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朝鲜族形成历史
中国朝鲜族是迁入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徙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自中国朝鲜族迁入中国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内 忧外患我灾多难的年代。在这样极其艰苦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朝鲜族人民同汉族、满 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道,为开发东北边疆,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祖国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
◆中国朝鲜族的迁入
中国朝鲜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概念,是指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朝鲜族,而不是泛指居住在中国的一般朝鲜人。
近代和现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始于19世纪中叶,这是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历史 源头。当时,腐朽的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便不断向中国发起武装侵略,迫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 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向清政府索取巨额赔款和种种特权。沙俄也通过《 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去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进而又把侵略魔爪伸到图们江沿岸。与此同时,由于清政府加 重对人民的压榨,1843年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为了镇压这一落千丈革命运 动,清政府自咸丰十三年(1852年)起,在东北征调频繁,致使东北地区户口凋 零,家室凄苦。边防空虚。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和增加财源,不 得不逐渐放松对鸭绿江和图们江北岸的禁,开始默认乃至允许朝鲜垦民越江垦殖和居 住。现时在这个时候,正赶上朝鲜国内边年灾荒,赋税繁重,若政如虎,民不聊生,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求生图存,朝鲜灾民只好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到我 国东北。他们来到这广袤的土地,披荆斩棘,饱经沧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用双 手和血汗把这个荒芜的迷茫大野,开发浇灌成稻香四溢,物足年丰的富饶之地。
朝鲜族在近代和现代迁入中国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1 9世纪中叶至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这一时期迁入的人们,主要是经济 原因迁居的自由移民;第二阶段为1910年“日韩合并”至1931年“九一八” 事变,这一时期迁入的,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而迁移到中国来的反日爱国的人们;第 三阶段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这一时期迁入 的,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移民政策而被迫迁来的强制移民。1945年“八· 一五”光复后,强制移民和由于政治原因而迁居的一部分人又回归朝鲜,而现今的中 国朝鲜族则是以第一阶段迁入的自由移民为基干,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迁入而永居 中国加入中国国籍的人为主体的民族群体。
◆中国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国朝鲜族作为民族共同体,是有其形成民展阶段,有一定历史条件的,并不是 朝鲜垦民(包括流民)一到中国就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
中国朝鲜族,是在近代和现代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民族,是长期在中国独特的 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民族特征上看,具有朝鲜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族固有的民族传统和基本特征,又在继承朝鲜民族传统和 特征的基础上,带有中国色彩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第二,从国籍和法律上看,它 是由珍有中国国籍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成员组成的并为中国宪法肯定的一个少数民
族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朝鲜族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共性——它是
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共同体的一分支;另一方面,又具有个性——它是整个朝鲜民族
共同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和现代朝鲜民族。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是形成中国朝鲜族的两个重要条件,两
