一样,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目前,朝鲜族村有156 户513 人,其中152 户是纯朝鲜族家庭,4 户为朝汉、朝满通婚家庭。现在,村里有四家私营玻璃加工厂、两家朝鲜族饭馆,另有个体台球厅、商店、运输户等。全村有农田1 111亩,其中水田1 057 亩、旱田54 亩,全部转包给临近的西河南村、水沿庄村等地农民。全村年纯收入人均3 000 多元,在秦皇岛市的15 个民族村中,经济收入位居首位。

二、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交通优势

朝鲜族村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朝鲜族村南临渤海,位于秦皇岛市西南的洋河西南岸,距秦皇岛市35 公里,偎依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北靠京山铁路(4 公里)和津秦公路,距205 国道只有两公里,之间有水泥公路连接,交通十分方便。南戴河旅游区开发之后,朝鲜族村的交通更加便捷。

三、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优势

在朝鲜族民俗表演场可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和民歌。悦耳的民谣、轻快活泼的舞蹈、古朴典雅的婚礼独具特色。夜幕降际,您可以接受村民的邀请,围着篝火,参与到轻歌曼舞中,体验着风俗人情。

1、朝鲜族饮食,例如:打糕、米肠、泡菜、拌蕨菜、马蹄叶包;

2、朝鲜族体育并可以观看并参与秋千、跳板、摔跤等朝鲜族体育游艺,了解朝鲜族奔放热情的性格;

3、朝鲜族民居:在村民家中,可以近距离体验朝鲜族的风情民俗和特有的生活方式。

四、建设朝鲜族民俗村出现的主要障碍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2)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冲击严重

我们在朝鲜族小学进行参观时,在双语学校也是大部分是汉族小孩聚在一起,他们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交流,而且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大部分朝鲜族的居民也都是身着跟周围居民一样的衣饰,在外观上看不出跟其他民族的区别。这种“现代性知识”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思想冲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民族地区应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但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过多的接触现代性知识的冲击,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并且,长远来看,这些冲击得影响还包括对旅游产业本身带来的损失。游客会因原本关于少数民族纯朴、善良形象的想象被现实打破而颇感失落。更重要的是,当民族文化冲击而渐渐失去原有内涵,只剩一个概念时,我们还有什么?民族旅游当然也会因失去特色而走下坡路。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人才储备不足

秦皇岛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上还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思路并不清晰。打造少数民族品牌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思路不清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旅游产业创意过程中缺少高手,据了解秦皇岛市对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储备不足。秦皇岛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方面遇到困难主要原因也是人才储备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体制不完善

目前秦皇岛市对民族旅游产业的投入不是很多、相关体制不完

善,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没能进入旅游产业,体制不够灵活。致使高品位的民族旅游景点很少或者说没有。

(5)对地区内的非主流文化不够重视

朝鲜族属于秦皇岛地区非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说在秦皇岛地区是非主流的文化,其文化资源未受到足够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在省里定位不高。——这也是一个问题。朝鲜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对于构建多元共荣的协调社会和文化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6)部分地方领导对旅游产业认识存在问题

部分县旅游产业相关部门领导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甚至混淆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这样就容易使资源转化为产业意识不足、思路不清。另外,各县的文化产业组织机构即文化产业办公室,建设不完善,在部分县属科级单位,在部分县属副科级单位,人员少,办公条件差。这说明部分地方领导对文化产业认识存在问题。这当然也会影响到旅游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 外,女主内” 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 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 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 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鲜族人民 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 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 3 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 周年,“回甲节”(60 大寿),“回婚节”(结婚 60 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福。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 教在朝鲜族中有悠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习俗早已渗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 之中,成为民族风俗。但是,现在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因为受到 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 的统一宗教。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 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 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 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 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 往也就烟消云散了。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 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

第三篇:年丰朝鲜族乡年丰村民俗开展情况doc

年丰村民俗文化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年丰朝鲜族乡年丰村位于年丰朝鲜族乡中部,是一个朝鲜族村,有三个村民组。199户,628人,耕地面积3398亩。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及外出务工为主休闲旅游为辅,是远近闻名的家庭旅馆村。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8905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之路,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先后被授予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省级生态文明村、铁力市级文化大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民俗文化发展情况

