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热潮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人本管理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科学阶段,传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最初的引进、启蒙,到质问、裂变,到整合、本土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
(一)中国大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
根据李庆善先生的研究认为,“企业文化”一词,从1984年陆续见诸于我国报刊杂志,其中多数文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行极其简单的介绍。到1988年,企业文化热潮已经成为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若干热潮之一。掀起这股热潮的除了企业界之外,还有从事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各界人员。据不完全统计,88年至91年三年时间,国内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章达250余篇;翻译和编著的有关企业文化著作达20余种:省市以上单位举办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研讨会15个;举办企业文化为主题的讲习班和讲座40余期。而且,中央和有些省市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有些课题,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被决策机关所采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992年至1999年是企业文化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并且日益深入发展的时期,历史的发展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这一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呈现出从直接引进国外理论向在学习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方向发展,向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同我国企业文化建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理论研究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
2、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方兴未艾,一些优秀企业几乎是在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的第一时间即敏锐地加以关注,并迅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在企业界发挥了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今天被视为我国企业界骄傲的旗帜企业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无不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实践典范,“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实践甚至被收入哈佛研究院的案例库。今天,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优秀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下日益广范、深入、全面、主动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实践活动中来,企业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普及和深化,并带动了许多事业单位的文化实践。
3、企业文化组织广泛建立。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专业性的企业文化组织,各个行业和部分企业也建立了企业文化组织。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企业的专业性企业文化组织的建立,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经过不懈努力这,今天北大、清华、人大等为数为少的各类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以各地企业文化组织为主体所开展的企业文化专业培训体系日益展开;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的内部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各个层次、各种类别的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正在大规模的展开。
5、涌现出了一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理论界、企业界和全国各级各类的企业文化社团组织中,涌现出大批百折不挠、意志坚定的企业文化推动者,他们为我国企业文化传播、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新浪潮2004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大庆召开了首次“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这次企业文化工作专题会议紧密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总结交流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现场参观学习了中石油在大庆的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研究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讨论修改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目的是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中央企业。2004年12月13日,国资委又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结合落实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企业文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随着理论上认识的进一步成熟,伴随着实践的一步步完善,终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5年3月26日,国资委下发了62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指导意见》7000多字,分四大部分、十八条,分别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组织实施的思路、规划、步骤与文化载体及队伍建设,基本要求,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等内容。该文件从开始起草到正式颁布耗时近一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形成初步意见后广泛征求了企业、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大大小小10多次修改才定稿。《指导意见》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定义,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对企业文化存在的种种狭隘而偏面的认识,将企业文化的地位真正上升到人本管理理论的高度,并视之为企业的灵魂。定义中提到的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分别揭示出先进企业文化具有的凝聚、激励与创新的功能,全面对应了企业人本管理三大重要方面。
伴随着2005年国资委62号文件的出台,企业文化理论界、咨询界和实业界掀起一轮新的企业文化热潮。同年北京交通大学好首开全日制企业文化硕士班,开高校之先河;企业文化师被正式确认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培训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国内相关刊物和文章更是百花齐放,百花斗艳,百度下企业文化相关网页达32200000(2007-3-10);国内在型企业特别国有企业先后出台企业或集团企业文化发展指导性意见,如中石化、中石油、北兵器集团等分别出台相应的文件,全国各地国资、民营企业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纷纷打造自己独具特色企业文化;国内咨询界无论是京派的学院、社团,还南派的广州、深圳,东到沪宁,西到川渝,纷纷投身于火热的企业文化大潮!