者缺一不可。
可见,中国朝鲜族不只是族源血统的概念,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中国
朝鲜族的形成,是同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史,经过了一个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上说,是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到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前后大约经历100年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曾有过
几个阶段性的演变。1881年(清光绪七年),清政府对近代迁入中国的朝鲜垦民
实行“归化入籍”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同化政策),对接受中国政府管理的朝鲜垦民
实行户口编甲,熟地升科纳租,还要“雉发易服”才能加中国国籍。1908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地朝鲜垦民中,加入中国国籍的约有4500人。1909年(宣统元
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国国籍条例》和《大清国国籍条例施行细则》,从此,清
朝政府不再推行“雉发易服”政策。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在1918年2月5日,也颁布了《中华民国国籍法》和《国籍法施行条例》,到1929年,据不完全统计,加入中国国籍的朝鲜垦民有10979户,55723人。尽管如此,不论是清朝
政府,还是民国政府对待朝鲜垦民并没有改变其限制、岐视和排斥政策。国民党政府
则从来没把朝鲜族作为少数民族来对待。
自从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人民,才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早在1928年6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指出: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问题对于革命有重大意义,特委托中央委员会于第七次大会之前,准备中国少数民族问题材料,以便第七次大会列入议事日程并加入党纲。”
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成立后,为更好地团结、领导60万朝鲜族人民同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进行
反日斗争,于1931年成立起“少数民族运动委员会”和“少数民族部”。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
局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决议中号召“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蒙、回、韩、藏、苗、瑶、黎、畲等)的兄弟民族们!大家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
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与红军与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种反日
义勇军一块,组织全国统一抗日联军。”到解放战争时期,党和人民政府对朝鲜族在中国的地位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观点。1947年1月10日,在中共吉林省委召开的群工会议上,周保中同志在报告中指出:“1928年以后,中共东北党组织,把
东北的特别是延边的朝鲜居民列为东北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八·一五’东北光
复以后,东北中朝人民关系与在中国的朝鲜居民的地位问题又重新提起,朝鲜人究竟
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呢?或是外国的侨民呢?1945年9月末,中共中央东北局
就已经注意到东北的朝鲜民族问题,认为除参加华北抗日战线的朝鲜义勇军,在东北的朝鲜居民一般的视同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特别重要的是,迁入中国境内的广大
朝鲜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同汉族、满族等各族人民一道,不仅参加了边境开发
建设,而且参加了反帝反封建斗争,逐渐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民族聚居区,并且继续保
留着朝鲜民族固有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消除了民族 隔阂,得到了汉族等兄弟民族的帮助和支持,汗水和血水把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同中国
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战斗在一起。尤其是从1946年至1948年间,东北
解放区的朝鲜族和各族人民一道参加了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兄弟一样分
得了土地,成了中国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样,作为中国朝鲜族民族共同体的内因条
件已经成熟,但外因条件还具备,因为这时从全国来看还没有完全解放,许多地区还
被国民党占领着,中民党政府是不承认朝鲜族为中国的少数民族的。
直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以后,明
