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看灯笼找算式题》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看灯笼找算式题》含反思适用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中国人用来表示喜庆的一些特色物件,丰富幼儿关于中国主题的知识,理解不同的加法算式题能表示同一意思,不同的意思也能用同一加法算式题来表示,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看灯笼找算式题》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的加法算式题能表示同一意思,不同的意思也能用同一加法算式题来表示。
2、了解中国人用来表示喜庆的一些特色物件,丰富幼儿关于中国主题的知识。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学习过5以内数的组成。
(材料准备)中国结、鞭炮的图片各五张(3大2小);5的算式卡片若干;5盏灯笼、幼儿操作练习纸等。
【重点与难点】进而帮助幼儿理解算式题中各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图片,观看人们欢度节日热闹的场景。
2、猜猜讲讲中国的节日:“这么热闹,大家可能在过一个什么节日?”
二、看照片找算式题。
1、观察讨论:图片上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人们用它表示什么?
2、给图片找一道算式题作“朋友”,并讲讲这道算式题能表示图片意思的原因:如3+2=5
重点和难点:各数字表示的意思文——3个大鞭炮用数字3表示;2个小鞭炮用数字2表示;3个大鞭炮加上2个小鞭炮就是5个鞭炮。
3、幼儿读一读共同找到的算式题。3+2=5,解释3+2=5都能和鞭炮、中国结等作“朋友”,体会一道算式题是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的。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观察5盏灯笼,看看说说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
2、为这五盏灯笼找一道算式题。如1+4=5等,交流这些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
四、幼儿操作练习纸。
1、幼儿将撕好的灯笼分成5个一组。
2、为这些灯笼照一道算式题,交流算式题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思。
将灯笼粘在一起,装饰练习纸。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文扩展阅读:算式:在数学中,算式(suàn shì)是指在进行数(或代数式)的计算时所列出的式子,包括数(或代替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四则运算、乘方、开方、阶乘、排列组合等)两部分。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算式一般分为横式和竖式两种。与表达式不同,表达式是将同类型的数据(如常量、变量、函数等),用运算符号按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的、有意义的式子。
第二篇:大班数学教案:看灯笼找算式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看灯笼找算式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的加法算式题能表示同一意思,不同的意思也能用同一加法算式题来表示。
2、了解中国人用来表示喜庆的一些特色物件,丰富幼儿关于中国主题的知识。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学习过5以内数的组成。
(材料准备)中国结、鞭炮的图片各五张(3大2小);5的算式卡片若干;5盏灯笼、幼儿操作练习纸等。
重点与难点
进而帮助幼儿理解算式题中各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图片,观看人们欢度节日热闹的场景。
2、猜猜讲讲中国的节日:“这么热闹,大家可能在过一个什么节日?”
二、看照片找算式题。
1、观察讨论:图片上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人们用它表示什么?
2、给图片找一道算式题作“朋友”,并讲讲这道算式题能表示图片意思的原因:如3+2=5
重点和难点:各数字表示的意思文——3个大鞭炮用数字3表示;2个小鞭炮用数字2表示;3个大鞭炮加上2个小鞭炮就是5个鞭炮。
3、幼儿读一读共同找到的算式题。3+2=5,解释3+2=5都能和鞭炮、中国结等作“朋友”,体会一道算式题是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的。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观察5盏灯笼,看看说说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
2、为这五盏灯笼找一道算式题。如1+4=5等,交流这些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
四、幼儿操作练习纸。
1、幼儿将撕好的灯笼分成5个一组。
2、为这些灯笼照一道算式题,交流算式题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思。
将灯笼粘在一起,装饰练习纸。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篇:大班数学教案:看灯笼找算式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的加法算式题能表示同一意思,不同的意思也能用同一加法算式题来表示。
2、了解中国人用来表示喜庆的一些特色物件,丰富幼儿关于中国主题的知识。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学习过5以内数的组成。
(材料准备)中国结、鞭炮的图片各五张(3大2小);5的算式卡片若干;5盏灯笼、幼儿操作练习纸等。
【重点与难点】进而帮助幼儿理解算式题中各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图片,观看人们欢度节日热闹的场景。
2、猜猜讲讲中国的节日:“这么热闹,大家可能在过一个什么节日?”
二、看照片找算式题。
1、观察讨论:图片上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人们用它表示什么?
