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1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宁波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帮文化的魅力。
3.提高对家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2新设计
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帮是十九世纪中叶,由宁波人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以及由这个群体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服装文化,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是“红帮”裁缝的故乡,服装工艺精美,享有“中国服装之乡”美誉。
3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有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与众不同的意趣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这一学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是让学生分组来完成的。
4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与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
难点: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
5教学预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不织布、塑料瓶装的油画颜料、一盆水,并设问请学生猜测: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
学生小声议论,猜测纷纷。
步骤一:先在一盆清水里倒入事先调好的红色油画颜料。
学生惊奇地发现油画颜料倒在水里会浮在水面上,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倒入黄色、蓝色的油画颜料,并讲解:
油画颜料是油性的颜料,它比水轻,所以倒在水中它自然会浮在水面上。
步骤二:教师将彩色的不织布浸在水里,不织布吸收了颜料,出现了特殊的肌理效果。学生练习一:以四人为一组动手用转印法印制布料。练习要求1、不织布吸收到颜料后平的拿起;2、注意色彩的搭配;3、拿起后正面朝上置于吸水的纸上,便于吸收水分。
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简单讲评印制的不织布作品。
教师小结:真是漂亮!就像一块块精美的布料,今天,让我们用这些布料来做做裁缝,你知道我们宁波的红帮裁缝可是闻名中外的。
板书:红帮裁缝
教师通过操作示范并不断解析,然后欣赏直观的作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印制不织布的基本步骤,为学生的第一次练习打好基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新课教学
二、初步感知,了解红帮裁缝概况。
教师可进一步设问探路:关于红帮裁缝,你了解哪些知识?
师:那你见过裁缝师傅做衣服吗?你知道做一件衣服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生:裁剪、缝起来、画形状、选布料……
教师小结并板书:选布料——量体——划线——裁剪——缝制。走进这段视频,我想它会告诉你更多。
教师肯定并带领学生欣赏视频《红帮裁缝》。
师:在传统观念中,裁缝并不算是一份体面的职业,但宁波的红帮裁缝却以一把剪刀打天下,剪出了体面人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红帮裁缝中名家辈出,绝活不断。接下来,我们就从技艺、成绩这两方面来做进一步的了解。
进一步感受,体验服装制作步骤。
三、(一)高超的技艺
教师临时选择一位学生:如果说我要为这位同学做一件衣服,大家能帮我目测、估计出这个同学大概的腰身是多少?
学生七嘴八舌猜测起来,教师用软尺量一量听课老师的腰身,并小结:看来
直接用目测的方式代替用尺量还是很困难的。然而,红帮高手们不但能根据顾客身材将衣服尺寸良准,还能“以目测代量”。在他们的巧手下,连驼背的、身材不匀称的人穿上他们的衣服也会变成帅哥、美女。这说明他们技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技艺高超。
(二)骄人的成绩
教师介绍:红帮裁缝正是依靠高超的技艺、实用的工具,创造了骄人的成绩:
师:出示照片、图片,你认识这些人吗?猜一猜。
学生猜测:孙中山、毛主席……
他们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身上也穿着红帮裁缝制作的中山装、旗袍。再来看看这张,从1921年到1946年在裁缝师傅的巧手下这些旗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一边欣赏一遍兴奋地说着喜欢的旗袍:前面几款的旗袍比较宽松,样子肥大,后面几款就变得紧身的了;本来是长袖的,后来就变成短袖或没有袖子了;颜色好像也比之前鲜艳了些。
此处,教师对旗袍的欣赏进行补充赏析:旗袍是满族人的服饰,最初是为了遮挡漫天的风沙,在红帮师傅的巧手下,旗袍的袖口变短,开衩提高,还做出了腰线,比原先的这种“大褂”更美了。当时,这些衣服顺应了上海的时代潮流,现代社会,红帮裁缝制作的衣服依旧是时尚的风向标。
教师带领学生继续欣赏现代红帮服饰:带你们观看一个现代服饰的服装秀,说一说哪套服装最能吸引你的眼球。
生:我觉得最后一套比较干净,穿上很帅。
教师示范服装的做法,学生练习。
四、教师示范服装的做法,学生练习。
师:看了那么多的时装,老师也已经来不及了,让我先来试试看。
教师迅速拿出模板进行示范制作步骤:先用划粉画出衣服大概的形状,剪出形状,添加花纹,最后用订书机进行缝制,挂上小衣架进行展示。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巡回辅导,及时了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有的同学在服装外形上设计有困难,有的同学在用订书机装订时有困难……
学生展示服装作品,教师小结
学生到台前展示作品,口述创作过程以及作品内涵。教师及时鼓励有创意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