年丰村是朝鲜族民族村,有着良好的民俗文化发展基础。几年来,凭借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发展民俗餐饮文化,使民俗餐饮逐渐成为全村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为加快全村经济建设步伐,将年丰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俗村,经过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提出了“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村”的总体构想。年丰村以发展民俗文化为方向,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并以打造民俗文化村为目标,大力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为内容和方式的“三有”建设,同时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采取有组织的和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文化活动,每年的端午节都举办荡秋千、跳板比赛,老年节组织老年组开展老年节庆祝文艺演出等等。今年3月份又开展了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为进一步展示民族餐饮文化举办了品米会,会上不仅有用朝鲜族特色铁锅煮出的米饭,而且还有各式的朝鲜特色小菜,充分展示了朝鲜族的特色美食,为发展餐饮旅游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同时与爱民村老年协会舞蹈队进行了歌舞联谊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汉族村与朝鲜族村民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乡村奠定了基础。在七月份还将开展民俗月建设活动,在活动月中,将举办朝鲜族特色美食节,向大家进一步展示朝鲜族的美食文化,并且邀请更多对朝鲜族美食感兴趣的群众参与其中,亲自动手体验。我们还将组织以民族团结、促和谐为题的文艺演出,球类联谊赛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进一步展示特色文化乡村的风采。

三、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以民俗村建设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不断健全文化活动室的服务功能,真正让文化活动室成为农闲时节群众自娱自乐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同时成为群众了解科技知识、进行科技辅导培训的课堂。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给村民文体活动提供平台,2011年新建成8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室、内设图书阅览室、老年组活动室,配置了电视机、电脑、DVD等电子设施。进一步充实了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活动内容,添置了足球、篮球、排球、象棋、跳棋、围棋等活动用品,从新装饰了书架、购置了报刊架,为开展各种活动、各类比赛、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给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健身的活动场所,同时作为民俗文化村建设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建设,活动广场拟定建设面积8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意在建设集休闲、运动、娱乐、演出等功能于一体,充分突出朝鲜族民俗元素,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的朝鲜民俗文化广场。建设资金以村上自筹、帮建部门帮建、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及选址已经完成,村上自筹5万元已到位,现在已开工建设。并初步建成了以村老年组舞蹈队为主体的文艺表演队伍。文化活动设施及队伍的建立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推动了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朝鲜族民俗文化村建设思路

近几年来,为突出朝鲜族民俗特色,走特色化民族村屯道路,年丰村积极发展民族餐饮文化,以家庭旅馆、特色餐饮推动全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为进一步延长特色文化产业链条作强作大民俗文化这个品牌,年丰村提出了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村的目标,由最初的生产型发展模式向消费型发展模式转化,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这也将有效带动全村经济从单纯的民族餐饮向成熟的民俗文化产业迈进。并以田园生态式为基本风格,突出朝鲜族饮食、居住以及生产生活的文化特色,大力开展朝鲜族民俗风情建设。

一是开展朝鲜族生态旅游农业区建设

包括传统农耕体验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朝鲜民族食品加工展示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区。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观光采栽为载体,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农业相结合。农业生态游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整体的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为忙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作一个缓冲和调剂。让更多的人体味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放松。

二是开展朝鲜族民俗文化商业区建设

包括民俗文化商品、食品交易市场、民俗饮食一条街。主要是展示朝鲜族传统手工艺品、朝鲜族传统饮食、服饰等,通过建立农、工、商以及食、住、行、文、教、娱等能够充分体现朝鲜族现代生活文化长廊,大力传承和发展朝鲜族传统文化,利用朝鲜族传统纪念日开展包括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礼仪文化、饮食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等民俗风情活动,打造出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乡村。向大家展示朝鲜民

俗文化的现代一面,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朝鲜民族传统文化,充分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三是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区建设

