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范文合集

时间:2022-09-06 02:0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

第一篇: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大。但还是有7、8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比较吃力。绝大部分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以致学习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具体分析: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复习与提高;二、乘法、除法(一);三、统计;四、乘法、除法(二);五、几何小实践;六、整理与提高。

重点是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从连加引出乘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的名称: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在动手分东西的活动中,引入除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用乘法口诀求商;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口头提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2、初步学会在方框中填写要求的数。

3、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的直观经验,在已有的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

4、从生活中的分类计数引入统计及形象化的统计图,让学生初步经历数据收集,分类计数等统计过程,并根据统计结果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相关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组织数据处理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统计体验。

5、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通过尝试,调整寻找答案。

6、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九九表的来历,感受人类的聪明才智。

三、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区分一些简单的形图形和方位,能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个别同学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优势,用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

五、提高自身素质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这就使得教师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深钻教材、深挖大纲和教参,平时不放过每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多看名师课堂,多听名师讲座。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一切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长见识、提素质。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数籍,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3

一、复习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平低下,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习阶段

1、分块复习。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

四、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五)综合练习和测试

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习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第二篇: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2.20-2.23

始业教育课

2

2.24-3.2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3

3.3-3.9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4

3.10-3.16

1-3.磁铁的两极

5

3.17-3.23

1-4.磁极与方向

6

3.24-3.30

1-5.做一个指南针

7

3.31-4.6

机动

清明节4月5日-7日

8

4.7-4.13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9

4.14-4.20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10

4.21-4.27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1

4.28-5.4

2-1.观察我们的身体

劳动节5月1日

12

5.5-5.11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13

5.12-5.18

2-3.观察与比较

14

5.19-5.25

2-4.测试反应快慢

15

5.26-6.1

2-5.发现生长

16

6.2-6.8

机动

端午节6月7日-9日

17

6.9-6.15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18

6.16-6.22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19

6.23-6.29

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五、实施措施: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六、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第一周准备活动

第二周第一单元1荒岛生存

第三周第一单元2我们的小船

第四周第一单元3我们的家园

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拓展活动

第二单元1我们来造纸第二单元2装订我的小书第二单元3科技产品体验会复习

第三单元1春夏秋冬

第三单元2四季与动物

第三单元3四季与植物

复习

第四单元1推力和拉力第四单元2形状变了第四单元3制作小弓箭反思单元牛津大辩论的启示复习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二班、二年级三班、二年级四班、二年级五班、二年级六班、二年级七班,学生年龄小,对生活经验掌握较少,缺乏探索精神,但普遍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虽然有一年级的一年学习经验,但不足胜任学习二年级的科学,需要培养引导。

2、学困生情况及转化措施:

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动物感知环境》、《太阳和月亮》、《植物与环境》、《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常用工具》五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德育目标:

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 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衔接一年级教材,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上形成好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六、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1——4页

动物的眼睛

1课时

第二周

5——7页

动物的耳朵

1课时

第三周

8——11页

动物的鼻子

1课时

第四周

12——13页

观察蜗牛

1课时

第五周

国庆放假

第六周

14——15页

太阳的光和热

1课时

第七周

16——19页

太阳和生活

1课时

第八周

20——23页

春夏秋冬

1课时

第九周

24——25页

看月亮

1课时

第十周

26——27页

种大蒜

1课时

第十一周

28——31页

植物和阳光

1课时

第十二周

32——35页

植物和水

1课时

第十三周

36——37页

我们的食物

1课时

第十四周

38——39页

我们的衣服

1课时

第十五周

40——43页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1课时

第十六周

44——47页

组装小书架

1课时

第十七周

48——50页

修理玩具

1课时

第十八周

复习

1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

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

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

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1)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科学概念目标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3)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气方面的知识、太阳月亮星星方面的知识、力和光方面的知识等等。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达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12课,还有一个专项学习。

第一单元 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单元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目的是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第二单元 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磁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铁总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通过阅读材料和收集资料,懂得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三单元 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本单元的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第四单元 打开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学会初步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利用这些公共工具动手实践,制作一个小温室,激发学生研究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注重引导学生同伴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从而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从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个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一系列特性,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6、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土壤中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7、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动物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和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8、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动手制作一个小温室。

9、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及其发现。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改进。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指导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的家,各种动物的家,以及家的历史与未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一些生活技能。

二.学习方法

探究式式学习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研究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设计研究方法,自己想办法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或资料,通过独立思考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在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创造性学习学习过程中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并敢于质疑同学,教师书本中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设计

本学期的主题:观察动物,我们的家园,玩具,

活动安排:观察常见动物的外形,帮助动物找到生活的地方讲述蚂蚁的故事,到室外观察蚂蚁,观察蚂蚁的外形,制作蚂蚁模型。

捉蜗牛,养蜗牛,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讲述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了解蜗牛更多的秘密。

1 / 2

观察金鱼的身体,饲养金鱼,介绍你喜爱的动物,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举办关爱动物的宣传画展。

2 / 2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四)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市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五)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2、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六),提高研究能力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二十八人,是原来二(1)和二(2)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已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接触了英语口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会因遇到困难,而遭受挫折。学生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所以,在教学中,我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能听懂、会说日常生活对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单词(包括文具、人体部位、家庭、玩具、动物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地运用。

3、能听、做、演游戏。能听、做活动。以学会制作。

4、能唱英文歌曲。能听、说、唱歌谣。

5、以完成活动手册。

6、能听懂表演故事。

7、能了解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背诵、默写二十六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4、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5、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学难点

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学措施

培养学生装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造的能力。教学措施如下: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做网上双基作业,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进度安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

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

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

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

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

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

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

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三、教学重点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五、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

●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

●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的科学,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八、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极的特性”,这两亲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3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冋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冋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测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绐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合理科学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的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容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目标:

“溶解”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观察、描述溶解现象,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溶解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动物的反应”单元,认识动物的感官和功能。知道动物是通过一些器官感知环境的,珍爱动物、探究兴趣、愿倾听、乐分享,多角度认识事物。

“太阳和月亮”单元,知道太阳发光发热,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知道用太阳辨认方向,知道月相的变化,培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坚持住。

“物体的位置”单元,知道用方位、远近描述物体的位置,激发兴趣,乐于表达,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尺子的科学”单元,了解尺子科技史,认识在比较时统一标准的作用,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

三、教学措施: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加强组织教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观察要求,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四、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力与形变”、“春和夏”、“土壤与动植物”、“位置与方向”和“我们的校园”五个单元组成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本册共有14课:《推力和拉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伸缩的橡皮筋筋》、《春天来了》、《做个绿色小使者》、《炎热的夏天》、《寻找蚂蚁的家》、《给小草安个家》、《种豆子》、《描述方向》、《确定位置》、《做个小导游》、《制作校园模型(一)》、《制作校园模型(二)》

本册主要围绕七个主要科学概念,将物质科学中的力的作用以及位置和方向、地球与宇宙科学中的季节变化现象以及土壤与动植物、生命科学中的植物生长、技术与工程领域中的工程设计思想的部分内容设计为“力与形变”、“春和夏”、“土壤与动植物”、“位置与方向”和“科学擂台--我们的校园”5个单元,力求从学生的视野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习活动。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力与形变单元将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感受和建构推力、拉力,从而认识到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春和夏单元帮助学生认识春夏的显著特征及春、夏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土壤与动植物单元初步了解如何种植树木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在亲历观察、种植的过程中发现生物生长发育中的变化,体会到土壤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4、位置与方向单元引导学生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合作的同时,了解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有效的描述位置,同时培养学生空间认知的本领和空间的整体想象能力。

