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设计背景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来.源快思教.案网>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3、……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861字。
第二篇: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人民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此是既熟悉又陌生。在课前我要求孩子们收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课堂上让他们把人民币拿出来,互相介绍,并且分类、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再认识。接着,开展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购物,说说想买什么,准备拿多少钱,……通过这样真实的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单的兑换。
2.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使其在买物品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课能在生活材料中找到“数学味”。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人民币,并说说各自的特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使学生经历把人民币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过程。
【不足之处】:
1.人民币元、角单位之间的换算是难点。尽管通过兑换游戏等活动加深了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但是一部分学生仍不会换算。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我发现一些思维敏捷绝大多数的孩子,在课上有些“吃不饱”的现象,渴望着有更高难度的知识。
【改进措施】:1.从本节课的教学可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我们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法,注重“用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2.教师合理地改造教材,重组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方式,通过5个连续的活动,创设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
3.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人民币(带反思)
活动名称: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国徽,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钱币的认识和兑换,但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钱币的兑换这一知识还是比较浅薄和欠缺的,体现在讨论给一样物体付钱时方法的单一,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比较钱币数量时,好多幼儿都没有正确掌握钱币的大小,出现比较时的错误,在班级中,可以提供代币券,让幼儿进行兑换物品的游戏,还可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多提供幼儿实际参加购物的体验,真正掌握钱币的兑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篇: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活动目标是: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钱币,知道钱币的面值是不同的。
2、学习用钱币进行买卖游戏,并会用简单的钱币换算。
3、知道钱币的用途,能合理使用钱币。
课堂上我从谈话进行导入,让孩子说说生活中人们要买东西用什么买以及自己用钱买过什么东西,幼儿的兴趣都很浓厚。接着我出示了币值不一样的钱让幼儿认一认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的,基本上幼儿都能认出是多少钱。当我问到钱币的相同的地方的时候孩子们都能说出是毛主席的头像,小朋友对毛主席是谁以及为什么他在钱上非常的感兴趣,我一下就有点紧张了(因为我没有想到幼儿会问这个问题,看来以后应该多准备下才好),但我还是淡定下来根据自己的经验稍微的向幼儿讲解了一下,孩子们听得非常的认真,也似乎明白了很多。在认识钱币背景图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觉得非常的有趣。只是因为没有每个幼儿都有真实的钱币在手,所以对于记住看清背景图,记住地方还是有难度的(对钱币的了解孩子们还是基本上了解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不断提高。
本堂课上我还教了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换算,孩子们对于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元与元之间的换算还是掌握得比较好。
最后我让孩子们说说当自己有钱了会怎么办时,孩子们说:给爸爸妈妈,存银行……。都觉得有钱了不应该乱花掉要存起来,真为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感到高兴。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优质课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优质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理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数学,这种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不断引领学生以“数学现实”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认币、换币的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特征,初步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易中的作用,并懂得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准备:
1、常用面值的人民币。
2、flash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3、模拟商店所需要的背景、房屋、所售商品(带价格)的卡通图形剪贴画。
三、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聪聪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欢迎吗?
【本节课安排学生们喜欢的小精灵聪聪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 的情景,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钱)看到这么多钱,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想用它买文具。
生2:我想用这些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生3:我想把它存起来。(对学生给予表扬。)
【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2、结合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同学们都见过人民币,请你们说一说都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有些什么形状的? 生1:我见过100元、50元的人民币。生
2、我见过10元的、1元的人民币。生
3、还有5元的、1元的。
生
4、我见过长方形的、还有圆形的人民币。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人民币学具,请两人合作,拿出袋里的人民币学具,轮流着摸一摸,认一认,说一说,看谁认得多。
【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
3、通过人民币学具分类,进一步感知人民币。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多不整齐,我们先来整理整理,你们能两人合作把它们分类摆好吗?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不同的分法)生1:我们按形状的不同分,把纸币放在一起,硬币放在一起。
生2:我们按大小分:先是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再是5角、2角、1角,最后5分、2分、1分。
生3:我们是把上面有一个人头像的放在一起,几个人头像的放在一起……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就可以把分好类的钱装进钱包里了。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老师要作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
4、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人民币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呢?
生:可以用来买东西。师:你想试试自己去买东西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把商店搬回了教室。下面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课件进入小小商店)商店里有一包饼干,它的价钱是一元,看谁最快拿出一元钱来买老师这包饼干? 师:可是我手中已经有很多一元的人民币了,老师需要一些零钱,看谁能用角币凑成1元来买老师的饼干?
生1:我用10张一角来买。师:可以,因为10角就是1元。生2:我用5张2角来买。
生3:我用3张2角和4张1角来买……
【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你们都想买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别着急,谁都有机会。请小组长来帮帮老师,当售货员,到小小商店来买东西吧。要求,大家要向平时跟家长去超市买东西一样,要讲礼貌,有秩序。售货员要看清楚价钱,数清收到的钱。(课件播放音乐)
师:大家都买到了自己想买到的东西,可是你们的钱还没用完,剩下的钱你打算怎么办? 生1:放在自己的储钱罐里。以后再用。
生2:拿去银行存起来,以后要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以及解决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问题。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学生间的共同努力,生生互动,使学生树立起合作意识,并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5、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合作得真愉快,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人民币。生2:我知道了1元就是10角。生3:我知道了人民币的用处很大。
师:小朋友,关于人民币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我发现学具中的人民币上面都有一条斜线,而真正的人民币上面没有,这是为什么? 师:哦,画了斜线的那些人民币叫样币,就是不能用来买东西的。中国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了,你们还想认识一些其他地方或国家的钱币吗?
生:想。
师:老师的电脑里也收藏一些。(课件展示美元、英磅、港币、澳门币„„少数见过的学生兴奋地说:这是美钞、这是港币„„)
【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师把人民币作为学具展示给大家,同时,让学生自己准备假币,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学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护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强化了必须爱护人民币的理论。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两纲教育的理念。
教学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这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取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质疑者。
在本节课中,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探究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认识的重点放在小面额人民币上,而人民币的进率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我采取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动手操作拿钱买物来呈现1元=10角,从而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购物,目的是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