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节市 “为村”建设的建议
毕节市“为村”建设的建议
一、“为村”的概念及模式
为村,就是we country,是腾讯基金会依托移动互联网终端,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开发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是一个以“连接,为乡村”作为口号,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感情,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申请成为“为村”的村庄,可以获得腾讯为村提供的三大支持:移动互联网工具包、资源平台、社区营造工作坊。这三大支持,也叫“为村三式”。
为村第一式,移动互联网工具包,是以任务设定和案例指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村庄申请人和村委会成员,学习并掌握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和基本的运营技巧,高频、高质地实现村里外出和留守成员的信息和情感沟通;高效、透明地实现村务管理、活动组织、通知下达、舆情上传等基层工作的互联网化呈现。
为村第二式——为村资源平台则是通过整合腾讯内外部资源,会聚来自社会各界愿意为村奉献的专业企业和个人专家,并按条件开放给已经掌握并可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村庄,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的连接和匹配,为村庄创造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的机会。
为村第三式——社区营造工作坊。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村团队每个季度都会举办一次社区营造主题的工作坊,选出 6 个对为村前两式能充分演绎并运用的村庄,整合优质且具有实战意义的课程,为他们村庄“一村一品”的商业化,提供专业指导。沟通、财务、商业谈判、项目管理、领导力等等课程,都将以奖励的形式为村提供,而每个季度腾讯基金会都会拿出 100 万元为村创投基金,提供给在商战中胜出的村庄。而这个为村创投基金,最终将开放众筹,让人人都能为自己看好的村庄助力。
二、“为村”现状及案例
“为村”萌芽于2011年,2012年在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开始试点,2014年11月,“为村贵州黎平铜关村”作为全国第一个认证的村级公众服务号建立,2015年“为村开放平台”概念正式提出。目前,“为村贵州黎平蒲洞村”在一个返乡大学生村官带领下,争取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认证的为村。
2012年,腾讯基金会在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投入资金、整合各种渠道资源、组织村民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建造了一组占地46亩,建筑面积5600平方的“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是侗族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是铜关村的“一村一品”。2014年,该项目团队开通以“铜关”命名的微信公众号、建立讨论乡村事务的微信群,更重要的是,他们匹配带来各界许多优势资源:有中兴通讯捐赠的50部智能手机,中国移动在村里架设的4G网络基站,有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制作的智慧旅游服务设计,广州茂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微信智慧村庄运营平台,深圳同乐时光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土特产包装设计等等。此后,村寨通知的下发、投票调查、活动召集、公共事务意见交流、文化活动分享、特产推荐等工作,均可通过微信展开,如今,该村村民在微信上推荐自家农特小吃,看到不识字的老奶奶坐在小卖部门槛蹭wifi,跟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视频聊天;村支两委在微信群处理和发布村务,解决村民琐事;经过设计包装的“侗乡茶语”、“侗乡有米”、“侗乡布艺”系列产品畅销网络,乡村旅游、农家客栈等开得红红火火。最重要的是:利用腾讯在铜关村架设的资源平台,聚集社会各界的资源,激活村民们的发展思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拓展群众增收道路,推动当地农民致富小康,三、我市建设“为村”的建议
我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禀赋的自然资源,悠久的民族风情,优质的农特产品,优美的旅游环境。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网络、智能手机在乡村普及,让我市乡村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为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企业深入扎实推进工作;县(区)、乡(镇)也要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明确职责分工。建设“为村”项目要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扶持,村为主体”的模式推进。市、县政府负责统筹协调,匹配项目及经费安排;业务部门负责支持配合,比如电信部门负责网络设施的建立、农业部门负责农特产品组织生产和质量检测、交通部门负责道路设施的修建等,乡镇负责宣传、培训的组织,村则为项目实施的主体。
(三)健全管理机制。从市级层面出台“为村”项目管理制度、按照“为村”创建要求制定各阶段扶持激励措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等,定期考核评价”为村想“项目建设和应用情况,及时报送示范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确保示范工作取得实效。
(四)理清程序流程。
一是宣传培训。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为村创建工作及意义家喻户晓,为“为村”项目的开展打好关键的基础。村支两委干部负责具体的发动宣传、培训推广工作。
二是发动组织。发动村委干部、村官、驻村干部、返乡青年、家乡在村庄工作在城里职业者等成为“为村”计划的带头人和申请者,按照要求规范申请“为村”微信公共服务号,建立建微信群,建QQ群,再由他们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学习并掌握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和基本的运营技巧。同时挑选一些有一定信息化基础,比如会用微信、懂QQ、有过网购经历的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高频、高质地实现村里外出和留守成员的信息和情感沟通;高效、透明地实现村务管理、活动组织、通知下达、舆情上传等基层工作的互联网化呈现。完成“为村”第一式的任务。
三是扶持培养。根据“为村三式”各阶段的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从完成“为村”第一式的任务的村,选择具有较丰富旅游资源、优质特色农产品或者有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村庄,重点引导通讯网络、交通条件较好、村支两委干部有开拓精神,喜欢琢磨新事物的村作为培养对象。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匹配一定的补助资金,挖掘当地农产品、旅游等优势资源,按照“为村”第二式的要求匹配各项资源,推动完成“为村”第二式任务,并成功申请“为村”第三式阶段。
四是引领示范。引领规范到达“为村”第三式阶段的村庄,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第二篇: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在农村村落的建设中,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有新时代居住特色的创新。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行中心村建设,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中心村建设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村落的形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成因素。古村落的形成一方面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肩扛手提,农产品绝大部分自给自足,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不需要长距离运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易少,故而古人一般选择在适合农业生产、依山傍水的地方建房居住,如今天我们可见的很多农村村落大多是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为躲避战乱而建,古人为了躲避战乱,选择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地方或易守难攻的地方居住,如四川、云贵等地的山顶村、崖壁村、岩洞村等。所以古村落的形成,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历史因素决定的。