5、科学擂台—我们的校园单元统整“位置与方向”“力与形变”等单元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正确调查校园建筑、树木、道路等物体方向和位置的基础上,绘制校园平面图,并使用橡皮泥、硬纸壳等材料制作校园立体模型,鼓励学生细致调查、大胆设计、勤于动手、勇于创新。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推力和拉力

2、改变物体的形状

3、可伸缩的橡皮筋

4、春天来了

5、做个绿色的小使者

6、炎热的夏天

7、寻找蚂蚁的家

8、给小草安个家

9、种豆子

10、描述方向

11

11、确定位置

12、做个小导游

13、制作校园模型(一)

14、制作校园模型(二)

15、整理与复习

16、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常见的工具、人工和自然、秋和冬、磁铁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本册内容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征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与客体的设计。

二年级教材整体上从上册的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和螺丝,并引导学生会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工具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第二单元开始逐渐带领同学们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常见的动植物、山川、物体、科技产品。第三单元则引导学生认识秋和冬两个季节的自然现象,第四单元则详细介绍了“磁铁”这种取自自然界的特殊人工产品。结尾处“科学擂台-磁铁玩具”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工具、磁铁等知识进行形式活泼、多样的动手实践,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先概括后举例的顺序,或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现象引入学习,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

1 / 5

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工具和简单的仪器,进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需要徐泽合适的工具,并体会各种仪器的不同。

过程方法:能在对工具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对选用的工具进行大胆猜想,在探究活动中对猜想进行验证,并能将探究结果和同学分享

科学态度:对常见的工具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并会使用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

第二单元人工和自然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自然问题和人工制造的物体,能说出早知的制作过程,能举例说出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寻找生活的自然物体和人工世界的物体,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

2 / 5

科学态度:了解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同时知道产生的废物可以再回收利用,激发科学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秋和冬

知识目标:能说出秋和冬的显著特征,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能知道地球上的动植物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的各种资源。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秋冬的变化提出感兴趣的话题,多感官感受秋冬的特点,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和同学进行交流秋冬的特点。

科学态度:能对秋冬季节中的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状况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珍惜动植物资源的喜事,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单元磁铁

知识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知道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铁等材料,知道磁铁存在着两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过程方法: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利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及现象,对磁铁进行试验,并与同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是同学们对磁铁吸引物体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人类和生产对磁铁的利用。

第五单元磁铁玩具

知识目标:能了解磁铁玩具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能见到描述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3 / 5

过程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磁铁玩具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玩具。

科学态度:了解生活中很多玩具的设计都应用了科学技术,体会科学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

4 / 5

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3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第四单元5课时第五单元3课时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5 / 5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 第13、14课

第三周 第4 、5课 第十三周 第15、16课

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17、18课

第五周 第8课 第十五周 第19课

第六周 第9课 第十六周 第21、20课

第七周 第11、10课 第十七周 第22、23课

第八周 第12课 第十八周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探索的故事

第十周 复习第二十、二十一周 机动

第三篇: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篇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四)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市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五)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2、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六)提高研究能力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适用年级:一、二年级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常见的工具、人工和自然、秋和冬、磁铁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本册内容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征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与客体的设计。

二年级教材整体上从上册的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和螺丝,并引导学生会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工具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第二单元开始逐渐带领同学们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常见的动植物、山川、物体、科技产品。第三单元则引导学生认识秋和冬两个季节的自然现象,第四单元则详细介绍了“磁铁”这种取自自然界的特殊人工产品。结尾处“科学擂台-磁铁玩具”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工具、磁铁等知识进行形式活泼、多样的动手实践,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先概括后举例的顺序,或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现象引入学习,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

1 / 5

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工具和简单的仪器,进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需要徐泽合适的工具,并体会各种仪器的不同。

过程方法:能在对工具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对选用的工具进行大胆猜想,在探究活动中对猜想进行验证,并能将探究结果和同学分享

科学态度:对常见的工具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并会使用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

第二单元人工和自然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自然问题和人工制造的物体,能说出早知的制作过程,能举例说出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寻找生活的自然物体和人工世界的物体,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

2 / 5

科学态度:了解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同时知道产生的废物可以再回收利用,激发科学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秋和冬

知识目标:能说出秋和冬的显著特征,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能知道地球上的动植物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的.各种资源。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秋冬的变化提出感兴趣的话题,多感官感受秋冬的特点,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和同学进行交流秋冬的特点。

科学态度:能对秋冬季节中的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状况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珍惜动植物资源的喜事,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单元磁铁

知识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知道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铁等材料,知道磁铁存在着两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过程方法: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利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及现象,对磁铁进行试验,并与同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是同学们对磁铁吸引物体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人类和生产对磁铁的利用。

第五单元磁铁玩具

知识目标:能了解磁铁玩具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能见到描述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3 / 5

过程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磁铁玩具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玩具。

科学态度:了解生活中很多玩具的设计都应用了科学技术,体会科学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

4 / 5

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3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第四单元5课时第五单元3课时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5 / 5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

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

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1)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科学概念目标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

重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3)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四、具体教学措施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1)班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1)班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观察月相》、《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季节》、《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同材料的餐具》、《书的历史》、《神奇的纸》、《椅子不简单》、《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注重法制教育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相关的思想渗透。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

●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

●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1班科学科教学内容周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2.20-2.23

始业教育课

2

2.24-3.2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3

3.3-3.9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4

3.10-3.16

1-3.磁铁的两极

5

3.17-3.23

1-4.磁极与方向

6

3.24-3.30

1-5.做一个指南针

7

3.31-4.6

机动

清明节4月5日-7日

8

4.7-4.13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9

4.14-4.20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10

4.21-4.27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1

4.28-5.4

2-1.观察我们的身体

劳动节5月1日

12

5.5-5.11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13

5.12-5.18

2-3.观察与比较

14

5.19-5.25

2-4.测试反应快慢

15

5.26-6.1

2-5.发现生长

16

6.2-6.8

机动

端午节6月7日-9日

17

6.9-6.15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18

6.16-6.22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19

6.23-6.29

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极的特性”,这两亲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3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冋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冋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测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绐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合理科学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由“推力与拉力”、“植物的生长”、“四季”、“磁铁的奥秘”、和“多彩的人工世界”五个单元组成。五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推力与拉力”单元共2课,分别是《1.推拉游戏》、《2.力与形变》。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推力与拉力;第2课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植物的生长”单元共3课,分别是《1.植物角》、《2.植物在生长》、《3.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通过建植物角、认识植物角中的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不同和相同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第2课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将植物生长的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第3课探究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了解水、阳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季”单元共2课,分别是《1.春夏秋冬》、《2.四季变化的影响》。以下是这2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春夏秋冬》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第2课了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磁铁的奥秘”单元共4课,分别是《1.神奇的磁铁》、《2.磁铁的磁极》、《3.磁极的指向》、《4.磁极的相互作用》。以下是这4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初步认识磁铁,知道磁铁有两极,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互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多彩的人工世界”单元共2课,分别是《1.认识人工世界》、《2.人工世界的作用》。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人工世界,它与自然世界的区别;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时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利用自然物设计制造人造物。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推力与拉力;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通过建植物角、认识植物角中的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不同和相同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将植物生长的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探究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了解水、阳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引导学生探索四季的特点和变化;了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探究初步认识磁铁,知道磁铁有两极,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互斥、异极相吸的规律。能通过实验、制作进行探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知道什么是人工世界,它与自然世界的区别;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时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利用自然物设计制造人造物。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安全教育