确规定:加入中国国籍的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成员,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这样,中国朝鲜族才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真正加入了中华民族的行列,成为新
中国的主人,并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参与管理国家的事务,至此,便完全形成了中国
朝鲜族民族共同体。在1952年9月3日,根据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共同纲领》精神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批示成立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后于1955年
根据我国第一次宪法规定改为自州)。从此,中国朝鲜族便成为拥有自己的自治区域,享受自治权利,并受到中国法律保护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第二篇: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摘要:了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及民俗文化,更多的了解朝鲜族,有利于发展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迁入、饮食文化、炕文化
近几年来,韩流之风越吹越猛,说起韩国就离不开朝鲜,还有韩国和朝鲜的主要民族—朝鲜民族,朝鲜民族是东亚的主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和日本也有少数分布,现在中国的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最早迁入并定居的一批,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明末清初, 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开始有规模地迁入, 或因其他原因被动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战争而被动迁入中国。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 清军就俘获 5000 名朝鲜士兵, 其中, 仅有部分遣返朝鲜。另有一部分发配为奴, 这部分朝鲜人终生留居中国。1627年, 后金为巩固作战在第一次对朝战争中获胜, 朝鲜被迫与后金签订《江都会盟》, 在后金军队撤退过程中, 有 4986 名朝鲜人被掳走, 除被杀 290 人、逃还 623 人外,其他被带到中国。1636 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为解入关后患之忧, 再度攻伐朝鲜。朝鲜大败, 被掳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达数十万。这些数量众多的朝鲜人, 绝大多数成为女真人的奴隶, 自然成为中国朝鲜族的早期迁入者,。现在东北分布的朝鲜族,尤其是黑龙江的朝鲜族,主要是在九一八之后日本组织的移民。日本当时有个政策,叫“日人移韩,韩人移满”,组织了大量朝鲜人进入中国东北。曾经东北地区对朝鲜族人的两种称呼——鲜族和棒子,都和这种移民活动相关。称朝鲜族为鲜族,会引起不悦——这是日本人对朝鲜人的蔑称,称呼其为“棒子”“高丽棒子”,那就是要打架。诚然, 这一迁入过程是被动的。中国朝鲜族人口积累的第二个途径是主动迁入的,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鲜肃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朝鲜全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700年,在朝鲜北部首次出现了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我国东北谋生的现象。此后,为了生计而潜逃越边境者越来越多。
从历史来看,中国朝鲜族是以19世纪中叶迁入的移民为基础,以1910至1945年迁入的移民为主体而形成的。中国朝鲜族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从原籍上来看,在中国的朝鲜族中,原住地为朝鲜咸镜道人、庆尚道人、平安道人占绝大多数,因而这三个群体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三大主流。
对于任何一个迁居到另一个国家的民族而言, 从暂居、侨居到承认为国民, 都要经历一个发展的历程。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也不例外,相对而言,中国朝鲜族是从明末清初逐渐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的, 一个民族跨境居住于两个主权国家的状况, 决定了其自我意识和认同意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国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东北开发史中, 朝鲜族具有重要的地位, 朝鲜移民对东北开发的最突出贡献体现为水利建设和水田开发。朝鲜族在东北边疆开发荒地初期,粮食缺乏,以野果、野菜充饥,住的是极简陋的茅草屋,用的是木梨,没有耕畜便靠人力恳拓。到1881年,在延边地区先后恳拓的土地达到五千三百多公顷。1884年,达到一万两千多公顷。在寒冷的黑龙江中部开垦水田, 标志着东北水田开发普遍展开, 也标志着封禁数百年的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 而中国朝鲜族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主要历史贡献之一。
朝鲜族在中国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存并发展着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出穿住行,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勤劳聪慧的朝鲜族人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制作了许多特色的种类丰富的美食。