发展到今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易非常频繁。
为此,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交通便捷、通讯通达、交易便利的地方集中生活,以前那种分散的小山村、山顶村、崖壁村、岩洞村难以满足现代农民生存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今天不能再在过去的认识水平上来认识农村村落的建设,而应该在当前和今后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和需求上来认识和考虑农村村落的布局和建设。
推行集中、便捷、秀美中心村建设,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一是有利于农村宅基地改革。中心村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对农村住宅建设性用地进行规划规整,避免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超限超标。二是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已达X.X%,人口城市化是国家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满足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人口的过渡城市化也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的社会管理问题、就业问题等“城市病”,以及造成的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农业劳动力科技力不足等问题。高标准农村中心村建设,优质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广阔的农村就业创业空间,有利引导和吸收有志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口(特别是农村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知识群体)留住农村,提升农村资源要素的科学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社会的充分均衡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村民集中居住,服务性行业增加,从业范围扩展,农民转移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可能性增大意愿增强,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
二、中心村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的需要。
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如果再在分散的旧村址上大搞新农村建设,随着人口的萎缩,很多建起来的新农村点最后可能废弃,另外由于点多面广,也不可能做到精致建设,只能是低水平建设,满足一时的需要。在废弃后,这些村落的建筑垃圾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清理和进行生态修复的,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中心村建设,可以将农村的市政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性高标准建设,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将大幅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和建设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所以,推行中心村建设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三、中心村建设是应对人口素质提高与人口减少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女权思想的日渐强化,女性的社会自我实现越来越强,现代女性已不是旧社会的生娃机器,不论男女,都不再追求过去那种多子多福的生活,少子化现象在整个社会成为常态,人口基本不可能出现过去那种暴发式增长;兼之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弃农进城,农业人口日益减少,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加剧。若干年后,当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走完人生行程,农村人口势必大量减少,很多村庄都可能面临废弃无人居住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必要对农村村民住地进行整合,推行中心建设。
四、中心村建设是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过于分散居住的农村村民增加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度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分散居住的村民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灾害带来的侵害时,个体单薄的力量难以应对,也增加了农民日常生存生活的风险。推行中心村建设,农民群体集中生活,不仅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农村社会管理机构,降低农村社会管理成本,也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自然和社会灾害的能力,使农村社会管理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农村社会风险的发生。五、中心村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需要。
在农村分散的村落条件下,要普及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几乎不可能。比如教育、医疗卫生等紧密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一些偏远、条件差的地方很难满足群众的需要。特别是教育,当前农村群众生活中最大的不便是子女的就学问题。分散的农村村落,大多距行政村有一定距离,距乡镇所在地有的则更远,非常不便于小孩上学。而地方政府要在每个村落建学校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优质学校。偏远农村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农民子弟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这一点也是逼迫农民进城购房最主要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不少偏远农村现有教育资源荒废浪费。
因此,合理的规划中心村建设,有利于减少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点多面广、低水平重复建设,可以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城市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农村,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据此,为推行中心村建设,建议意见:
一是要加快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要在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框架下,加快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平台建设,打破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单一集体属性规则。一方面可采取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征收进入流转平台,这是隐患最少的供地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集体建设用地政府长期租赁的方式进入流转平台,但此种供地方式隐患较难预料。采取多元化提供农村中心村建设用地,以方便中心村规划区域外的农民在中心村购地(或租地)建房(或由属地政府统一建房出售给辖区内农民)。二是要加快中心村建设的规划编制。
