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及教学反思[本站推荐]
小班社会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
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重难点:
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雪花片积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师介绍手偶。
2.教师讲述故事。
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3.提问:
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
②你有好朋友吗?
③你的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
二、说说我的好朋友。
1.出示图片一。
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师:师: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
幼:喜欢
师:为什么?
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
师小结: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
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图片二。
教师: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
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
教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
3.出示图片三。
师: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
师: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
4.教师小结: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
三、游戏:分积木。
1.师: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吗?
师: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
你们愿意吗?
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
3.小结: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教学反思:
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个别孩子能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
本文扩展阅读: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第二篇: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戚添添
一、生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
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介绍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让学生回忆说说朋友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在“他为什么没有好朋友”这一活动中,我让学生猜一猜,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说说哪些缺点不会赢得朋友,指导以后的行为。
本节课通过交流、讨论、默契、写闪光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
二、活用教材
1、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班谁的朋友多?”意在树立班级内几个朋友多的同学为榜样,找出朋友多的原因。经过课前调查后,我发现班内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少好朋友,不能死搬教材,便让孩子伴随着《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这一回答,让学生都感觉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提升了学生自信,激起了学生兴趣。为后面较好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
2、教材第二部分还设计了“介绍朋友,走近朋友”、“回忆往事,诉说快乐”等活动,更加拉近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通过考验的好朋友们充满了自豪感,也让孩子们感受了原来有好朋友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也为后面地制作“闪光卡”做好铺垫。不足之处:
1、在“说说我的好朋友”这一活动中,我本来设计的是“说说和你的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可是教学中我却说成“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教学效果。
2、在前两个活动中,学生都很紧张,不敢说,课堂气氛不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的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更快进入角色。
3、在“爱心大比拼”这一比赛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教师可以感觉到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关注的是比赛结果而不是谁更有爱心。在制订比赛规则上再细一些也许会更好。
4、在拓展延伸,指导以后的生活行为上,我还需要再努力做的更好。
第三篇:你是我的好朋友 反思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康明飞
《你是我的好朋友》是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内容,经过反复揣摩,我预设的目标是1.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道拥有一些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2.通过事件辨析,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3.学会欣赏,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里面提到:以儿童的主体参与为主,让儿童在自主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获得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从而完成道德的自我建构。所以在体会“真正的朋友”板块,我设计的是“真情对对碰”,“共同奋进游戏”、“倾诉”、“看小品解决烦恼”四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出真正的朋友是要相互了解、团结一致、相互信任、宽容大度、不能盲从等。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做游戏孩子都是很开心的,这个游戏需要一对好朋友相互配合好,这就要看朋友之间的默契度了,这个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感悟,在游戏中体验。最后畅谈“朋友”的过程中,学生们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出发,有感而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讨论中,积极思考。这个板块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得还算顺利,学生们参与也很积极,只是作为老师,我的评价性语言太少,如果评价语和连接语更丰富,可能课堂结构会显得更加流畅。
接下来是“结交新朋友”,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板块,学生们的思维就打开了,各式各样,比较全面,但是可能是我要求里面不够明确,本来只要求学生写关键词的,但是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写的句子,所以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
制作“闪光卡”是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不困难。但对于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代学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较少地看到他人的优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交往中去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呢?“制作闪光卡”这个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有的学生在闪光卡上说:“我的好朋友字写得很好!”有的学生在闪光卡上说:“他在赛场上跑步发挥得很好!”如此,一个个闪光点在朋友眼中跳跃,一句句真切朴实的话语在朋友心中回荡。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要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还体会到了要学会欣赏他人并乐意向他学习。教学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再让学生向朋友送出闪光卡,营造一个浓浓的友情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有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从而更加深了朋友间的友谊,让他们更加懂得友谊的可贵。本来我以为这里大家都会踊跃去向对方表达赞美,但是实际中却恰恰相反,学生们很害羞一样,谁也不肯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为什么会吝于表达呢?这是值得我深思的地方。
第四篇:小班语言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及反思
泰州市幼儿园
丁霞
目标:1.喜欢朗诵儿歌。
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重点:初步朗诵儿歌。
难点: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准备:手偶。
过程:1.教师出示猴哥和猴弟的手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2.教师用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2遍。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3)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4.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改编第四句内容。5.小结。
反思:《你是我的好朋友》是主题活动《上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而
对于入学不久,才刚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课前向一些幼儿问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映各不相同。有个平时很善于言辞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父与子成为好朋友,它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平等与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如果话从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口中说出,是令人称赞,令人羡慕的,但对于只有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感到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说出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邻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我针对现有的情况,修改了原来的教案。原设计的导入是说说好朋友的名字,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说不出来。因此我改为以两个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于是我还自编了一个小故事: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在第二环节,我就以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整个活动以布袋木偶贯穿始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同时也对“好朋友”这一概念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虽然孩子们会用秩嫩的口气较连贯地表演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想,这只是一个表层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养这种社会情感更具有现实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它的意义是显见的,它所提倡的是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们渴望爱,渴望对他人的归属感,“好朋友”正是这种渴望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加以指导。“千里难寻是朋友”,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真诚的朋友。
第五篇: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
你是我的好朋友
—— 一(3)班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每个小朋友都应该有自己的朋友;
2.引导学生大胆地与同学交朋友,促进同学间的友好交往;
3.认识真正的友谊,培养学生互相友爱的高尚情操。
二、班会准备:
1.准备好音乐《找朋友》; 2.进行情境剧编排; 3.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礼物。
三、班会过程:
(一)故事导入:《真正的朋友》
(二)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1、自我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三)好朋友应该怎样相处 1.同桌讨论交流 2.学生发言
3.动画故事《陷在泥里的朋友》 4.问答游戏:“他们是好朋友吗?”
1.小红和小丽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写作业。一天,小红做完了
作业,就在旁边催促小丽快点写。可小丽有道题不会,小红着急了,就说:别做了,你抄我的吧?然后两个人一起去玩了。请问,他们是好朋友吗?
2.小明放学后去打网吧电子游戏,小刚知道情况,但他不希望小明受批评,没告诉老师。请问,他们是好朋友吗?
3.王军扭伤了脚,小明每天都送他去上学,放学又送他回家。请问:他们是好朋友吗?
4.小张家里穷,买不起学习用品,小红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笔送给她。请问:她们是好朋友吗?
(四)情境剧表演
1.情境一: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另一个同学,使得这同学很气愤,结果两人吵起来。
情境二:一个同学没带笔,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人,使得这个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也许结果会不一样,大家看……”
情境一:踩到人的同学连忙说对不起,另一个同学也说:“没关系,路滑也难免会这样,我们大家一起小心点走就是了。”两人高兴地离去。
情境二:同桌的同学想:我忘记带东西的时候,同学也经常帮助我,现在别人有困难,我也应该帮助别人,新笔算得了什么,于是两人互
相道谢,非常友好。
2.教师小结
(五)互送礼物
播放音乐《一二三四五六七》
(六)全班合唱《找朋友》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人的一生有许多感情是很宝贵的,其中之一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真正的朋友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希望同学们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拥有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