朝鲜族饮食以米饭为主 , 汤和泡菜及其他菜肴辅之。主食以米饭为主食的习俗是朝鲜族的饮食特点。最早的米饭是由笼屉蒸 , 后来有了铁锅 , 就开始用锅煮 , 从此米饭就成了朝鲜族先民普遍的常用主食。大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量充足,由此形成主食副食相补的“二元就餐文化”。副食有二大类,即酱类和泡菜类。酱类。酱 ,不仅能单独成为一种副食 , 而且还是做其他副食的主要原料之一。泡菜类。泡菜是将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发酵而制成。把蔬菜和各种鱼酱、虾酱搅和到一起 , 引起化学反应 , 使之变成另一种食物 , 这就是朝鲜族传统的泡菜“克依姆奇”。在这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辣椒。有了辣椒 , 泡菜不仅发酵快 , 而且还能保鲜。汤。汤也是重要的基本副食之一。从古至今各种汤类很受朝鲜族的青睐。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餐桌上都离不开汤。平常早晚做热汤吃 , 炎热的夏季做“凉汤”喝。朝鲜族餐桌上的汤 ,一般都是以泡饭为前提的。汤食民族,最有代表性的饮食就是“汤泡饭”。
朝鲜族还有很多传统的风味食品,例如打糕、松饼、冷面、狗肉汤等。打糕,因为它是将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朝鲜族人民喜食打糕的历史悠久,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同事,打糕还有保健作用,朝鲜族有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参”;松饼,使用大米做成的蒸饺,蒸时要在蒸屉上铺上松树叶子,所以叫松饼,成为朝鲜族在中秋节必备的节日食品;冷面,朝鲜族著名的风味小吃,它同泡菜、狗肉汤一道成为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朝鲜族自古有在农历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有长命百岁的寓意,故冷面又被称作“长寿面”,其中长寿面也来自一个神话传说;狗肉汤,汤食民族,汤是必不可少的,而狗肉汤则是各种汤类的首选食品,朝鲜族有句俗话是“三伏天吃狗肉如同吃补药”。从前,东北的汉族多不吃狗肉,后也逐渐推广,但现如今也有很多爱狗人士谴责吃狗肉的行为,文化的冲突和碰撞。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者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宴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宴席,以庆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宴”最为讲究和隆重。
用餐礼仪是很重要的,朝鲜族历来重视和讲究饮食礼节,这是朝鲜传统的民族风俗,其中很全面的体现了老人长辈的重要地位,长辈先拿筷,晚辈跟在其后,就餐时忌讳大声交谈和谈论不愉快的话题。朝鲜族在抽烟喝酒也很重视礼节,喝酒时,倒酒必须用右手,而且左手要抬至胸前,否则被视为对别人的不敬,同长者一起饮酒时,要把上身转向一侧而饮。抽烟时,年轻人要避开年长者,若在一起时,则要用手遮住烟。朝鲜族是个很尊重长辈的民族,礼仪也细致到生活中的小细节上,如果不遵守,则被认为很没有教养。
朝鲜的民俗文化除了体现在饮食习俗上,在炕文化上也展现了自己的特点,炕是勤劳、勇敢和睿智的朝鲜族祖先在改造和征服大自然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大创造。它既是孕育与形成朝鲜族耐劳机智、外柔内刚、尊老爱幼和雅好洁净等民族气质与审美心理的摇篮,又是这个民族由穴居野处进入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在悠久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的朝鲜族生息繁衍在温暖的炕头,从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再到撒手人寰都离不开它。他们毕生的文化活动,也多半是在炕头上进行。因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又被亲昵地称之为炕文化。炕文化,作为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同人类文明的进程密不可分。火炕,朝鲜语的音译为温突,即烧热了的片石之谓。从朝鲜半岛迁居到我国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善于因地制宜,或原样地保留了建造传统式炕屋的风习,作了某些改变,均着眼于实用。
但在现代朝鲜族住宅建设中,已多采用地暖炕或用水暖来代替直接用火取暖。它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文化复合体。它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朝鲜族的进化、生产工具的制作、饮食起居、民间文艺、礼俗信仰与家庭组织的完善都有过和有着极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几千年形成的习惯是不易改变的。住惯了炕屋的朝鲜族,现在即使搬入现代化的公寓居住,即便住在有暖气设备的房间,也想方设法将其中的一间卧室改为暖炕加以使用。尽管有暖气设备的卧室很暖和,但他们总觉得不如暖炕那样可以贴身感触到炕的热量,可以使一些小恙不治而愈。然而,朝鲜族的传统的暖炕也有严重的缺点,而且亟须引起正视。朝鲜族也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音乐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乐器、“板嗦哩”、唱剧等六类。民谣按音乐的体裁形式可分为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五种;歌乐原是为上层阶级和市民阶层服务的抒情歌谣,后流入民间,逐渐群众化。朝鲜族的民族舞分为农乐舞、刀舞、扇子舞、象帽舞、顶水舞和长鼓舞。扇子舞源于传统巫术,后来发展成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