开展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建设,作为民俗文化村发展的主要配套设施,民俗文化广场建设,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要求来建设。它必须能够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大型集会、开展集体舞、健身舞、民俗体育表演等大、中、小型活动。音响、灯光、民俗体育、全民健身器械等设施齐全。依托广场开展中国朝鲜族独特的民俗舞和民俗体育节目,向游客充分展示“龙鼓舞”、“顶水舞”、“背架舞”、“象帽舞”、“刀舞”、“假面舞”等民俗舞表演,以及秋千、跳板、顶瓮竞走、投掷、摔跤、等朝鲜族传统民俗体育和民族游戏表演项目。邀请游客共同参与,让游客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四是开展民俗餐饮文化区建设

全力打造美食文化村,建设餐饮一条街,以特色饮食突显传统民俗文化,并形成以打糕、冷面为主的面系列,以狗肉汤、大酱汤为主的汤系列及朝鲜族泡菜系列、烤肉系列等。并请专人教授游客亲自动手制作朝鲜族特色美食,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会制作朝鲜特色食品。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不足,使民俗文化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很难到位。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上,投资的主体不多,一般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因经费不足,拿不出钱来搞文化设施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资金不足也制约着民俗文化广场建设。要想高标准建设一座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民俗文化广场,总建设资金需要20多万元,目前只落实资金5万元,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只能勉强开展广场外围硬件建设,这远远达不到建设标准。这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在资金及器材、娱乐等配套设施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二是文化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民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鲜族村普遍存在着人口较少,且在家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青壮年加入到劳务输出的行列中,使资本、资源、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没有在市场的作用下,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这样将不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唱响民俗文化发展这一台戏,充分挖掘民风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民风民俗文化品牌。发展旅游业,把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同旅游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民族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村屯发展实力与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年丰村进行投资。

三是民俗文化建设人才溃乏,制约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基础的薄弱必然制约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人才资源的资本化程度低、经济、社会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人才的培养、引进、用等现在还不是很适合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全村民俗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文化部门加大培训和扶持力度,培养和发展一批民间文化队伍,积极鼓励扶持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文化经营户和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的发展,深入农民、服务农民,传播有益文

化,增强村屯发展内动力,充分发挥民俗民风优势,发展民间文化产业。调动更多群众参与民俗品牌建设中来,在活动中形成文化内动力,增强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热情;形成文化辐射力,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不断壮大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催化剂。

第四篇:某区新农村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区新农村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区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时代特征,按照中央、重庆市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在城乡互动中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区新

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重点

在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的进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突出抓好“千百工程”示范村、推进村建设为切入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取得“五个提高”的阶段性成果。即到2010年,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显著提高,全区建成一批支柱产业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粮食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农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赶上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有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上的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农村形象有显著提高,农村房屋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农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农村治理水平有显著提高,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成,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农村建设中,主攻五大重点。

(一)做强优势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走工业化、产业化之路,做新做优农业。大力培育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园(场)的要求,建设一批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建成30万亩优质柑橘、15万亩优质榨菜、20万亩中药材、50万头(只)草食牲畜、60万亩工业原料林等重点基地,实现每村有1—2个支撑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全区80万农村劳动力的优势,积极引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让富余劳动力从田头走向车间。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大办手工加工项目,鼓励在外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带人才回乡创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柑橘、蔬菜、畜禽、中药材、粮油等资源丰富以及加工、转化、增值潜力较大的优势,积极引进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优势产业与龙头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夯牢农村基础,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和公路改造,力争如期实现通村公路100的油化或硬化,主要出行便道100实现水泥路或石板路,重点产业基地内的道路网络化。加强中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病险塘库和渠堰,提高水利设施蓄水和灌溉保障能力,确保农民人均有0.5亩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抓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房前屋后以及道路、水渠、塘库等周边绿化,全面治理水土流失,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三)变靓村容户貌,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搞好村落规划和建设,重点引导工程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库区移民户、高山贫困移民户到居民点集中建房居住;加快消除农村危房,改造土木结构房屋,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搞好外墙粉饰。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扶持农户联建或自建沼气池,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减少人畜混居。搞好环境卫生治理,落实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场所和建设配套设施,禁止乱搭建乱堆码、乱倒垃圾污水等行为,做到村容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推广标准化、无公害农业技术,推广猪—沼—粮(果、蔬)等生态农业模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农网改造、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话。