2、给图片找一道算式题作“朋友”,并讲讲这道算式题能表示图片意思的原因:如3+2=5
重点和难点:各数字表示的意思文——3个大鞭炮用数字3表示;2个小鞭炮用数字2表示;3个大鞭炮加上2个小鞭炮就是5个鞭炮。
3、幼儿读一读共同找到的算式题。3+2=5,解释3+2=5都能和鞭炮、中国结等作“朋友”,体会一道算式题是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的。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观察5盏灯笼,看看说说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
2、为这五盏灯笼找一道算式题。如1+4=5等,交流这些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
四、幼儿操作练习纸。
1、幼儿将撕好的灯笼分成5个一组。
2、为这些灯笼照一道算式题,交流算式题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思。
将灯笼粘在一起,装饰练习纸。
第四篇:大班科学教案:看灯笼找试题
大班科学教案:看灯笼找试题
活动目标: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准备: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活动过程:
一、谈话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 2 5,3+2 2 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认读交流: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延伸:
生活中的算式题。
思考:3+2=5还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大班科学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2.通过分组答题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能力。
3.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四大发明的名称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能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四大发明的图片。
2.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分组红绿两队、红心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让幼儿自由择队分成红、绿两队,明确竞赛规则。
二、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
1.教师:“这是什么?” 指南针。“人们在什么时候用到指南针?”在沙漠中迷路的时候。“如果没有指南针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在沙漠中如果迷路了没有指南针是很难走出沙漠的。
2.教师:“这是什么?”是火药。“什么地方要用到火药?”做地雷、手榴弹等。“没有火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度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
3.教师:“这是什么?”活字印刷术。“你在那里看见过?”在博物馆。“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印刷?”衣服上的图片、人民币等
4.教师:“这是什么?”造纸术。“古代的人没有纸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用竹简。“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呢?”1:伐树做材料 2:裁切成适当的长度 3:剥去树皮 4:切成碎片 5:切成薄片 6:将薄片集中处理,运往造纸厂 7:以药水和蒸气做成纸浆 8:用药水冲洗 9:去除杂质 10:漂白纸浆 11:在纸浆中加入药水 12:用网子沥乾水分 13:放在毡子上吸水 14:以高温烘乾水分 15:以压光机做压光处理 16:做成纸卷
三、小组进行讨论:
“古代人发明这些东西他们怎么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怎么样?”
教师小结:“我们的古代人很聪明,创造出了四大发明,这些东西对当时,和我们现在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都觉得很自豪,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能发明出更多更有用的东西来。”
四、师生共同统计竞赛结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
第五篇:大班数学《看图编算式》教学反思
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大家一致认为孩子掌握的很好了,活动开展起来也很轻松,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在家里灌输的太多了。这也不奇怪,因为一提数学,相信大家脑海里立刻就想到的就是加减法了,所以“热心”的家长很早就在家里给孩子灌输此类知识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问题如下:
1.虽然孩子们都知道“2+2= 4”,但如果你请孩子们看着图来编算式他们哑口无言了。在孩子们的眼中,能很快的说出“2+2”后面的结果就是成功的表现,至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式子,为什么要这样记录他们是很迷茫的;
2.虽然孩子们知道“2+2=4”,但如果我不是用生活中常用到的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提问,而是用分合式子导入时,孩子们也懵了,而在老师的反复提示后,很多孩子们的眼里还是在迷茫着。按道理来说,分合和加减法背后的逻辑知识是一样的,但在孩子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分合知识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把两者完全分开的现象呢?
如何让孩子能较快的理解算式的含义?
第一步:教具和口述应用题讲明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法就是遇到“又飞来了”、“又拿来了”、“又跑来了”;减法就是遇到诸如“飞走了”、“拿走了”、“吃掉了”。让幼儿理解到加法得出的数是变多了,不是变少了;减法则是变少了,不是变多了。最后记住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经常要用到三个字:为什么。“你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用加法(减法)?”
第二步:识加号、减号和等号及算式。往往是跳过了前面两个环节直接到这个环节了,所以孩子们很多并没有真正掌握到加法和减法背后的数学思维,而现在我们有了前面的铺垫之后,孩子们就能很好的掌握了,随后就可以进行由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直接转换成式题并对式题做出说明的练习。
第三步:组成学习加减的方法:数学的组成列出加减法,用组成知识论证加减法的正确性。在学习中,加减可结合进行,这样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群之间的关系(4+1=5为等量关系,5-4=1为逆反关系),培养了幼儿在逆向思维和思维在灵活性。
注意:口述应用题、数的组成及加减算式、运算之间在联系和转换。三者之间在联系和转换的方法是复习加减和发展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切忌三者的分裂造成知识间的割裂。教师可以先口述应用题,然后请幼儿用分合式的方式写出来,然后再用分合式编一道加减法算式,最后可以利用算式再编出一道应用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