2

推拉游戏

3

力与形变

4

植物角

5

植物在生长

6

植物生长需要什么

7

春夏秋冬

8

四季变化的影响

9

神奇的磁铁

10

磁铁的磁极

11

磁极的指向

12

磁极的相互作用

13

认识人工世界

14

人工世界的作用

15开始

期末复习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

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

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

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

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

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

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

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指导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的家,各种动物的家,以及家的历史与未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一些生活技能。

二.学习方法

探究式式学习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研究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设计研究方法,自己想办法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或资料,通过独立思考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在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创造性学习学习过程中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并敢于质疑同学,教师书本中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设计

本学期的主题:观察动物,我们的家园,玩具,

活动安排:观察常见动物的.外形,帮助动物找到生活的地方讲述蚂蚁的故事,到室外观察蚂蚁,观察蚂蚁的外形,制作蚂蚁模型。

捉蜗牛,养蜗牛,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讲述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了解蜗牛更多的秘密。

1 / 2

观察金鱼的身体,饲养金鱼,介绍你喜爱的动物,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举办关爱动物的宣传画展。

2 / 2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0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

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 各种各样不同的天气

6 不同的季节

7 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

1 我们生活的世界

2 不同材料的餐具

3 书的历史

4 神奇的纸

5 椅子不简单

6 做一顶帽子

教材分析: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

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于科学这门功课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但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发现同学们缺乏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差,科学的学习思维还没形成,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教学目标:

一、“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二、“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二)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知道土壤对于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重要性:知道如何简单用太阳来辨别方向;认识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2. 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3、引导学生知道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 引导学生认识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建议策略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

教学课时:

13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1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气方面的知识、太阳月亮星星方面的知识、力和光方面的知识等等。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达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12课,还有一个专项学习。

第一单元 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单元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目的是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第二单元 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磁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铁总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通过阅读材料和收集资料,懂得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三单元 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本单元的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第四单元 打开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学会初步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利用这些公共工具动手实践,制作一个小温室,激发学生研究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注重引导学生同伴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从而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从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个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一系列特性,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6、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土壤中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7、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动物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和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8、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动手制作一个小温室。

9、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及其发现。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改进。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的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容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目标:

“溶解”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观察、描述溶解现象,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溶解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动物的反应”单元,认识动物的感官和功能。知道动物是通过一些器官感知环境的,珍爱动物、探究兴趣、愿倾听、乐分享,多角度认识事物。

“太阳和月亮”单元,知道太阳发光发热,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知道用太阳辨认方向,知道月相的变化,培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坚持住。

“物体的位置”单元,知道用方位、远近描述物体的位置,激发兴趣,乐于表达,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尺子的科学”单元,了解尺子科技史,认识在比较时统一标准的作用,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

三、教学措施: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加强组织教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观察要求,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四、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二班、二年级三班、二年级四班、二年级五班、二年级六班、二年级七班,学生年龄小,对生活经验掌握较少,缺乏探索精神,但普遍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虽然有一年级的一年学习经验,但不足胜任学习二年级的科学,需要培养引导。

2、学困生情况及转化措施:

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动物感知环境》、《太阳和月亮》、《植物与环境》、《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常用工具》五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德育目标:

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 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衔接一年级教材,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上形成好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六、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1——4页

动物的眼睛

1课时

第二周

5——7页

动物的耳朵

1课时

第三周

8——11页

动物的鼻子

1课时

第四周

12——13页

观察蜗牛

1课时

第五周

国庆放假

第六周

14——15页

太阳的光和热

1课时

第七周

16——19页

太阳和生活

1课时

第八周

20——23页

春夏秋冬

1课时

第九周

24——25页

看月亮

1课时

第十周

26——27页

种大蒜

1课时

第十一周

28——31页

植物和阳光

1课时

第十二周

32——35页

植物和水

1课时

第十三周

36——37页

我们的食物

1课时

第十四周

38——39页

我们的衣服

1课时

第十五周

40——43页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1课时

第十六周

44——47页

组装小书架

1课时

第十七周

48——50页

修理玩具

1课时

第十八周

复习

1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 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1 20xx.9.2-9.8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 9.9-9.15 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3 9.16-9.22 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4 9.23-9.29 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5 9.30-10.6 国庆放假

6 10.7-10.13 1-4.观察月相

7 10.14-10.20 1-5.各种各样的天气

8 10.21-10.27 机动

9 10.28-11.3 1-6.不同的季节

10 11.4-11.10 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1 11.11-11.17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2 11.18-11.24 2-1.我们生活的世界

13 11.25-12.1 2-2.不同材料的餐具

14 12.2-12.8 2-3.书的历史

15 12.9-12.15 机动

16 12.16-12.22 2-4.神奇的纸

17 12.23-12.29 2-5.椅子不简单

18 12.30-20xx.1.5 元旦放假

19 1.6-1.12 2-6.做一顶帽子

20 1.13-1.19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21 1.20-1.26 学期总结评价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初步掌握锻炼的简单的方法和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能够用所学的知识锻炼身体,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教育。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学生能了解一些科学锻炼身体和评价锻炼和效果和基本方法,树立健康第一,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健身活动。

2、能正确地学会本年级所学各项教学内容的.基本动作,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运动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3、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兴趣,在体育活动中能逐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和公正、负责、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结合教学大纲以游戏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创造力。

2、多运用游戏、小型比赛,使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3、采用自觉、积极性原则,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本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次教学内容:

一、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

第1周:吃饭要定量、定时、不偏食;均衡营养。

第2周:学校安全。

二、体育实践

(一)、基本运动

第3周:复习广播体操———徒手操

第4周:走、跑、跳、奔跑游戏

第5周:队列、队形练习和体操队形。

第6周: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

第7周:投掷、跳绳。

第8周:攀登、爬越、平衡

第9周:技巧、跳大绳

第10周:投掷练习

第11周:50米快速跑

(二)、游戏

第12周:足球运球接力

第13周:过“独木桥”。

第14周:投沙包。

第15周:冲过“战壕”。

(三)、韵律活动和舞蹈

第16周:儿童基本舞步

第17周:儿童集体舞

第18周:素质练习、考试

第四篇: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篇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 第13、14课

第三周 第4 、5课 第十三周 第15、16课

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17、18课

第五周 第8课 第十五周 第19课

第六周 第9课 第十六周 第21、20课

第七周 第11、10课 第十七周 第22、23课

第八周 第12课 第十八周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探索的故事

第十周 复习第二十、二十一周 机动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 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四)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市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五)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2、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六)提高研究能力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适用年级:一、二年级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

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 各种各样不同的天气

6 不同的季节

7 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

1 我们生活的世界

2 不同材料的餐具

3 书的历史

4 神奇的纸

5 椅子不简单

6 做一顶帽子

教材分析: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

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于科学这门功课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但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发现同学们缺乏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差,科学的学习思维还没形成,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教学目标:

一、“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二、“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二)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知道土壤对于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重要性:知道如何简单用太阳来辨别方向;认识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2. 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3、引导学生知道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 引导学生认识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建议策略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

教学课时:

13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

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

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1)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科学概念目标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