中国朝鲜族生活在五十多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同时 ,又不断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中优良的文化 ,从而创造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 形成了一种具有双重性特点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已经深深融合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在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朝鲜族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作用。中国是与朝鲜半岛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的国家, 这为中韩两国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中韩交流中, 要想中国的朝鲜族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的作用,首先要正确认识民族意识与国民意识的关系。民族意识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民族意识是没有政治属性的, 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历史、民族发展过程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因而民族意识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 将伴随民族存在而存在。国民意识是法律约束的带有政治属性的意识, 它要求对入籍的国家承担义务, 同时也拥有公民权利。但是不同国家的同一民族成员之间既没有法定的义务, 也不具有法定的权利。因此, 跨国界的广义的民族意识受到国民意识的制约, 并要求服从国民意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的,民族意识是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 并受到宪法的认可,中国朝鲜族在中韩交流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朝鲜族已成为我们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其自我意识、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步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朝鲜族在动荡的历史变迁中,保存着本民族美好的文化,并逐渐发展,并在当今社会努力的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值得我们每个民族和每个人学习。
第三篇: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
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 2015年12月24日 历史渊源:14世纪末,高丽国士大夫改革派们从中国引进儒教礼书《朱子家礼》(也称《文公家礼》),佛教的国教地位开始动摇。李朝成立后,太宗12年(公元1412年)下令全国效仿《朱子家礼》,成宗16年(公元1485年)正式颁布《经国大典》,全面实行推崇儒教,排斥佛教的政策。从此,包括丧祭礼仪在内的国家的一切礼仪,都推行中国儒家的礼仪。在实行儒家丧祭礼仪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中,还掺和朝鲜民族很多传统习俗和理念,逐步形成朝鲜民族自己的丧祭文化。朝鲜族丧祭制度的沿革,按时代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史前到统一新罗时代,以本土理念为主,特点是土葬为主,火葬为副;第二阶段是高丽时代,以佛家思想为主,特点是火葬;第三阶段是李朝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特点是土葬;第四阶段是近代到现代,进入西方的宗教思想,东西方的各种丧祭制度并存。古代的朝鲜族先人们很崇拜人骨,认为人骨有灵气,人死只要保存好其骨,就可以和死人继续同气感应。统一新罗时期的寺刹文书中,有“纳骨墓”和“骨壶”的记载,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佛教火葬制度中,有的骨灰还是要埋葬保存的,那以后的儒家土葬制度的全面实施,与要完整地保存人骨的理念不无关系。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祖先是根,子孙是枝叶;根安于地下,枝叶才茂盛;根被烧焦,枝叶就枯死。这是古人反对火葬,提倡土葬的基本理由。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的基本理念是儒家的“孝道”思想,认为:父母去世,虽死如生,倍加行孝。由此,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丧葬制度和祭祀制度。中国朝鲜族的先民,多是在1850年以后,自朝鲜半岛迁入到中国东北地区定居的,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国朝鲜族在朝鲜半岛的本源地比较广泛,他们带到中国来的丧祭习俗,也按地方大同小异,他们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朝鲜族丧祭礼仪文化。文革以前,中国朝鲜族基本上还是实行从朝鲜半岛带过来的传统丧祭制度,村村有“香徒月”、“丧舆契”之类的民间相助治丧组织,座上大人(村里最高年长者)严格监督村里举行的每次丧祭仪式,以此,治理家风、端正族风,保证民族传统代代相传。文革开始,朝鲜族传统丧祭文化中最先遭殃的是丧舆(朝鲜族传统葬礼中的运柩工具,别名:香徒),各地的丧舆都被当地的造反派当成“四旧”烧毁(后来以简陋的运柩牛车来代替),丧祭制度也大为简化,禁止一切所谓迷信色彩的程序。