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时代特征 主观条件 历史意义
摘要: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一系列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下形成了科学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知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伟大思想——邓小平理论。
关键词 : 邓小平理论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主观条件 历史意义
正文
一、邓小平理论的概述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它使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换来的,对于形成正确的理论是十分珍贵的。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我国一心一意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的错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邓小平领导党从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推向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实现两大历史性转变——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于人类历史上的崭新实践。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邓小平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跨世纪的目标、纲领等作了深入论述,从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
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精辟的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
二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邓小平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代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可以说,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邓小平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之一。邓小平为什么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首先,在邓小平的一生中,其个人的经历与努力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他具有顽强的奋斗精神。邓小平的一生有着“三起三落”的独特的实践经历,邓小平年轻时代留学法国和苏联,既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也亲身感受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生活和进步,既掌握了“工业化道路”的初步知识,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既培养了宽广胸怀和世界眼光,又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以及用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的决心。
第二,从少年时代离家外出求学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参加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导过广西百色起义,参加过红七军、红八军的创建,经
历过的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指挥过一个方面军以及大大小小数百次的战斗、战役和决战,他出任过西南局书记,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主持过中央日常工作等。他活动工作的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党建、外交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直到去世,几乎党成立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他都经历过。
第三,从投身中国革命事业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邓小平经历了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磨炼。第一次“落”是在 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瑞金,第一次“起”是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第二次“落”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第二次“起”是在林彪事件发生后不久。第三次“落”是在1976年5月,第三次“起”是在“四人帮”被打倒以后。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家,不乏“落”了又“起”,“起”了又“落”的人,但像邓小平这样“三落三起”实属少见。更为少见也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的每次“落”都不是因为他确实犯了错误,而是因为他坚持了正确的意见而受到错误的处理。因此,当他的正确意见被实践证明和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错误的处理就不得不撤销或改正,邓小平也就必然地由“落”再“起”。这样,“三落三起”不仅使邓小平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使邓小平在逆境的磨炼中形成了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养成了不信邪、不怕“鬼”、敢于坚持真理、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形成了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思考未来、规划发展的思维方式,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20世纪40、50年代,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转变没有能及时的把握,党的指导思想迟迟没有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机遇。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的对时代的主题做出了新的判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另一个是经济建设问题或者是发展问题。他再三强调“世界变了,我们的观念也要变”。邓小平高瞻远瞩,对世界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制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是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些因素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邓小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
总之,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形成的主观条件。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为一个时
代的伟人,历史的巨人,虽然已溘然长逝,然而他为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和他的理论、思想,都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指引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向前迈进!
作为时代的代言人,当代大学生,面对跨世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不仅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更真切地感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迫切性。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
新时代的我们应该高举伟大的邓小平理论旗帜,努力学习,大胆创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的深重灾难。从1966年开始,中国爆发了一场 “文化大革命”。十年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上处在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人民不得不 “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 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水平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因此,中国从 “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走出来时,就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文化大革命,不仅使邓小平个人受到了冲击—— “三次被打倒,三次又复出”,更使中国人民遭遇了灾难,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巨大挫折。痛苦使人思索,这一切到底错在哪里?错误怎样才能得到纠正?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 1978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因此,邓小平由反思 “文化大革命”,又进而反思了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1957年开始我们主要错误是 “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也不行 邓小平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论思考的 思考的结论是: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一直是从批判 “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如果说1957年到1977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那么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新启动,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午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等,部是在这一时期先后形成的 以此为基础,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 1987午党的十三大这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的时期一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 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在南方谈话,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和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标准和三个 “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 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捡验、丰富和发展时期:
第三篇: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世界历史意义
八队九八级研究生邓 博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社会主义的现代理论形态。这一理论的形成和成功实践,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繁荣,而且必将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深远的影响。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经过邓小平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并加以揭示;以超人胆略,伟人的气魄,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得出来的。
(一)回顾历史,对社会主义的问题重新认识
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我们尽管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搞社会主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历史经验证明,如果一味按照我们原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和观念进行建设,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因此,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另一方面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实践,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弄清楚。就是这样,邓小平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同时抓住了其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的内涵具体界定
科学的认识来自于丰富的实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刻也没有脱离过活生生的实践。他总结经验、大胆探索,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肯定的角度和立足于批判性地反思、深刻总结经验从否定的角度两方面提出我们过去所坚持的许多观念不是社会主义,并具体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是提出了几个著名论断: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不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长期贫穷的状况,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富裕而不是贫穷,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状况,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国家的力量比较强大,而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就这样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根本的特征和属性,对社会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具体性界定,对新时期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特征进行了明确论证,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三)继承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提出
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根本任务、基本目标等进行了总体性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贫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5页)“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2页)“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这些论断涉及了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方面和最实质性的内容,已经形成了关于
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这表明他已提出了一种新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之上,他在南巡讲话时完整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个概括,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作了最简明的阐述,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最集中的表述。
至此,邓小平理论已经确立。这一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一理论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进入了现代理论形态之中。
二、邓小平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