重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3)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四、具体教学措施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指导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的家,各种动物的家,以及家的历史与未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一些生活技能。

二.学习方法

探究式式学习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研究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设计研究方法,自己想办法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或资料,通过独立思考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在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创造性学习学习过程中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并敢于质疑同学,教师书本中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设计

本学期的主题:观察动物,我们的家园,玩具,

活动安排:观察常见动物的外形,帮助动物找到生活的地方讲述蚂蚁的故事,到室外观察蚂蚁,观察蚂蚁的外形,制作蚂蚁模型。

捉蜗牛,养蜗牛,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讲述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了解蜗牛更多的秘密。

1 / 2

观察金鱼的身体,饲养金鱼,介绍你喜爱的动物,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举办关爱动物的宣传画展。

2 / 2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初步掌握锻炼的简单的方法和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能够用所学的知识锻炼身体,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教育。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学生能了解一些科学锻炼身体和评价锻炼和效果和基本方法,树立健康第一,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健身活动。

2、能正确地学会本年级所学各项教学内容的基本动作,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运动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3、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兴趣,在体育活动中能逐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和公正、负责、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结合教学大纲以游戏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创造力。

2、多运用游戏、小型比赛,使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3、采用自觉、积极性原则,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本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次教学内容:

一、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

第1周:吃饭要定量、定时、不偏食;均衡营养。

第2周:学校安全。

二、体育实践

(一)、基本运动

第3周:复习广播体操———徒手操

第4周:走、跑、跳、奔跑游戏

第5周:队列、队形练习和体操队形。

第6周: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

第7周:投掷、跳绳。

第8周:攀登、爬越、平衡

第9周:技巧、跳大绳

第10周:投掷练习

第11周:50米快速跑

(二)、游戏

第12周:足球运球接力

第13周:过“独木桥”。

第14周:投沙包。

第15周:冲过“战壕”。

(三)、韵律活动和舞蹈

第16周:儿童基本舞步

第17周:儿童集体舞

第18周:素质练习、考试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好。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三、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科学特色活动

(一)科学幻想画。

1、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二)明天小小科学家。

1、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常见的工具、人工和自然、秋和冬、磁铁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本册内容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征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与客体的设计。

二年级教材整体上从上册的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和螺丝,并引导学生会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工具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第二单元开始逐渐带领同学们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常见的动植物、山川、物体、科技产品。第三单元则引导学生认识秋和冬两个季节的自然现象,第四单元则详细介绍了“磁铁”这种取自自然界的特殊人工产品。结尾处“科学擂台-磁铁玩具”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工具、磁铁等知识进行形式活泼、多样的动手实践,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先概括后举例的顺序,或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现象引入学习,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

1 / 5

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工具和简单的仪器,进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需要徐泽合适的工具,并体会各种仪器的不同。

过程方法:能在对工具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对选用的工具进行大胆猜想,在探究活动中对猜想进行验证,并能将探究结果和同学分享

科学态度:对常见的工具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并会使用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

第二单元人工和自然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自然问题和人工制造的物体,能说出早知的制作过程,能举例说出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寻找生活的自然物体和人工世界的物体,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

2 / 5

科学态度:了解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同时知道产生的废物可以再回收利用,激发科学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秋和冬

知识目标:能说出秋和冬的显著特征,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能知道地球上的动植物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的各种资源。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秋冬的变化提出感兴趣的话题,多感官感受秋冬的特点,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和同学进行交流秋冬的特点。

科学态度:能对秋冬季节中的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状况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珍惜动植物资源的喜事,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单元磁铁

知识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知道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铁等材料,知道磁铁存在着两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过程方法: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利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及现象,对磁铁进行试验,并与同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是同学们对磁铁吸引物体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人类和生产对磁铁的利用。

第五单元磁铁玩具

知识目标:能了解磁铁玩具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能见到描述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3 / 5

过程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磁铁玩具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玩具。

科学态度:了解生活中很多玩具的设计都应用了科学技术,体会科学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

4 / 5

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3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第四单元5课时第五单元3课时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5 / 5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

(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

(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

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拉力:拉动物体的力。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12、20-2、23始业教育课

22、24-3、21-1、磁铁能吸引什么

33、3-3、9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43、10-3、161-3、磁铁的两极

53、17-3、231-4、磁极与方向

63、24-3、301-5、做一个指南针

73、31-4、6机动清明节

4月5日-7日84、7-4、13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94、14-4、20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104、21-4、27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14、28-5、42-1、观察我们的身体劳动节

5月1日125、5-5、112-2、通过感官来发现

135、12-5、182-3、观察与比较

145、19-5、252-4、测试反应快慢

155、26-6、12-5、发现生长

166、2-6、8机动端午节

6月7日-9日

176、9-6、152-6、

身体的“时间胶囊”

186、16-6、22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196、23-6、29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极的特性”,这两亲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3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冋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冋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测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绐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合理科学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的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容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目标:

“溶解”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观察、描述溶解现象,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溶解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动物的反应”单元,认识动物的感官和功能。知道动物是通过一些器官感知环境的,珍爱动物、探究兴趣、愿倾听、乐分享,多角度认识事物。

“太阳和月亮”单元,知道太阳发光发热,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知道用太阳辨认方向,知道月相的变化,培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坚持住。

“物体的位置”单元,知道用方位、远近描述物体的位置,激发兴趣,乐于表达,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尺子的科学”单元,了解尺子科技史,认识在比较时统一标准的作用,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

三、教学措施: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加强组织教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观察要求,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四、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3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命科学领域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技术与工程领域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1、4、5、6、13、16、17、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一年级相比,经过一年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但与中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2.20-2.23

始业教育课

2

2.24-3.2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3

3.3-3.9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4

3.10-3.16

1-3.磁铁的两极

5

3.17-3.23

1-4.磁极与方向

6

3.24-3.30

1-5.做一个指南针

7

3.31-4.6

机动

清明节4月5日-7日

8

4.7-4.13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9

4.14-4.20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10

4.21-4.27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1

4.28-5.4

2-1.观察我们的身体

劳动节5月1日

12

5.5-5.11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13

5.12-5.18

2-3.观察与比较

14

5.19-5.25

2-4.测试反应快慢

15

5.26-6.1

2-5.发现生长

16

6.2-6.8

机动

端午节6月7日-9日

17

6.9-6.15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18

6.16-6.22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19

6.23-6.29

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气方面的知识、太阳月亮星星方面的知识、力和光方面的知识等等。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达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12课,还有一个专项学习。

第一单元 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单元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目的是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第二单元 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磁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铁总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通过阅读材料和收集资料,懂得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三单元 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本单元的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第四单元 打开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学会初步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利用这些公共工具动手实践,制作一个小温室,激发学生研究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注重引导学生同伴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从而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从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个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一系列特性,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6、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土壤中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7、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动物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和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8、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动手制作一个小温室。

9、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及其发现。

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改进。

第五篇:线上教学计划

线上教学计划

线上教学计划1

优秀课例中,我们关注到执教老师特别注重小组教学的形式。

《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中,从课堂伊始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组2号)到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包括后期呈现的“云连线会议记录”、线上群聊形成的视频、表演朗读时的视频,都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功能。当然少不了小组长的作用,记录考勤、组织讨论、检查落实等等。小组内有合作,小组间还要形成竞争,才会最大化发挥小组的功效。