此后,在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各地的朝鲜族居民们,逐渐习惯上了一切从简的这种丧祭制度。文革结束以后,80年代开始,国家提倡火葬制度。初期,大部分朝鲜族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这种殡葬制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朝鲜族人还是接受了火葬制度。实施火葬制度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完全可以与新的“殡葬管理方法”结合,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没有得到社会的应有的重视。可是,中国朝鲜族的尊重父母,崇拜祖先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有余,中国朝鲜族在城镇的居民还是顽强的保存下来了一些可行的传统丧祭习俗,有的山村葬礼中已经恢复使用丧舆,很多传统丧祭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基本内容:本材料以父母丧为例,按照传统丧祭礼仪的基本程序,分段进行说明。说明中尽量避免了烦琐的程序和深奥的理论,采取了简单易行的、曾经普遍习俗化的程序。中国朝鲜族传统丧祭礼仪主要包括:
(一)初丧;
(二)安葬;
(三)祭祀。
(一)初丧(1.1)属纩:病人临终时,家人守护在其身边,注意听取其遗言,病人弥留,将一小块棉絮放在病人鼻底,若棉絮不动,断定病人已死亡。现在,病人死亡,由医生诊断确认,开具一份死亡证明书。(1.2)收屍:病人已经死亡后,由亲人用手轻轻抚摩死者的脸部,让死者安然闭上眼睛。而后,医生用消毒的棉花球堵塞死者的口、鼻孔、耳孔和肛门,盖上面帛。在上房间的西墙边靠南的地方安放屍床(俗称“七星板”,是用170多厘米长、30多厘米宽的木板做成,因木板上绘有如同北斗七星的七个圆圈,故得此名),把遗体移置在屍床上(头部朝南),用被子铺盖遗体,拉上一道屏风遮蔽遗体。屏风前面摆设小灵座,上面树立死者神位或遗像,摆上简单的酒和饭食,并且点燃蜡烛和香火。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习俗,病人在医院死亡,不设屍床和灵座。(1.3)使者饭:在一个大盘子上放置三碗使者饭、三杯酒、三只草鞋和三枚硬钱币,把这个大盘子放在上房门外台板上,意义在于慰劳前来认领死者的“冥府使者”。三碗使者饭,一日三恭。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习俗。(1.4)皋復:也叫招魂,由一名平时与死者的关系比较亲近的男子,站在院子或屋顶上,双手持着死者的上衣,朝西北方向挥动着衣服,先呼喊死者姓名或俗称,再喊声“袄-伽(ga)几伽奥!”(意为“把衣服拿走!),如此连喊三次,最后喊声“袄包-袄包-袄包!(自„復-復-復!‟演变的招魂叫法,意为„回去原来的地方。‟)”。招魂意义在于招呼离开躯体而游荡在空中的魂魄重新归附到死者的躯体里,希望死者能奇迹般的复醒过来(表示挽救死者尽到最后一次努力)。招魂过后,把招魂用的衣服保管好,安神祭后烧毁。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病人在医院死亡,在病房打开窗户轻声招魂。没有招魂,一般视为对死者没有尽到责任。(1.5)孝服:招魂过后,死者仍不复醒过来,丧主便换穿孝服,死者的长子为丧主,其他家属通称为丧制,死者的旁系亲属通称为服人。丧主身穿麻布孝袍,头戴麻布孝冠,腰系草麻绳孝带,脚穿麻鞋或草鞋。丧主换穿孝服后,一同陪丧主站在灵座前开始哀号,以哀号声向全村通报初丧。现在,除了个别山村以外,基本上不穿孝服,丧主也和其他丧制、服人一样,只戴丧章,以示戴孝。(1.6)哀号:也称号哭,在朝鲜族的丧葬和祭祀当中,死者的家属和亲属中有两种不同的哀号规范。死者的直系家属,即丧制们哀号时要号出“哀高,哀高”之声,死者的旁系亲属,即服人们哀号时要号出“哦咿,哦咿”之声。现在,农村丧礼中,依然保持此习俗。在城镇丧礼,一般不提倡哀号。(1.7)发丧:由丧主和护丧人(丧礼的主持人)商议决定丧期,由司书人员书写讣告,通知外地的亲属和亲友。护丧人掌管一切丧礼事宜。丧期一般定为三天、五天、七天。出殡忌讳双日,意为死亡之凶事不要成双。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出殡那天,丧家里不生火做饭(防止遗体受温腐烂),由左右邻居供食。在举办丧事其间,丧家的人和客人可以去左右和前面的邻居家,但习惯上忌讳去后面的邻居家,“后”意味着下一次,对后面的邻居不吉利。现在,亲人死亡,讣告基本上用电话来传达,一般丧礼,第二天就结束,也有当天结束的。很多传统忌讳已经基本不存在。(1.8)小殓:也称殓袭,给遗体穿上寿衣以后,包裹、捆绑的程序,由村里的年长者负责施行。施行人为死者净面,洗澡,穿上寿衣,戴上冥帽,戴上幄手(遮掩手背的一块白布,其一端系在手腕上,现在一般以白线手套和用一打棉线来代替),穿上冥袜(现在一般以白线袜子来代替),行饭含。寿衣一般是特制的,也可以是死者生前珍惜的民族礼服。饭含是死者口中放入米粒的程序,用柳木勺,分三次将米粒放入口中。放入米粒时,自第一勺起,依次叫“百石”、“千石”、“万石”,然后再放进三枚硬钱币,依次叫“百两”、“千两”、“万两”,这样作,意义在于为死者备足将在冥府用的口粮和费用。饭含完毕后,矫正口形,用一块棉花片和帛布掩盖死者的整个面部,用一条长有4米左右的整幅白布紧紧包裹遗体,再用白布带(俗称绞带)分别捆绑肩部、腰部、下腿部等三处(也有捆绑五处的,也有捆绑七处的,捆绑时不打死结,以绞拧的方式固定),包裹的遗体下铺垫地衾,包裹的遗体上铺盖天衾,而后放回七星板上安置。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代表朝鲜族丧礼文化的一种标志性习俗,程序多有调整。(1.9)大殓:就是入棺。朝鲜族的棺材呈矩形立方体。棺材的长度约有180cm左右;宽度约有50cm左右;高度约有40cm左右。入棺时先把地衾铺垫在棺底,把包裹的遗体放入棺材里,调整姿势,而后,用死者生前的衣褥和喜爱的东西填置空隙(有条件的地方用桦树皮包裹遗体,认为桦树皮有防腐功能),然后入棺的遗体上铺盖天衾,上天板(棺盖),打隐钉封棺,铺盖柩衣,安放在堂中。现在,山村土葬的地方依然保持此习俗。城镇实施火葬的地方已经不使用棺材,用殡仪馆提供的装尸袋来代替。(1.10)铭旌:顾名思义铭旌是写入死者功德的旗子,铭旌的材料是整幅二米多长的红布,上面用白色涂料书写死者的谥号、本贯、姓氏等。