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2021-10-29 00: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

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5.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教学重点】

1.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2.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3.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

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4.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教学难点】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教学策略】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师谈话: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怎样读课外书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

二、交流平台

1.教师引导:读课外书的时候,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交流平台”看看课本是怎样讲解阅读摘抄的。

预设:我发现这些都是积累词语和句子的好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归纳:摘抄的这些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板书:(①画出来,摘抄;②分类摘抄;③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

教师追问:大家还有什么摘抄的方法和心得?一起说说吧!

预设

1:阅读中,我也有一些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比如,我会分修辞方法积累句子,然后会试着仿写句子。

预设

2:在写日记或作文的时候,我会试着运用这些好词好句。

预设

3:我给自己的摘抄本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采蜜集》,提醒自己要像小蜜蜂一样,积少成多,采集好词佳句。

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非常精彩,你们不但有很好的积累方法,还能学以致用。2.好词佳句欣赏。

教师引导:下面请欣赏学生摘抄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春雨的惹人喜爱。评析: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

描写出了恢复了生机的大地。

评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段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设计意图:出示精彩片段,让学生明白句子的精妙,明白摘抄的好处,产

生摘抄的兴趣。)

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摘抄也就是从课外读物里阅读,再把语言优美值得评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板书:(摘抄)。

3.教师评议,总结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A.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B.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C.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D.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教师小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板书:(积累词句

提高理解与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学习摘抄的方法,学会更好地摘抄。)

三、词句段运用

(一)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1.教师引导: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照样子写句子。

2.指名读前三个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

3.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5.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预设

1: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预设

2: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预设

3: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预设

4: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预设

5:这片草原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预设

6: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预设

7: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

教师小结:得”字和后面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6.教师引导: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能把句子写具体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大家再来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吧!

学生强化练习,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二)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尝试续说。

教师引导: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评议并小结: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河流、大海”,这是水域不断变大的过程。请看第二个句子,你能不能找到前后句子的关系,接着往后写呢?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第二句中“月亮”“小桥”共同的特征都是“弯弯的”,如果接着往下说,怎么续写呢?(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并配弯弯的月亮的图片。)

预设:弯弯的小桥旁边是弯弯的小船。

3.指名说。

(设计意图:照样子写句子不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要让学生寻找前后句之间的关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4.朗读积累。

自由读,同桌对读,齐读。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言语积累上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不必要讲解什么叫顶针的修辞手法,给他们提供大量有意思的顶针的例句,学生会在大量的朗读、记忆中熟能生巧,并学会积累和正确运用。)

【课后作业设计】

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1.敌人被打得。

2.鸟儿飞得。

3.他将教室打扫得

。二、我能填空。

1.线穿针,()引线,()缝而线缀。

2.橹摇船,()载橹,()动而船行。参考答案:

一、1.夹着尾巴逃跑了

2.比大树高

3.干干净净二、1.针

线

2.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了解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

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2.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教学过程】

一、书写提示

教师引导: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得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和把字写好的规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观察汉字,你发现这些汉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些字都有撇和捺。

2.教师质疑: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预设: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学生观察后,自主发言。

3.教师范写指导:“奏”首先要写三横,要注意长短变化,中间一横稍短,三横适当的有一些左低右高;然后写撇、捺,撇、捺一定要舒展一些,可以写得慢一点儿,这样就能把这个字撑开来,给下面的笔画留足够的空间;下面是一个“天”字,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捺。

4.先书空,注意笔画顺序,注意撇、捺的特点。

5.学生书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其他的字。

6.展示,交流,评价。

7.教师小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汉字时,撇、捺要书写得舒展一些,这样我们书写的字将更加优美。

(设计意图:不仅要把字写正确,更要写美观。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感受每个字中的撇和捺的书写以及在整个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扶放结合,描临结合,写评结合,把“写好字”落到实处。)

教师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含有撇捺的汉字?课下多写几遍,抄在积累本上,把撇捺写好看。

二、日积月累

1.教师引导:这葱绿的荷花美景常常使许多人迷恋,我们看看古人眼中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吧?大家借助拼音朗读《采莲曲》,边读边圈出难懂的诗句,简单说说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2.教师简介:《采莲曲》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内容多为描绘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采莲女的纯洁活泼及她们真挚甜美的爱情生活。王昌龄的这篇《采莲曲》以民歌般的语言,歌唱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内容健康活泼,如炎炎夏日中的阵阵荷风,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受。

3.组织学生对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讨论。

(1)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2)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3)

芙蓉:指荷花。

(4)

乱入:杂入、混入。

(5)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6)

闻歌:听到歌声。

(7)

始觉:才知道。

借助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同桌互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背。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审美情趣。课后的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板书设计

提高理解与写作能力

积累词句

①画出来,摘抄;

②分类摘抄;

③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

【课后反思】

教学本课之前先组织学生做了充足预习,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搜集好相关的资料,这语文园地的整合梳理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进行交流平台的学习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交流摘抄的知识,交流摘抄中遇到的问题,梳理总结摘抄的方法,从而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学会积累语句,体会句子的精妙,感受摘抄的好处,进而产生了摘抄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会了如何摘抄,而且形成了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在写字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揭示汉字规律,从中体会含有撇捺的字,撇捺写得要舒展,使学生发现规律,触类旁通,提高其书写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书写习惯。本课堂的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环节亦然,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通过他们用心观察,自主发现,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并将语文学习引向课外,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后劲。

由于单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在词句段运用练习时,对于“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多数学生们能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但教学这一难点时未有关注到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需提供更多的语言材料并加强强化练习。本节课在学生评价方面也有所欠缺。

【课后作业设计】

一、根据语境写字词。

(1)

周末

qīn

带我去感受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打击乐器

yǎn

zòu

会。

(2)

清晨,我们一群人朝着

ménɡ

ménɡ的树林走去。

(3)

鸟儿的chì

bǎnɡ

被露水打湿了,显得格外沉重。二、背诵《采莲曲》。

参考答案:

一、(1)父亲

演奏

(2)雾蒙蒙

(3)翅膀二、略。

下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①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②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语文学科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七课型新授主备管丽琴学习资源分析与链接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云霄立人学校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云霄立人学校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第 四课 时 成语故事 ①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②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③请学生自己画画简笔画来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 ④全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

    语文园地 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指导学生能和同学交流课文里有新鲜感的语句,有意识地积累自己感兴趣、觉得优美的语句。“词句段运用”中包括交流发......

    教版小学人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一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通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形近字组词等进行综合性学习。 二 知识与能力 1 正确运用引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 2 积累名人名言并从中受到思想......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范文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