邓小平理论首先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为解决跨世纪中国的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然而,在地理、政治以及文化上,中国是个“大国”,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在借鉴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任何方面的成就和每一步成功,“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8页)
(一)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的现代理论形态
邓小平理论对世界的历史意义首先表现在它代表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现代形态。
(1)历史赋予邓小平理论为社会主义的现代理论形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基本问题,是依据时代的新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情况,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模式进行反思,赋予社会主义以现代形态,使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革命胜利,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敏锐地观察时代的新特点,指出时代已从过去的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改革与开放的时代,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内容,改变形式,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做出新回答,引出新结论,实现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模式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创造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现代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理论形态上的现代思维方法和思维特色及社会主义现代理论形态的基本理论内容
如前所述,邓小平是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以及“怎样搞社会主义”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的。邓小平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时,始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开放的态度和方法,从时代和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和命运;坚持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明确区分目的与手段,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坚持生产力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摒弃离开生产力水平去谈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与种种空想倾向。这鲜明地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统一,并具体运用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科学思维方法论和“现代社会主义论”。而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则构成了他所实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大转变的基本理论内容。
(二)邓小平理论对世界的历史贡献
布热津斯基这位西方政治家、思想家曾对邓小平理论作过这样评价,“中国以其10亿多人口,能够成功地建成一个政治上可行从全社会来看又比较富足的国家它必然日益成为全球注意的焦点。”(《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不仅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稳定,社会主义运动等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1)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有利于整个世界的稳定
大规模的贫困,不仅意味着众多人的不幸,而且影响着世界的安宁与和平。改革之初,中国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因此,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如何消除贫困使全体人民富裕起来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改革开放20年,使中国经济获得空前迅速蓬勃的发展,使中国在反贫困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家知道,卢旺达这样一个小国的难民问题已经搅得世界无宁日。如果中国这二十年,经济不发展或发展较慢,如果即使发展了而不坚持共同富裕原则,那后果不仅是中国的灾难,贫穷中国涌出的难民潮也使整个世界的和平安宁遭殃。同时,一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意味着和平与稳定的力量的增强,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2)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重塑了社会主义形象
迄今为止,有人特别是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们一提社会主义就联想到苏东剧变。诚然,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蒙上了阴影。但是,坦率地说,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意味着“家长制”及其僵化、保守、霸权等本身就已不具有社会主义的特征,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已失去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而邓小平理论既从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又面向世界,洋溢着时代的精神,与原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不同,不再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与时代发展的人类愿望相一致的本质内涵等留存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而是将它体现贯穿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时邓小平理论还勇于迎接随时代和新技术革命出现的一系列挑战,以深入改革开放和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充分利用,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手段。邓小平理论实践的成功不但给世界的社会主义树立了榜样,更重要的是向人类展示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形象。
(3)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页)邓小平理论以坚持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理解为前提,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基本标准,主张大胆吸收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突破意识形态上的一些僵化窘境,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方向,这些作为对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内部规律与外部环境,及其相互之间关系认识的思想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坚持和把握这些理论必将从以往的僵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生机勃勃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运动。
第四篇: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实践基础是一种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还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包括主要创立者的社会经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20世纪中国人民革命的建设的伟大实践具备这种条件。
邓小平出生在20世纪初。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遭受着列强侵略和封建压迫的深重苦难,中国的志士任人正在黑暗中寻找救国救亡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自少年时代起就立志匡扶社稷,救国救民。他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党员,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始终坚持正确路线,始终充满革命热情,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以超人的胆识和卓著的战功,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领导了西南全区的政权建设、社会改造和经济恢复,不久就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并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为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他于1973年复出后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不久再次被错误地撤职、批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再度恢复荼,并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同中央领导集体一体,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之所以创造出改变和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光辉业绩和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生涯密切相关,更与他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历史的观点和世界的视野密切相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时,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哪儿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
邓小平拥有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的奋斗的目标。他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立场,坚持人民的事业必胜的信念,邓小平崇尚实干、英勇果断,始终扎扎实实地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在关键时刻更是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他强调: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敢作敢当,横下一条心。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关头,他总是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奋力打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邓小平在七十多年的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形成的崇高品德、十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是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点。经过这次会议,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初步的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这条正确道路的主要的理论要点。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较全面地概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这一理论概括为十二个基本观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以当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同年3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基础,对邓小平理论从九个主要方面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并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跨世纪的目标、纲领等作了深入论述,从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理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实现两大历史性转变——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于人类历史上的崭新实践。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邓小平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的具体含义。第一,邓小平理论不仅体现在他本人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而且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基本思想观点所制定的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实际上也都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邓小平理论本身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必然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发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因为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来自于党和人民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首先分国内与国外,再分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国外经济与政治格局变化:
1经济全球华
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国内经济与政治格局变化:
1中国的改革开放
2文革的结束,各种平反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⑵、1957-1977年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⑶、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⑷、对当今世界特征和主题的观察、分析、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①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后半期,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及时正确地回应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理论首先与他对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有关。
②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在探索中的错误所提供的教训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也是在总结苏联模式的弊端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③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也需要新的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论证了它的历史前提,阐明了它的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揭示了它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途径,并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十四大报告中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第一次概括了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并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 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邓小平理论正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