《两小儿辩日》一课中,教师则充分调动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采用的是“赋分制——小组捆绑式”评价方法,以小组集体作为评价单位量化赋分,如,课前答题环节,四组有一人答错,四组整体不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多次引导学生“抢麦”,并针对小组交流的深入程度,进行分层赋分,有效地调动了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课前小组的学习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分,轻松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课堂精炼又高效。

优秀的课例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教研团队精准解读教材、文本,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内容的水平。如《两小儿辩日》中,教师将“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贯穿全课,教学活动围绕其展开,从朗读中体会两小儿的观点不同是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读中感悟两小儿及孔子的人物形象,获得学无止境的人生道理,顺利达成两个核心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

教师应该具备“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练方法、语文园地梳理总结”的逻辑结构。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下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想象”这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师“微课”导学,方法先行,针对学生交流“不知怎么说、说半截话、交流浮于表面”等多种问题现象构建小组汇报交流的支架,小组则充分利用居家学习的各种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汇报方式落实训练重点,弥补线下教学资源单一的不足,形成特色,落实想象。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知识扎实有效,我们也可以预想到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应该是利用课上迁移水到渠成的。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课前:设计学习单(导学单、任务单),教师还要提前分析学习单的完成情况,为20分钟的线上教学提供备课数据,以便更好地抓住课堂生成点。

课上:提出上课基本要求(如四jing、候课要求、三露等),组织教学。检查交流,明确学习任务。直播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教师随时暂停、与学生互动(连麦、提问、做笔记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对作业情况实时反馈,有讲评、有复批、有反馈。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教学评一致性”。

选择更适合教师自己、学生自己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非常实用,根据专家老师的介绍,这是一种直播教师统一授课与任课教师线上辅导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同步听课,协助做好线上学习监管、答疑辅导、学习反馈等工作,可以形成教学合力,针对网络不佳或无法按时听课的孩子,老师还预留了直播回放,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生活需要仪式感,线上教学也要有仪式感。学生穿戴整洁的校服红领巾,端坐在书桌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创设与学校情境更相似的学习空间,保证稳定高效的20分钟线上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形式的上课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组还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教学以来,学生的时间更自主了,在充分关注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基础之上,也可以适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广阔视野。

同教研组老师一定要加强组内教研,发挥教研团队的合作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教研,共性问题协作解决。

总体来说,我们组织线上教学,必须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基础性目标的同时,鼓励学生向着发展性目标努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线上教学计划2

1.通过课堂检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及时了解本县区线上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线上教学进度,指导本学科教师做好线下线上教学的衔接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衔接等。

2.建立线上学习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精选,形成线上教学精品资料库,并提供给本学科教师使用,以便学生结合实际选择性回看,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3.提炼线上教学、线上教研的工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本县区教师分享。在线下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导本县区教师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工作经验,以便教师、学生能从线上教学顺利地过渡到线下教学。

学校管理方面

4.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以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巩固和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5.结合各学科线上教学的进度和各单元的教学效果,调整线下教学计划,做好线下教学计划与线上教学计划的有效衔接,线下教学内容、方法与线上教学的衔接。

6.做好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对中考复习的焦虑。加强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不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教学效果。

7.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准确了解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情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准确了解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补助措施。

8.指导各学科教研组开展线下线上教学衔接研讨活动,总结线上教研的经验并将其融入线下教研活动,建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学科教研活动。

教师教学方面

9.对本学科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悉心小结,对线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完善,为不适应线上学习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补助措施。

10.结合学情和时间分配,调整好线下教学计划,线下计划与线上计划进行有效对接的同时,要确保线下计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九年级的教师,更要结合线上教学实际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好复习计划。

11.在线下教学的起始几周,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出时间对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12.关注本学科线上学习情况异常的学生,关注学习异常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能及时对其开展心理疏导,使其尽快适应线下学习。

13.做好各类资源的有效统整,使之成为资源库,并将其提供给班级学生,助力学生的线下学习。

家长方面

14.引导孩子合理调整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尽快与线下学习对接。

15.引导孩子减少对电脑、手机以及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依赖。

16.在线下学习的起始几周,要充分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与交往情况,充分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充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好与老师的沟通,以便各类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线上教学计划3

一次疫情,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被隔在学校的门外。然而,停课不能停学,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课堂从讲台搬到线上,让所有的学生们在家连上网就能学到知识。我们学校这一次就采取了线上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同学们在网课中学到以往要去学校才能学到的知识。以下就是我将线下教学搬到线上教学后,重新拟定的初一下学期线上英语教学计划,如有不足,还望领导们指正:

一、勤用多媒体,给线上网课丰富内容与形式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比,最大的一个优点或许就是多媒体的应用来充实教学了。过去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多媒体用是用,但是学生们兴趣似乎不大,有同学反映还不如黑板上做板书的时候。现在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线听课,我们做老师的,将多媒体应用到线上教学,算是再合适不过了。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面,将多媒体最大化的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们网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形式和内容充分结合起来。

二、巧设情景剧,让同学们线上课堂更有乐趣

本学期的课程,我计划将英语影视里的经典情景对话巧设在我的英语课上,让学生们通过演绎情景剧的形式,完成简单的英语对话练习,让同学们在一种英语氛围里将英语融进生活里。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让带课的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线上戏剧的演绎,让同学们在一种强烈的参与感中爱上英语,学好英语。通过上学期的教学,我知道学生们学英语的动力多是来自与外国人对话,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所以如果能够从教学的根本上改变过去陈旧的模式,让孩子们寓教于乐的学好英语,何乐而不为呢?

三、背诵英文诗,给学生们最富诗意的英语课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还打算每周让学生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英文诗,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英文诗里选一首背诵下来,在每周最后一节课在线上课堂上背诵给大家听。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当然,教学计划是这样拟定的,但是实际上教学过程中,一定还是会遇到很多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想不到的情况,做英语老师的,特别是现在在线上教学,考验的也就是英语老师的应变能力了。

线上教学计划4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如何搞好初三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学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所必须面临的课题。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这关键的一年之中,为了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我们要在这最后冲刺的阶段做最好的努力,为同学们成才和升学助一臂之力。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从而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初三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在明年的六月的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近两年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的培养,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具体来说:九(4)和九(5)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总体上都有稳步的提高。九(4)有八名同学成绩比较稳定,在全年级中位居前列;九(5)也有两位同学能进入年级优秀行列。但九(4)同时有十余位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成绩每况愈下,九(5)类似的情况更加严重。总体来看,两班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甚至还有考不及格的学生存在。每次月考和期末统考中暴露出学生作文的审题能力及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初一和初二两年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自己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学校地处县城,学生来源遍布全县各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少数农村学生书写与背诵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而家住城里的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因而缺少尖子生,导致班级优秀率不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中考形势,要想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今年,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后这一学年中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指标和任务,力争在最新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学总体要求

自己将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XX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XX,变为XX。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要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七.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八.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XX、XX、XX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XX。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XX。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XX。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第四单元:XX。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注意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以现成的框架,求全责备;注意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名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四、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九年级下册语文线上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1、一切以学校的工作大局为重,为学校争创“省十佳”“齐鲁名校”的宗旨服务,全面落实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计划。

2、立足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着眼于中考,强化集体备课,全面落实教学的各项常规,为中考语文成绩的最佳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加强集体备课,切实提高本备课组教师的业务组织和整体素质。

2、搞好针对语文中考内容的三轮复习,第一轮的课本复习要做到思路清晰,细致到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重点突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要做到针对性强、注重方法的指导,讲练结合,能力的提高。第三轮的综合复习加大综合训练,总结中靠做题的方法和思路,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能力。