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选择若干区域进行中心村规划设计(如X,只需以东坪村为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中心村的规划编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见性规划,在实施农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项建设应根据预见性规划做趋向性建设,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重复、低水平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第三篇:驻村干部为村史馆建设献计献策
社区广大居民为村史馆建设献计献策
为打造高品质的村史馆,社区专门组织人员对我村起源、人文构成、风俗习惯、人物事迹等进行广泛搜集,对社区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行深入挖掘。同时,特地邀请专家多方论证、现场指导,明确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突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信念教育和历史教育“一核四面多点”的建设思路。
9月5日社区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干部、驻村干部等到在建村史馆进行参观。参观的过程中,老党员、老干部、驻村干部围绕村史馆建设主题,分别就建设思路、文化挖掘、故事整理、展示内容、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谈讨,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为村史馆建设工作献计献策,支招出力。打开村史馆大门,仿佛启动了时光机器,穿越在这时光隧道中,定格岁月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门环、古朴的水井辘轳、咚咚作响的牛皮大鼓、逼真的老式房屋锅台......…这些熟悉的“老物件”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勤劳智慧的结晶,记录了我村发展的过往岁月,激励着社区群众抚今思昔、继往开来。
在村史资料挖掘过程中,为了将旧时的生产生活情况更真实、更丰富、更准确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社区专门召开民主会,动员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村史馆建设中来并得到了广泛支持。在建馆过程中,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这对他们来说既是一次村情村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党的恩情的由衷感谢。
“让百姓留住乡愁、铭记党和国家的恩情、忆苦思甜跟党走.....”随着展示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村村史馆将成为教育引导社区党员群众的新平台,对外展示形象的新窗口和基层党建示范的新名片。
村志办
第四篇:社区建设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⒈社区职能错位,负担沉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四多: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多、代收费用品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⒉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线,下面一杆针,样样工作最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有好处上级部门争着要;有困难上级部门争着推,出现所谓“属地管理”,工作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呈现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
⒊社区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有价值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区人员中存在四多一少问题,文化水平偏低多、年龄偏大多、牢骚怪话多、社区人口多、社区人员职数少,加上业务上培训不到位,影响社区全局发展。
⒋社区发展不平衡,经费短缺的问题。目前,社区办公经费少,收入无来源,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社区不仅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甚至还要提供吊牌、印章、会务等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还有一些部门联系社区有名无实。造成社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⒌阵地问题。部分社区办公场所过于狡窄,条件较差。如我办外沙街社区,没有自己的办公房,借用其它单位的办公室,各种制度、宣传资料无法上墙,各种档案、资料无处存放,社区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都无处坐,社区召开总支大会只能借用其它单位的办公室。
⒍政策问题。社区有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创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愿望,但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致使社区不敢放手去发展。
二、社区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区关系,政府必须进行“自我革命”,有效解决“错位”等问题,实现“到位”,使社区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真正做责、权、利对等。
⒈放权让利,转变职能。是有国家权力对社会的直接控制和干预有减弱,社会才能有理性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这就是要求政府政府必须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与方法,按照法律程序,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民自治、为社区“松绑”,除了社区反映民意和主权,将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等作为社区干部的考核的重点,为社区“减压”,政府职能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将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主动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推进社区居
民自我发展,为社区鼓劲。
⒉界定职责,理顺关系。一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不推给社区。二是分管的职能部门承担需要社区协助的职责,坚决推行社区准入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谁办理谁受益”,坚持以社区为主体,政府部门为指导的工作方法。三是立足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依法管理。四是完善社区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区人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客观能动性,保证社区与政府职清责明,和谐发展。
⒊协调发展,互利共赢。一是加强联系,落实社区建设任务,做到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四落实”,二是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加强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达到社区组织发展状大。
⒋加强协调,加强督促。社区工作没有辖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就没有社区建设的根基。因此,必须建立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并实现对社区单位实行双重领导的新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主的“六共”制度及其长效机制,即对辖区单位实行人员考核共商、共管,实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共抓、奖惩共定,文明社区共创,学习型社区共建。
