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养成教育训练点】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用具】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
课件播放动画片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这就是绘画艺术,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课题)。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
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学习
总结
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
学习要求: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
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
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
《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后一问使学生有探究下去的动力。
通过老师总结,学生对不同画面的构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张卿子伤寒论”。
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
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
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
通过练习添加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
评价部分
肖像艺术中
“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