3、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大阅读面和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语文素质的提高带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4、综合以上几项,从中实现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进而实现中考语文成绩的优异。

三、主要措施:

1、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随时进行的前提下,每周专门拿出本备课组成员全部在场的四节课时间。实行全员参加,主讲人提议,大家集中讨论、商议的办法,明确出本周教学的目标任务、计划、思路、重点内容、措施和上课的方法、作业的布置、处理等项目,以及本周教学和本部分教学内容中的得与失,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和教训。初三语文备课组的集中备课时间是:每周一的下午1、2两节课和每周五上午的1、2两节课时间。

2、注重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人人必须有准备有教案才能进课堂。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3、配合教导处的毕业班复习课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每人至少讲三节公开的语文复习课,尤其是年轻老师多讲多听。并且相互之间的听课和随时的推门听课时时进行。更要注重评课、讨论和实效,不能只讲不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课堂上关注学生,搞好学生学习规范化的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课下多和学生谈心、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定期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学习成绩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分别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内容的讲座。

在这最关键的一年,不仅仅是雪深更要积极努力的复习,我们老师也要努力的工作教学,帮助同学们消除学习中的困难,让他们安心的学习、复习。这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就是社会的顶梁柱了,我们一定更要将他们带好,让他们尽量全部成才,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相信,凭借我们老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学习,是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

线上教学计划5

【开学前】

一、学生和家长层面:

1.提醒家长帮助孩子恢复正常作息时间。

2.准备数学学习必备物品。

课时练、课本、家庭作业本、课堂练习本、口算题卡、

打印相应的复习资料。

二、教师层面:

提前准备复习资料,有计划使用。

1.搜集学生家庭作业中的易错题和难题,整理题库或制作PPT。(以自己负责的课时为准)

2.挑选并扫描5.3试卷或王朝霞试卷(电子版,需打印)。

3.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或脱式计算)练习题。(电子版,需打印)

【开学后】

一、教师层面:

1.摸清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对象与人数,了解学生原因,与家长沟通并及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

2.通过测验检查学生网络学习的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

(1)基础性测试:做好复习工作。

(2)拓展性测试:开展知识补充。

二、时间安排:

1.复习内容

第1-2周:《小数的初步认识》、《搭配》

第3-4周:《面积》、《年、月、日》

第5-6周:《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7-8周:《位置与方向》、《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

2.具体课堂安排计划

(1)单周:

周一、周三:复习课本知识,讲解前期整理的易错点及难点

周二、周四:测试(课时练单元测试卷)

周五:试卷讲解

(2)双周:

周一、周三:测试(基础卷)

周二、周四:讲解前期整理的易错点及难点

周五:测试(提高卷)

3.家庭作业布置:

(1)课本内容或订正试卷

(2)口算题卡及计算练习题

(3)整理错题本

线上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有关精神,为确保“停课不停学”取得实效,应组织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学习知识。结合本校工作安排和五年级的班情,通过复习和新课使该班学生在数学方法、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有所提升,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1.下载钉钉软件,熟悉网上授课等使用方法。

2.制定课程进度表。

3.根据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好导学案,找到学习内容和练习,并提出要求发班群和家长群,提醒学生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内容及练习。

4.上课期间,做到分分钟在线与学生互动答疑。

5.学生提交的作业统一查阅,根据情况在班群里统一讲评或个别私聊讲评。

6.做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统计,每天在班群和家长群里公示。始终保持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之间及时沟通,使学生学习“”取得实效”。

二、教学进度:

2.10-2.14下载钉钉软件并安装,熟悉其使用方法,进入班级学习群、制作”停课不停学”计划。

2.17-2.21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

2:24-2:28复习上册及学习观察物体。

3.2-3.6学习因数与倍数。

3.9-3.13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

3.16-3.20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3.30-4.3分数的意义。

4.7-4.10真分数与假分数。

4.13-4.17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

4.20-4.24学习通分。

4.27-4.30分数与小学的互化

线上教学计划7

小学一年级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为了切实做好开学复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期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帮助学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教育教学衔接,保障春季学期教学时间,确保完成本学期小一数学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

二、做好学情诊断

1.梳理笔记作业。要梳理线上课程的听课笔记、学生的作业情况,尤其是作业中的错题,充分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

2.单元测试。开学要基于教材目标与学生学情,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方式可以是纸笔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

3.设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与学习需求。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根据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一份科学理的教学计划。如哪些内容要重新让学生体验理解?哪些内容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需要查漏补缺?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怎么展开复习?总上所述,安排以下几种课型:

1.理解体验课。一是体验不深刻,让学生再次体验,比如100以内的进步加法和退位减法,需要引导学生摆小棒,真正让学生体会算理。二是理解不深入,要设计活动加深理解。如第五单元,人民币的单复名数之间的互化等。

2.查漏补缺课。有些内容学生错误率较高,有些线上学习的局限性,学生接受新知比较难得知识点,这些内容要查漏补缺。

3.单元整合课。学过的单元,鼓励学生自己去整理,加深学生对一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联系。

四、基于学情精心备课

线上教学,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学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些学过的课,怎么上?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备课来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合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有关联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五、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生学得不好,原因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是因为学习态度问题,没有在线认真听课;

有些学生接受能力慢,认真听了,听不懂;

还有些孩子在老家没有条件听线上课程等,因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如没有在线上认真听课的,重新听,反复听;

还有部分听不懂的学生,就要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线上学习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另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不利于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开展线下教学的障碍。所以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习状态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同桌互助、比一比,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XXXX

20××年××月××日

线上教学计划8

线上教学工作还在继续着,为了能够更好的去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我也会全力以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深刻的知道自己的方向所在,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一个时间去过度的,下一阶段的学习的当中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我也相信我是能够把线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这是一定的,也就即将到来的工作我规划一番。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时刻的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做好日常工作当中每一件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线上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我是有着一定的压力,这对于我而言也是一次挑战,数学这一门是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功课,在网络上进行上课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方便,学生们在线下的一个学习情况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不能够第一时间去了解,这就需要做出足够多的准备,一方面是我自身讲课的时候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跟耐心,再有一个就是学生自己需要自觉,这是一定的,线上教学充满着挑战,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首先一定会做好,教学准备,每一题堂课都做好相关的教案,我相信我肯定是能够处理好这么一件事情的,现在我也在 一步步的把自己这规划到位。

在上课的时候我需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学生们需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我作为老师肯定是需要带头的,这也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学生们的一个负责,工作当中没有什么的理由去违反这些,我作为一名教师也是需要及时的跟薛学生们的家长做好沟通,学生在上课的情况我是未知的,这个时候需要上心一点,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相关的准备,在工作当中有些事情本身就需要时间去归纳好,现在我也在一步步的处理好这些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一定会重视起来,跟家长们紧密联系,我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当然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当中有些事情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比如说在网络上课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们有很多问题会提出来,我也会做好足够的准备为他们解答,这是需要抽出一部分时间的,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会落实好这些,我相信我是能够处理好这些的,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当中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做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线上教学计划9

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为保障师生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我校自3月21日开始,学生暂缓入校,全面开启线上教学。为了丰富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特制定《XXX小学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01线上教学时间

本次线上教学从3月21日开始,结束时间另行通知。周一—周五上课,双休日正常休息。

02线上教学形式

1、通过微信群、钉钉群和QQ在线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任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指导、评价,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云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辽宁优质教育资源在线服务联盟”平台等多种形式推送学习资源。根据不同教学任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平台和资源,加工整合,进行教学。