⒌多途径增加社区收入。部门工作进社区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同时可否将城市部分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权或者管理权交由社区;将一部分税务部门不好收的,面宽量小的税收项目,交由社区代
收,从中返还工作经费,既可增加社区收入,解决社区就业压力,又可缓解财政对社区建设的压力。
三、社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办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以社区为平台,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以服务为主题,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以党建为核心,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目前,我办已经完成社区组织网络体系的建设,搭起了社区活动开展的平台。为了丰富社区建设的内涵,我们将按照坚持民主自治方向、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居委会自治功能、提高居民满意程度、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的思路,同时按照上海的模式,把社区建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文明社区;第二阶段,创建康健社区;第三阶段,创建现代社区;第四阶段,创建人文社区。并计划每阶段用3~5年时间完成。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深化社区党建。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和活动。二要分类指导,分层面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如要加强退休党员管理,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并继续发挥其余热;加强单位在职党员管理,使他们把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作为新时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新载体;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个体户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管理,切实改变党员管理断层现象;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拓宽党员发展的视野,使社区党的队伍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党员引向社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宗旨和社区党建的效能,进而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优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服务,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社区服务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社区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要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一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方便快速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二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
三要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按照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股份制等办法,使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实体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四)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既是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又是孕育社区文明的摇篮。要按照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一要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抓好市容卫生工作。三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五)活跃社区文化。要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活跃社区文化。一要创建“学习型”社区,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二要扎实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三 要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社区文化。
(六)健全社区卫生。广泛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扎实抓好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力度,着力提 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七)强化社区治安。社区安全体现了一个社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们执政党的执政力、领导力、控制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素质。要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扎实推进社区社会稳定工作。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二要加强外来人口、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教育。三要强化社区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
(八)加强社区领导。切实做好办事处领导及干部对6个社区联系工作制度。一是指导社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对社区工作的调研;三是定期汇报联系点工作情况。
(九)创建文明社区。社区建设是龙头,文明社区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载体。因此,我们要把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两大目标合二为一,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争当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不同层面的创建活动,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滚动发展,加快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同创共建。不断研究社区工作的新方法,千方百计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受到尊敬。让社区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温暖的家。
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抓住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重点,努力开启自上而下和社区自下而上两个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结合,全方位抓好以“我为社区办实事”为主的为民工程、以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主的富民工程、以关心弱势群体生活为主的爱民工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的安民工
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的乐民工程等五个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把我办社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第五篇: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的构想和建议