追求卓越 历久弥新--------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银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提升绩效为宗旨,以增强责任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和谐为目标,追求卓越,努力建设理念先进、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企业文化.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首先,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物质条件。当时,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欧洲已得到广泛应用,资本主义大工业迅速发展,这种客观物质经济条件的成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要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剥削的加深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代表先进生产方式要求的无产阶级需要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从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
再次,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的新发现、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一方面,科学技术对推动生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动力和要求;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进一步说明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据。
第三篇: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文化一词来源于社会人类学。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对于企业文化的正式研究始于西方管理学界,上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约翰•科特(John P.Kotter)和詹姆斯•赫斯科特(James L.Heskett)在长期研究后提出,企业是人构成的,文化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文化对企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随后出版的《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一书,开辟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同时,战后日本经济和企业的崛起已对美国构成严峻挑战。人们发现,在包括科技水平、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日本公司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同类型的美国公司,这一现象引起学者的强烈兴趣。结果,80年代陆续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的管理艺术》、《追求卓越》等一批代表作品,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企业文化包含很多内容,但其根本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作为经营理念的核心,为所有员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并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指南。研究发现,成功的公司对价值观非常重视,不仅在高级管理者心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心中,价值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并把大家凝聚到一起,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例如,美国电报电话
公司提出的“全民服务”理念,IBM要求“向顾客提供完美服务”,杜邦公司提出的“让化学是美好的生活更加美好”,普华永道公司提出的“致力于技术的尽善尽美”等。在外部人看来,这些口号式的句子仿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各自公司里,这些语言都有着丰富的具体含义,是经营宗旨的精髓与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这些价值观念与企业的基本理念紧密相连,为员工从事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有关著作汗牛充栋,蔚为大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管理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自19世纪西方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经济学(或者称政治经济学)就把研究对象假定为“理性的人”。由于资源的稀缺,理性的人总是最大化的考虑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长期以来,西方企业的管理是“刚性”的,总是思考以最小的付出来得到最大的回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对工人的剥削。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或者称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不仅有理性,还有感性,需要被认可、被尊重、被鼓励。企业归根到底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管理很大程度上讲是“柔性”的,除了科技手段、管理规则以外,更多地需要一种从管理者到
普通员工都认同的共享价值观,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激发共同的智慧,造就卓越的企业。近十年来,包括IBM、通用电气等老牌大公司坚持核心文化理念,但在策略、组织、目标、行动等方面进行大幅调整,顺应时代潮流,恢复了活力,实现了基业长青。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新崛起的企业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甚至是特立独行的文化特质,吸引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不断创造新的商业奇迹。
中国社会已进入工业化,也有观点认为是工业化后期,文化已经是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问题,也出现一批强企业文化的企业,例如海尔的激活休克鱼模式已经被收入哈佛管理学案例。在学习吸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也提出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例如,所谓刚性和柔性管理,其实与中国古代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很类似的,不少人也开始重视新儒学、中庸、和谐等问题。然而,总体上,我们在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时间都还不够,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当前,我国正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整个社会正加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形势要求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取得进一步的成果。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这是非常及时的,也必将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解决好文化问题注入新的推动力。
第四篇: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研究任务 类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某些共同性质 经济规律的类型 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某些共同性质 3.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某一个社会发展过程的特殊性质 2014年考研备考大全哲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第三章 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以及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剩余价值的资本不便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主义生产过程 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关系的实质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集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资本资本合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和利息主义的具体实现形式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生产股份资本和股息 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地租,土地价格 的实质及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其发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展阶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段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是实质和双重作用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力度,理顺分配关系,效率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公平辩证统一的关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的深重灾难。从1966年开始,中国爆发了一场 “文化大革命”。十年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上处在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人民不得不 “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 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水平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因此,中国从 “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走出来时,就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文化大革命,不仅使邓小平个人受到了冲击—— “三次被打倒,三次又复出”,更使中国人民遭遇了灾难,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巨大挫折。痛苦使人思索,这一切到底错在哪里?错误怎样才能得到纠正?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 1978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因此,邓小平由反思 “文化大革命”,又进而反思了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1957年开始我们主要错误是 “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也不行 邓小平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论思考的 思考的结论是: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一直是从批判 “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如果说1957年到1977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那么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新启动,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午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等,部是在这一时期先后形成的 以此为基础,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 1987午党的十三大这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的时期一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 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在南方谈话,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和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标准和三个 “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 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捡验、丰富和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