03教师线上教学要求

1、按计划稳步进行教学,高质量完成授课任务。结合以往线上教学的工作经验,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本次线上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要抓细抓实。

2、开齐开全课程,灵活制作课程表,合理安排作息,严格把握好教学进度,严禁超标准、超难度、超负荷教学。按照现有教学计划,做好教学工作调整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线上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3、严控线上教学时间,每节网课20—30分钟,尤其是低年段,可控制在15—20分钟;上午3节网课、下午3节网课,每天网上学习时间不超过2。5小时。师生尽量用电视/电脑/平板,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课。要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注意师生用眼健康。

4、控制作业量。各班要根据线上学习实际,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

5、授课时仪表整洁,着装得体,举止文明,以身作则。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上好一堂生活课、自然课和家国情怀课,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勇于面对困难的价值观,同时通过适当方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6、建议把班级学生分组进行管理。要特别关注班里学困生的学习,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7、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和一小时的“宅家阅读”。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活动要保证。

8、各班、各学科要充分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和局限性,做到一班一方案、一科一方案,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兼顾每一位学生,特别注意因家庭原因不能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综合采用线下自主学习、线上反馈答疑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

9、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积极主动地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图片、小视频或推送微课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10、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家庭情况灵活开展线上教学,网络拥挤时应允许学生错峰登录线上平台、回放课程,延长提交作业时间,对确实无法实现线上学习的学生,提供适当的线下学习材料。

04学生线上学习要求

1、每天参与线上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思考,积极发言,做好学习笔记。线上学习过程中不闲聊,不乱发言,不乱刷屏。

2、及时下载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料并按要求认真完成。

3、对于讲评过的作业,及时进行订正。

4、根据课程表、教学计划、学习计划关注教师上课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

05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关注班级群消息,及时转告孩子老师的学习要求。

2、提供必要的电子设备,保证孩子能够完成在线学习。

3、督促孩子及时完成每日学习任务,帮助孩子提交作业。

4、适当对孩子的学习予以指导;监督孩子每天的上网学习时间,杜绝孩子不健康上网。

06线上教学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科年组长为小组成员,负责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教学指导、技术支持等。科学制定措施,加强对各班级、各学科在线教学的过程监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注重痕迹管理,做到每周评价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组长:XXX

职责:全面领导“线上教学”工作。

副组长:XXX、XXX、XXX、XXX、XXX、

线上教学计划10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倡议,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我校教导处根据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制订了《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辅助教学实施方案》。二年级为要使网课教学顺利扎实有效完成,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措施

1.通过调查,根据各班实际情况,比如“微信小视频”录制、“钉钉”等,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各科每天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模棱两可的知识进行梳理,老师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直播、远程讲座、资源分享,课后通过微信家长群、钉钉群、学生群等渠道,给予在家学生在线答疑铺导,指导学生学习,布置适当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2.认真钴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优势,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使学生在走进课堂前就心中有数,从而提搞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认真上好每一堂钉钉直播课。

二、教学要求

1.组内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发放的各班课表按时进行网络授课,服从学校一切安排。

2.钉钉进行直播时,每节课需提前5-10分钟清点学生上线情况。

3.组内教师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确保网络授课质量及授课时间。

4.每次网络课结束后组内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适量课后作业。

5.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拍照上传至班级学习交流群,组内教师全部阅览,及时批改,进行反馈,检查教学效果。

6.对于己布置的作业组内教师要及时做好线上答疑解惑工作,与学生之问形成高效的线上沟通氛围。

7.对于不配合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组内教师做好记录,每天向班主任汇报,及时告知家长,做好家校联系,确保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8.针对无法进行线上学习的特殊孩子,组内教师要通过电话微信进行单独辅导与安排,确保每个孩子掌握当天教授的内容。

总之,线上教学难度比较大,需要我们每位老师做充分的准备,更需要家长孩子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

线上教学计划11

突如其来的瘟疫,没有经验的在线学习,今年是罕见的一年,永远记住。小学生在家在线学习已经三个月了。我们学校从5月XX日开始分类,从错误的时间开始入学。只是,与往常入学相比,今年这个特殊时期的复课需要教师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教育有序。那么,回学校上小学英语教育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老师应该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有效过渡和联系?

一、对学生做好心理预设,准备复课。

从在线学习到在线学习,由于形式等不同,对学生来说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适应期。本学期在校时间有限,教师可在复课前一周左右为学生提供心理预设,使学生恢复上学状态,改变在家学习的散漫、无时间观念,准备规律的校内学习。

二、教师整理知识点,心里有数学习内容。

1.教师应重新研究教材,观看网络课程的内容,总结各单元的重要难点和网络课程的错误部分,做好记录和总结。

2.翻阅学生以前的作业。记录学生作业中发生的问题,即知识不牢固的地方。

复课后,考虑到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英语教师不急于上新课,可以用小测试等方法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实施个性化教育,统一安排阶段性教育计划,使课堂教育与停课期间的在线学习有效联系。具体建议如下:

一、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

教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调试卷,试卷主要体现了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重要难点内容。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各部分的把握。

英语教师要总结在线教育情况的得失,根据假期课程学情调查评价的数据分析,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情诊断,分析学生能力不足,确定学生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找出学生在线学习期间的共同问题和个性问题。

在线教学诊断分析后,教师专门为共同问题和个性问题做准备,专注于突破问题。共性问题可以在全班进行详细的解答,重点说明的个性问题可以单独或小范围地利用业馀时间和微型课程的形式进行补充说明。

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个别辅导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及时帮助,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和学习落后。如果班级部分学生差异过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建议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规划和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采用团队合作学习方式,优势差,有助于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

班级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可以加强学习新课程和补习并行的两极分化班级进行同伴互助教育,班级内统一教育和课后补习同时进行的班级内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偏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分层教育的部分学习困难,注意力不持久,独立性自觉性弱

二、科学调整教学计划。

由于疫情的预防管理,假期延长,约3个月。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校的安排,特别是延期入学期间进行的在线教育内容和原定春季学期教育计划的安排,以及原定教育工作学历的安排和调整假日和暑假休息时间的安排。

明确实际的教育时间,明确假期调整的细致安排,保证教育计划、考试计划,时间节点明确,提前让学生和家长知道,一目了然。

三、精心安排教学进度。

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不同,老师知道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学生想知道什么,知道什么,学生在网上学习的困难,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些问题等,和学生一起找到他的短板。同时,复习学生在线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和整合学习的知识。

四、合理控制教学容量

课堂容量会影响学生课程接受的效果。教育整体时间相对缩短时,课堂教师应重点加强精讲内容,适当整合一些内容。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坚持育、教论学和评价促进学习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在课前,教师可以提供单元整合的微型课程,帮助学生整理基础知识的课程中,强调重点精致的课后,立即进行评价,检查课堂学习效果。

五、选择多种教育方式。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不反复说话,减少满堂灌和代理练习的行为,容易调动学生课程的主导性和课程的适应性。

六、多元实行学习评估。

复学后,可以将假期提前开展的在线教育课程的学习状况纳入课程的整体学习评价中的评价形式进行调整,以形成性评价、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整体,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降低卷面考试成绩在课程学习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延期考试或延期评价,适当缓和学生的不安感。