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镇朝鲜族行政村是我国长城以南地区完好保留朝鲜族语言文化的朝鲜族村。它远离朝鲜族聚居地,处在汉族的包围之中,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文化孤岛。2012年1月17日,我们深入到朝鲜族村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历史及当今状况。其间访谈了当地相关部门领导和地方群众,并参观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朝鲜族小学。朝鲜族村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族教育长足发展,文化生活保证需求,为建设朝鲜族民俗村打下了社会基础。
一、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
在山海关长城以南的抚宁县留守营镇有一个朝鲜族村,这是我国长城以南的关内即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群众聚居地,70多年来,她完好地保留着朝鲜族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
关于朝鲜族村的历史沿革,据资料,可追溯到1939 年。1938 年冬,东河南村杨子峰去黑龙江省做生意,结识了朝鲜族兄弟“大老朴”和“二老朴”。杨得知他们是种水稻的能手,便介绍了西河南沿海一带适宜种水稻的情况。1939 年春,兄弟二人随杨来到西河南,买下卢龙县燕河营镇大地主薛子行家的200 亩盐碱荒地,当年便组织农民试种水稻,秋后获得丰收。于是,他们又先后从东北招来30 多户朝鲜族亲朋好友,分别租房居住在西河南、水沿庄、前朱建坨村,并在沿海一带的荒滩上开垦了1 843 亩水田。1946 年5 月,这些朝鲜族变卖家产,迁到了当时的南朝鲜。他们走后,水田全部撂荒,直到1949 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201 师农场接收。
现在的朝鲜族村居民,最早是1952 年由辽宁省昌图县一区新民村、开源县十一区马家窝房、昌北县艾母村昌新屯、洮南县等地迁来的,当时共14 户55 人。1954 年春,这14 户朝鲜族组织起来,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宁鲜社”。1956 年春,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仍称“宁鲜社”,隶属渤海人民公社。当年年底,这些人全部迁到人口密集、交通比较方便的西河南定居。从此,西河南朝鲜族有了自己永久性的聚居地。1958 年10 月,由于朝鲜族人口少、孩子求学困难等原因,社长李钟泽代表朝鲜族农户向抚宁县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从外地引入朝鲜族农户,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耕地面积。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抚宁县政府的同意,并从原201 师农场(该农场于1956 年迁走)留下来的土地中拨出1 059 亩土地。1958 年底至1959 年春,宁鲜社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分两批迁来37 户朝鲜族,共183 人,其中第一批14 户67 人,第二批23 户116人。1959 年,渤海人民公社宁鲜高级农业合作社更名为水田专业大队,下设三个生产队,李钟泽任大队长,兼任渤海人民公社副社长。1976 年唐山地震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因地震造成的住房困难,于1978 年拨救灾款28 万元,为朝鲜族村建了一砖到顶的新房270 间。1982 年3 月,渤海人民公社更名为西河南乡政府,朝鲜族的水田专业大队改为朝鲜族村。撤乡并镇后,西河南乡归属留守营镇,与朝鲜族村一样,成为独立的行政村。
目前,朝鲜族村有156 户513 人,其中152 户是纯朝鲜族家庭,4 户为朝汉、朝满通婚家庭。现在,村里有四家私营玻璃加工厂、两家朝鲜族饭馆,另有个体台球厅、商店、运输户等。全村有农田1 111亩,其中水田1 057 亩、旱田54 亩,全部转包给临近的西河南村、水沿庄村等地农民。全村年纯收入人均3 000 多元,在秦皇岛市的15 个民族村中,经济收入位居首位。
二、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交通优势
朝鲜族村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朝鲜族村南临渤海,位于秦皇岛市西南的洋河西南岸,距秦皇岛市35 公里,偎依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北靠京山铁路(4 公里)和津秦公路,距205 国道只有两公里,之间有水泥公路连接,交通十分方便。南戴河旅游区开发之后,朝鲜族村的交通更加便捷。
三、建设朝鲜族民俗村的文化优势
在朝鲜族民俗表演场可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和民歌。悦耳的民谣、轻快活泼的舞蹈、古朴典雅的婚礼独具特色。夜幕降际,您可以接受村民的邀请,围着篝火,参与到轻歌曼舞中,体验着风俗人情。
1、朝鲜族饮食,例如:打糕、米肠、泡菜、拌蕨菜、马蹄叶包;
2、朝鲜族体育并可以观看并参与秋千、跳板、摔跤等朝鲜族体育游艺,了解朝鲜族奔放热情的性格;
3、朝鲜族民居:在村民家中,可以近距离体验朝鲜族的风情民俗和特有的生活方式。
四、建设朝鲜族民俗村出现的主要障碍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2)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冲击严重
我们在朝鲜族小学进行参观时,在双语学校也是大部分是汉族小孩聚在一起,他们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交流,而且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大部分朝鲜族的居民也都是身着跟周围居民一样的衣饰,在外观上看不出跟其他民族的区别。这种“现代性知识”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思想冲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民族地区应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但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过多的接触现代性知识的冲击,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并且,长远来看,这些冲击得影响还包括对旅游产业本身带来的损失。游客会因原本关于少数民族纯朴、善良形象的想象被现实打破而颇感失落。更重要的是,当民族文化冲击而渐渐失去原有内涵,只剩一个概念时,我们还有什么?民族旅游当然也会因失去特色而走下坡路。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人才储备不足
秦皇岛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上还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思路并不清晰。打造少数民族品牌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思路不清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旅游产业创意过程中缺少高手,据了解秦皇岛市对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储备不足。秦皇岛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方面遇到困难主要原因也是人才储备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体制不完善
目前秦皇岛市对民族旅游产业的投入不是很多、相关体制不完
善,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没能进入旅游产业,体制不够灵活。致使高品位的民族旅游景点很少或者说没有。
(5)对地区内的非主流文化不够重视
朝鲜族属于秦皇岛地区非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说在秦皇岛地区是非主流的文化,其文化资源未受到足够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在省里定位不高。——这也是一个问题。朝鲜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对于构建多元共荣的协调社会和文化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6)部分地方领导对旅游产业认识存在问题
部分县旅游产业相关部门领导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甚至混淆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这样就容易使资源转化为产业意识不足、思路不清。另外,各县的文化产业组织机构即文化产业办公室,建设不完善,在部分县属科级单位,在部分县属副科级单位,人员少,办公条件差。这说明部分地方领导对文化产业认识存在问题。这当然也会影响到旅游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