(四)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倡导文明乡风。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农民业余学校,不定期举办科技、政策、法律等各类知识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完善村级卫生所、文化活动室和村支两委办公室,搞好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抵制赌博、迷信,努力打造文明乡风。

(五)保障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不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尊重和吸纳群众意见,民主决策筹资筹劳。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强化群防群治,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邪教活动。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力争农民全面参与合作医疗,五保人员全面集中供养,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妥善解决农村残疾户、受灾户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享受新农村建设的阳光普照。

采取五大措施

第五篇:关于建设“文化工商”的构想与建议

关于建设“文化工商”的构想与建议

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加速推进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化,工商部门如何顺应形势,转职能、提效能、促履职,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建设“文化工商”,是增强凝聚力、提升执行力、强化战斗力、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有力推动工商部门履职、服务、队伍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就如何建设“文化工商”,进行一些粗浅探讨,提出相关建议。

一、认清建设“文化工商”意义,确保工商文化的科学性文化,是一种柔性生产力。工商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文化,就是工商部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商干部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及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的统称。建设“文化工商”,对于全面推进工商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与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密切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建设符合主旋律精神、紧扣时代发展潮流的工商文化,必将对工商事业的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需要。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规范人、制约人,也能激励人、鼓舞人。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形成高效优质的工商文化,实现制度管理与文化引导刚柔相济,提高整个工商团队的向心力和执行力,是工商部门实施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能,创建高效机关的必然要求。三是提高工商队伍能力素质的需要。当前,工商工作呈现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工商干部的知识储备、心智素养、业务能力和作风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正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激励工商干部在实践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四是提升工商部门形象的需要。工商部门作为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重要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其社会形象直接关系着政府形象。通过加强工商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积聚能量、激发活力、推进工作、改进服务,能够进一步规范工商干部的行为,全面提升工商部门的形象。

二、把握建设“文化工商”内涵,确保工商文化的完整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其核心是价值观。工商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核心就是工商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创立和弘扬的正确的价值观。一个部门价值观的产生、积累、培育、提炼是一个长期过程,它熔铸在这个组织的“血脉”里。工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正是传承和发扬了工商系统一代又一代人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工商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工商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撑和根本价值所在。工商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工商精神价值文化,包括工商机关的工作理念、发展战略、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执法素养以及工商干部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要把精神价值文化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不断培养和强化工商机关“公平公正、执法为民”的基本理念、工商群体“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根本精神。工商管理制度文化,包括工商机关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工作机制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生活习惯等。要把管理制度文化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用文化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来建立健全制度、贯彻落实制度,完善文化建设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工商物质行为文化,包括工商部门履行监管执法职能所需要的“人”和“物”的要素总和,即工商干部的素质能力、执法水平、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仪表举止等,以及生活环境、办公条件、办案设备、执法装备等。要把物质行为文化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场所,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三、遵循建设“文化工商”原则,确保工商文化的系统性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设“文化工商”,既要依靠工商干部来实施、推动,又要为工商干部来享有、服务。要围绕以人为本,抓住“人”(工商干部)这个创造、运用、发展、享有工商文化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工商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广大工商干部踊跃参与工商文化建设,不断解放思想、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全面发展,为推动工作创新、提升履职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坚持结合实际原则。工商文化建设不能偏离工商职能,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而要为履行工商职能服务。要立足工商职能,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强化工商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引导工商干部形成求真务实、履职尽责、敬业奉献、廉洁高效的价值追求,实现工商干部对工商价值观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变。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上世纪七十年代,工商职能的特点是保障计划经济的顺利实施,工商部门是计划经济的管理者;

八、九十年代,工商职能的特点是办市场、促流通,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工商部门是市场经济的参与

者和守护者。进入21世纪后,工商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管办脱钩、两费停收、体制变革,工商部门是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和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工商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使工商文化融入时代特征,在前进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四是坚持领导率先原则。一个组织领导者的思维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价值取向往往引领着整个组织的运行,所谓“上行下效”。因此,领导率先是加强工商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建设“文化工商”中,要注重从高端引导,自上而下进行,领导率先,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并努力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示范、影响和带动工商干部,共同推动工商文化建设。五是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工商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渗透于部门管理的各个领域,涵盖于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于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因此,建设“文化工商”必须各方协调,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全员参与,做到工商文化建设依靠群众,工商文化成果惠及群众,切实提高工商文化的生命力。