七、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

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及时通知家长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应对方法,通报家长担心或关心的问题。避免由于沟通不畅,家长不理解学校的教育调整和工作安排,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线上教学计划12

为全力保障防控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全力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将线上教学服务工作做实做细,保证教学质量,我特制定六年级语文线上教学计划。

一、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工作。

1.做好家长、学生应用指导工作,保证家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

2.根据疫情状况,做好教学进度。

二、线上授课具体过程:

1.以当册教材为本,以学生“好学”为本,根据家长、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灵活确定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学会。

2.选用录制或筛选优质网课,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网络授课时间安排表、课程表”进行线上教学、辅导,及时批改、反馈作业,按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3.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合理设计“三单”,用“三单”引领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对于不具备线上授课条件的学生,教师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做好教学和辅导工作,保证“一个都不能少”。

5.要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防控知识宣传、链接官网疫情发布,更好的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疫情,科学防范,避免恐慌。利用网络媒介指导学生、家长建立和谐亲子关系,指导家长利用疫情居家隔离的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坚持体育锻炼习惯、坚持分担家务的习惯,做好学生身心健康指导。

6.要做好学生读书习惯培养的指导,根据假前的读书工作安排指导好学生假期读书活动。

总之,我一定要按照学校下发的学科课程表和时间安排表,按时发布网课、作业,及时对作业进行批阅、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整改不足,确保各环节做实做细,保证线上学习质量。教师将云平台可以连接的资源网站及内容以多种形式告知学生,丰富学生视野,教师要对教学应用资源严格筛选,确保资源有效、适用、安全、健康。

线上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1.授课的进度:目前已经完成新授课的讲解,并对于已学习的知识展开了复习。

2.学生的学习情况:班内共51名学生,根据学生的线上教学上课互动以及作业反馈情况,仅有10多位同学对于新授知识掌握的较好,大部分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一个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进行线上教学的学习。

二、衔接计划

(一)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由于本次复课到暑假假期的时间较短,期间还有期末考试的安排,那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是难以帮助学生完成复习的。预想是开学后,通过学生的线上作业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结合整体情况,组成“一对一”或“一对三”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展示知识网络,精准复习

时间短,复习任务重,之前的复习模式已经不能应对这样的现状。那就需要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再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这个过程是和学生一同完成的,精准把握到重点核心的知识。

(三)具体教学安排

6月27日: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讲解已完成复习部分的习题。同时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6月28日:复习分数的加减法,过程中复习分数的知识,完成分数部分的练习,并对应梳理知识点。

6月29日:复习分数的加减法,重点复习分数加减法中涉及到的通分约分的知识。完成这一部分的练习,并对应梳理知识点。

6月30日:复习分数的加减法,重点复习约分通分过程中涉及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完成这一部分的练习,并对应梳理知识点。

7月1日:复习分数的加减法,重点复习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过程中涉及到的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完成这一部分的练习,并对应梳理知识点。

为何如此的复习,是因为这一部分知识是相关联的,层层递进的,从最高处的知识一步步往下进行分析复习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7月4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部分的知识,完成这一部分的练习,并对应梳理知识点。

7月5日至7月8日:历年期末测试卷练习,以题带点查漏补缺。

三、尽心尽力

略。

线上教学计划14

一、加强心理疏导,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学生不免会产生恐惧、担忧、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适当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当然,长久地被负面情绪所奴役,势必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化解不良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引导学生加强利于锻炼、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保持“不犹豫、不仿徨、不畏惧、不退缩”的阳光心态,为迎接繁重的学习任务扫除心理障碍。

二、上好开学第一课,定好成长总基调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本次人民战“疫”的伟大实践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把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2.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理性看待疫情,掌握基本的自我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理性面对、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病毒的危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3.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梳理线上学习小标兵,鼓励其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让正能量在班级中传递。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激发线下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同时也勉励其他同学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来,以此带领整个班级以一个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三、厘清衔接起点,努力缩小差距

1.探明摸清学习实况。线上定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小测验,针对学生掌握的字词、背诵、默写、听写等基础知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后,线下通过现场抽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关注知识内容承接。针对学生提交的线上打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线上教学疏漏的地方以及理解不深入掌握不透彻的问题,作为线下复习巩固的重点,系统全面地进行线上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回顾,科学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测评结果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逐步完善教学计划。

3.分层衔接促质量。在教学衔接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关注中间层次的学生和后进生,采用“重知识、多练习、常鼓励”的教学原则,在强化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阅读能力、写作方法等方面的渗透,努力提高其综合学习能力。而对于学习状态良好、成绩相对突出的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促能力”的教学方式,让优秀的孩子走得更远。

4.一生一策补短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做到因人而异,鼓励成立互助学习小组。考虑到学生线上学习差异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根据自身要求自主复习、反复练习。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和能力差异建立帮扶学习小组,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总之,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在这个非常的时刻,不宜急着恶补知识,先要进行必要常规训练,特别是习惯的培养。在关注疫情的同时,更要关注学情,只有让学生找回学习该有的状态和仪式感,才能更好地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和高度衔接。

线上教学计划15

为响应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并切实解决好学生居家时期在学习上及生活中带来的系列问题,自3月xx日开始,我校将通过钉钉平台直播的形式,统筹各级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辅导,现将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接上级通知,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严防疫情输入校园,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xx小学3月xx日起学生不再返校,启动线上教学。所有学生禁止参加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

为保障师生安全和健康,阻断毒病传播,濮阳市现已全面启动延期开学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不能到校学习带来的影响,做到“停课不停学”、有效进行线上复习,老师指导学生疫情期间宅家防控学习两不误。

1、要求各年级组、各学科,结合自己负责的学科和班内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网络教学复习计划(3月xx日至x月xx日),让学生在家里执行一定的学习作息时间,组织好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生活,并做好检查指导。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及线上辅导。

2、学习时间:

家务劳动

(1)每天早晨8点半如期开始20分钟的晨读。老师们根据各班实际情况按计划给学生做好晨诵内容布置。

学习内容:可引导学生按计划按单元复习旧知,学习内容要丰富多样,有趣有效,老师们做好统筹。

(2)每天语文和数学各1小时的学习时间(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自行协商)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次线上学习开始前至少休息10分钟。

(3)合理指导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至少1小时。

3、学习方式:

老师提出复习内容及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完成。家长根据老师上传照片答案批改,或将所做题拍照发群里,老师批改,并根据错题和学生在群中互动答疑解惑。

4、注意事项:

(1)各年级组老师创建自己的年级组群,讨论制定出统一教学计划。

(2)同一年级组也可有由一名教师录制复习课微课视频或音频,资源共享,统一使用。也可利用各种app现有的学习内容向班级群推送。

(3)设置有趣的作业内容,加强作业的评价和落实。

(4)学生的学习成果可在班级微信群展示,多种方式评价。

为了确保计划落实到位,每天每班的老师发视频或音频和学生反馈作业的情况要在年级组内汇报,年级组做好汇总(word形式,内容加图片)每天下午5点前汇报到学校工作群。

在这个特殊的非常时期,xx小学的老师们群策群力,为我们的线上教学出谋划策,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家校沟通,给学生最好的陪伴!有效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疫情期间宅家防控学习两不误!

下载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科学线上教学计划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

    二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1人,经过学前教育的科学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思维方式也初......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2班)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一班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年度上二年级科学 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幸福小学 邓庆华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参考。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

    线上科学教学总结

    线上科学教学总结 线上科学教学总结1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