男性的谥号一般写“學生”(这已经不仅是字,也含有传统文化内涵,应该写繁体),女性的谥号一般写“孺人”。例如:死者是男性、金氏姓、本贯是金海,那么,他的铭旌上就写《學生金海金公之柩》(以此类推);死者是女性、李氏姓、本贯是全州,那么,她的铭旌上就写《孺人全州李氏之柩》(以此类推)。铭旌写完以后挂在屏风上,出丧时作旗幡,举在灵柩前引路;下棺时铺盖棺材上,一起埋下。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铭旌规格上多有调整。在城镇火葬的地方,已经不使用旗幡铭旌,现用铭旌材料是,宽30厘米左右,长150厘米左右的红布条,写法同上,用白石笔或白粉笔来书写,殓袭结束后铺盖在包裹的遗体上,一起火化。(1.11)祭桌:大殓结束后,撤下小灵座,屏风前摆设祭桌。祭桌上摆设祭物的分类顺序一般来说;第一行是饭汤类,第二行是副食品类,第三行是鱼肉类,第四行是果品类(可以调整)。祭桌上明太鱼不可少,禁忌狗肉、刀鱼和桃子。祭桌的最内侧中央树立死者的神位或遗像,神位旁边放置魂帛(死者魂灵的凭依物,用苎麻布或白纸折叠而成),祭桌也称谓正式灵座。祭桌的前面再放一张“上酒桌”,吊唁和祭奠时恭酒用。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和内容多有调整,魂帛一般不设。(1.12)成服:大殓结束后,丧制们换穿丧服:男丧制们都身穿麻布丧袍,头戴麻布丧冠,腰系草麻绳丧带,脚穿麻鞋或草鞋;主妇(死者之妇或丧主之妇)和其他女丧制们都解下头上和身上的饰物,身穿麻布丧袍,头戴麻布绳丧圈,腰系草麻绳丧带,脚穿麻鞋或草鞋;服人们一律戴丧章,男的戴左胸前,女的戴右头上。换穿丧服后举行成服礼,一同在祭桌前哀号一阵。现在,除了个别山村以外,基本上不穿丧服,丧家人不管丧主、丧制、服人,一律戴丧章,男的戴左胸前,女的戴右头上;前来参加丧礼,女的尽量穿白色民族服,男的尽量穿黑色西服。(1.13)吊唁:成服礼结束后,开始接待吊唁客人。男丧制们都出屋,拄着丧棍站在院子里迎接前来吊唁的客人。父丧时,拄竹杖;母丧时,拄柳木杖,当吊唁的客人走进院里时,男丧制们立即放声哀号。吊唁的客人们一律从正门走进屋里,客人一到门前,屋里的一同立即起身放声哀号。此时,护丧人在祭桌边主持,丧主和女丧制们都站在上房间哀号,服人们则站在正屋哀号。吊唁的客人进屋之后,默默地走到祭桌前,斟上一杯酒,向祭桌上的死者的神位或遗像跪三拜,再和丧主及丧制、服人们各对跪一拜,说些安慰的话,护丧人把酒倒在推酒缸里。吊唁客人退屋时,便把赙仪金交给丧家人,丧家把收到的赙仪金一一记录在《受恩簿》里。现在,农村丧礼吊唁习俗基本没有变,程序多有调整。城镇丧礼吊唁活动基本上在殡仪馆告别厅进行,程序按国家通用的吊唁程序为准。(1.14)守灵:丧主自从穿孝服起,全天不能离开灵柩,夜间也在灵柩前坐着守夜。子时简单上凌晨奠。亲属和亲友们陪他一起守夜。现在,此习俗在农村依然盛行。在城市,把遗体保管在殡仪馆遗体保管箱以后,一般不安配守灵人,以守侯在家摆设的灵座来代替,程序多有调整。(1.15)上食奠:早晨上朝奠,中午上午奠,晚上上夕奠;朝奠见日上酒上食,午奠正午上酒上食,夕奠落日上酒上食,意义在于虽死如生,给死者一日恭三餐。祭桌上给死者上饭、上汤、上菜,摆上勺和筷子,在哀号声中丧主和主妇出来祭桌前,给死者斟酒跪三拜,拜毕退下。护丧人宣布止哭,在祭桌前开始作照看死者用餐的动作,而后,侍立在祭桌旁边等候片刻,意义在于等候死者用餐完毕,最后,端来一碗水恭上。护丧人再斟上一杯酒后,指挥屋里的所有人一起跪三拜,本餐上食奠结束。每餐上食奠程序都差不多,每餐上食种类可按死者生前爱好所定。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类习俗,城镇有的家庭也保持此类习俗,不过为了不惊动邻居,不发出哀号声,祭奠在默默无声而严肃的气氛中进行。(1.16)夜奠:在即定的出丧日凌晨子时举行,意义是送冥府使者和死者一行上永久路仪式。祭奠由护丧人主持。祭奠开始前,先把三碗米饭恭上,每碗饭配备勺和筷子。子时一到祭奠开始,护丧人便半开上房门,宣布;“冥府使者入席!”,随即,屋内的所有人立即放声哀号。在众人的哀号声中,首先是丧主夫妻出来斟酒三杯,并向祭桌上的神位或遗像跪三拜,拜毕退下,护丧人把酒都倒在推酒缸。其余的丧制和服人们均按辈分的顺序,以此类推。特来吊丧的客人们也可以敬酒磕头。斟酒跪拜全部结束以后,护丧人再宣布;“开饭插匙!”,随即,屋里鸦雀无声。护丧人在祭桌前开始作照看人家用餐的动作,而后,侍立在祭桌旁边等候片刻,意义在于等候人家用餐完毕,最后,端来三碗水恭上。护丧人再斟上三杯酒后,宣布;“一行上路!”,屋里的所有人一起跪三拜,夜奠结束。现在,农村依然保持此类习俗,城镇有的家庭也保持此类习俗,但是,不提倡号哭,允许自然哭,控制哭声,程序多有调整。
(二)安葬(2.1)掘圹:就是挖墓穴,由村里的相助治丧组织负责完成。葬地要在村里允许的公用墓地范围内选址。传统观念的所谓风水宝地的简单标准是“山环水抱”之阳坡,就是说,西北方以山丘环绕着,东南方以河川包围着的山坡,传统认为这种地方必有神气。葬址决定以后,北边修后土(小祭坛),摆设酒和简单的食品祭祀土地,而后,开始挖墓穴。墓穴一般是长度2米左右、宽度60厘米左右、深度80厘米左右为宜。墓穴的坐向一般以墓穴面的长中心线与东南方向的最高山峰成一条直线为准,意义在于;沿着那座最高山峰的方向继续走下去,就会到朝鲜半岛的死者的故乡,表现中国朝鲜族先民们的落叶归根之愿望,是中国特色的朝鲜族丧祭文化之一面。现在,此习俗在山村依然不衰,程序按地方多有调整。现在乡镇区域普遍盛行把遗体火化以后,埋葬骨灰盒修坟墓的习俗,而这种习俗与过去土葬的习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过去掘圹时的一些***俗依然具有现实价值。(2.2)发引:就是出殡,是朝鲜族传统丧葬礼仪中最隆重的仪式。出殡日早晨,朝奠结束,把棺材装入丧舆(朝鲜族传统葬礼中的运柩工具,别名:香徒)后,举行发引祭,读发引祝文,丧主行发引礼。起灵后抬夫(抬丧舆的人,在丧舆两边各站一列或两列,分五排…)们抬起丧舆上下颠动两次,以表示行拜,而后,指挥人摇动铜铃起唱挽歌(香徒歌、丧舆哨哩),抬夫们齐声应唱,抬着丧舆跟着铭旌开始行走,一路上挽歌不断。若是好丧(老人长寿而终),遇桥梁、山岗或遇死者亲戚时,抬夫们便以路费不够为借口止步不前,直至丧主跑过来用钱和酒来满足抬夫们的要求方走(向寿终老人讨取祝福钱之寓意,认为这种钱很吉利)。在文革期间,中国朝鲜族葬礼中一律禁止使用丧舆,山村以运柩牛车来代之,城镇以灵柩汽车来代之,葬礼大为简化,禁止一切所谓迷信色彩的程序。现在,改革开放已30年有余,有的山村葬礼已经恢复使用丧舆,很多传统丧礼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2.3)安葬:到了葬地,从丧舆里卸下棺材,解下铭旌铺盖棺材,再行简单祭吊,由四人用布带抬起棺材,头部朝西北,足部朝东南下圹,调整坐向。丧主先用自己的衣襟接新土,撒在圹中棺材的四角和中央,谓之“五方土”,意为聚来东西南北中的灵气。而后村里人齐声动锹添土埋葬。埋葬以后修圆坟,形状半球形,东南边修祭坛,立墓碑(墓碑可以不立,也可以葬后择日而立,一般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立碑,若有特因,可以在三三阳春、五五端午、七七七夕立碑。碑文一般用汉字,一般格式为;“故某某某之墓”,左边写“某年某月某日生”,右边写“某年某月某日卒”。),坟墓边的后土修理好,每年清明、端午、秋夕扫墓时祭祀土地用,定位后不再移动。现在,此习俗在山村依然不衰,程序按地方多有调整。在城镇,遵守新的“殡葬管理方法”的前提下,很多传统丧礼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当中。