四、完善建设“文化工商”载体,确保工商文化的实践性 一是强化教育,全面促进素质提升。一要开展价值理念教育。结合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编写《工商文化价值理念教育手册》,制订“机关文化示范点”创建方案和工作标准,组织机关文化建设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氛围。二要开展知识更新教育。工商队伍人员构成复杂、知识层次不一,要通过有计划、分类别地进行综合素质、现代知识、信息技术等教育培训,提高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科学文化和信息化知识水平。三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岗位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岗

位练兵、在岗培训、能级认定等活动,不断提高工商干部的业务素质,提高工商队伍的履职能力。二是美化环境,全面促进形象提升。一要促进内部和谐。要充分尊重工商干部的人格个性、权利欲望、发展需求,努力拓展其发展空间,鼓励、引导其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机关、基层干部交流活动,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干部,让其脱颖而出,实现人生价值。二要促进外部和顺。上级工商机关要加强对基层工商机关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调,加强机关科室与基层分局之间的交流、支持和配合,营造干事业、出成果、促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工作合力。三要促进场所和美。要按照基层工商机关标识规范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投入,改造硬件设施,美化办公场所,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三是硬化制度,全面促进效能提升。一要健全绩效管理制度。要实行业务条线管理与网格责任管理相结合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工商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机制,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要健全工作运行制度。制订工商部门各项业务工作标准、办理流程和运行规定,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工作职责更明确、工作流程更高效、工作运行更规范。三要健全行为规范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登记服务、行政执法、巡查监管、消费维权、内部管理等制度规范,编印《基层工商干部日常行为规范手册》,同时狠抓制度执行,切实规范干部日常行为。四要健全监督制约制度。进一步完善谈心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行风监督、政务公开、局务公开等制度,使干部行为得到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商干部队伍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四是优化阵地,全面促进活力提升。一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进一步加大工商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可在有条件的基层分局进行试点,建好“四室”: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荣誉展览室和警示教育室,推动工商文化建设入耳、入目、入脑、入心。二要开展典型引路活动。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方面的新闻宣传、信息报送和经验总结,通过大力挖掘、培育、宣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营造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的浓厚氛围,带动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扩大工商文化的示范效应。三要弘扬争先创优导向。建立推动争先创优的有效激励机制,尝试开通工商文化网络论坛,不断增强工商干部的争先创优意识,激发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下载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有感(共五篇)

    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有感 姓名:马芳 2011级新生 应用数学 参观时间:2011年11月12日 参观地点:朝鲜族民俗博物馆 参观目的:了解朝鲜族灿烂的民族文化 参观成员:2011级应用数学专业......

    团队建设2012构想(范文)

    二〇一二年督察科深入推进优秀团队建设工作打算 2012年,警务督察科将紧紧围绕弘扬湖南公安、永州公安精神,注重“学习提高、拓展活动、文化培育、典型引路”等四个方面,着力打......

    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

    明确目标稳步推进奋力描绘城中村建设新蓝图——区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市二七区齐**乡**村位于市区南部,是一个面积近3平方公里,拥有7个村民小组共3000余......

    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

    明确目标 稳步推进 奋力描绘城中村建设新蓝图——区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市二七区齐**乡**村位于市区南部,是一个面积近3平方公里,拥有7个村民小组共3000......

    民俗村项目建设规划书

    民俗村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北京市密云县高岭镇界牌峪民俗村2、项目主管单位:x x x x x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必要性:界牌峪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劳教制度改革建议构想(精选五篇)

    劳教制度改革建议构想 林旺增 09信管3班 18号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作为一种非司法性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制度,劳动教养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的肃清反革命运动期......

    2012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2013年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活动方案 秋夕是朝鲜族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朝鲜族民俗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更好的弘扬......

    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

    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掷栖、投壶、射箭、跳板、荡秋千、摔跤、跳绳、拔河等等。1、掷栖。掷栖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民俗游戏,在延边,随处可见朝鲜族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