(三)祭祀(3.1)虞祭:是葬礼结束后的第一个祭祀,有初虞祭、再虞祭、三虞祭。虞祭一般在家举行,初虞祭是葬日当天下山以后日落之前举行,初虞祭结束后丧家人可以脱下丧服。再虞祭是葬日后第一个柔日(乙、丁、己、辛、癸等偶日)举行,三虞祭是再虞祭后第一个刚日(甲、丙、戊、庚、壬等奇日)举行。现在,很少见举行虞祭,一般在安葬成坟后,直接在新坟前举行安神祭来代替。(3.2)安神祭:也叫“慰灵祭”,葬日第二天重上新坟地举行。上山时准备三个半熟粘糕饼、豆油、小平锅和柴火若干,上山后在新坟附近点柴火,用小平锅油炸三个粘糕饼,谓之散发油香味(意为向冥府发出信息,招来游荡在空中的亲人的亡灵,曾经有位先民留遗言,冥府没有油类,只要油香味飘来,他就知道家属来祭祀他,立即过来享祭物。)。三个粘糕饼炸熟以后恭上祭坛上,一同跪三拜,意义在于安抚亡灵,祈祷死者冥福。传统安神祭中不斟酒、不哀号。现在,此习俗有所不同,一般在安葬成坟后,直接在新坟前举行安神祭。在新祭坛上摆设简单的祭物之后散发油香味,从丧主开始,丧制、服人各按辈分顺序每人斟酒跪三拜,安神祭结束后,把招魂衣服、丧章等烧毁。在城市,殡仪馆为了方便死者家属,在山坡上专门修筑了很多祭坛,遗体火化以后,死者家属以骨灰盒或遗像代替灵座,在祭坛上直接举行安神祭,程序多有调整。(3.3)小祥:周年祭就是“小祥”。死亡日的前一天晚上落日之际,在家举行夕前祭,死亡日子时举行凌晨祭,死亡日的白天上墓所举行墓祭。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多有调整。(3.4)大祥:二周年祭就是“大祥”,俗称三年祭。祭祀的程序基本上与周年祭相仿。三年祭过后,把魂帛烧毁或埋葬,不再举行下周年祭,服丧期结束。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多有调整。(3.5)清明祭:每年清明、端午、秋夕(中秋节)上山扫墓,现在端午可以不去。清明时准备一把铁锹,到了墓所动土之前,在后土上先祭祀土地。祭祀土地结束后,用铁锹轻轻整理坟墓(俗称“加土”)。把坟墓整理好以后,在祭坛上摆设祭物,按辈分顺序每人斟酒跪三拜。斟酒跪拜结束后,择一平地围坐,共享祭物(俗称“饮福”),交流吉利的话(俗称“德谈”)。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在城镇光荣馆里保管骨灰盒的人,这天把骨灰盒取出来,放在山坡祭坛上举行祭祀,程序多有调整。(3.6)秋夕祭:秋夕(中秋节)时准备一把镰刀,割除坟墓上长出来的杂草(俗称“伐草”),其他祭祀程序与清明祭时相仿。现在,此习俗依然不衰,程序多有调整。
第四篇: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 外,女主内” 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 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 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 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鲜族人民 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 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 3 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 周年,“回甲节”(60 大寿),“回婚节”(结婚 60 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福。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 教在朝鲜族中有悠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习俗早已渗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 之中,成为民族风俗。但是,现在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因为受到 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 的统一宗教。朝鲜族人一般不怎么打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翻开各级法庭、法院的卷宗,朝鲜族当事人的民事案件确实十分稀少。当然,刑事案件另当别论。不打民事官 司,并不说明这个民族缺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意识,而是他 们民族内部有一种自我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隐性机制。朝鲜族是一个性格直率、性 情急火的民族,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自然不少,也有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但 他们很少告到官府去解决这类事。今天打完了,明天双方到一块,喝一顿酒,往 往也就烟消云散了。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 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
第五篇:朝鲜族春节(范文模版)
朝鲜族春节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